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史研究书目
了解辽朝比较好的书

了解辽朝比较好的书
1.《辽史》:这是一部系统全面地记载辽朝历史的正史,由辽朝末代官修,收录了辽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辽史》是了解辽朝历史的重要参考书,对于深入了解辽朝的兴衰和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2.《辽金元史》:这本书是以辽朝、金朝和元朝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著作,对于了解辽朝的历史与金、元两朝的关系以及整个北方地区的历史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比辽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可以更好地把握辽朝的特点和地位。
3.《辽金时期制度史研究》:这是一本专门研究辽朝和金朝制度的学术著作,详细介绍了辽朝和金朝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官制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了解辽朝的制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辽朝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结构。
4.《辽代文化通论》: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辽朝的发展和特点,内容包括辽代的文学、艺术、宗教、思想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辽朝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对于了解辽朝的文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5.《辽夏金元时期的女性生活》:这本书从女性的角度来研究辽朝及其后续的金朝和元朝时期的女性生活情况。
书中涉及到女性的社会地位、婚姻制度、家庭生活、服饰等方面。
通过了解女性的生活状
况,可以更好地了解辽朝社会的性别关系和家庭制度。
了解辽朝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推荐的书籍是较好的了解辽朝的途径,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辽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深入了解辽朝的历史,增加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导言1、顾颉刚口述、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2、李学勤等《中国古史导读》,文汇出版社,1991。
3、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4、(日)山根幸夫《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朱天俊、陈宏夭《文史工具书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
6、孟宪恒《史学文献检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先秦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基本史料】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战国]左丘明《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76。
6、《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8、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9、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史学著作】1、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至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6、西安半坡博物馆《中国原始社会》,文物出版社,1977。
7、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合著《远古中国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11、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关于辽朝的书

关于辽朝的书
关于辽朝的书籍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5本:
•《辽史》
o简介:该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记录了辽朝(907年-1125年)的历史。
•《契丹国志》
o简介:该书是宋朝人叶隆礼编撰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述了契丹的历史和宋朝与契丹的关系。
•《辽朝史稿》
o简介: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辽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辽金史论集》
o简介:该书是一部辽金史研究论文集,收录了多篇有关辽金史的研究论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辽代社会史研究》
o简介:该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辽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包括社会组织、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等。
希望这些推荐可以满足您对辽朝历史的了解需求。
如需更多相关书籍,可以咨询历史学家或查阅图书馆资源。
近六十年来的辽金史学研究

辽金史研究辽金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辽金政权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和女真为主建立的,因此反映这两个政权历史的辽金史学也颇具民族特色,是中国史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文试就1949年以来辽金时期史学的发展作简要综述。
一、关于辽金史学的综合研究1.中国史学史著作对辽金史学的研究从史学史的角度对辽金史学作综合的研究,重要的成果主要有如下几部: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1957年商务印书馆修订本,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重印本)对辽金史学的研究包括在第六章《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和第七章《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之中。
金毓黻先生肯定了辽金两朝的史学成就,包括《辽实录》、《金实录》和金朝所修的《辽史》等。
刘节的《中国史学史稿》(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共分十九个专题,其中有“辽金元明史学概观”专题。
作者虽然认为辽金的史官制度与宋代大体相同,史学派别也没有什么特点,却也表列了辽金实录的修订情况,并简要介绍了辽金两朝官府所修史书。
宋衍申主编、汪受宽副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其《封建史学的鼎盛》一章里讲了宋辽金元史学,其中作了这样的评述:“辽、金、元三朝史学,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到鼎盛期所体现的多民族史学吸收融合的一部分。
”该书有关辽金史学,不仅剖析了两朝修史制度的因革,而且在记述《辽史》、《金史》编修过程时,简述了辽金官修和私修史书以及野史笔记的情况,指出辽金与元朝史学承继唐宋史学的传统和丰富中国史学内容的民族特色。
瞿林东先生所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有关辽金史学集中于第五章《历史意识与史学意识的深化———宋辽金史学》。
