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教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22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第22章二次函数复习教案一、知识网络二、知识梳理+经典例题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 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知识点三:二次函数y=ax2+k的图像和性质二次函数y=ax2+k(a≠0)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k),它与y=ax2的图像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函数y=ax2+k(a≠0)的图像是由抛物线y=ax2向上(或下)平移|k|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二次函数y=ax2+k(a≠0)与y=ax2(a≠0)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y=ax2(a≠0)向上平移|k|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k|个单位长度二次函数y=ax2+k的图像和性质如下:a的符号a>0a<0图像开口方向向上向下对称轴y轴y轴最值当x=h时,y有最小值y最小值=0当x=h时,y有最大值y最大值=0知识点五:二次函数y=a(x-h)2+k(a,h,k是常数,a≠0)的图像和性质1、二次函y=a(x-h)2+k(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x=h,顶点坐标为(h,k),是由抛物线y=ax2(a≠0)向右(左)平移|h|个单位长度,再向上(下)平移|k|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性质a的符号a>0a<0图像开口方向向上向下对称轴x=h x=h顶点坐标(h,k)(h,k)增减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最值当x=h时,y有最小值,y最小值=k 当x=h时,y有最大值,y最大值=k例5已知二次,函数y=a(x-1)2-c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c 的大致图像可()a 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b ab=0对称轴为y轴ab>0(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ab<0(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c c=0图像过原点c>0与y轴正半轴相交c<0与y轴负半轴相交b2-4ac b2-4ac=0与x轴有唯一一个交点b2-4ac>0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与x轴没有交点例7、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b2-4ac,2a+b,a+b+c这四个式子中,值为正数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知识点八: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1、二次函数y=ax2+bx+c(a≠0),当y=0时,得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那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因此,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1)当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b2-4ac>0,方程ax2+bx+c=0(a知识点九: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1、抛物线y=ax2+bx+c(a≠0)在x轴上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为正,所对应的x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ax2+bx+c >0(a≠0)的解集;在x轴下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都为负,所对应的x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不等式中如果带有等号,其解集也相应带有等号2、二次函数y=ax2+bx+c(a≠0)与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 >0(a≠0)及ax2+bx+c<0(a≠0)之间的关系如下:例9、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值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B.x>3C.-1<x<3D.x<-1或x>3知识点十: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1、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关键在于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这就需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最多的是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确定最大利润、最节省方案等问题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进行互相转化,充分结合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全等、圆等知识解决问题,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1.2节《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从而为后续的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
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2.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征。
2.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帮助学生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相关教学素材。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初步感受二次函数的特点。
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二次函数图象,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特征。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二次函数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图象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并分析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
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2)+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二、知识点串联,综合应用例: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过点A(-1,0),且经过直线y =x -3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B 、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3)若点M 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且OM ⊥BC ,垂足为D ,求点M 的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1)求抛物线解析式,只要求出A 、B ,C 三点坐标即可,设y =x 2-2x -3。
(2)抛物线的顶点可用配方法求出,顶点为(1,-4)。
(3)由|0B|=|OC|=3 又OM ⊥BC 。
所以,OM 平分∠BOC设M(x ,-x)代入y =x 2-2x -3 解得x =1±132因为M 在第四象限:∴M(1+132,1-132) 题后反思:此题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叉问题,涉及到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 解析式,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性质应用,求M 点坐标时应考虑M 点所在象限的符号特征,抓住点M 在抛物线上,从而可求M 的求标。
