吉利发展史简介
吉利品牌发展史

吉利品牌发展史
吉利品牌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
1986年,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湖北省成立,开始从事摩托车
制造业务。
1994年,吉利控股集团开始涉足汽车制造领域,成立吉利汽
车有限公司,并推出了首款吉利牌轿车“吉利自由舰”。
1998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第一款自主设计的轿车“吉利海豚”,成为中国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
2000年,吉利汽车推出了首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小型汽车“吉利
美日”,标志着吉利品牌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汽车。
2003年,吉利汽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
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汽车企业。
2007年,吉利汽车推出了首款中级轿车“吉利帝豪”,并成功
进入国内中高端汽车市场。
2010年,吉利汽车宣布收购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汽车,成为
中国首家收购欧洲传统汽车品牌的企业。
自此以后,吉利汽车不断进行品牌升级和产品技术升级,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车型,如“吉利博瑞”、“吉利星越”、“吉利
icon”等,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吉利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
未来,吉利品牌将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加强海外市场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吉利的发展历程

吉利的发展历程吉利汽车是中国的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经历了全面的发展和壮大,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一、公司成立和初期发展吉利汽车是由李书福创建的,起初只是一个小规模的机械制造厂。
李书福看准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于是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
1997年吉利汽车公司成立,开始生产“金刚”系列小轿车。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吉利汽车开始不断地改进和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渐拓展了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
二、积极与海外企业合作吉利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了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吉利汽车积极地与国际知名汽车企业进行合作。
最具代表性的是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汽车,成为了沃尔沃的母公司。
收购沃尔沃汽车的背后是吉利汽车不断提升品牌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果,这种合作不仅让吉利汽车拥有了更多的技术资源,也将中国汽车制造业提升到了世界舞台。
三、品牌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吉利汽车一贯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的技术创新。
自2007年以来,吉利汽车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在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
吉利汽车先后开发出了全球首款水平缸、直喷氢气发动机,以及全球首款双离合变速器等技术创新产品,不断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升级。
在品牌形象方面,吉利汽车先后推出了“金刚”、“远景”、“帝豪”、“缤瑞”等多个品牌,形成了产品线的体系。
四、绿色能源和智能出行的布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吉利汽车也开始布局绿色能源和智能出行领域。
2015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纯电动车型——“博越”,并开拓了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同时,吉利汽车也加入了智能出行的竞赛,推出了基于云计算的车辆智能出行方案,并提供全面的个性化出行及维修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总之,吉利汽车的发展历程充满着跨越式的飞跃。
吉利发动机历史

吉利发动机历史吉利发动机历史吉利汽车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杰出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和生产高品质的汽车发动机,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汽车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该公司的发动机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发展轨迹和技术创新。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吉利汽车集团于1986年成立,并在随后几年里开始了发动机研发的探索。
起初,吉利主要依靠国外合作伙伴的技术引进和学习,研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发动机,奠定了发动机研发的基础。
尽管在技术水平上与国际水平有一定差距,但这一时期为吉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
第二阶段——技术突破到了1990年代,吉利开始了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的阶段。
他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并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工程师加入团队,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这一阶段,吉利成功研发出了一系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这些发动机具备了较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吉利旗下的不同车型中。
第三阶段——国际合作与竞争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吉利加大了国际合作的力度。
他们与全球知名发动机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吉利不断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使其具备了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实力。
目前,吉利的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吉利汽车集团旗下的各类车型中。
无论是轿车、SUV还是新能源车型,吉利的发动机都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到电动发动机,吉利不断创新,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吉利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段技术创新的历史,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缩影。
它代表了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和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为中国汽车工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未来,吉利发动机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吉利将继续推动汽车发动机的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引领中国汽车工业向着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迈进。
吉利发展历史

