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资料卡

合集下载

名人尼古拉·特斯拉事迹介绍简短

名人尼古拉·特斯拉事迹介绍简短

名人尼古拉·特斯拉事迹介绍简短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1856年7月10日出生在克罗地亚,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尼古拉·特斯拉,希望大家喜欢!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1856年7月10日出生在克罗地亚,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对电力学和磁力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成就是1882年,他继爱迪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了交流电(AC),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并创立了多相电力传输技术。

他是一个绝世天才,也是一位被世界遗忘的伟人,交流发电机就是他发明的。

1943年1月5日晚间到7日在纽约旅馆孤独的死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依据现代交变电流电力系统,包括多相电力分配系统和交流电发电机,帮助了他带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物生平早期发展1856年7月10日,尼古拉·特斯拉出生在克罗地亚斯米湾村一个塞族家庭,父母都是塞尔维亚人,他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四。

这个村庄位于奥匈帝国(今克罗地亚共和国)的利卡省戈斯皮奇附近。

1862年时他的家庭移居到戈斯皮奇。

特斯拉少年时在在克罗地亚的卡尔洛瓦茨上学,并在1875年于奥地利的格拉茨理工大学学习物理学、数学和机械学。

他在大学只上了一年的课,第二年军事边境局撤销,他失去了助学金,因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

特斯拉没有毕业。

1877年,特斯拉到布拉格学习了两年,他一边去大学里旁听课程,一边在图书馆学习。

1879年,他试图在马里博尔找一份工作但没有成功,之后返回布拉格继续学业,待到24岁。

1882年秋,特斯拉到爱迪生电话公司巴黎分公司当工程师,并成功设计出第一台感应电机模型。

1884年,他前往美国,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从此留在美国并加入美国国籍。

名人档案卡

名人档案卡

名人档案卡
姓名:屈原,原名屈平。

战国时期楚国人
成就: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创始人。

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人档案卡
姓名: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成就: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名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名人档案卡
姓名: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成就: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当时的典范。

名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名人档案卡
姓名: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

成就: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家。

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位终生未婚却牛气哄哄的古今中外名人最后一位……

20位终生未婚却牛气哄哄的古今中外名人最后一位……

20位终生未婚却牛气哄哄的古今中外名人,最后一位……点击上方「历史每天学一点」一起中立读史只求历史真相,不歌颂贬低任何政治势力今天是网传的光棍节!本文为你记录20位中外终生未婚的名人,他们可是最该过节的啊!1、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画家、科学家。

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

但其同性恋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2、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

与出身名门的女子同居十余年,但终被保守的教会拆分(剥夺了哥白尼的结婚权)。

3、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年轻漂亮而且开朗的伊丽莎白25岁就走上了英格兰之巅。

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

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4、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四十岁时与家佣同居,并生下一女,不幸的是,女儿5岁时夭折,此为其终生憾事。

5、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记录。

虽终身未娶,但据说他还是有过爱情的:1、斯托瑞:克拉克夫妇的女儿,在牛顿中学时代的好友,因为牛顿的性格比较内敛,所以她可以说是牛顿的唯一的朋友。

2、牛顿的表妹:牛顿在家乡躲瘟疫时认识的,二人在一起据说也很快乐。

牛顿把自己有关物理的想法告诉她,她虽然不懂,可还是认真地听。

6、莱布尼茨(1646年-1716年)德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他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Lovenix,即什么也不信的人。

他去世时教士以此为借口,不予理睬,曾雇用过他的宫廷也不过问,无人前来吊唁。

弥留之际,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书。

莱布尼茨的多才多艺在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他的研究领域及其成果遍及数学、物理学、逻辑学、生物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光学、航海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和外交等等。

大家熟知的一些当代名人事迹

大家熟知的一些当代名人事迹

大家熟知的一些当代名人事迹大家熟知的一些当代名人事迹(篇1)1956年郎咸平出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有算命先生对郎咸平的父亲国民党空军少将说:这个孩子活不过12岁。

不祥预言的阴影,时时笼罩在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的头上──扁桃体发炎、一周三次的抗生素注射、吃各种药片……这是郎咸平回忆童年时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幕。

