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1. 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由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不具备再利用价值或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的正确处置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几种常见方案。
2.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一种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它通过将固体废弃物填埋到特定的区域内,利用土壤的自然分解和过滤作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垃圾填埋的主要步骤包括垃圾清理、压实、垃圾覆盖、污水处理等。
优点: - 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的体积,节约土地资源; - 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被收集和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缺点: - 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可能污染地下水; - 垃圾填埋场需要大量的土地,增加了土地资源的压力; - 现有垃圾填埋技术无法完全消除废弃物对环境的潜在威胁。
3.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是一种将固体废弃物燃烧为灰烬和烟气的处理方式。
在焚烧过程中,高温能够使废弃物被彻底分解,减少废弃物体积的同时,也释放出热能可以回收利用。
同时,通过合理的净化设施处理烟气,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优点: - 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体积,节约土地资源; - 通过回收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 烟气处理设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缺点: - 高温焚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燃烧过程产生的排放物中可能含有有毒物质,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放控制; - 垃圾焚烧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
4. 垃圾堆肥垃圾堆肥是将有机废弃物经过合理的处理和管理,使其自然分解、腐熟并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
垃圾堆肥主要通过调节物料的水分、通气和温度等条件,促进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最终产生的堆肥可以用于农业生产或土地改良。
优点: - 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废弃物,减少废弃物的数量; - 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能源利用; - 产生的有机肥料可以代替化学肥料,减少对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
缺点: - 垃圾堆肥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分解过程; - 如果管理不当,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臭味和病菌等不利于环境和健康的因素; - 只适用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两种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两种方法固体废物处理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
下面小编介绍下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海洋处置海洋处置主要分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方法。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生态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总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海洋处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陆地处置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几种。
其中土地填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农用:即利用表层土壤的离子交换、吸附、微生物降解以及渗滤水浸出、降解产物的挥发等综合作用机制处置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
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费用适宜、设备易于维护、对环境影响很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长肥效等优点,主要用于处置含盐量低、不含毒物、可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
如污泥和粉煤灰施用于农田作为一种处理方法已引起重视。
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证明,施污泥、粉煤灰于农田可以肥田,起到改良土壤和增产的作用。
(2)土地填埋处置: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埋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
因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的废物,已成为一种处置固体废物的主要方法。
土地填埋处置种类很多,采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按填埋地形特征可分为山间填埋、平地填埋、废矿坑填埋;按填埋场的状态可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准好氧填埋;按法律可分为卫生填埋和安全填埋等。
