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之辛德勒的名单概述

合集下载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电影,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富,拯救了超过一千名犹太人的生命。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产生了许多共鸣。

首先,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出色的演员表现,成功地再现了二战时期的紧张氛围和人们的苦难。

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运用了许多细节和真实的历史素材,使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犹太人面临的威胁。

特别是片中描绘犹太人被迫进入集中营的场景,让人心痛不已,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其次,电影通过辛德勒这个角色,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辛德勒开始是一个贪婪的商人,但随着战争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财富可以用来拯救生命。

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不顾自身利益,努力保护犹太人免受迫害。

这种无私的行为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相信人性中的善良力量是无可估量的。

此外,电影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对人们心灵的摧残。

片中的角色们经历了各种痛苦和困境,他们的选择和行为都受到了战争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片中描绘的纳粹党员阿蒙·戈特,他既是辛德勒的朋友,又是犹太人的敌人,这种复杂的关系让我思考战争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

最后,电影通过精心编排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展示了希望和拯救的力量。

辛德勒的行动最终挽救了超过一千名犹太人的生命,给了他们重获自由和生存的机会。

这种希望和拯救的力量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们仍然可以相互帮助和支持,创造奇迹。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出色的表演,向观众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反思了战争对人们的影响,也让我相信善良和正义的力量永远存在。

它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观众还是对人性的探索感兴趣的观众,都会从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深刻感人的电影,它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工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勇气拯救了大量犹太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观影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共鸣。

首先,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一面。

辛德勒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冒着巨大风险救助了大量的犹太人。

他的善良和勇气令人钦佩,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之处。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非常出色。

辛德勒虽然是一个商人,但在战争期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人道主义精神。

而纳粹党员戈特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他既有残忍的一面,又有着对辛德勒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我在电影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影片的拍摄手法和音乐也非常出色。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使得影片的场景更加真实,让我仿佛置身于二战的战场之中。

此外,约翰·威廉斯的音乐为影片增添了很多情感,让我在观影过程中更加投入。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让我在观影
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共鸣。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出色的角色塑造和精彩的拍摄手法,展现了人性的伟大之处,让我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一部感人至深的人性之作作为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之作,《辛德勒的名单》以其深刻的人性描绘和感人至深的情节,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电影体验。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二战的历史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善恶和救赎的深刻思考。

首先,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展现了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残酷现实。

通过辛德勒这个实际存在的人物,观众可以亲眼目睹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和迫害。

这些场景令人痛心,让人深思,也让人对人类的黑暗面产生了更深的认识。

然而,电影并没有停留在描绘残酷的战争场景上,而是通过辛德勒这个角色,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辛德勒是一个商人,一开始只是为了谋取利益而雇佣犹太人。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犹太人的处境,并决定利用自己的资源去拯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

这种从利己到利人的转变,让观众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气,也让观众对人性的可能性充满了希望。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利威特和斯特恩是辛德勒身边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形象描写得非常细腻。

利威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他不仅能够帮助辛德勒完成拯救犹太人的计划,还能在危急时刻保护他们的生命。

而斯特恩则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她不仅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还能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其他人。

这些角色的塑造让观众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也让观众对人性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外,电影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

约翰·威廉斯的配乐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电影增添了更多的情感和力量。

特别是电影结尾的那一幕,当幸存者们在辛德勒的墓前敬献花束时,配乐的高潮部分让人动容,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和人性的伟大。

总的来说,《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深刻地描绘了人性的善恶和救赎。

无论是战争场景中的残酷,还是辛德勒和他身边的人们的勇气和善良,这些都让观众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思考和感悟的作品。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电影,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震撼人心的故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受和共鸣。

首先,电影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演员阵容,成功地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残酷现实展现在观众面前。

主人公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个商人,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拯救了大量犹太人的生命。

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出色,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黑暗的时代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

其次,电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场景再现,让观众深刻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影片中充满了对人类生命的珍视和对战争暴行的愤怒,这种情感在观众心中激起了深深的共鸣。

