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寄生虫病-寄生虫免疫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 (一) 寄生虫病的诊断 • 1.观察临床症状 畜禽患寄生虫病,一般表现 消瘦、贫血、黄疸、水肿、营养不良、发育受阻 和消化障碍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症状,虽不具 有特异性,但可作为早期发现疫病的参考。 • 2. 调查流行因素 调查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 了解发病情况,摸清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动态, 为确立诊断提供依据。 • 3. 尸体剖检 对患病畜禽进行死后剖检,观察 其病理变化,寻找病原体,分析致病和死亡的原 因,有助于正确诊断。
• 4. 实验室诊断 • 实验室诊断对确诊某些寄生虫病可以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畜禽的许多寄生虫,特别是多数的蠕虫 类,多寄生于宿主的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某一 个发育阶段的虫体,常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因此, 通过对粪便的检查,可发现某些寄生虫病的病原 体。 • 对患病或带虫畜禽粪便中虫卵或幼虫的检查, 常用涂片、浮集和沉淀等方法。 • (1) 直接涂片法 • 简便易行,但检出率较低。方法:吸取清洁常水 或50%甘油水溶液数滴,滴于载玻片上,用小棒 挑取新鲜被检粪便少许,与水滴混匀,除去粪渣 后,加盖玻片,镜检蠕虫的虫卵或球虫的卵囊等。
• (2) 饱和溶液浮集法 • 适用于线虫的虫卵及球虫卵囊的检查。采用 比虫卵或卵囊比重大的饱和溶液,如饱和食盐水 (比重为1︰1.8),稀释粪便后,使其中的虫卵 等在粪水中漂浮到液面上聚集,以便提高检虫率。 方法:在一玻杯中,放少许被检粪便,加入10— 20倍的饱和溶液,边搅拌用两层纱布或细网筛, 将粪水过滤到另一圆柱状玻杯内,静置10—20 分钟后,用有柄的金属圈,醮取粪水液膜并抖落 在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镜检。
• (2) 掠夺营养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寄生时,常 常以经口吞食或由体表吸收的方式,将宿主体内 的各种营养物质变为虫体自身的营养;有的则直 接吸取宿主的血液、淋巴液作为营养,从而造成 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抵抗力降低等。 • (3) 毒素的作用 寄生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产生的有毒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易被宿主吸收, 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 为严重。 • (4) 带入其他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侵害宿主 的同时,可能将某些病原性细菌、病毒和原生动 物等带入体内,使宿主遭受感染而发病。
20180526家畜常见的寄生虫

哈尔滨千合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部 李秋晖
前言: 家畜寄生虫病是由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寄生于家畜体内或体表所引起的疾病。 家畜中普遍存在,呈全球性。以慢性消耗过程为主,表现瘦弱、贫血、营养障碍和 生长发育不良等,最终导致生产性能降低。急性的不甚多见,初次重度感染或调入疫 区时可出现严重的急性症状,严重的导致死亡。一头畜体内可以同时遭受多种寄生 虫的侵袭,而且往往出现重复感染。多数具有不完全免疫性,也危害人类健康。
猪弓形虫
注射 混感血清(复方磺胺嘧啶钠)或 3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拌料
混感血虫绝杀(三氮脒) 血净康(土霉素注射液)或副链传奇(盐酸多西环素)
附红细胞体
注射 焦抗(盐酸吖啶黄)或混感血清(复方磺胺嘧啶钠) 拌料 混感血虫绝杀(三氮脒)
牛羊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脑包虫,胃肠线虫,肺 线虫,泰勒虫,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这几种体内寄生虫对牛羊机体 的危害均较大;成虫与牛羊争夺营养成分,造成牛羊增重减少,抗病 力下降等,极大的减少养殖者的利润。 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干扰牛羊的正常生活节 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牛羊的生长速度以及整齐度外,并是很多疾 病重要传播者如牛羊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立克次氏体,焦虫病等, 给牛羊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养殖场与饲料厂药经常进行灭鼠,禁止猪猫同养,防止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同时也要 防止猪捕食啮齿类动物(老鼠,野兔等)。 4 定期做好血液检查,根据结果做好保健(疫苗与药物),并定期做好驱虫。 5 由于寄生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中间宿主和传染源广泛,因此在流行区预防工作 更应该加强。
