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合集下载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中考必考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中考必考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中考必考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纲要明确指出,中考语文常见考察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和对偶等八种。

1、比喻:释义: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一样、成了、是、变成等,有时没有本体,有时没有喻词。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相似点。

2、拟人:释义:把物当做人写,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试它具有人的情态特点。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夸张:释义: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超前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马路都要被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排比:释义: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跟感染力。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5、设问:释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自问自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我管束自我的行为。

6、反问:释义: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难道今天不是周三吗?(意思是:今天是周三。

)7、引用:释义: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简洁明快〗(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

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

”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

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

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

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

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语言中的实用表达方式

语言中的实用表达方式

语言中的实用表达方式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图。

为了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语言的基本表达、修辞手法和口语交际等方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实用表达方式。

一、基本表达方式1. 直接陈述直接陈述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直接传达信息。

例如:“我喜欢这个颜色。

”、“他很高兴。

” 这种表达方式直截了当,能够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2. 问句问句是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提问的形式引起他人的思考和回答。

例如:“你明天要去哪里?”、“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通过问句,可以促使对方积极参与到交流中来。

3. 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形容或说明某个概念或感受。

例如:“她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他的声音像细细的溪水。

” 比喻能够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和形象化,更能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

二、修辞手法1.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列举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来加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知识改变命运,实践塑造人生,努力成就未来。

” 排比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节奏感,在交流中起到强调的作用。

2. 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却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来强调某种观点或态度。

例如:“我们能够忍受这种不公平吗?” 反问能够引起对方的思考,增加语言的说服力。

3. 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况,来产生一种强烈的效果。

例如:“这个地方人山人海,简直是人满为患。

” 夸张的运用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并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

三、口语交际1. 礼貌用语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礼貌用语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养和尊重对方。

例如:“请问一下,今天的例会几点开始?”、“谢谢你的帮助。

” 礼貌用语能够营造一种友好的氛围,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同意和不同意的表达在和他人交流时,我们会遇到同意或不同意对方观点的情况。

常见的八种表达方式

常见的八种表达方式

常见的八种表达方式表达是一门艺术,它可以让你把你的想法和所思所想传达给别人。

它可以组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篇有力的报告、一首优美的诗歌,甚至一句让人不禁深思的台词。

想要把你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下面我们来说说常见的八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表达方式是写作。

写作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你传达你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或者把你的想法保存到文本文档中。

写作可以通过文字语言、数字以及图形,让你以文字或其他方式表达你的意图,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

第二种表达方式是说话。

说话是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的最直接的方式,但也需要注意,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可能会造成误会。

第三种表达方式是报告。

报告是一种系统性表达,可以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记录你的思想、想象,把你的情况表达出来。

第四种表达方式是叙述。

叙述是一种简潦的表达,可以用文字或口头的形式让人了解你的观点隐藏的思想。

第五种表达方式是议论。

议论是结合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思想来说服他人的表达方式,可以以文章或口头的形式。

第六种表达方式是演讲。

演讲是通过一定的讲演形式,以口头方式表达你的意见、观点、认识和思想。

第七种表达方式是绘画。

绘画是以绘画或其他形式让人理解你的观点和思想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素描、水彩画等。

第八种表达方式是音乐。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想法的有力手段,可以以抒情的歌谣或激昂的歌曲让人理解你的思想和观点。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表达方式,每种表达方式都有它特殊的用途,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

因此,要想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语言、文字、叙述、图表和音乐等不同的形式结合起来,或者把文字和音乐结合起来,把你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清晰。

英语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英语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英语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英语是一门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是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和科学技术语言。

随着全球化加速,学好英语变得愈发重要。

但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是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的。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在交流中更加流畅自如。

1.常用交际用语在英语交流中,首先必备的是日常交际用语。

例如,问候语和礼貌用语,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 ”和“Excuse me,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time?”这些表达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与别人建立友好关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得到对方的帮助。

2.常用口语表达英语口语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

我们需要学习地道的口语表达方式,以免被人误解或误解别人。

例如,掌握一些日常用语,比如“it’s a piece of cake”(非常容易),“Break a leg”(祝你好运)等。

这些口语表达方式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还能大大提升我们的语言水平。

3. 常用问句在日常英语中,问句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各种类型问句的用法和意义,是良好的交际能力的体现。

