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1电现象练习

合集下载

2022年秋学期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检测卷及答案

2022年秋学期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检测卷及答案

2022年秋学期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检测卷(满分80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8小题,每空1分,共计16分)1.用干燥的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头发随着塑料梳飘动,表明塑料梳和头发所带的电荷是________;头发越梳越蓬松,是由导致的.2.如图,悬挂在一起的两个气球,用毛织品摩擦过后彼此排斥分开,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气球因摩擦过后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的风扇叶片粘有不少灰尘,这是由于带电体具有_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的性质。

第2题图第3题图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___电,用这个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则此时电流的方向为________(选填“金属球流向玻璃棒”或“玻璃棒流向金属球”).4.雷电的形成是由于两片带电云团在空中摩擦碰撞产生大量电子,电子从云层移到了地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当雷电发生时,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均填“云层”或“地面”).5.汽车转向前,驾驶员会拨动转向杆,使得两侧的前后转向灯同时闪烁,其中一个灯损坏,其余的灯仍能正常工作.转向杆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前后转向灯的电路连接方式是________.6.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某同学把灯泡、干电池和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开关闭合后灯泡不亮,不一会儿干电池就发热了,这是因为电路发生了________的故障.7.如图所示电路中,只闭合3时,灯1、2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同时闭合开关1、2、3会造成________(选填“通路”“开路”或“短路”).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电路将是________(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要使两灯串联,只要拆除导线________(选填“”或“”)即可.二、选择题(共14分,第9-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B.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C.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D.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A.控制整个电路B.只控制灯1C.只控制灯2D.控制灯1和211.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盏灯都能发光的是()A. B. C. D.13.如图所示是小明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两灯都不亮.已知电路中各处均连接良好,除灯1与2外,其余元件也都完好,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出现故障,则故障可能是()A.1短路B.1断路C.2短路D.2断路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1,灯L2发光B.只闭合开关S2,两个灯泡串联C.开关S1、S2、S3可以都闭合,两灯均发光D.闭合开关S1、S3,两个灯泡并联三、解答题(本题共计3小题,15-16每题7分,17题8分,共计22分)15.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灯1和2并联起来,将图中灯1、2串联起来。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

3.1电现象一、选择题1.将一根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一颗以绝缘细线悬挂的不带电金属球,但玻璃棒与金属球不互相接触.关于金属球两侧所带电性与受力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下列何者最合理A.B.C.D.2.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4.有甲、乙两个轻质小球,将甲与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现将乙球移开后,让甲球与原来带正电的验电器接触,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先变小后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一定带负电,乙球可能带正电B.甲球一定带负电,乙球一定不带电C.甲球一定带正电,乙球可能带负电D.甲球可能不带电,乙球一定带正电5.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6.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A.B.C.D.7.各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实验一: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实验二: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有一部分电子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B.实验一的现象是,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C.实验二中:有一部分电荷通过橡胶棒从A移动到了BD.实验二的现象是,验电器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8.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9.如图所示,手持绸布摩擦过的玻璃棒的B端去靠近另一悬挂的玻璃棒的A端,在下列几种情况中,靠近的A、B两端互相排斥的是()A.A端带正电,B端不带电B.A端不带电,B端带负电C.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D.A端、B端都带正电10.小明同学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以橡胶棒和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A.摩擦时,只有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正电B.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梳子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负电C.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梳子带正电D.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梳子带负电二、填空题11.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后,梳子能够吸起碎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能______;若塑料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头发,用该梳子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片由于带上同种电荷互相______而张开;接触的瞬间,电流方向______(选填序号即可:①“从梳子到金属球”或②“从金属球到梳子”)。