猪寄生虫驱虫程序 1 不定期驱虫 生产中以发现猪群有寄生虫感染病征的时候,如:体表粗糙、粪便中有虫卵、猪体消瘦等症状 时确定为驱虫时期,并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驱虫的药物,这种做法是比较直观和针对性强,但 是,这种方法缺点是驱虫不彻底,只通过表象特征作为驱虫时间的依据往往是滞后的,猪感染寄 生虫非常严重时才开始投药,却忽略了感染寄生虫初期和中期阶段给养猪场带来的危害。 2 一年驱虫两次 在每年的 (3-4月份)和(9-10月份)进行驱虫,一年两次,对全场存栏猪全部进行投药驱 虫,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实用也易于实施。但是如果选择的驱虫药不具有长效性,或是寄生虫的 生物链没有被切断,两次驱虫的间隔时间太长的话,间隔时期足够蛔虫完成两个世代的繁殖(蛔 虫的生活周期长达 2.5~3个月 ),其它寄生虫的感染也有可能发生,造成猪场的寄生虫感染严 重。 3 阶段性驱虫 规定在几个时期进行驱虫,例如:种猪进入产房前10d左右彻底驱虫一次,避免把寄生虫带入 产房,保育阶段和育肥前期各驱虫一次,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驱虫一次,种公猪一年驱虫 2~3 次,此方法驱虫效果明显,适用于管理比较规范的猪场使用。 4 “四加一”驱虫方法 是指猪场中的种猪(包括空怀母猪、怀孕母猪、种公猪)一年4次驱虫,其它猪在保育舍或生 长舍驱虫1次,新引进种猪入场观察后并群前驱虫1次。这是一种当前比较理想的猪场驱虫模式, 驱虫比较彻底,并能防止外部寄生虫的侵入和场内残留寄生虫的繁殖。
第五讲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讲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小动物寄生虫病是指各种寄生虫通过寄生在宠物身体内,危害宠物健康的疾病。
随着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加,寄生虫病也越来越常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寄生虫病。
1. 犬疥螨病犬疥螨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能够寄生在犬的皮肤上。
犬疥螨感染后,犬体内会产生过敏反应,引起严重的瘙痒和炎症,表现为皮肤敏感、红肿、脱毛等症状。
此外,疥螨病还会影响犬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2. 犬弓形体病犬弓形体是一种小型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宠物食用未加熟的肉类、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等途径进入犬体内。
犬弓形体病的表现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引起犬的肠胃炎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3. 犬绦虫病犬绦虫是一种长约1米的扁形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犬的肠道内。
犬绦虫感染后,会引起犬的腹部胀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在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及瘦弱等症状。
不仅如此,犬绦虫还有可能感染人类,所以在养宠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进行驱虫。
猫疥螨也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猫的皮肤上,导致猫出现瘙痒、红肿、脱毛等皮肤病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猫疥螨还可以引起其他疾病,如肺炎等,甚至会影响猫的寿命。
与狗一样,猫也容易感染弓形体。
猫弓形体病的表现与狗弓形体病类似,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猫弓形体病还有可能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一旦发现猫患有弓形体病,就需要及时治疗。
总的来说,寄生虫病对小动物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危及人类的健康。
因此,在养宠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宠物的卫生环境,及时给宠物进行驱虫等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宠物患有寄生虫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饲养宠物也需要做好自身的卫生和健康管理,以免成为宠物患病的传染源。
各种寄生虫免疫学检查

各种寄生虫免疫学检查一、引言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引起各种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于各种寄生虫的免疫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的寄生虫及其免疫学检查1. 弓形体弓形体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可以引起弓形体病。
弓形体感染通常通过食用被感染动物(如家畜)的肉或接触被感染动物(如宠物)的粪便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2. 绦虫绦虫是一种长而扁平的寄生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常见的绦虫包括棘头绦虫、条带绦虫等。
免疫学检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ELISA等。
3. 蛔虫蛔虫是一种长而细的寄生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蛔虫感染通常通过食用被感染动物(如猪)的肉或接触被感染动物(如宠物)的粪便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
4. 钩虫钩虫是一种小型寄生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钩虫感染通常通过接触被感染土壤或水源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ELISA、血凝试验等。
5. 丝虫丝虫是一种长而细的寄生虫,可以引起淋巴丝虫病和象皮癣等疾病。
