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弹力摩擦力易错题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物理《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练习题含答案1.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的弹力说法正确的是()FA.甲图中,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1B.乙图中,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丙图中,碗对筷子的弹力沿筷子斜向上,如图中箭头所示D.丁图中,绳的拉力不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答案】A【详解】A.1F为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弹力,A正确;B.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 错误;C.图中碗底对筷子的弹力应垂直该处碗的切面斜向上,即接触点与碗心的连线向上,C 错误;D.绳的拉力一定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错误。

故选A。

2.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A.球受重力和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杆对小球的力应竖直向上,A错误;B.2F应为零,该绳没有发生形变,否则球不能平衡,B错误;C .球受重力、下面球的弹力和墙壁的支持力,两个支持力均垂直于接触面,C 正确;D .A 还受大半圆对它的支持力N F ,方向沿过小球A 与圆接触点的半径,指向大半圆圆心,D 错误。

故选C 。

3.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现将一质量为m 物块悬挂在弹簧下端,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1l ,已知弹簧的原长为0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mgl B .1mgl C .01mgl l - D .10mgl l - 【答案】D【详解】由题意可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得10()k l l mg -=解得10mgk l l =- 故选D 。

4.在实验室中,同学将两根相同的轻弹簧串接在一起,下面挂两个相同的钩码,如图甲所示,此时两根轻弹簧的总伸长量为x 。

若该同学将两个钩码按照图乙方式挂在两轻弹簧上,则两根轻弹簧的总伸长量为( )A .2xB .34xC .xD .32x【答案】B【详解】根据胡克定律可得,按图甲所示连接时,两轻弹簧的伸长量为224mg mg mgx k k k=+=按图乙所示连接时,两轻弹簧的伸长量为23mg mg mgx k k k'=+= 联立解得34x x '= 故选B 。

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3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

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03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

易错点03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受力分析易错总结1.产生弹力的条件之一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两物体接触并有形变)2.某个物体受到的弹力作用,不是由这个物体的形变产生的,而是由施加这个弹力的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3,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与物体的重心位置无关。

4,胡克定律公式x k F ∆=中的x ∆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不是弹簧的总长度,也不是弹簧原长。

5.在弹簧测力计两端同时施加等大反向的力,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它一端受力的大小,而不是两端受力之和,更不是两端受力之差。

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可转动的杆的弹力方向沿杆,固定的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 动力。

8.滑动摩擦力只与4和N 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只有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9.各种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0,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和正压力有关,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

11,摩擦力:设摩擦角为ϕ, μϕ==NF F maxtan 12.斜抛运动最高点物体速度的竖直分量等于零,而物体速度不等于零,而等于其水平分速度。

(水平方向上满足运动量守恒)⎪⎩⎪⎨⎧<>=物体静止时物体向下时物体静止时 tan tan tan μθμθμθ 13.斜抛运动轨迹具有对称性。

14,在研究弹簧形变时,用当前长度与原长做差才是形变量。

15. (1)活动杆 静止时杆的力沿杆绳AC 在分析受力时视为AO 、OC 两根绳(2)固定杆静止时杆的力无法确定 绳AC 在分析受力时视为一根绳16,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17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是否为零。

18,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唯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唯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一般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弹力、重力、摩擦力”错解分析

“弹力、重力、摩擦力”错解分析

“弹力、重力、摩擦力”错解分析DIV.MyFav_1321582192929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321582192929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582192929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1582192929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21582192929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21582192929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center}DIV.MyFav_1321582192929 P.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left}DIV.MyFav_1321582192929LI.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left}DIV.MyFav_1321582192929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left}DIV.MyFav_1321582192929P{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321582192929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有关力的初步知识以后,结合二力平衡的原理,讲述生活中常见的三种力:弹力、重力、摩擦力。

关于物理摩擦力的易错题

关于物理摩擦力的易错题

关于物理摩擦力的易错题
关于物理摩擦力的易错题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容易出错或者误解的关于摩擦力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物理摩擦力的易错题的示例:
1.题目: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哪种摩擦?
答案:静摩擦力。

2.题目: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片与轮盘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哪种摩擦?
答案:滑动摩擦力。

3.题目: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时,冰面与滑冰鞋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哪种
摩擦?
答案:滑动摩擦力。

4.题目: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属于哪种摩擦?
答案:滑动摩擦力。

5.题目:一辆卡车在运输货物时,货物与车厢底板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哪种摩
擦?
答案:静摩擦力。

