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

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光纤传感测量实验报告引言:光纤传感测量是一种基于光纤技术的测量方法,通过光的传输和传感原理,可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光纤传感测量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可行性。
一、光纤传感测量原理光纤传感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特性在光纤中传输,并通过光的改变来测量物理量。
光纤传感器由光源、光纤、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当物理量作用于光纤时,会引起光纤中的光信号发生变化,进而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最后通过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光纤传感测量的应用领域光纤传感测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温度传感是光纤传感测量的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光纤的热致效应,可以实现对温度的高精度测量。
此外,光纤传感测量还可以应用于压力、应变、湿度等物理量的测量,并且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实验仪器准备:光源、光纤、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器等。
2. 实验一:温度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固定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温度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纤中的光信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3. 实验二:压力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连接到压力变化的装置上,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压力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压力的增加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且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
4. 实验三:应变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固定在受力物体上,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应变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应变的增加会引起光信号的相位变化,且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5. 实验四:湿度传感测量。
将光纤传感器放置在湿度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信号处理器获取湿度变化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湿度的增加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且与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纤传感测量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应变和湿度等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物理量的变化会导致光信号的不同变化,这为光纤传感测量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实验目的:掌握干涉原理,自行制作光线干涉仪,使用它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加深对光纤传感理论的理解,以受到光纤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实验仪器: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实验数据:1.光纤传感实验(室温:24.1℃)(1)升温过程(2)降温过程2.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在光波长为633nm 条件下,测得光功率计最大读数为712.3nw 。
数据处理:一.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在λ=633nW ,光的输出功率P1=2mW 情况下。
在调节过程中测得最大输出功率P2=712.3nW代入耦合效率η的计算公式:3.56×10-4二.光纤传感实验1.升温时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2040ALinear Fit of AABEquationy = a + bAdj. R-Squ 0.99849ValueStandard ErA Intercep -153.307 1.96249ASlope5.485340.06163由上图可看出k=5.49±0.06条纹数温度/℃根据光纤温度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由于每移动一个条纹相位改变2π,则 Δφ=2π×m (m 为移动的条纹数)故灵敏度即为因l=29.0cm故其灵敏度为±1.30)rad/℃2.降温时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30323436-40-20ALinear Fit of AABEquationy = a + Adj. R-Squ 0.9973ValueStandard Er A Intercep -271.754 3.74289ASlope7.4510.11111由上图可看出k=7.45±0.11同上:灵敏度为条纹数温度/℃因l=29.0cm故其灵敏度为±2.38)rad/℃由上述数据可看出,升温时与降温时灵敏度数据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在升温时温度变化较快,且仪表读数有滞后,所以测出数据较不准确,在降温时测出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温度光纤传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光纤传感器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2. 学习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掌握其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
3. 了解温度光纤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对光纤传感器技术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纤材料的光学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防腐性好等优点。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是光纤传感器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光纤光栅的布拉格波长位移特性,即当光纤光栅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其反射或透射光的波长会发生偏移,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2. 光纤光栅光谱分析仪3. 温度控制器4. 实验台5. 数据采集系统四、实验步骤1. 将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光纤光谱分析仪和数据采集系统。
2. 调节温度控制器,使环境温度逐渐升高,记录光纤光栅光谱分析仪输出的光谱数据。
3. 重复步骤2,使环境温度逐渐降低,记录光谱数据。
4. 分析光谱数据,计算光纤光栅的布拉格波长位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 温度(℃) |布拉格波长(nm)||----------|--------------|| 20 | 1552.0 || 30 | 1553.5 || 40 | 1555.0 || 50 | 1556.5 || 60 | 1558.0 |2. 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光纤光栅的布拉格波长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说明光纤光栅具有正的温度系数。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拟合出光纤光栅的布拉格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lambda_B = 1552.0 + 0.0135T$$其中,$\lambda_B$为布拉格波长,$T$为温度。
