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牛的常见九种寄生虫病防治

牛的常见九种寄生虫病防治

牛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一、毛滴虫病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

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

母牛怀孕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

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

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

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1)0.2 %~ 0.3 %碘溶液( 碘2 ~ 3 克、碘化钾 4 ~ 6克、蒸馏水 1 000 毫升 ) ,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 0 .1%利凡诺或0 . 1 %黄色素冲洗。

隔日 1 次。

(2) 灭滴灵每千克体重 60毫克,每日 1 次口服,连服 3 次。

或按每千克体重 10 毫克配成 5 %的溶液静脉注射,每日 1 次,连用 3 次。

【预防】①对引进牛要进行毛滴虫病检查。

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有效的防制措施,但要严格消毒授精器械。

③定期进行毛滴虫检查。

【检查方法】(1) 用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2) 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3)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 3 根在虫体前部,另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二、新陈代谢疾病幼畜白肌病新陈代谢是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机能。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下,和在内分泌腺的调节下进行的。

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代谢都存在相互制约的转换过程。

第二章家畜常见寄生虫病

第二章家畜常见寄生虫病

第二章家畜常见寄生虫病一、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所引发的一种线虫病。

蛔虫能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严峻的可引发死亡。

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

1.病原及流行病学病原为猪蛔虫,要紧侵害2~6月龄仔猪。

猪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包括生的青饲料)和饮水而感染。

母猪的乳房容易沾染虫卵,使仔猪在吸奶时受到感染。

2.临床病症患病动物咳嗽、呼吸快,体温略有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有的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

蛔虫寄生于小肠,引发小肠出血、粘膜溃疡、坏死等病灶,当数量多时可引发肠阻塞和肠穿孔。

成虫常钻入胆道,引发胆道阻塞,致使猪显现腹痛、黄疸等病症。

蛔虫幼虫移行,造成肝脏出血和坏死,肝表面形成星状白斑,称“乳斑肝”;幼虫移行也易引发蛔虫性肺炎,肺有大量点状出血。

3.诊断依照猪咳嗽、消瘦、贫血等临床特点,结合粪便检查发觉黄褐色有花边状虫卵即可确诊。

4.防治(1)预防第一维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常常打扫猪粪,堆积发酵后利用,避免虫卵污染饲料和饮水。

假设用植物青藤喂猪,必然要洗净再饲喂。

第二进行预防性驱虫,育肥猪3、5月龄各驱虫1次,种公猪每一年至少驱虫2次,母猪产前1~2周驱虫,仔猪断奶分养时驱虫,后备猪配种前驱虫,新引进猪驱虫后再合群。

(2)医治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医治左旋咪唑,按8~15mg/kg体重,配成水液肌肉注射或一次混料饲喂。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kg体重,皮下注射,隔7天再用药一次。

驱蛔灵(枸橼酸派嗪),按kg体重,拌入饲料一次性喂给。

二、犊牛新蛔虫病犊牛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的一种线虫病。

要紧引发肠炎、腹泻和腹部膨大等病症,是造成犊牛死亡的要紧寄生虫病之一。

1.病原及流行病学病原为牛新蛔虫成虫,寄生在5月龄以下犊牛小肠中。

成年牛多是幼虫在内部器官组织中移行时期寄生,少见有成虫寄生的情形。

母牛吃了被感染性牛新蛔虫卵污染的饲料、青草或饮水而感染,幼虫在母牛体内移行,一部份经胎盘传给胎儿,一部份经乳汁传给犊牛。

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

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
药物治疗:根据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 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措施:加强马匹的饲养管理定期进行驱虫 和疫苗接种保持马厩清洁卫生减少寄生虫的传 播机会。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寄生虫检测及时发现并治 疗
避免马匹接触污染的水源和食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持马厩清洁定期消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马匹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治疗手段
治疗方法:使用抗寄生虫药 物进行治疗如伊维菌素等
螨虫病
螨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马属动物寄生虫病 螨虫病主要影响马的皮肤和毛发 螨虫病可能导致马的皮肤瘙痒、红肿、脱毛等症状 螨虫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杀螨剂、改善马舍环境等
钩虫病
钩虫病是一种由钩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钩虫主要寄生在马属动物的肠道内
钩虫病的症状包括贫血、消瘦、腹泻等
消化道寄生虫:如鞭虫、球虫等 呼吸道寄生虫:如肺吸虫、鼻蝇等 皮肤寄生虫:如疥螨、痒螨等
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传播寄 生虫
间接接触:通过接触被污染 的饲料、水、土壤等感染寄 生虫
直接接触:通过直接接触感 染寄生虫
垂直传播:通过母体传递给 胎儿或新生动物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传播寄 生虫
性传播:通过性行为传播寄 生虫
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的介绍
蛔虫病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马属动物寄生 虫病
蛔虫病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 下降、腹泻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蛔虫病主要影响马属动物的消化系 统
预防蛔虫病可以通过定期驱虫和保 持环境卫生来实现
肺虫病
症状:咳嗽、呼吸困难、体 重下降等
病原体:肺虫
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消 化道、皮肤等途径传播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羊常见体内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寄生虫病是危害羊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是由于寄生虫一般以隐蔽的方式来慢性消耗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往往不会受到养殖户的重视,但却能够对羊只健康生长造成极大影响,直接导致其身体机能下降,最终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羊常见的体内寄生虫主要为肝片吸虫、绦虫、血吸虫、焦虫等。