例如,疑问句,“Are yousure?”和陈述句“you are sure”在表达上是有区别的。

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问句是建立语境,更好地获得信息的关键。

4. 常用缩略语和词组缩略语和词组通常用于商务英语和科技英语中,包括电子邮件,商务信函和科技报告等。

学习这些缩略语和词组能大大加快我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例如,“ASAP”(尽快),“FYI”(供您参考),“e.g”(例如),“etc”(例如)。

越来越多的缩略语和词组已经成为了英语语言的一部分,掌握这些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到英语环境中。

总而言之,掌握英语中的各种表达方式对于打好英语基本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学习,我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更好地与别人交流,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具有说服力和魅力。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使用各种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感染力更强。

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作品。

本文将围绕八种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论述。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进行描述的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相似之处,来达到给读者展现更加初觉的效果。

比如说“他的眼睛就像天空中的一抹蓝”,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到,这个人的眼睛非常蓝。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没有生命的物体或抽象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特征的修辞手法。

例如,我们可以描述风婆婆想要吹跑手中握着的的气球,形象地展现出风与气球的交互过程。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渲染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程度的事物,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印象的修辞手法。

例如,“天上掉下一个馅饼”,这样的表述方式并不可能真的发生,但可以通过此种手法带给读者一种幸福感或是偶尔大干一场的冲动感。

四、设问设问是一种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引起读者强烈的思考和联想的修辞手法。

例如,“我们的世界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呢?”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关注度。

五、排比排比是将几个同属于同一语法范畴的成分并列使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序列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极大地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自由、平等、公正”这些词语就通过排比的方式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表达出非常强的情感。

六、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展示两种事物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来进行比较的修辞手法。

通过这种手法,使两种事物更加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

例如,“一个浸满了汗的人,和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不一样”。

七、讽刺讽刺是借用强烈的反语表达方式为某一现象助益,将其缺陷暴露出来的修辞手法。

例如,“这个乐队的音乐很美妙,但很好听的恐龙是不存在的”。

八、借代借代是一种将某种事物或符号代表另一种事物或符号的修辞手法。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让读者对某些事物更加深入地理解或产生更深层次的表现。

高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高中语文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高中阶段语文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八种,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和反问。

此外还有一些诗词和文言文中比较常用的修辞方法。

扩展资料现代汉语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态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柔美的特征,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鲜艳、桃李争春的喧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点、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踊跃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罗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画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协调,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简洁明快〗(1)、简洁:指准确、中肯、不重复、不啰嗦。

简明:就是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

用最少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

古人云:“文贵简,”“文约而事丰。

”即“言简意赅”。

(2)、文章不在长短,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就是好文章。

语言大师老舍说:“中国的语言是最简练的语言。

你看我们的诗吧,就用四言,五言,七言,最长的是九言。

”(3)、“言简意赅”例文。

千古流芳的文章, 多数都是“言简意赅”。

例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空照,清泉石上流。

”{这几句话,无修饰,简单描写(白描手法)却包含信息多,让人回味无穷。

}例2、老舍说:“如‘对他这样说法,我同意!’为什么不说:‘我不同意他的话呢?’为什么要白添那么多字。

”例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直”、“圆”均为简单的字,却很传神。

}(4)、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洁”?一是,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

要删繁就简、大力压缩,消除多余的话,选项用精要的词语。

二是,语句结构要清爽,用语法知识,清理句子结构,去掉病句,准确表情达意。

三是,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如:“校长、付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这就是表意不明确。

}四是,熔炼含蓄的词语,以求“言简意赅”之效果。

为了“简洁”,可选适当的成语或词组代句子;还可以运用适当的词,代词组。

(1)、什么是生动形象?所谓生动形象,即指语言要讲究文采,力求精美、新鲜、活泼,感染力强。

(2)、如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一是,要精心锤炼词语。

用的词语不死板、不平淡。

语言要新颖、活泼,给人以鲜明、活脱之印象。

二是,文章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必须做到语言精确,感情真挚。

三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便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一景色描写,顿生情趣。

再如,恰当的借代,能使表达,简明精练,,妙趣横生。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楊二嫂”,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排比,可以强调感情的表达,也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3、个性张扬(1)、什么是“个性张扬”?个性张扬,是指语言要讲究个人风格,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2)、怎样才能做到“语言个性张扬”呢?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在文中按自己的方式说话;要说真话,诉真情。

这样文章中的自我个性,自然就张扬开来了。

(3)、避免使用内容空洞乏味的语言。

如,用了些不适合文章题目的时尚语言;照搬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港台口语和影视剧中的嬉言戏语;借用“套话”;语句虚张声势、哗众取宠等。

