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复苏

合集下载

容量液体复苏

容量液体复苏
2012年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
常见的复苏液体
何种液体复苏
常见的复苏液体
晶体
胶体
血及血制品
天然胶体 人工胶体
▪生理盐水 ▪白蛋白 ▪林格氏液 ▪高渗盐液
▪贺斯万汶
(羟乙基淀粉)
▪明胶
▪右旋糖酐
▪ 全血 ▪ 红细胞 ▪ 血浆
等张盐液
• 生理盐水、复方生理盐溶液(林格氏液、 Ringer’S液)属于等张溶液
• 推荐采用液体冲击疗法,持续补液直到血 流动力学(例如动脉压、心率、尿量)得 到改善(1D)。
• 对疑有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进行液体冲击时, 在开始4~6小时内至少要用1000 ml晶体液 。对脓毒症导致器官灌注不足的患者,须给 予更快速度更大剂量的液体治疗,至少达 30ml/kg。液体冲击疗法,可根据动态(例如 脉搏)或静态(例如动脉压)的变化,推荐采 用增量补液直到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强烈 推荐;1C级)。
• 随着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休克 深藏于组织之中,不能仅通过听心音和测 血压评估休克
• 仅仅依靠大量补液纠正血压是不够的
• 纠正组织氧供需平衡才是治疗休克的关键 环节
回顾
那么液体复苏到底该怎么实施呢?
Text Text TexHtow?
Who?
液体 复苏
When?
Text
何时进行液T体ext 复苏? 何种液体复苏?
更好的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这可能与抗生素的应用有关)
• 相反,一些严重创伤性休克的士兵在 大量补液后甚至出现“休克肺”或 “Da Nang肺” (因越南的Navy Hospital in
Da Nang, 而得名,可能是与大量等张晶体液引起 的肺水肿或者异常激活的免疫系统介导的器官损 害有关)

容量复苏金三角--非常实用

容量复苏金三角--非常实用
图容量复苏“金三角”
首先,容量复苏必须有明确的复苏目标,而且这个指标越具体越好。休克复苏的目的是改善组织灌注。由于缺少直接代表组织灌注的指标,可以用血乳酸等指标代替。容量复苏通常是复苏整个过程之中的组成部分,目标也可以用采用阶段性指标,如心率、血压、等等。这个指标应该放在三角的顶点。要注意的是,采用的目标不同,复苏的层面不同,对后续治疗的要求也不同。若以乳酸为复苏目标,可以按以下步骤指导临床的实际应用。
容量复苏金三角
容量复苏是休克复苏的基本方法,也通常是复苏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的措施。虽然容量复苏受到液体的种类、输液的速度、时间、输液量和参照的监测指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时间紧迫性及目标要求,容量复苏需要明确的指导原则及定量控制。容量复苏“金三角”是根据血流动力学原理,应用临床最常用的指标构成容量复苏的框架,而定量指导容量复苏的过程。在复苏效果最大化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液体输入导致的副作用。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容量复苏都应该在对组织灌注、压力、容量及容量反应性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二.如果乳酸高于正常值,而且中心静脉压已经达到安全上限、甚至超过安全范围,若再行输液,势必使中心静脉压继续升高。此时应检查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尤其是非循环系统直接导致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如呼吸机的设置、胸腔积液或气胸等。如果有这些原因的存在,因该先去除这些原因或努力减弱其作用强度后,再进行容量复苏。
三.如果没有其他Biblioteka 致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存在,或原因无法立即去除,则进入“金三角”的另一个顶端——容量反应性。测量容量反应性可采用临床上常用或床旁工作人员自己熟悉的方法,如,容量负荷试验、被动抬腿试验、下腔静脉直径变异度、每搏心输出量变异度、等。若容量反应性呈阳性,则说明补充液体后仍然可能增加心输出量,容量复苏可以继续进行。此时的临床监测应回到三角的顶点,继续监测乳酸变化,直至乳酸回到正常范围或乳酸清除率> 30%。乳酸达标之后,继续调整中心静脉压,使中心静脉压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1.确定休克的原因:首先要尽快确定低血容量休克的原因,例如是否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的,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如失水、烧伤等。

这有助于确定复苏的具体方法和治疗方案。

2.迅速补充液体:在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中,迅速补充液体是非常关键的。

输液的速度取决于休克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但一般来说,应迅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0.9%氯化钠溶液等。

