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
中石油企业文化简述

中石油企业文化简述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之一。
作为国有企业,中石油一直致力于发展和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的成长。
一、企业使命和愿景中石油的使命是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为社会创造持续增长的价值。
其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和化工企业,为人类的繁荣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核心价值观中石油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责任、诚信、创新和卓越。
责任意味着中石油将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
诚信是中石油的基本准则,要求员工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创新是中石油持续发展的动力,鼓励员工不断探索和创新。
卓越是中石油追求卓越业绩和服务质量的追求,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石油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培训来传承和弘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中石油每年都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员工艺术节、文化展览和演讲比赛等,以展示员工的才艺和创造力,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
此外,中石油还定期举办各类培训课程,包括管理培训、职业发展培训和技能培训等,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员工关怀中石油重视员工的发展和福利,致力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中石油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此外,中石油还为员工提供丰厚的薪酬福利和健康保障,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福祉。
五、社会责任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中石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
中石油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中石油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支持灾区重建等,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六、企业荣誉中石油凭借其卓越的业绩和社会责任,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认可和荣誉。
例如,中石油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其可持续发展报告也多次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源

中国石油石化企业文化发展的根源说“三老四严”就是石油石化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质上说的是企业文化传统的继承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主张文化和文艺发展的继承性。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恩格斯强调:“每一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
”所以,企业文化的创建不可能凭空进行创造,必须是在前代人所遗留下来的经验的基础上,恰当地继承这份遗产,才能够进行创造。
只有这样,才符合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我国石油石化的企业文化以上个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为主要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油味”的优秀文化传统,在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与实践,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比如“两论起家”,即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为生产建设的思想理论指导;要有“三股气”,即一个国家要有民气,一个队伍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志气;“三老四严”,即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即干工作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场和领导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三个面向”,即企业领导和机关工作要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五到现场”,即生产指挥到现场、政治思想工作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科研设计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队;“三基”工作,即加强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功训练;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艰苦奋斗,逐步形成的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等等。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2024

引言概述:中国石油企业作为国家核心能源企业之一,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分析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特点和意义,包括领导力的塑造、员工价值观的建立、创新与卓越的追求、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领导力的塑造:1.中国石油企业领导力的特点:强调激励、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
2.领导力的重要性:对于组织的稳定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3.领导力培养的途径:从内部选拔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注重培养领导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员工价值观的建立:1.设立明确的价值观:清晰的核心价值观能够统一员工的行为准则。
2.倡导诚信和纪律:建立以诚信和纪律为基础的文化氛围。
3.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创新与卓越的追求:1.鼓励创新思维:提供创新平台和机会,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2.建立卓越绩效的评价体系:根据员工的贡献和成果奖励,激励员工追求卓越。
3.实施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的业务和流程,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1.建立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责任融入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战略。
2.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活动。
3.公益事业的奉献:通过捐赠和志愿者活动回馈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福利。
五、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1.可塑性与适应性:企业文化应具有灵活性,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持续创新和更新: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3.建立文化传承机制:培养和传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传统和经验。
总结:通过对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具有领导力的塑造、员工价值观的建立、创新与卓越的追求、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这些特点为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持,也为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中国石油企业应继续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推动企业向着更加创新、卓越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中石油企业文化简述

中石油企业文化简述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广泛的业务范围和全球影响力。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中石油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以提升员工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
一、使命和愿景中石油的使命是为中国的能源需求提供可靠的供应,并为全球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中石油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公司,以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为核心。
二、价值观中石油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诚信、创新、协同和责任。
中石油注重诚信,要求员工在工作中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保持诚实守信的行为。
中石油鼓励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石油倡导协同合作,强调团队合作和共享资源,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中石油强调责任,要求员工对企业、社会和环境负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环境保护。
三、企业精神中石油的企业精神是追求卓越。
中石油鼓励员工不断追求卓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超越自我,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人才培养中石油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
中石油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中石油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
五、员工关怀中石油关注员工的福利和生活质量。
中石油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各种福利和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
中石油还鼓励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假期制度。
六、社会责任中石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中石油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支持教育、扶贫、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项目。
中石油注重环境保护,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七、企业文化活动中石油定期组织各种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中石油举办员工运动会、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
总结:中石油企业文化以诚信、创新、协同和责任为核心价值观,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注重人才培养和员工关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石油企业文化简述

