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反思书评

实践与反思书评
实践与反思书评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作者:布迪厄(法)|华康德(美)

书评

自社会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科学以来,在一众伟大学者的努力探索和搭建下,这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在思想上越发丰富,内容上越发充实,研究视角上也越发多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随着学科日渐成熟、学术场域日渐规范,社会学研究似乎也越来越“职业化”,自涂尔干以来涌现出的各类思潮也慢慢被构建成了一些极端的“二元对立”。“职业化”和“二元对立”并就的轨道上,出现了一批肆意狂奔的“拜物教”份子,他们为了研究而研究,先入为主地为了捍卫某种取向而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布迪厄提出了“反思社会学”,基于一个“局外人”的经历和经验提出“破局”的倡导。《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力图通过阐明那些支撑布迪厄科学实践的原则,向读者提供理解布迪厄著作的内在理路和广博体系的钥匙。而这种理路和体系恰因其力图打破社会学领域中一种顽固的“二元对立”,破除“拜物教迷信”而显得格外奇特、珍贵、耀眼。

全书包含了“界限分明”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第二部分,反思社会学的论题(芝加哥研讨班);第三部分,反思社会学的实践(巴黎研讨班)。

第一部分,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该部分共七节。在这一部分,布迪厄拒斥了“物理学与社会现象学”对立、“唯理主义与唯方法论主义”对立的取向,倡导“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并通过阐述“分类体系斗争以及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的辩证关系”“实践感的模糊逻辑”来予以其取向合理性、科学性支撑。另外,倡导了一种“自我指涉”的“反思性”,以邀请或导引知识分子去认识某些支配了他们那些深入骨髓的思想的特定机制,并在不消解理性的前提下将理性“历史化”。还带领人们去探究了学术场域中的伦理和政治,倡导研究人员应成为不可能脱离政治的“集体性知识者”,在捍卫科学应有的精神与操守前提下对待政治;坚持将事实与价值严格区分,不带立场地去揭示却又避免成为“市民宗教神学家”的科学伦理。

第二部分,反思社会学的论题(芝加哥研讨班)。这一部分,在一系列精心构思的对话引导下,回顾了布迪厄在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毋庸置疑包括了“惯习”“场域”“权力”“符号暴力”,等。但这种回顾不是审美式、陶醉式的,而是通过解答外界对这些理论的疑点,通过与其他理论流派的对比,通过反思式的思考来实现的。布迪厄在直面这些外界疑点时澄清了他的理论研究实践和经验研究实践中的全部要害之处,除了他提出的理论内容所包含的,还有他对社会学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之间关系的看法。

第三部分,反思社会学的实践(巴黎研讨班)。这一部分,以布迪厄在巴黎研讨班的讨

论为基础,通过编辑改写,形成了五个章节的文字论述。这五个章节里,布迪厄将目光聚焦到如何开展具体研究之上,以老师的身份教导学生如何在动手研究过程中贯穿其倡导的“关系主义”原则。他称这种教导为“传承一门手艺”,通过列举自己的研究经历来启发受教者,以培养其研究性情倾向,这种倾向既包括了做“实用者”而不是“探索者”;倡导研究过程的自由而不做“偏执狂”;倡导对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关系的审视,而不是先入为主地给予“毋庸置疑”的事物以科学性。另外,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将高度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实践上完全可行的科学操作。他以研究对象的构建为例,提出“唯理论主义”与“唯方法论主义”的对立是传统的教授和科研助理分工明确又相互分离的科研模式的“后遗症”,他在坚持关系主义的视角下,从如何选择研究策略、如何利用比较方法、如何彻底地质疑等方面详细地讲解了构建一个科学的研究对象的过程和方法。

总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作者。《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通常被归为布迪厄的个人著作,事实的另一面,其执笔人乃是美国人华康德。正是这种以布迪厄的思想为原始内容来源,而由华康德对其进行重组再现的特殊形式,偶然造就了本书的一大亮点:一方面,华康德的解读和论述是在旁观者视角中进行的,可能会利于避免一些“当局者迷”的囿困。另一方面,这种旁观者视角却并非天马行空,恣意随性的臆测,也非建立在狭隘主观上的剖析推理,而是有一个与内容提供者意见交换的过程,执笔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内容提供者的肯定或校正意见。这两方面相结合的有利结果是:大众作为局外人能更好地接受“局外人”华康德开辟的思维路径进入布迪厄的理论世界;并且这条局外人开辟的路径由于得到了思想提供者的某种参与,又不失真实性。

第二,叙述形式。该书的第一部分为华康德对布迪厄部分思想的一般性阐述,与一般文章的语言组织形式无异,但该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却各具特色。第二部分,通篇采用访谈语言结构。这种结构的使用造就了一大优势:问题特别明晰,答案也非常有针对性。很多人在阅读理论性书籍时往往会感觉晦涩难懂,抓不住作者的思路和重点,这种访谈的内容组织形式可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读者准确发现问题,又针对性给与该问题以布迪厄本人回复。这种折射了一定时期的外界普遍性疑点的提问很可能是该理论内容重要的一部分,更可能是难点的一部分。第三部分,华康德将布迪厄在巴黎研讨班上教学的口吻和话语内容完完全全地呈现在了书本上。这种话语口吻明确了布迪厄的第一人称位置,并将阅读者塑造成了第二人称意指对象,因而在阅读时读者会很有代入感;另一方面,这种呈现出的近乎原始的内容,使用的是未经建构的语言,充斥着的是教学逻辑而非学术逻辑。就如同老师在学生面前讲课一样,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会考虑到受教者的思维状态,而不是独自写作时那种复杂的逻辑营造和一泻千里的表达。

第三,笼罩全文的批判色彩。正如该书的副标题——“反思社会学导论”所表达的,这本书充满了布迪厄对其自己的和其他社会学家理论的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布迪厄往往会直言不讳地对某些观点、认识或理论进行评价、批判。这种批判通常会在具体的主题框架内或者理论对比中进行,条理清晰、内容极具说服力。这种笼罩全文的批判色彩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布迪厄的理论,还给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社会学理论提供一个视角的

补充。

第四,具有一定“工具性”。这本书并不只是介绍和解释了布迪厄的学术理论,还有相当多的内容在介绍布迪厄研究、思考所使用的方法。如,文中布迪厄就详细地介绍了该如何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另外,这种方法介绍并不是浅显的,并不只是点到为止,有时布迪厄会借助其研究实例进行讲解,有时会具体到给出研究可以使用的工具和使用的方法,亦或是总结出某种研究应含有的步骤。在第三部分,布迪厄就用了五个小节的内容详细地向我们传授了“科学构建研究对象”的方法。该书的这种“工具性”对那些渴望提升自己研究能力和补充自己思考方式的人大有裨益。

最后,《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通过独特的内容组织形式,在极度深入的思考中,对布迪厄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方法论主张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多角度剖析。不仅是热爱布迪厄学术理论的人研究布迪厄思想的重要资料,还为那些有志于更好进行社会学研究的人提供研究方法的启发,以及为学术场域中人形成或纠正性情倾向提供引导。因此,无论是对那些已经从事社会学研究,还是将要从事社会学研究,亦或是想要了解社会学研究的人来讲,本书都值得一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