为确保羊只健康生长,减少因体内寄生虫病所造成的损失,需对羊体内寄生虫病加强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1 肝片吸虫病1.1 病原肝片吸虫病的病原包括肝片吸虫与大片吸虫,属于片形属。

其中,肝片吸虫长20 ~40 mm、宽10 ~13 mm,虫体呈棕红色,有口吸盘与腹吸盘2 个,锥形前部为口吸盘,腹吸盘在腹面中线的水平位置处。

大片吸虫体积相对略大,长30 ~75 mm,宽5 ~ 12 mm,虫体外观呈两侧平行状,后端呈钝圆状。

1.2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肝片吸虫必须借助中间宿主来实现发育成熟,其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大多在潮湿低洼地带生存,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

在放牧过程中,羊群接触椎实螺后,肝片吸虫病病原便会进入羊只体内并大量繁殖,最终导致羊只染病。

肝片吸虫病在炎热、多雨季节发生率较高。

1.3 临床症状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与动物年龄和体质、感染程度等关系密切。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肝片吸虫病划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2 种。

羊感染急性型肝片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高热、精神萎靡、离群落后、贫血及黏膜苍白,病情严重的仅几日病羊便死亡;羊感染慢性型肝片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佳、消瘦、贫血、黏膜苍白、被毛杂乱,眼睑、胸部、腹部等多个部位发生水肿,交替出现便秘及下痢症状,若病情恶化,病羊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1.4 治疗方法针对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驱虫,驱虫药物主要有硫溴酚和硫氯酚等,用量分别为 30 mg/(kg·BW)和100 mg/(kg·BW)。

驱虫时注意要将上述药物配制成悬液对病羊进行灌服。

小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指导

小动物寄生虫病学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实验一小动物线虫的形态观察[实验目的及要求]熟悉线虫的基本构造,掌握小动物常见线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材料和试剂]光学显微镜,手持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平皿,载玻片与盖玻片。