随填埋种类的不同其填埋场构造和性能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填埋主要包括:废弃物坝、雨水集排水系统(含浸出液体集排水系统、浸出液处理系统)、释放气处理系统、入场管理设施、入场道路、环境监测系统、飞散防止设施、防灾设施、管理办公室、隔离设施等。
卫生土地填埋适于处置一般固体废物。
固废处置方案

固废处置方案1. 引言固体废物(以下简称固废)是指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不能在其产生地得到直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置固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固废处置方案,以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2. 方案概述该固废处置方案采用三个主要步骤:分拣和分类、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1 分拣和分类固废处置的第一步是对固废进行分拣和分类。
这一步骤旨在将不同类型的固废进行有效的分类,以便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分拣和分类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分拣和自动化分拣。
•人工分拣:通过人工劳动力对固废进行分类,将可回收的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分别放入不同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需要较大的人力投入,但能够实现较高的分类准确度。
•自动化分拣:利用机械设备和传感技术对固废进行自动分类。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但需要投入较高的设备成本。
2.2 资源化利用分拣和分类后的固废将进入资源化利用的阶段。
资源化利用旨在将可回收的固废重新加工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固废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再生利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废纸、废塑料等进行处理,再生产新的纸张、塑料制品等。
这种方法能有效利用固废的资源价值,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
•能源利用:利用高温燃烧技术将固废转化为能源,如燃料、电力等。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固废处理过程中的能源需求问题,并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消耗。
•厌氧消化:通过微生物作用将有机废料转化为沼气。
沼气既可用于发电,又可作为燃料供应给家庭和企业使用。
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有机废料的循环利用。
2.3 最终处置经过资源化利用后,剩余的固废将进入最终处置阶段。
最终处置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埋填:将不可再利用的固废填埋于控制条件下的填埋场。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无害化处理无法再利用的固废,但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焚烧:利用高温燃烧技术将固废烧毁。
8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a.场地选择
深井灌注处置的关键问题在于选择适于处置的地层.所选择的地层满足下列 条件: 必须位于地下饮用水源之下。 注入废物的地层与其上的有用地下水源及含矿层之间要有不透水的隔离岩层。 以使废物不致渗透流入到有用地下水源和矿层中去,引起二次污染。 (灌注地层)要有足够的容量和渗透性.面积大,厚度适宜,孔隙率高,饱和 度适宜,有足够的渗透性,压力低,能以理想的速度和压力接受废物料浆。 岩层间的流体以及岩层本身与废物之间要具有相容性。这样花费很少的灌注 费用就可以把废物处理到相容的程度。 可供深井灌注的地层,一般是石灰岩和砂岩地。这些地层中往往发育有孔隙, 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层理裂隙、溶洞等可以容纳废液。 不透水地层主要是粘土、页岩、泥灰岩、结晶灰岩等地层。
焚烧效率= CCO2-CCO 100% CCO2
式中:CCO2、CCO分别为燃烧气体中CO2、CO的浓度。
炉台上不应有黑烟或火焰延露; 焚烧船只应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应能随时对无线电呼叫作出反应,
远洋焚烧产生的气体净化工艺较陆地焚烧简单,处理费用比陆地焚 烧低,比海洋倾倒高,每吨处理费用约为50~80美元。
a.禁止倾倒的废物
含有有机卤素、Hg、Cd及其化合物的废物; 强放射性废物; 原油、石油炼制品,残油及其废弃物: 严重防碍航行、捕渔及其它活动或危害海洋生物的,能漂浮在
水面的物质等。
b.要获得特别许可证后才能倾倒的废物
这类废物中污染物含量高,主要有 含As、Pb、Cu、Zn、Cr、V等物质的废物; 含氰化物、F化物、有机硅化合物的废物; 弱放射性废物; 容易沉入海底,可能严重防碍捕渔和航行的笨重的废弃物。
远洋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经冷凝后直接排入海洋。焚烧 残渣无需后续处理就直接排入海洋。
一般固废处理流程

一般固废处理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其中固体废物是其中之一。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循环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一般固废处理流程进行介绍。
一、收集和储存固废处理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储存。
在收集过程中,应当要求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收集。
一般而言,通过收集来的废弃物要经过储存,直到有必要用于处理或处置。
二、化学物质处理当涉及到废物垃圾时,危险废物成分的化学物质处理尤为重要。
这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危险废物处理,即以化学方法进行处理来使危险物质变成相对无害的物质。
三、物理方法处理对于不同性质的固废,可以采用不同的物理方法进行处理。
例如压缩和包装等,通过这些方式降低废弃物的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对废弃物进行热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目的是通过高温处理将固废无害化。