3.控制出血:如果低血容量休克的原因是大量失血,那么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或者通过手术等方式停止出血源。

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在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过程中,有时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增加血管收缩和提高血压。

这些药物可以包括多巴胺、血管收缩素等。

5.考虑输血:如果低血容量休克的原因是大量失血,或者血红蛋白水平过低,那么可能需要输血来帮助恢复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水平。

6.监测生命体征:在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这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评估复苏的效果。

7.治疗休克的原因:除了进行急救措施外,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还需要解决引起休克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复苏休克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失血、失水、烧伤等疾病。

8.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的复发:在低血容量休克得到缓解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休克的复发。

这可能需要予以补液、输血、调整药物治疗等。

在低血容量休克的复苏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休克患者,还需要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护理,以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容量复苏治疗的阶段性资料整理

容量复苏治疗的阶段性资料整理
MAP ~ SVR X CO
—血压不能敏感反映组织灌注减少
Rackow, JAMA 1991
“休克在出现血压下降之前,
早已发生组织灌注不足”
(Schwaitzberg, J Ped Surg, 1988)
复苏后血压恢复正常不代表组织灌注正常
Occult tissue hypoxia
31 of 36 patients had normal BP but with tissue hypoxia as ScvO2 < 65% or Lactate > 2 mM/L
Ø
2a.d血mis培sion养s and 1 hour for non-ED ICU admissions..
In the event of hypotension and/or lactate > 4mmol/L:
3. 抗生素 Ø
Deliver a minimum of 20 ml/kg of crystalloid (or colloid equivalent)
容量指标:
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每搏输出量、每分钟心输出量
容量反应性指标: PPV\SVV,PLR,快速补液试验
微循环及 组织氧代谢指标
OPS(SDF)、Phi、动脉血乳酸、 SaO2、SvO2、StO2、Pcv-aCO2
传统临床指标
血压
心 率
尿量
皮肤温 度、湿
毛细血管 再充盈

传统临床指标
1.及时脱水 2.充分脱水 3.避免过量复苏
容量复苏的阶段性
Cordemans :三次打击(three-hits)学说
①第一期 :低灌注,发病6小时以内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

《容量控制性复苏》课件

《容量控制性复苏》课件

合理使用设备
通过合理使用监测设备,如压力 计和心率监测仪,可以及时获得 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从而指导 正确的容量控制策略。
关注患者护理
除了容量控制,还应重视患者的 全面护理,包括止血、纠正酸碱 失衡和维持营养平衡等,以提高 治疗效果。
总结和要点
• 容量控制性复苏是一种重要的救护技术。 • 核心原则包括早期干预、个体化策略和动态监测。 • 适用于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等场景。 • 合理团队协作、设备使用和患者护理是关键要点。
《容量控制性复苏》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容量控制性复苏》PPT课件!本课程将深入讲解容量控制性 复苏的概念、步骤和优势,同时分享操作示范和技巧。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一 重要的救护技术!
背景血液容量来提高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支持其生命功能。它是急诊 医生和护士必备的重要技能。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概念
容量控制性复苏是通过控制输入输出、调整血容量、改善灌注状态,从而提高组织氧供的一种急救技术。它可 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率,并通过优化体液平衡来提高生命体征。
核心原则和步骤
1
核心原则
1. 早期干预和识别患者需要
2. 个体化的容量控制策略
3. 动态的监测和调整
2
步骤
1. 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
2. 接受并执行容量控制策略
3.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容量指标
适用场景和优势
适用场景
1. 大出血或创伤后的失血性休克 2. 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 3. 心力衰竭导致的心源性休克
优势
1. 快速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 2. 避免过度输液的并发症 3. 提供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操作示范和技巧
团队协作
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是成 功进行容量控制性复苏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 治疗方案,并有效地执行。

限制性容量复苏

限制性容量复苏
14
复苏的液体选择——高张盐溶液
• 研究发现1 ml高渗盐溶液能有效扩容达2.75 ml,而1ml生理盐水所能体现的扩容效果仅为 0.33 ml,因而HS扩容的效能远远大于等渗 晶体的扩容效能。此外与NS相比,它还能降 低中性粒细胞活性,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防治 MODS的发生.
——Deitch EA, Shi HP, Feketeova E. Hypertonic saline resuscitationlimits neutrophil activation after traumahemorrhagic shock. (J). Shock,2003, 19 (4):328-333.
9
复苏的时机