凯美瑞
得信赖。 制技术。
3.油电混合动力技术更
节能、更环保。
由上表信息可知,国内市场中的这些主要竞 争对手在低中高端都健有且极具竞争力。
面对如今技术环境的变化,也为了适应中国 现出台的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这些企业分分在 减噪、减排、节油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作为 科研经费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奇瑞将在节油率达到30%的 强混合动力(ISG)、插电式 混合动力(PHEV)和纯电动 (EV)产品方面实现产业化
1.“全球化”是 奇瑞的战略发展 目标
2.奇瑞汽车将围 绕“精耕品牌、 精耕技术、精耕 责任、精耕国际 ”四大主题推出 战略举措。
主要 竞争 对手 上海 通用
丰田
产品
市场占有率 消费者评 创新能力 价
档次是否会降低
沃尔沃以安全著称,并入吉利后,是否会因为降低成本 而降低安全和质量的标准。
解决措施
工会明确表示支持 “西守东进” 确立协作关系
西守东进
沃尔沃亏损的直接原因在于销量的锐减,因此 增加销量是复兴沃尔沃的根本途径。
“西守”:守住西方已有市场,进一步扩大到 历史最高水平(在完成了“东进”策略后,再进一 步向欧美发达市场渗透)。
四、SWOT分析
机会 Opportunities 中国人均收入增加,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大,
可快速扩张。 出口市场广阔。 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 国外汽车状况频出,如闹得沸沸扬扬的丰田
召回门事件。
威胁threats
同质化竞争激烈。 消费者对吉利这种国内自主品牌认知度低。 很难走出低端产品的阴影。 产权纠纷问题:汽车车型被指控过于模仿高档
战略规划
中低端:09年上海通 车的性价 1、E-Flex动力推进系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业与初期发展(1986年-2003年)吉利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创始人李书福先生以其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创新精神,带领吉利集团从一个小型机械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农用车辆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战略方向转向乘用车领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着手推动吉利汽车品牌的建设。
1997年,吉利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轿车——吉利美日。
虽然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落后等挑战,但吉利凭借着实惠的价格和良好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2. 转型与国际化发展(2004年-2010年)进入21世纪后,吉利集团加速了转型和国际化的步伐。
2004年,吉利成功收购了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并成为中国首家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制造商。
这次收购使吉利集团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市场的地位。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2006年,吉利汽车首次出口到欧洲,并在英国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分公司。
此后几年间,吉利相继进军北美、南美等地区,并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
3. 创新与品牌建设(2011年-至今)进入2011年后,吉利集团开始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吉利加大了研发投入,并与全球顶尖供应商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零部件。
2017年,吉利推出了全新品牌“Lynk & Co”,旨在打造高端智能互联汽车。
Lynk & Co以其前卫的设计、智能化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吉利集团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早在2008年,吉利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动车型。
如今,吉利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吉利集团发展史

吉利集团发展史1. 创立与起步阶段吉利集团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吉利集团的创始人是李书福先生,他于1986年在杭州成立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标志着吉利集团的创立和起步阶段。
在创立初期,吉利集团主要从事摩托车零部件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李书福先生迅速意识到汽车行业的潜力,并决定将公司的发展重点转向汽车制造。
于是,吉利集团开始了汽车制造业务的探索和发展。
2. 国内市场的拓展与发展吉利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拓展与发展是吉利集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集团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与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2002年,吉利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成为沃尔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这一合作为吉利集团提供了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品牌认可,使吉利集团能够在国内市场上推出更具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集团逐渐扩大了自己的产品线,并推出了多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汽车产品。
吉利集团凭借着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合理的价格,迅速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3. 国际化战略与全球布局吉利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成功为其国际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吉利集团意识到,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化的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吉利集团积极进行了国际合作与并购。
2009年,吉利集团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并购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企业。
这一收购使吉利集团获得了沃尔沃先进的汽车技术和全球化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吉利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吉利集团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先后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吉利集团的产品不仅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火爆,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4.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吉利集团一直致力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吉利集团在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出了多款环保型汽车产品,并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

