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非石油专业教好《石油地质勘探概论》

合集下载

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建议

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建议

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建议摘要石油工程概论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课,主要为非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开设。

其目的是为了拓宽专业知识,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但课程专业性和基础性强,学生在学习时通常感到知识零散、头绪多。

为了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性的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浅出的恰当举例、传统教学与现代计算机相结合及提高专职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类教学方法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积极性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石油工程概论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石油工程概论”主要针对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同时也可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提供系统的石油背景认知[1]。

该课程知识面较广,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主要涉及学科包括:地质学基础、渗流力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及岩石力学等多学科。

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了勘探开发、石油钻采、油气增产及集输等石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等多环节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该课程的开设为石油院校加强和扩宽非石油工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主要对资源勘查、机械制造、化学工艺、国际贸易及外语等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非石油专业学生从未接触石油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教学难题为:基础理论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内容复杂及知识跳跃性强,以致学生难以完全接受课程所讲的内容。

为此,如何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各专业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授课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

一、“石油工程概论”教学探讨与对策(1)把握前沿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石油工程概论包含了石油工业上中下游的专业知识,而学生又存在专业差异。

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自发的去了解和学习,才会产生求知欲望。

目前在石油勘探方面每年都有新发现、在石油钻采方面均有新方法、新工具及新理论的应用,如何将日新月异的新科技引入到课堂,需要授课老师认真更新书本上已有的知识[2]。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刍议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刍议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 0 1 3 年 第1 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r t i v e r s i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ci S e n c e s E d i i t o n ) N o . 1 2 0 1 3
作者 简介 : 张利亚 ( 1 9 7 6 一 ) , 女, 重庆人 , 硕 士, 重庆科 技 学院石 油与天 然气工 程学 院讲师 , 从 事油 气田 开采教 学和管理 工作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9
基 金项 目 : 重 庆科 技 学院 教 改 项 目“ 应 用型 本 科 人 才 培养 目标 下 的课 程教 学设 计 ” ( 2 0 1 1 4 1 ) 。
时的教 学量 达到预期 的教 学效果 . 是讲 授好本 课 程 的
基础 . 而 教学 内容是 按照 教 学大 纲 来选 取 的 . 合 理制
到 大 四都有 . 他 们 的专 业 出 入很 大 . 基 础知 识结 构
订 教学 大纲 是教学效 果 的重要保 障 。因此 . 我们 根据
学 校 的要 求 . 结合 课 程 的教 学 目的 , 针 对学 生 的特 点 来制订。 与石 油专业 的专 家 、 资 深老师 进行 多方 研讨 , 多次 修改教 学大 纲 . 力求 所选 教学 内容能覆 盖整 个石 油行 业 , 并做 到授课 内容合理 、 浅显 , 保证 学生在 所 学 内容 基础上 对整个 石油 工业 、 工艺原 理等 有最基 本 的

识 故 该课 程 涉及 学科 专 业 多 . 基本 理 论 多 . 信 息 量

_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教学大纲

_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教学大纲

《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教学大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编号:3x2060390学时:48学分:2.5主讲教师:唐振平一、课程性质地球物理勘探概论是地质构造研究(尤其是区域、深部构造调查)、矿产调查(特别是隐伏产状矿产)及工程地质调查中先进而且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地球物理勘探各种勘探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等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利用各种地球物理方法解决各种地质问题的前提,各种资料处理方法的原理和基本思路,以及利用上述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解释的原理和过程等内容。

同时,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系统观和全局意识,加强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锻炼。

二、课程设计(一)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地球物理勘探概论课程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等非地球物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44学时,共分为四个知识模块,详细学时分配情况如下:1.第一知识模块是通论部分—概念模块(6学时)主要讲述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主要问题。

2.第二知识模块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力勘探模块(12学时)主要讲述重力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及解释。

3.第三知识模块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磁法勘探模块(12学时)主要讲述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及解释。

4.第四知识模块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电法勘探模块(14学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各种电法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及解释。