强化练习;已知二次函数y =2x 2-(m +1)x +m -1。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函数图象与x 轴总有交点,并指出m 为何值时,只有一个交点。
(2)当m 为何值时,函数图象过原点,并指出此时函数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
(3)若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三、课堂小结1.投影:让学生完成下表:2.归纳二次函数三种解析式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总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中考复习专题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形式◆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难点◆二次函数与其他函数共存问题◆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确定解析式系数符号◆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增减性解决相应的综合问题教学过程一、数学知识及要求层次二、近年二次函数考题及分值分布情况纵观近两年调考,样卷及中考试卷,可以发现中考中二次函数的题型有如下一些特点:1、综合性强。
初中阶段所有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特别是与一元二次方程,几何图形、实际问题的联系更紧密些。
2、分值较重。
从07年到08年,二次函数的分值逐年加大。
3、覆盖面广。
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在调考、样题、中考中都出现了。
三、二次函数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的二次函数. 例:如果函数y=(m -2)x 42-+m m是二次函数, 求常数m 的值.【思路点拨】该函数是二次函数, 那么m 2+m -4=2, 且m -2≠0 解: ∵y=(m -2)x 42-+m m是二次函数∴m 2+m -4=2, 即m 2+m -6=0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 得m 1=-3, m 2=2 当m=-3时, m -2=-5≠0, 符合题意 当m=2时, m -2=0, 不合题意. ∴常数m 的值为-3.同类练习:已知:函数x m x m y m m )1()1(232-++=--(m 是常数). m 为何值时,它是二次函数?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三种形式一般式 : y=ax 2 +bx+c(a ≠0) 顶点坐标(24,24b ac b a a--) 顶点式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用配方法可化成:()k h x a y +-=2的形式(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其中ab ac k a b h 4422-=-=,.()k h x a y +-=2顶点坐标(h, k )224()24b ac b y a x a a-=-+交点式 12()()y a x x x x =-- 对称轴122x x x +=例:1.将二次函数y =x 2-2x +3,化为y =(x -h )2+k 的形式,结果为( )A .y =(x +1)2+4 B .y =(x -1)2+4 C .y =(x +1)2+2D . y =(x -1)2+22.若二次函数52++=bx x y 配方后为k x y +-=2)2(则b 、k 的值分别为( ) A 、0.5 B 、0.1 C 、—4.5 D 、—4.1 3.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1)抛物线c bx ax y ++=2中,c b a ,,的作用1)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1 y x5 x =22 O 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对称轴:2bx a=-a 与b 同号(即ab >0) 对称轴在y 轴左侧 a 与b 异号(即ab <0) 对称轴在y 轴右侧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点的位置.当0=x 时,c y =,∴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 ①0=c ,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0>c ,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0<c ,与y 轴交于负半轴.总结: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 0<a b .(中考非常喜欢考查根据图像判断a 、b 、c 的符号或者反过来根据a 、b 、c 符号来判断图像。
【重点推荐】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章末小结教案

二次函数章末小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章重要的知识点,能用相关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本章知识,回顾解决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思想的过程,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情感态度】在这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知识,感受数学的应用 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本章知识结构梳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二、加深理解 1.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0a ≠,,,a b c 为常数)的式子称为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需要注意的是,二次项系数0a ≠是定义中不可缺少的条件.2.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图象和性质:(2)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通常可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①结合a 的符号及对称轴所处的位置判别b 的符号;②利用对称轴即开口方向确定函数的增减性.(3)利用抛物线的顶点,可确定函数的最大(小)值,但对自变量x 有限制时,相应的函数值的最大(小)值就应利用函数的性质来确定.(4)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及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可由其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来判别,即有两个交点⇔ Δ=24b ac ->0,有一个交点⇔Δ=24b ac -=0,没有交点⇔Δ=24b ac -<0.至于其交点的横坐标,则可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得到.三、复习新知例1 已知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c >0B.24b ac -<0C.93a b c ++>0D.8c a +<0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求出a <0,c >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求出2b a =->0,即可得出abc <0;根据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推出24b ac ->0;对称轴是直线1x =,与x 轴的一个交点是(-1,0),求出与x 轴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3,0),把3x =代入二次函数得出930y a b c =++=;把4x =代入得出1688y a a c a c =-+=+,根据图象得出8c a +<0.答案:D例2 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1,0),B (5,0)两点,顶点为P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ABP 的面积;(3)若点C (1x ,1y )和点D (2x ,2y )在抛物线上,则当0<1x <2x <1时,请写出1y 与2y 的大小关系. 分析:(1)把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求得b 和c 的值,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2)先把抛物线的解析式配成顶点式得到P 点坐标为(2,9),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由于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开口向下,则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确定1y 与2y 的大小关系.解:(1)把A (-1,0),B (5,0)分别代入2y x b x c =-++.解得4b =,5c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5y x x =-++.(2)∵224529y x x x =-++=--+(),∴P 点坐标为(2,9).∴△ABP 的面积1<2x <1时,1y <2y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3)教案

