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分析
齿轮的齿形加工第八章

1.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3)齿形的加工。一般采用滚、插齿加工。对齿形的 精加工采用剃、珩、磨齿加工。齿形加工是保证齿轮精 度的关键,必须予以特别注意。
(4)齿端的加工。齿轮的齿端加工有倒圆、倒尖、倒 棱和去毛刺等方式。倒圆、倒尖后的齿轮在换挡时容易 进入啮合状态,减少撞击现象。倒棱可除去齿端锐边和 毛刺,这些锐边和毛刺经热处理后很脆,在齿轮传动中 易崩脱。倒圆时,铣刀高速旋转,并沿圆弧作摆动,加 工完一个齿后,工件退离铣刀,经分度再快速向铣刀靠 近加工下一个齿的齿端。齿端加工必须在齿轮淬火之前 进行,通常都在滚(插)齿之后,剃齿之前安排齿端加 工。
第八章
齿轮的齿形加工
8.1齿轮齿形加工方法
齿轮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重要零件
在齿轮的齿坯上加工出渐开线齿形的方法很多,从加工原理上可将 其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两种。 成形法的特点是所用刀具的切削刃形状与被切削齿轮齿槽的形状相同。 用成形法原理加工齿形的方法有:用模数铣刀在铣床上利用万能分度头 铣齿轮等方法。
② 以外圆和端面定位。工件和夹具心轴的配合间隙较大,用千分表 校正外圆以决定中心的位置,并以端面定位;从另一端面施以夹紧。 这种方式因每个工件都要校正,所以生产效率低;它对齿坯的内、 外圆同轴度要求高,而对夹具精度要求不高,适于单件、小批量生 产。
1.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2)齿坯的加工。齿面加工前的齿坯加工,在整个齿轮加工工艺过 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齿面加工和检测所用的基准必须在此 阶段加工出来;无论从提高生产率,还是从保证齿轮的加工质量, 都必须重视齿坯的加工。
展成法的特点是应用齿轮啮合原理来进行加工的(图8-1),用这 种方法加工出来的齿形轮廓是刀具切削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齿数不 同的齿轮,只要模数和压力角相等,都可以用同一把刀具来加工。展 成法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都较高,刀具通用性好,所以在生产中应用十分 广泛。
齿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分析

齿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分析介绍了齿轮常用材料及典型齿轮的热处理工艺,结合常用齿轮材料的性能特点,总结了齿轮材料选用原则及热处理工艺与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及延长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旨在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
标签:齿轮材料;热处理;性能;承载能力引言齿轮作为传动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零件,在工作时,所受应力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一是需要承受齿轮齿根部的循环往复的弯曲应力,二还要考虑接触应力以及齿面之间的相互接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具有较强的摩擦齿面,齿轮啮合时,它会吸收一定量的冲击载荷。
齿轮使用过程应避免齿面磨损太多,甚至以断齿、疲劳点蚀形式失效。
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提高齿轮的耐磨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热处理后的齿轮具有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抗疲劳点蚀),齿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齿轮心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1]。
齿轮材料的选择以及相关的热处理工艺无论是对于齿轮的质量,又或者是齿轮的使用性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比较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表面淬火、碳氮共渗、渗碳、渗氮、回火、正火等。
而对于齿轮材料的选择,锻钢、铸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等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1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工艺1.1 锻钢根据齿面的软硬程度,钢制齿轮包括软齿面齿轮和硬齿面齿轮,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是布氏硬度为350HBS的时候,大于350HBS为硬齿面,反之则是软齿面。
1.1.1 软齿面齿轮软尺面齿轮,工艺路线:锻造毛坯→正火→粗车→调质、精加工。
常用材料;45#、35SiMn、40Cr、40CrNi、40MnB等。
软齿面齿轮的特点:性能优良,齿面本身的硬度、强度都理想,齿心的韧性好;热处理后切齿精度可达8级;制造简单、经济、生产率高,对精度要求不高。
1.1.2 硬齿面齿轮(1)采用中碳钢时的加工工艺过程为:锻造毛坯→常化→粗切→调质→精切→高、中频淬火→低温回火→珩齿或研磨剂跑合、电火花跑合。
常用材料:45、40Cr、40CrNi。
机械工艺路线 部分例子

6、要求较高的冲裁模,选用Cr12MoV,其工艺路线:下料-锻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精磨-成品。
7、锤锻模,选用5CrMnMo,工艺路线:下料-锻造-完全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精磨加工(修整、抛光)