(二)认识实践课程基本内容(4学时)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1)本课程设计了三类实验教学内容:一是了解型实验,主要通过操作各种地球物理方法所使用的现代仪器,使学生对各种仪器的功能有个感性认识;二是专题型实验,通过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和解释,使学生对地球物理方法的整个工作过程有个实习经历,从而可加深学生对地球物理各种方法的应用过程和效果的全面了解;三是综合型实验,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同时使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分析问题能力。

石油勘探技术教案

石油勘探技术教案

石油勘探技术教案一、引言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其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介绍石油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二、石油勘探技术概述石油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手段,寻找地下储油构造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球上的各种信息来识别、定位和评价潜在的油气资源。

三、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技术是石油勘探的基石,它主要包括地质调查、储层分析和地震勘探等。

地质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采样分析,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和地层的分布状况。

储层分析则是通过岩石和含油气层的物性分析,评价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

地震勘探则利用地面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重建地下构造,并判断潜在油气储集体的类型和分布。

四、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包括重力测量、磁力测量和电磁测量等方法。

重力测量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识别和模拟地下潜在油气构造的重力异常。

磁力测量则是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识别和模拟地下潜在油气构造的磁异常。

电磁测量则通过测量地球电磁场的变化,识别和模拟地下潜在油气构造的电磁异常。

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表化学勘探和岩心地球化学勘探。

地表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表土壤、水和气体等样品,分析其中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判断地下潜在油气资源的分布和赋存形式。

岩心地球化学勘探则是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有机和无机元素的含量和各种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评价油气的来源、成熟度和运移特征等。

六、石油勘探技术的应用领域石油勘探技术广泛应用于下列领域:勘探地质学、油藏工程、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科学领域,同时也应用于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管线建设等工程领域。

七、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1.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对石油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

-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石油勘探公司或实验室,深入了解实际勘探作业和仪器设备。

对于非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学”本科分级教学的思考

对于非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学”本科分级教学的思考

( 长 江大 学地 球科 学学 院
文 献标 识 码 : A
摘 要 “ 石油地质学” 是 石 油 类 院 校 的特 色及 核 心 基 础 课 程 。 当前 , 除 传 统 石 油 地 质 专 业外 , 石 油 类 高校 众 多非 地 质 专 业 学 生往 往 亦 选 修 或 开 设 “ 石油地质学” 课 程 。 虽然 , 针 对 不 同 专 业 学 生 的培 养 方 案 及 教 学 模 式存 在 差 异 ,但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对于非地质专业 的学生, “ 石 油 地 质 学” 课 程 设 计 及 教 学 安 排 仍 存 在 些 许 的 不 足 。 鉴 于 非地 质 专 业 的 学 生 可 以 分 为 两 类 .笔 者 分 别 探 讨 了各 类 人 群 的 专 业 背 景 及 学 习 目 的. 并 基 于 此提 出 了针 对 非 地 质 学 生 “ 石油地质 学” 课程 的 教学改革方案 , 认 为 合 理 有效 的课 时 分 配 ( 包括理论教 学与 实验) , 同时修 改 成 绩 评 价 体 系将 更 好 地 促 进 本 课 程 教 学工
f o r s t u d e n t s o f d i f e r e n t ma jo r s ,b u t i n t e a c h i n g p r a c t i c e ,t h e
c o u r s e d e s i g n a n d t e a c h i n g a r r a n g e me n t o f ”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
f en g , Go n g We np i ng , Wa n g Zhe n qi , Li n Xi a o y u n

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果探讨

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果探讨

提高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效果探讨摘要: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对石油高校中非石油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以石油勘探、开发、采油、集输、加工等内容进行介绍,旨在培养与从事石油行业相关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内容专业性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薄弱,容易在教学中产生脱节,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实践教学为主,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石油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针对石油高校中一些非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设置的一门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课程,涉及的专业可以是经济、建工、机械、化工、自动化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就业岗位有可能进入石油企业,接触石油领域,为了提高人才的综合性,特此开设了这门课程。

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石油地质、测井、钻井、完井、油田开发、采油工艺、提高采收率原理、油田地面生产系统、油气储运与石油加工等方面,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重点[1],涉及的学科有地质工程、石油工程、储运工程、石油化工等,知识点零散,教学难度大。

针对课程设置的内容,既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通过实践教学,以生动的图画、设备展示、生产模拟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提高教学质量。