教学时间课题 《二次函数》小结与复习(3)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 识 和 能 力 1.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模型的建立,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获得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过 程 方 法 情 感 态 度价值观教学重点 利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反思。
教学难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并利用函数的性质进行决策。
教学准备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五个一” 课 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设计意图一、例题精析,引导学法,指导建模 1.何时获得最大利润问题。
例:重庆市某区地理环境偏僻,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丰富的花木产品只能在本地销 售,区政府对该花木产品每投资x 万元,所获利润为P=-150(x -30)2+10万元,为了响应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决策,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的10年规划时,拟开发此花木产品,而开发前后可用于该项目投资的专项资金每年最多50万元,若开发该产品,在前5年中,必须每年从专项资金中拿出25万元投资修通一条公路,且5年修通,公路修通后,花木产品除在本地销售外,还可运往外地销售,运往外地销售的花木产品,每投资x 万元可获利润Q=-4950(50-x)2+1945(50-x)+308万元。
(1)若不进行开发,求10年所获利润最大值是多少?(2)若按此规划开发,求10年所获利润的最大值是多少?(3)根据(1)、(2)计算的结果,请你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投影给出题目后,让学生先自主分析,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活动:在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引导,引导学生先了解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并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模型,借助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这类实际应用题。
教师精析:(1)若不开发此产品,按原来的投资方式,由P=-150(x -30)2+10知道,只需从50万元专款中拿出30万元投资,每年即可获最大利润10万元,则10年的最大利润为M 1=10×10=100万元。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 二次函数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2章二次函数一、复习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2.会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3.会平移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得到二次函数y =a(ax +m)2+k 的图象,了解特殊与一般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思想;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6.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二、课时安排 2三、复习重难点把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会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并能和其它知识点进行综合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二次函数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2. 2y ax c =+的性质:3. ()2y a x h =-的性质: 4. ()2y a x h k =-+的性质: 3.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1)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2)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3)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4.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5.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x a=-,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x a=-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6.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7.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 7.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题型、方法归纳 类型一: 二次函数的平移【主题训练1】(枣庄中考)将抛物线y=3x 2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A.y=3(x+2)2+3 B.y=3(x-2)2+3 C.y=3(x+2)2-3D.y=3(x-2)2-3【自主解答】选A.由“上加下减”的平移规律可知,将抛物线y=3x 2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 2+3;由“左加右减”的平移规律可知,将抛物线y=3x 2+3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x+2)2+3.归纳:二次函数平移的两种方法1.确定顶点坐标平移:根据两抛物线前后顶点坐标的位置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2.利用规律平移:y=a(x+h)2+k 是由y=ax 2经过适当的平移得到的,其平移规律是“h 左加右减,k 上加下减”.即自变量加减左右移,函数值加减上下移.类型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主题训练2】(十堰中考)如图,二次函数y=ax 2+bx+c (a≠0)的图象的顶点在第一象限,且过点(0,1)和(-1,0),下列结论:①ab<0;②b2>4a;③0<a+b+c<2;④0<b<1;⑤当x>-1时,y>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5个B.4个C.3个D.2个【自主解答】选B.①∵对称轴在y轴右侧,∴- >0,∴ <0,∴a,b异号,∴ab<0,①正确;②把x=0,y=1代入y=ax2+bx+c得c=1,所以二次函数为y=ax2+bx+1; 又∵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b2>4a,②正确;③∵当x=1时,图象在x轴上方,∴a+b+c>0;把x=-1,y=0代入y=ax2+bx+1,得b=a+1,∵图象的开口向下,∴a<0,∴a+b+c= a+a+1+1=2a+2<2,∴0<a+b+c<2,③正确;④∵b=a+1,∴a=b-1,∵0<a+b+c<2,c=1,∴0<b-1+b+1<2,即0<2b<2,∴0<b<1,④正确;⑤当x>-1时,函数图象有部分在x轴上方,与x轴有交点,有部分在x轴下方,所以y>0,y=0,y<0都有可能.所以正确的共有4个,选B.