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

合集下载

双鸭山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

双鸭山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

双鸭山煤田煤层气赋存规律双鸭山煤田是中国黑龙江省最大的煤田之一,位于双鸭山市境内,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

煤田的煤层气赋存规律对于煤层气资源评价、开发利用以及煤矿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双鸭山煤田的煤层气赋存规律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背景和构造特征双鸭山煤田位于黑龙江—辽河造山带的北部,属于远东地区的稳定古老地块,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煤田的主要构造形态为北向隆起的长岭地断炮的断块沉降带,断块走向主要为西北-东南向。

该地区的断裂构造发育较强,局部地区存在背斜和断块构造。

二、煤层分布和赋存形式双鸭山煤田主要含有三个煤层组,即下石炭统、中下石炭统和上石炭统。

下石炭统煤层发育较好,是煤田的主要开采层组。

煤层的厚度在20-40米之间,煤层覆盖深度较浅,方便开采利用。

双鸭山煤田的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气为主,自生气较少。

三、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和成藏规律双鸭山煤田的煤层气主要以微孔和纳米孔中的吸附气为主。

煤层气的主要成因是煤质的演化和成岩作用。

煤层气的分布受地质构造、煤层埋深、煤质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煤层气含量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超过一定深度后也会逐渐减少。

煤层气的分布呈现出暗斑、顶板富集和底板富集的特点。

四、煤层气的开采利用双鸭山煤田的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以通过抽采方法将瓦斯抽出并利用。

还可以通过水力压裂等手段提高煤层气的产能和采收率。

双鸭山煤田的煤层气可以用作热能、燃料以及化工原料等方面的能源。

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工业现状

煤炭资源的分布及工业现状

我国现行资源税费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构建煤炭企业完全成本 1.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2.对煤炭资源价值进行充分补偿 (1)提高部分资源税费标准。 (2)改革煤炭资源税费体系。 3.强化外部性治理成本的提取 (1)改进排污收费制度。 (2)建立环境治理成本合理分担机制。 (3)调整资源税收政策。 (4)完善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 (5)建立衰老煤矿企业转产资金制度。 (6)建立对煤炭资源生产地的补偿机制。
与西方欧美国家较为简明的煤炭资源税费
体制比较,我国的煤炭资源税费则相对较
为复杂。
(1)煤炭资源税。煤炭资源税是一种从量税,现行税率为0.3-5元 /吨。国家作为煤炭资源的所有权人,对经营应税煤炭品的企业、 个人。无论其性质、规模、开采条件、矿藏丰度如何,都要征收资 源税,满足煤炭资源的价值补偿要求。现行资源税己成为我国现阶 段资源价值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煤炭资源补偿费。资源补偿费实行从价征收,计征依据是煤炭 品的销售收入。征收标准随资源品的种类而异。我国煤炭资源补偿 费的征收主体为采矿权人,征收对象为脱离自然秉赋状态的煤炭品, 但对有利于节约和环保的某些领域,如从废石中回收煤炭品等可以 免缴资源补偿费。从我国资源补偿费的性质和使用方向看,资源补 偿费具有明显的资源耗竭性补偿的性质,体现的是资源的经济价值 和资源的跨代间价值补偿的要求。
• (5)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按照“企 业所有,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专 门用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取煤炭企业环境治理恢复保证 金的主要精神是,政府对煤矿环境和矿山生态恢复进行评估后, 按照基本恢复矿山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原则提出具体的恢复目标和 要求,要求煤炭企业按煤炭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分年预提矿山 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列入企业成本,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 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缴入地方财政指定的银行账户专款专用。 专项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煤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

煤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

煤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供应和家庭取暖等领域。

煤炭的分布与储量情况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国家和地区层面上探讨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储量情况。

全球范围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拥有地,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煤炭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

此外,澳大利亚、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

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尤其是山西、内蒙古和河北等省份。

山西省被誉为“中国煤都”,其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在华东地区,山东和安徽等省份也拥有较大的煤炭储量。

西南地区的煤炭储量相对较少,但云南和贵州等地仍然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区。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储量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煤炭主要形成于古代湖泊、河流和海洋沉积环境中,沉积过程中的植物残骸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煤化作用形成了煤炭。

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壳运动对煤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起到重要影响。

例如,华北地区的煤炭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碳iferous纪和石炭纪,而华东地区的煤炭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

煤炭储量的估算是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煤炭储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有地质统计法、数学统计法和物理统计法等。

