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康复评定-人体形态的评定
《健康评估》教学课件 第二章

无
阻塞性肺气肿
叩诊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 健康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护理体格检查 (三)叩诊
3.注意事项 (1)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2)嘱患者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根据叩诊部位的不同,患者应采取相应 的体位,如叩诊胸部时,可取坐位或卧位;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 (3)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第二节 健康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护理体格检查 (二)触诊
(2)深部触诊法
将单手或双手重叠置于检查部位逐渐加压向深层触摸。常用于腹部检查,了解腹腔及 盆腔脏器的病变。
根据评估目的的不同,又可分为4种。
第二节 健康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护理体格检查 (二)触诊
① 深部滑行触诊法
嘱患者腹肌尽量放松,护士用右手并拢平放在腹壁上,手 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 上做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其基本检查方法有5种:视诊、触诊、 叩诊、听诊、嗅诊。
第二节 健康资料收集的方法
三、护理体格检查 (一)视诊
视诊是指通过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状态的评估方法。 视诊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是获得健康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视诊时嘱患者充分暴露评估部位,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防止 黄疸、轻度发绀及某些皮疹在灯光下不易辨认而发生漏诊。观察 搏动或肿物的轮廓时需在侧面来的光线下进行。
2.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
对于儿童或婴儿来说,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收集健康资料时应注意辨 别资料的可靠性。
对于老年人来说,交谈时应注意放慢语速、提高音量,同时给患者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回忆 和思考。
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着差异,护士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此 种差异,理解和尊重患者。
党章第二章第11条内容

党章第二章第11条内容
做新时期合格党员首先要从学习党章开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党章第二章第11条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党章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
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
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
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二章 痕量分析基础.

定量限与检出限的区别:
定量限是定量分析方法实际可能测定的某组 分的下限。检出限是指产生一个能可靠地被检出 的分析信号所需要的某元素的最小浓度或含量。
1. 因为当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相当于方法的检出 限时,虽然能可靠地检测其分析信号,证明该元 素在试样中确实存在,但定量测定的误差可能非 常大,测量的结果仅具有定性分析的价值。
<0.1mg
试液体积
>10mL 1~10mL 0.01~1mL <0.01mL
一、痕量分析中表示组分含量常用的符号
1.重量单位表示法 表2-3 词头
因数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1 103 106 109 1012 1015 1018
中文名称 阿 飞 皮 纳 微 毫 十 千 兆 吉 太 拍 艾
第二章 痕量分析基础
第一节 痕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表2-1 测定组分的含量
被测组分
常量 微量 痕量 超痕量
含量
%
μg/g
1~100
104~106
0.01~1
102~104
0.0001~0.01
1~100
<0.0001
<1
2-2 分析试样的用量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重量
>0.1g 0.01~0.1g 0.1~10mg
偏差,称为样本标准偏差,常用S表示:
样本标准偏差 :
2
2
S x1 x x2 x xn x
n1
in
2
足迹 第二章3褶皱纹其它

四、脱皮
1、形成:霉菌及汗液的浸蚀,其稳定性很差。 形成:霉菌及汗液的浸蚀,其稳定性很差。 反映:足迹中出现空白点、 2、反映:足迹中出现空白点、面,应与附着物所造成 的空白相区别。 的空白相区别。 位置:在足底各处均可出现。 3、位置:在足底各处均可出现。 特征:位置、形态、大小、与乳突纹线关系。 4、特征:位置、形态、大小、与乳突纹线关系。
第五节
赤足足迹中的其它特征
除前面介绍的正常人的足型特征和肤纹特 征外,在足的生长过程中 在足的生长过程中,还会形成其他出现率较 征外 在足的生长过程中 还会形成其他出现率较 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特征, 低、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特征,检验中不可忽 这些特征有: 视。这些特征有:
一、伤疤
1、形成:损伤至真皮,稳定性强。 形成:损伤至真皮,稳定性强。 2、反映:有条状伤疤、斑块状伤疤。 反映:有条状伤疤、斑块状伤疤。 分布:位置随机。 3、分布:位置随机。 特征:位置、形态、大小、与乳突纹线关系。 4、特征:位置、形态、大小、与乳突纹线关系。
(二)皱纹特征 皱纹特征 皱纹是足底肌肉长期伸展、 皱纹是足底肌肉长期伸展、收缩使得皮肤表面松 弛引起皱褶而逐步形成的细小沟纹。 弛引起皱褶而逐步形成的细小沟纹。 皱纹主要分布于: 皱纹主要分布于: 趾节部:其皱纹多呈平行于趾节纵向. 趾节部:其皱纹多呈平行于趾节纵向. 足弓部:方向不一,内纵弓上皱纹多于外纵弓. 足弓部:方向不一,内纵弓上皱纹多于外纵弓. 其特征同褶纹,只不过其相对稳定性较差。 其特征同褶纹,只不过其相对稳定性较差。Fra bibliotek二、鸡眼
1、形成:长期挤压、摩擦。 形成:长期挤压、摩擦。 2、反映:圆柱体,边缘粗糙,呈星芒状,乳突纹线被破 反映:圆柱体,边缘粗糙,呈星芒状, 3、分布:掌区的一、五跖趾关节附近,趾头、趾节(拇趾) 分布:掌区的一、五跖趾关节附近,趾头、趾节(拇趾) 4、特征:位置、形态、大小、与乳突纹线关系。 特征:位置、形态、大小、与乳突纹线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第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 纲第一章 总纲第一条 【国家性质】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 【人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③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五条 【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一章 总纲第六条 【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
第七条【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④。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章 总纲第十九条 【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第二十九条 【国家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一章 总纲1.【2019上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协商制度B.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2.【2021上小学】(书上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2019下幼儿】(书上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权利都不得超越( )。
A.宪法和法规B.宪法和法律C.法律和法规D.政策和法律第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
孟子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孟子第二章原文及译文【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老子二章原文和翻译

