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大复习知识点总结强化练习卷:重力弹力摩擦力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1 重力、弹力、摩擦力(精讲)(原卷版)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1 重力、弹力、摩擦力(精讲)(原卷版)

第1课时重力、弹力、摩擦力(精讲)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

2.掌握弹力的有无、方向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3.掌握胡克定律。

4.会判断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5.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知识点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共存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知识点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注意:竖直向下是和水平面垂直,不一定和接触面垂直,也不一定指向地心.4.重心: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1)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2)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知识点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2.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形变大小(伸长或缩短的量)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国际单位是牛顿每米,用符号N/m表示;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知识点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名称项目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大小0<F f≤F fm F f=μF N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和正压力的比值.μ=F fF N.(2)决定因素: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考点一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典例1】(2019·武汉重点中学调研)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方法技巧】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见模型中弹力的方向(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判断.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变式1】 (2019·山西忻州四校第一次联考)完全相同且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用轻弹簧相连,置于带有挡板C 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 恰好静止.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拉A ,直到B 刚要离开挡板C ,则此过程中物块A 的位移大小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mg kB.mg sin θkC.2mg kD.2mg sin θk考点二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典例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考点规范练习本04 重力弹力摩擦力(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考点规范练习本04 重力弹力摩擦力(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物理考点规范练习本04重力弹力摩擦力1.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都是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D.力是一个物体就可以产生的,不需要其他物体的存在2.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的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 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 cm。

g取9.8 m/s2。

由此可知( )A.弹簧的原长是1.70 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5 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3.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m b的小球a、b,通过两根细线将小球吊在水平天花a板上,已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α,弹簧轴线沿水平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球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为m a gsin αB.a、b两球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不一定相等C.b球所受弹簧弹力的大小为m b gtan αD.a、b球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满足m a=m b4.如图所示,有8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板叠放在一起,每个木板的质量均为100 g,某人用双手在这叠木板的两侧各加一水平压力F,使木板静止.若手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则水平压力F至少为( )A.8 N B.15 N C.16 N D.30 N5.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 37°=0.6,cos 37°=0.8)。

质量为1 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取10m/s2)( )6.一轻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当它的伸长量为4.0 c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8.0 N;当它的压缩量为1.0 cm时,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A.2.0 N B.4.0 N C.6.0 N D.8.0 N7.在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上叠放着A、B两物块,A、B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A、B间光滑,B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斜面对B的摩擦力可能为零B.连接A、B的轻绳张力为0.2(m+M)gC.A、B的质量关系必须满足M=5mD.物块B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8.A、B、C三个物体通过轻绳和光滑的滑轮相连,且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C是一箱沙子,沙和箱子的重力都等于G,动滑轮的质量不计,打开箱子下端开口,使沙子均匀流出,经过时间t0流完,若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在这个过程中桌面对B的摩擦力F 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 )9. (多选)在固定的斜面Q上放一物块P,P静止不动,现分别用平行于斜面向上、水平向左、竖直向下和垂直于纸面向外(未画出)的力F作用于物块P,P仍静止不动,如图所示。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04 重力弹力摩擦力(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物理 全程复习课后练习04 重力弹力摩擦力(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物理全程复习课后练习04重力弹力摩擦力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B.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C.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2.物块m位于斜面上,受到平行于斜面的水平力F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将外力F撤去,则( )A.物块可能会沿斜面下滑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C.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3.如图甲所示,一物块静止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现给物块施加一个平行于斜面底边且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作用.物块所受摩擦力f和推力F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a、b、F0均为已知量.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求出物块的质量B.由图可求出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F小于F0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D.F大于F0后物块做匀变速运动4.如图所示为一款可调握力器的简化图.通过调节右侧旋钮可令弹簧下悬点在A到B间移动,从而使弹簧初始弹力在0~25 N之间变化,已知弹簧下端处于A点时,弹簧与水平杆成53°角,当其调节到B点时,弹簧与水平杆成37°角,已知AB长3.5 cm,sin37°=0.6,cos37°=0.8,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800 N/m B.900 N/m C.1 000 N/m D.1 200 N/m5.如图所示,小物体P放在直角斜劈M上,M下端连接一竖直弹簧,并紧贴竖直光滑墙壁。

开始时,P、M静止,M与墙壁间无作用力,现以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向上推物体P,但P、M未发生相对运动。