2023-2024学年度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同步练习题

2023-2024学年度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同步练习题

(1)上述操作中有一步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操作是______
(选填①、②、③)
(2)根据以上操作分析:电路故障出现在______(填元件
名称),故障是______。 (3)同组的小明认为用乙图所示的灯泡同样可以检测出故 障,且比用导线检测好,理由是
【答案】 ① 开关 开关接触不良 见解析 【解析】(1)[1]闭合开关,闭合开关,将导线短暂连在a、 b之间,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该操作没有意义。 (2)[2][3]闭合开关,将导线连在c、d间,灯亮了说明电路 故障可能是开关接触不良。 (3)[4]用乙图所示的灯泡连在a、b之间进行检测,不会造 成电源短路,比用导线检测好。
6.半导体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它的导电性能介于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半导 体材料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有一些奇妙的特性。如图甲所示是由某 些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它有两根引线,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它不允许电流从负极(﹣) 流向正极(+):
二、填空题
(1)如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路处于_____(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状态; (2)发光二极管又称LED,如图丙所示是其实物与电路符号。它与二极管一样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当给LED加上合适的正向电压后,不同型号的LED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果加上反向电压,则不 能发光。如图丁所示电路中要使绿光LED发光,关于开关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 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本课结束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A.R1断路 B.R2断路 C.R1短路 D.R2短路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后,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 AB.一段时间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说明此时电路是接通 的,即不存在断路故障,故AB不符合题意; C.若R1短路,则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变大;此时电路中电阻减 小,电流会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C符合题意; D.若R2短路,则电压表测量的是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其示数变为零,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人教版本九年级物理第三章《电流与电路》测试卷

