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室内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为确保游泳馆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保障顾客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馆内的所有区域,包括泳池、淋浴区、休息区、更衣室等。
三、卫生管理职责1. 游泳馆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实施卫生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定期对卫生工作进行评估。
2. 游泳馆工作人员负责泳池、淋浴区、休息区、更衣室等区域的日常卫生清洁工作。
3. 游泳馆顾客应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维护游泳馆的卫生环境。
四、卫生管理要求1. 游泳池(1)每日开放前,对泳池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池壁、池底、滤水器等。
(2)保持泳池水质达标,每小时检测一次,必要时进行水质处理。
(3)禁止顾客在泳池内进食、吸烟、吐痰等行为。
(4)泳池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2. 淋浴区(1)每日开放前,对淋浴区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面、门把手等。
(2)提供足够的淋浴设施,确保顾客使用方便。
(3)禁止顾客在淋浴区内吸烟、吐痰等行为。
3. 休息区(1)每日开放前,对休息区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座椅、桌面等。
(2)保持休息区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通风换气。
(3)禁止顾客在休息区内吸烟、吐痰等行为。
(1)每日开放前,对更衣室进行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面、门把手等。
(2)提供足够的更衣设施,确保顾客使用方便。
(3)禁止顾客在更衣室内吸烟、吐痰等行为。
五、卫生检查与评估1. 游泳馆管理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2. 对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者进行批评教育。
六、宣传教育1. 游泳馆通过宣传栏、公告等形式,向顾客宣传卫生知识,提高顾客的卫生意识。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
七、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卫生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予以辞退。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游泳馆管理人员负责解释。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3篇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篇:游泳池日常清洁管理制度1.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日常清洁管理,保证游泳池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游泳环境。
2. 清洁工作责任2.1 清洁人员应熟悉游泳池卫生管理要求,保证清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 每日派出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日常清洁工作,包括清洁池边、更替废弃物袋、清洁过滤设备等。
3. 清洁工作内容3.1 池边清洁:每日清洁池边的地面、座椅、桌子等,确保无垃圾和其他污物。
3.2 废弃物处置:及时更替废弃物袋,并将废弃物送到指定的垃圾箱。
3.3 水质监测:定期对游泳池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4 过滤设备清洁:定期清洁过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过滤效果良好。
4. 清洁器具与药品管理4.1 清洁器具:清洁人员应妥善保管清洁器具,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4.2 清洁药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洁药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避免对游泳池水质造成污染。
5. 日常记录与监督5.1 清洁记录:清洁人员应每日做好清洁工作记录,包括清洁时间、工作内容、池水检测结果等。
5.2 监督与检查: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清洁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篇:游泳池消毒管理制度1. 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消毒管理,保证游泳池水质的卫生与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消毒方法与频率2.1 氯消毒:根据游泳池的水量、人流量等因素,合理使用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2.2 次氯酸钠消毒:定期使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确保水质达到卫生标准。
3. 消毒剂使用与管理3.1 氯消毒剂:选择质量可靠的氯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溶解和投加。
3.2 次氯酸钠:选择合格的次氯酸钠消毒剂,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3.3 消毒剂储存:将消毒剂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有机物。
4. 消毒水质监测4.1 定期检测游泳池的消毒水质,确保消毒剂的浓度符合卫生标准。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范文一: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游泳池的卫生与安全,提供一个清洁、健康的游泳环境。
2. 卫生管理责任2.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负责监督和执行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游泳池的水质安全合格。
2.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游泳池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保持卫生记录。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包括测定水温、PH 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3.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安全合格。
4. 游泳池卫生设施4.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确保游泳池附属设施的卫生状况良好,包括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
4.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和消毒游泳池附属设施,保持其清洁卫生。
5. 游泳池卫生常规工作5.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游泳池边缘、水面和池底。
5.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清理和更换过滤器、泳池水泵等设备。
5.3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泳池的水循环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 事故应急处理6.1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制定游泳池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2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游泳池事故,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置。