8、机床齿轮,一般用中碳钢(45钢)经调质后心部有足够的强韧性,能承受较大的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表面采用高频淬火强化,硬度可达52HRC左右,提高了耐磨性,且因在表面造成一定正压力,也提高了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高频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9、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工艺路线
2、汽缸螺栓,其性能要求:δb>=900MPa,δs>=700MPa,δ5>=12%,ψ>=50%,αk>=80J/cm2,300~341HBS。选用材料:42CrMo钢。工艺路线:下料-锻造-退火-机械加工(粗加工)-调质-机械加工(精加工)-喷丸。锻造后的退火是为了改善锻造组织,降低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并为调质处理做组织准备。
1、凸轮轴齿轮,其技术要求为:渗碳层深度1.0~1.5mm,渗碳层浓度0.8%~1.0%C;齿表面硬度55~66HRC;心部硬度30~45HRC。选用材料:20CrMnTi。齿轮的生产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加工齿形-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精磨。
3、汽车板簧,选用材料60Si2Mn。工艺路线:扁钢下料-加热压弯成型-淬火-中文回火-喷丸。为减少弹簧的加热次数,把热成型与淬火结合起来进行。中温回火后获得回火托氏体。由于弹簧表面质量对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故热处理之后常进行喷丸表面强化,使表面产生压应力,消除或减轻弹簧表面缺陷,提高弹簧的疲劳强度,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齿轮轴零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1.齿轮轴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1.1 零件工艺分析和确定生产类型1.1.1拟定工艺路线由给定的零件图可以看出,该零件图的是齿轮轴类零件,部分加工表面的精度等级达到5级,粗糙度达到0.4μm,因此先大致拟定如下工艺路线:①锻造毛坯,正火②对整个毛坯件进行粗车③对整个毛坯件进行半精车④热处理⑤精车⑥滚齿⑦钻孔,攻丝⑧调质处理⑨对50mm处进行磨削1.1.2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根据下式计算--------(1-1) 式中N----零件的生产纲领Q----产品的年产量m----每台(辆)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a%----备品率,一般取2%-4%b%----废品率,一般取0.3%-0.7%根据上式就可以计算求得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在通过查表,就能确定该零件的生产类型。
本设计中,Q=5000,m=1件/台,备品率和废品率为3%和0.5%,将数据代入上式得N=5176件/年,查表可知该零件为轻型零件,本设计中齿轮轴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1.2毛坯的选择,绘制毛坯图1.2.1选用锻件为毛坯,采用模锻成型的方法制造毛坯。
1.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余量本锻件采用普通级,根据零件图的基本尺寸查表可初步得粗车,半精车,粗磨和精磨外圆的单边加工余量分别为6mm,1.1mm,0.4mm 和0.1mm。
又粗精加工分开时,对于粗车外圆的余量允许小于原表中余量的70%,故可取粗车余量为4.8mm,总的的余量为6.4mm。
再根据手册即可得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为:单边加工余量半径a=6r=5±2。
于是,可初步得锻件图的尺寸,如图1-1所±2,长度方向aL示(图中粗实线表示锻件的外形,双点划线表示零件轮廓)。
1.3毛坯图的确定1.3.1计算毛坯加工余量和尺寸公差⑴根据图1-1和计算式---------------(1-2)设锻件最大直径为100mm,长为230mm,则图1-1 齿轮轴零件的锻件图根据上述计算数据,查表可确定零件的形状复杂系数为s,属于简单级别。
齿轮轴加工工艺【全面解析】

齿轮轴加工工艺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齿轮轴的加工工艺(以45号钢为例):一、毛坯下料二、粗车三、调质处理(提高齿轮轴的韧性和轴的刚度)四、精车齿坯至尺寸五、若轴上有键槽时,可先加工键槽等六、滚齿七、齿面中频淬火(小齿轮用高频淬火),淬火硬度HRC48-58(具体硬度值需要依据工况、载荷等因素而定)八、磨齿九、成品的最终检验细长轴的齿轮轴加工工艺(以45号钢为例):一、毛坯下料二、调质处理(提高齿轮轴的韧性和轴的刚度)三、带跟刀架、用皂化液充分冷却的前提下,粗车齿轮轴四、去应力退火五、精车齿坯至尺寸(带跟刀架、用皂化液充分冷却)六、若轴上有键槽时,可先加工键槽等七、滚齿八、齿面高频淬火,淬火硬度HRC48-58(具体硬度值需要依据工况、载荷等因素而定)九、磨齿十、成品的最终检验注:细长轴搜索类零件的放置一定要垂吊放置(用铁丝系住,悬挂在挂架上),不得平放!用于中小型轧钢机传动箱体中的齿轮轴,设计上一般为软齿面,即小齿轮轴硬度为280~320HB,大齿轮轴硬度为250~290HB,模数mn=8~25,技术要求一般为调质处理。
这种零件在无感应加热淬火设备的工厂中加工时,其加工工艺路线为:锻毛坯→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制齿→磨轴颈。
按这样的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模数mn≤10的齿轮轴,使用情况基本良好,但模数mn≥12时,使用寿命短。
突出表现为轮齿不耐磨,使用半年以后,齿面已有明显磨痕,当发生较大冲击时,还会出现断齿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原有工艺进行了分析,找出工艺路线中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新的制作工艺方法。
1原工艺路线存在的问题原加工工艺路线中的粗加工,即粗车毛坯的外圆及轴向长度。
齿轮工艺流程