丝虫通常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免疫学检查:CFT、ELISA等。
6. 血吸虫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血管中的寄生虫,可以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通常通过接触被感染水源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CFT、ELISA等。
三、结论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免疫学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免疫学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寄生虫感染,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动物疾病学-寄生虫绪论

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苈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2) 科学技术的发展,证实和发现了原来 在人兽蔓延的疫病,增添了新的寄生虫 病入侵的危害
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特点来调控与规 范人群行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必须加强人们 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教育。
重视动物福利,建立先进的监测和防疫体系, 逐步达到阻断或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 造福于人类。
三、寄生虫病免疫
1、获得性免疫的类型 2、获得性免疫的效应机制 3、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 4、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类型
3、缺乏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布氏锥虫病,机体不产生有效的免疫,
患者可终身带虫,严重时引起死亡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自然痊愈十分 少见,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药 物治疗后,获得性免疫才出现
寄生虫的免疫逃避
1、解剖位置的隔离
(1)组织内寄生 宿主源性囊膜包围:如旋毛虫幼虫、猪囊尾蚴、牛囊 尾蚴、棘球蚴、细颈囊尾蚴。
1)生态环境变迁、人口流动频繁、农业生产开 发,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创造了传播的 可能,甚至导致一些已经消灭或基本消灭的 人兽共患病死灰复燃。
如: 日本血吸虫病
1958年6月
30日,《人民日 报》向全世界宣告, 我国血吸虫病重点 流行区域之一的江 西省余江县消灭了 血吸虫病。毛泽东 同志看到这一消息, 欣然命笔,写下了 著名的诗篇。
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人兽共患病200 余种,我国20世纪80年代调查记载,人 兽共患寄生虫病为91种:原虫11种,吸 虫病20种,绦虫病21种,线虫病30种和 节肢动物9种。
兽医寄生虫学

兽医寄生虫学一.各种动物寄生虫病(各种寄生虫病只要大概的了解其病原、流行特征、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治)(一)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6):1.弓形虫病:终末宿主是猫,磺胺类药物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滋养体、包囊及卵囊有很强的感染力。
常有显著全身症状,如高热、斑丘疹、肌痛、关节痛、头痛、呕吐、谵妄,并发生脑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肠炎等。
2.利什曼原虫病:又称黑热病,虫体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内,由吸血昆虫—白蛉传播,是流行于人、犬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引起的病症可分为内脏型和皮肤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型利什曼原虫病的病变常局限在唇和眼睑部的浅层溃疡;内脏型利什曼原虫病由于眼圈周围脱毛形成特殊的“眼镜”,然后体毛大量脱落,并形成湿疹。
可用锑制剂治疗。
3.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感染人和牛、羊、猪、犬、啮齿类及一些野生动物,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泳内。
日本分体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由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
4.猪囊尾蚴病: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犬、骆驼、猫及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
该囊尾蚴寄生于人、猪横纹肌及心脏、脑、眼等器官。
5.棘球蚴病:又名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中绦期—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人兽共患病。
棘球蚴寄生于牛、羊、猪、马、骆驼等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
致病作用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及过敏反应等。