7. 违规处理游泳池管理人员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通知、警告、暂停使用等。
范文二:一、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卫生管理,确保游泳池的水质清洁、安全,保障游泳者的健康。
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2.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并接受卫生管理培训。
2.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3. 游泳池水质管理3.1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测定PH值、余氯、总碱度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3.2 游泳池卫生管理人员应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加消毒剂、调整水循环系统等。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游泳馆的卫生安全,为广大游泳爱好者提供一个清洁、舒适、健康的游泳环境,特制定本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一、人员卫生管理1、游泳馆工作人员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了解游泳馆卫生管理的要求和流程。
工作期间,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立即离岗治疗,待痊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2、游泳者游泳者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明或体检报告方可入馆游泳。
患有传染性疾病、皮肤病、心脏病、高血压等不适宜游泳的疾病患者禁止入馆游泳。
游泳者进入游泳馆前必须进行淋浴、洗脚,保持身体清洁。
游泳者不得在泳池内吐痰、便溺、乱扔垃圾等。
二、水质卫生管理1、水质检测游泳馆应配备专业的水质检测设备,定期对泳池水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包括水温、PH 值、余氯含量、浑浊度、尿素含量、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检测频率为每日至少一次,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公示。
2、水质处理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质处理措施。
保持泳池水的余氯含量在 03-05mg/L 之间,PH 值在 72-78 之间。
定期对泳池水进行过滤、消毒、换水,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3、循环系统游泳馆的循环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确保泳池水能够得到充分的循环和过滤。
定期对循环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清洗过滤器、更换滤料等。
三、场馆卫生管理1、清洁消毒每日对游泳馆的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
定期对更衣柜、淋浴间、卫生间等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消毒药剂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使用。
2、通风换气游泳馆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新鲜。
安装足够的通风设备,如排风扇、新风系统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通风设备的运行时间应根据场馆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
3、环境卫生游泳馆内不得堆放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定期对场馆周围的环境进行清扫,清理垃圾和积水。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游泳卫生管理制度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泳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1园区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1、保持游泳池水质卫生,按时清洗游泳池,对池底、池壁作彻底清洗,每天至少清洗过滤盒二次,保持ph值、br值符合标准。
2、每天打扫游泳池外围,做到无异味,无杂物。
每天及时更换浸脚消毒池的消毒药水。
3、周边的.绿化经常修剪,防止枯枝腐叶吹落水池,造成污染。
4、做好游泳池区域所有设施(如警示牌等)的清洁保养工作,发现破损及时报工程部维修。
5、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须4小时更换一次,儿童浅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0。
3―0。
5mg/l。
6、泳池在开放时间内每日定时补充新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新水,保证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2小区游泳池卫生检查管理制度1、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必须每天检查一次营业区域内的卫生设施和卫生状况,督促相关责任人做好维护、清扫工作。
2、场所内外环境保持整洁卫生、无病霉虫害、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无烟蒂、痰迹和积水等,墙面、天花板无霉斑、脱落等,门窗无破损等,水龙头、座椅、茶几等顾客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无污迹。
3、垫巾、浴衣裤、公用拖鞋等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无污迹、毛发和体屑等。
4、更衣箱、浴池、通风、供暖、集中空调等各种设施、设备、工具无积尘、污迹等。
5、配备充足干净的'清扫共计,公共卫生间、浸脚池、浴池水保持清洁,废弃物及时清运,容器加盖。
6、库房通风良好,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志,用品用具隔墙地规范堆放。
游泳卫生管理制度31、婴儿游泳馆内外卫生实行分区责任制,全馆人员必须做到经常保持环境整洁,无垃圾,东西摆放整齐。
2、各室、馆门窗玻璃经常保持明亮,天棚地板、四壁和桌椅用具无灰尘。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六篇【篇一】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游泳池是健身娱乐的重要公共场所。
为了更充分、安全地使用游泳池,正常、顺利地开展健身运动,满足广大业主健身的需求,遵守开放活动时间的秩序,防止人员事故的发生,保障游泳爱好者的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1、游泳池开放时间由专人管理,非开放时间禁止进入泳池。
悬挂“入场须知”2、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向每个游泳健身者宣传游泳安全卫生常识。
3、对患有肝炎、心脏病、面板病、性病、严重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等病患者,自觉禁止入内。
如会所发现以上患者有权禁止其进行游泳活动。
4、设定安全标志和救生器材。
5、游泳池遵守规定:<1>听从教练和救生员的指挥。
<3>初学者在无管理人员的看护下禁止下水。
<5>未成年人活动时,家长或保姆要保护孩子的安全,不得进入深水池,不得在池边追逐、打闹。
无家长、成人陪同禁止未成年人入内。
<2>游泳课要做好准备活动,在更衣室冲淋全身后再入池。
<4>饭前半小时或饭后急剧运动后都不适宜游泳,入水前应做准备活动,下水前用水擦面、胸背及大腿部,以免抽筋。
三、游泳场所设施器材的管理制度泳乐设施保养维修作业指引提要:泵流体噪音大:检查吸水管是否漏气,回水有无汽泡,修理可能漏气的部位、吸水管件、滤净器等;清除堵塞物,加大吸水管,检查滤净器滤网是否干净(一)、目的对装置进行维修和养护,保证装置正常使用。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管理处泳池、喷泉设施保养维修作业。
(三)、工作程式1泳池泵、喷泉泵维护检修2每日维护检修:A.每二个小时检查一次水泵的运转情况,检视电机温度及各仪表资料是否正常。
B.排除不正常漏水现象。
C.检查润滑油是否足够。
3.季度维护检修:检查联轴器是否完好。
检查主要部件连线螺栓、固定螺栓的紧固情况。
