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形态的评价

合集下载

身体形态分析体态的方法

身体形态分析体态的方法

身体形态分析体态的方法
身体形态分析体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个体的身体外貌和姿势来判断其身体形态。

可以观察身高、体重、肌肉发达程度、脂肪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2. 测量法: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个体的身体尺寸进行测量,比如使用体脂秤测量体脂含量、使用皮尺测量胸围、腰围、臀围等。

3. 比例法:通过比较个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来判断其身体形态。

例如,通过计算腰臀比、身高体重指数等来评估个体的体型是否偏胖或偏瘦。

4. 动作分析法:通过观察个体的运动方式和姿势来判断其身体形态。

例如,观察个体的站姿、走姿、坐姿等,判断其是否存在驼背、腰酸背痛等问题。

5. 体态评估法:使用专业的体态评估工具或方法,如健康体态评估、运动康复体态评估等,来综合评估个体的身体形态和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身体形态分析体态的方法应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运动水平等。

同时,应以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来进行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评价。

身体形态评价指标

身体形态评价指标

身体形态评价指标
身体形态评价指标是用来评估一个人身体形态、体重和身体组成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体形态评价指标:
1.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是根据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的指标。

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BMI可用于初步判断一个人的体重状态,如肥胖、正常体重或体重不足。

然而,BMI并不能提供有关体重中脂肪和肌肉分布的信息。

2. 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体脂率是指身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组成。

通常,男性和女性的理想体脂率有所不同。

3.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腰围是指在腰部最窄的位置所测量的周长。

腰围是一个用于评估腹部脂肪积累的指标,与患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

4. 臀围(Hip Circumference):臀围是指在臀部最宽的位置所测量的周长。

腰围和臀围的比值(腰臀比)可以用来评估脂肪在身体上的分布。

5.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腰臀比是指腰围与臀围之间的比值。

高腰臀比可能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健康问题有关。

除了这些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价指标,如皮褶厚度、腹部脂肪测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和体重状况,但是最准确的评估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骨骼结构、肌肉质量、健康状况等综合考虑。

在评估身体形态时,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健康专家的建议。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第四节 平衡机能的测量
• 人体内调节平衡感觉的是内耳的三 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所组成的 位觉器官。身体平衡能力取决于身 体对来自前庭分析器、肌肉、肌腱、 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以及视觉等对 各方面刺激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 对完成动作非常重要。 • 分: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
一、静态平衡能力
• 1、单足及单足前脚掌支撑测验 • 2、鹤立测验 • 3、平衡木测验(衡木、纵木)
头顶点 鼻根点 口裂点 下颌点 胸上点 肩峰点 胸中点 乳头点 胸下点 桡骨点 脐点
• • • • • • • • • • • •
颈点(7隆椎) 喉结节点 髂嵴点 髂前上棘点 大转子点 指尖点 膑中点 腓骨头点 内踝点 外踝点 跟点 趾尖点
• 眉间点:眉毛间的隆起部 在正中失状面上最向前突 出的点
• 耳屏点:
二、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
• (一)受试者注意事项 • 1、测量时,除头部和坐高,一律取站位 • 2、男:短裤,赤脚;女:上背心下短裤赤 脚。耳眼水平位 • 3、排便排尿
(二)测试者注意事项
• • • • • • • • 1、一般测量右侧肢体 2、测量仪器保持清洁、要矫正 3、掌握测量方法、熟悉测量点 4、仪器读数,测试者的视线应垂直于测量仪器 的上的标度部分,不可斜视 5、注意方法,减少误差。 6、单位:围度——cm;皮质厚度——mm;体 重——kg 7、误差:长度:0.5cm;围度:0.2cm 体重:0.1kg
一、局部姿势测量
• • • • • • (一)躯干部 1、脊柱前后弯曲测量 足跟、骶骨、背部靠测杆 耳屏、肩峰、大转子一条线。 1、正常:腰曲:2~3cm 2、驼背:头前探,耳屏在肩峰和大转子之间,腰 曲小于2~3cm—— • 3、鞍背:腰曲过大,超过5cm,背及臀后突,耳、 肩峰落在大转子前 • 4=直背缺乏生理屈曲

