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表面积评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9×3双下肢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预后Ⅰ°(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Ⅱ°浅Ⅱ°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实测法
成人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tevenson公式):
体表面积(平方米)=0.0061×身高(厘米)+0.0128×体重(公斤)-0.1529
体表面积(平方厘米)=〔0.0061×身高(厘米)+0.0128×体重(公斤)-0.1529〕×10000
九分法
成人体表面积视为100%。
总体表面积可划分为11个9%等面积区域,即头颈部占一个9%,双上肢占二个9%,躯干前后及会阴部占三个9%,臀部及双下肢占五个9%+1%。
手掌法
受检者五指并拢,一掌面相当于其自身体表面积的1%。
覆盖描绘法
长×宽估算法
烧、烫伤面积计算
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烧伤皮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来计算,即中国九分法。
还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掌(包括手指掌面)其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以此计算小面积烧伤;大面积烧伤时用100减去用病人手掌测量未伤皮肤,以此计算烧伤面积。
临床上通常把成人烧伤面积在10%以下的二度烧伤称为轻度烧伤;烧伤面积11-30%或是三度烧伤10%以下称为中度烧伤;烧伤面积31-50%或三度烧伤11-20%称为重度烧伤。
以上病人如果伴有休克,中度吸入性损伤或是伴有合并伤者则严重程度升一级。
总烧伤面积超过50%或三度烧伤超过20%则称为特重度烧伤。
烧伤面积判断的“中国九分法”。
12种疼痛评定量表

McGill疼痛问卷
评估方法:包含三种评定方法。
1. 疼痛评定指数(PRO)
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根据被测者所选出词在组中的位置可以得出一个数值,所有这些选出词的数值之和 即疼痛评定指数,称为PRE(s),另一种为所选中的词在亚小组的次序数的总和,称为PRI(r),目前多以后 者为准。
计算方法:
亚小组评级:每个词汇小组中病人选择的词的序数除以该小组词的个数,如选择的第1组第3个词,该组有6 个(NWC)
3. 现实疼痛的强度(PPI)
采用6级NRS评定当时病人全身总的疼痛强度,包括:0无痛,1轻微疼,2疼痛不适,3痛苦,4 可怕痛,5极度痛。
应用评价:MPQ为一种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方法,它的设计较为精密,重点观察疼痛及其性质、 特点、强度和伴随状态,以及疼痛治疗后病人所经历的各种复合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一种测量方法 最重要的要求是它的有效、可靠、一致和实用性。McGill疼痛问卷(MPQ)似乎满足所有这些要求。 由于不仅仅局限在疼痛强度的单一评估,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估疼痛问题,在疼痛研究和临床上 应用广泛,我国也引进并汉化。MPQ在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中可以得到相一致的结果。MPQ所使 用的词汇有些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使用,在使用时耗时较多,有些词汇难以表达疼痛的细微差异, 高度的焦虑和其他心理障碍都可能有较高的情感得分。MPQ中没有一个词对任何一种症状具有特殊 的含义,对诊断没有特异性帮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MPQ不适合用于癌痛病人治疗 效果的评价。
2 国内较常用的疼痛评定量表(12种)
1、口述分级评分法; 2、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 3、六点行为评分法; 4、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 5、视觉模拟量表; 6、0-10数字强度疼痛量表;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9×3双下肢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预后Ⅰ°(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Ⅱ°浅Ⅱ°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体表面积标准化

体表面积标准化人类身体的大小和形状各有差异,因此在医疗、药物治疗和营养补充等领域中,如何准确计算和标准化人体体表面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体表面积是指一个人体表面的总面积,它与身体的体积和质量紧密相关。
本文将探讨体表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体表面积的定义体表面积是指一个人体表面的总面积,包括皮肤、粘膜以及其他外露于体外的组织。
通常用单位面积(平方米或平方厘米)表示。
体表面积的大小与身体的质量和体积密切相关,不同体表面积的个体在生理代谢、药物代谢和热量消耗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 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表面积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等生理指标进行估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Du Bois公式和Mosteller公式。
Du Bois公式是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的,其公式为:BSA = 0.007184 ×身高(厘米)^ 0.725 ×体重(千克)^ 0.425。
Mosteller公式是根据身高和体重的平方根来计算的,其公式为:BSA =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 3600)。
这两个公式都是根据大样本统计数据得出的,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体表面积。
2. 根据皮肤面积测量体表面积也可以通过测量皮肤面积来得出。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体表面积计算仪器(如Body Surface Area Meter)来测量皮肤的面积。
这种方法更加直接,准确度较高,但需要专业仪器和操作技能。
三、体表面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1. 药物治疗体表面积的标准化可以帮助医生在药物治疗中确定合适的剂量。
由于不同体表面积的个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按照体表面积来计算和调整药物剂量可以更加准确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避免出现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2. 营养补充体表面积的标准化也在营养补充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体表面积的个体对营养需求的差异较大,因此根据体表面积来计算和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帮助提高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人体表面积计算方式