地质统计法是根据煤层的厚度、面积和产煤系数等参数进行计算。

数学统计法是通过对勘探区域内的煤层进行系统抽样,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储量。

物理统计法是通过对煤层的物理性质进行研究,如密度、含碳量等,再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储量估算。

煤炭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而且开采和利用煤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以减少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

国内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介绍煤层气开发利用概述煤层气是指在煤矿井下、煤层骨架或煤本身中积聚的天然气。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煤层气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发电,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

随着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技术的日益成熟,煤层气行业发展迅速,煤层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包括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五大煤层气开发区域。

国内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煤层气产量逐年增加,煤层气的开发已成为国内的重要能源补充。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形成开采规模的煤层气区块总数达到46个,累计探明的煤层气地质储量超过3.5万亿立方米。

其中,陕北、山西和山东等煤田是我国煤层气开采的主要地区。

此外,我国的煤层气开发也在西北、东北、华东、华南等地建设。

在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方面,我国的多项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煤层气开发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开采难度大、工程量大、成本高的煤层气井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煤层气开发利用面临着地质、环保、经济等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国外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相比较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发展,国外的煤层气利用技术和产业市场更为成熟。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已在煤层气领域拥有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产业经验。

以美国为例,其煤层气产量占全球煤层气产量的9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

美国的煤层气产业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此外,该国在煤层气井设计、施工、生产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技术。

澳大利亚则在煤层气开发技术和投资管理等方面也占有领先地位。

煤层气利用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今后煤层气开发利用市场巨大,但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煤层气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未来,煤层气的发展将朝着更加环保、低碳、高效的方向进行,加强对环保的要求,加快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最大化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一、概况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国家战略资源。

煤层气是煤层本身自生自储式的非常规天然气,世界上有74个国家蕴藏着煤层气资源,中国煤层气资源量居世界第三位。

全国95%的煤层气资源分布在晋陕内蒙古、新疆、冀豫皖和云贵川渝等四个含气区,其中晋陕内蒙古含气区煤层气资源量最大。

二、发展现状煤层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工业燃料、发电燃料、汽车燃料和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

2012年以来我国煤层气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煤层气产量73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42%;2019年中国煤层气产量89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59%。

煤层气勘探开发是世界上发展较快的非常规天然气产业,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

2019年1-12月中国煤层气单月产量呈平稳增长趋势,2019年11月煤层气单月产量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8%;2019年12月煤层气单月产量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5%。

煤层气是高效洁净能源,是能源行业中发展空间巨大的新兴产业之一。

2019年1-12月中国煤层气累计产量呈波动趋势,2019年1-11月中国煤层气累计产量79亿立方米,累计增长17.5%;2019年1-12月中国煤层气累计产量89亿立方米,累计增长13.8%。

《2020-2026年中国煤层气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山西煤层气地面开发和利用量稳步增长,煤层气产量64.1亿立方米,增长25.2%;北京市、江苏省、贵州省、安徽省煤层气产量分别是14.1亿立方米、3.6亿立方米、3.2亿立方米、2.1亿立方米。

我国主要聚煤区分布

我国主要聚煤区分布

华南赋煤区二叠系含煤地层在杭州-鹰潭-赣州-韶关-北海一线以南的东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在闽西南、粤东、粤中称童子岩组,在浙西称礼贤组,在赣东一带称上绕组。

在连云港-合肥-九江-株州-百色一线以南的江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龙潭组,其次是以碳酸盐为主的合山组。

在龙门山-洱海-哀牢山一线以东、秦岭-大别山以南的扬子地层分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称吴家坪组,以海陆交互相为主的称龙潭组和汪家寨组,以玄武岩屑为主的陆相沉积称宣威组。

上二叠统含煤地层存在明显的穿时现象,含煤层位由东向西抬高,在东南分区为下二叠统,在江南分区为下二叠统上部的茅口阶(龙潭组下部),在扬子分区为上二叠统龙潭阶和长兴阶(均为龙潭组)。

华北赋煤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华北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属典型的地台沉积,按沉积特征可归纳为四种类型。

在北纬41°以北的阴山、大青山、燕山、辽西的阴山-燕辽地层分区,石炭-二叠系属陆缘山间盆地沉积,在阴山、大青山称为拴马桩组,在辽西地区称为红螺岘组。

在北纬35°~41°之间的华北地层分区,石炭-二叠系由老至新划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