则在施加力F后( )A.P、M之间的摩擦力变大B.P、M之间的摩擦力变小C.墙壁与M之间仍然无作用力D.弹簧的形变量减小6.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用一大小为F=kt(k为恒量,t为时间)的水平推力压在足够高的竖直墙上,如图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随t的变化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夹角为60°,A弹簧竖直,A.A弹簧的伸长量为3B.外力F=10 N( )3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0.如图,楔形物块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B,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改变力F的方向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A.A对B的摩擦力减小B.拉力F一定增大C.物体B对斜面的作用力不变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变大11. (多选)如图所示,在倾斜的粗糙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通过轻绳拉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圆环沿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悬挂小球的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则( )A.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B.圆环一定受三个力作用C.圆环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小球的重力大于轻绳的拉力12. (多选)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外壳通过绳子分别与四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连,挂钩一端施加沿轴线方向的恒力F,以下四种情况中关于弹簧测力计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能小于FB.如果图乙中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那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一定等于F块、小球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1)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的重力G=100 N,右侧连着一轻质弹簧,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弹簧的劲度系数k=2 500 N/m.可近似认为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力拉弹簧,则:(1)当弹簧伸长1 cm时,求弹簧弹力F1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1的大小;(2)当弹簧伸长2 cm时,求弹簧弹力F2和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2的大小.答案解析1.答案为:B;解析: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如物体在粗糙桌面上滑行,桌面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比如:正在随斜向上运动的传送带匀速上滑的物体,故B正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C错误;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但总是和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解得Δx=2.5 cm,根据胡克定律5.答案为:D;解析:未施加F之前,对小物体P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物体P受到的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高考物理系统性复习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摩擦力(附解析)

高考物理系统性复习 (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摩擦力(附解析)

第一节 重力与弹力、摩擦力【要点归纳】一、力和力的图示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

它是由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的。

2.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

(1)物质性:力是不能摆脱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相互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是矢量,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4)瞬时性:力既可以瞬间产生,也可以瞬间消失。

(5)独立性:一个力的作用并不影响另一个力的作用。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图示: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选取标度,在受力物体的作用点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二、重力和重心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特点:(1)施力物体:地球(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大小:G =mg 。

m 是物体的质量,单位用kg ,g 重力加速度(g 值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通常情况下,g 取9.8 N /kg (2/m s ),为了运算方便,有时g 也取10 N /kg 。

3.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的分布都有关系,跟物体的放置情况和运动状态无关。

三、形变1.形变的概念: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者体积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叫做形变。