1 提高教学效果研究1.1 优化教学内容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是一门涉及学科领域较为广泛的技术基础课,是加强非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对石油行业相关知识深入了解的有效途径。

课程的设立目的是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能具有良好的石油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起到技术支持的作用。

在教学环节,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对象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完成专业知识的衔接。

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对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理论进行重点介绍,油田开发指标的计算都借助计算机相关软件和设备完成,有了计算原理和思路,对计算手段的认识和调整都会有针对性,这有助于学生在实际工作环节中的能力培养。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绪论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绪论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
绪论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二、地质学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三、关于石油和天然气 四、课程的内容及主要任务
绪论
一、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
地区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0待发现资源量10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0待发现资源量10北美102561384969249222104中南美28515792164814314266欧洲1810119783462416577中亚俄罗斯167923543245585312774362中东10205615039348762406559261非洲169931343931487913764亚太56311045721628714166合计18171001447210018751002140100四石油地质勘探概论课程的内容及主要任务基础地质学部分石油地质学部分地球概述矿物质作用古生物与地层岩浆岩与变质岩沉积岩与沉积相地质构造石油与天然气的理化性质石油与天然气的生成集层及盖层石油与天然油气藏与油气聚集油气田勘探非常规油气概述绪论1课程内容第二章矿物地球的物理性质形状大小密度压力磁性等
我国最早的石油记载见于1900多年前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 “高奴,有洧水,可蘸”。这是描述水面上有像油一样的东西可以 燃烧。
科学术语“石油”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 次提出的。“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 也。”“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他描述 了陕北富县、延安一带石油的性质和产状后,进一步推论了石油的 利用远景。“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穹, 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比较年 轻的科学,它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大约经历了200年时 间。

地质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演讲稿为您传授

地质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演讲稿为您传授

地质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演讲稿为您传授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地质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涉及到丰富的知识和复杂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掌握地质学知识,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专注于基础知识。

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的起点,也是我们构建进一步知识体系的基石。

建议大家花时间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原理。

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参加课堂讨论或者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来巩固基础知识。

其次,培养实践和观察的能力。

地质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地层、岩石、矿物等可以加深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建议大家多参加地质实习或实践课程,亲自动手进行调查和采样,并记录下来。

同时,培养对地质现象的敏锐观察力,学会发现和分析地质过程中的细节。

第三,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地质学涵盖广泛的领域,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地质学视频、图册、软件等)来加深对地质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通过这些资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质概念,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合理利用地质学工具和技术。

地质学的研究需要使用一系列工具和技术,如显微镜、化学分析仪器、遥感技术等。

了解这些工具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实验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建议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加练习和应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保持对地质学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强、前沿性强的学科,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探索新知识、新理论,关注地质学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科研成果。

同时,与同学和老师们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地质学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专注基础知识,培养实践和观察能力,利用多媒体资源,合理利用地质学工具和技术,以及保持热情和探索精神来不断提高。

希望以上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给非石油专业教好《石油地质勘探概论》
摘要:对于石油高校目前给非石油专业开设的“石油地质勘探概论”课程,学生由于从未涉及地质专业、石油专业相关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困难。

通过近几年授课经验总结,认为授课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知识重点、大量穿插油田实践经验以及重视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懈努力,让学生掌握石油地质勘探的核心知识以及基本工作方法,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及相关行业的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选修课非石油专业地质学石油勘探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2)06(c)-0152-01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是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代表的石油高等院校给非勘探类、非石油工程类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或限选课,选课学生大多来自中文、数学、外语、物理等基础理论专业,从未涉及地质专业、石油专业等课程。

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质学基础知识,掌握有关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等石油地质学基本理论,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及相关行业的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石油高等院校备受同学们青睐。

但是,由于课程综合性强,知识点多而杂,加之学生其它基础课任务较重,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困难。

通过近几年授课经验总结,笔者认为有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毫
无兴趣,那么即便教师讲得再有条理,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授课效果。

因此讲授一门课程,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不是仅在绪论部分或结尾部分应用,而应该贯穿整门课程。

教师在准备每一堂课时,应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的环节,调动学生对每一堂课的积极性。

