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固定句式

合集下载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炼、意蕴深远,常用固定句式表达特定含义。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及其现代汉语翻译,以供参考。

一、判断句1. 例句:此乃吾之宝也。

翻译:这是我的宝贝。

2. 例句:刘备,天下枭雄也。

翻译:刘备是天下的一代枭雄。

二、疑问句1. 例句:尔知之乎?翻译:你知道吗?2. 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翻译:如何解除忧愁?唯有杜康酒。

三、感叹句1. 例句:悲哉!人生如梦。

翻译:悲哀啊!人生如梦。

2. 例句:壮哉!我中国少年。

翻译:伟大啊!我们中国的年轻人。

四、条件句1. 例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行善得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行恶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2. 例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

五、因果句1. 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2. 例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国家的兴衰,每个普通人都负有责任。

六、并列句1. 例句: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翻译:有仁德的人见到它就会思考,有智慧的人见到它就会行动。

2. 例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不得志时就修养自己的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七、省略句1. 例句:吾欲与汝同往。

翻译:我想和你一起去。

2. 例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翻译:你难道没看见黄河之水从天上流下来,奔流到海就再也回不去了吗?以上仅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些固定句式及翻译,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练习,逐渐掌握这些固定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7、有……者 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8、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 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 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文言固定句式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译: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2)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译: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译: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项伯)孰与君少长?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8.“....孰与....”“.... ,孰与(孰若) ....” 这是一种用来表示比较、选择关系并带有疑问语气的 固定句式。当比较对象与被比较对象同时出现时,可译 为“....和(同、跟) ....相比,谁(哪个、哪样) ....”。 当 比较内容根据上下文省略,仅剩下比较的对象时,可译 为“....和(同、跟) ....比起来怎么样”或“....比....怎么 样”。
过去周朝有个人,(一生)多次求官没有得到君主赏识, (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 “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赏 识。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 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赏识呢?”他回 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 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 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 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 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赏识, 未能做官。”

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

2022高考复习:文言文中常见的35种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 非字而画。

译文:(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7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7. '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例句
1. 主谓宾结构:
例句:吾欲食饭。

(我想要吃饭。

)
2. 主谓宾补结构:
例句:汝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3. 主谓状结构:
例句:夫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实践,这不是很快乐吗?)
4. 主谓双宾结构:
例句:吾赠汝书。

(我送给你一本书。

)
5. 主谓宾宾补结构:
例句:吾赐汝金币。

(我给你金币。

)
6. 主谓宾定结构: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没有好种子吗?)
7. 主谓宾宾状结构:
例句:夫子示之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示之说:在贫穷时,要专心做好自己;在达到成功时,要兼顾天下。

)
8. 主谓宾宾补状结构:
例句:晏子使楚恶衣粝食者知吾之贵也。

(晏子通过使楚国的穷人了解到我的贵重。

)
9. 主系表结构:
例句:吾乃曲江大将军也。

(我乃是曲江大将军。

)
10. 主谓表结构:
例句:吾皇帝是明天子也。

(我皇帝是明朝的天子。

文言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舟已行矣 不是太糊涂了吗? 译:不是太糊涂了吗?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译:学习后经常复习它,不是很愉快的吗?
1、“岂.....乎(岂.....哉)” 、 乎岂 哉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 这一形式的固定句式,大多用来表感叹语气或反诘语 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难道....吗”、“怎么... 呢” 难道 吗 怎么 的语气。 ‘‘独 邪 的语气。 “岂.....邪”、独.....哉”、‘‘独.....邪” 邪 哉
2、“不亦.....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 不亦 乎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不是.....
吗”、“难道不.....吗” 难道不 吗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 译:军队将筋疲力尽,远方的主人已经防备我们,恐怕不 行吧! 行吧!
文言文的固定句式 (1)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日夜望将军至, 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 译: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他呢! (2)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译:怎么可以一切以固定的时间来限制呢? (3)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译: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王吗? (4)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驽, 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 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译:相如虽然愚劣无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
1. 哎呀呀,“何所……”这种固定句式可有意思啦!就像“何所依”,这不就是在问“依靠什么呀”。

