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2013年贵州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3年贵州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3年贵州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006.79亿;人均GDP为22981.60元,位列全国所有省市最末位。

从各地级市来看,贵阳、遵义和毕节位居前三,安顺GDP位列最末。

从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城市为贵阳、六盘水和遵义,人均GDP分别为7445.09美元、4926.03美元和4165.09美元。

毕节人均GDP最低,为2531.34美元。

(注:常住人口数据采用的2013年数据,部分数据为统计初值,随后做进一步更新)2013年贵州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2013年GDP排名地级市2012年GDP(亿元)2013年GDP(亿元)2013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人均GDP排名1 贵阳1700.3 2085 452.19 46108.94 7445.09 12 遵义1343.9 1584.7 614.25 25798.94 4165.69 33 毕节872.4 1025 653.82 15677.10 2531.34 94 六盘水738.65 876.95 287.45 30507.91 4926.03 25 黔南533.34 642.61 323.5 19864.30 3207.44 46 黔东南474.5 584.64 348.34 16783.60 2710.00 87 黔西南458.7 558.91 282.22 19804.05 3197.71 58 铜仁447 534.1 310.4 17206.83 2778.34 79 安顺350.7 427.85 230.05 18598.13 3002.99 6。

2013年贵阳市工业经济月报(10月)

2013年贵阳市工业经济月报(10月)

2013年贵阳市工业经济月报(10月)贵阳市1—10月工业经济发展报告1—10月,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高位运行”发展态势,但受大环境的影响,产销率回升缓慢,部分行业、企业效益状况不佳。

一、1—10月工业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一)工业增加值目标完成情况10月,全市实现500万元口径工业增加值49.4亿元,1—10月累计实现488.2亿元,为省目标600亿元的81.4%,欠进度1.9个百分点;为市目标610亿的80%,欠进度3.3个百分点。

10月,全市实现2000万元口径工业增加值44.5亿元,1—10月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49亿元(见表一)。

表一 1—10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表时间指标口径10月1—10月累计绝对值(亿元)增速% 绝对值(亿元)增速%500万元口径工业增加值49.4 21.7 488.2 20.8 其中:2000万元口径工业增加值44.5 11.4 449 15.9 (二)工业投资目标完成情况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840.2亿元,为年目标的84.02%。

经省统计局评估,贵阳市工业投资总量全省排名第1,比第2位的遵义市多220亿元;预计全年可确保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的目标。

(三)园区建设目标完成情况1—10月,全市12个产业园区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0.5亿元,占省年目标1425亿元的87.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6亿元,占省年目标823亿元的83.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2亿元,占省年目标301亿元的83.7%;产业项目投资434亿元,占省年目标522亿元的83.1%);建成标准厂房44.5万平方米,占省年目标51万平米的87.2%。

(四)企业上规超额完成全年目标10月份,全市申报入规企业57户,正待国家统计局审批(其中,新建上规企业9户,500万口径升级为2000万元口径企业48户),若以上企业获批,1—10月全市预计新增规上企业104户(其中,预计新增2000万元口径企业83户),已超额完成全年80户的目标。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13年3月29日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牢牢把握“两加一推”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抢抓国发2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争先,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速、质量提升、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创新突破的良好局面,为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17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2.28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17.3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910.70亿元,增长14.1%。

三次产业结构为4.2﹕42.2﹕53.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增幅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增幅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

201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0。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7.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0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5.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6%,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3.9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6%;烤烟播种面积1.2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0%;蔬菜播种面积9.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粮食产量44.50万吨,增产10.6%。

其中夏粮产量8.22万吨,增产1.0%;秋粮产量36.28万吨,增产13.0%。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粮食作物产量44.50 10.6 按夏秋粮分夏粮8.22 1.0 秋粮36.28 13.0 按类别分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324公顷,比上年增长8.5%。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14年3月18日201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按照实现“四个突破”、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总量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208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三次产业结构为3.9﹕40.7﹕5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5.5%,增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1%。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油菜籽播种面积3.9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4%;烤烟播种面积1.1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8%;蔬菜播种面积10.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