乳酸酚透明液。

浸渍标本:钩口科线虫、尾旋科线虫等,病理标本。

[实验内容](一)线虫的一般形态构造圆柱状,两端逐渐变细,有的呈线状或毛发状。

整个虫体一般可分为头端、尾端、背面、腹面及侧面。

雌雄异体,雄虫较小后端弯曲。

1 体表:线虫的体表为一层无色、略半透明的角质所覆盖。

许多角皮还分化形成了多种特殊组织构造,包括头泡、颈泡、唇、叶冠、颈翼、侧翼及尾翼、尾感器等。

2 消化系统:线虫消化系统呈管状。

包括口腔、肌质结构的食道和管状的肠。

3 排泄系统:分原始的腺型和管型两类,无尾感器线虫为腺型,有尾感器的线虫排泄系统为管型。

4 神经系统:神经环是线虫神经系统的中枢,位于食道周围。

5 生殖系统:线虫为雌雄异体,生殖系统均为丝状管道。

雄虫生殖器官通常为单管状,由一个睾丸、一个输精管、贮精囊以及一个通向泄殖腔的射精管组成,末端有辅助生殖器。

雌虫生殖器官通常为双管型,由卵巢、输精管、受精囊、子宫、阴门和一般较短的阴道组成。

有的线虫有排卵器。

6 虫卵: 大小差异很大,卵膜由内膜、中间层和蛋白膜组成。

(二)小动物常见线虫及虫卵形态特征1.犬恶心丝虫双瓣科、恶丝虫属。

寄生于犬的右心室和肺动脉。

成虫细长白色。

雄虫尾部呈现螺旋状卷曲。

120~160mm2.犬弓首蛔虫弓首科,弓首属。

寄生于犬和犬科动物的小肠。

虫体浅黄白色,头端三片唇。

虫卵近于球状,表面不光滑。

50~110mm3.猫弓首蛔虫弓首科,弓首属。

寄生于猫和猫科动物的小肠中。

与犬弓首虫相似,只是颈翼膜短而宽,虫体前端如箭头状。

40~100mm4.鸡翼刺线虫尖尾目,异刺科,异刺属。

寄生于鸡鸭鹅等的盲肠。

白色小型线虫。

7~13mm5.毛细线虫寄生于犬、猫的支气管和气管内。

虫体细长,乳白色。

雄虫体长15~25mm,尾部有2个尾翼和一根带鞘的交合刺。

小动物疾病(传染病、寄生虫)

小动物疾病(传染病、寄生虫)

一 . 病原
腺病毒属 犬腺病毒有两种血清型,Ⅰ型(CAV
-Ⅰ型)和Ⅱ型(CAV-Ⅱ型)
二 .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犬和狐易感性大 传播途径:Ⅰ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Ⅱ型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三 . 临床症状
初期症状与犬瘟热很相似。病犬精 神沉郁,食欲不振,渴欲明显增加, 甚至出现两前肢浸入水中狂饮,这 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病犬体温升 高达40C以上,并持续4~ 6天。呕 吐与腹泻较常见,若呕吐物和粪便 中带有血液,多预后不良。
五 . 诊断
病毒分离 血清学试验 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剖检
六 . 防治
疫苗接种 对症治疗,大量补液、抗生素治疗、补
充维生素,采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灌肠。
第六节 犬疱疹病毒感染
本病主要是仔犬的一种急性致死性 传染病。影响犬的繁殖,常可引起 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自1965年分 别在美国和英国首先分离到病毒并 确定其病性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仔犬感染后的特征是呈现全身性的 出血和坏死,3周龄以上的犬感染 时,则主要呈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 状
美国通用的免疫程序是:
A 每年对所有犬以通过鸡胚或细胞培养减弱的活 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B 三月龄以上的犬可接种1次疫苗,三月龄以下 的犬应接种2次。第一次在断奶后接种,最后一 次在12~16周龄时接种,每次接种之间以相距 2周为宜。未吃乳的仔犬可提前2周龄时以活毒 疫苗接种。每只犬在进入可能感染犬瘟热的地 区之前均应立即接种鸡胚疫苗或细胞培养疫苗。
第五节 犬冠状病毒感染
一 . 病原
本病是犬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 其临床特征为腹泻。病原是冠状病 毒,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胃肠道内, 并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和周围环 境。因此,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

第五讲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讲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

第五讲小动物常见寄生虫病小动物寄生虫病是指各种寄生虫通过寄生在宠物身体内,危害宠物健康的疾病。

随着家养宠物数量的增加,寄生虫病也越来越常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寄生虫病。

1. 犬疥螨病犬疥螨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能够寄生在犬的皮肤上。

犬疥螨感染后,犬体内会产生过敏反应,引起严重的瘙痒和炎症,表现为皮肤敏感、红肿、脱毛等症状。

此外,疥螨病还会影响犬的免疫系统,使其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2. 犬弓形体病犬弓形体是一种小型单细胞生物,可以通过宠物食用未加熟的肉类、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等途径进入犬体内。

犬弓形体病的表现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引起犬的肠胃炎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3. 犬绦虫病犬绦虫是一种长约1米的扁形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犬的肠道内。

犬绦虫感染后,会引起犬的腹部胀气、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在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消化不良及瘦弱等症状。

不仅如此,犬绦虫还有可能感染人类,所以在养宠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进行驱虫。

猫疥螨也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猫的皮肤上,导致猫出现瘙痒、红肿、脱毛等皮肤病变。

如果不及时治疗,猫疥螨还可以引起其他疾病,如肺炎等,甚至会影响猫的寿命。

与狗一样,猫也容易感染弓形体。

猫弓形体病的表现与狗弓形体病类似,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

猫弓形体病还有可能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一旦发现猫患有弓形体病,就需要及时治疗。

总的来说,寄生虫病对小动物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危及人类的健康。

因此,在养宠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宠物的卫生环境,及时给宠物进行驱虫等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宠物患有寄生虫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饲养宠物也需要做好自身的卫生和健康管理,以免成为宠物患病的传染源。