归纳:类型三: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主题训练3】(贺州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b2>4ac;②abc>0;③2a-b=0;④8a+c<0;⑤9a+3b+c<0,其中结论正确的是.(填入正确结论的序号)【自主解答】∵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有两个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0,即b2>4ac,①是正确的.∵抛物线的开b- =1>0,口方向向上,∴a>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负半轴,∴c<0;∵对称轴x=2ab-=1,∴b=-2a,∴∴a与b异号,则b<0.∴abc>0,②是正确的.∵抛物线的对称轴x=2a2a+b=0,③是错误的.∵当x=-2时,y=4a-2b+c>0,又∵b=-2a,∴4a-2b+c=4a-2(-2a)+c=8a+c>0,④是错误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在x=-1与x=3时函数值相等,由函数图象可知x=-1的函数值为负数,∴x=3时的函数值y=9a+3b+c<0,⑤是正确的.答案:①②⑤归纳: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二次函数与方程: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满足ax2+bx+c=0.2.二次函数与不等式:抛物线y=ax2+bx+c在x轴上方部分的横坐标满足ax2+bx+c>0;抛物线y=ax2+bx+c在x轴下方部分的横坐标满足ax2+bx+c<0.类型四:二次函数的应用【主题训练4】(武汉中考)科幻小说《实验室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把一种珍奇的植物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天后,测试出这种植物高度的增长情况(如表).由这些数据,科学家推测出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y 是温度x 的函数,且这种函数是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中的一种.(1)请你选择一种适当的函数,求出它的函数关系式,并简要说明不选择另外两种函数的理由.(2)温度为多少时,这种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3)如果实验室温度保持不变,在10天内要使该植物高度增长量的总和超过250mm,那么实验室的温度x 应该在哪个范围内选择?直接写出结果.【自主解答】(1)选择二次函数.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 2+bx+c, 根据题意,得4a 2b c 49,a 1,4a 2b c 41,b 2,c 49,c 49-+==-⎧⎧⎪⎪++==-⎨⎨⎪⎪==⎩⎩解得,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x 2-2x+49.不选另外两个函数的理由:点(0,49)不可能在任何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y 不是x 的反比例函数;点(-4,41),(-2,49),(2,41)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y 不是x 的一次函数.(2)由(1)得y=-x 2-2x+49,∴y=-(x+1)2+50. ∵a=-1<0,∴当x=-1时y 的最大值为50.即当温度为-1℃时,这种植物每天高度增长量最大. (3)-6<x<4.归纳:解决二次函数应用题的两步骤1.建模:根据数量关系列二次函数关系建模或者根据图象的形状建模.2.应用: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三)典例精讲例题1:(2016·浙江省绍兴市·10分)课本中有一个例题:有一个窗户形状如图1,上部是一个半圆,下部是一个矩形,如果制作窗框的材料总长为6m,如何设计这个窗户,使透光面积最大?这个例题的答案是:当窗户半圆的半径约为0.35m时,透光面积最大值约为1.05m2.我们如果改变这个窗户的形状,上部改为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矩形,如图2,材料总长仍为6m,利用图3,解答下列问题:(1)若AB为1m,求此时窗户的透光面积?(2)与课本中的例题比较,改变窗户形状后,窗户透光面积的最大值有没有变大?请通过计算说明.【分析】(1)根据矩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进行解答即可;(2)设AB为xcm,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已知可得:AD=,则S=1×m2,(2)设AB=xm,则AD=3﹣m,∵,∴,设窗户面积为S,由已知得:,当x=m时,且x=m在的范围内,,∴与课本中的例题比较,现在窗户透光面积的最大值变大.【点评】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对称轴与直线BC交点H坐标,学会利用判别式确定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四)归纳小结1.引导学生整理把握本章知识点并熟练掌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教案

第22章二次函数第一课时二次函数教学目标: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教学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1、现有一根12m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使举行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俄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 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 与x 之间的关系:(1)面积y (cm 2)与圆的半径 x ( Cm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文 x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 元;(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O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 x (cm), 种植面积为 y (m2)(一)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1、 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 2000(1+x)2 = 20000x 2+40000x+20000x(3) y = (60-x-4)(x-2)=-x 2+58x-112(二)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知识点串联,综合应用
例: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过点A(-1,0),且
经过直线y =x -3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B 、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3)若点M 在第四象限内的抛物线上,且OM ⊥BC ,垂
足为D ,求点M 的坐标。
学生活动:学生先自主分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只要求出A 、B ,C 三点坐标即可,设y =x 2-2x -3。
(2)抛物线的顶点可用配方法求出,顶点为(1,-4)。
(3)由|0B|=|OC|=3 又OM ⊥BC 。
所以,OM 平分∠BOC
设M(x ,-x)代入y =x 2-2x -3 解得x =1±132
因为M 在第四象限:∴M(1+132,1-132
) 题后反思:此题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叉问题,涉及到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 解析式,用配方法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性质应用,求M 点坐标
时应考虑M 点所在象限的符号特征,抓住点M 在抛物线上,从而可求M 的求标。
强化练习;已知二次函数y =2x 2-(m +1)x +m -1。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函数图象与x 轴总有交点,并指出m 为何值时,只有一个交点。
(2)当m 为何值时,函数图象过原点,并指出此时函数图象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
(3)若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三、课堂小结
1.投影:让学生完成下表:
2.归纳二次函数三种解析式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