六、实验结论1.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特性,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
2. 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纤光栅的布拉格波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了解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基于菲涅尔衍射原理的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激光光源照射到一根光纤上,光纤的端面形成一定的折射角,使得光束沿着光纤内部进行传输,当光纤存在位移时,光束经过光纤端面的折射角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光程差。
通过检测光程差的变化,可以测量出位移的大小。
三、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实验装置,其中包括激光光源、光路系统、待测物体、光功率检测器等。
2.调节激光光源的位置和光路系统的组成,使得激光能够正常
发出。
3.将光纤位移传感器连接到待测物体上,确保其位置不变。
4.调整光纤位移传感器上的折射角,使得检测光束经过光纤后
能够与基准光束相互衍射。
5.通过光功率检测器检测检测光束的功率变化,计算出待测物
体的位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发现,光纤位移传感器在测量位移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和稳定性。
我们通过调整折射角和光纤的长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光纤位移传感器对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小,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光纤位移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纤传感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传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光纤传感器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采集技巧。
3. 分析光纤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光波导原理的传感器,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实现对被测量的物理量的检测。
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防腐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压力、应变、温度、位移等物理量的测量。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光纤传感器:1. 光纤光栅传感器:利用光纤光栅对光波波长进行调制,实现对温度、应变等物理量的测量。
2. 光纤干涉传感器:利用光纤干涉原理,实现对位移、振动等物理量的测量。
3. 光纤激光传感器:利用光纤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实现对物体表面缺陷、气体浓度等物理量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纤传感实验仪2. 激光器及电源3. 光纤夹具4. 光纤剥线钳5. 宝石刀6. 激光功率计7. 五位调整架8. 显微镜9. 显示器四、实验步骤1. 光纤光栅传感器实验(1)搭建实验装置,连接光纤传感实验仪和激光器。
(2)调整实验参数,包括光栅长度、温度等。
(3)采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光栅对光波波长的影响。
2. 光纤干涉传感器实验(1)搭建实验装置,连接光纤传感实验仪和光纤干涉仪。
(2)调整实验参数,包括干涉仪的间距、光程差等。
(3)采集光纤干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
3. 光纤激光传感器实验(1)搭建实验装置,连接光纤传感实验仪和光纤激光器。
(2)调整实验参数,包括激光功率、检测距离等。
(3)采集光纤激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分析激光光束的传播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光栅传感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反射光谱发生红移,反射光谱峰值波长随温度的变化率与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周期成正比。
这说明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
2. 光纤干涉传感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干涉仪间距的增加,干涉条纹的间距增大,条纹数减少。
光纤传感器实验

实验5—5 光纤传感器实验人类进人21世纪,信息传递的方式也在悄然改变。
从两根电线传输一路电话到一根光纤传输几十、几百路电话,从海底电缆到欧亚光缆,光纤传递光信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光在光纤中不断地被全反射传输,免受大气的干扰、散射,衰减大大减少,从而实现上百公里的远距离传输而不需要中间放大器。
光纤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将光纤用作传感器却了解不多,该实验将介绍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增强对光纤传感器的了解。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随着其技术的日益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
光纤传感器的机理是外界物理量的变化导致光纤参数的相应改变,例如应力或温度变化时,会引起光纤长度和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形成光纤应变或温度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具有许多优点:重量轻、灵敏度较高;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制成任意形状的光纤传感器;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水性好,还能高速率和大容量传输测得的信息,便于测试自动化和远距离传输;光纤传感器可以用于高压、电气、噪音、高温、腐蚀或其他的恶劣环境,并可实现非破坏和非接触测量,而且具有与光纤遥感技术的内在相容性。
目前,正在研制中的光纤传感器有磁、声、压力、温度、加速度、陀螺、位移、液面、转矩、光声、电流和压变等类型的光纤传感器。
【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光纤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2.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3.测量并绘出输出电压与位移特性曲线。
4.了解利用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转盘转速和振动频率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Array1.光纤的基本知识1)光纤的基本结构光纤(Optic Fiber)是光导纤维的简称,一般由纤芯、包层、涂敷层与护套构成,是一种多层介质结构的对称性柱体光学纤维。
光纤的一般结构如图5-5-1所示。
纤芯和包层为光纤结构的主体,对光波的传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纤芯是光密媒质,包层是光疏媒质。
涂敷层与护套则主要用于隔离杂散光,提高光纤强度,保护光纤。
光纤传感实验报告(最终5篇)

光纤传感实验报告(最终5篇)第一篇:光纤传感实验报告光纤传感实验报告1、基础理论 1 1、1 1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原理1、1、1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原理光纤光栅得反射或者透射峰得波长与光栅得折射率调制周期以及纤芯折射率有关,而外界温度得变化会影响光纤光栅得折射率调制周期与纤芯折射率,从而引起光纤光栅得反射或透射峰波长得变化,这就是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得基本工作原理.光纤 Bragg 光栅传感就是通过对在光纤内部写入得光栅反射或透射 Br agg 波长光谱得检测,实现被测结构得应变与温度得绝对测量。