6.旋毛虫病:由旋毛形线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
检测时即当发现肌纤维间有细小白点时,撕去肌膜,剪下麦粒大小的肉样24块,放于两玻片间压薄,低倍镜下观察有无包囊。
(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10):1.伊氏锥虫病:虫体寄生在动物的血浆和组织液中亦称苏拉病。
由虻及吸血蝇类(螫蝇和血蝇)在吸血时进行传播。
动物寄生虫病-人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4、重要咣共患线虫病
蛔虫病(人、 猪蛔虫,犬弓首蛔虫,异尖线虫) 类圆线虫病(粪类圆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Trichinella spiralis) 麦地那龙线虫病
5、棘头虫病
巨吻棘头虫病 念珠棘头虫病
6、外寄生虫病
1) 螨病 疥螨 肺螨病 恙螨 蠕形螨
弓形虫病是优生优育的一大威胁。怀孕妇女感染 后可传染给胎儿,如果怀孕早期发生感染,可导 致早产、流产、死产,或者新生儿弓形虫病,出 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饲养宠物有 可能感染弓形虫,特别是养猫,因为猫的粪便里 有弓形虫卵囊,容易污染食物或手,可使人经口 感染。
动物中的流行概况
在动物中的流行情况缺乏全国大范围的调查。 我国的报道显示:对猪的危害最大,引起猪的爆发性流
血吸虫病:在76个国家流行,约2亿人受感染, 5亿-6亿人受感染的威胁。
重要寄生虫病世界流行概况
❖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感染人数120万。 ❖ 钩虫:感染人数超过7亿,有临床表现者约2000
万。 ▪ 锥虫:感染人数240万以上,每年死亡6万人以
上;
重要寄生虫病世界流行概况
▪ 阿米巴原虫:每年死亡4-11万; ▪ 类圆线虫:3500万人感染; ▪ 毛圆线虫:550万人感染; ▪ 绦虫:6500万人感染; ▪ 支睾吸虫/后睾吸虫:3500万人感染; ▪ 并殖吸虫:210万人感染;
PCR 方法:提取待检动物组织DNA,按照发表 的引物序列及扩增条件进行PCR,如能扩出已 知特异性片段,则表示待检猪为阳性,否则为阴 性。但必须设阴、阳性对照管。
治疗措施
急性病例使用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疗效,如磺胺 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SMM)、磺胺氯吡嗪等。 磺胺药与乙胺嘧啶合用有协同作用。
兽医学3-畜禽寄生虫病防治

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探讨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 掌握预防和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畜禽寄生虫病的定义
畜禽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在动物体内寄生并对其产生影响的疾病。常见的畜禽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病、钩虫病和 疥癣等。
常见畜禽寄生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蛔虫寄生在动物的肠道中,导致 营养吸收不良和肠道堵塞等症状。
实验室检测
通过采集动物的粪便样本或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具体的寄生虫病情。
兽医咨询
请及时咨询兽医,寻求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畜禽寄生虫病的治疗措施
药物驱虫
使用合适的药物对动物进行驱 虫治疗,定期重复以确保完全 清除寄生虫。
环境卫生控制
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防 止寄生虫的再次感染。
他 动物的寄生虫宿主,从而使寄生虫传播。
畜禽寄生虫病的预防方法
预防畜禽寄生虫病的方法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养殖环境、对动物进行定期驱 虫、合理的饲养管理和保持动物的健康状态。
畜禽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检测
症状观察
观察动物是否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和粪便异常等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寄生虫感染。
钩虫通过动物脚底进入体内,寄 生在肠壁并吸血,引起贫血和消 化不良等症状。
疥癣
疥癣是由螨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 病,它会导致瘙痒、红斑和严重 的皮肤炎症。
畜禽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1
粪便传播
寄生虫的卵在动物的粪便中排出,通过
直接接触
2
食物或环境污染传播给其他动物。
动物之间直接接触会促使寄生虫传播,
尤其是在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中。
给予动物充足的营养,增强其 免疫力,帮助其抵抗寄生虫感 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降低宿主的免疫反应
1.抑制溶酶体融合与抗溶酶体酶 弓形虫、利什曼原虫能够抑制吞噬体与溶酶 体的融合,避免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而 在吞噬细胞内存活。 2.免疫抑制 是寄生虫释放的某些因子直接抑制了宿主的 免疫应答。如锥虫感染刺激宿主产生大量抑 制性T淋巴细胞,从而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分 化和增殖。
1.免疫建立慢,持续期短
多数情况下,免疫的建立及发展趋势缓慢。建 立免疫后,其持续期较短,除原虫引起的免疫 持续期较长外,多数寄生虫病的免疫期只有几 个月,许多蠕虫病的免疫只维持数十天
(1)自然免疫:寄生虫进入宿主不能定
居而被消除
(2)清除性免疫:指宿主能清除体内