人教版本九年级物理第三章《电流与电路》测试卷

第三章《电流与电路》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A,该用电器可能是()A.手机B.节能灯C.遥控器D.电饭锅2.如图所示,电工师傅常用的测电笔,外壳是用不导电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而测电笔的笔尖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材料的()A.耐高温性B.导电性C.硬度高D.延展性3.某仓库有前后两个门,打开一个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只要有一个门打开,值班室的灯就会亮.则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A.B.C.D.4.小东房间门口装有开关S1,床头装有开关S2,这两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房间里的吊灯.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B.C.D.5.小科在看电视时发现,当按下遥控器开关(相当于断开开关S)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下方的指示灯是亮的,而电视机不能放电视;当再次按下遥控器开关(相当于闭合开关S),电视机就可以放电视,而指示灯则熄灭了.于是他画出了电视机和指示灯的模拟电路图,你认为合理的是()A.B.C.D.6.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A. a和bB. c和dC. e和fD. g和h7.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开关S能使L1和L2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A.甲、丙B.乙、丁C.甲、丁D.丙、丁8.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B.原子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原子核的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就像太阳系中的行星绕太阳运动D.只要视力足够好,我们凭肉眼就能直接看到电子9.小嘉请同学们为他设计了一个提醒锁自行车的电路,要求: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提醒锁车;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如图所示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A.B.C.D.10.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图中,能反映出L1、L2并联,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的是()A.B.C.D.11.下列微粒中最小的是()A.原子B.夸克C.质子D.原子核12.如图所示电路,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A.只闭合S3B.只闭合S2C.同时闭合S1和S2D.同时闭合S1和S3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如图所示是一般家用电吹风的电路图,电吹风都有冷热两档,带扇叶的电动机产生风,电阻R 产生热,冷热风能方便转换,闭合开关 ______ 吹冷风,闭合开关 ______ 吹热风.14.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 ______ 流向 ______ .15.芳芳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电路连接正确.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由此可以确定实验中的问题是____________,要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应____________,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3小题)16.如图是小红“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且用电流表测通过灯L2中的电流.(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完成下图电路连接,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注意:连图与画图都用铅笔)(2)实验时,连接电路前,开关应处于 ______ 状态,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 ______ 联.(3)闭合开关后小红发现电流表如图(a)所示,出现这个现象原因是______ .小红修改了上述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4)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c)所示,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 ______ A;再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d)所示,通过灯L1中的电流为 ______ A.17.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A.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B.记录数据,整理器材C.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D.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E.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 .(2)据图甲可知,小灯泡中的电流为 ______ A.(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好.(4)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时,若先在图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5A,然后在B 处测得的电流是0.3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 ______ A.18.小明在学习“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时,对于电路中的电流,他根据“电路中每一个用电器都消耗一定的电能”这一生活经验,提出猜想:“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越来越小,最终减为零”.给你电源、开关、电流表各1个、灯泡3个、导线若干,请用实验检验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1)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2)扼要写出你的操作步骤.四、作图题(共3小题)19.一次晚上,小聪同学和父亲到姑父家去玩,当他刚走进姑父家走廊的时候,走廊里的灯突然亮了,他发现这走廊灯里有三个灯泡,他非常惊奇.为了探个究竟,他在父亲的指导下,切断控制开关三个灯泡同时熄灭了,闭合开关三个灯泡又同时亮了,接着他依次旋掉一个灯泡,每次剩下的灯泡照常亮着…请你从以上现象判断这三个灯泡是怎样连接的?并画出电路图.20.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1.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相应的实物图.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该用电器的功率P=UI=220V×4A=880W;A、手机的功率一般不超过10W,不符合题意;B、节能灯的功率在20W左右,不符合题意;C、遥控器的功率一般不超过10W,不符合题意;D、电饭煲的功率在1000W左右,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测电笔的主要作用是辨别火线和零线,必须让笔尖与电线接触才能辨别,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时氖管发光,接触零线时氖管不发光.由测电笔的作用可知,笔尖必须是导体才能工作,所以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成,选项B正确.3.【答案】B【解析】只要有一个门打开,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的灯就会亮.则说明两个开关互不影响,为并联,再与指示灯串联.A、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和电源都被短路,不符合要求;B、两个开关并联后和灯串联,闭合任何一个开关,指示灯都会发光,符合要求;C、两个开关串联,只有两个开关都闭合时,指示灯才会发光,不符合要求;D、当一个开关闭合时,电源被短路,不符合要求.4.【答案】A【解析】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说明任何一个开关闭合时,灯泡都亮,任何一个开关断开时灯泡都灭.据此分析判断.A、图中S1和S2为单刀双掷开关,S1向上掷时灯泡不发光,S1向下掷时灯泡发光;S2向上掷时灯泡发光,S2向下掷时灯泡不发光,任意一个开关都可以开灯、关灯,故A正确,符合题意;B、图中两个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与灯泡并联,当两个开关都与左端接线柱连接时,形成电源短路,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两开关串联,只有当两开关同时闭合时吊灯才发光,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两开关并联,每一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吊灯,但两者不能相互控制,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断开开关S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时,下方的指示灯是亮的,当开关S闭合时,灯又不亮了,说明指示灯被S短路了.