老子二章原文和翻译老子二章原文和翻译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老子第二章原文和翻译,供大家参考。
第二章作者:老子[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
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注释]①恶已:恶、丑。
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
居,担当、担任。
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
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引语]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
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面部标志:
头顶点 眉弓 颧弓 下颚隆起 乳突 枕外隆突
头顶点
胸部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角 剑突 其他,锁骨、第七颈椎棘突、肩峰、 肩胛冈、肩胛下角...
腹壁体表标志:剑突、肋弓、肋缘、脐、
腹股沟、腹股沟韧带...
四肢体表标志:
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 桡骨茎突,股骨大转子,膝关节关节间隙...
五、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3.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指标 2~12岁:标准体重(kg)= 年龄2﹢8 13~16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 50%为重度肥胖。
The end
三、异常姿势对人体的影响
不对称或单侧姿势异常引起肌肉和韧带的不平衡 关节负责和所负责压力的异常分布 引起继发性功能障碍或继发性病变 异常姿势可引起疼痛: 姿势不正确、 姿势功能异常
第三节 体格评定
体格评定(physical assessment/evaluation) 是对人体的整体的量度和各部位的长度、围度、及宽度等进行测量。 常用指标:身高、体重、胸围、肢体长度和围度 了解因身体发育、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改变,客观的表现形态障碍对功
5.胸部畸形 扁平胸、圆柱胸 、鸡胸 、漏斗胸 、不对称胸
6.骨盆后倾 7.骨盆前倾
8.膝过伸 9.膝屈曲
(二)后面观
1.头部倾斜
●
2.肩下垂
3.肩内旋、外旋
4.脊柱侧弯
5.骨盆向侧方倾斜
6.骨盆旋转
重锤悬垂法
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 垂线通过的标志点:枕骨粗隆→脊柱棘突→臀 裂→双膝关节内侧中心→双踝关节内侧中心。
<25° 无需治疗 25°<Cobb角<45°支具治疗 >45° 建议手术治疗
7.扁平足 8.高弓足
(三)前面观
1.下颌骨不对称
2.锁骨和其他关节不对称
(三)前面观
4.膝外翻
5.膝内翻
6.胫骨外旋 7.胫骨内旋
髋中心点
膝
踝中心点
膝外翻 膝内翻
8.拇外翻 9.爪形趾
能状态的影响程度。
一、测量的注意事项
1、检测项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2、按规定的方法操作 3、获得被测者的配合 4、使用仪器时,进行校正 5、被测者着装宽松、不厚重,尽量充分暴露测量部位 6、测围度和长度时,应做两侧对比 7、评定表格设计科学,记录方法严格统一
二、人体形态评定常用标志点
情丰富、情绪舒畅、随和、有耐心
4、身体成分评定
身体成分是指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及内脏器官等身体的组成成分。
身体成分评定主要是对脂肪成分的测量与评定。
测量方法:
1、水下称重法 2、皮脂厚度测量 3、生物电阻抗法 4、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5、三维光子扫描仪 6、组织活检
侧面观
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 膝、踝应五点一线,位于一条垂直线上。 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
头是否屈曲或倾斜,胸是否有压低或升 高,腹壁是否有凸出;
脊柱的胸、腰弯曲是否过大; 骨盆是否有前、后倾斜或旋转; 膝是否过伸或屈曲; 足纵弓是否正常
2、异常姿势评定 通过对被评估者前面、后面和侧面三个方向的观察来判断是否有姿势异常。
的胸部,较长的躯干,结实的肌肉结 构,以及极好的力量。
气质类型 身体紧张型 行为倾向 动作粗放、精力旺盛、
喜好运动、自信、富有进取心和冒险 精神
3、体型评定
内胚型(Endomorph) 此类人体型丰满,柔软的肌肉组织,
圆脸,短短的脖子,宽大的髋部, 以及厚重的脂肪存储。
气质类型 内脏紧张型 行为倾向 动作缓慢、善交际、感
上臂残端
站立位、坐位 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前臂残端
站立位、坐位 从尺骨鹰嘴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大腿残端
仰卧位、站立位 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小腿残端
仰卧位、站立位 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五、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一)体重
一天中体重变化模拟曲线图
五、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二)身高
(一)侧面观 正常颈曲和腰曲度介于3~5cm之间 1.头向前倾斜
下颈段、上胸段-屈曲增加 上颈段 伸展增加
