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五体 PPT
合集下载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一)精品PPT课件

字的开始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为殷商时 人刻于龟甲兽骨的卜辞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 字。文字相形简古,劲健挺秀,文字结构已 由独特趋向合体。
1. 甲骨文-殷商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是书法 史上最古老的书体因刻在牛骨、龟甲上得名
2.其内容多为巫教祭祀活动的祈祷之辞,又称 甲骨卜辞。
仓颉作书;从殷民占卜记录的甲骨文, 到端庄稳定的篆书,从而拉开中国书法 的序幕。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 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汉〕许慎《说文解 字·序》
二·中国文字起源和书法形成
中国文字起源-学术界-多种观点 结绳记事-上上古 契木为文-上古 仓颉造字-黄帝 刻画符号-原始陶器 甲骨文-殷商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
三代以来,每一个朝代有它的“书体”, 表现那个时代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我们 几乎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中国 艺术史的时期。
-〔现代〕宗白华
(一)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高度韵胜的隶书统治时代,草书 开始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楷书和行书初露 端倪,直启魏晋时代。
西汉起步 告别混沌期 东汉有序 繁荣昌盛 举世瞩目 独特艺术 考证墨迹
(二)·金文
金文-钟鼎文-殷商至秦代铸刻在青铜器上 的文字,圆浑古朴,富有变化,书体由甲骨 文演变而成,497字 2.书法-特有的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3.青铜器铭文-钟鼎款式
款-凹入的阴文 识-凸出的阳文
4.金文特点-字体粗、字形转折圆浑、不带棱 角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转折的伟大时期,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北雄南秀,崇尚气韵, 中国书法从此走向稳步繁荣。
(一)·甲骨文
甲骨文-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为殷商时 人刻于龟甲兽骨的卜辞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 字。文字相形简古,劲健挺秀,文字结构已 由独特趋向合体。
1. 甲骨文-殷商时期的一种文字形式,是书法 史上最古老的书体因刻在牛骨、龟甲上得名
2.其内容多为巫教祭祀活动的祈祷之辞,又称 甲骨卜辞。
仓颉作书;从殷民占卜记录的甲骨文, 到端庄稳定的篆书,从而拉开中国书法 的序幕。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 “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 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汉〕许慎《说文解 字·序》
二·中国文字起源和书法形成
中国文字起源-学术界-多种观点 结绳记事-上上古 契木为文-上古 仓颉造字-黄帝 刻画符号-原始陶器 甲骨文-殷商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文
三代以来,每一个朝代有它的“书体”, 表现那个时代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我们 几乎可以从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划分中国 艺术史的时期。
-〔现代〕宗白华
(一)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高度韵胜的隶书统治时代,草书 开始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楷书和行书初露 端倪,直启魏晋时代。
西汉起步 告别混沌期 东汉有序 繁荣昌盛 举世瞩目 独特艺术 考证墨迹
(二)·金文
金文-钟鼎文-殷商至秦代铸刻在青铜器上 的文字,圆浑古朴,富有变化,书体由甲骨 文演变而成,497字 2.书法-特有的青铜文化的艺术特色 3.青铜器铭文-钟鼎款式
款-凹入的阴文 识-凸出的阳文
4.金文特点-字体粗、字形转折圆浑、不带棱 角
(二)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中国书法艺术转折的伟大时期,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北雄南秀,崇尚气韵, 中国书法从此走向稳步繁荣。
毛笔行书书法课件

三、圣教序技法入门
学习书法的几点建议
忌心浮气躁。书写着必须平心静气、全身心的投入,一丝不 苟的去书写,心理稍有波动,动作就会变形,笔画就达不到 精美的要求。 忌见异思迁。选定了一本碑帖就需要坚持不懈的联系下去, 不能今天学这个体,明天学那个体,到头来什么都学不到。 忌粗枝大叶。楷书对笔划结构要求相当严格,何处该实接、 何处该虚接,哪笔粗,哪笔细,何处宽、何处窄,都相当到 位,非常有分寸,必须多去领悟碑帖其中奥秘,才能掌握要 点。 忌急于求成。所谓“三年画十年字”,书法的本质特性决定 了学习者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取得成功。三个月坚持可入门, 三年坚持可小成,八年坚持可大成,终生坚持可集大成!