所有这些,实质上就是内容空洞乏味。

(4)、还要注意运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什么性格的人,就说什么话。

也就是说, 人物语言的具有个性化。

例如,《孔乙已》一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个性化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特征的。

当顾客们取笑他并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 孔乙已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人家的书,吊着打。

” 孔乙已便涨红了脸……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君子固穷”、“者乎之类”,这些典型化的语言,反映了他性格中自欺欺人的一面;还多次写他满口“之乎者也”,想用“圣言”为已辩解,自命清高,迂腐不堪。

成功的作品,主人公的语言,均具个性。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4、精雕细琢(1)、什么是精雕细琢?所谓“精雕细琢”,就是指要精心选择最恰当、最确切的词语,组织通畅、合乎逻辑的句子,准确、严密地表情达意。

(2)、怎样做到“精雕细琢”呢?一是,在行文过程中,对一字、一词、一句,都要精心挑选,细细琢磨。

二是,遣词要准确、恰当、明白无误。

特别要注意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差别,褒义词和贬义词的感情色彩,以及词语的搭配习惯。

三是,造句要合乎语法规范, 合乎逻辑。

精雕细琢出来的语言,一定能够更准确地表情达意。

四是,在描写事物时,适当地采用精雕细刻的描写手法。

精雕细刻描写人物、景物,都能达到具体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5、修辞达意(1)、什么是“修辞达意”?修辞达意,就是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所谓“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

(2)、巧用修辞,富有文采。

一篇好文章,不仅内容充实、完整;在形式上,也要加以修饰才能吸引人。

巧用修辞,富有文采,就更能吸引读者。

巧用修辞的文章,就会充满想象,充满感动,充满文采。

这是修辞作用的体现。

诸如:运用修辞手法,就能化笼统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巧用修辞,就能能使表达生动形象,直观性强。

如:“问世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短的一句比喻,就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愁思之切;又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一景色描写,顿生情趣。

再如,恰当的借代,能使表达,简明精练,,妙趣横生。

如鲁迅在《故乡》中,用“圆规”来借代“楊二嫂”,令人忍俊不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排比,可以强调感情的表达,也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等等。

(3)、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修辞的用法,既可在行文间适当穿插;也可以作为线索来贯穿全文。

第一,灵活地穿插于文中的修辞,就像一滴滴润滑剂,使整篇文章的运作更加流畅;又像是点缀在茫茫草原的几朵鲜花,沉寂的景色立刻有了几分灵动。

第二,作为文章主要线索的修辞,作用更为重要。

有时,文章的题目 ,就是一个支持全文的修辞。

如:《生活奏鸣曲》,写作时,对生活的描述,就可以围绕“奏鸣曲”的旋律来进行。

第三,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中,修辞都能用得上:它使叙述更明确,描写更生动,说理更形象,抒情更强烈。

缺少修辞,就缺少文采。

因为在恰当的时候,用上修辞格,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6、气势磅礴(1)、什么是“气势磅礴”?所谓“气势磅礴”,就是在文章中, 语言组织有气势、有力度,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2)、气势磅礴之作用:这样的语言,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激动人心,有极强的感染力(3)、气势磅礴之例文: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末尾中,就掀起了气势,干脆有力地结束全文,在表达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篇文章的原文,附后。

)(4)、怎样才能使语言“气势磅礴”呢?一是,运用排比句;二是,用些有激情的词语、句子;三是,多用短句、问语。

三、常用的八种语言表达方法7、细节传神(1)、什么是“细节”?细节,是记叙性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

它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情、行为、语言、动作、爱好和环境等,富有表现力的细小环节进行描写,来为表现主题的方法。

(2)、细节描写的作用:真实、生动的细节,能“以小见大”,耐人寻味。

(3)、细节描写的要求:细节,要具有典型性,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精神,从而有利于形象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

(4)、细节传神的例文: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伸出两个指头的细节描写,揭示其吝啬成癖的特点,让人拍案叫绝。

这个细节描写的原文:中国古代文学的吝啬鬼典型——严监生《儒林外史》第六回中,写到: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评}这是《儒林外史》第六回中, 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肯断气,直到了的妻子赵氏挑掉一茎,方才一命呜呼。

这个细节,入木三分。

它深刻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

这样的细节描写 ,言简意深,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均起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这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中,给人以具体、生动、形象、传神、深刻之印象。

这就是细节传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