由图知:A、指示灯与电视机串联,与S并联,断开开关S时指示灯亮,闭合开关S时,指示灯被短路熄灭,并且不会出现电源短路,符合题意;B、电视机与灯泡并联,无论开关断开还是闭合,电视机都可以放电视,不符合题意;C、电视机与灯泡并联,无论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指示灯都是亮的,不符合题意;D、指示灯与电视机串联,与开关S并联,开关闭合时指示灯亮,电视机被短路,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利用电源短路的知识,可以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A、导线连接a、b两接线柱,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B、导线连接c、d两接线柱,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C、导线连接e、f 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导线连接g、h两接线柱,电源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即两灯同时熄灭),故D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甲图中开关串联在电路中可控制整个电路,能使L1、L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乙图中开关串联在L1这条支路上,只能使L1灯发光和熄灭的;丙图中开关闭合后,L2被短路,只有L1亮;丁图中开关串联在干路上,能使L1、L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所以,符合题意的有甲、丁,故选C.8.【答案】C【解析】A、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中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还可以再分,只是原来性质变了,故A错误;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B错误;C、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周围有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太阳系中太阳位于中心,其他星体绕着太阳运动,二都很相似,故C正确;D、电子是极其微小的,肉眼绝对不能看到,故D错误.9.【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当车的支架支起时蜂鸣器响起,说明应为S2、S1、电源、蜂鸣器组成的电路通路;当车上好锁抽出钥匙后蜂鸣器停止发声,说明S2、S1、电源、蜂鸣器组成的电路断路,据此对选项逐项分析.A.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被短路,不可能响起,与题意不符;B.S1未闭合时,蜂鸣器会一直在响,与题意不符;C.蜂鸣器被S2短路,S1闭合时,蜂鸣器不可能响起,与题意不符;D.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符合题意.10.【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开关S断开后L1仍能发光,但L l、L2为串联电路,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由图可知L l、L2为并联电路,开关S断开后L1不能发光,所以该选项不正确.C、由图可知L l、L2为并联电路,开关S控制L2的通断,断开开关S后L1仍能发光,所以该选项正确.D、由图可知L l、L2为并联电路,开关S控制L1的通断,断开开关S后L1不能发光,所以该选项不正确.11.【答案】B【解析】根据分子的结构可知,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因此,在各选项的粒子中,最小的是夸克.12.【答案】D【解析】A、只闭合S3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L2的简单的电路,不合题意;B、只闭合S2时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流依次流过L2、L1和开关S2,属串联电路,不合题意;C、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流会不经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属电源短路,是错误的,不合题意;D、同时闭合S1和S3时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流经灯泡L1和L2,属并联电路,符合题意.13.【答案】S1;S1和S2.【解析】(1)若只闭合开关S1,电动机与电源串联,电流只经过电动机,所以电吹风吹出的是冷风;(2)若将开关S l、S2都闭合,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电流分两路分别经过电动机和电热丝,则电吹风吹出的是热风.14.【答案】荧光屏;阴极.【解析】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故在显像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从屏幕指向灯丝的.15.【答案】电流表的量程偏大;换用小量程的电流表;0.3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因此该实验的问题是选择的量程过大,应该换用小量程;图示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因此电流表示数为0.3A.16.【答案】(1)如图所示;(2)断开;串联;(3)电流表未校零;量程选择过小;(4)0.5;0.5.【解析】(1)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起,过开关S后分为两支:一支经过电流表、L2回到电源负极;一支直接经过灯L1回到电源负极,电路连接如图所示:电路图如下:(2)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在测量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3)如图(a)所示,在未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未指在零上,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未校零;如图(b)所示,可知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角太小,示数小于0.6A,说明量程选择过小.(4)由图(c)可知,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5A,通过灯L2的电流为0.5A;如图(d)可知,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干路中的电流为1A,故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灯L1中的电流I=1A-0.5A=0.5A.17.【答案】(1)ADCEB;(2)0.3A;(3)如下图(4)0.2.【解析】(1)测流过灯泡的电流,合理的实验步骤是:A、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D、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C、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E、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B、记录数据,整理器材.故正确顺序为:ADCEB.(2)由图甲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3A.(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4)因为A点为干路电流,B、C点均为支路电流,故C点电流为:0.5A-0.3A=0.2A.18.【答案】(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2)实验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a;③将电流表分别接在b、c处,读出电流表示数I b、I c;④比较I a、I b、I c的大小,得出结论.【解析】把三个灯泡与电源组成串联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各处的电流,根据各处电流的大小,得出结论.19.【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三个灯泡,并且三个灯泡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因此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如图所示:20.【答案】【解析】根据电路图,可以采取“先串后并”的连接方法.首先把电源、开关1、开关2、L2、L1连接成回路,然后把L3和开关3串联起来,最后把L3和开关3并连在L2和开关2两端.21.【答案】【解析】根据电路图,可以采取“先串后并”的连接方式.首先把电源、开关1、电铃、开关2连接成回路,然后把电灯并连在电铃和开关2两端.如图所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三章习题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三章习题课件