2、其他文房用具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除了“四宝”之外,还 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笔筒、笔架、笔 挂、笔洗、笔舐、笔船、砚滴、水丞、水盂、 镇尺、臂搁、墨盒、墨床、印章、印泥、印 泥盒等等。
清康熙 青花“虎溪三笑”纹笔筒 香港淳浩2013春拍 RMB 46.1万
清康熙 竹雕“竹林七贤”笔筒 香港佳士得 2015夏拍 316万
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苏轼)
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此 诗苍凉多情,惆怅孤独。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 有感而出的。《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 “天下第三行书”,
其他行书精品欣赏
智永 《千字文》
文徵明 行书
5、草书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是为了书 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 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小篆:《峄yì山碑》、 《泰山刻石》、李阳冰《三 坟记》
大篆:《毛公鼎》、 《散氏 盘》 、《大盂鼎》、《石鼓 文》 、 《虢季子白盘》 。
书法五体与各书体介绍的基础PPT课件

2021
5
二、汉字为什么会成为一门艺术?
1、书法的对象是汉字,汉字 的艺术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象形性,汉字的象形 性质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 可以充分展示想象和张扬个 性的表现天地。宗白华先生认
为:“中国的书法,在抽象的东 西中带有形象的成分,也就是成 为艺术性的基础。”
2021
6
(2)、字体、书体的丰富 性。整个文字系统总想 看有甲骨文、金文、篆 书和楷书,一个字在各 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 法。横向看,在同一时 期,由于地域辽阔,有 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 书风”。
(3)、点画形式的多变性。 隶书和楷书的点画形式 非常丰富。
2021
7
竖如悬针垂露,点若奔雷坠 石,横似千里阵云……汉字 的基本笔画在书法家的笔下, 通过相互间的组合关系,用 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 有规则的变化,可以形象地 表现世间万物,也可以充分 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感情。
2021
8
破体书法
2021
50
吴 昌 硕 临 石 鼓 文
2021
51
四、小篆
• 以《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 石》最为著名。
•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是逐渐演变为小篆的, 小篆跟统一前的秦国文字并不是截然分明的 界限。
• 秦统一全国后,小篆并没有真正实行下去 (见下图)。
• 到了汉代,篆书被隶书取代。
2021
52
《青川 木牍》 到《天 水放马 滩秦简》 到《云 梦睡虎
渔
壶
爲
象龟
2021
35
甲骨文书法艺术
• 郭沫若先生在《殷契萃编》中感叹说: 甲骨文书法“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 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凡此均非 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 练之需熟,今世用笔墨者犹然,何况 用刀骨耶?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书 法。而书之契刻者,乃殷世之钟王、 颜柳也”。
中国书法ppt课件

2021/5/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51
郑 板 桥 书 法
2021/5/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52
郑 板 桥 立 轴
三、书法艺术美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概括了书法艺术的独特的
抽象精神。
书法美表现在“实”与“虚”两个方 面。
“实”是有形的——用笔、结构、章 法等
“虚”是无形的——神采、气韵、意
二、古代书法大家及其书法精品 (一)王羲之
• 王羲之书法刚柔相济,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其字奇而正,雄而逸, 健而美,为书法创立了至高的准 则。
2021/5/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10
传世的王羲之的字,现存的楷书有 《乐毅注》、《黄庭经》、《东方朔 画赞》等;
行书有《兰亭序》摹本、刻本。
《祭侄帖》
东方朔 画 赞
2021/5/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35
(五)柳公权
柳氏书法以楷体擅名。 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避开了 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画写得大体均 匀而瘦硬。世称“颜筋柳骨”。
• 其代表作有《金刚经》、 《神策军碑》、《玄秘塔》 等。后二种尤享盛名。
2021/5/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15
2021/5/2
王 献 之
鸭 头 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16
2021/5/2
王 献 之 中 秋 帖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17
二唐初四大家
褚遂良、欧阳询、 虞世南、薛稷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新 的楷书规范。
2021/5/2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书法课件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ppt课件

25
六、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
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 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 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 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 美誉。 《玄秘塔碑》——明王世贞云 :“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 ”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 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 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 ,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 笔,可谓精绝。
6
秦统一后,把大 篆酌加简化成小篆通 行全国。小篆是汉字 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标准篆书体基本特 征:字形修长而且紧 画,向下引伸,构成 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代表人物有被称为 小篆鼻祖的秦朝宰相 李斯等。
泰山石刻(李斯 )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
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交流与发展。图
为秦始皇。
8
隶书
隶书源于东汉。隶书 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 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 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 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 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 体扁平、工整、精巧, 具有书法艺术美。汉隶 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 石刻与简牍。
《石门9颂》拓片
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 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 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 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 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
