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6_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2023春统编版七下道法精品备课】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学生讨论:略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情感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集体荣誉感。
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知识点4.集体力量的来源?
教师小结: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追问:那么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怎样?
课件播放视频:大雁编队飞行
思考:大雁编队飞行,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大雁是借助团队的力量达到飞得更远的目标。也告诉我们集体力量的强大。
知识点5.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课件展示:三个情境
情境一:班里几位同学经常在一起,渐渐地他们说话的语气、口头禅、甚至捋头发的动作都越来越像。
情景二:某班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同学们越来越有热情,就连内向的小飞也加入进来,变得越来越活泼。
情境三:升旗仪式开始,国歌响起,大家情不自禁被带入到庄严的氛围中
思考:(1)以上情景说明集体还有怎样的力量?
二、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集体的含义?
2.集体生活带给我们哪些温暖?(我们为什么需要集体生活)
3.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4.集体力量的来源?、
5.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6. 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力量的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友善、诚信的品质和担当的精神。教材既承认、鼓励和支持学生在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6.1《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集体生活邀请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遵守集体的规则和纪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反思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同时也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处理。
他们对集体生活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他们也需要学会如何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遵守集体的规则和纪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遵守集体的规则和纪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集体生活的意义,集体规则的作用。
2.难点:如何在集体中与他人相处,遵守集体的规则和纪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集体中的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反思法:通过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遵守集体的规则和纪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集体生活的案例分析,集体规则的图片等。
3.学生活动材料:小组讨论的卡片,自我反思的表格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们需要在集体中生活?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在集体中生活,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意义,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集体生活的意义: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性格塑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 热爱集体: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为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着想,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4.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配合、支持队友,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集体生活的意义、热爱集体的原因、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集体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小组活动法: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协作的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讲解:详细讲解集体生活的意义、热爱集体的原因、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3. 讨论:组织学生就集体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
4.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协作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2. 团队协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如配合度、支持队友等方面。
3.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集体生活意义的理解和热爱集体的态度。
六、教学内容:1. 集体规范与纪律:使学生理解集体中规范与纪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纪律对个人和集体的益处。
2. 个人责任与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会承担责任。
3. 集体决策:教授学生集体决策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参与集体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规范与纪律的重要性。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第一章:了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培养学生积极融入集体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解释集体生活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集体生活的看法和经验。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
第二章:学习集体生活的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尊重集体生活的规则。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讨论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集体生活中的规则。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的场景。
第三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解释团队合作对集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体验团队合作。
第四章:学会倾听与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倾听与沟通的基本技巧。
讨论倾听与沟通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倾听与沟通的技巧。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倾听与沟通的场景。
第五章:尊重与包容他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与包容他人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解释尊重与包容对集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尊重与包容的看法和经验。
5.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
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意识。
6.2 教学内容: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讨论良好人际关系对集体生活的积极影响。
6.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篇1教学目标:哎呀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集体的含义与特征,真切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集体的概念和特征,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并将这种感受转化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的实际行动呀。
教学方法:嘿!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以及讨论交流法等多种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进行简单的课堂问候)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是集体呢?(给学生 2 分钟时间思考和讨论)二、背景介绍哇!在我们的生活中,集体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的班级、学校、家庭,甚至是我们所在的社区、城市和国家,都是一个个集体呀。