4、每年度维护检修:A.检查密封环磨损情况。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细则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馆的卫生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高游泳馆的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游泳馆的所有工作人员、顾客及游泳池。
二、卫生责任1. 游泳馆负责人负责组织、监督、检查游泳馆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游泳馆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2. 游泳馆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游泳馆卫生安全。
3. 顾客应自觉遵守游泳馆卫生规定,维护游泳馆卫生环境。
三、卫生管理措施1. 游泳池水质管理(1)每日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检测,确保pH值、游离氯、总氯、浊度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定时更换游泳池水,新水更换周期为2-3天。
(3)定期清洗游泳池滤网,保持过滤效果。
2. 游泳池设备设施卫生(1)每日对游泳池设备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救生器材、更衣室、淋浴间、休息区等。
(2)定期对游泳池设备设施进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3. 游泳馆环境卫生(1)每日对游泳馆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墙面、卫生间等。
(2)保持游泳池周边环境整洁,无垃圾、杂物。
(3)设置垃圾桶,方便顾客投放垃圾。
4. 个人卫生(1)游泳前必须淋浴,去除身上污垢和汗液。
(2)游泳时必须佩戴泳帽,防止头发掉入游泳池。
(3)游泳后必须淋浴,保持个人卫生。
四、卫生监督与检查1. 游泳馆负责人定期组织卫生检查,确保游泳馆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2. 工作人员应主动接受卫生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3. 顾客有权对游泳馆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问题可向游泳馆负责人反映。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卫生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处罚。
3. 对顾客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劝阻,如不听劝阻,可取消其游泳资格。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游泳馆负责人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单位的其他相关规定相冲突,以本制度为准。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游泳馆的环境卫生,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游泳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游泳馆的卫生管理包括卫生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清洁和消毒措施与要求、员工的培训与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游泳馆应当配备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游泳馆应当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条游泳馆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档案,记录卫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及结果。
第二章游泳馆卫生设备管理第六条游泳馆应当配备洗手间和更衣室,并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用品。
第七条游泳馆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清洁设备和消毒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第八条游泳馆应当确保卫生设备的功能正常,如有故障应当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三章清洁和消毒措施与要求第九条游泳馆应当制定清洁工作的计划和流程,明确清洁频率和责任人。
第十条游泳馆应当定期进行室内和室外的清洁,包括场馆、更衣室、洗手间、走廊等各个区域。
第十一条游泳馆应当保持清洁和干燥的环境,定期清理灰尘和垃圾,保持空气流通。
第十二条游泳馆应当制定消毒工作的计划和流程,明确消毒频率和方法。
第十三条游泳馆应当定期对洗手间、更衣室、泳池水处理系统等进行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
第十四条游泳馆应当定期检测泳池水质,确保水质清洁卫生。
第四章员工的培训与管理第十五条游泳馆应当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游泳馆应当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十七条游泳馆应当对员工进行卫生操作规范的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第十八条游泳馆应当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培训情况。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九条游泳馆应当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举报制度,并及时处理投诉和反馈。
第二十条游泳馆应当定期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卫生质量的评估和检测,确保卫生标准。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二十一条对于卫生管理不合格的游泳馆,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整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游泳馆卫生管理,防止疾病传染,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经营,并按规定期限到卫生监督部门复验。
“卫生许可证”原件需悬挂在前台醒目位置。
二、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设施必须符合《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的要求。
三、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档案。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公众健康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五、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六、泳馆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按照国家规定定期进行复检和复训。
七、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保持个人卫生。
八、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
九、工作人员应按专人、专区搞好池边、走道、卫生间、淋浴室、更衣室和周边的环境卫生,随时清除池中的污物,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侵脚消毒池水。
十、泳馆应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滤网应定期清洗消毒并有相应记录。
十一、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排水通畅,设置有效的独立排气通风装置。
十二、应有消毒设施和消毒制度,池水应固定专人负责管理,按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规定,做好PH值、游离余氧、浑浊度的监测、加药和更换池水的工作,保持池水清洁,符合标准要求。
消毒、加药、换水、清洗等工作要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十三、游泳馆应配备必要的医疗救生设备、急救药品和眼药水等。
十四、游泳场所禁止出租游泳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