总结:关于物理摩擦力的易错题是指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或者误解的题目。

这些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解析

“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解析

“弹力、重力、摩擦力”考点解析物体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体积的性质,叫做弹性。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3)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

例1.我们之所以能用弹簧制作测力计,是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A.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成正比C.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D.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成正比解析:弹簧是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它的基本原理是: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会发生弹性形变,拉力越大,形变也越大,即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也越长。

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可知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叙述弹簧测力计原理时,不能把因果关系颠倒:拉力是弹簧发生形变的原因,而弹簧的伸长是拉力作用的结果;而在实际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我们却是根据弹簧的形变(伸长了多少)来度量拉力大小的。

答案:D例2.如图左所示,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的拉力作用,则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0 B.2N C.4N D.8N解析:有的同学认为弹簧测力计的两端都受到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是这两个力的和,即8N,因此认为选项正确。

我们可以转换思路来考虑,假如我们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如图右),在其挂钩上施加4N的拉力。

这时墙面受到弹簧测力计向左的拉力为4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墙对弹簧测力计也有一个向右的拉力,为4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取决于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所受的力。

不是吊环与挂钩上的力简单相加。

答案:C考点二、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重力的大小可由弹簧测力计测量。

实验表明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 = mg。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题整理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题整理

初二物理力学易错题整理1.弹簧测力计示数问题如果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的拉力作用,那么它的示数是多少?(选项略)2.接近实际情况的数据以下哪个数据更接近实际情况?(选项略)3.重力的正确说法以下哪个说法关于重力是正确的?(选项略)4.重力的正确说法以下哪个说法关于重力是正确的?(选项略)5.小铁片不掉落的原因一个小铁片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虽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但它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什么?(选项略)6.摩擦力的正确说法以下哪个说法关于摩擦力是正确的?(选项略)7.有益摩擦现象以下哪个摩擦现象是有益的?(选项略)8.绳子吊起砖块的数量一根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30牛,每块砖的质量是2.5千克,用这根绳子一次最多能够吊起多少块砖?(选项略)9.合力的方向问题如果同一直线上有两个力F1和F2,它们的合力为F,那么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选项略)10.防止惯性造成交通事故的规则以下哪个不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选项略)11.推箱子不动的原因某人用力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箱子没动,因为什么?(选项略)12、同学们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

他们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正确的说法是()A、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B、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C、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受到的合力一直在减小。

D、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的合力一直在增大。

13、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

错误的说法是()A、在路上行驶时自行车和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

B、坐垫呈马鞍状,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重力弹力摩擦力(带答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带答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1.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 .用细线将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线所在的直线上D .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如图所示,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 ,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

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 1、F 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只有F 1>F 2时,示数才为F 1B .只有F 1<F 2时,示数才为F 2C .不论F 1、F 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 1D .不论F 1、F 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 23.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Q 、P 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处于原长,若把固定的物体换为质量为2m 的物体(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 ,则x 为( A )A.mg k 1+k 2B.k 1k 2mg (k 1+k 2)C.2mg k 1+k 2D.k 1k 22mg (k 1+k 2)4.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B .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 .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 .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5.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的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 1=3.40 cm ,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 2=5.10 cm 。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 含答案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精选练习题(含答案)1.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答案: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合力为0,即弹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加重力大小,即F弹=F摩+F重=2N+10N=12N。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拉力-摩擦力=ma,即a=(拉力-摩擦力)/m=(F-L摩)/m=(F-4N)/2kg。

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拉力,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求拉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2kg×2m/s^2+4N=8N,即拉力大小为F=8N。

4.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12N,即弹力大小为F弹=F-F摩=12N-2N=10N。

5. 一个物体沿着水平面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物体的重力为10N,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

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物体受到的合力F=ma+摩擦力=2kg×2m/s^2+2N=6N。

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2N的弹力和5N的摩擦力,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加速度大小为0.5m/s²。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而合力等于弹力减去摩擦力,即2N-5N=-3N。