在北纬35°以南(豫西及两淮)的南华北地层分区,含煤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

在鄂尔多斯西缘的贺兰山地层分区,石炭-二叠系从下至上划分为红土洼组、羊虎沟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主要含煤地层为太原组和山西组,其次为羊虎沟组。

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三次煤田预测工作中(1997年),石炭系和二叠系均采用二分方法,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之间的分界位于太原组内马平阶与龙呤阶之间。

华北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存在东西分异、南北分带现象,含煤层位由北向南逐渐抬高。

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分析
源进行开发。
直 井抽 采 、 平 井抽 采 。 水
质 量 浓度 投 资
C 量 浓度 变化 范 围 大 , 量 浓 度 较 低 , 2 %一 0 H质 质 约 0 4 %。 一 套 抽 采 系统 一 般 投 资 上 千 万 元 。
C 量 浓度 较 高 , 般 在 8 % ̄_ H质 一 0 X E。 竖 直 井抽 采投 资 少 , 为 2 0万元 , 约 0 多分 支水 平井投 资多, 约为 20万美元 。 0
91 4 7.7 ̄1 8m3 0 。
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却一直未进行规模性的
开 发 。 目前 ,中 国煤层 气开 发 方式 总体 分 为井 下抽 采 和地 面抽 采 两种 方式 .两 种 抽采 方式 的特点 见第
2 3页表 1 。
20 0 5年 ,煤 层 气地 面抽 采量 实现 了零 的突 破 , 并 迅 速发 展 ,年均 增 长 率 达 11 4%。从 20- 20 05 09 年井 下 抽采 瓦斯 数 据看 ,井 下抽 采 瓦斯 的平 均 增长
【 基金项 110 9 山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 E ( 0 8 3 16  ̄ 20 年 1 t 0 0 20 4) 2
率为 3 %。但 从抽 采量来 看仍 以井下 抽采 为 主 , 0
20 0 9年 中国开采 煤层 气 7 . 1s 46 0 ,其 中井 下抽 采 x m
6 .x 0 I ,井 下 抽 采 量 占 8% ;地 面 抽 采 1.× 45 1 I T 6 01 1sI,地 面抽采 量仅 占 1% ( 0 1 I s 4 见第 2 页 图 3 。 3 )
[SIE H N o A 1N P0 u T I C TC N V T0 & R D cI T - I VY 02 L 2一 " . t s2 o oO m O

2024年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炭资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一,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而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替代品,具有环保、高效等特点,已经成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重要补充。

本文将对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概况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密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据统计,山西省的煤炭储量超过800亿吨,占全国的比重近12%。

而煤层气作为煤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晋南、晋中、晋东南等地区。

其中,晋南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储量较大,开发潜力较高。

此外,晋中地区的煤层气资源也备受关注。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的分布特点使得其开发具有一定的地域优势。

3. 山西省煤层气市场现状目前,山西省的煤层气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层气开发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山西省的煤层气产业链不完善,从勘探到开采再到利用的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山西省的煤层气市场潜力巨大。

政府对于煤层气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也在逐步推进。

山西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供应地,具备了开发煤层气的基础。

4. 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前景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煤层气资源丰富,为市场的稳定供应提供了保障。

其次,政府对于煤层气开发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相关政策的出台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

根据市场的预测,未来几年山西省煤层气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山西省煤层气年产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

同时,煤层气在山西省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涵盖发电、供热、化工等多个领域。

5. 结论总体而言,山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供应地,具备了开发煤层气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原煤炭工业部 类科研项目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 部分研究成果。

**唐书恒,1965年生,高级工程师;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从事煤田地质及煤层气地质勘探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职博士研究生。

地址:(056004)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大街137号。

电话:(0310)7025544。

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唐书恒**史保生 岳 巍 叶建平 王爱国(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唐书恒等.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概况.天然气工业,1999;19(5):6~8摘 要 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将煤层气资源划分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和远景资源量。

全国共获得可采煤层中风化带以下煤层甲烷含量大于或等于4m 3/t 、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4.336944 1012m 3:其中预测储量9675.10 108m 3,远景资源量13.369434 1012m 3。

全国有35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 3/km 2,有49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介于(0.5~1.5) 108m 3/km 2之间,有31个目标区的资源丰度小于0.5 108m 3/km 2。

埋深小于15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9.256078 108m 3,埋深1500~2000m 的煤层气资源量5.080866 108m 3。