《身体形态的评价》课件

《身体形态的评价》课件

02
CATALOGUE
身体形态评价的方法
体重指数法(BMI)
总结词
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评估身体形态的方法
详细描述
BMI是通过一个人的体重(千克)除以其身高(米)的平方来计算的。它是一种简单、无创、相对准确的评估身 体形态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BMI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肥胖程度和健康状况。
智能化评价技术的优势
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分析大量数据,提供个性化的评价结果, 有助于指导个体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善。
智能化评价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智能化评价技术将更加精准、智能,能 够满足更多场景和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评价的需求增长
01
个性化评价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得到个性化的身体形态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发展
身体形态评价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医学、生物学、体 育学等,未来将有更多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身体形态 评价领域,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优势
跨学科研究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更加全 面和深入的评价方法和体系,有助于提高身体形态评价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身体形态受到遗传、营养、环境 、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身体形态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 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身体形态的分类
根据身体形态的特征,可以将 人体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瘦型 、匀称型、健壮型等。
不同的人体类型有不同的体型 特点和优缺点,适合不同的运 动项目和职业。
了解自己的身体类型,有助于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生 活方式。
皮脂厚度测量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皮肤下方脂肪层的厚度来评估身体形态的方法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第三章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本章主要内容:1.身体形态测量概述2.体格测量与评价3.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4.体型测量与评价5.身体姿势测量与评价身体形态测量概述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下肢自然并拢。

常用定位术语三轴三面上与下前与后内侧与外侧近端与远端体表画线胸部胸骨中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后正中线肩胛线腹部脐水平线脐垂直线第十肋骨下缘连线左右髂前上棘连线髂前上棘与腹正中线连线中点所作的垂线人体主要测量点1、耳屏点:外耳道前方耳屏软骨上缘的起点。

2、胸中点:左右第四胸肋关节连线的中点。

3、肩胛骨下角点:肩胛骨下角的最低点。

4、髂嵴点:髂嵴上缘最向外突出的点(一般与第四腰椎棘突平齐)。

5、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最向前下方突出的一点(弯曲大腿,在腹股沟线上方用拇指从下向上按髂前上棘可找到)。

6、肩峰点:肩胛骨肩峰外侧缘上最向外突出的一点(臂斜上举凹陷处)。

7、大转子点:股骨大转子的最高点(大腿外展后臀部凹陷处)。

8、胫骨点:胫骨内侧髁内缘上的最高点。

9、内踝点:胫骨下端内侧面最突出的点。

10、跟点:直立时足跟最向后突出的点。

11、桡骨点: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上肢下垂,手掌向内侧,肘关节背面外侧凹陷处)。

12、指尖点:中指尖端最靠下的一点。

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1.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2.测量姿势和方法3.测量时间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受试者须知:1.测量姿势2.着装3.测试前排便排尿测试者须知:1.一般测右侧肢体2.校正仪器并保证仪器的清洁3.掌握测量方法和测量点4.测量读数时视线与仪器上的标度垂直5.测量单位及取值6.尽量减少测量误差第一节体格测量与评价量度测量体重测量仪器:杠杆式体重计(仪器误差不超过0.1%)。

测量方法:测量前将游码调整到零,使刻度尺呈水平位。

测量时体重计放在平坦地面上,令受试者轻上,立于秤台中央。

测试者移动游码至刻度尺稳定在水平位后读数并记录精确至0.1Kg。

对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思考

对大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身体形态评价指标的思考

较 低体重 6 0分
4 —5 6 7 3
正常 体重 l O分 O
5 3 7~6 09
肥胖 5 0分
>3 6j
l 0O—I 0 7 7 9
< 2I 5
5 2l 一5 87
船 8—6 65
6 一6 l 6 9
6 >91根据中国 )来自制订 比 较详细的身高一

要 身 体形 态指标在 《 学生体质 健康 标准》 中具 有重要的
表 2男女大学学生正常体重的评价部分对比
身高( ) 厘米 正 常体重 ( ) 男
体重单位 :公斤 ) (
正 常体重( ) 女
现实意义, 本文对该标准 中男、 大学生的身体形 态评价 指标 进行 女 分析和对 比, 出该标准不尽合理和不够科 学。 得
关键词 大学生 体 质标 准 形 态 指标
1 n0—1 o 9 6 6 1 5 3 7—6 9 0 5 2 2~6 23
l 50一l 5 9 6 6
5 6 5~6 4l
5 4 9—6 50
身体形态评价指标是对学生的发育程度 、 身体匀称程度的评价 , 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中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为必测项 目, 权重系
体重对应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按照超出正常范围的百分比例来计算
I 0o一1 9 8 蚰 ( 7l 5 5 7l 一6 43 6 4 4~7 3 5 7 3 6~7 j 6 > 66 7
得分 , 超出正常范围百分比 越大相应得分就小。废除只有 10 6 分 0 分、0