特别是那些描绘纳粹集中营中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和折磨的场景,令人痛心疾首。

此外,电影还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和精心打造的角色关系,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辛德勒和他的财务主管伊特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辛德勒对伊特茨的信任和友情,使得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了希望和人性的力量。

这种真实而温暖的关系,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辛德勒的行为和他所代表的价值观。

最后,电影的音乐和摄影也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情感色彩。

音乐的运用巧妙地营造了电影的氛围,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而摄影的精美和细腻,让观众在电影中感受到了美与丑、光明与黑暗之间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电影的感染力。

总之,《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出色的演员表演和精湛的制作,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感受和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二战的历史片,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勇气和希望的感人之作。

无论是在战争的黑暗时代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去追求正义和真善美。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艺术文化浅析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艺术文化浅析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艺术文化浅析1. 引言1.1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简介《辛德勒的名单》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一部影片,于1993年上映。

影片根据托马斯·康利利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通过雇佣犹太工人,将他们从纳粹集中营中解救出来的真实故事。

这部影片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年代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考验,同时也展现了人道主义的光辉。

《辛德勒的名单》在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还赢得了众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影片的故事情节引人深思,人物形象鲜明,表现出导演对细节的把握和对历史事件的敏锐洞察力。

通过细腻的表现和感人的情节,观众不仅被带入了那段历史的残酷现实,也被启发和感动。

《辛德勒的名单》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艺术作品,它通过影像的力量,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邪恶,传递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部影片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1.2 影片背景《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于1993年上映的电影。

该片根据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他在纳粹德国统治下利用自己的工厂拯救了一千多名犹太难民的故事。

电影的背景主要设定在二战期间的波兰克拉科夫,这个时期恐怖和绝望笼罩在整个欧洲大陆,犹太人成为了纳粹的迫害对象。

影片背景悲惨而真实,展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的苦难和迫害,同时也呈现了一些英雄人物的勇气和善良。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奥斯卡·辛德勒成为了一个耀眼的光点,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拯救了无数无辜的生命。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刻感受二战时期的残酷和痛苦,也能看到希望和勇气在黑暗中闪耀。

《辛德勒的名单》的背景设定为二战时期的欧洲,展现了那个时代独特而残酷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让观众对于人性的善良和邪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呼吁和平和正义的艺术作品。

《辛德勒的名单》简略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简略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简略影评第一篇:《辛德勒的名单》简略影评辛德勒手中的名单——浅析《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描述二战中犹太人惨遭德军屠杀的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奥斯卡辛德勒是如何从一个冷血的纳粹商人变成倾尽全力拯救犹太人的伟大之人的转变过程。

作为一部反映人性转变的一部电影,影片中有几处点睛之笔,让整部电影成为一部标志性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黑白电影,但是,却在影片中出现了几处彩色,恰恰是这几处彩色的出现,改变了犹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辛德勒的人生历程。

影片开头,出现的是犹太人做礼拜的场景,伴随着绵长的希伯来文,惨白色的蜡烛发着枯黄的光,在诵文结束之时,也是蜡烛熄灭之时,这次礼拜,这次点蜡烛,点燃的是犹太人悲惨命运的开始——德军的种族灭绝政策,开始蔓延,犹太人除了死亡似乎别无选择。

随之出现的是德军制造名单的场景,在我们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我们可以清楚明白,出现在德军名单上的犹太人,他们的命运只有死亡。

德军的名单,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就整部影片而言,辛德勒的变化,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转折点,是红衣小女孩!辛德勒,不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伟人,不是救世主,他不过是想趁着乱世发财的人,所以,他很精细的戴上那枚象征他身份的纳粹党勋章。