四、生物降解处理生物降解的处理方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主要是运用各种微生物,将有机废弃物发酵,转化成生物质和微生物的细胞质等,达到降解处理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垃圾垃圾、有机固体废弃物等。
五、填埋处理当前,处理城市垃圾废物的主要方法是填埋。
这种方法分类效果较低,但填埋是目前最普遍和最成熟的处理方式。
把无害化的废物填埋进垃圾处理场,让垃圾自然降解。
填埋废物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填埋场地,防止地下水污染等。
六、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高温焚烧,使废弃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最终产生热能和灰渣等产品。
焚烧处理的关键是要控制焚烧温度和氧气浓度,以保证焚烧后产生的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标准。
结语固废处理是一项繁琐、复杂但非常必要的工作,正确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可以达到垃圾处理的净化和减量效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

第十一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第一节固体废物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固体废物经过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后,剩余下来的无再利用价值的残渣,往往富集了大量的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即时性和长期性的影响,必须妥善加以处置。
安全、可靠地处置这些固体废物残渣,是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中的最重要环节。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有:地质处置和海洋处置。
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
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永久贮存或贮留地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处置技术。
海洋处置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地质处置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最常采用的一种废物处置方法。
1. 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换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惰性和迟滞性,但是在长期的地质处置过程中,由于本身固有的特性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加上水分的进入,必然会因发生在固体废物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导致这些污染物质不断释放出来,进入环境中。
1.1 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1)生物反应这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置场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是气体、水分和可溶解的有机物,最终结果是使所处置的有机废物逐渐达到稳定化。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从好氧生物降解开始,产生的主要气体是CO2,好氧降解只能持续短时间。
一旦废物中的氧气被耗尽,降解就变成厌氧过程,有机物质被转变成CO2、CH4、少量的氨和硫化氢。
此外,处置场内发生的许多化学反应也以生物作用为媒介。
(2)化学反应(a)溶解/沉淀:进入处置场的水在废物层中渗透时,会将废物原存在的或生物转化产生的可溶物质溶解出来,产生高浓度有机物和高盐份浓度的渗滤液(又称渗析液或滤出液);渗滤液中的某些盐类,在处置场内的某些区域因pH值变化等原因又会产生沉淀反应。
生物转化产物和其它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通过溶解进入渗滤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物质可以与渗滤液一起迁移出处置场。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埋填:将废物埋入地下掩埋场,覆盖土壤。
这是一种常见的废物处理方法,但会占用大量土地,并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2. 焚烧:将废物通过高温焚烧,减少其体积和重量,并将产生的热能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处理一些有害废物,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3. 堆肥:将可降解的有机废物经过分解处理,生成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适用于厨余垃圾、农业废弃物等,可以减少废物的量并回收有机物。
4. 回收:通过分类和回收废物中的可回收物质,例如纸张、塑料、玻璃等。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废物的数量,并可以再利用资源。
5. 土壤改良:将一部分固体废物用于改良土壤,增加其肥力和保水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废物,如建筑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6. 化学处理:使用化学方法将废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者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废物,但需要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7. Waterwatering: 将固体废物与水混合,通过溶解、搅拌和分离等过程将废物
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出来,进而减少废物的体积和有害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固体废物,如污泥和危险化学品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废物处置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废物的性质、数量、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并且最好采取综合的废物管理方法,例如减量、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等。