你想想,要是有人问你“何所依”,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很有韵味呀!
2. 嘿,“如……何”这个句式常见得很呢!比如说“如之奈何”,这就像是在着急地问“该怎么办呀”,是不是很形象呢!
3. 哇塞,“不亦……乎”这种句式多经典呀!像“不亦乐乎”,不就是在说“不也很快乐吗”,这种表达多有感觉呀!
4. 哟呵,“得无……乎”也是很特别的呀!像“得无病乎”,不就是在担心“不会生病了吧”,很生动对不对!
5. 嘿呀,“何……之有”也很有意思哟!比如“何陋之有”,这就是在反问“有什么简陋的呢”,很有气势呀!
6. 哇哦,“无乃……乎”这种句式也挺好玩的!像“无乃不可乎”,就好像在说“恐怕不行吧”,很有味道呢!
7. 哎呀,“孰与”这个句式可有用啦!像“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在比较“我和城北徐公谁美呀”,很直接吧!
8. 嘿,“有以……”“无以……”这一对也很特别呢!像“有以报陛下”“无以解忧”,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呀!
9. 哇,“为……所”这个句式也常见呀!比如“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就是“被秦人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很形象吧!
10. 哟,“其……乎”也很有趣呀!像“其可怪也欸”,不就是在说“这很奇怪呀”,很能表达情感呢!
我觉得文言文中的这些固定句式真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呀,它们让文言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表达和情感呢!。

固定句式文言文例句

固定句式文言文例句

固定句式文言文例句
1. 固定句式:……者,……也。

例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解释:……是……的意思。

2. 固定句式:不亦……乎。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解释:不也是很……吗?
3. 固定句式:以……为。

例句:先即制,后retaliating。

(《左传》)
解释:把……作为。

4. 固定句式:与其……孰若。

例句:与其临渊羡鱼,孰若退而结网?(《淮南子》)解释:与其……,不如……
5. 固定句式:……非……则。

例句:非得劲儿,则不能自好。

(《史记》)
解释:如果不是……,就……。

6. 固定句式:所+动词。

例句: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
解释:“所”字加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行为的结果。