作者以《辽金史学的民族特色及其对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为标题分六个方面(辽代史学的民族特色、辽代史学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辽代史学与民族融合、金代史学与科举考试、纂修实录和编撰《辽史》、金代末年的史学成就)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辽金的史官制度、史学活动、史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史学的成就,突出强调了辽金史学的时代特点,即民族特色和对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
研究东北的书

研究东北的书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研究东北地区的书籍,包括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研究东北的书》,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究东北的书》篇1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资源。
因此,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致力于研究这个地区,并推出了许多关于东北地区的书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书籍。
1.《东北史纲》《东北史纲》是著名历史学家李济深所著的一部关于东北地区历史的书。
该书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叙述到清朝末年,对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该书资料丰富,观点独特,是研究东北地区历史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2.《东北文化史》《东北文化史》是文化学者杨志铭所著的一部关于东北地区文化历史的书。
该书从文化角度出发,对东北地区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该书对于了解东北地区的文化特点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3.《东北经济史》《东北经济史》是经济学家赵尔巽所著的一部关于东北地区经济历史的书。
该书从经济角度出发,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该书对于了解东北地区经济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东北亚研究》《东北亚研究》是一本由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东北亚地区的研究论文集。
该书涵盖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对东北亚地区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该书对于了解东北亚地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东北亚地区各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东北的书》篇2以下是一些关于东北地区的书籍,它们涵盖了历史、文化、民族等多个方面:1. 《东北往事》: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的故事和传说,包括满族的创世神话、靺鞨族的历史、渤海王国的建立等内容。
2. 《清史演义》:作者蔡东藩以小说的形式,讲述了清朝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东北地区的历史和发展。
全宋笔记书目提要

全宋笔记书目提要
一、《宋史》
1.《宋史》卷一:绪论
2.《宋史》卷二:隋、唐史
3.《宋史》卷三:五代十国史
4.《宋史》卷四:宋辽金史
5.《宋史》卷五:宋史
6.《宋史》卷六:宋末至元史
7.《宋史》卷七:末代政权史
8.《宋史》卷八:宋代文化史
二、《宋史记载及补正》
1.《宋史记载及补正》卷一:变革时代
2.《宋史记载及补正》卷二:宋明早期
3.《宋史记载及补正》卷三:中期宋代
4.《宋史记载及补正》卷四:晚期宋代
三、《宋代社会经济史》
1.《宋代社会经济史》卷一:整体性研究
2.《宋代社会经济史》卷二:生产劳动研究
3.《宋代社会经济史》卷三:社会制度研究
4.《宋代社会经济史》卷四:政策与经营研究
四、《宋代文学研究》
1.《宋代文学研究》卷一:宋元文学
2.《宋代文学研究》卷二:宋代文学史
3.《宋代文学研究》卷三:宋代文学名著
五、《宋代思想史》
1.《宋代思想史》卷一:宋人思想及其影响
2.《宋代思想史》卷二:宋初儒家学派及其影响
3.《宋代思想史》卷三:宋中、宋晚成义学派及其影响
4.《宋代思想史》卷四:宋代道教思想及其影响。
契丹历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契丹历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作者:孙国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02期摘要:作者从政治、文化、教育、语言、社会习俗及制度等多个方面综述了近三年专门研究契丹历史的专著以及学术论文。
总结了契丹历史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同时提出了契丹历史研究的发展方向、趋势、以及研究途径。
关键词:契丹;契丹历史;研究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01-04契丹(Khitan)是在中国北方民族历史上继匈奴、鲜卑之后又一次统一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并建立了辽政权。
契丹自4世纪登上历史舞台,至公元1218年西辽灭亡,活跃于中国北方长达8个世纪之久,影响深远。
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和时代的掩盖,在当年的辽朝统治区域内,城址、墓葬、寺庙、佛塔等辽代遗存数不胜数。
然而对于契丹,留给后人更多的是谜团。
因此契丹历史研究也就成为很多学者毕生的事业。
受传世史料的限制,契丹历史研究一直举步维艰,鲜有重大突破。
近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者的不懈努力,契丹历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契丹历史研究的新希望。
专门研究契丹历史的专著涉及政治、文化、教育、语言、社会习俗及制度等多个方面,主要有尤李《多元文化的交融——辽代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乌力吉《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姜维东《辽金黄龙府丛考》(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李鹏《辽代器物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李谷城《辽代南京留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王玉亭、王燕赵《辽文化与辽上京》(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年),陈述《契丹史论证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肖爱民《辽朝政治中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孙国军、李春林主编《契丹辽文化论集》(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4年),内蒙古博物院编、郑承燕著《辽代贵族丧葬制度研究》(文物出版社,2014年),张邺、张敏主编《契丹巾帼:辽代契丹族女性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年),刘浦江、康鹏主编《契丹小字词汇索引》(中华书局,2014年)等。
辽金文学研究的理论根系——《辽金诗史》再版新读

了唐以前 汉 族 中 国 人 关 于 天 下、中 《醉义歌》,“深受汉语诗歌艺术传统
国与 四 夷 的 传 统 观 念 和 想 象,有了 的影响,诗中所用的典故与思想资料
实际的敌国意识和边界意识,才有了 都是来自汉文化系统的,但诗人禀赋 关于 ‘中国’ 有 限 的 空 间 意 识。”[3]5 了契丹民族的豪放粗犷的气质,这两
受汉文化的优越之处,尤其是接受 为不可回避的一个争议话题。事实