形变有两个方面:2.特点:形状的改变指受力时物体的外观发生变化,如橡皮条拉紧时,由短变长。

体积的改变指受力时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如用力压排球。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重力、弹力、摩擦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重力、弹力、摩擦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重力、弹力、摩擦力考点一重力和重心1.力(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3)性质: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独立性等特征.2.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意: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竖直向下的一个分力.(2)大小: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G的变化是由在地球上不同位置处g的变化引起的.(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集中作用于一点,即物体的重心.①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②不规则薄板形物体重心的确定方法:悬挂法.注意:重心的位置不一定在物体上.1.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3.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与在地球表面的位置有关.(√)例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地面上的同一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答案C解析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B错误;赤道上重力加速度最小,因此地面上的同一物体在赤道上所受重力最小,C正确;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D错误.例2(2022·四川眉山市多悦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在水由小孔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先降低后升高B.一直上升C.先升高后降低D.一直下降答案A解析装满水时重心在球心处,随着水从小孔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水流完后,重心又上升到球心处,故重心的位置先降低后升高,故B、C、D错误,A正确.例3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选项C 错误;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错误.考点二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接触处发生形变.(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2)假设法: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没有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3.接触面上的弹力方向判断面与面点与面点与曲面曲面与平面垂直于接触面垂直于接触面垂直于切面垂直于平面4.弹力大小的计算(1)应用胡克定律F =kx 计算弹簧的弹力.注意:x 表示形变量.(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用共点力平衡来计算弹力.(3)物体不平衡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弹力.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2.轻绳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轻杆产生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轻绳、轻杆、弹性绳和轻弹簧的比较轻绳轻杆弹性绳轻弹簧图示受外力作用时形变的种类拉伸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拉伸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受外力作用时形变量大小微小,可忽略微小,可忽略较大,不可忽略较大,不可忽略弹力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既能沿着杆,也可以跟杆成任意角度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考向1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例4下列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选项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则竖直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即选项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F N2应是沿着过小球与圆弧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球与球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连线上),且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例5如图所示,小车内沿竖直方向的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与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答案D解析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小,细绳的拉力F T=0;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绳的拉力不可能为零,弹簧弹力有可能为零,故D正确.考向2杆的弹力方向及大小计算例6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B.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向上C.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D.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mg)2+(ma)2答案D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图可知,当a大小不同时,杆上的弹力与竖直方向夹角也不同,方向不一定沿杆,但一定是斜向上,且F>mg,故选项A、B、C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F=(mg)2+(ma)2,选项D正确.考向3胡克定律的理解及应用例7(多选)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以确定()A.弹簧的原长为10c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C.弹簧伸长15cm时弹力大小为10ND.弹簧伸长15cm时弹力大小为30N答案ABD解析当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则原长为10cm,故A正确;当弹簧的长度为5cm时,弹力为10N,此时弹簧压缩量x=10cm-5cm=5cm=0.05m,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100.05N/m=200N/m,故B正确;当弹簧伸长量x′=15cm=0.15m时,根据胡克定律得,F=kx′=200×0.15N=30N,故C错误,D正确.考点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压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3.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大小(1)滑动摩擦力:F f=μF N,μ为动摩擦因数;(2)静摩擦力:0<F≤F max.5.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两物体间一定有弹力,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但两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均选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2.静摩擦力可能是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4.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5.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有关,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1.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四点”注意(1)首先分析物体的状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 f=μF N计算,而静摩擦力没有公式可用,只能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这是因为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大小随状态而变,介于0~F fmax之间.(3)“F f=μF N”中F N并不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2.计算摩擦力大小的思维流程考向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例8(多选)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所示.则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A.镇纸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毛笔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白纸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D.桌面受到向右的摩擦力答案BD解析白纸和镇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对镇纸受力分析知,镇纸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受力不平衡,镇纸的作用是增大白纸与桌面之间的弹力与最大静摩擦力,故A错误;在书写的过程中毛笔相对纸面向右运动,受到向左的摩擦力,故B正确;白纸与镇纸之间没有摩擦力,白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白纸在水平方向受到毛笔对白纸向右的摩擦力以及桌面对白纸向左的摩擦力,故C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白纸对桌面的摩擦力向右,故D正确.考向2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例9(2022·四川南充市白塔中学高三月考)木块甲、乙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A .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B .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C .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D .