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合集下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do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do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注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注释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赏析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翻译及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前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孟启《本领诗·征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纵使:即使。

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顾:看。

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

肠断:一做断肠。

【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突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鉴赏】“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

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

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

以下是该词的翻译和赏析:翻译:我与你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生死相隔,死实在生之上。

只留下梳妆台啊!可不要小视它,依然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还是你生前梳妆的样子容貌。

你总是说:“青春易过”。

小轩窗前的月光仍旧映照出了你的身影。

淡淡的眉毛似乎凝聚着忧愁,如今怎能忍心再长久地分开心烦苦闷。

夜夜都梦见你、想你。

只能在夜半里悲痛地低语千言万语,新的、旧的伤心事,到如今却只能在梦中缠绕徘徊。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时代背景方面,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政治上虽然较为黑暗、腐败,但文化艺术却十分繁荣。

苏轼本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他的诗歌和词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氛围。

在作者境遇方面,苏轼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他多次被贬谪流放,生活颠沛流离。

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之情,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的一首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亡妻的思念和哀伤之情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及翻译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婉约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翻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及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及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译文及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杨万里1265年,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了《江城子》一诗,该诗以写景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在夜晚梦游中所见的江城景色。

以下是对该诗的译文及赏析:梦江南,江南梦,梦到江南美景。

River south, south river, dreaming of the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south.有山有水有古楼台,有人有船有渔翁。

Mountains, water, ancient pavilions, people, boats, fishermen.稻禾连亩笠帽纤,尽日耕耘却亦慵。

Rice and grain fields, farmers wearing straw hats, working hard all day.不遇青青鲤鱼跃,遥怜翠翠鸭子行。

Missed the leaping carps in the green waves, admired the swimming ducks from afar.自穷自独谁人识,夜湾山月两两猿。

Alone and isolated, unknown to anyone, moonlight shines on the mountains, two monkeys accompany.携幼长成辜退默,一生老却一生欢。

From young to old, regrets and silence, a lifetime of joy.但看半壁江山色,不道吴儿意难藏。

Just admire half of the amazing scenery of the rivers and mountains, unable to hide the emotions of a person from Wu region.译文及赏析:杨万里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一首以江南风景为背景的诗歌。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苏轼最深情名篇,十年生死两茫茫,纵使相逢应不识这是一首蕴含着深挚感情的悼亡词。

苏轼这时四十岁,他的妻子王弗,死于十年前。

经过多年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更加深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于是首创用词写悼亡。

下面进行赏析,记得点个赞!【原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词的上阕直抒死别的哀痛,兼诉十年仕途坎坷、劳碌衰老的境况,倾诉了无限的身世之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开篇即定下了伤悼的感情基调,起笔写妻子死后十载,生死隔绝,两无消息。

继以貌似平淡的六个字“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想念死者,蕴含着笃厚的夫妻情谊。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前面从时间角度突出生死相隔之久,这里转入到空间角度强调生者与死者相距之遥。

亡妻王氏的坟在四川眉州彭山县安镇乡,作者在山东密州,所以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妻子的坟远在千里之外,连到坟上诉说自己凄凉的境况也不可能。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紧扣凄凉境况,转以假设之笔来说,即使夫妻有重逢之日,怕也不认识自己了,因为仕途奔波,风尘仆仆,生活潦倒,容颜变老了。

由此表明自己境遇不佳。

下阕直接记梦,再现了青年时代的情景,写出梦中相逢时的悲痛。

“夜来幽梦忽还乡”,写出隐隐约约、迷离恍忽的梦境。

继写在梦中与妻相见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见到妻子正在小屋窗下梳妆,一旦相见却无语流泪。

最后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梦醒后想,妻子为什么伤心落泪呢,料想必定是在那故乡的短松岗上,孤坟一座,月明之夜,那就是她年年柔肠寸断的地方,那就是她悲伤至深地思念着自己的地方。