中石油企业文化简述引言概述: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拥有庞大的企业文化体系。
中石油企业文化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价值观,旨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员工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中石油企业文化进行简述。
一、创新1.1 科技创新:中石油注重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提高石油产量和效益。
1.2 产品创新:中石油积极推进石油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对新能源、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1.3 管理创新:中石油通过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企业内部流程优化,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
二、协调2.1 内部协调:中石油注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的组织架构。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创新能力。
2.2 外部协调:中石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合作共赢,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2.3 社会协调:中石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和环境保护,建立和谐企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绿色3.1 环保意识:中石油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倡导员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治理,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3.2 节能减排:中石油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推动石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3.3 新能源开发:中石油积极开展新能源开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四、开放4.1 国际合作:中石油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加强与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石油文化推动企业发展案例

中国石油文化推动企业发展案例【最新版】目录一、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与石油文化的关系二、中国石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三、中国石油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四、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果五、未来中国石油文化的发展方向正文一、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与石油文化的关系中国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石油企业的发展与石油文化密切相关,石油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中国石油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国石油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石油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
石油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奋进、勇于创新、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精神;大庆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科学管理、团结奋斗的精神;铁人精神是顽强拼搏、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些精神特点构成了中国石油文化的独特内涵。
三、中国石油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石油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首先,石油文化塑造了企业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石油文化激励员工积极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最后,石油文化强化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果中国石油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企业通过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落实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要求,推动企业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石油文化的引领下,中国石油企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先进典型和重要文化成果。
五、未来中国石油文化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石油文化需要继续创新发展,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

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文化建设,中国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 力也得到了增强。同时,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提升,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和合作伙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法。
技术研发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企业转 型升级和产业升级。
创新实践
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竞 赛、合理化建议等,挖掘员工的创 新潜力。
05
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的成果展示
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建设成果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建设体系
中国石油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企业文化体系,包括理念体系、行为体系和视觉体系等,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支撑。
深入推进了企业价值观的落地
中国石油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注重培育和践行企业价值观,将其贯穿于企业管理和经营的全过程,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 使命感。
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通过文化建设,中国石油企业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得到了提高。
企业文化对业务的影响
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打造企业品牌形象
中国石油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塑 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的战略地位
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企业战略 的高度,制定清晰的企业文化建 设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与企业 整体战略相协调。
持续推进创新
不断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 。中国石油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 以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员 工的需求。
中国石油文化