在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早期,限制性液 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的 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救治成功率可 进一步提高,死亡率、并发症明显减少。
刘良明,胡德耀.抗休克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 医学, 1999, 11(6): 377-397.
——
10
复苏的液体选择
• 液体复苏治疗时可以选择晶体溶液 (如生理盐水和等张平衡盐溶液)和胶体溶 液(如白蛋白和人工胶体液)。由于5%葡 萄糖溶液很快分布到细胞内间隙,因此 不推荐用于液体复苏治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
限制性容量复苏
1
休克
按照病理生理分类: 1、心源性休克; 2、低血容性休克; 3、分布性休克 外周血管失张和小动脉失 张导致大血管内压力降低而微循环有效 灌注不足,常见:过敏性、神经源性、 内分泌性,感染性; 4、心外阻塞性休克。
2
限制性容量复苏
• What?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 者在未能彻底止血前不急于大量 液体输入,而是限制液体的补充, 只给予基础的液体维持机体的基 本需求,在充分止血后才给予充 分的液体复苏。

容量复苏流程

容量复苏流程

容量复苏流程Reviving capacity is a crucial process in maintaining the well-being of an individual, whether it be physical, mental, or emotional. It involves replenishing one's energy, strength, and resilience after experiencing exhaustion, stress, or trauma. For many people, the ability to bounce back from adversity is a key determinant of their overall life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 Without the capacity to recover, individuals may find themselves stuck in a state of distress or burnout, unable to move forward or grow.容量复苏是维持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过程,它涉及在经历疲惫、压力或创伤后重新获得能量、力量和适应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是他们整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决定因素。

如果没有恢复的能力,个人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或疲惫的状态,无法前进或成长。

From a physical perspective, capacity revival often involves providing the body with the necessary rest, nutrition, and care it needs to repair and rebuild itself. This can include getting an adequate amount of sleep, eating nutritious foods, and engaging in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to support overall health and well-being. Takingtime to relax and unwind can also be beneficial in allowing the body to recharge and recover from the stresses of daily life.从生理角度来看,容量的复苏通常涉及为身体提供必要的休息、营养和关爱,以便修复和重建自身。