全年粮食产量43.26万吨,减产2.8%。

其中,夏粮产量8.64万吨,增产5.1%;秋粮产量34.62万吨,减产4.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385公顷,比上年增长9.4%。

油茶籽产量113吨,比上年减产13.1%;核桃产量234吨,比上年增产35.3%;板栗产量168吨,比上年增产15.9%。

全年肉类总产量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4.9%;牛奶产量45965吨,比上年增长13.2%。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1.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全年实现机耕面积8.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机播面积2070公顷,比上年下降1.2%;机收面积3380公顷,比上年增长7.1%。

2007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8.03.25•【字号】•【施行日期】2008.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07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08年3月25日)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谋求跨越式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贵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9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三次产业结构为6.5:46.7:46.8,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全市人均生产总总值达19564元,比上年增长15.2%。

表1:2007年生产总值单位:亿元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48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6%;油料种植面积4.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蔬菜种植面积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1.1%;烤烟种植面积1.1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8%。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林业生态建设继续推进。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59公顷,退耕还林面积 471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1757公顷。

表3:2007年主要林产品产量畜牧业生产保持增长。

全年肉类总产量20.54万吨,比上年增长6.6%;牛奶产量2.53万吨,比上年增长2.7%;水产品产量1.19万吨,比上年增长3.4%。

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7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6%;全年实现机耕面积5.1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1.7%;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89万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52万吨,比上年增长0.8%。

200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社会统计【发布部门】贵阳市统计局【发布日期】2005.03.20【实施日期】2005.03.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4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 2005年3月20日)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围绕建设大贵阳和生态经济市的目标,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顺利实现“十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4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是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1.77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33.24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8.62亿元,增长12.3%。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7.6:50.4:42.0调整为7.2:52.6:40.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4.2%、60.0%、35.8%。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12683元,比上年增长13%。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77.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8%,高于全市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6.9%,居住类价格上涨3.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持平。

除此以外,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5%,衣着类价格下降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3.1%。

200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贵阳市统计局2007年3月15日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0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93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291.73亿元,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273.22亿元,增长13.6%。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3%、48.4%和45.3%。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17025元,按年末汇率折算,约合2180美元。

二、农业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2.6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5%;油料种植面积3.9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蔬菜种植面积4.8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0%。

受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和烤烟种植计划调整的影响,全年粮食产量58.07万吨,比上年下降5.1%;烤烟产量1.82万吨,比上年下降12.0%。

油菜籽产量6.26万吨,比上年增长2.4%;蔬菜产量 105.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1%。

表一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27万公顷,退耕还林面积300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75万公顷。

主要林产品产量:生漆33.1吨,比上年增长11.9%;油桐籽254.12吨,比上年增长8.7%;油茶籽155.4吨,比上年增长39.1%。

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

全年肉类总产量19.27万吨,比上年增长6.7%;牛奶产量2.46万吨,比上年增长14.8%;水产品产量1.15万吨,比上年增长8.9%。

表二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农田机耕面积实现较快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2014年3月18日201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按照实现“四个突破”、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总量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208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三次产业结构为3.9﹕40.7﹕5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5.5%,增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1%。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油菜籽播种面积3.9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4%;烤烟播种面积1.1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8%;蔬菜播种面积10.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

全年粮食产量43.26万吨,减产2.8%。

其中,夏粮产量8.64万吨,增产5.1%;秋粮产量34.62万吨,减产4.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385公顷,比上年增长9.4%。

油茶籽产量113吨,比上年减产13.1%;核桃产量234吨,比上年增产35.3%;板栗产量168吨,比上年增产15.9%。

全年肉类总产量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4.9%;牛奶产量45965吨,比上年增长13.2%。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1.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全年实现机耕面积8.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机播面积2070公顷,比上年下降1.2%;机收面积3380公顷,比上年增长7.1%。

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0%;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42万吨,比上年下降3.4%。

表3:2013年主要畜产品产量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0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⑶55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十大工业行业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六大特色支柱产业⑸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⑹增加值43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1%,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9%,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6%,高技术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2%。