齿轮工艺流程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零部件,其工艺流程对于齿轮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齿轮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热处理和精加工等内容。
首先,齿轮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齿轮材料包括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
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齿轮的使用环境、传动功率和工作温度等因素,以确保齿轮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接下来是齿轮的加工工艺。
齿轮的加工工艺通常包括车削、铣削、磨削和齿轮
切削等工艺。
在进行加工时,需要根据齿轮的尺寸、精度要求和齿轮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以确保齿轮的加工质量。
然后是齿轮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提高齿轮硬度和耐磨性的重要工艺环节。
常见的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渗碳和表面强化等。
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控制好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以确保齿轮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最后是齿轮的精加工工艺。
精加工是保证齿轮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关键环节。
常
见的精加工工艺包括滚齿、磨齿和齿面修形等。
在进行精加工时,需要控制好加工参数,确保齿轮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齿轮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热处理和精加工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对齿轮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才能保证齿轮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40crni轧钢机变速齿轮加工工艺路线

40crni轧钢机变速齿轮加工工艺路线40CrNi是一种常用的合金结构钢,常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的零部件。
轧钢机变速齿轮是轧钢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加工工艺路线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轧钢机变速齿轮的加工工艺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40CrNi合金结构钢的圆钢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材料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2. 热处理:40CrNi合金结构钢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和回火。
淬火可以使钢材达到高硬度,而回火可以消除内部应力,提高钢材的韧性。
3. 车削:在热处理完成后,需要对40CrNi合金结构钢进行车削加工,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车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可以通过旋转刀具将工件上的材料去除,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齿轮切割:在车削完成后,需要对轧钢机变速齿轮进行齿轮切割加工。
齿轮切割是一种常用的齿轮加工方法,可以通过切削工具将齿轮上的齿形切割出来。
切割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切削参数,以确保齿轮的精度和质量。
5. 检测和修整:齿轮切割完成后,需要对轧钢机变速齿轮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测量齿轮的尺寸、齿形和硬度等。
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还需要进行修整,以达到产品的要求。
6. 表面处理:最后,还需要对轧钢机变速齿轮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铬、热处理和表面喷涂等。
通过以上的加工工艺路线,可以得到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轧钢机变速齿轮。
这种齿轮在轧钢机的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传递动力和承受较大的载荷。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路线进行加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0CrNi轧钢机变速齿轮的加工工艺路线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只有通过正确的工艺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齿轮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遵循工艺路线,注重每个环节的细节,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目录摘要 (4)第一章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概述 (5)1.1工艺编制的总体步骤 (5)第二章对齿轮类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及分析 (6)2.1分析齿轮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6)2.2明确毛坯尺寸 (8)2.3拟定工艺路线 (8)2.4设计工序内容 (10)2.5填写工艺文件 (10)第三章对齿轮类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合理性分析 (11)第四章夹具设计的要求 (11)4.1 了解夹具设计的总体要求 (11)第五章夹具设计的特点 (12)5.1确定夹具的类型 (12)5.2钻模的主要类型 (12)第六章工件夹紧计算及选择 (13)6.1工件的夹紧 (13)6.2 夹紧力的选择 (13)6.3夹紧力的计算及精度分析 (14)第七章夹具的结构分析及设计 (16)7.1夹具的夹紧和定位 (16)7.2夹具的导向 (17)第八章夹具的总体分析 (17)第九章致谢 (18)摘要齿轮类零件是典型零件之一,它在机械主要用于传动,齿轮类零件主要有齿轮.