全国有煤层气资源量大于1000 108m 3的大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介于(200~1000) 108m 3之间的中型目标区28个,煤层气资源量小于200 108m 3的小型目标区59个。

主题词 煤成气 资源评价 资源量计算 储量计算 容积法 资源量 储量 分布煤层气资源量的类型与级别煤层气资源量,一般是指赋存于地下煤储层中的甲烷估算量,这些甲烷量在目前或将来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

根据对煤储层的地质认识程度和储层工程数据的获得情况,将经过钻探工程控制,用所获得的有关煤层几何形态、含气量等方面的实测数据而计算的已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储量;将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用统计或类比方法所估算的尚未发现的煤层甲烷量称为远景资源量。

储量和远景资源量的总和称为煤层气总资源量,简称资源量。

按照国家标准 天然气储量规范 (GBn270-88)的基本原则和划分方案,同时参考前人对煤层甲烷资源的分级方案 1~2 ,结合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将煤层气资源量划分如下。

(1)探明储量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的含量、分布及控制因素已经查明,煤储层参数已经基本掌握,已进行了煤层甲烷井组的勘探开发试验,掌握了煤层甲烷的产能,甚至已进行了 滚动勘探开发 ,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开发利用。

这部分煤层气储量称为探明储量。

探明储量可为开发可行性评价提供依据。

(2)控制储量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A+B+C)级探明储量,煤层甲烷含量基本掌握,初步查明甲烷分布状况,对控制因素有一定认识,对煤储层参数已有了解,进行了排采并已获得工业性气流。

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称为控制储量。

控制储量可为开发选区提供依据。

(3)预测储量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探明储量,有一定数量的含气量实测值,对煤层甲烷含量基本已查明或已有所了解,对煤储层参数有一定认识,对甲烷分布状况及控制因素有所了解,但缺少排采数据。

此时所计算的煤层气储量为预测储量。

预测储量可为评价选区提供依据。

(4)远景资源量计算范围内的煤炭储量为预测储量或低级探明6储量,没有或仅有少量煤层甲烷含量数据,主要采用或仅采用类比法推测煤层甲烷含量数据;对煤层甲烷的分布状况有所认识。

此时所估算的煤层气资源量为远景资源量。

煤层气资源展布由于煤层气气藏是一种裂隙 孔隙型的气液两相、双重孔隙介质的储集类型的气藏,气井的动态与常规天然气井明显不同,所以只有容积法和气藏数值模拟法比较适用于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而其他计算方法的结果误差很大,以致实际上无法应用 2 。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进行的煤层气资源评价即采用容积法计算煤层气的资源量。

全国共获得可采煤层中风化带以下煤层甲烷含量大于或等于4m3/t、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14.336944 1012m3。

其中东北聚气区资源量为4223.24 108m3,占2.95%;华北聚气区资源量为9.552832 1012m3,占66.63%;西北聚气区资源量为2340.57 108m3,占1.63%;华南聚气区资源量为4.127731 1012 m3,占28.79%。

滇藏聚气区没有符合本次评价条件的煤层气资源(本文所采用的中国煤层气聚气区划方案,请参阅本刊本期叶建平等 中国煤层气聚集区带划分 一文)。

1.煤层气资源的类级展布煤层气预测储量可以为评价选区提供依据,但是远景资源量却不能藉以进行评价选区。

各目标区内预测储量的比例高低,反映了该目标区的资源量级别以及资源可靠程度的高低。

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共获得煤层气资源量14.336944 1012m3。

其中预测储量为9675.10 108m3,占总资源量的6.75%,而远景资源量为13.369434 1012m3,占总资源量的93.25%。

东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有铁法和抚顺,预测储量比例为10%~25%的目标区有阜新、沈北、红阳。

华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有开滦、晋城、(山西)西山、石嘴山、汝萁沟、黄河北、平顶山,预测储量比例为10%~ 25%的目标区有焦作、安阳 鹤壁、阳泉 寿阳、潞安、韦州、荥巩、偃龙、新安、禹县。

西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为靖远(宝积山),预测储量比例为10%~25%的目标区有窑街(海石湾)、乌鲁木齐(老君庙)、乌鲁木齐(白杨河)。