如他对他妻子说的一样“我缺少的不是运气,是战争。

”在这个时候,辛德勒仅仅是一个知道“战争”可以让他发财的这样一个单纯的商人,他眼中的犹太人,无论是工人还是金主,仅仅只是他赚钱的工具,辛德勒对他们没有任何感情,因此,在开始阶段,基本都是给予了辛德勒正面的镜头,在这样的镜头构图当中,他的形象永远是高于犹太人得,从而形成了一种压迫式的镜头,从这样的镜头中,辛德勒那种咄咄逼人的以赚钱为目的纳粹党商人的嘴脸,让我们感受的十分犀利。

在阿蒙带军血洗犹太区的时候,是辛德勒第一次真正的见识何谓战争,他以为是自己大好赚钱机会的“战争”究竟为何物,屠杀,血腥,死亡,这些构成了辛德勒对于战争的最基本的认识。

浅评辛德勒的名单[精选五篇]

浅评辛德勒的名单[精选五篇]

浅评辛德勒的名单[精选五篇]第一篇:浅评辛德勒的名单倘若奥斯卡·辛德勒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为自己信念而战斗的英雄人物,那要理解他这个人,一定会更容易一些。

但事实上,他是个带有缺陷的人,酗酒、赌博、玩弄感情、受贪婪驱使、渴求奢华生活;于是,这令他的人生成了个谜。

二战开始时,他看准了其中的机会,来到纳粹占领下的波兰开设工厂,以极其低廉的工资雇佣犹太人为自己工作。

他的目标是成为百万富翁。

战争快结束时,他却冒着生命危险,牺牲个人财富以拯救那些犹太人;他欺骗纳粹长达数月,设立了一家子虚乌有的军工厂。

他为什么会转变?究竟发生了什么,令他从加害别人的人,变成了人道主义者?影片《辛德勒名单》根本就没有试图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一点必须归功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因为,任何一个答案都有可能是太过简单的,对于辛德勒的一生来说,那都会是一种侮辱。

大屠杀是一个巨大的邪恶引擎,在种族主义和狂热情绪的推动下疯狂旋转。

但辛德勒却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小小角落,凭借智慧战胜了它,不过,他看似本来就没什么计划,纯粹凭着冲动随性而为,甚至是他自己都没法完全弄清楚这些。

这是斯皮尔伯格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他还原了大屠杀的真相、辛德勒所造就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他并没有借助那些简单的叙事程式。

本片片长一百八十四分钟,和所有伟大的电影作品一样,它看上去还是显得太短了。

影片一开始,辛德勒(列姆·尼森[Liam Neeson])便登场了,他长得身高马大,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

他穿着考究,经常流连夜场,为纳粹军官以及他们身边的女孩子购买鱼子酱、香槟酒,他还喜欢和高级军官们合影。

他骄傲地在衣服上别了纳粹党徽。

他在黑市上也很吃得开,能搞到尼龙、香烟、白兰地。

当局乐于帮他开设工厂,制造用于军队炊事班的搪瓷厨具。

他也很乐于雇佣犹太人,因为他们的工资低于正常水平,这样,他就能大发横财了。

辛德勒的天才在于贿赂、谋划、欺骗。

他对经营工厂一无所知,于是找了犹太人会计伊萨克·斯特恩(本·金斯利[Ben Kingsley])来负责这一块。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

影评:辛德勒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人性的光辉与黑暗《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经典电影,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二战期间波兰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如何通过雇佣犹太人来拯救他们免于纳粹集中营的残酷命运。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更是一次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首先,电影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

斯皮尔伯格以其独特的导演手法,将观众带入了二战的恐怖和绝望之中。

影片中的场景和服装设计都极为真实,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战火之中。

同时,拉尔夫·费因斯和本·金斯利的出色演技也为电影增添了许多亮点。

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将辛德勒和他的会计伊特茨的复杂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两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其次,电影在道德层面上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辛德勒在电影中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觉醒,从一个贪婪的商人变成了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他的行为让观众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和正义。

电影中的犹太人群体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坚韧,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尊严和人性的光辉。