齿轮轴,涡轮涡杆,在机械领域运用很广泛。
按传动形式分圆柱类齿轮、锥齿轮、齿条等。
按齿形状分:齿轮、齿、字齿等。
按制作方法分:铸造齿轮、烧结齿轮、轧制齿轮等。
我以齿轮加工工艺编制分析齿轮的加工要求,在生产实际中阐述齿轮的工艺过程,及工艺的合理性。
夹具在机械加工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夹具才是保障零件加工的方法。
我从夹具的分析、设计、计算、使用方面概述夹具的用途。
按专业化程度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成组夹具、标准夹具、随行夹具、组合机床夹具等。
我这次设计的是盖板式钻夹具。
这是一种专用夹具,专为一工件的一道工序而设计的夹具。
关键词:齿轮、夹具、工艺、设计1.1工艺编制的总体步骤1.分析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1)分析图样资料①加工工艺表面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②各加工表面之间以及加工表面和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③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表面的其他要求④热处理及其他要求(2)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分析
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它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用于改变传动比、传递运动和扭矩。
在制造齿轮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和分析,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性能。
齿轮的工艺路线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设计、选择材料、车削加工、齿面处理、热处理、齿轮啮合试验和精加工。
首先是设计。
齿轮的设计需要确定齿轮的类型、齿数、模数、压力角、齿形、啮合条件等。
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齿轮所需的扭矩和速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第二步是选择材料。
齿轮通常使用高强度合金钢、铸铁或硬质合金等材料制造。
材料的选择需考虑到齿轮所需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同时还需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第三步是车削加工。
齿轮的车削加工是齿轮制造的常见方法之一。
该步骤通过车床进行车削、刨削等加工工艺,将齿轮的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
第四步是齿面处理。
齿面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齿轮的精密度和表面质量,以提高齿轮的啮合性能和传动效率。
常见的齿面处理方法包括滚齿、磨齿、刨齿等。
第五步是热处理。
齿轮的热处理是为了改善齿轮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能。
常见
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表面渗碳等。
第六步是齿轮啮合试验。
经过前面的加工步骤后,需要对齿轮进行啮合试验,以检验齿轮的啮合性能和传动效率。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最后一步是精加工。
齿轮的精加工是为了提高齿轮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常见的精加工方法包括滚齿修整、磨齿磨削等,以达到齿轮的设计要求。
在齿轮的工艺分析中,主要需要对每个工艺步骤进行分析和评估。
比如在材料选择上,需要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经济性,以确保选择的材料符合齿轮的使用要求并尽可能降低成本。
在车削加工中,需要分析车削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以确保加工出的齿轮尺寸和形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满足要求。
在齿面处理和热处理中,需要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以保证齿轮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能符合要求。
在齿轮啮合试验和精加工中,需要对试验结果和加工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和调整,以提高齿轮的啮合性能和传动效率。
总之,齿轮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分析是制造高质量齿轮的重要步骤。
经过逐步的加
工和分析,可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提高齿轮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