空庖煮寒菜,破屋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
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17
18
“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书画 用具,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
19
20
一、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六、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
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 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 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 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 美誉。 《玄秘塔碑》——明王世贞云 :“此碑柳书中最露筋骨者。 ”其骨力矫健,筋骨特露,刚 健遒媚;结字瘦长,且大小颇 有错落,巧富变化,顾盼神飞 ,行间气脉流贯。全碑无一懈 笔,可谓精绝。
6
秦统一后,把大 篆酌加简化成小篆通 行全国。小篆是汉字 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标准篆书体基本特 征:字形修长而且紧 画,向下引伸,构成 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 。代表人物有被称为 小篆鼻祖的秦朝宰相 李斯等。
泰山石刻(李斯 )7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
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交流与发展。图
为秦始皇。
8
隶书
隶书源于东汉。隶书 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 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 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 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 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 体扁平、工整、精巧, 具有书法艺术美。汉隶 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 石刻与简牍。
《石门9颂》拓片
毛泽东手书古诗词,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从百幅真迹来看,毛 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浑然一体,豪迈、苍凉、委婉、激越,风 雨雷电、水流花开、天地肝胆、大泽龙蛇,博大的心胸、纯美的诗情, 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在尺幅间、时空中,留下了人间正道、男 儿意气、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
空庖煮寒菜,破屋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
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17
18
“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书画 用具,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书工具。
19
20
一、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小学生书法通用版五种字体(草行隶楷篆)(课件)(共31张PPT).ppt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 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 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 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 斜向挑笔出锋。
隶书特点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 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 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 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 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意境皆备。意乃运心悟道,境乃神 采造化。手熟臻于心精,顿悟始于 渐悟。通意达境,要在积学。盖有 学而未能,未有不学能成。
行书特点
1、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 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 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 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 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三、隶书之咏 学隶通本,乃知其肇。书之有隶,始
生于篆。“隶书者,篆之捷也”。古籍 有载: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 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 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星 移斗转,隶随汉兴。
学隶通变,乃知其贵。隶贵在变, 变篆自变,为捷为用,古隶、秦隶、 汉隶、清隶,衍生几度,包孕自我, 催生古字之立新,再生华夏文字法书 之天地。“隶变”昭昭,彰显其道, 变则弥久,通则不乏。
始于后汉,书论有记,刘德升造。行随 楷起,代有圣迹。东晋羲之,书坛称圣, 《兰亭集序》,书中冠首。盛唐鲁公, 别开天地,《祭侄文稿》,不分伯仲。 北宋苏轼,创法尚意,《黄州寒食帖》, 世传为佳。后世众家,灿若星河。
隶书特点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 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 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 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 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 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意境皆备。意乃运心悟道,境乃神 采造化。手熟臻于心精,顿悟始于 渐悟。通意达境,要在积学。盖有 学而未能,未有不学能成。
行书特点
1、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 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 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 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 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三、隶书之咏 学隶通本,乃知其肇。书之有隶,始
生于篆。“隶书者,篆之捷也”。古籍 有载:秦狱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 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 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星 移斗转,隶随汉兴。
学隶通变,乃知其贵。隶贵在变, 变篆自变,为捷为用,古隶、秦隶、 汉隶、清隶,衍生几度,包孕自我, 催生古字之立新,再生华夏文字法书 之天地。“隶变”昭昭,彰显其道, 变则弥久,通则不乏。
始于后汉,书论有记,刘德升造。行随 楷起,代有圣迹。东晋羲之,书坛称圣, 《兰亭集序》,书中冠首。盛唐鲁公, 别开天地,《祭侄文稿》,不分伯仲。 北宋苏轼,创法尚意,《黄州寒食帖》, 世传为佳。后世众家,灿若星河。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课堂PPT)

等,号称“书圣”
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 欧体、颜体、柳体; 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北宋 苏轼、黄庭坚等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代 赵孟颓,创立赵体
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 7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 羲 之 草 书
8
探究:
为什么出于实用目的文字会在中 国演变成一门古老的艺术?