寄生虫,并对再感染 产生完全抵抗 力(很少见)
②长期给药预防:主要针对原虫病。如对鸡球虫病 ,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连续用药,能预防此病。
动物寄生虫病学
寄生虫免疫的概念: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表现为免疫系 统对寄生虫的识别和试图清除寄生虫的反应,和免疫的基本 范畴一样,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是宿主的免疫系统对寄生虫特异性抗原的识别,是免疫活 性细胞与寄生虫的抗原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其结果导致宿主 产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记忆反应。宿主对寄生虫的 免疫常常是特异性免疫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协同下起作用。
为了预防某些原虫病,也可以根据药物的持 效时间,进行定期的给药预防。例如为了预防 牛的双芽巴贝斯虫病,在流行地区的流行季节, 可用贝尼尔每隔15d给牛群注射一次或用咪唑 苯脲每隔60d给牛群注射一次。
确定驱虫对象:一是根据寄生虫病流行病学 资料并结合临床症状,抽检一定数量的病畜; 二是根据动物体质的强弱来定。一般对于有严 重疾病或孕畜在怀孕期间暂时不要驱虫。
一、免疫的类型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自然抵抗力 恢复力
清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指宿主能清 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很 少见)
非清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寄生虫 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免疫力,但不能完全 清除体内的寄生虫,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残余寄 生虫后,宿主获得的免疫力便随之消失(见于大 多数寄生虫感染)。
3.补体的灭活与消耗
某些寄生虫的虫体或分泌物(酶或毒素)具有抗补体作用,能 降解补体或抑制补体的激活过程;一些血液原虫产生的分泌/排 泄抗原与抗体形成IC后,消耗大量的补体,从而保护虫体免受 补体损伤。
4.裂解抗体
一些克氏锥虫株的锥鞭毛体能抵抗抗体依赖的、补体介导的溶 解作用,在与特异抗体反应后,原虫表面的免疫球蛋白的Fc片 段被切除,只剩下Fab片段。而用抗Fab抗体处理虫体后,锥鞭 毛体很快被补体所溶解。
存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寄生虫免疫逃避。寄生虫可以侵入 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 而在宿主体发育、繁殖和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 避。
已经确认的逃避机理包括:
(一)解剖或组织位置的隔离
有些寄生虫在长期衍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亲组
织或细胞性,利用宿主的某些部位保护自己。如
1、免疫局限位点寄生虫 胎儿、眼组织、小脑组织、 睾丸、胸腺等通过其特殊的生理结构与免疫系统相对 隔离,不存在免疫反应,被称为免疫局限位点。寄生 在这些部位的寄生虫通常不受免疫作用。例如:寄生 在小白鼠脑部的弓首蛔虫的幼虫;寄生在人眼中的丝 虫;寄生在胎儿中的弓形虫等。 2、细胞内寄生虫 3、被宿主包囊膜包裹的寄生虫 4、自然体腔内的寄生虫
(二)虫体抗原性的改变
◦ 1.寄生虫抗原的阶段性变化:寄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有不 同的特异性抗原。 ◦ 2.抗原变异:特定发育阶段的寄生虫,改变其表面抗原的能 力。(与变异基因和虫株之间的杂交或融合有关) ◦ 3.抗原摹拟和伪装:如分体吸虫可吸收许多宿主抗原,所以 宿主免疫系统不能把虫体作为侵入者识别出来。如小鼠血吸虫 植入猴子体内。 ◦ 4.表面抗原的脱落与更新:蠕虫虫体表膜不断脱落与更新,
伴随免疫:是指建立
的免疫对已感染成功的 蠕虫不发生影响,但能 消灭以后入侵的虫体
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是不稳定的,可转化为病 理性免疫或清除性免疫;在免疫过程中作为抗 原物质的虫体消失时,机体也丧失免疫保护功 能,发生急性感染或重复感染。
(一)宿主因素
1.宿主的营养状况 2.宿主的年龄
(二)寄生虫的感染特性
(3)病理性免疫:寄生虫可定居,宿主
也能压制感染,但不能消灭寄生虫, 宿主本身反而受到损伤
(4)不完全免疫:寄生虫定居后,宿主产
生免疫应答,使感染受到控制,但不 能完全消灭寄生虫,这是寄生虫病免 疫中最常见的类型
3.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
带虫免疫:是指感染
的某种寄生虫持续存在 机体内时,机体能保持 对该种寄生虫重复感染 的免疫
两种观点:
一是药物防治为主,理由:寄生虫抗原成分复杂,制 苗不易,而且效果不佳;
二是免疫预防为主,理由:寄生虫与细菌、病毒一样, 同样能刺激宿主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
80年代以前,人们对寄生虫病的免疫预防持谨慎态度, 然而近年来逐渐发现,寄生虫对经典的抗寄生虫药产 生了抗药性;同时伴随各种生物学新技术,寄生虫免 疫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各种虫体的抗原变异机理亦 不断取得突破,人们把目光重新转移到免疫预防方面。 目前对寄生虫感染免疫预防的主要方法有:
1.感染数量与次数
寄生虫少量多次感染,通常可诱发宿主产生 较强的免疫
一次大剂量感染,宿主因造成免疫麻痹而不 产生免疫应答,发生急性感染
宿主免疫应答 寄生虫免疫逃避
寄生虫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已完成了对宿主及环境变化的 适应过程,获得了某种(某些)自我保护的独特功能。这种独 特功能就表现在寄生虫能够在可致命的免疫攻击的环境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