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和效果如何评估

恢复时间
患者满意度
4
评估结果的应用
手术改进
改进手术技术,提高手术成 功率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手术方 案
加强术后护理,降低并发症 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 信任度
患者教育
解释手术风险和效果:让患者了解 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效果,以便做 出明智的决定。
提醒定期复查: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可能出现 的问题。
患者反馈:收 集患者对术后 效果的反馈, 评估手术满意
度
患者自评
视力变化:患者自我感觉视力是否 有所改善
恢复速度:患者自我感觉手术后眼 睛的恢复速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疼痛程度:患者自我感觉手术后眼 睛的疼痛程度
并发症:患者自我感觉手术后是否 有并发症出现
观察指标
视力改善程度
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
意眼部卫生等
眼内炎症
症状:眼红、眼痛、视力下 降等
原因: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 眼内炎症
治疗: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 口服抗生素
预防:严格无菌操作,避免 手术过程中感染
眼压升高
原因:手术过程 中可能会导致眼 压升高
症状:头痛、恶 心、呕吐等
处理方法:使用 降眼压药物,严 重时需进行手术
预防措施:术前 检查眼压,术后 密切观察眼压变 化
2
白内障手术的效果 评估
视力恢复情况
手术后视力恢 复程度:大部 分患者视力明
显改善
恢复时间:术 后1-3个月内 视力逐渐恢复
影响视力恢复 的因素:手术 技术视力下降、眩
光等问题
患者满意度
手术效果:视力 恢复程度,是否 达到预期效果
做了白内障手术眼睛下坠怎么办,治疗方法

做了白内障手术眼睛下坠怎么办,治疗方法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一旦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严重影响到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目前,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眼睛下坠感。
如果患者手术后出现眼睛下坠,应该怎么办呢?一、眼睛下坠的原因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眼睛下坠感,是由于眼睛手术时发生了一定的损害,导致眼睛所处的位置和压力感觉出现了改变。
具体而言,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形:1.手术引起的眼肌疲劳:手术的过程中,眼部肌肉经过轻微的损伤,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眼肌疲劳,眼睛下坠的感觉。
2.眼睛所受的压力有变化:白内障手术会在眼睛内部植入人工晶体,这可能会对眼睛内部的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眼睛所受的压力发生变化,患者就会感觉到眼睛下坠。
3.新的晶体太重:不同材料的人工晶体重量不同,如果新的晶体较重,就会对眼睛产生一定的负担。
这个时候,患者也有可能出现眼睛下坠的感觉。
二、治疗方法眼睛下坠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并不会对视力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此,大多数人并不需要通过特别的治疗来缓解眼睛下坠的感觉。
不过,如果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就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 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眼睛下坠感通常不需要特定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来缓解症状。
特别是手术后的几周内,要尽量避免沾手比较脏的物品,防止感染,同时多向医生咨询,注意术后护理,尽量不要碰到眼睛。
2. 预防眼肌疲劳:疲劳是眼睛下坠的一个普遍原因。
因此,患者需要尽量避免对眼睛造成过度的疲劳。
这个时候,可以多给眼睛休息,避免用眼过度或者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
3. 及时找医生咨询:如果眼睛下坠的感觉严重,患者应该尽快找医生咨询,并按照医生的看法进行治疗。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眼睛下坠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注意事项1. 定期复诊: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白内障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作者:詹敏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9期一、什么是白内障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东西,与我们人的眼睛里面有一种特别的组织息息相关。
它表现为透明色,当光线经过它以及其他的屈光物质到达我们的视网膜,最后由视神经到达我们的大脑,我们才能看到眼前的美丽的世界。
可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的晶状体出现混浊,这个时候光线透过视网膜的在视网膜成像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当患上这种病,人就会看不清楚东西的,我们将这种引起视网膜浑浊的疾病称之为白内障。
老年人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由于病变,导致可溶性蛋白变性且含量减少,不可溶性的蛋白增加,导致晶状体出现浑浊而表现视物模糊,在我们的生活中,。
白内障只有长到一定程度,成熟了,才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手术有时又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二、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老年人白内障最主要表现为就是视力减退,与其他退行性变如远视眼不同,初病时表现为视物模糊,可见眼前的固定性黑影,或者出现复视等。
当视力下降的明显时候,患者可能只有光感而完全看不见东西。