3小甲、篆骨:文书字法体金五略文种长,字小笔篆体画圆的匀隶特,书不点露:锋草芒书,富于楷图书案美行(秦书隶书楷书行草小篆)
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秦) 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 (汉末) 草书:写意性发挥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晋)
17
明朝《江城送别图》
18
书法与国画的美学表现: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书必有神、 气、 骨、 肉、 血, 五者 阙一,不成为书也。 ——苏轼《论书》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从个人生活境遇、从社会和时代的背景来分析
19
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繁荣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3.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4.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总体: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0
中
国
会徽的原 创者郭春
印
宁说,能
够做出这
唐代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 欧体、颜体、柳体; 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
北宋 苏轼、黄庭坚等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代 赵孟颓,创立赵体
明代 文征明、董其昌 7
王羲之 《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王 羲 之 草 书
8
探究:
为什么出于实用目的文字会在中 国演变成一门古老的艺术?
3小甲、篆骨:文书字法体金五略文种长,字小笔篆体画圆的匀隶特,书不点露:锋草芒书,富于楷图书案美行(秦书隶书楷书行草小篆)
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秦) 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 (汉末) 草书:写意性发挥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晋)
17
明朝《江城送别图》
18
书法与国画的美学表现: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 书必有神、 气、 骨、 肉、 血, 五者 阙一,不成为书也。 ——苏轼《论书》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指出:“书,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
从个人生活境遇、从社会和时代的背景来分析
19
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1.政治:政策的宽松,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繁荣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教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 3.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4.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总体:批判继承;创新发展 具体:(1)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加以珍惜、保护
(2)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20
中
国
会徽的原 创者郭春
印
宁说,能
够做出这
《中国书法五体》课件

工具选择
选用适当的毛笔、纸张和墨汁 ,以保证书写效果的最佳呈现
。
PART 04
隶书
特点与风格
特点
隶书字形扁平,笔画波磔分明,结构多取横势,与篆书相比 ,书写更加便利和快捷。
风格
隶书风格多样,既有典雅端庄的《史晨碑》,又有厚重沉着 的《张迁碑》。
代表作品与作者
代表作品
《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等。
柳公权《玄秘塔碑》
此作品笔画瘦硬,结构紧凑,是柳公 权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学习楷书的重 要范本。
楷书练习技巧
选帖与临帖
坚持练习
选择适合自己的楷书字帖,通过临帖 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
练习楷书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反复练 习,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注重基本功
练习楷书需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 笔画、笔顺、结构等。
PART 06
行书
特点与风格
流畅自然
行书字体流畅,笔画间连贯自然,整 体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
变化多端
行书在书写过程中,笔画常有变化, 或粗或细,或轻或重,展现出丰富的 艺术效果。
节奏感强
行书注重节奏感,通过笔画的快慢、 轻重、提按等变化,形成独特的韵律 。
气韵生动
行书强调整体气韵的和谐统一,字与 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形成 生动活泼的氛围。
PART 02
中国书法概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
中国书法起源于甲骨文和金文,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逐渐发展 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 ,每种书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 特点。
书法五体简介
隶书
隶书是继篆书之后兴起的书体 ,其特点是字形扁方,笔画横 平竖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头雁尾
隶
书法五体
《曹全碑》
(局部)
➢ 蚕头雁尾 ➢ 雁不双飞 ➢ 字形方扁
隶
书法五体
“汉隶唐楷”
楷
书法五体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楷
书法五体
➢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 ➢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硬笔书法由楷书而来; ➢ 楷书的主要特点是字形方正、结体匀称。
草
书法五体
章草
小草
大草 草
书法五体
草圣 张旭 《肚痛帖》局部
草
篆隶 楷 行 草
END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
书法五体
徐泾成校 韩姗姗 2015年4月
书法的定义
书法的定义
书法
使用毛笔 书写 汉字的 法则
书法 对于我们 现代生活
? 有什么意义
书法的意义
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书法以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形态存在于现代 社会 学习书法对我们有许多益处,例如:提高硬 笔书法水平、陶冶情操、使人长寿
……
书法五体
书法五体 篆隶 楷 行 草
书法五体
➢ 篆书是我国最早形成的字体; ➢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篆书,是三千 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与金文。
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书法五体
篆书的分类
大篆 : 甲骨文、金文、 籀文、六国文字 等等
小篆 : )
刻有籀文的鼓形石;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 刻文字
篆
书法五体
清代 邓石如 篆书作品
➢仍保留部分象形文字 ➢以直笔与弧笔为主 ➢字形呈长方形
篆
书法五体
➢ 隶书在秦朝时期就逐渐取代了书写缓慢 的篆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 ➢ 隶书改象形为笔画,是我国文字史上的 一次重大改革 。
隶
书法五体
书法五体
王 羲 之
还是第一遍 写得最好!