由耦合模理论可知,光纤光栅得 Bragg中心波长为式中Λ为光栅得周期;neff 为纤芯得有效折射率。
外界温度对 Bragg 波长得影响就是由热膨胀效应与热光效应引起得。
由公式(1)可知,Bragg 波长就是随与而改变得。
当光栅所处得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光纤光栅本身得温度发生变化。
由于光纤材料得热光效应,光栅得折射率会发生变化;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光栅得周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与得变化,最终导致 Bragg 光栅波长得漂移。
只考虑温度对 Bragg波长得影响,在忽略波导效应得条件下,光纤光栅得温度灵敏度为式中F为折射率温度系数;α 为光纤得线性热膨胀系数;p11 与p12 为光弹常数。
由式(2)可知光纤光栅受到应变作用或当周围温度改变时,会使 n eff 与发生变化,从而引起Bragg 波长得移动。
通过测量Bragg 波长得移动量,即可实现对外部温度或应变量得测量。
1、1、2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得封装为满足实际应用得要求,在设计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得封装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封装后得传感器要具备良好得重复性与线性度;(2)必须给光纤光栅提供足够得保护,确保封装结构要有足够得强度;(3)封装结构必须具备良好得稳定性,以满足长期使用得要求。
为了能够有效起到增敏作用一般采用合金、钢、铜、铝等热膨胀系数大得材料对光纤光栅进行封装。
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07(光纤传感器的位移测量及数值误差分析实验)实验一: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测量其静态特性实验数据。
学会对实验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
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 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器件与单元:主机箱、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
四、实验数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表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实验二: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数据处理1.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计算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clc; clear;l=[20.42 20.43 20.40 20.43 20.42 20.43 20.39 20.30 20.40 20.43 20.42 20.41 20.39 20.39 20.40];%例2-22数据v0=l-mean(l)%残差列M1=mean(l)%算术平均值M2=std(l)%标准差计算结果数据分布2.利用Matlab语句(或C语言),用残余误差校核法判断测量列是否存在线性和周期性系统误差%残余误差校核法校核线性系统误差N=length(l)%原数组长度if(mod(N,2))%求数组半长K=(N+1)/2elseK=(N)/2endA1=0;delta=0;%delta=A1-A2for i=1:K;%计算前半部分残差和A1=A1+v0(i);endA2=0;for j=K+1:N;%计算后半部分残差和A2=A2+v0(j);endA1;A2;fprintf('Delta校核结果\n');delta=A1-A2%校核结果%阿贝-赫梅特准则校核周期性系统误差u=0for i=1:N-1;u=u+v0(i)*v0(i+1);endu=abs(u)if((u-sqrt(N-1)*M30)>0)fprintf('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n');elsefprintf('未发现周期性系统误差\n');end运行结果可见delta近似于0,由马利克夫准则可知,此案例中应用的残余误差校核法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
实验目的:
掌握干涉原理,自行制作光线干涉仪,使用它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
加深对光纤传感理论的理解,以受到光纤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实验仪器:
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
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
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
实验数据:
1.光纤传感实验(室温:24.1℃)
(1)升温过程
(2)降温过程
2.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光波长为633nm 条件下,测得光功率计最大读数为712.3nw 。
数据处理:
一.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λ=633nW ,光的输出功率P1=2mW 情况下。
在调节过程中测得最大
输出功率P2=712.3nW
代入耦合效率η的计算公式:
3.56×10-4
二.光纤传感实验
1.升温时
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2040
A
Linear Fit of A
A
B
Equation
y = a + b
Adj. R-Squ 0.99849
Value
Standard Er
A Intercep -153.307 1.96249A
Slope
5.48534
0.06163
由上图可看出k=5.49±0.06
条纹数
温度/℃
根据光纤温度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由于每移动一个条纹相位改变
2π,则 Δφ=2π×m (m 为移动的条纹数)
故灵敏度即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1.30)rad/℃
2.降温时
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40
-20
A
Linear Fit of A
A
B
Equation
y = a + Adj. R-Squ 0.9973
Value
Standard Er A Intercep -271.754 3.74289A
Slope
7.451
0.11111
由上图可看出k=7.45±0.11
同上:
条纹数
温度/℃
灵敏度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2.38)rad/℃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升温时与降温时灵敏度数据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在升温时温度变化较快,且仪表读数有滞后,所以测出数据较不准确,在降温时测出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思考题:
1.能否不用分束器做实验?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只要用两个相同的相干波波源分别照射光纤即可,这样也可造成光的干涉。
2.温度改变1℃时,条纹的移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1)与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有关
(2)与光纤置于温度场的长度有关
3.实验中不可用ccd是否能有办法看到干涉条纹?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
可以用透镜将干涉条纹成像在光电探测器上进行测量。
实验小结:
1.光纤的功能层非常脆弱,光纤剥离过程中要使力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否则易造成光纤的断裂,必要时可分段进行剥离。
2.使用宝石刀进行切割时,要轻轻划一下,再将光纤弹断,直接切断会
造成光纤断面不平滑,导致测出的光纤耦合系数较低。
3.光纤传感实验时记录移动的条纹数时可自行在显示器上寻找参照点,
保证记录的准确即可。
4.光纤传感实验时不要打开机箱上盖,实验完毕后关闭所有电源,整理
好各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