这种道德冲突和人性的挣扎让观众深思,也引发了观众对于战争和种族歧视的思考。

最后,电影给观众带来了对人性的共鸣。

无论是辛德勒的善良和勇气,还是犹太人的坚韧和团结,这些形象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伟大。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让观众对人类的潜力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电影也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通过描绘纳粹集中营的残酷和歧视,提醒观众警惕人性中的邪恶和偏见。

总而言之,《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触动人心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出色的表演和深刻的思考,让观众对人性和战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二战的作品,更是一次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

它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同时也给予了观众对于勇气、正义和尊严的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德勒的名单》的赏析班级:XX级环境艺术设计X班姓名:XX学号:XXXXXXXX成绩:一、考试题目:观看以下三部电影任选一部进行赏析评论1、《活着》2、《辛德勒的名单》3、《卧虎藏龙》二、要求:1、字数不少于2000字2、不少于4张剧照截图3、统一A4纸彩色打印4、从画面、剧情、特效、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评论。

5、杜绝抄袭雷同,雷同40%以上零分计算。

《辛德勒的名单》赏析在众多关于二战题材的影片中,有一部以粗粝的黑白画面为主调的史诗电影让人泪流满面,它就是曾获得第六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等六项大奖的《辛德勒的名单》。

这部影片突破了同类影片的樊篱,用深沉的艺术魅力展现着犹太人在纳粹铁蹄下挣扎求生的悲惨画面,同时又以讴歌式的情怀去追寻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里也没有丝毫暗淡的人生光辉。

一、影片简介1993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

它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经历,重回二战时克拉科夫,向人们展示这个城市由生灵到涂炭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揭示了主题——这个世界本身无比荒谬,但是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1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二、黑白色彩影片除了开头一个彩色的烛光,结尾切换到今天场景的时候是彩色画面,以及影片中一个红衣女孩给辛德勒留下强烈印象,整部影片均为黑白色处理。

影片中有三段彩色片段。

开片是划着火柴,点燃烛光。

伴着颂歌,安详,美丽,温暖。

柔和的黄色火焰绕着一圈淡蓝的光晕。

然后,蜡炬成灰,灰飞烟灭处,引出火车轰鸣的汽笛,拖出的尾烟,也引出一个惨烈的时代。

常有比喻——时代的列车。

很形象,一个时代就那样轰隆隆的开来,人是无力阻挡和抗拒的。

就那样碾过。

重现那段历史是不需要色彩的,那也是一个荒诞的岁月,那种畸形的人性根本就没有色彩,只需要黑白,冷静,阴暗,沉重的黑白比所有的色彩更能说明那个年代。

但还是点染出了一个小小的红色身影,是一个小女孩,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女孩,象苦难的土地上捧出的一朵小花,可爱,美丽,让人触目惊心处最终宣告着在劫难逃。

电影《辛德勒名单》就是一部以黑白摄影为主调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达到了罕见的深度。

犹太民族终于迎来了他们的黎明,一个黑暗的时代终于终结了,遥远的地平线上走来了劫后余生的犹太人。

人们也在压抑中透出了气。

他们从黑暗中走来,就如同从黑夜走向黎明,象曙光一样,天慢慢的变蓝了,先是黯蓝,然后是淡蓝,最后是明丽的蓝。

犹太人终于走到了明丽的蓝天下。

三、背景颜色、音乐反衬1、背景颜色1)电影的主色调——黑白,凝重、深沉而压抑,烘托出战争的恐怖惨烈,人性的扭曲和纳粹党人的罪恶。

2)红衣女孩的出现——新生的希望,孩子的朝气蓬勃,但却要忍受战争的残害!一抹红色在黑白的映衬中表现出了人们求生的渴望!战争结束,和平时代到来,犹太人获得永生!3)蓝色的天空——清新爽朗、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倍感温暖,衬托出人们的幸福生活已经到来!2、背景音乐一批新人到达后,犹太人被迫集中到操场上接受检查,赤裸的身体,站成一排,痛苦的表情,残忍的场面,尖利的叫声!葛夫别墅楼上传出的却是优美的乐声,与阳台下的犹太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同一世界下的不公平,德国纳粹的残暴行径,犹太人的惨痛遭遇!四、封闭的空间和开放性的空间观念在传统的好莱坞影片中,其空间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封闭的,其技巧都围绕着满足观众对情节的好奇心。