三、作者介绍(这部分可以简单提及相关理论的提出者或者相关研究的学者)四、课文朗读(找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关于集体的一段描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五、问题思考1. 让同学们思考自己所在的集体都有哪些特点和规则。
2. 集体中的成员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帮助的。
六、小组合作同学们,现在咱们分成小组来完成一个任务——制作集体海报。
每个小组要共同讨论海报的主题、内容和设计,通过合作展现出咱们班集体的特色和精神。
(给学生15 分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七、案例分析老师给大家讲一个优秀集体的故事。
比如,某个班级在运动会上齐心协力,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大家想一想,这个班级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让学生们讨论5 分钟,然后分享自己的想法)八、互动交流1. 现在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在集体中最难忘的经历,以及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成长?(每个同学发言 3 分钟,全班交流15 分钟)2. 老师提出问题:在集体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会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呢?(讨论5 分钟)课本讲解:首先,咱们来看课本中关于集体的定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集体生活邀请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分析一、教材背景介绍《集体生活邀请我》是一本适合小学生应用的语文教材,主要内容盘绕着集体生活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认识。
本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插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1.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材中的故事情节设计生动有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材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团队合作的意义。
2. 插图丰富多彩教材中的插图设计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插图清晰明了,色彩鲜艳,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加深对集体生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认识《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材通过讲述集体生活的故事,引导学生培养团队认识。
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精彩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彩的插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三、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进修能力。
2.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分析插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切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本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团队认识和阅读兴趣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集体生活邀请我-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理解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
2.能够分辨好与坏的集体生活习惯,明白不良习惯的危害。
3.培养良好的集体生活意识,切实参与集体活动。
二、教学重点1.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2.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
3.分辨好与坏的集体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不良习惯的危害。
2.培养良好的集体生活意识。
四、教学过程A.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集体生活,为什么要注意自己的集体形象。
B.讲解(15分钟)1.描述集体生活所包含的内容,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具体含义。
2.讲解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如不打架、不说脏话、不偷窃等。
3.分析好与坏的集体生活习惯,说明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如偷窃损害大家利益、说脏话影响大家情绪等。
C.练习(20分钟)1.列出常见的不良习惯,并分小组讨论其危害性。
2.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编写向集体里新来的同学介绍集体生活规则的小手册。
D.总结(10分钟)1.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
2.强调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对大家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相互监督,积极参与集体生活活动,共同维护集体形象。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情况、小组讨论质量、小手册编写情况等,进行教学评价。
六、拓展延伸发放相关资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集体生活的知识,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同时,开展相关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周边环境的清理、安排集体活动等。
这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

集体生活邀请我教案第一章:认识集体生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集体生活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集体生活的定义和特点。
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
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二章:集体生活的规范与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规范与规则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范与规则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集体生活中规范与规则的种类和作用。
遵守规范与规则的重要性。
如何自觉遵守规范与规则。
2.3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的规范与规则。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分析违反规范与规则的案例,讨论其后果和解决方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集体生活中的沟通与协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沟通与协作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集体生活中沟通与协作的含义和作用。
如何解决集体生活中的冲突和分歧。
3.3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的沟通与协作。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解决集体生活中的冲突和分歧。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收集学生的表演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集体生活中的尊重与包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他人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集体生活中尊重与包容的含义和作用。
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具体做法。
如何处理集体生活中的歧视和排斥。
4.3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尊重与包容。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集体生活中的歧视和排斥,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有个蚂蚁家族,世世代代都幸福地生活在一片土地上,可是,有一天,却发现蚁巢前燃起了熊熊烈火,蚂蚁村长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寻找逃生的办法,在火灾面前它们并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你推我让,而是勇敢地抱成一团,朝大火滚去。奇迹发生了,它们用集体的力量滚过了大火,只是外面一层的蚂蚁有的牺牲了,有的受了伤,但是,大部分蚂蚁都幸存了下来。
湖南师大附中1303班全班52名同学,高考时分数集体上了600分,平均分达645分,成为2016年高考中当之无愧的“学霸班”。班主任刘婧介绍,作为“学霸班”,没有外人想象中的充满竞争、一天到晚在学习。相反,大家都是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整个班级的氛围是和谐融洽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课余时间会一起去打球、写诗、踢毽子等,自编自导自演的音乐剧还曾在校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5月下旬,全班同学一起爬岳麓山、聚餐,在高考前放松一下。“学霸班”有3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生,6月4日是她们生日,全班同学在紧张的高考备战中抽出时间为她们庆生。3名女生说:“当天生日,本以为大家都在备战高考,不会记得我们生日了。没想到大家竟然还记得,并且抽出时间给我们庆生。当时真的好感动,觉得这个班集体很温暖。”
这说明集体的力量有什么作用?