华南聚气区中,预测储量比例大于25%的目标区有长兴 广德、乐平、丰城(泉田、进贤、高安、丰城)、萍乡、郴耒、曲仁、广旺、筠莲、红茂、攀枝花,预测储量比例为10%~25%的目标区有杨桥 袁村、涟邵、赫天祠、峨层山、中山、华蓥山北段、华蓥山中段、天府、螺观山、南桐、松藻、芙蓉。

从行政区划来看,煤层气预测储量超过100 108m3的省区依次是:山西、河南、贵州、四川、陕西、安徽、河北、辽宁、云南、新疆、宁夏和江西。

甘肃和黑龙江两省的总资源量也较大,但预测储量比例却很小。

2.煤层气资源的丰度展布单位面积上的煤层气资源量称为煤层气资源丰度。

煤层气资源丰度是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厚度综合结果的反映。

在全国115个目标区中,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有35个,丰度介于(0.5~1.5) 108m3/km2之间的有49个,丰度小于0.5 108m3/km2的有31个。

东北聚气区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鹤岗、抚顺和红阳,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之间的目标区有集贤 绥滨、双鸭山、鸡西、勃利、铁法、阜新、沈北和浑江。

华北聚气区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17个,它们是大青山、开滦、焦作、安阳 鹤壁、阳泉 寿阳、潞安、晋城、离柳 三交、三交北、吴堡、韩城、石嘴山、呼鲁斯太、荥巩、新密、淮南、淮北,丰度介于(0.5~ 1.5) 108m3/ km2的有兴隆、蓟玉、柳江、大城、峰峰、临城、和顺 左权、霍东、(山西)西山、霍州、宁武、府谷、乡宁、澄合、蒲白、庆阳、桌子山、马莲滩、汝萁沟、韦州、新安、宜洛、登封、偃龙、禹县、平顶山、徐州(九里山)共27个目标区。

西北聚气区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乌鲁木齐(老君庙)、乌鲁木齐(白杨河)、阜康 大黄山、俄霍布拉克和艾维尔沟,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的有靖远(宝积山)、窑街(海石湾)、木里和鱼卡。

华南聚气区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萍乡、中梁山、沥鼻峡、(四川)西山、古佛山、松藻、圭山、六盘水、织纳和攀枝花10个目标区,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的目标区有10个,包括乐平、郴耒、天府、南桐、南武、古叙、芙蓉、筠莲、黔北、恩洪。

全国煤层气资源丰度大于1.5 108m3/km2的目标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累计为7.7513 1012m3,占7煤层气资源总量的54%,这些目标区也是我国煤层气开发最有前景的地区;丰度介于(0.5~ 1.5) 108m3/km2之间的目标区的煤层气资源量为6.0463 1012m3,占总量的42%;丰度小于0.5 108m3/ km2的目标区的煤层气资源量仅占总量的4%以下。

3.煤层气资源的深度展布在美国,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煤层气井井深一般为300~1500m,多数井井深不超过1100m,超过此深度的井都会遇到许多工程问题和地质问题。

考虑到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我国煤炭资源勘探的实际情况,本次煤层气资源评价按埋深小于1500m 和介于1500~2000m两个标准分别估算和统计了煤层气资源量:前者资源量为9.256078 1012m3,占总资源量的64.56%;后者资源量为5.080866 1012m3,占总资源量的35.44%。

东北聚气区,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占总资源量比例大于85%的目标区有:铁法、阜新、沈北、抚顺和浑江;整个东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为68.1%。

华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大于85%的目标区有:大青山、宣化 下花园、柳江、蓟玉、元氏、灵山、晋城、霍东、(山西)西山、桌子山、石嘴山、汝萁沟、黄河北、徐州(九里山);整个华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为55.6%。

在西北聚气区,埋深小于1500m 的资源量比例大于85%的目标区有:窑街(海石湾)、乌鲁木齐(老君庙)、阜康 大黄山和俄霍布拉克;整个西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为69.22%。

华南聚气区中除云南、贵州、四川的部分目标区的煤层预测深度超过1500m以外,大部分目标区的煤层预测深度均小于1500m,所以绝大部分的目标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超过85%,甚至达到100%;整个华南聚气区中埋深小于1500m的资源量比例平均达到84.68%。

从行政区划来看,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超过1000 108m3的省区有11个,依次是:山西、贵州、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安徽、河北、黑龙江、新疆。

其中山西和贵州两省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别达到30845.89 108m3和25643.75 108m3。

4.中国煤层气资源的规模展布在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中,按照资源量的大小,将聚气目标区分为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