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到成熟需要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少的几个月即可,有的需要数年甚至几十年,也有些患者的症状在某一阶段暂停而保持不变。
三、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在做白内障手术时,有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种病发症会出现在手术的任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手術后的一周内,往往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2、白内障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出血以及炎症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地眼压明显升高。
如果不及时干预任其发展可能最终会形成青光眼3、术后出现眼痛、视力下降、充血、玻璃体混浊等炎症,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4、几个月后,又长出了白内障,也叫后发性白内障。
5、由于手术时候对眼角膜进行切开缝合势必造成眼球地表面完整性受到损害,光线不能够良好地聚焦就会形成散光。
6、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出现眼前黑点等。
长期的术后低眼压等。
(完整版)白内障术中并发症

第二章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第一节术中并发症一、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目前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大多邻近角巩膜缘之前或之后。
按位置不同,可分为透明角膜切口、角巩膜缘切口和巩膜切口;按切口截面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双平面切口(先垂直后斜行)、三平面阶梯切口(浅1/2层垂直,深1/2层与角膜面呈120°)和四平面的巩膜瓣切口;按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切口(用于囊外摘除或囊内摘除)和小切口(用于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吸除或手法切核囊外摘除)。
(一)切口位置不当切口位置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多与内切口位置也就是切口进入前房的位置有关。
内切口的理想位置应在小梁网与角膜前弹力层之间。
1.内切口太靠后原因有做板层垂直切口时太深,再穿刺入前房就会过早进入前房;做穿刺动作时角度过于垂直;做超声乳化切口时,隧道过短。
内切口太靠后,可导致术中虹膜脱出,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等进入前房困难;器械进入前房时,容易损伤虹膜,造成术中出血、瞳孔缩小、虹膜色素脱落甚至虹膜根部离断以及术后炎症反应加剧;在超声乳化术中,还可导致切口的阀门自闭功能消失引起术后切口漏水;另外,切口过于靠后,还会造成小粱网组织损伤和术后发生房角粘连。
2.内切口太靠前原因有板层垂直切口太浅;选择位置过于靠近角膜中心;超声乳化切口的隧道过长等。
内切口太靠前,器械或人工晶状体进入前房时,易碰伤角膜内皮或撕脱角膜后弹力层。
(二)切口大小不当1.切口过大术中容易引起漏水,造成浅前房。
2.切口过小不利于娩出晶状体核和植入人工晶状体;在超声乳化手术中,过小的切口还会使器械操作受到限制,引起角膜牵拉性皱褶,影响手术能见性}切口过紧还会压迫超声乳化手柄的硅胶套管,妨碍灌注液的流出,引起切口的灼伤。
(三)切口深浅不当1.切口太浅过薄的外板层在器械进出前房时容易撕裂或失去张力而漏水。
2.切口过深容易损伤睫状体和深层血管。
切口过深,内板层过薄,也会因器械进出而失去张力导致漏水。
(四)超声乳化隧道切口长短不当1.隧道过短会使自闭切口的阀门功能减弱而影响术后切口的自闭。
白内障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白内障手术有什么风险吗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通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然而,就像任何手术一样,白内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决定是否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了解可能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风险1.感染风险:白内障手术可能会引发眼部感染,尤其是在手术后期。
感染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或其他并发症。
2.视力问题: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或双重视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是永久性的。
3.眼压升高: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来控制眼压。
4.视网膜剥离:极少数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剥离的情况,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5.后遗症:手术后可能会留下一些不良后果,例如角膜水肿、视觉异常等。
风险因素1.年龄:年龄越大,患者可能面临的手术风险就越高。
2.眼部健康: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手术风险。
3.手术技术: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设备的先进程度也会影响手术的风险程度。
4.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手术的反应会有所不同,因此风险也会存在差异。
减少风险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医生:选择经验丰富且资质合格的医生进行手术可以降低风险。
2.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接受全面的眼部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从而减少手术风险。
3.遵医嘱:手术后的恢复期非常重要,患者需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患者在做出手术决定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只有在充分准备和审慎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104页】

20世纪80年代复苏
超乳
双手超乳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9