例如在地质学课程部分,将自然界的地质现象拍摄后穿插到课件中,可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曾带领学生重识校园,其目的并非介绍校园的文化历史,而是要求大家寻找身边的岩石、构造等地质现象,从实践环节出发掌握课堂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授课效果。

在油气勘探方面,从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以及石油前辈们的奋斗历史入手,对石油勘探产生兴趣,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照本宣科。

例如笔者曾组织学生一起观看《李四光》、《王进喜》等石油前辈传记电影,激发学生对石油行业的热爱之情。

2 突出知识重点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要使非石油专业学生在一学期全部掌握,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必须突出每章的知识重点。

在地质学部分,要求学生把握“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这一条主线,而对于其中每一种类型的地质作用,学会分析其成因、作用特点、作用结果,即抓住了“牛鼻子”;石油勘探部分是课程的重点,应要求学生把握“油气生成—储集—运移—聚集—寻找”这一条主线进行学习。

其中,生油部分应把握油气生成的环境和成油母质、油气生成的深度与温度、每个生油阶段的主导作
用力以及产物;油气储集部分应把握存储油气的孔隙空间以及油气渗滤的通道;油气运移部分应把握油气初次运移以及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方向、通道四大要素;油气聚集部分应把握油气藏的类型以及每种类型油气藏的度量方法,学会编制油气藏平面及剖面相关图件;石油勘探部分应把握区域勘探、圈闭预探、油气田评价勘探和滚动勘探开发四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工作方法。

总之,对于每一项要素,要求学生会分析其形成条件(环境)、主导因素、形成过程、研究手段,即可掌握油气勘探的精髓[1-2]。

3 大量穿插油田实践经验
通过近几年授课经验总结,授课过程中大量穿插各大油田实践经验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1)石油高校的学生许多都来自油田,从小耳濡目染了长辈们对石油工作的奉献精神,因此对油田的实际工作十分感兴趣;(2)许多石油高校学生毕业后仍想回油田工作,而油田实际工作与课本上所学知识相比更为具体,因此需要对油田实际工作有所了解;(3)油田实践工作生动、形象,目前已发展到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例如高精度成像测井、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采集、四维动态地质建模等,这些生动形象的图像知识与枯燥的书本文字相比,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穿插油田实践的授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搜集整理不同类型油田与课程有关的地质、油气资料,例如岩心、薄片、图件、数据表等,在课程中安排习题让大家实际动手做工作。

将实际油田的含油砂岩岩心以及铸体薄
片图像引入到油气储层部分的课程中,让每位同学亲自摸一摸岩心实物、看一看砂岩薄片中的微观孔隙结构世界,让同学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真实的油气储集空间,学生表示相关知识记忆很牢。

(2)石油地质专业的学生学期末都有去油田实习的机会,能够亲自观摩油田实际工作,并动手操作个别环节。

但是非石油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将油田实习课程全程录像,在涉及到课程章节的时候播放给学生观看,可以帮助大家迅速建立感性认识。

(3)邀请油田专家或工作人员穿插讲课,重点针对某一知识点深入剖析,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种新颖的授课方式十分感兴趣,对所学知识能牢固掌握。

4 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挖科学创新潜力。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在地质部分和油气成藏部分各包括2次实践课程,地质部分要求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矿物岩石标本的鉴定,以及对基本的构造图件进行分析,油气成藏部分要求编制油藏平面图及剖面图,明确油气藏的类型以及度量方法。

由于实验准备工作较复杂,实验课在一些课堂不被重视,仅授课教师随堂演示,学生并不能亲自动手操作,甚至还存在故意跳过实验课的现象,这些都对学生掌握知识十分不利。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同学们“敢想、敢做、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个人摸索总结规律,这样获得的认识记忆尤其牢固。

对于石油高等院校而言,无论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必要掌握
几门石油主干专业课。

石油地质勘探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认识石油、掌握石油的第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应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让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变成一堂堂生动精彩的讲座,使学生学好基本的油气地质知识,培养地学素养,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为将来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石油地质学基础,从而为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石玉章,杨文杰,钱峥.地质学基础[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卫海,王纪祥.石油地质勘探概论[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