吉利汽车历史发展史吉利汽车是一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
以下是吉利汽车的历史发展史:创业阶段(1997年至2003年):吉利汽车由李书福先生创立。
他最早从摩托车零部件制造起家,后来进入汽车行业。
在创业初期,吉利汽车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和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
然而,凭借着创业者的勇气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吉利汽车逐渐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技术引进与合作阶段(2003年至2007年):为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吉利汽车开始与国外汽车厂商进行合作。
例如,2003年,吉利汽车与韩国双龙汽车合作,成立了一家名为“上海双龙”的合资企业。
此外,吉利汽车还与英国锰铜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英伦”品牌,引进了锰铜公司的经典车型“伦敦出租车”。
这些合作使吉利汽车在技术、品质和品牌形象上得到了提升。
品牌独立与全球化阶段(2007年至今):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地位的巩固,吉利汽车开始走向品牌独立和全球化发展的道路。
2007年,吉利汽车推出了第一个自主品牌——“吉利”。
此后,吉利汽车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如远景、帝豪、博越等。
同时,吉利汽车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在海外建立工厂、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将产品销往全球。
兼并收购与产业布局阶段(2010年至今):为了实现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布局,吉利汽车在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兼并收购。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
这一收购使得吉利汽车获得了沃尔沃的品牌、技术和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吉利汽车的竞争力。
此外,吉利汽车还收购了宝鸡吉田车辆有限公司、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英国锰铜公司等企业,从而完善了吉利汽车的产业链布局。
未来展望:随着吉利汽车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未来展望也备受关注。
吉利汽车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技术和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努力实现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出行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同时,吉利汽车还将致力于推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出更多节能环保的车型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吉利汽车发展史

吉利汽车发展史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为主要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始建于1986年,经过十八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零部件、高等教育、装潢材料制造、旅游和房地产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业绩,资产总额已经超过50亿元;特别是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不断的观念创新,快速成长为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主力品牌,2003年企业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331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25位,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之一,跻身中国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6”主流格局。
回顾吉利的发展史,任何对中国汽车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会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1986年11月6日,李书福以冰箱配件为起点开始了吉利创业历程。
1989年,转产高档装璜材料,研制出第一张中国造镁铝曲板。
1994年4月,进入摩托车行业。
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诞生。
1996年5月,成立吉利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
于当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走进临海城东一片荒草没膝的田野,开始了他的造车之梦。
次年8月,当第一辆吉利轿车在欢庆的鞭炮声中从流水线上开出时,人们在高悬的大红横幅上读出了这样的字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在此之前的中国,尽管改革开放已多年,但轿车仍然是“市长”、“局长”的坐骑,“老板”、“老总”的专利,大街上跑的不是“官车”就是“商车”。
1998年,由于吉利轿车的问世,披在轿车身上的种种令人目眩的外衣,像神祗身上年久的油漆一样,一片一片地开始剥落。
首先是价格,四五万元的吉利轿车一上市,理所当然在中国汽车市场引起极大的轰动。
众多合资品牌轿车,即使心犹不甘,也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
然而,更重要的还不是价格的返朴,而是观念的归真。
这个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普通代步工具,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伪尊贵,被李书福无情地横扫在地,还原了它的本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利发展史简介
1.创业初期
1997年,吉利汽车成立,初期主营业务是小轿车和皮卡车的生产
销售,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嘉兴、上海、江苏、浙江温州等地。
2.国内销售稳步增长
2003年,吉利汽车实现首个年销售突破10万辆的目标,随后吉利汽车在国内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销量增长趋势,2009年销售达到了32万辆。
3.品牌国际化
2011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全球化品牌“LEO”,并在巴黎车展正式对外发布。
此后,吉利汽车开始全面推动品牌国际
化和海外市场拓展。
4.并购沃尔沃
2010年,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著名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并启动了吉利品牌全球化的计划。
收购沃尔沃是吉利汽车
进军高端汽车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
5.全球化布局
2016年,吉利汽车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布局,与多家国际企业签署
合作协议,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同年,吉利汽车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品
牌Lynk&Co,标志着吉利汽车开始进军全球高端汽车市场。
6.智能驾驶和新能源车研发
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方向发展,吉利汽车也不断加大对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投入。
吉利汽车于2017年成立了“蓝色基地”,专门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旨在推动吉利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