因此,物体所受合力为-3N,表示向左的力。

设物体质量为m,则有:-3N=m×a。

解得a=-3N/m。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水平的,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也是���平的,即a水平=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弹力摩擦力易错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重力弹力摩擦力》易错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出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A.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D.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3、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B.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一辆空载的汽车装上货物后,重心会升高D.郑州和纽约的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解析: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无论物体放在什么样的物体上面,方向是不变的,选项A错误;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还要看物体的密度是否均匀,如果密度不均匀,那就不在几何中心,选项B错误;一辆空载的汽车装上货物后,质量分布发生变化,导致重心升高,选项C正确;物体的形状改变,导致它的重心位置可能改变,比如均匀直棒将其折弯,则其重心位置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解析: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的,所以,A、B选项均错,而D选项正确.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但不一定沿竖直方向,所以C错.答案:B D5、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只有相互挤压和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C.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大小成正比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但是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弹力方向垂直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握力加倍,则关于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握力大小无关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解析:只要瓶子不动,处于静止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等大反向,与手对瓶子握力的大小无关,故B正确;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向上,C错误;握力越大,手越干越粗糙,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瓶子越不易滑脱,但并没有改变此时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故A、D均错误.7、如图1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8、如图2-1-16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A.F1=F2=F3 B.F1=F2<F3C.F1=F3>F2 D.F3>F1>F2解析第一个图中,以弹簧下面的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二个图中,以悬挂的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三个图中,以任意一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一个图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弹簧向上的弹力,二力平衡,F1=mg;后面两个图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二力平衡,弹簧的弹力大小均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则F2=F3=mg,故三图中平衡时弹簧的弹力相等.9、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二者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FD.A、B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10、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20 N的拉力F的作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取g=10 N /kg)( B )A.10 N,水平向右B.10 N,水平向左C.20 N,水平向左D.20 N,水平向右11、如图1—9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Q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P、Q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B.P、Q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同C.P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同,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反D.P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Q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同12、如图,钢球A静止于水平面C与固定在C上的挡板B之间,试分析球A与水平面C和挡板B间的摩擦力情况( D )A.球A与挡板B间无摩擦力,与水平面C间有摩擦力B.球A与挡板B间有摩擦力,与水平面C间有摩擦力C.球A与挡板B间有摩擦力,与水平面C间无摩擦力D.球A与挡板B间无摩擦力,与水平面C间无摩擦力解析:假设A与B间无弹力(挤压),A可以保持静止状态,所以A与B间无静摩擦力.A由于受重力作用会对C有压力,假设C是光滑的,A仍能静止,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与C间无静摩擦力.13、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上放有一物体,当皮带不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1;当皮带向左运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2,当皮带向右匀速运动时,要使物体仍向右匀速运动,且速度大于皮带的速度,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为F3,则( D )A.F3=0 B.F1>F2>F3C.F1<F2<F3D.F1=F2=F3解析:两种情况下,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均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均受到传送带施给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F f=μF N=μmg,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1=F2=F f=μmg.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4 N,G B=5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的弹力F=3 N,则细线中的张力F T及B对地面的压力F N的可能值分别是( AC )A.7 N和2 N B.7 N和8 NC.1 N和8 N D.1 N和2 N15、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球在A处,今用力F压球使弹簧缩短x球至B处,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BD )A.kx B.kx+GC.G-kx D.F+G16、如图所示,两个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个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此过程中上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 )+m 1 gk117、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B,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的拉力为F T,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木板B所受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T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T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T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F T解析:A、B发生相对滑动,则A、B间有滑动摩擦力.由于B对A的弹力不变,故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与B的运动速度无关,选项C错误;当拉力为2F时,由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条件知,弹簧的拉力F T不变,选项D正确;对B研究,地面对B的弹力不变,与B的运动速度无关,但地面对木板B的滑动摩擦力大于B对A的滑动摩擦力,故选项A、B错误.18、如图9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A、B两个物体挤压在竖直的墙上,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A.B物体对A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下B.F增大时,A和墙之间的摩擦力也增大C.若B的重力大于A的重力,则B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墙对A的摩擦力D.不论A、B的重力哪个大,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墙对A的摩擦力19、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3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轻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使桌面上部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B.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C.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D.