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答案C解析由于弹簧被压缩了Δx =2cm ,故弹簧的弹力F 弹=k Δx =400N/m ×0.02m =8N ,对于甲,弹簧对它的弹力向左,大小为8N ,甲最大的静摩擦力为:F fm 甲=50N ×0.25=12.5N>F 弹,则甲静止,则甲受到的静摩擦力与F 等大反向,F f 甲=8N ,方向水平向右,选项A 、B 均错误;对乙,其最大静摩擦力F fm 乙=60N ×0.25=15N ,木块乙受向右的8N 的弹力,还有向右的1N 的拉力,故两力的合力大小为9N ,方向水平向右,小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乙也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F f 乙=9N ,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 正确,D 错误.例10(2021·湖北省1月选考模拟·6)如图所示,矩形平板ABCD 的AD 边固定在水平面上,平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AC 与AB 的夹角也为θ.质量为m 的物块在平行于平板的拉力作用下,沿AC 方向匀速运动.物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拉力大小为()A .2mg sin θcos θ2B .2mg sin θC .2mg sin θ2D .mg sin θcosθ2答案A解析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 sin θ,支持力F N =mg cos θ,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mg sin θ,则拉力F =2mg sin θcos θ2,故A 正确.课时精练1.关于重力及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放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此物体在水中受到的重力小于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B.据G=mg可知,两个物体相比较,质量较大的物体的重力一定较大C.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重力方向垂直于水平面向下,当物体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D.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改变答案D解析由于物体放在水中时,受到向上的浮力,从而减小了弹簧的拉伸形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但物体的重力并不改变,选项A错误;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同时,g值相同,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必定大,但当两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时,如质量较小的物体放在地球上,质量较大的物体放在月球上,由于月球上g值较小,导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选项C错误;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共同决定,物体的形状改变后,其重心位置往往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2.(多选)下列各实例中力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半圆面对杆有弹力F N1,地面对杆有弹力F N2B.图乙中,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对篮球有弹力F NC.图丙中,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匀速向右运动,传送带对A有摩擦力F fD.图丁中,物体A匀速下滑时,固定斜面对A有摩擦力F f′答案BD3.(2022·山西稷山县稷山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B受到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F1的作用,物体C受到大小为5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F2的作用,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物体C对物体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地面与物体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5ND.地面与物体C之间无摩擦力答案B解析因A静止,所以合力为零,隔离A受力分析可知B对A无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因AB整体静止,所以合力为零,对AB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C对物体B的摩擦力与F1等大反向,故选项B正确;因ABC整体静止,所以合力为零,对ABC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物体C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水平向左,故C、D错误.4.(2022·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检测)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x1、x2,物块在A、B两点均能恰好静止,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F1 x2+x1B.2F1 x2+x1C.2F1 x2-x1D.F1 x2-x1答案C解析物块在A点和B点所受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弹簧原长为l0,由平衡条件,在A点处有k(l0-x1)=F1,在B点处有k(x2-l0)=F1,联立解得k=2F1x2-x1,故C正确.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各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答案A6.(多选)《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智能机械臂铁夹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后静止在空中,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C.铁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D.若铁夹水平匀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答案B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不变,A错误,B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夹受到小球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C正确;若水平匀速移动铁夹,由于小球受力始终平衡,故摩擦力大小不变,D错误.7.如图所示为研究物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将一物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细线与物块水平相连.现在用轻绳与木板连接,用手向右水平拉轻绳,使木板在桌面上滑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B.木板必须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D.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等于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答案C解析物块与木板间发生相对运动,是滑动摩擦力,只要两者间发生相对运动即可,木板不必一定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错误;物块受力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C正确,D错误.8.固定水平板的两端分别装有光滑轻质定滑轮A、B,物块P放在平板上,两段细线分别绕过定滑轮连接在物块P点,两细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质量为m的小球Q上,P、Q均静止,BQ 段的细线竖直,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P受到平板的摩擦力()A .为0B .等于mgC .小于mgD .大于mg 答案B 解析BQ 段的细线竖直,所以AQ 段绳子没有拉力,即BQ 段的细线的拉力等于mg ,根据平衡条件,物块P 受到平板的摩擦力等于mg .故选B.9.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竖直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此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 )()A.m 1gk 1 B.m 2g k 1 C.m 1g k 2 D.m 2g k 2答案C 解析初始状态时,下面弹簧压缩量为x 1=(m 1+m 2)g k 2,当上面的木块离开后,下面弹簧压缩量为x 2=m 2g k 2s =x 1-x 2=m 1g k 2,故选C.10.(2017·全国卷Ⅲ·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cm.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 .86cmB .92cmC .98cmD .104cm 答案B解析设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k .挂钩码后,弹性绳两端点移动前,绳的伸长量ΔL =100cm -80cm =20cm ,两段绳的弹力F =k ΔL ,对钩码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可知sin α=45,cos α=35.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钩码的重力为G =2k ΔL cos α.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时,受力如图乙所示.设弹性绳伸长量为ΔL ′,弹力为F ′=k ΔL ′,钩码的重力为G =2k ΔL ′,联立解得ΔL ′=35ΔL =12cm.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L 0+ΔL ′=92cm ,故B 正确,A 、C 、D 错误.11.(2017·全国卷Ⅱ·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3 B.36 C.33 D.32答案C 解析当F 水平时,根据平衡条件得F =μmg ;当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时,由平衡条件得F cos 60°=μ(mg -F sin 60°),联立解得,μ=33,故选项C 正确.12.如图所示,有8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板叠放在一起,每个木板的质量为100g ,某人用手在这叠木板的两侧分别加一大小为F 的水平压力,使木板在空中水平静止.若手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木板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则水平压力F至少为()A.8N B.15N C.16N D.30N答案B解析先把所有木板看成整体,由平衡条件知:2μ1F1≥8mg,得F1≥8N,以中间6块木板为研究对象,要使木板不滑下去,由平衡条件知:2μ2F2≥6mg,解得F2≥15N,故F≥15N,故选B.。

