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_以杭州市为例
杭州品牌SWOT分析

2001年被称为中国城市品牌年:继2000年深圳夺取了世界花园城市评比100万人口以上组“冠军”后,东方明珠上海继举办APEC会议博得国际好评后,又在全力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打造新的城市品牌。
城市的品牌是宝贵的文化和经济资源,打造城市品牌,提升综合资源,是世界性的潮流。
中国城市积极打造品牌,显示出中国参与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积极姿态。
与此同时人间天堂杭州也不落后,在荣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之后,宣布将以世界休闲之都作为全新的品牌。
杭州的城市品牌现状一、杭州的品牌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ne.Keller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象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
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名被相对固化在一处地理名称上。
其实,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但是一个城市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并非象塑造产品品牌那样容易,因为,建立城市品牌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不仅仅要是有一套名称、标志象征和口号,更重要的是从全社会发展的角度找到自己城市的核心价值和品牌定位,而且这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
着眼于长远发展的城市品牌,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定位,就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持续不断地经营和推广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样,一个城市品牌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杭州自身已经具备的品牌。
吃的品牌(美食天堂)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人文地志,杭州菜兼收江南水乡之灵秀,受到中原文化之润泽,得益于富饶物产之便利,形成了制作精细,清鲜爽脆、淡雅细腻的风格。
首届中国美食节2000年11月1日在杭州举行。
杭州餐饮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2000年全国餐饮营业总额3750亿元,年增长率16%,而杭州的年增长率是20%。
可以说“美食节”的成功举办,为杭州的“美食天堂”打响品牌。
杭州会展旅游SWOT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旅游旅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升温。
杭州市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知名旅游城市,其发展会展旅游潜力巨大。
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这基础上提出了杭州市会展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杭州市会展旅游 SWOT分析战略选择措施1 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1.1 优势(strength)杭州市发展会展旅游有着以下五大优势:1.1.1 经济基础良好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同时,浙江充裕和活跃的民间资本也为杭州大力发展会展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杭州为省会的浙江消费能力和消费层次也在不断的提升,潜力巨大的市场势必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客。
1.1.2 杭州市政府的支持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努力为杭州会展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也积极鼓励国内外中介机构来杭州办展办会。
2003年,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和杭州市财政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对引进大型会展和旅游节庆项目进行奖励的实施办法(试行)》,鼓励扶持会展旅游。
1.1.3 区位条件优越杭州地理位置优越,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可依托全国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辐射全国。
杭州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其中,“沪杭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的开工建设,杭州将进入上海大都市的快速通道圈。
此外,萧山机场航线在2006年底总量以达到62条之多,可直飞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三亚、珠海等地,国际线路也有9条之多,而且多为中国的主要入境旅游国的重要城市,如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新加坡的吉隆坡等。
极大的便利了杭州会展旅游的发展。
1.1.4 旅游资源丰富、城市吸引力强杭州是一个以西湖山水为核心,吴越文化为代表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闻名的七大古都之一,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_以杭州市为例

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以杭州市为例谢守红1内容提要2本文介绍了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依据比较优势理论、赫希曼产业关联理论、罗斯托经济理论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杭州市主导工业进行优选,认为杭州宜发展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
1关键词2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
主导产业由于处于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与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直接的经济技术联系,其发展往往能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扶持和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与国家和省相比,城市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域单元,往往不具备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且城市经济具有很大的开放性。