整合方法提升练
16.【中考•江西】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 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________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________(填“正”或“负”)电。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由图可知,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弱,梳 子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强,故毛皮与梳子摩擦最容易 起电。两者摩擦后,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梳子得 到电子带负电。 【答案】梳子;正
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物质起电
顺序是不同的,见下列起电顺序表:
起电顺序(正→负)
有机 玻 毛 丝
金硬石涤硬聚聚

玻璃 璃 皮 绸
属 橡胶 蜡 纶 塑料 乙烯 丙烯
整合方法提升练
根据你所学的摩擦起电知识和起电顺序表,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跟纸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B.跟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C.跟涤纶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正电 D.跟涤纶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夯实基础逐点练
6.【2020•河南】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而 带___负_____电。用这个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如图所示,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__排__斥____而张开。
夯实基础逐点练
7.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D.电路中电流方向是由电源的负极到电源的正极
探究培优拓展练
17.【2021•哈尔滨道外区调研】生活中说的PM2.5是指大气中 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 入血液,我国的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 理如图。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的 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 荷的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 引力,这是因为_带__电__体__具__有___ _吸__引__轻__小__物__体__的__性__质___;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和教学教案习题以及答案

知识点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上所带电荷为 正 电荷;毛皮摩擦过橡胶棒上所带电荷为 负 电荷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使物体带电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方法: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②用验电器。

知识点二.电路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电流通路。

2、三种电路:〔1〕通路;〔2〕开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电路短路〕:用电器〔或局部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局部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局部电路〕。

3、电路图: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2)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干路上开关控制总电路,各支路上开关控制各个支路.5、识别电路串、并联常用方法:(选择适宜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假设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假设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假设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假设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知识点三.电流1、形成: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电路3-1电现象习题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电路3-1电现象习题新版教科版
返回
3.[2020·沈阳]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 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__带__电____,会___吸__引___不带电的头发。
返回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___排__斥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吸__引___。
返回
5.验电器的作用是__检__验__物__体__是__否__带__电____,其原理是 利用___同__种__电__荷__相__互__排__斥_______。
返回
11. 如图所示是一只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沾了多个气 球的情景。猫打滚过程中与毛毯之间发生了 __________现象,轻小的气球能沾在猫身上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沾了多个气球,是因为猫 在打滚过程中与毛毯相互摩擦带电,轻小的气球能沾在猫 身上是因为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质。 【答案】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质
(2)实验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 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 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同__种__电__荷__互__相__排__斥_____。
【点拨】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 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 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带的 也是同种电荷,所以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 是___异_____(填“同”或“异”)种电荷。
【点拨】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带的电荷是异种的,所以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 互吸引。
返回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测试卷:第三章 认识电路(附全部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测试卷:第三章 认识电路(附全部答案

第三章认识电路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始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B)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2.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D)A.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3.如图甲,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金属棒中(D),甲),乙) A.电流方向由B流向AB.自由电子从A流向BC.正电荷从A流向BD.自由电子从B流向A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灯泡是并联连接的是(D)5.家庭电路中使用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它们的连接方式是(B)A.串联B.并联C.视具体情况而定D.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6.小峰为了探究某电动玩具车内部电动机与指示灯的连接方式,他将这辆玩具车的电池取下,保持开关闭合,转动车轮,车上的指示灯还能发光,进一步探究发现,玩具车内部电路是由电源、开关、电动机、指示灯各一个组成的,则该玩具车电路中电动机与指示灯(B)A.可以确定,一定串联B.可以确定,一定并联C.可以确定,串联、并联都行D.需要再断开开关,转动车轮,观察指示灯是否发光,才能判断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均闭合后,则(B)A.L1、L2都能发光B.L1、L2都不能发光C.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D.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8.与下图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中的(D)9.对如图所示的电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若S1和S3都闭合时,则电源短路B.若S1闭合、S2和S3断开时,则L1和L2串联C.若S1断开、S2和S3都闭合时,则L1和L2并联D.若S1、S2和S3都闭合时,则L1和L2并联10.老师要求同学们设计一种具有冷风、热风两种功能,并且不吹风就不能发热的电吹风电路,在图中所示的电路设计中(表示电热丝,表示电动机)符合要求的是(B),A) ,B),C) ,D)11.如图所示电路,当S1、S2都闭合时,发光的灯是(C)A.L1和L3B.L1和L2C.L2和L3D.都发光12.为了防范灰太狼的入侵,聪明的喜羊羊给羊村安装了一套报警系统,要求:用细导线ab将羊村围住,合上开关,值班室的灯亮而铃不响;当灰太狼碰断导线ab进入羊村时,电铃就会响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现象
知识点 1 静电现象
1.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C.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2.带电体的性质:能够____________物体。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_______,物体带正电是因为_______电子,带负电是因为________电子。