2020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2020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2020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专题复习:力、重力、弹力、摩擦力课程目标:1.知道重力的特点,理解重心的概念;2.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3.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4.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5.能结合力学知识求解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考点梳理1、力的基本概念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基本特征(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2)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其他力无关.4.力的分类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向心力……按作用方式分⎧⎨⎩场力:万有引力、电磁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外力。

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典例精析:1、质量为2 kg的物体被一根乡田绳悬吊在天花板下静止(g取9.8 N/㎏),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大小等于19.6 NB.物体对绳的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个力C.剪断细绳后,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物体的各部分中,只有重心处受重力【答案】A2、重力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实际上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而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说明:①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③重力的施力物体就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①由G=mg计算,g=9.8 N/kg.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的大小.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纬度越高,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赤道受到的重力大.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他力的作用也无关系.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在地球表面和在地球附近某一高度的地方,一般认为同一物体受的重力不变.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说明:①重力的方向沿铅垂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但在两极和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1.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如图所示,用手向右拉弹簧,弹簧因形变(伸长)而产生弹力F,它作用在手上,方向向左.因此,弹力的施力者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受力者是使它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弹力的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这就给弹力是否存在的判定带来了困难.通常用以下两种办法可以解决:(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处有弹力,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与当前情况一致,若一致,则假设正确,接触处有弹力;若不一致,则假设错误,接触处无弹力.但是“假设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较简单的情况适用.我们深入思考弹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弹力是被动出现的,它属于被动力.弹力是否存在,是由主动力和运动状态决定的.(2)分析物体所受的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是判断弹力有或无的金钥匙.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的直线上,除弹力以外其他力的合力,看这些力的合力是否满足题目给定的状态,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4.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的弹力越小.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计算出来;对于弹簧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5.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或者就是物体恢复原状的趋势的方向.弹力是接触力,不同的物体接触,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不同:例如,绳子只能产生拉力,物体受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子指向其收缩的方向。

高中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弹力重力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 弹力:弹力是物体受力后产生的一种恢复力,它的方向与物体
的变形方向相反。

弹力的大小正比于物体变形的大小。

2.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引力,其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3.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
止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

4. 弹力与重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两个相等大小但
方向相反的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称为弹力与
重力的平衡。

5. 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物体之间的粗糙程
度有关。

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可以由摩擦力公式计算得出,公式为:摩擦力 = 摩擦系数 ×法向压力。

6. 法向压力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力,它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7.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只与物体之间的粗糙度和摩擦系数有关。

8. 摩擦系数是一个无单位的常数,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材
料和条件。

常见的摩擦系数有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对
应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9. 静摩擦系数一般大于动摩擦系数,因此物体在开始运动时所需
的力大于物体在已经运动时的所需的力。

10. 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小于最大静摩擦力,而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动摩擦系数相等。

2020届高考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

2020届高考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

2020高考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含答案)1.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A2.(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30°,重为80 N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一根弹性轻杆一端垂直固定在斜面体上,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为82 NC .小球对弹性轻杆的作用力为2 N ,方向竖直向下D .弹性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2 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答案 BC3. (多选)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

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 )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 k 2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 1k 2L 答案 BD4. (多选)如图所示,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 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 ,则传送带启动后( )A .M 静止在传送带上B .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 .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M 下滑的速度不变 答案 CD5.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 )A.mgk tan θ B.2mgk tan θC.mg k tan θ2D.2mg k tan θ2答案 C6. 如图所示,一小车的表面由一光滑水平面和光滑斜面连接而成,其上放一球,球与水平面的接触点为a ,与斜面的接触点为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弹力摩擦力1.(2019·滨州二模)浙江乌镇一带的农民每到清明时节举办民俗活动,在一个巨型石臼上插入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位置表演者静止时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B.在任何位置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与竹竿垂直C.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D.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2.(2019·嘉兴一中期末)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B.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手握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因为静摩擦力增大D.同一接触面上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3.在研究弹簧弹力时,通常忽略弹簧本身的质量,把这样理想化的弹簧称为轻质弹簧或轻弹簧。

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可以认为是轻质弹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轻弹簧两端所受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B.轻弹簧两端所受的拉力大小可能不等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某一端所受力的2倍D.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轻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4.(2019·甘肃诊断)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O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5.(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为F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但没能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于FD.地面对木箱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等于F6.(2019·上海虹口一模)物体A质量为1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向右滑行。

与此同时,A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1 N的作用力,能反映A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设向右为正方向)( )7.(2019·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

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原长为6 c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C.可将图象中右侧的图线无限延长D.该弹簧两端各加2 N拉力时,弹簧的长度为10 cm8.(2019·宁波模拟)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 A=3 N,G 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A.3 N和4 N B.5 N和6 NC.1 N和2 N D.5 N和2 N9.(2019·贵阳模拟)如图所示,一物块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当木板的倾角θ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12B.22C.32D.5210.(多选)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的滑块轻轻放置于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以速度v0顺时针运动,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左右距离无限长,重力加速度为g。