表4: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97.9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实现利税总额38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实现利润总额1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6%。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30.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68.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195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41亿元,比上年增长8.2%;第二产业投资43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第三产业投资15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

表5:2013年分产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500万元口径)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79.64亿元,增长14.9%,其中城区763.04亿元,增长1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03亿元,增长27.6%。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零售业零售额66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住宿业零售额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7%;餐饮业零售额32.82亿元,比上年增长9.8%。

六、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3.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1%。

其中出口55.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进口7.3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7%。

全年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项,比上年增长100.0%。

实际直接利用外资6.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9%。

表6:2013年外贸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表7:2013年分国别(地区)外贸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发送量60430.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0%;完成货物运输量21281.10万吨,比上年增长27.9%。

表8:2013年运输完成情况全市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79.5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1%,其中汽车拥有量65.0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2%。

私人汽车拥有量54.7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8.0%。

全市邮电业务总量7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2亿元,比上年增长9.5%;电信业务总量7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1.89万户,比上年下降0.1%;移动电话用户753.25万户,比上年增长17.5%,其中3G用户数210.41万户,比上年增长91.8%;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3.63万户,比上年增长15.9%。

全市全年旅游总收入728.66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5229.79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6009.08万人次;接待外国(海外)游客13.42万人次。

表9:2013年旅游情况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63.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表10:2013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单位:亿元全市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766.05亿元,比年初增加1349.3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34.90亿元,比年初增加329.22亿元。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05.01亿元,比年初增加675.28亿元。

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42.0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7.08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3436.32亿元,比年初增加854.84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7.14亿元,比年初增加328.56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177.93亿元,比年初增加690.0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145.43亿元,比年初增加247.4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956.78亿元,比年初增加463.59亿元。

全年保险保费收入6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

保险赔付支出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表11:2013年保险业情况单位:亿元全市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4家,其中上交所5家,深交所9家。

上市公司总市值6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证券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29家,资金帐户数39.50万户,比上年增长2.6%,成交金额达到2890.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6%。

期货营业部9家,成交金额551.88亿元,比上年增长69.3%。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全年发展市级创新型企业73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0家。

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600万元支持小微企业2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7个,其中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1个;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4个,其中重大科技专项7个;培养、引进科技人才106名,同时引进科技人才团队8支。

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136家,建立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

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为7039件,比上年增长29.4%。

专利授权量3531件,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发明专利535件,实用新型专利2185件,外观设计专利811件。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381人,在校生12521人,毕业生3633人;高等教育招生11.03万人,在校生33.41万人,毕业生7.0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83万人,在校生15.35万人,毕业生3.8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92万人,在校生8.34万人,毕业生2.40万人;普通初中招生5.77万人,在校生17.43万人,毕业生5.82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82万人,在校生30.87万人,毕业生5.8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213人,在校生1108人,毕业生14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99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2个,文化站168个,公共图书馆10个,图书馆藏书量285.89万册。

有广播电台2座,调频转播发射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农村广播人口覆盖率100%,无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18%。

电视台2座,电视发射及转播台2座,电视综合覆盖率99.70%,农村电视综合覆盖率99.48%,无线电视覆盖率92.12%。

全年出版图书1537种,总印数9863.39万册;印刷出版杂志74种,总印数1528.69万册;印刷出版报纸30种,总印数31855.36万册;出版音像制品2种,发行数量0.9万张(万盒)⑺。

全市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035个,其中医院165个,卫生院7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03个,村卫生室143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卫生机构床位32784张;卫生技术人员32945人,执业(助理)医师12724人,注册护士14185人,药师1474人,技师1764人。

全市拥有75所体育运动学校;7986名运动员,其中1814名女运动员;415名裁判员,其中138名女裁判员。

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60次,其中,1000人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动160次;举办培训班50次,培训人数达到9200人。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贵阳籍运动员获银牌1枚、铜牌3枚;全省锦标赛,贵阳运动员获得111枚金牌,285枚奖牌。

2013“三星车险”杯世界围棋大师赛三番棋决赛,贵阳棋手获世界冠军。

十一、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年末市区道路总长度达到936.59公里,道路面积1629.65万平方米,桥梁193座,其中立交桥17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