因此,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既要遵循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原则,又要结合城市经济的特点,特别是要考虑到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高一级地区发展战略的协调,与相邻城市和区域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方法11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部门,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主角。
主导产业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
但第一次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明确、系统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规划日本产业结构时提出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两个新准则。
此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主导产业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准则,如短缺替代弹性准则、瓶颈效应准则和增长后劲准则、可持续性准则等。
(1)比较优势理论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0理论的基础上,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进一步提出了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大都市成长区空间特征及其城镇发展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

模 式进 行 研 究 ,并 对 成 长 区 内 的城 镇 发展 提 出 多
样 化 的组 群 模 式。
【 关键 词 】大都 市 区;成 长 区;空 间特 征 ;发展 模 式
ABSTRACT: eub nd v lp n eg o h Th r a e eo me t nt r wt i h
吴一洲 陈前虎 邵 波 詹 敏
W U Y z o ; H N Q a h ; H O B ; H N n ih u C E i u S A o Z A Mi n
【 摘要 】 大都 市成 长 区城 镇 的 发展 具 有 复杂 与动 态
多 的 城 镇 和 半 城 镇 化 或 城 乡一 体 化 地 域 ,其 特 征 是 这 些 外 围 城 镇 与 中心 城 市 有 密 切 的 日常 经 济 联 系 和 协 调 内外 部 建 设 的 某 种 机 制 。国 内外 学 者 从 不 同 研 究 视 角 对 大 都 市 区 的演 化 过 程 进 行 划 分 主要 观 点 如 表 1 示 。 所 由表 1 见 , 可 代表 性 研 究 中大 部分 划分 模 式 基 本 都 涉及 到 了 大 都 市 区 的城 市 化 、郊 区化 和 逆城 市 化 过 程 同 时 ,在 地 域 上 都 体 现 出 了核 心 区 与 边 缘 区 的 基 本 空 间 关 系 ,并 在 大 都 市 区的 整 体 发 展 中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呈 现 不 断 变 化 的 阶 段 性 特 征 .都 市 的成 长 地 域 不 断扩 展 并 逐 步 趋 于 成 熟 。 随 着 我 国 改 革 开放 和 都 市 区 ( )经 济 的高 圈 速 发 展 ,城 乡 关 系特 别 是 大 都 市 区 功 能地 域 范 围 内 的 成 长 区 ” 为变 化 速 度 最 快 、同 时也 是 最 为 成 敏 感 的 区域 大都 市 功 能外 扩衍 生 的 大型 基 础 设 施 、新 居 住 组 团 、 各种 产 业 集聚 区都 相 继 在这 一 区域 集 中开 发 建 设 ;另 一方 面 ,该 区域 也 成 为都 市 核 心 区 解决 大城 市病 ” 、疏 导 人 口、缓 解产 业 和 交 通 压 力 的首 选 空 间 。在 此背 景 之 下 ,该 区域
杭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杭州市产业结构分析成员:李琴诗张叶琼一、杭州产业结构现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杭州在世人脑海中是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
在21世纪的今天,杭州呈现出的不仅仅有美丽的旅游名胜,更有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长。
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杭州市GDP 连续17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纵观杭州经济发展轨迹,2011年杭州市GDP比上年增长16.9%,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101370元,突破1万美元,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但是,GDP数字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全貌,GDP无法反映整个经济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目前,杭州多数制造业层次仍比较低,工业技术集约程度不高,还没有真正摆脱粗放型、外延型的增长模式。
所以,杭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即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接近2万美元,确保杭州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实现杭州产业结构的华丽转型。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荷兰经济学家费歇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创。
认为人类经济获得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出现三次产业。
第一产业,其生产主要是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即广义上的农业。
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
第二产业,其生产活动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或再加工。
主要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公共事业(煤、电、汽、水)第三产业,是从第一、二产业衍生出来的非物质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主要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房地产、科学、教育、广播电视、公共行政和国防以及其他娱乐、服务等业。