传统的做法是使一切都向画面的中心会聚,将银幕世界和人物隔绝在意个封闭的空间中。

这种封闭的空间观念符合观影者的心理,有利于将观众的注意力始终固定在剧情上,使得观众不用费脑筋去思考画面以外的东西。

《辛德勒的名单》中斯皮尔伯格也运用到了封闭的空间,但是这里的封闭的空间总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它传达出的是一种禁锢和压抑。

同时纵观全片,我们可以发现斯皮尔伯格的这部作品在空间理念上完全是运用开放性的空间观念进行创作的,也正是这种开放性观念使得影片在保证可看性之余获得了极强的表现力。

影片的开放性空间理念反映在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在具有拓展画面空间的表现力这一共性之外也具有各自独特的画面意味和主题张力。

下面自己就从开放性的空间观念这一角度来分析斯皮尔伯格是如何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表现严肃的主题的。

1、特写、近景间的相互连接。

这种小景别的连接会使观众在将注意力集中在个别人与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联想,将这些小的空间方位在脑里自动的连接在一起以获得对整个空间完整的把握,有利于把观众主动的带进影像之中并赋予空间以表现性。

在影片的开始就有两个情节用到了这一点:犹太人登记和辛德勒的出场。

在犹太人的登记中,我们看到打字机上人名的特写和犹太人以及登记员的面部特写连接在一起。

这里的特写避免了全景式展现的单调,使得画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叙事上也显得简洁流畅,观众通过这几个连续的小景别镜头就可以联想到当时的所有在场人的情景和各自的心理状态,同时联系到后来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打印机上字母的特写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字母都代表着生存和死亡,象征着生命。

如果说这一段因之前有一个火车站的全景而不能够很好的说明开放性空间理念的话,那么在辛德勒出场的段落里就完整的呈现了这一点,混合了酒杯、西装、纽扣、领带、钱等一系列关于辛德勒动作的特写和近景完成了辛德勒这个人物的交代,导演没有提醒就从一个地方跳到了另一个地方,没有让观众得知辛德勒的人物全貌和房间里摆设的具体坐标。

但是,这些标签式的说明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使得观众主动去感知到“画框”以外的空间,而这些标签也为人物打上了个人烙印,为后面的叙事做好铺垫。

2、声音拓展开的画外空间。

在经典影片的视听中,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的声画不同步的现象,导演们用画外的声音等手段来强调画外空间,以表现出开放性的空间观念和对比性的画面张力。

《辛德勒的名单》里由声音引发的开放性空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连接不同时空的声音。

这种由声音连接起来的时空在影片中颇为多见,例如在影片的开始,收音机里《忧郁的星期天》的音乐将火车站的登记处和辛德勒的房间联系在了一起;在辛德勒给纳粹军官送礼的段落里,侍卫读信笺的声音将几个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等等。

这种连接既保证了叙事上的流畅,也满足了观众对画外空间的期待。

第二个方面就是声音对观众心理空间的拓展。

在阿蒙·格斯发表“today is history”演说的段落里,我们听见演说的声音一直笼罩着辛德勒以及犹太人的生活,这象征着演说中所指代的大屠杀将要给犹太人带来压制性的灾难。

另一个震撼人心的段落,就是在大屠杀的过程中,一个纳粹士官谈起的莫扎特的曲子,欢快明朗的曲子和大屠杀的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极大的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这里的两段声音就拓展了观众的心理空间,将观众的思考置于画面之外。

3、景深镜头对空间的丰富景深镜头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空间观念,首先它展现的画面结构就更具真实性,将银幕上的空间浓缩成为现实世界的延伸,其次景深镜头要求观众更积极地思考,积极参与到影片的本身场面调度里。