汉语文学 的 高 级 形 式,是 辽 金 政 权 上,在研究对象的激发下, 《辽金诗
下多民族文学产生飞跃的外在力量。 史》早就已经开始深入探讨这一问
“无论是契丹还是女真,在接触汉文 题。作者在回顾了孔子 “夷夏之辨” 书
评
化之前,其文化形态都是非常落后 的历史原意后认为:辽金诗史的整
110 国族 意 识 的 强 调 自 然 是 更 有 过 之。 常可胜利,但 最 终 总 是 难 以 避 免 地
反观 辽 金 政 权,变 换 “夷 夏” 身 份 文化上融 入 文 化 相 对 先 进 民 族,但
的做法给了统治者发展文化和涵育 这种消融也不是完全被动和不留痕
各族以合法地位,尽管其间有波折 迹的,而是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丰富
时期或者 退 步 环 节,但 对 大 唐 气 象 和激活。在这一点上, 《辽金诗史》
的赓续上,辽金政权是别有贡献的。 以实证的方式呈现了辽金诗歌对汉
这样一种在军事实力支持下的政治 语诗歌系统发展变化的作用。
自信和宽 广 胸 襟, 自 然 也 体 现 在 诗
歌的吟咏之中。
三、地域观:南北之别的平衡
辽金政权 中 的 帝 王、后 妃 和 贵
疑问的,然 后 从 北 方 民 族、北 朝 乐 也不是唐 人 的 “边 塞” 乃 至 宋 人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金史研究书目《辽史》(全五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金史》(全八册),中华书局点校本。
陈述辑校:《全辽文》,中华书局1982年版,427页+8张图版,44.8万字。
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全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3175页,215万字。
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全三册),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145页,281.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464页,34.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73页,25万字。
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380页,25万字。
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379页,29.3万字。
中国辽金史学会编:《辽金史论集》第五辑,文津出版社1991年版,335页,28.1万字。
张畅耕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39页,34.4万字。
穆鸿利、黄凤岐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七辑(契丹史、女真史国际学术会议专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433页,35.7万字。
干志耿、王可宾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八辑(张博泉先生七十寿辰纪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432页,33.9万字。
徐振清、贾云江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九辑(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374页,31.2万字。
鲍海春、王禹浪主编:《金史研究论丛》(第二届金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哈尔滨出版社2000年版,390页,30万字。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辽金史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46页,48万字。
阜新市辽金元契丹女真蒙古族历史考古研究会编:《阜新辽金史研究》,香港新天出版社1992年版,265页,31万字。
李品清主编:《阜新辽金史研究》(第四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271页,44.5万字。
李品清主编:《阜新辽金史研究》(第五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285页,45.5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336页,43.2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编:《宋辽金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352页,45.3万字。
李锡厚:《耶律阿保机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78页,17.8万字。
周峰:《完颜亮评传》,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278页,22万字。
刘肃勇:《金世宗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164页,12.3万字。
范军、周峰:《金章宗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180页,15万字。
李锡厚:《临潢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19页,25.5万字。
郭长海:《金代名臣名将传》,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333页,27万字。
郭长海、郭思克:《金帝后妃全传》,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版,318页,25.7万字。
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90页,20万字。
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01页,19.7万字。
周惠泉:《金代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58页,20万字。
李正民、董国炎主编:《辽金元文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498页,38.8万字。
赵维江:《金元词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06页,23.6万字。
丁放:《金元词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94页,22.4万字。
唐圭璋编:《全金元词》(全二册),中华书局1992年版,1314页,88.3万字。
张晶:《辽金诗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89页,37万字。
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元好问研究会编:《元好问研究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67页,28.8万字。
中国元好问学会编:《纪念元好问800诞辰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44页,33.8万字。
李正民:《元好问研究论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467页,37.7万字。
郝树侯、杨国勇:《元好问传》,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292页,21万字。
刘明浩:《腹心欤,寇仇欤:元好问传》,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357页,27.8万字。
赵鸣岐、王慎荣汇编:《东夏史料》,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236页,18万字。
王慎荣、赵鸣岐:《东夏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304页,28.6万字。
[金]佚名编、金少英校补、李善庆整理:《大金吊伐录校补》,中华书局2001年版,586页,33.4万字。
李澍田主编:《金碑汇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204页,15万字。