行
书法五体
辨
智
才
永
和
尚
行
书法五体
民唐 太 宗 李 世
朕要得到 《兰亭序》!
行
书法五体
萧 翼
辩 才 和 尚
行
书法五体
➢ 草书并不是简单的连写、快写; ➢ 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草书写法; ➢ 草书有一定的法则。
草
书法五体
草书的分类
章草 : 隶书的快写 小草 : 又称今草 大草 : 又称狂草
楷
书法五体
欧阳询
《九成宫》局部
颜真卿
《多宝塔》局部
柳公权
《玄秘塔》局部
赵孟頫
楷 《胆巴碑》 局部
书法五体
宋徽宗 瘦金体 《楷书千字文》局部
楷
书法五体
➢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行
书法五体
行书
(行楷)
(行草)
楷书
草书
行
书法五体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行
书法五体
文 人 雅 集
行
隶
书法五体
《曹全碑》
(局部)
➢ 蚕头雁尾 ➢ 雁不双飞 ➢ 字形方扁
隶
书法五体
“汉隶唐楷”
楷
书法五体
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楷
书法五体
➢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 ➢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硬笔书法由楷书而来; ➢ 楷书的主要特点是字形方正、结体匀称。
草
书法五体
章草
小草
大草 草
书法五体
草圣 张旭 《肚痛帖》局部
草
篆隶 楷 行 草
END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
书法五体
徐泾成校 韩姗姗 2015年4月
书法的定义
书法的定义
书法
使用毛笔 书写 汉字的 法则
书法 对于我们 现代生活
? 有什么意义
书法的意义
书法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书法以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形态存在于现代 社会 学习书法对我们有许多益处,例如:提高硬 笔书法水平、陶冶情操、使人长寿
……
书法五体
书法五体 篆隶 楷 行 草
书法五体
➢ 篆书是我国最早形成的字体; ➢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篆书,是三千 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与金文。
篆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书法五体
篆书的分类
大篆 : 甲骨文、金文、 籀文、六国文字 等等
小篆 : )
刻有籀文的鼓形石; 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石 刻文字
篆
书法五体
清代 邓石如 篆书作品
➢仍保留部分象形文字 ➢以直笔与弧笔为主 ➢字形呈长方形
篆
书法五体
➢ 隶书在秦朝时期就逐渐取代了书写缓慢 的篆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 ➢ 隶书改象形为笔画,是我国文字史上的 一次重大改革 。
隶
书法五体
书法五体
王 羲 之
还是第一遍 写得最好!
行
书法五体
辨
智
才
永
和
尚
行
书法五体
民唐 太 宗 李 世
朕要得到 《兰亭序》!
行
书法五体
萧 翼
辩 才 和 尚
行
书法五体
➢ 草书并不是简单的连写、快写; ➢ 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的草书写法; ➢ 草书有一定的法则。
草
书法五体
草书的分类
章草 : 隶书的快写 小草 : 又称今草 大草 : 又称狂草
楷
书法五体
欧阳询
《九成宫》局部
颜真卿
《多宝塔》局部
柳公权
《玄秘塔》局部
赵孟頫
楷 《胆巴碑》 局部
书法五体
宋徽宗 瘦金体 《楷书千字文》局部
楷
书法五体
➢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行
书法五体
行书
(行楷)
(行草)
楷书
草书
行
书法五体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行
书法五体
文 人 雅 集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