中国石油文化中国石油文化是中华民族拥有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例如长期被称为“天下石油之库”的甘肃油田、探明储量逾60亿吨的大庆油田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石油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在其中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中国石油文化。
一、中国石油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的石油资源开发起源于新疆,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古时用石油“畜养高液脂之虫”、驱虫、治伤、补脑、点灯、暖房、防腐,其应用广泛。
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19世纪末开始,石油工业在中国逐渐兴起。
1904年,沈阳石油业公司在辽宁复兴县白塔岭附近钻出井深42米的第一口石油井。
使用当时先进的打钻钻机,投资达了20万元,创下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
1913年,袁世凯设立新疆石油庫(新疆鄯善石油庫),后又在维吾尔族地区设西油公司,从此标志着中国石油资源开发跨入工业化阶段。
二、中国石油文化的内涵1. 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石油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它凝结着油田开发历程中的无数艰辛和奋斗,是中国现代工业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长期的石油开发历程中,一大批革命先驱、涌向石油的无数勇敢探索者,把革命精神和民族魂融入这个昂扬的热潮中。
2. 系统的技术知识中国石油文化不仅仅包含了文化内涵,也是一种系统的技术知识。
石油开采技术是中国石油文化的核心,中国的石油工业人才济济,综合技术实力强大,其中不乏数名世界级顶尖专家,且具有全面、系统、集成的油气勘探开发与运营一条龙服务能力。
3. 荣耀的时代历史中国石油文化与新中国的成立紧密相关,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建设强大中国工业体系的标志。
中国石油的高速发展也标志着国家的发展进程快速推进,为中国开拓了新的财富之源。
4. 坚韧的企业文化中国石油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拥有150万左右的员工,年产油气当量超过3亿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8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8,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8期)
Total No .308
收稿日期:2012—04—25
作者简介:马风胜(1959—),男,山东东营人。
胜利油田胜北社区文体中心,政工师,研究方向: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
马风胜
(胜利油田胜北社区文体中心,山东东营257064)
摘要:本文在回顾我国石油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石油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石油文化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石油;文化;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G24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8—0129—02
一、我国早期石油文化发展的历程
(一)石油文化发展的开端———玉门精神玉门油田开发于1939年,是我国第一个采用现代技术开发石油的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工业基地。
抗战爆发,“洋油”断绝,老君庙第一井出油,揭开了玉门油田工业开发的序幕,生产的石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此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玉门油田形成了具有石油摇篮特征和优良传统的“玉门精神”。
包括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一厘钱”精神;设备缺乏,自己修造的“穷鼓捣”精神;原材料不足,改制代用的“找米下锅”精神;人员不足,多做贡献的“小厂办大事”精神;修旧利废,挖潜增效的“再生产”精神。
[1]
从此,玉门精神揭开了中国石油文化发展的序幕。
(二)困难时期石油工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庆精神
大庆油田于1959年被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砂岩油田之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国际敌对势力妄图用石油卡住我们的脖子,三年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质条件极端困难。
一方面大庆油田地质情况复杂,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
足,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人预言,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开采出这个大油田。
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会战职工,经过三年半艰苦卓绝的夺油大战,一举改
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石油产品基本
自给,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要包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概括地说就
是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大庆精神”为石油企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不断的奋发进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
[2]
(三)早期石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胜利精神
胜利油田是在华北地区早期找油的基础上发现并发展起来的。
1961年4月16日在这里(时称山东省广饶县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
流井———华8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
油田会战初期,正值我国在国际上遭到重重封锁,国内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后经济尚未恢复时期,参战职工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在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作风,人拉肩扛,战天斗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石油会战的胜利,
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起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同时也形成了胜利石油职工不怕艰难、艰苦创业、敢打硬
9
21
仗、能打胜仗的会战传统,这就是“胜利精神”最初的含义。
[3]
二、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建国初期“血与肉”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迫切渴望快速地摆脱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而石油是工业发展的血液,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石油工业就成为了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缺乏石油工人,军队就成为了石油工业的主力军,因此,传统石油文化深受军队文化的影响。
军队文化的特征是服从命令、目标高度一致、吃苦耐劳、不怕牺牲、英勇无畏。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也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支撑我国的石油工人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斗志,开进戈壁、荒漠、盐碱地、无人区,进行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石油会战。
从此,油田在我国的西部、东北部、华北平原等地遍地开花,我国的石油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新时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石油文化
仅仅依靠顽强的斗志是不能使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
随着油田基地的逐渐完善,外来人口在油田居住的稳定化,人力、物力、环境条件的逐渐改善,如何稳住油田,如何使油田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油田发展的理论难题,计划经济的瓶颈作用越来越明显。
所以,经济发展对石油企业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新时期的石油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也有所创新。
为了配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石油企业开始进行转型转制的改革。
1998年我国石油石化系统重组改制,正式走上了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崭新道路。
我国各油田在继承和总结传统石油文化的基础上,纷纷对本油田的石油精神进行了新的诠释。
三、新时期石油文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石油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必须跟进。
但是在新时期石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既不能刻意淡化政治色彩、强化企业角色,也不能将意识形态与企业管理规则相混淆,更不能将文化本身同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相混淆,同时还要注意对石油文化诠释的深度和广度,注意区分内文化和对外文化的区别。
石油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是人们观念之中不必解释、深信不疑的处世之道、行为指南。
新时期的石油文化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源泉,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
作为央企,我国三大石化企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面大旗。
因此,央企的文化必须要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相一致,必须要同我们党的优良作风相一致,必须要同我们党中央的思想相一致。
新时期的石油文化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我党思想政治的先进方向。
我们在选择性地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融合到企业运营中的同时,要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诚然,吸收西方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对于发展企业经济是必要的,然而强化企业角色属于现代化企业管理范畴,并不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一切文化宣传和基于文化所表现出的具体形式都不是文化本身。
内文化与外文化的区分实质上是解决企业内部矛盾和解决企业外部矛盾的价值观和态度。
将文化细化为“内文化”和“外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文化本身的内涵很广,将其分解、细化有助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理清文化发展的方向。
其次,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决定了不同的意识形态群体中的文化必然不完全相同。
企业内部文化针对的群体应该是企业内部职工,如艰苦奋斗、爱国敬业、分工协作、敢于创新、和谐发展等,企业外部文化针对的群体应该是国外同类企业,如利益均沾、合作双赢、稳中求拓、走出去请进来等。
总之,新时期我国石油文化的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未来仍需要理清思路,继续做深入的研究。
在继承早期优秀的石油文化精髓的同时,新时期的石油文化要与时俱进,积极吸收我党的先进政治思想成果,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发挥出文化对与我国石化企业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国.传承石油文化,培养当代铁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
[2]魏国志.高扬起大庆石油文化的旗帜[J].石油工程研究,2001(1).
[3]苏文华.对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工会论坛,2003(3).
[4]姜昌亮.试谈油田企业的环境管理体制[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4(1).
[5]王军.油田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J].石油企业管理,1995(4).
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