白玉奇主编:《大金国第一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54页,28万字。
杨树森、穆鸿利:《辽宋夏金元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429页,31万字。
于杰、于光度:《金中都》,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302页,25.1万字。
政协巴林左旗委员会编:《大辽韩知古家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63页,18.2万字。
张廷荣、刘庆:《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145页,8.5万字。
武玉环:《辽制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26页,17.8万字。
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13页,25万字。
那国安、王禹浪:《金上京百铜镜图录》,哈尔滨出版社1995年版,200页,15万字。
伊葆力、王禹浪:《金源印信辑存》,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版,217页,10万字。
王禹浪:《金代黑龙江述略》,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版,348页,27.5万字。
宋德金、景爱、穆连木、史金波编:《辽金西夏史研究》(纪念陈述先生逝世三周年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327页,25万字。
魏志江:《辽金与高丽关系考》,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192页。
李桂枝:《辽金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98页,30.2万字。
景爱:《金上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254页,17万字。
朱国忱:《金源故都》,北方文物杂志社1991年版,320页,23万字。
阿城市文物管理所:《阿城金代遗址简介》,2000年版,25页。
关佰阳主编:《金源文化应用研究成果集》,不注出版单位与出版时间,294页。
那国安、孙威编著:《金代历史百题集》,黑龙江省远东文化研究、金上京历史博物馆1995年版,47页。
刘学颜、王洪昌:《漫话金源》,阿城报社2000年版,121页,4.2万字。
张博泉等:《金史论稿》(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404页,30万字。
杨自强:《绝域雄风·辽金史随笔》,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243页,15.5万字。
薛瑞兆、郭明志编纂:《全金诗》(全四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542+545+531+649页,201.3万字。
[清]张金吾:《金文最》(全二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1729页+45页索引,124万字。
[金]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97年版,196页,11.7万字。
[金]元好问编:《中州集》(全二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588页,33.9万字。
[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全二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635页,36.2万字。
[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301页,18万字。
[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01页。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全二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786+759页,115.6万字。
姚奠中、李正民主编:《元好问词注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267页,21.1万字。
冯继钦、黄凤岐、李品清、孙海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第四卷辽(上)》,辽沈书社1990年版,548页,39.1万字。
于又彦、王禹浪、王宏刚:《女真传奇》,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335页,23.1万字。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99页,25.7万字。
王玲:《北京通史·辽代卷》,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版,373页,24.8万字。
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188页,14万字。
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206页,14.2万字。
[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935页,73.3万字。
杨若薇:《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307页,23.8万字。
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280页,19万字。
黄凤岐:《契丹史研究》,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401页,32.2万字。
冯继钦、孟古托力、黄凤岐:《契丹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43页,42.6万字。
项春松:《辽代历史与考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433页+24页图版,33万字。
张国庆、朴忠国:《辽代契丹习俗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318页,23万字。
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46页,30.8万字。
景爱:《皇裔沉浮——北京的完颜氏》,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142页,10.9万字。
林荣贵:《辽朝经营与开发北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352页,28万字。
刘森:《宋金纸币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271页,26万字。
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45页,38万字。
王明荪:《宋辽金史论文稿》,台湾明文书局1981年版,190页。
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441页,33.7万字。
魏良弢:《西辽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00页,13.8万字。
魏良弢:《西辽史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64页,13.5万字。
曾贻芬、崔文印编:《辽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版,164页,15.5万字。
崔文印编:《金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0年版,388页,30.3万字。
韩志远:《中国军事通史·第十三卷南宋金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404页,34.8万字。
陈佳华、蔡家艺、莫俊卿、杨保隆:《宋辽金时期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540页,40.3万字。
宋德金:《金代的社会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188页,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