整篇结构严谨,上阕八句写梦前,下阕首句写入梦,前四句是梦中,末三句是梦后。

悼亡诗:苏轼《江城子

悼亡诗:苏轼《江城子

【导语】悼亡诗,⼀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古代汉族诗歌题材之⼀,始于晋代潘安。

现在⼴义的也指对亡故亲⼈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与西⽅的悼亡诗意思接轨。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悼亡诗:苏轼《江城⼦•⼄卯正⽉⼆⼗⽇夜记梦》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江城⼦•⼄卯正⽉⼆⼗⽇夜记梦宋代:苏轼⼗年⽣死两茫茫,不思量,⾃难忘。

千⾥孤坟,⽆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轩窗,正梳妆。

相顾⽆⾔,惟有泪千⾏。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夜,短松冈。

译⽂两⼈⼀⽣⼀死,隔绝⼗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法相见。

不想让⾃⼰去思念,⾃⼰却难以忘怀。

妻⼦的孤坟远在千⾥,没有地⽅跟她诉说⼼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正在⼩窗前对镜梳妆。

两⼈互相望着,千⾔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泪落千⾏。

料想那明⽉照耀着、长着⼩松树的坟⼭,就是与妻⼦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

注释⼄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年。

⼗年:指结发妻⼦王弗去世已⼗年。

思量:想念。

“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áng千⾥:王弗葬地四川眉⼭与苏轼任所⼭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

孤坟: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照孤坟。

”其妻王⽒之墓。

“尘满⾯”两句,形容年⽼憔悴。

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轩窗:指⼩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

明⽉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创作背景 苏东坡⼗九岁时,与年⽅⼗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常,王弗⼆⼗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的打击。

公元1075年(熙宁⼋年),东坡来到密州,这⼀年正⽉⼆⼗⽇,他梦见爱妻王⽒,便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赏析 苏东坡⼗九岁时,与年⽅⼗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恩爱情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作明明是写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应 该“常思量”才对,为什么词人又说“不思量”, 这样写是否矛盾? “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 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 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 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可谓“此情无计 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所以是“不思量, 自难忘”。 “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 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说不思量,即 是思量。——相思太苦、旧情难忘。
苏轼
乙 江 卯 城 正 子 月 苏二 轼十 日 夜 记 梦
诗人小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21岁 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这首词作于宋神 宗熙宁八年。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 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那时他 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妻子亡故。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他感伤……
3、“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仅仅是 因为时间过得太久,久到亲密的两个人不认识了 吗?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体验?联系词的 写作背景思考。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 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 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 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 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 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 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 “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
• 词作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 怎样的意境?从词中你读出了词人何种感 情?
(千里)孤 坟 (明) 月 (短) 松冈
阴冷凄凉 深挚思念 孤寂哀伤
• 通过分析本词的意象和意境,我们对作者 的感情有了自己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有 感情地朗读全词,并且思考下面的问题。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如何理解“两茫茫”? 茫茫:遥不可及。“茫茫”二字传达出 了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 茫”,就不只是讲词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 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 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 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 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 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 直笼罩全篇。
写作背景
“乙卯”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 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 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悼亡词。
江城子· 乙卯正月 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这首词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 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 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 的显著特色。 梦是虚幻的、缥缈的,然而梦中人的感情却显 得那么真挚、深沉,实实在在。正是因为借助于 梦境的虚幻与缥缈,才格外地显得情真意切。
• 4、词人期盼与亡妻相见,为什么 在梦中见了,却又“相顾无言”? •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 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 笨拙和苍白。“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感情 的浓烈已不需语言来表示。将思念 与感慨以“泪千行”来互诉衷肠。
• 1、题目是《记梦,》词作的内容 全部是梦境吗?那词作是按照什么 顺序来写的?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 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 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 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 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教案
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刘凤宝
导入(营造氛围,体会情感。)

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 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 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 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 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 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 答。 (豪放、豁达、浪漫、幽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