7. 固定句式:无以。

例句:吾不能无睹矣。

(《孟子》)
解释:没有什么用来……。

8. 固定句式:有以。

例句:臣今日得与将军相见,有以知将军之非窃器者也。

(《三国演义》)解释:有用来……。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六、表判断语气
“唯(顾、直)……耳”译为“只是……罢了”。
如:此唯师心自用耳。(《问说》)顾未有路耳。(司马迁 《信陵君窃符救赵》)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见梁襄 王》)
七、表选择语气
“与使……,无宁……”“与其……宁”“与其……孰若”, 表选择,译为“与其……,不如……”
如: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林觉民《与妻书》) 与
4.“安……哉”,译为“怎么……呢”。 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5.“况……欤”,译为“何况……呢”。 如: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6.“无乃……与”,译为“难道不是……吗”。 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7.“何……之有”,译为“有什么……呢”。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4.“比及”译为“等到……的时候”。 如: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5.“以为”、“以……为”,译为“认为”、 “把……当作……”、“用……做……”。
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苏轼《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6.“……之谓也”“其……之谓也”,译为“说的 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 子·秋水》)
其李将军之谓也。(司马迁《史记·李广列传》) 7.“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8.“非……不得”,表强调,译为“非……不可”。 如:则谓非草木不得。(《芙蕖》)
3.“何……为”“何(奚)以……为”,译 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得无……耶:莫非 、得无 耶 莫非……吧。 吧
17、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
18、奈……何:对……怎么办? 、 何 怎么办? 怎么办
18、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
19、何以……为:要……干什么。 、何以 干什么。 为 干什么
11、有……者:有个 、 的人。 者 有个……的人。 的人
11、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
12、何……之有:有什么……呢? 、 之有:有什么 呢 之有
1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
、有以: 13、项王未有以应。(13、有以:有什么办法用来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鸿门宴》 。 14、无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无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1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
15、何所:所……是……。 、何所: 是 。
15、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卖炭翁》)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卖炭翁》 。(
16、以……为……:用……做……。 、 为 : 做 。
16、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
的人” 例如: 1、“有……者” 译为“有个 者 译为“有个……的人”。例如:“京 的人 城有善口技者。 城有善口技者。” 译为“ 2、“以……为……” 译为“用……做……”或“把…… 为 做 或 当作……”。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当作 。例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为“ 没有) 3、“有(无)所” 译为“有(没有)……的(人、事、 的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物)”。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为“ 没有) 4、“有(无)以” 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 来……”。例如:“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例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是以” 译为“所以(因此) 5、“是以” 译为“所以(因此)……”。如:“余是以 。 记之。 记之。” 何所” 译为“ 东西、事物), ),是 6、“何所” 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 的 什么” 问女何所思? (谁)什么”。如:“问女何所思?” 所以” 可译为:①“用来 用来……的工具(方法、方 的工具( 7、“所以” 可译为:①“用来 的工具 方法、 凭他( 例如: 师者, 式)”;“凭他(它)来……的”。例如:“师者,所以 的 导致……的原因”;“……的缘 的原因” 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导致 的原因 的缘 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导致 例如: 此其所以败也。 故”。例如:“此其所以败也。”
6、直……耳:只不过 、 罢了。 耳 只不过……罢了。 罢了
6、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公输》)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公输》 ?(
7、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礼记 · 檀弓》) 、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檀弓》 ?(
7、无乃……乎:恐怕 、无乃 乎 恐怕……吧! 吧 8、之谓:这就叫做……。 、之谓:这就叫做 。
16、“何为” 译为“为什么”。如:“上笑曰:‘多多 、 何为” 译为“为什么” 上笑曰: 益善,何为为我擒? 益善,何为为我擒?’” 17、“何以 干什么呢” 、 何以……为” 可译为“还要 为 可译为“还要……干什么呢”。例 干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有时“ 可以省略, 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有时“以”可以省略,变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何……为”形式。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为 形式。 何辞为? 何辞为?” 18、“与其 孰若” 不如” 、 与其……孰若” 可译为“与其 孰若 可译为“与其……不如”。如: 不如 与其坐而等亡,孰若起而拯之? “与其坐而等亡,孰若起而拯之?” 19、“之谓也” 译为“说的就是 、 之谓也” 译为“说的就是……啊”。如:“我之 啊 谓也。 如果用于句中,省去“ 变为“之谓” 谓也。”如果用于句中,省去“也”,变为“之谓”,应 译为“这就叫做……”。 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为“这就叫做 。 20、“何有于” 译为“对于 来说, 、 何有于” 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来说 又有什么呢”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 我哉! 我哉!” 21、“既……且(又、亦)” 译为“既……又……”。如 译为“ 、 且 又 。 诗经·小雅 小雅》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诗经 小雅》:“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8、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
9、孰与:跟……比,哪一个 、孰与: 比 哪一个……
9、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 ?(
10、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
10、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齐桓晋文之事》)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齐桓晋文之事》 。(
19、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说新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 阮裕焚车》 语·阮裕焚车》) 阮裕焚车
20、是以:所以(因此)。 、是以:所以(因此)。
20、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
21、与其……孰若:与其 、与其 孰若: 不如…… 孰若 与其……不如 不如
23、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 僖公 、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左传·僖公 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
24、既……且……:既……又……。 、 且 : 又 。
24、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
8、“然则”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如:“然 。例如: 则何时而乐耶? 则何时而乐耶?” 孰与” 译为“ 9、“孰与” 译为“与……比,哪一个 比 哪一个……”。例如: 。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10、“何……之有” 可以译为“有什么 之有” 例如: 、 之有 可以译为“有什么……呢?”例如: 呢 宋何罪之有? “宋何罪之有?” 11、“无乃 、 无乃……乎/与” 译为“恐怕(只怕)……吧”。 乎 与 译为“恐怕(只怕) 吧 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 例如:“无乃尔是过与?” 12、“不亦 、 不亦……乎” 译为“不也是 乎 译为“不也是……吗”或“岂不 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吗 13、“得无 译为“恐怕……吧”或“莫 、 得无……乎(耶)” 译为“恐怕 乎 吧 日饮食得无衰乎? 非……吧”。如:“日饮食得无衰乎?” 吧 14、“如(若、奈)……何” 译为“把……怎么样”或 怎么样” 、 何 译为“ 怎么样 怎么办” 如太行王屋何? “对……怎么办”。如:“如太行王屋何?” 怎么办 15、“其……乎?”译为“难道 译为“难道……吗?”或“大概 大概…… 、 乎 吗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 其可怪也欤? 吧”例如:“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
2、故患有所不避也。(《谋攻》) 、故患有所不避也。(《谋攻》 。(
3、无所:没有……的。 、无所:没有 的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
4、所以:……的原因。 、所以: 的原因。 的原因
4、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廉颇蔺相如列 、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传》) 5、不亦 、不亦……乎:不也是 乎 不也是……吗? 吗 5、以此为政,不亦惑乎?(《吕氏春秋 · 察今》)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察今》 ?(
【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 请先找出下列各句中构成固定句式的词语, 请先找出下列各句中构成固定句式的词语,并把它们译成相应的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1、有以:有什么办法用来。 、有以:有什么办法用来。
1、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卖柑者言》)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卖柑者言》 。(
2、有所:有……的。 、有所: 的
文言文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 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 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 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 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 经久不变。 经久不变。
21、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
22、何为:为什么。 、何为:为什么。
22、何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 · 赵策 、何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 三)》
23、何有于: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何有于:对于 来说, 来说 又有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