可判断第50秒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20、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2-10所示,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C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右 D.021、如图是某小组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木块,Q为木块右端连接的一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B 相对地面静止,通过Q的读数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若实验条件较为理想,则( AC )A.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B.将木板A加速和匀速抽出时,从Q上读取的读数大小是不同的C.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D.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达到稳定状态时,在水平方向上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平衡,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 f=μF N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B的速度无关,无论木板A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都不会改变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最终木块总是静止的,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故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当B达到稳定状态时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f大小相等,B对木块A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mg,由F f=μF N得,μ=Fmg,由从Q上读取F,则可求得μ,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22、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钩码每只质量都是30 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 m/s2.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与弹簧总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线.则:钩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弹簧总长度(cm)(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3)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4)图线延长后与纵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解析] 描点作图,图象如图所示.(1)由图象可以得出图线的函数表达式为F=(30L-N;(2)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 =30 N /m ;(3)图线与横轴的交点表示弹簧弹力F =0时弹簧的长度,即弹簧的原长;(4)图线延长后与纵轴的交点表示弹簧长度为5 cm 时的弹力,此时弹簧被压缩了1 cm ,即表示弹簧被压缩1 cm 时的弹力.23、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 与木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具体操作如下:(1)如图甲、乙是两种实验设计方案,请完成横线上的空白部分.方案一:如图甲所示,木板B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右拉木块A ,使木块A 向右匀速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A 的重力G ,由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F f =________,A 、B 间的正压力F N =________,所以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方案二: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C 的吊环套在直立固定在桌边的铁钉D 上,挂钩端与木块A 相连,用力F 拉拉放在桌面上的木板B ,使其缓慢向右运动.A 相对地面静止时,A 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拉力(A 在B 上相对B 向左滑动).读出此时C 的读数F ,即为A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用C 测出A 的重力G ,则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2)从实际操作考虑,你认为上述哪种方案更可行(3)若只给你一把直尺、一根橡皮筋和一些轻绳,你能否测定木块A 与木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方案一中,A 匀速向右滑动时,由二力平衡知F f =F ,A 对B 的正压力F N =G ,则μ=F G ;同理,方案二中μ=F G .(2)在方案一中,弹簧测力计对木块A 的拉力只有在木块匀速前进时才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这种操作方式很难保证木块A 匀速前进;而在第二种方案中,不论木板B 如何运动,木块A 总是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A 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第二种方案更切实可行.(3)可以.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①将橡皮筋的两端拴上两条轻绳,并用直尺测出橡皮筋的原长l 0;②橡皮筋一端的轻绳连接木块A ,另一端的轻绳竖直悬挂起来,如图所示,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l 1;③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将木块A 放在木板B 上,如图所示,用水平力使木板B 在木块A 下滑动,测出此时橡皮筋的长度l 2;④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得k (l 1-l 0)=mg ,k (l 2-l 0)=μmg ,由此可得μ=l 2-l 0l 1-l 0. 答案:(1)F G F G F G24、一个质量为54 kg 的人,在地球上的重力为,在月球上的重力为 N .该人在地球上的弹跳高度为 m .那么,他在月球上的弹跳高度为多少解析:人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相等,由G =mg 得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G m =58860m/s 2= m/s 2 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 ′=G ′m =9860m/s 2≈ m/s 2 设人在地球上的弹跳高度为h ,在月球上的弹跳高度为h ′,人跳起时的初速度为v 0由v 2-v 20=2ax 和v =0得h h ′=g ′g, 解得h ′=g g ′h =错误!× m ≈ m. 答案:25、如下图所示,传送带上的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 1向右运动,当遇到与传送带垂直的光滑挡板AB 后,工人便将物体用平行于挡板的水平力F 匀速拖下传送带,其速度大小为v 2.物体的质量为m ,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试分析:(1)物体未到达挡板时的受力情况.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到达挡板后,未加拉力F 时物体的受力情况.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3)物体受到拉力F 时的受力情况,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解析:(1)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作用,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2)物体遇到挡板后便停止运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仍在运动,运动的方向与传送带运动的方向相反,如图(2)所示,因此物体受到传送带施加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因物体对地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还必须受到一个与向右的摩擦力f 1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就是挡板对物体的水平弹力F N 2,水平向左,大小等于f 1=μF N 1=μmg .(3)当物体受到拉力F 时沿着挡板由A 向B 运动,此时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既向左运动又垂直于传送带运动,运动方向如右图中①、②两个方向所示.因此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如右图中③所指的方向,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2=μmg ,方向与③所指方向相反.答案:见解析26、如图8所示,人重600N ,木块A 重400N ,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人用水平力拉轻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摩擦不计,求:(1)人对轻绳的拉力大小;(2)人脚对A 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7、三个质量均为1kg 的相同木块a 、b 、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 的相同轻弹簧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a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 缓慢地向左拉p 弹簧的左端,直到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 取10 m/s 2.该过程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 C )图4A .4cmB .6cmC .8cmD .10cm解析 “缓慢地拉动”说明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该过程中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等于两个弹簧长度变化量之和;最初,p 弹簧处于原长,而q 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F N1=m b g =1×10N =10N ,所以其压缩量为x 1=F N1k=2cm ;最终c 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q 弹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F N2=m c g =1×10N =10N ,其伸长量为x 2=F N2k =2cm ,拉力F =(m b +m c )g =2×10N =20N ,p 弹簧的伸长量为x 3=F k =4cm ,所以p 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x =x 1+x 2+x 3=8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