固废处置方案

固废处置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因此,固废处置问题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为了加强固废的管理和处置,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固废处置方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国际上常用和典型的固废处置方案。
1. 埋填处理埋填处理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见的固废处理方案之一,时至今日,该方法仍然是许多市政固废处理站的主要方式。
埋填处理主要是将已经收集到的固废运输到封闭的垃圾填埋场,通过压缩、掩埋、覆盖等方式进行固废处置,最终制造出可再利用的土地。
不过,埋填处理有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首先,因为大量废弃物被集中在垃圾填埋场中,垃圾场周围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可能会受到污染。
此外,由于埋填的固体废弃物在废物降解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埋填处理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一种将固体废物恰当处理为灰烬和可回收物的技术。
焚烧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并且最终可以将焚烧后的废渣或灰渣下料制成其他建筑材料。
焚烧处理可以消耗掉废物里的有机物,从而降低其产生温室气体的能力。
此外,焚烧还可以用来处理危险废物,如医院和实验室的废物。
但是,焚烧处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风险。
首先,焚烧过程会产生二次污染,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二噁英和重金属等毒性物质。
其次,焚烧废物也需要大量的能源,并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如空气污染。
3.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废物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生物质、厨余垃圾和其他可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废物。
堆肥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微生物繁殖和生长来分解废物中的有机成分。
在深度好氧处理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生物物质被厌氧和好氧微生物分解,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一些有机物质,最终形成肥料。
相对于其他处理方式,堆肥处理是一种环保且经济实用的方法。
它可以将大量的有机废物转化为肥料,并帮助减少废物的排放量。
4. 生产碳氢化合物(CVD)处理CVD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废物处理技术,它旨在转化在固废中存在的有机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处置方法概述
四、土地填埋处置 1.概念
土地填埋是在堆放、堆地处置等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终处置技术,至今尚 无明确定义,是一种综合性土工处置工程。
2.土地填埋的特点
A、工艺简单 B、适应种类广 C、处理量特大 D、成本低
§5-1 处置方法概述
3. 方法分类
A、按地形分 山间填埋 峡谷填埋 平地填埋 废弃矿填埋 B、 按水文地质条件分 干式填埋 湿式填埋 混合填埋
三、场地的设计 1. 场地的容量计算
V…一年填埋的体积;
W P V365 C D
W…垃圾产率 kg/人.天;
P…服务人口数(人);
D… 填埋后废弃物的压实密度;
C…覆土体积 m3。
注:a. 考虑周围土地的使用。
b. 保留适当的缓冲区…保险系数。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四、填埋方法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3. 斜坡法
直接利用天然斜坡,有一整套压实操作。参见,图5-6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五、填埋操作(填埋结构) 1. 平坦地区 A、水平填埋 B、垂直填埋 参见,图5-7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B、填筑单元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一、方法概述
C、升层
由填埋场内同一层中的一系列相互 衔接的填筑单元组成。
D、卫生土地填埋场
由达到填埋最终设计高度的一个或 多个升层及上覆90-120 cm的土壤压实后 构成。 …参见,图5-1。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一、方法概述
2. 具体方法 1. A 、好氧法:可产生高温(达60℃), 能灭菌,减少浸出液,但需要不断通风 加氧。 B 、准好氧法:类同好氧法,只是结构简 单,费用相对低。…无推广前途。 C、厌氧法:结构简单(就是一层层地 埋),操作方便,施工费用低,有条件 可回收甲烷。…最常用,应用广。
§5-1 处置方法概述
一、处置概述
2. 处置方法分类
1. A、陆地处置 2. 地上:堆放。 地表:工程库、贮存地。 地下:土地填埋。 地层:浅地层填埋。 深井灌注。 B、海洋处置 传统海洋倾倒 远洋焚烧
§5-1 处置方法概述
二、海洋处置 1. 海洋倾倒 是将固体废弃物直接投入海洋 的一种处置方法。 理论依据 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废物接收库, 对污染物具有无限的稀释能力。
§5-1 处置方法概述
四、土地填埋处置
c.工业废弃物土地填埋法
适用于一般无害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填埋。
d.安全土地填埋法
以处理有害废弃物的土地填埋方法 (技术参考系数相对要求高)。
e.浅地层填埋法
以处理低放射性物质为主的填埋方法。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一、方法概述 二、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四、填埋方法 五、填埋操作 六、衬里材料
a. 可渗性排气:用砾石层、加大一定间融的孔隙度, 排气。 参见,图5-2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b. 阻挡层排气