从滑块放上去开始计时,在t时刻突然断电,传送带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至停止。

关于滑块放上去后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始终没有受到静摩擦力作用B.滑块刚放上去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μmgC.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D.传送带减速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变为ma11.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斜面B放置在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斜面B上,A、B接触面光滑,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A上,A、B一起向左沿着水平面匀速滑动,若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块A与斜面B的质量之比为( )A.μ1-μB.μ1+μC.1-μμD.1+μμ12.(多选)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 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弹簧随木块一起向下运动),如图所示。

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拉力F 2和木块所受的重力G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B .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阻碍木块下滑C .木块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 2F 1D .木块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 2+G F 113.(2019·西安联考)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物体质量m =20 kg ,B 物体质量M =30 kg 。

一水平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 相连,轻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 N/m ,A 与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现有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B 上使B 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 m 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已知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10 m/s 2)( )A .350 NB .300 NC .250 ND .200 N14.(多选)(2019·安阳联考)如图甲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B 的上下表面均水平,A 物体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接,连拉力传感器和物体A 的细绳保持水平。

从t =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kt (k 为常数)作用在B 的物体上,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k 、t 1、t 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据此可求( )A .A 、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B .水平面与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C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ABD .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5.(多选)(2019·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装载石块的自卸卡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倾斜至一定角度时,石块沿车厢滑至车尾。

若车厢倾斜至最大角度时还有部分石块未下滑,货车会向前加速,从而把残余石块卸下。

若视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A.增加车厢倾斜程度的过程中,石块受到的支持力一直增加B.增加车厢倾斜程度的过程中,未下滑的石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加C.增加车厢倾斜程度的过程中,所有石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加后减小D.卡车向前加速时,残余石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会减小16.(多选)(2019·浙江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

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且水未从缸内溢出,则在上述过程中( )A.鱼缸对桌布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鱼缸在桌布上和桌面上滑动的时间相等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参考答案1.(2019·滨州二模)浙江乌镇一带的农民每到清明时节举办民俗活动,在一个巨型石臼上插入一根硕大的毛竹,表演者爬上竹梢表演各种惊险动作。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位置表演者静止时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B.在任何位置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与竹竿垂直C.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D.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小C [毛竹上的表演者静止时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故选项A错误;表演者静止时,竹竿对其作用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竹竿对表演者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故选项B错误,C正确;表演者越靠近竹竿底部所受的摩擦力不一定越小,故选项D错误。

]2.(2019·嘉兴一中期末)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B.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手握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因为静摩擦力增大D.同一接触面上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B [运动的物体也能受静摩擦力作用,例如倾斜传送带运送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相对于传送带静止,虽受静摩擦力作用,但货物是运动的,A错误;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受弹力的物体不一定受摩擦力,但受摩擦力的物体必然受弹力,B正确;握在手中的瓶子,握得越紧越不容易滑落下来,是因为握得越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而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不变,故C错误;同一接触面上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摩擦力,主要看接触面上发生的是相对运动,还是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D错误。

]3.在研究弹簧弹力时,通常忽略弹簧本身的质量,把这样理想化的弹簧称为轻质弹簧或轻弹簧。

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可以认为是轻质弹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轻弹簧两端所受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B.轻弹簧两端所受的拉力大小可能不等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中弹簧某一端所受力的2倍D.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轻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A [以轻弹簧为研究对象,由于不计其质量,因此两端拉力一定等大反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弹簧一端受到的力的大小;轻弹簧受到的拉力或压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而不是与弹簧长度成正比,故A正确,B、C、D错误。

]4.(2019·甘肃诊断)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O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D [碗对筷子A、B点处都有支持力作用。

在A处:筷子与碗的接触面是接触点所在切面,碗对筷子的支持力垂直切面指向筷子,根据几何知识得知,此方向指向球心O。

在B处:筷子与碗的接触面就是筷子的下表面,所以B点处碗对筷子的支持力垂直于筷子斜向上,D 正确。

]5.(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为F的力水平向右推木箱,但没能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于FD.地面对木箱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等于FB [当小明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时,没能推动,说明木箱仍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摩擦力大小为F,其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A、C错误,B正确;地面对木箱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不小于F,故D错误。

] 6.(2019·上海虹口一模)物体A质量为1 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从t=0开始以初速度v0向右滑行。

与此同时,A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大小恒为1 N的作用力,能反映A所受摩擦力F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设向右为正方向)( )B [物体向右运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μmg =2 N ,方向水平向左,为负方向,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零,物体保持静止,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 ′=1 N ,方向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故B 正确,A 、C 、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