本小组从杭州统计局网站获取资料,以上述分类对杭州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杭州三次产业产值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2011 237 3324 3458 70192011年,杭州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杭州总产值的97%,其中第二产业占47%,第三产业占49%,第三产业的优势渐渐显露出来。
以杭州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杭州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理要素对城市产生影响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地理环境因素能改变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这个城市发生巨大改变。
城市是人类发展与居住的基本场所,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环境中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城市进步与发展的前提。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和维持基本生存必备条件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景观协调程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人们对整个城市整体人文素质及道德水平的评价与认同。
因而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和象征而受到人们重视与尊敬。
城市的发展与人民需求息息相关,而且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有深远意义。
一、杭州市杭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浙江省东北部,钱塘江下游,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邻江苏,西北连安徽,东南邻上海、浙江两省,南濒杭州湾,西接嘉兴、湖州和绍兴,北与安徽省黄山市相连。
杭州市由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杭金衢铁路和京台高速等构成。
杭州市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3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北部大通道上,是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最为便捷的城市。
全市总面积2271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为7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656万(2017年)。
二、地貌特征杭州的地形由东向西呈阶梯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杭州市的山地主要为丘陵地带,如临安、富阳、桐庐等地区。
这些地方均属于低山区,且大多以山丘为主,山丘连绵起伏且不平缓。
山地与丘陵之间,往往还有一些冲积平原,而冲积平原又往往是低地。
由于杭州地形复杂所以这里就形成了一个个山地村落类型。
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精品建设的战略分析与设计——以杭州市下城区为例

1 地 资 源 相 对稀 缺 。 城 区南 部 区块 占地 共 8 59 顷 。 . 土 下 6. 3公 由于城市 化历程启动较早 ,区域范 围内土地开发程度较 高 , 经 济、 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相对突 , 可供 开发利 用 的土 地资 源相 当有限——下城 区南 部 区块 可用 土地
区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精品建设的战略分析与设计
— —
以杭 州 市 下城 区为 例
王 国保 , 宝贡敏 , 卓嘉 赵
( 江 大 学 管理 学 院 , 江 杭 州 3 0 5 ) 浙 浙 的区位优势 , 区域 中心城 市 中心城 区人 气 旺盛 、 经济繁荣 , 如何 延续辉 煌是未来发 展 中
( ) 势 ( a nse 二 劣 We k e s s)
二、 区域 中心城 市 中心城 区 的 S WoT分析
本文运用 S T分析方法 , WO 通过 分析杭州 市下城 区南部 区 块存 在的优势 和劣势 、 临的机遇 与挑 战 , 出区域 中心 城市 面 提 中心城 区打造精 品的战略设计 。
2产业优势 。 . 进入 2 世 纪 , l 下城 区南部 区块经 济迅猛发展 , 经济结构 发生 了质的转 变 , 第三 产业 占据 支配 地位 , 武林 商圈 逐步发 展成为 杭州市 的商 贸中心 和浙江 省时 尚消费大潮 的引 领者 ,区域性 金融 中心逐渐形 成 ,整体呈现 良好 的发展态势 。 20 0 6年末 , 三产业 的 比重达到 8 . %。 第 57 0 3商贸环境 优势。 . 下城区南部 区块市场发展规范 . 商贸基础 扎 实 。 才相对 充裕 , 中心城 区 的区位优势 聚集 了高密度 的 人 其 人流、 商流 、 资金流和信息流 。区域 内有 多家位列全国 5 0强大 0 型 商 贸企 业 集 团 ( 浙 江 省 物 产 集 团 ) 有 国 内 知 名 的 杭 州 大 如 , 厦、 银泰 百货等 1 2家大型商场 和超市 , 人气十分旺盛 。庆 春路 和延安路北段 的金 融中心 区块 聚集了 9 O多家国 内外知名金融 机构 , 杭州( 武林 ) 中央商 务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 4人文优 势。 . 下城 区南部区块 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 文 化内涵 , 至今还 保存着机抒 文化 、 绸文化 、 丝 张同泰 中药文化 等非物质文 化遗 产。此外 , 托西 湖文化广场 , 依 以运河两岸 文化 资源 聚集 区为核 心的文化中心将最终形成 。
杭州市区位、经济布局及未来发展PPT

未来发展
3、城市规划发展
杭州市的城市规划发展将围绕中心城区,建立形成南北 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 间)。
经济产业布局
总体布局: “两核、三 带、五区、 多园”的总 体布局框架
经济产业布局
两核——大江东产业集聚区、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
·杭州“江东新城”区
江东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 处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 湾城市群的核心位置,是杭州 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 发展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 能模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希望和潜力所在。
未来发展
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看
杭州市 区位、经济 布局及未来发展
资管11-2班 第2组
小组成员:
冯聪聪、李彤 刘东豪、刘再展 王艳彬
城市概况 区位特征
经济产业布局 未来发展
城市概况