】 50 】59 7 一 7
6 l 6—6 99
6 00—7 o8
常范 围内。这也就解释了在统 计出的身体形 态评价指标数据 中, 为 什么男生肥胖率远远高于女生 。 2 如果一个 I .厘米 , () ) N5 体重 6 . 2 3 女生 , 按标准是正常体重 , 在现 实生活 中我们应该认 为该学生应该

人体形态评定-完整版

人体形态评定-完整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发展趋势
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 体形态评定将更加精准、便捷和智能化,同 时还将涉及到更多的生物标志物和遗传信息。
人体形态评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测量方法 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个体差异的识别和处理等。此外,随 着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加强,如何在保障 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进行人体形态评定也是未 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人体形态学采用观察、测量、比较等方法进 行研究,通过对大量样本的测量和统计分析 ,揭示人体形态结构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 。
人体形态学主要研究人体骨骼、肌肉、 脂肪等组织的形态结构,以及人体姿势 、体型、身体比例等方面的特征。
人体测量学基础
测量内容
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尺寸和形状的学科,主要测量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宽度、 围度、角度等。
06 面部形态评定
面部形态组成及特点
01
02
03
面部轮廓
由额骨、颧骨、上颌骨、 下颌骨等骨骼结构组成, 决定面部的基本形状。
五官分布
眼、耳、鼻、口等五官在 面部的位置及相互间的比 例关系,影响面部的美观 度。
皮肤质地
面部皮肤的色泽、弹性、 紧致度等,反映个体的生 理年龄和健康状况。
面部形态测量方法
身体围度与曲线评价标准
身体围度评价标准
根据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因素, 制定相应的身体围度评价标准。一般来 说,身体围度在正常范围内且比例协调 的人被认为具有良好的身体形态。
VS
身体曲线评价标准
身体曲线的评价标准因文化和个人审美差 异而异。一般来说,具有明显曲线变化且 比例协调的身体被认为具有吸引力。同时 ,健康的身体形态也是评价身体曲线的重 要因素之一。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 • • •
6.跟踺长指数 该指数是反映跟踺长与小腿长间的比例 [跟踺长 / (小腿长 + 足高)] * 100 跟腱长: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点的垂 直距离,受试者需扶墙提踵 • 评价: 男女均在50即为跟踺较长.指数越大跟 踺愈长. • 跟腱较长的运动员,弹跳能力潜力较大。
显示人体各部分围度的指数
身体形态与身体成分的测量与 评价
张健在一次运动中,平均呼吸呼吸频率12次/分,平均潮 气量500ml,已知空气中氧含量为20.93%,二氧化碳含量 0.03%。经检测张建呼出气体中,平均氧气含量为16.93%, 平均二氧化碳含量为3.23%。
R值 0.8 碳水化合物百分比 33.4 脂肪百分比 66.6
0.810.82 0.83Fra bibliotek36.9
40.3 43.8
63.1
59.7 56.2
0.84
47.2
52.8
(1)张健的平均每分肺通气量是多少? (2)身体平均每分耗氧量是多少? (3)身体二氧化碳的平均每分生成量是多少? (4)请计算这次运动的RQ。 (5)张健这次运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能比例是多少?
身体成分测量
• • • • • • • • • 皮褶厚度法 测量部位:臂部,肩甲部,腹部,髂部 X1:臂部和肩甲部,X2:腹部,X3:髂部 计算体密度:D1=1.0913-0.00116X1 D2=1.0863-0.00176X2 D3=1.0872-0.00205X3 D=(D1+D2+D3)/3 体脂率F%=(4.570/D-4.142)×100 体脂重F=体重W×F%,瘦体重LBW=W-F
• 2. 劳雷尔指数 • 该指数由劳雷尔1908年提出.他认为人体是一个 立方体,身高是这个立方体的一个边,所以用身高立 方去除以体重可显示出每立方厘米身体的重量.指 数主要反映了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及组织的发育状 况,也是判断人体充实程度和营养状况的指数,一直 被广为应用. • [体重(kg) / 身高3(cm)] * 107 • 评价:我国20--25岁男女青年标准,男子101.0-139.6 (平均118.5) ;女子106.1--154.4 (平均 12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臀围
• [测量体位] 站立位, 双侧上肢在体侧自然 下垂。
• [测量点] 大转子与髂 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 最粗的部分。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三)四肢周径的测量
– 1.上臂周径
肘伸展位
肘屈曲位
评价内容与方法
– 2.前臂周径
• (1)前臂最大周径 • (2)前臂最小周径
前臂最大周径
身体形态的评价
一 基础知识
• 一、定义
– 身体形态的测量是测定身体各部位大小、容积 及以形态为主的评定方法。内容包括身长、体 重、坐高、胸围、腹围、皮下脂肪厚度、头围 、指距、四肢长度与周径,以及立位时肢体的 位置关系等。
• 二、目的
– 对身体各部位的形态、大小进行科学的、客观 的测量和记录,以协助疾病的诊断,为制订康 复治疗方案、判断康复效果提供依据。
– 1.上臂残端的长度