在不透气的顶层安装排气管。参见,图5-3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c. 后期,如果气体产生量稳定,可考 虑利用。 当然需要,脱水、预热、除CO2 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一般卫生填埋 场可持续产气10-15年。
§5-1 处置方法概述
四、土地填埋处置
C、按填埋场状态分
厌氧填埋
好氧填埋 准好氧填埋
D、按有关法规分
一般性固体废弃物填埋
工业固体废弃物填埋
§5-1 处置方法概述
四、土地填埋处置
E、从管理和控制水平方面分 a.惰性废弃物填埋
把建筑废石等惰性物质简单地埋于地下。
b.卫生土地填埋法
以处理城市垃圾为主的土地填埋方法。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二、填埋场的选址
1. 原则 A、能够满足防止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 B、经济合理。 2. 步骤 预选 初选 定点 3. 具体影响因素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二、填埋场的选址
A、垃圾属性 依据垃圾的来源、种类、性质、数 量等确定场地的规模。 B、距离与方位 应位于城市的下风头,距住宅建筑 >500 m,距公路<500 m 。 C、使用年限 一般为>15-20年 D、交通 要求全天候公路
初期(数天后)就会产生:CO2、H2O、 N2;稍晚就会产生,CH4等。其中后期CH4 占30-70%,CO2占15-30%。产气公式为:
Cg C
G…气体产生量(L)
G 1 .866
Cg… 可能分解(气化)的有机炭量( g )
C…有机物中的炭量(g)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B. 气体的控制及利用
§5-1 处置方法概述
二、海洋处置
2. 海洋焚烧
是利用焚烧船在远洋对固体废弃物 进行焚烧处理。
理论基础
燃烧产生的H2O、CO2、HCl、氮氧 化物等,冷凝溶于水后,由于海水中的 卤水(卤素元素D、Cl、Br、I化合物) 较多,认为是无影响的。
§5-1 处置方法概述
三、深井灌注
1. 深井灌注 是指把液状废物注到地下与饮 用水层隔开的可渗透层中的方法。 2. 适合处置的物种 难于破坏,难以转化,不能利 用其它方法处置或其它方法处置费 用高的固、液、气体废弃物。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一、方法概述 1. 有关概念 1. A、卫生土地填埋
2. 是针对生活垃圾,在传统的堆放 基础上,从保护环境免受二次污染和有 益人类健康的角度出发,发展起来的一 种较好的垃圾处理土工工程。 以每一天(一个工作日)为计算单位, 内容包括垃圾铺散成40-75cm溥层,压实, 上铺15峡谷地区
A、顺流填埋 B、逆流填埋 C、垂直填埋
参见,图5-8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五、填埋操作(填埋结构) 3. 填埋主要工具 主要是机械化的配套及设备性能 的配套。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六、衬里材料
1.无机材料 天然粘土、水泥等 2.有机材料 沥青、橡胶、聚乙稀、聚氯乙稀等 3.衬里施工设计 垃圾/过滤层/主衬里/辅助衬里 /粘土/天然土壤。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D、浸出液的控制
a. 分离分隔措施 人工衬垫法 底部密封法 水泥沟槽法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b. 浸出液的收集
引流管道
井点系统 深井系统
c. 渗出液的处理处置
属于水处理范畴。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3. 气体的产生与防治 A、气体的生成
一、处置概述
1. 处置要求 A、一般性要求 最大限度地使“废物”远离人们 正常生活的时、空环境,以防废物 对环境造成污染。 B、总的目标 达到废物中物质的无害化。
§5-1 处置方法概述
一、处置概述
C、基本要求
a.废弃物的体积量地减小…减量化; b. 废弃物本身无较大的危害性; c. 处置场地适宜、结构合理、封场后要 定期维护和监测。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d.COD :初期低于 BOD5 ,随后由于 BOD5 下 降的快,所以COD大于BOD5。一般认为: BOD5/COD=0.5,浸出液易被生物降解。 BOD5/COD<0.3,浸出液难被生物降解。 e.TOC : 一 般 认 为 265-2800 mg/l ; 初 期 BOD5/TOC值高,随后下降而趋于稳定。 f.溶解总固体:初期可达10000 mg/l,一般624个月可达高峰,随后趋于平稳。
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不 是废物,它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成分, 物质是不灭的。“废物”也不例外, 它们必须参加自然循环。废物只是时 间、地点和性质上的相对概念。 自然界是一个活的系统。地球是 活的,元素也是活的。“废物”是在 现今经济力量、技术水平条件下的一 个相对概念。即使如此,如果仅仅把 “废物”打入地表以下, 20 km ,则 也无任何“废物”而言了。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四、填埋方法
1. 沟槽法
采用在预先挖掘的沟槽内填埋。 一般,长:30-40 m 深:0.9-1.8 m 宽:4.5-25 m …参见,图5-4。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四、填埋方法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四、填埋方法 2. 地面法 一般利用采石场、露天矿、峡谷、 盆地或其它类型洼地,有的利用平地筑 坝方式。一定注意周边地型不要积水。 ……参见,图5-5
2. 地下水保护系统 A、浸出液 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B、浸出液成分 a. 低分子量的脂肪酸 b. 腐殖质类、高分子量的碳水化合 物类 c. 中分子量的灰黄酸类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三、场地的设计
C、浸出液的性质 a.色、味 茶色、暗褐色,有较浓的腐败臭味。 b.pH 填埋初期6-7,逐步变为7-8。 c.BOD5 逐步上升,一般 6 个月- 2.5 年可达到 高峰期;6-15年可转入安定期。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二、填埋场的选址
E、土地征用 比较经济,易征得。 F、地形 减少土方量,泄水能力强(不要洼 地),易施工。 G、土壤 要用大量层间土,取土要方便。 H、水文条件 地下水位要尽量低,一般要求最下 层垃圾要位于地下水面的上方1.5 m以上。
§5-2 卫生填埋处置及填埋场的选址
因为,从地表向下: 50-1200 km为常化学作用带; 1200-2900 km为退化化学作用带; >2900 km为无化学作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