中国浙江省省会,中国著 名风景旅游城市,华东地区特 大城市,中国十五大副省级城 市之一,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 游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古都之 一,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金 融和交通中心,杭州都市圈核 心城市。
区位特征
南京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 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 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就长江三角洲而言,上海是 这一区域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 而杭州和南京则是这一区域的次 中心城市。
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 f Heng yang N o rmal U niv ersit yN o.2V o l.28A pr.2007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以杭州市为例高峰1,洪棋文2(1.浙江大学; 2.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0058)摘要:都市型产业集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将SW OT分析这一分析工具用于区域战略发展研究,对杭州都市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 OT分析的结果表明:推动现有都市产业集群成为创新集群;继续建立完善推进都市型产业集群发展的机构网络;注意集聚相关专业人才是提升杭州市都市产业集群要采取的三个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都市型产业集群;杭州;SW OT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7)02)0048)05作者简介:高峰(1977)),男,湖南常德人,硕士,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一、都市型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都市¹型产业集群(M etropolis Industrial Cluster)是指依托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以创新设计、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在城市特定区域中,由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机构(大学、科研单位、产业公会等)共同组成的产业网络体系。
都市型产业集群概念的提出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存在了相当时间,而对它的研究与探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 arshall)在对设菲尔德和兰开夏郡的研究中,发现那里的公司出现了集聚现象,公司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
他第一个将这样的区域称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
此后,一些学者根据对意大利东北部经济和中部地区(即/第三意大利0)º以及其它国家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意大利产业区、新产业区都市工业区、都市型产业集群的概念。
学者们认为,都市型产业集群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企业集聚性以及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
(2)当地根植性»(embeddedness)与开放性(o penness)并存,即都市型产业集群既与同一城市中其它城区的都市型产业相关联,还同其它城市产业或农村产业甚至国外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成长。
(3)呈现一定程度的/机构密度0(institutional thickness),即区域内已经建立起数量众多的商会、创新中心、金融机构、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工会、地方政府机构、市场营销机构等复杂的机构。
目前,都市型产业集群广泛存在世界各地¼,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十分普收稿日期:2007)02)08 48遍,而且无论是高端(hig h-road,innovation-based)½都市型产业集群,还是低端(lo w ro ad, low-cost-based)¾都市型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国外,世界上发达的都市经济圈,都是由强大的产业密集群支撑的,如伦敦)))利物浦地区,莱因)))鲁尔地区,旧金山)))洛杉矶等等。
在我国,都市型产业集群也星罗棋布。
比如说,北京中关村的电子产业、上海的纺织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等。
从高端集群看,聚集在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业、新泽西的医疗业、纽约华尔街的金融投资业等都是世人瞩目的产业集群。
从低端集群看,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器具、都灵的自动化设备、帕尔马的食品等也是尽人皆知。
这些都市型产业集群不断刷新着所在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创造着经济发展中的奇迹¿,闪烁着引人注目的亮点,发挥着良好的示范效应,起着/烛照0作用。
无怪乎很多人说:都市型产业集群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À。
二、杭州市都市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SW OT是优势(streng ths)、弱势(w eak-ness)、机遇(o 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4个术语的英语首位缩写。
SW OT分析是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的常用分析工具,对于区域战略发展研究也很有借鉴意义(Ro berts etc,1998)。
在此,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对杭州发展都市型产业集群可行性做一分析Á。
(一)优势:在地理区位方面,杭州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杭沪通道、杭甬通道、杭宁通道、杭徽通道、杭金通道使其已经拥有发达快速便捷的水上、地上、空中交通网络。
随着/沪杭高速铁路0、/沪杭高速公路第二通道0、/杭州湾跨海大桥0规划和建设的加快,杭州将进入快速通勤圈,真正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的重要一员,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辐射效应。
在经济基础方面,杭州自古就是富甲一方的江南都会,人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0。