《容量控制性复苏》课件

《容量控制性复苏》课件

03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操作方法
复苏液体的选择
01
02
03
晶体液
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 等,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外 液。
胶体液
白蛋白、血浆等,用于补 充细胞外液并维持胶体渗 透压。
人工合成胶体
羟乙基淀粉、明胶等,用 于补充血容量。
复苏容量的确定
根据失血量估算
根据患者伤情、病史和临床表现,结 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红蛋白、红 细胞压积等)来估算失血量。
以缓解症状。
容量控制性复苏与其他复苏方式的比较
容量控制性复苏与自由体位复苏的比 较
容量控制性复苏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有利于保持呼 吸道通畅和血液循环的稳定性;而自由体位复苏则允 许患者自由体位,更符合患者的舒适度。
容量控制性复苏与目标导向性复苏的 比较
容量控制性复苏更注重液体的输注和控制,而目标导 向性复苏则更注重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调整和优 化。
《容量控制性复苏》ppt课件
目录
• 容量控制性复苏概述 •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理论基础 •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操作方法 •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临床应用 •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注意事项与争议 • 容量控制性复苏的未来展望
01
容量控制性复苏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容量控制性复苏是指通过控制输 液速度和输液量,使机体恢复有 效循环血容量,旨在维持生命体 征和脏器灌注的复苏方法。
发展历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容量控制 性复苏的方法逐渐得到完善和优化, 成为现代急救医学中重要的复苏手段 之一。
适用场景与对象
适用场景
容量控制性复苏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 导致的循环衰竭、失血性休克等紧急 情况,如车祸、自然灾害、事故现场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甲肾上腺素 (0.5 到 5 µg/kg/min )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 1989-91 7 33+1 7,1+0,6 37 17 15 1996-98 51 34+1 5,6+3,7 48 4 10
血管活性药物(%) ISS评分 补液(L) 收缩压<80 mmHg (%) MODS (%) 死亡率(%)
时间对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立即复苏
Schlumberger et al, Br J Anaesth, 74, 42, 1995
时间对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延迟复苏
Schlumberger et al, Br J Anaesth, 74, 42, 1995
酸中毒/低温/凝血功能障碍 之间相互影响 恶性循环
Smail et al., MAPAR 1999
例子1
多发伤病人 – 失血性休克 院前补液 5000 ml
没有使用去甲肾上腺素
院内心脏骤停
血红蛋白: 1,5 g/dl
死亡
例子2
股动脉伤口 –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有效
容量丢失被忽略
止血手术不顺利
去甲肾上腺素 从 0,5 到 5 mg • • •
1)充分复苏 或 限制复苏?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3)晶体液 或 胶体液? 4)等渗液 或 高渗液? 5)容量复苏 或 血管活性药物?
• 6)采用何种监测指标?
1)充分复苏 或 限制复苏?
• 1960-70,Shires、Moyer、Moss建议对创伤性 休克的患者快速大量补液 • 该方法在越南战争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 比二战及朝鲜战争,越战期间士兵的死亡率并 未因为快速大量补液而得到更好的控制
6)采用何种监测指标?
-
心率 有创血压 呼末CO2 SpO2 每小时的尿量
Hypothermie et TT
Reed et al. J Trauma 1992
谢谢
« 于贫血相比,低容量才是真正的致死原因 »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 传统观点认为,创伤休克低血压应立即进行液体 复苏并服用血管活性药物, 以尽快提升血压 • 也有人认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特别是有活动性 出血的休克患者,主张在彻底止血前, 仅予少量 的平衡盐液维持,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量 液体复苏而;不主张快速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即 刻复苏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 术后并发症(包括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伤口感染及 脓毒症) 延迟复苏更少 • From: Bickell: NEJM, Volume 331:1105-1109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 患者存活率情况延迟复苏组更高 • From: Bickell: NEJM, Volume 331:1105-1109
液体复苏
赵 剡 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

多发伤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
SNC Hémo SNC+Hémo SDMV Autres
4%1% 4% 40%
51%
* Décès
précoce < 48 h (n=154)
Sauaia et al., J Trauma 1995
收缩压 < 80 mmHg
VISEP
n= 537
(Brunkhorst et al, N Engl J Med 2008)
4)等渗液 或 高渗液?
7.5%氯化钠只输入相当于失血量的10%-25% ,即能使循环复苏
细胞内液
组织间隙液
血管内液
只需输入失 血量的10 %-25%
5)容量复苏 或 血管活性药物?
凝血功能障碍
酸中毒
出血
组织缺氧
低温 液体复苏 大量输血
Spahn et Rossaint BJA 2005
血小板和凝血 因子稀释
失血性休克:关键的3个因素
凝血功能障碍 酸中毒: pH < 7,10 低温
Moore et al., Am J Surg 1996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 Bickell等研究了598例创伤休克患者 即刻复苏(309例)和延迟复苏(289例) 的情况 • 在到达手术室前,即刻复苏组平均 输注液体2478 ml,延迟复苏组平均 输注375ml • 其结果如下: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 两组在到达手术室时的血压却基本相同,延迟复苏组血压水平并 未明显低于即刻复苏组 • From: Bickell: NEJM, Volume 331:1105-1109
2)即刻复苏 或 延迟复苏?
• 且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酶原 时间) 延迟复苏组更好 • From: Bickell: NEJM, Volume 331:1105-1109
• 纠正组织氧供需平衡才是治疗休克的关键环节
过分补液的风险
• 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机械破坏已形成的 血凝块使出血加重 • 稀释凝血因子.
• 多功能衰竭出现诱因.
1)充分复苏 或 限制复苏?
• 没有颅脑外伤 目标:PAM = 60-70
• 有颅脑外伤 目标: PAM = 90
• 限制复苏 不等于 不复苏
如何评价和应用这些结果?
3)晶体液 或 胶体液? 晶体液不能保证足够的容量效应
细胞内液 组织间隙液 血管内液
0.8L
0.2L
输入晶体液 1升
3)晶体液 或 胶体液?
• • • •
有颅脑外伤时不能使用 RINGER LACTATE 晶体和胶体 液体没有区别 直接选择胶体 : 出血 > 20% 血容量 或 血浆和白蛋白 不可以用于容量复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