•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 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 2.前臂残端的长度
•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 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上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腋窝前缘
尺骨鹰嘴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大腿残端长度
–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 肢伸展。
基础知识
• 三、注意事项
– 1、项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 2、检查时身体应充分暴露 – 3、检查时应进行双侧对照 – 4、重视体检的体位 – 5、测量应按规定方法操作 – 6、评价记录方法科学统一
基础知识
• 四、身体测量的标定点
– 颅区体表标志 – 胸部的体表标志 – 腹壁体表标志 – 骨盆的体表标志 – 上肢的体表标志 – 下肢体表标志
二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一、身长
– (一)目的
• 反映身体发育的状态 • 评价肺活量 • 计算体表面积 • 选择拐杖长度
– (二)方法
• 1.测量身长时间一般定为上午10点左右测量为好。测量 时,应姿势端正,除头正、颈直、挺胸、收腹、双下肢 伸直、裸足,足跟并拢在一条线上,足尖打开约30°~ 40°。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大腿周径
评价内容与方法
– 4.小腿周径
评价内容与方法
• (四)截肢残端围度的测量
– 1.上臂残端围度 从腋窝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 量一次围度。
– 2.前臂残端围度 从尺骨鹰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 2.5cm测量一次围度。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大腿残端围度 从坐骨结节直到残端容与方法
– 2.腹围 测量腹围时,要注意腹 围的大小与消化器官内容物充满 和膀胱充盈程度有关。
• (1)目的 了解营养吸收的状态或 观察腹水、肠梗阻等病人腹胀的消 长情况。
• (2)方法 用皮尺测量。
– [测量体位] 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 侧自然下垂。
– [测量点] 通过第十二肋骨下端和髂前 上棘的中点水平线,最细的部位。
• BMI指数
– BMI=体重(kg)/身高(m2 ) BMI(Body Mass Index)体脂肪健康指数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三、周径的评价
– (一)头围
• 1.目的 协助疾病的诊断 • 2.方法 • (1)用皮尺通过眉间经枕骨粗隆绕头一周的长度即
为头围。 • (2)正常新生儿为33~34cm,前半年约增加10cm
桡骨茎突到尺骨茎突 连线的中点
中指末端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二)下肢长度的测量 • 1.下肢长
髂前上棘
内踝
外踝
大转子
评价内容与方法
• 2.大腿长
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
股骨大转子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小腿长
外踝
膝关节外侧间隙
评价内容与方法
• 4.足长
第2趾末端
足跟末端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五、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 4.小腿残端围度 从膝关节外侧间隙起直到残 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评价内容与方法
• 四、四肢长度的测量
– (一)上肢长度的测量 • 1.上肢长
肩峰外侧端
桡骨茎突
评价内容与方法
• 2.上臂长
肩峰外侧端
肱骨外上髁
3.前臂长
评价内容与方法
• 3.前臂长
肱骨外上髁 桡骨茎突
评价内容与方法 • 4.手长
,后半年约增加2cm,第二年约增加2cm。第3、4 年两年约增加2cm,以后6年只增加约1.5cm。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二)躯干周径的测量
– 1.胸围
• (1)目的 胸围是呼吸、循环功能重要的间接评价 项目。测量胸廓扩张度。
• (2)方法 – [测量体位] 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 垂。 – [测量点] 成人用皮尺测量三个部位的周径,即 腋窝高、乳头高、剑突高。 – [胸廓扩张度]深呼气与深吸气的胸围之差。
– 测量点: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
• 4.小腿残端长度
–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 肢伸展。
–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下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坐骨结节
膝关节 外侧关 节间隙
• 2.身长中点(脐、耻骨联合) • 3.指距与身长(双侧上肢水平外展,两侧手指末端的距
离等于身长)
评价内容与方法
• 二、体重
– (一)目的
• 掌握身体的发育、营养、萎缩、消耗的状态 • 儿童根据体重决定服药量
– (二)方法
• 利用体重计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测量。尽量简单着装 ,并且将着装情况和测量的时间记录在评价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