在影片开始辛德勒在酒店结识纳粹军官的段落里,我们总会发现画面内容丰富的景深镜头,如辛德勒入画走进酒店时,前景是辛德勒,中景是侍卫马丁,后景是军官,以及一个晚来的军官处在前景,向在中景的马丁询问处在后景的辛德勒是谁等镜头,这里的景深很好的说明了人物关系。

在格斯准备枪毙牧师的段落中,牧师处在画面的最前端,三个军官“高大地”统治着整个画面中心,后景是仓惶的人群和火车。

这样的场面调度充分体现了导演对空间表现力的探索,也使得影片在推进故事发展的同时丰富画面的真实性和能指性。

4、上帝的视角上帝的视角具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是一个全知的视角,通常被运用到具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或强烈的视觉及心理冲击的片段里,导演将摄影机脱离故事发生地,以实现传达悲悯或增强震撼的效果。

红衣女孩的那一段落用到了这个视角,整个城市被血腥的屠杀所笼罩,而导演却将机位高高架起,以辛德勒的主观视点去俯视这场屠杀,没有拿这种场面做细致的表现以烘托悲剧性。

而后,导演又把机位架的很低,跟随红衣女孩一起去躲避这场屠杀,把摄像机带离了屠杀的现场。

同样,在夜晚的清查中,摄影机还是高高架起,没有去现场,我们看到整片楼房里到处闪耀的都是枪发射子弹时所发出的光,和音乐一起像是烟花一样。

上帝的视角是全知的,导演脱离了屠杀发生的现场,摄影机异常冷静的“观看”着这场屠杀,总试图最大限度的脱离悲剧之外。

显然,斯皮尔伯格把握了场景外空间所蕴涵的表现力,他让死亡置身于一个无穷的范围,在脱离现场中传递自己的悲悯,同时,也表现了“是的,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上帝即使知道又能如何,战争和人性的悲剧是无法彻底抽离的”这样一种沉痛的意念,摄影机冷静的甚至让人觉得可怕。

5、窗户对空间的分离在表现封闭式空间的电影片段里,人物总会被限制在一个封闭式的几何图形里,像狭小的地下室,带有铁丝网的监狱等。

这样的具有表现意味的对空间的限制试图给观众传达一种压抑和禁锢。

《辛德勒的名单》里也充满了类似的封闭式空间,因此很多人会片面的认为这部影片采用的是封闭式空间观念架构的空间,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场景本身的封闭性和封闭性的空间观念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注意到了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悲剧、压抑的效果,可展现悲剧本身不是目的,我们要在悲中汲取人性美的力量。

这就需要运用开放性的空间理念来引导观众去思考影像背后的意义,我们要赋予封闭的绝望以希望的出口。

影片里犹太人的希望在于奥斯卡·辛德勒,因此,在有辛德勒的封闭空间里摄影机总是试图处在封闭的空间之外,而非置于封闭本身之中。

如辛德勒在酒店时,马丁正是通过窗户观察辛德勒的;在工厂的办公室里,我们总是在窗户外看到辛德勒;辛德勒和犹太人的谈判发生在车里,摄影机总是停在车子外面(在车内的时候也是通过反光镜的,没有直接介入);在辛德勒和格斯商议用钱来“买”犹太人时,摄影机前还是隔了道窗户。

另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导演通过空间的设置来暗示了结局和主题。

辛德勒和格斯被一个窗棂分割在了两个空间里,这代表着二人在最后选择的路上的不同,形成了一种隐喻式的对比。

影片中窗户使空间一分为二,经过开放性的空间理念的处理,这种做法一方面实现了影片现实与观众的间离,以客观视点保证真实性并在间离中引发观众反观自身,另一方面也通过把摄影机放在封闭的空间之外以暗喻战争下的压抑和残酷是有可挣脱的空间的,传达了导演主观上的人文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