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将会带上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丝绸带________电。

知识点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如图3-1-1所示,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别将带有正、负两种不同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慢慢靠近,出现了下列现象:
图3-1-1
(1)分析图a、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3-1-2所示,一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着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

对吸管A端的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图3-1-2
A.若相互吸引,则一定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一定带负电
C.若相互排斥,则一定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一定带负电
6.如图3-1-3所示仪器的名称叫________,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图3-1-3
知识点 3 电流的形成与方向
7.物理学上把__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________。

8.电池有正、负两极,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池______极流出,从______极流回电池。

我们生活中的电池种类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利用了________电池的基本原理,把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9.如图3-1-4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带大量
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棒C连接两球,则( )
图3-1-4
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
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
10.如图3-1-5所示,把A、B两根碳棒分别与电源连接插入盐水中,盐水中的负电荷向B移动,正电荷向A移动,则盐水中的电流方向是( )
图3-1-5
A.由A向B
B.由B向A
C.有时A向B,有时由B向A
D.无法确定
11.如图3-1-6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转移
图3-1-6
12.如图3-1-7所示,通草球甲、乙互相排斥,甲、丙互相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
图3-1-7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13.如图3-1-8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
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图3-1-8
14.如图3-1-9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1-9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15.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3-1-10所示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

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时,小球被排斥,这说明梳子带________电。

图3-1-10
16.如图3-1-11所示的电路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通过小灯泡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

(均选填“向左”或“向右”)
图3-1-11
17.如图3-1-12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纸巾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图3-1-12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物体是否带电。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用纸巾摩擦过的吸管一端附近,发现吸管被吸引,则可判断纸巾带______电;在此过程中,______失去了电子。

(3)继续将玻璃棒与吸管接触,在接触的瞬间,电子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

18.2017·内江如图3-1-13所示是闪电产生的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已知云层带正电)。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3-1-13
A.产生闪电时,创造了电荷
B.产生闪电时,云层失去了原子核
C.云层带正电,是因为云层得到了电子
D.图中的电流方向是从云层到避雷针
19.2017·泰州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如图3-1-14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__(选填“同”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在物质间转移。

图3-1-14
详解详析
1.D 2.吸引轻小
3.转移失去得到异种正负
4.(1)同种电荷互相排斥(2)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D
6.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正电荷反
8.正负伏打化学电
9.B 10.B
11.B [解析] 细丝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12.[导学号:79742017]D [解析] 甲、乙互相排斥,说明甲、乙带同种电荷,即乙带正电;甲、丙互相吸引,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甲带正电,则丙可能带负电;又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丙也可能不带电。

13.D [解析] 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金属箔带上了同种电荷。

但由于不知带电棒所带电荷的性质,所以无法判断金属箔带的是什么性质的电荷。

14.B 15.带电负
16.向左向右
17.(1)不能(2)正纸巾(3)吸管玻璃棒
[解析] (1)带电体除了与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相吸引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所以不能判定物体是否带电;(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璃棒放在用纸巾摩
擦过的吸管一端附近,发现吸管被吸引,则吸管带负电,故纸巾带正电,物体失去电子会带正电;(3)玻璃棒与吸管接触,在接触的瞬间,吸管带负电,电子从吸管转移到玻璃棒。

18.D
19.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解析] 用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电,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纸屑时,纸屑会被吸引过来。

当验电器的金属球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金属箔片会张开。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