(一)侧面观 正常颈曲和腰曲度介于3~5cm之间 1.头向前倾斜
颈部屈肌放松 伸肌紧张
(一)侧面观 2.胸脊柱后凸 驼背
(一)侧面观 3.平背
(一)侧面观 4.鞍背
四、身体围度测量
2.胸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胸中点和肩胛骨下角点,绕胸一周。测量应 分别在被测者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
四、身体围度测量
3.腹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 上肢在体侧自 然下垂 。 测量点:通过脐或第12肋 骨的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 中点的水平线。
水中称重法
又称密度测量法(金标准)
身体密度(D)=质量/体积
=体重/[(体重-水下体重)÷测定水温下的密度/余气量]
皮摺厚度
大部分脂肪储存在皮下,可以通过皮褶厚度来间接推算体脂
含量,标准的测量部位包括肱三头肌、胸部、肩胛下、腹部、髂
棘上以及大腿,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体脂含量。
生物电阻抗法
第二章 人体形态的评定
刘润芝 康复医学教研室
内容框架 人体形态评定
姿势★
体格★
体型
身体组成成分
正常姿势 异常姿势
量度、长度 围度、宽度
体型分类
测定方法
学习目标
掌握: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常见的异常姿势及其评定、体表标志的确认及身 体周径的测量
熟悉:正常姿势及其评定、身高、体重的测量 了解:人体形态评定的发展、异常姿势的影响、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重点:人体形态评定的内容、身体周径的测量
上臂周径:
肘关节用力屈曲和伸展 两种体位, 测量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大膨隆处
前臂周径:
前臂自然下垂,
测量前臂近侧端最 大膨隆处和前臂远 端最细处
(三)下肢周径测量
大腿周径:
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每 隔6、8、10、12cm处测量周 径
小腿周径:
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小腿最粗处和内、外 踝上方最细处评来自定4、身体成分评定
3、体型评定
外胚型(Ectomorphic) 特征为上半身短,四肢修长,手掌和脚
掌又长又窄,同时脂肪存储非常少。
气质类型 头脑紧张型 行为倾向 动作生硬、善于思考、不爱交
际、情绪表现抑制、谨慎、精神过敏。
3、体型评定
中胚型(Mesomorphic) 此类人体型健壮、肌肉发达,宽阔
三、身体长度测量
上肢长度测量
(体位都取坐位或站立位)
整体长度:测从肩峰
外侧到桡骨茎突或中指 间的距离
上臂长度:
测从肩峰外侧端到 肱骨外上髁的距离
前臂长度:
测从肱骨外上髁到 桡骨茎突的距离
手长度:
测从桡骨茎突与尺 骨茎突的连线中点 到中指的距离
下肢长度测量 (体位取仰卧位)
整体长度: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
四、身体围度测量
4.臀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 下垂。 测量点: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 中间上臀部的最粗部分。
5.腰臀比 即测量的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
腰臀比(west/hip ratio, WHR) 男子:0.85~0.9 女子:0.75~0.8
腰高比……
(二)上肢周径测量
一天中身高变化模拟曲线图
五、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1.BMI的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2.我国临床目前常用的成人肥胖诊断指标 (1)消瘦: BMI < 21 (2)正常: BMI 21~24 (3)肥胖: BMI> 26
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份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所以
体内电流的主要导体是肌肉,从电流通过的难易度可以知道肌肉的重
量,由此可判断肌肉在体重的比例。
因为这种称要对人体施加一个很低的电流,有起搏器的人以及孕
妇不建议使用
第二节 身体姿势评定
回顾
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姿势评定
身体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体骨骼、肌 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间的力学关系。
第一节 概述
概述
一、发展概况
根据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比例学说,达芬奇亲手绘制出他 的理想人类——“维特鲁威人”。他是达芬奇以比例最精准的男 性为蓝本,因此后世常以“完美比例”来形容当中的男性。
二、人体形态学评定的内容
人
1、身体姿势 ★
体
形
2、体格评定 ★ 量度、长度、宽度、围度
态
3、体型评定
正常姿势 异常姿势
侧面观 后面观 前面观
体位:身体与重力方向的关系。卧位、坐位、立位 肢位:头部、躯干、四肢等身体部分向对应的关系。
卧位姿势
坐位姿势
端坐位
长坐位
立位
膝立位姿势
手膝位
跪立位
单腿跪立位
1 .正常姿势 静态姿势:相对静止的姿态,站位、坐位、跪位、卧位 动态姿势:活动中的各种姿势,如行走、运动、劳动 影响因素: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文化、性格、病理因素
姿势评定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