3、集体力量的作用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集体的力量,我们应该在生活中热爱并尊重我们的集体,只有在集体中,我们才会更大限度的发挥自我,完善自我。
二、集体的力量
1、集体力量的来源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关于集体力量的谚语或俗语:
a.众人拾柴火焰高。
b.人心齐,泰山移。
c.独行快,众行远。
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e.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
学习新课
一、集体的温暖
1、集体的含义
图片感悟:什么是集体?让我们从四幅图片中感悟。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一盘散沙的集体,恐怕很难从中感知温暖。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课题:集体生活邀请我
学 科:道德与法治
执教教师:唐 良 和
执教班级:710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集体的含义;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
能力目标:
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中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力量,体会集体中的安全感、归属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集体的温暖、集体的力量。
教学难点
集体的力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快乐)
不要凭借自己100%的努力去换取成功,要想办法利用100个人,每人付出1%的努力去帮你实现梦想。
——比尔·盖茨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要学会借助集体的力量,为自己的成功之路添砖加瓦。
④要不断传递自己对他人的温暖和关爱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教学反思
思考:“学霸班”给同学们带来了哪些温暖?
过渡:除此从集体中我们获得温暖,但我们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我们还要给他人带去温暖。
说一说:在集体生活中,你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吗?请讲述。
生答:耐心地给同学讲解试题,男生主动帮女生承担重体力活儿:搬书、搬校服、搬水。
3、如何获得集体的温暖?
(1)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集体的温暖越多。
当今社会,集体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中国速度:中国高铁运行速度能达到三四百公里每小时;中国高度:去年,神州十一号和天空二号成功交会对接,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高度;中国深度: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海翼号水下滑翔机下潜6000多米,刷新世界纪录。任何一项,没有集体都无法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一名八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倘若问我在这一年里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会回答说是集体的温暖。这名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应该包括(C)
①获得安全感②获得归属感③体验到挫败感④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三国时的孙权曾说:“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这启示我们(A)
片段一:在学校举办的朗诵比赛上,我发挥失常,同学们没有埋怨我,而是理解我,安慰我,那一刻很温暖。
片段二:上体育课,我不小心扭伤了脚,同学们轮流背着我上学放学,帮我复习功课,那一刻很温暖。
片段三:学校为我们免费提供热水,作为我校学生,那一刻很温暖。
总结: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随堂训练
1、一个盲人与一个跛子,被大火围困于楼内,眼看要坐以待毙。但四肢健全的盲人和眼睛完好的跛子,却巧妙地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身体”:盲人背起跛子,跛子指路,两个人终于从大火中死里逃生。这说明集体的力量来源于(B)
①成员数量的多少②成员共同的目标③成员的团结协作④成员的自我牺牲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2)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过渡:除了班级,你还知道哪些集体呢?
比一比:请尽可能多地列举出你所知道的集体。
篮球队、少先队、班级、学校、军队、国家等等
2、集体带给我们的温暖
温暖的集体是每个人所向往的,那么,如何获得集体的温暖,值得我们探讨。
过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获得集体的温暖呢?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在集体中感受温暖的片段。
温暖片段:
f.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俗语分析: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有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也有“三个和尚没水喝”怎么回事?三个和尚,为什么发挥不出集体的力量?
不团结。
可见,集体的力量是大是小,要看这个集体是否团结,是否有共同的目标。
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从人类社会发展中,也能感受集体力量的强大。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野兽横行,人们只有成群结队,依靠集体才能生存下去!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②集体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③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④集体的荣誉感是强大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人的一生始终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没有个人的努力,就没有集体的发展。作为集体的一员(B)
①应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②应相互体贴、相互帮助
③首先要满足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