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演变
• 角膜缘针刺 120度角膜缘切开 12mm角膜缘切口 8mm角巩缘 隧道切口 2.5~3.5mm透明角膜隧 道切口 1.5mm透明角膜切口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40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隧道切口:6~8mm • 闭合注吸系统 • 联合前房维持器 • 无缝线
(一) 预防
清晰的手术显微镜对焦,手术中分清
囊膜与皮质;做皮质冲洗时,发现有后囊膜
皱折时及早停手。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20
(二)处理
如果后囊已破,可于娩核或出核时 将残余核块以注水圈套器圈出,然后注 射少许粘弹剂压住破孔位置玻璃体,植 入人工晶状体于入睫状沟内,陆续抽吸 残余皮质,缩瞳。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集液袋 43
• 文丘里泵工作原理
液体
从集液盒过来的气体
集液盒
抽吸管路
超声乳化手柄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负压
气流
44
PHACO
• 优点
– 手术切口小,可自闭,愈合快 – 术中前房保持良好 – 术后散光小 – 视力恢复好
• 缺点:仪器昂贵;硬核、瞳孔疾患者、 某些遗传病患者慎用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45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5
三、黄斑囊样水肿
一 般 发 生 于 术 后 2~4 个 月 。 手 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是黄班囊样 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手术时 间过长,术后炎症反应也是危险因素。
广西医科大学眼科中心
36
四、视网膜脱离
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 入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大约 为1%~3%。多在术后6个月内发生。多 发生在高近视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 的病例中。一经发现视网膜脱离即应采 取手术方法治疗。
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

白内障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护理感染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0.13%[1],临床表现为患者突然发生眼球疼痛,结膜水肿、充血,前房玻璃体内大量渗出,有时有前房积脓。
虽然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便是最严重且对视力具有破坏性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视力恢复不堪设想。
现将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护理总结如下。
1 术后护理1.1生活护理:由于白内障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术后不仅出现眼部疼痛,而且视力严重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因此,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解决患者生活所需,在患者输液、吃饭、上厕所时给予帮助,生活用品放在患者易取之处。
1.2饮食护理:由于患者视力严重下降,心理负担较重,出现不思饮食,因此我们每天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瘦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禁烟酒,避免食用硬质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坚实的基础。
1.3 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会显得焦虑和恐惧,担心视力能否恢复,我们要多鼓励患者,多和患者进行交谈,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能主动的配合我们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护士要经常与家属沟通,改变家属的紧张情绪,通过影响家属而达到影响病人的最终目的。
1.4健康宣教:术后护士要经常巡视,尤其术后24~48h为急性细菌性眼内炎好发时间段[2],保持术眼敷料清洁干燥,不要用眼过久,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脏毛巾擦眼睛,避免脏水流入术眼,保证好睡眠。
1.5控制血压、血糖:患者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时,要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在相对正常水平,以免引起患者身体的不适以及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后果。
1.6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一日三次和两次的用药要严格分开执行,保持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有效浓度,操作一定要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联合房水和玻璃体穿刺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

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虽然白内障手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有效的,但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了解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也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一、感染感染是白内障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过程中,如果细菌或其他病原体进入眼内,就可能引发感染。
感染的症状包括眼睛疼痛、红肿、视力下降、分泌物增多等。