牛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牛羊的常见寄生虫病

绦虫病
绦虫病是由绦虫类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如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 虫等。这些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 肠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腹泻、
消瘦等症状。
线虫病
线虫病是由线虫类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如捻转胃线虫、钩虫等。 这些线虫寄生于牛羊的消化道中, 引起消化吸收不良、腹泻、消瘦
等症状。
蜘蛛昆虫病
牛皮蝇病
牛皮蝇病是由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引起的疾病。 幼虫在皮下移动引起疼痛、皮肤炎症和局部组织坏死,影 响牛的生长发育和产肉量。
羊疥癣病
羊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的皮肤表面引起的皮肤 病。病羊出现皮肤瘙痒、脱毛、结痂等症状,严重时会引 起死亡。
蜱传疾病
蜱是许多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如牛蜱病、羊蜱病等。蜱寄 生于牛羊的皮肤表面,不仅会引起局部炎症和皮肤病,还 会传播其他疾病。
原虫病
球虫病
球虫病是由球虫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艾美尔球虫等。球 虫寄生于牛羊的肠道和肝脏中,引起腹泻、消瘦等症状,严 重时会引起死亡。
疫苗接种
针对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可以接种 相应的疫苗来预防感染。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间接接触
寄生虫可通过污染物、水源、食物等间接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
某些寄生虫需要特定的生物媒介,如蚊子、跳蚤等,来传播疾病。
02 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
蠕虫病
吸虫病
吸虫病是由吸虫类寄生虫引起的 疾病,如肝片吸虫、大片吸虫等。 这些吸虫通常寄生于牛羊的肝脏、 胆管等部位,引起消化系统紊乱、
黄疸等症状。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牛羊场的管理,防止野生 动物和外来动物进入,以减少
交叉感染的风险。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一旦发现牛羊感染寄生虫病,应及时 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病 情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虫病 犬恶丝虫病或称犬恶心丝虫病。犬恶丝虫寄生于 犬的右心室和肺动脉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猫、狐、狼 等也能感染该病。
一、病原 犬恶丝虫为丝虫科、恶丝虫属。成虫主要寄生于 肺动脉和右心室。犬恶丝虫为胎生,雌虫直接产幼虫, 称为微丝蚴,出现于病犬血液中。
病例介绍
2002 年10 月广东省某市警犬队的1 头德国牧羊 犬久病不愈,表现消瘦、咳嗽、不食、呼吸困难,送来不 久即死亡。剖检见腹水增多,心包积液,右心房有1 条犬 恶丝虫,虫体黄白色,长约14 cm ,从而判断该犬死于犬 心丝虫病。进而对与该病犬一起饲养的其他犬采用 IDEXX 公司生产的犬恶丝虫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查,发现 该警犬队的其他5 只德国牧羊犬中有3 只为阳性,但采 血镜检未发现微丝蚴。其中2 只犬有咳嗽症状,而精神 状态、食欲、体重等变化不明显。经B 超、心电图等 检查,心脏均无异常,估计为犬恶丝虫感染初期。对抗体 阳性犬用IDEXX 公司生产的治疗犬心丝虫病的特效药 龙马340 按体重给药,2. 5 mg/ kg ,治疗3 个月后再次 用上述试剂盒检查抗体,原先的阳性犬全部转阴。
( 4 ) 非拉辛1. 0~ 1. 5 m g/k g体重/次, 口服, 每天3 次, 连用7~ 10 天。 (5) 海群生,22 m g/kg 体重/次, 口服, 每天2~ 3 次, 连用7~ 14天。 (6) 锑酚或锑波芬, 1. 0~1. 5 m g/k g体重/次, 静脉注射, 每天1 次, 连 用7~14 天。