人体表面积计算方式哎,各位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个既实用又有点意思的话题——人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你们知道吗?咱们每个人的皮肤表面积,其实都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大致算出来的。
别觉得这有啥难的,听我跟你们细细道来。
记得有次我陪朋友去医院,医生在给他开药的时候,突然问起了他的身高和体重。
我当时还纳闷呢,这开药跟身高体重有啥关系?后来医生解释说,这是因为很多药物的用量,都是根据人体表面积来计算的,这样更科学、更准确。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人体表面积还有这用处呢!那人体表面积到底咋算呢?别着急,我这就给你们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套公式。
这个公式啊,可是经过科学家们反复研究、验证得出来的,特别靠谱。
对于成人来说,如果体重不超过30千克,那皮肤表面积就等于0.035乘以体重再加上0.1。
要是体重超过30千克了呢,那就得用另一个公式了:皮肤表面积等于1.05加上(体重减去30)再乘以0.02。
简单吧?不过啊,这个公式可是有点“一刀切”的意思,毕竟每个人的体型都不一样,算出来的结果可能跟实际情况有点出入。
第二种方法呢,就稍微复杂一点了,但也更准确一些。
这个方法得用到身高和体重两个数据。
不区分男女的话,可以用这个公式:体表面积等于0.0061乘以身高(厘米)再加上0.0124乘以体重(千克)再减去0.0099。
要是区分男女的话,那就得用另外两个公式了:男生的皮肤表面积等于0.0057乘以身高再加上0.0121乘以体重再加上0.0882;女生的皮肤表面积呢,就等于0.0073乘以身高再加上0.0127乘以体重再减去0.2106。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点像在做数学题啊?不过别担心,只要把你的身高和体重往公式里一套,答案就出来了!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呢,还有一些更“接地气”的计算方式。
比如咱们中国有个“九分法”,就是把全身体表面积划分成若干个9%的倍数来计算。
成人的头颈占9%,双上肢各占9%,躯干前后(各占13%)及会阴部(1%)占3个9%,臀部及双下肢占5个9%再加1%。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
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
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
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部位成人各部位面积(%)小儿各部位面积(%)头额9×1=9(发部3面部3颈部3)9+(12-年龄)双上肢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9×2躯干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9×3双下肢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46-(12-年龄)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深度局部体征局部感觉预后Ⅰ°(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灼痛感3~5天愈合,不留瘢痕Ⅱ°浅Ⅱ°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感觉过敏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Ⅱ°深Ⅱ°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感觉迟钝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
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面积的计算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1)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2.烧伤深度的估计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烧伤面积计算口诀手掌法。
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头、面、颈部三者各占3%,也就是9%×1=9%(一个9%)。
双上肢即双手、双前臂、双上臂各占5%、6%、7%,也就是18%,即9%×2=18%(二个9%)。
躯干的前躯干、后躯干、会阴部各占13%、13%、1%,也就是9%×3=27%(三个9%)。
需要注意的是12岁以下的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这是根据小儿的特点即小儿头大、腿短而制定的。
小儿头部的体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的体表面积=46-(12-年龄)(%),小儿双上肢及躯干体表面积的计算和成人相同。
成人烧伤面积计算口诀: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解释:发、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双大腿是13、13、21,一目了然。
记忆时,一边念口诀,一边用双手触摸身体部位,很容易记,非常有用。
烧伤新九分法: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烧伤患者补液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初期处理1.Ⅰ°烧伤创面只需保持清洁和避免再损伤。
2.Ⅱ°以上,清创术和抗休克。
补液方法II0、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2006-3-089)(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三)补液方法1.前8小时输入总量的一半,以后16小时输入总量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