一旦发生感染,需要立即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来清除感染灶。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医生在手术前会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手术中也会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患者在手术后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
二、角膜水肿角膜是眼睛前端透明的部分,在白内障手术中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角膜水肿。
角膜水肿会使角膜变得混浊,影响视力。
这种并发症通常在手术后的短期内出现,多数情况下会逐渐自行消退。
但如果水肿严重或持续不消退,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措施来促进恢复。
三、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白内障复发,而是指手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在晶状体后囊膜上形成混浊。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手术后数月或数年。
后发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是视力逐渐下降。
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激光在后囊膜上打孔,以恢复视力。
四、眼内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眼内的血管,导致眼内出血。
少量的出血一般可以自行吸收,不会对视力造成太大影响。
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视网膜损伤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五、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手术可能会改变眼球的结构和眼压,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视网膜脱离会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患者在手术后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六、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是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
一、术中并发症
1. 浅前房或无前房: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除术中,由于前房灌注量不足、切口过大而漏水、眼球受外力积压或玻璃体内压升高,都可能使前房变浅甚至消失。
前房变浅使眼内手术操作十分困难,并极易损伤角膜内皮等眼内组织。
2. 眼内组织损伤:因眼内前房空间有限,操作不慎易损伤眼内其他组织。
角膜内皮可被器械、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进出眼内时直接损伤,也可因灌注过猛或灌注液成分不合适而损伤;器械或人工晶状体进入角膜基质层与后弹力层之间会导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这两种损伤均会引起角膜混浊,严重者可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
虹膜损伤可引起前房出血。
3. 出血:术中的前房出血常为切口处血液的渗入、虹膜根部离断等。
视网膜血管也可能破裂出血引起玻璃体积血,可见于视网膜裂孔形成而使横越裂孔表面的血管断裂,或由于视网膜血管的异常或病变。
暴发性出血主要是因为睫状后短动脉或后长动脉、脉络膜静脉的破裂,大量而迅猛的出血可导致眼内容物包括虹膜、晶状体、玻璃体甚至视网膜和脉络膜脱出到眼外,这是白内障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后囊膜破裂:菲薄的后囊膜在术中易破裂。
裂口大者易致玻璃体脱出,或晶状体核和/皮质经裂口坠入玻璃体腔。
二、术后并发症
1. 出血:术后前房出血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大多来源于切口或虹膜血管出血。
玻璃体积血常因糖尿病、视网膜裂孔或继发于低眼压。
迟发性脉络膜出血较少见。
2. 眼内压升高:白内障术后一般有短暂的眼压升高,24小时可下降至正常。
若眼压持续升高,则形成青光眼。
眼压升高的原因包括:出血、晶状体皮质残留、炎症反应、瞳孔阻滞、黏弹剂残留或术前业已存在的青光眼。
特殊情况下,由于房水向后倒流并阻滞于玻璃体内,虹膜隔前移导致前房角关闭,引起恶性青光眼(又名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3. 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感染源为手术野和手术器械、术后滴眼液等。
根据病原体的致病性不同及病程长短,眼内炎可呈现急性或慢性表现。
一般的临床表现包括眼痛、视力下降、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前房积脓和玻璃体混浊等。
4. 慢性葡萄膜炎:与毒力较低的细菌如丙酸痤疮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感染或术前既存在的慢性葡萄膜炎有关。
部分病人尚可由对人工晶状体的反应所致。
5. 后囊膜混浊:既后发性白内障,术后数月即可发生。
6. 角膜散光:角巩膜缘的切开和缝合不可避免地使角膜的表面完整性收到破坏,引起散光。
手术切口的位置、形态、长度、缝合的类型和缝线的松紧等都影响散光的大小。
7. 视网膜光毒性损伤:手术显微镜强光的长时间照射会导致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光损伤。
患者术后出现视力下降、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
8. 黄斑囊样水肿:又称Irvine-Gass综合症。
发病机制尚不确切,相关因素包括伴有前列腺素释放的炎症、玻璃体黄斑牵引、暂时性或长期的术后低眼压等。
三、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
1. 瞳孔纤维蛋白渗出:术后的葡萄膜炎症反应致纤维蛋白渗出,沉积于人工晶状体表面,可引起视力下降、瞳孔阻滞,后者尚可导致眼压升高。
2. 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包括瞳孔夹持、偏位等。
3.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可因损伤前房角和角膜内皮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和角膜内皮失代偿。
4.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误差:由于人工晶状体制造、术前患眼测量和计算中的误差或错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