成虫主要寄生于右心室和肺动脉中, 其寿命约5~6年时间, 并不断产生 微丝蚴。微丝蚴在犬体液中可生存2~2. 5年。
三、致病机理
由于虫体的刺激、对血流的阻碍作用以及抗体作用于微
丝蚴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等作用,患犬可发生心内膜炎、 肺动脉内膜炎、心脏肥大及右心室扩张,严重时因静脉淤血 导致腹水和肝肿大,肾脏可以出现肾小球肾炎。
(7) 酒石酸锑钾, 2~4 m g/k g 体重(溶于生理盐水中) , 静脉注射, 每 天1 次, 连用3~ 5 天有效。
(8) 二氯苯胂, 2.5 m g/k g 体重/次, 静脉注射, 间隔4~5 天1 次, 连 用3~ 5次。
由于用药物驱杀成虫时, 有的患犬在用药后1~2 天内会 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兴奋和咳嗽, 以及引起局部疼 痛、肿胀等现象, 而且用药后2~ 3 周内,死亡前活动下降 的成虫或死亡的成虫体进入或集留在肺动脉管内, 可形成急 性、机械性肺动脉栓塞, 可引起窒息、死亡的危险(由此引 起的死亡率约占4%~5% )。所以, 在药物医疗的过程中, 应 注意对患犬的观察和护理, 限制其剧烈运动和予以对症治疗。
消灭中间宿主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亦可以用上述药物进 行预防(海群生,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5~3mg,在每年的5~10
杀灭成虫: (1) 灭来丝钾5 m g/k g体重/次, 肌肉注射, 每天1 次, 连用2~ 3 天, 对成虫驱 杀率为70%。 (2) 盐酸灭来丝敏2. 2 m g/k g 体重/次, 肌肉注射, 间隔3h后再注射1 次即可。 本药低毒高效, 对成虫的杀虫率可达99% 以上。
(3) 硫乙胂胺钠2. 2 m g/k g 体重/次, 静脉注射, 每天2 次, 连用2~ 3 天, 20 天 后, 驱杀成虫率为80. 3%~ 84. 5% (此药为血管硬化剂, 注射时药液不能 漏出血管外)。
(3) 伊维菌素, 100~200 ug/kg 体重, 口服或皮下注射, 间隔5~/7 天1 次, 连用3~5 次。
(4) 锑波芬, 1~1. 5 m g/k g体重, 静脉注射, 每天1 次, 连用3~ 5 天。 (5) 7% 倍硫磷溶液, 0. 2 m l/k g 体重, 皮下或肌肉注射。 药物治疗血液中的微丝蚴时, 患犬也可呈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步态 蹒跚等副作用反应。
五、防治
杀灭微丝蚴 (1) 用碘驱杀血液中的微丝蚴, 首选药物为碘噻青胺,3~ 6 m g/kg 体重 /次, 口服, 每天2 次, 连用7~ 10 天, 可将血中微丝蚴杀灭。若微丝蚴仍未 转阴者, 可增加剂量或更换药物。 (2) 盐酸左旋咪唑, 10 m g/k g体重, 口服, 每天1 次, 连用7~ 10 天。 若仍未转阴者, 可再用药一个疗程。
四、症状
犬的主要症状是咳嗽、训练耐力下降、体重减轻等。其 他症状有心内有杂音、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及腹围增大等。
后期贫血严重,动物逐渐消瘦衰弱而死。如果右心房和腔 静脉中出现大量虫体可引起突然衰竭,发生死亡。患犬恶 丝虫病的犬常伴有结节性皮肤病。
猫最常见的症状为食欲减退、嗜睡、咳嗽、呼吸痛苦和 呕吐。
二、生活史
犬恶丝虫需要蚊为中间宿主,此外,微丝蚴也可在猫蚤与犬蚤体内 发育,进入并寄生在患犬的外周血液内。当蚊子等中间宿主吸血时, 微 丝蚴进入蚊子体内, 发育为侵袭性幼虫 , 并移行到蚊的口器内。犬被微 丝蚴阳性蚊子叮咬即可被感染。进入终末宿主犬的侵袭性幼虫, 首先移 行于皮下结缔组织、肌间组织、脂肪组织等继续发育3~4个月, 再经过 2次脱皮, 体长增至3~11cm, 然后进入静脉内, 随血流移行至右心室、 肺动脉中, 经过3~4个月时间可发育成成虫, 即健康犬从蚊子叮咬, 侵 袭性幼虫进入体内后 , 经过6~7 个月的时间 , 才能发育为成虫。因此, 患犬从感染后到其血液中第一次出现微丝蚴的时间至少需要6~7个月。
四、诊断
1 、改良 Knott 氏试验 取全血 1ml 加 2% 甲醛 9ml ,混合后 1000~1500r/min 离心 5~8min ,弃上清液,取 1 滴沉渣和 1 滴 0.1%美蓝溶液混合,显微镜下检查微丝蚴。 2、毛细管离心法 取抗凝血,吸入特制的毛细管内,用橡 皮泥封住下端,离心后在显微镜下于红细胞和血浆交界处直 接观察微丝蚴,或毛管切断,将所要检查的部分血浆置载片 上镜检。 3、在国外还有诊断用的ELISA试剂盒可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