近十多年来,杭州GDP年增长率连续保持在10%以上,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大中城市第8位。
在城市文化方面,杭州江、河、湖、海相依的自然景观,使水成为杭州文化表现的基本形态,形成了杭州人灵活应变、玲珑剔透、重情、尚文、爱美的性格特征。
在人力资本方面,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资源在全省相对集中,同时,杭州人才市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在发展模式方面,杭州民营经济发达,形成了自我投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运作模式贴近市场,能够比较敏感地捕捉商机,有效地规避风险。
在人居环境方面,钱江潮、运河水、西湖韵使杭州成为/人间天堂0,其生活环境颇具磁力。
近年来,杭州多次获得/联合国人居奖0、/国际花园城市0和/全国最佳人居奖0。
在现有产业基础方面,已经形成了高技术制造、软件、女装、动漫、创意等五大都市产业集群,蜚声国内外。
1.高技术制造:2005年,杭州高技术产业集群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174亿元,比2000年的38714亿元增长了10715%,以电子信息、新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群格局日渐明晰。
按照5杭州市/十一五0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6,/十一五0期间,杭州将着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生物、高技术服务业、新材料、环境保护,并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技术改造。
/十一五0末,杭州市12%的GDP将由高技术产业来创造,25%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高技术企业来提供,45%以上的外贸出口额来源于高技术产品 l u。
2.软件:2005年,杭州软件基地拥有800家企业,年产值将近200亿。
按照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办负责人的说法,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在杭州全城到处可以显现,,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物理的场院,,主要是通过统一管理和一张(长达十几公里,覆盖整个杭州的)高速光纤专线网络将几百家软件企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l v。
3.女装:截至2005年,杭州拥有服装企业已经超过2400家,比2000年增加1000多家;销售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自主品牌500多个,同比翻了三番还多;从业人员达14万人,同比翻了近一番。
形成四季青服装特色街、武林路时尚女装街和龙翔服饰城为中心的商圈/三足鼎立0的杭州女装市场格局。
与此同时,国内外连锁专卖发展迅猛。
如华鼎集团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50家销售店,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城市;浪漫一身以/女人的店,生活的店0为号召,以长三角城市为密集布点区域,全国其它地区重点布点发展连锁加盟店共200多家;江南布衣已经在俄罗斯和49日本开起了服装专卖店;汉龙威尔也把自己的专卖店开到了俄罗斯和美国 l w。
4.动漫:2005年,杭州动漫基地企业共完成原创动画影视作品14部900多集,居全国第二位。
现已播出并发行的动画片有5天眼6、5童话动物园6、5金丝猴神游属相王国6、5环保剑6、5抗日小奇兵6等7部300余集;正在制作中的动画片有5魔幻仙踪6、5极限狂飙6、5嫦娥奔月6、5球嘎子6等10多部900余集;5大唐风云6、5数码精灵6、5天机6、5童年6等数部大型网络游戏,已基本完成前期研发制作,即将进入市场推广和收费运营阶段。
在首批国家13个动画基地中,杭州就占了2个,成为唯一既有动画产业基地又有教学基地的城市。
按照5杭州市动漫游戏产业规划(2006)2010)6,在将来的五年中,杭州将积极组织和引导相关企业制作反映杭州历史文化、风景名胜、民间故事等方面的动漫游戏作品,作为杭州对外宣传的重要载体。
到2010年,动画作品制作时间在2005年的15000分钟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万分钟;动漫游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前3年达到60%,后两年达到50%;实现动漫游戏产业产值18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80亿元 l x。
5.创意 l y:目前,杭州已拥有3个以LOFT 经济为创业模式的规模产业园区,也就是杭印路的/LOFT490、杭州拱墅区八丈井西路28号的/A8艺术公社0和余杭塘路的/唐尚4330。
其中尤以位于杭印路49号的杭州创意产业基地LOFT49号最为出名。
这里集聚了20家左右的创意公司。
它们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文化类的/明清源古家私0、/九药画室0;设计类的/名仕设计0、/智汇堂广告有限公司0、/江南布衣服饰公司0和建筑类的/潘天寿环境艺术0、/IDEA建筑景观设计公司0。
据估计,到2005年,LOFT49已有从业人员500多人,总产值达到3亿元 l z。
(二)弱势:一是勾留西湖、偏安一隅的杭州醉文化使杭州缺乏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l{。
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0。
秀丽的风景、悠闲的生活,一方面让杭州人享有了高品质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使杭州人缺乏以四海为家、志在四方的胸襟与气魄,同时还使杭州人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唯我独尊的心态,无法冷静地审视和对待周围环境的变化。
二是上海阴影的笼罩。
克鲁格曼说,由于,,聚集性和规模性,一般来说,首位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要更为优越,,能够覆盖周围一定距离城市,这种中心城市的/阴影效应0可能导致这些周边城市,,发展条件的恶化。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上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上海的/阴影效应0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上海在中国大陆经济地位的上升而不断强化,使杭州产生了从属心理,缺乏抢占制高点的意识。
(三)机遇:改革深化、入世承诺全面兑现、/十一五0规划的实施、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世博经济的兴起、磁悬浮的建设,给杭州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带来新机遇,为杭州/因河更兴0、/因湖更名0、/因线更强0创造了条件。
(四)威胁:过高的土地和房地产价格提高了企业和人口进入的资本(金)门槛。
杭州土地价格几乎都高于周边地区,即使是土地成本也都普遍高于周边地区一倍左右,不仅高于宁波、绍兴、嘉兴、湖州等省内各个城市,而且高于苏州、南京、无锡、昆山等地,甚至高于上海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