郎咸平小学5年级时,父亲拿了一份数学模拟考试的试卷给他做,满分100分的试卷,他辛苦做完后,只得了5分。

被列为后进生的痛苦一直延续到中学。

初三分班的时候,郎咸平被分到“放牛班”。

“放牛班”就是不升学班,专门给后进生开的班,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当时社会最底层家庭的孩子。

因为班里同学都没接受过太多的家庭教育,流氓和“太保”之类的同学也多。

中学时代的郎咸平,在学校几乎是天天打架。

郎咸平开始喜欢做学问也是从这个放牛班开始的。

据他自己回忆说,“当时的理想就是准备出来先做木工学徒,再开个木工厂。

”因为他妈妈学的是化工,所以在学校教化学。

她在台湾是化学界的名师,所以忙着到各地补习班教书。

一个星期最多教到76个小时的课,为了养家,非常辛苦。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坚强、慈爱。

郎咸平的母亲也很爱孩子们。

正是母亲的德行潜移默化影响了少年时代的郎咸平,恍惚的少年,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他放弃了想做木工学徒的想法,用心做学问,选择了继续升学念高中。

中考前3个月,郎咸平感到了念书的压力,因为这时候念课本肯定来不及,就只好念“考前30分”,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前2个月的第二次模拟考,郎咸平考了500多名,到中考前1个月的第三次模拟考,居然考到了300多名。

等他参加中考时,竟然意外地考上了学校里只有300人考上的高中,就是因为这样一次考试,完全改变了他的命运。

中学毕业后,郎咸平顺利考入了台中的东海大学读经济。

据郎咸平自己回忆,他能走上钻研学问的道路,和大学时的一段境遇有关。

近代名人陈光个人资料

近代名人陈光个人资料

近代名人陈光个人资料陈光是解放军著名将领,于1927年加入共产党,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在反围剿斗争中表现英勇。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近代名人陈光个人资料吧。

陈光人物简介陈光原名陈世椿,是解放军著名将领,于1927年加入共产党,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在反围剿斗争中表现英勇,连林彪也对他赏识有佳。

陈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也有突出表现,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代师长、广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1950年,陈光被撤销职务并关押,导致其精神失常,于1954年自焚而死,1988年得以恢复名誉。

陈光个人生平1915年,10岁入学读过短暂的三年私塾,14岁弃学务农。

1926年,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北伐军入湘。

陈光所在的家乡-宜章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他成为农协会员。

1927年底,经当地地下党员陈东日、陈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部队到井冈山。

1928年1月初,朱德、陈毅率“八一”南昌起义的余部1000来人进至宜章,陈光异常兴奋,当即将“马日事变”后收藏的12支步枪献出,组建了一支农民赤卫队,然后配合红军参加了湘南暴动。

曾率部浴血罗霄的原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者萧克将军解放后评价说:“陈光当时献出的12支步枪,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那时赤卫队武器很少,多是一些大刀梭标、土枪,能有这十几支步枪真不简单,对宜章暴动的成功,有着重大的意义。

”湘南暴动成功后,陈光随朱德、陈毅走上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第二十九团一营任连长。

1930年2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陈光参加了水南、值夏战斗。

陈光这时已是红四军一纵队(纵队长为林彪)一支队副支队长。

在中央苏区进行的反围剿战斗中,红四军三个纵队在红六军二纵队的配合下,首先在富田一带彻底歼灭了敌先头部队一个旅。

经两日激战,在水南、值夏将敌独立第十五旅歼灭大部,俘敌1600余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役中,林彪的指挥所为突围之敌所围困。

数学名人故事简介

数学名人故事简介

数学名人故事简介数学名人故事一早在五十年代,王元就已经成为我国数学界的著名人物。

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即他证明的2+3为陈景润最终证明1+2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此外,他与恩师华罗庚先生一同创造的“华王方法”被国际数学界一直沿用至今。

他们多年的师生合作,可谓中国现代数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但是,在1966-1976年中,有许多人曾经在政治压力下,违心地批判过自己的师长,或与被打成反革命的父母公开划清阶级界限。

王元也经历了这段痛苦的心灵体验。

在一次批斗会上,造反派勒令王元必须在大会上发言,批判自己的导师华罗庚。

王元知道如果拒绝发言,就可能会被打成反革命。

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他推辞自己写不了批判稿,只能由别人写,自己上台念一下。

没想到造反派真的找人来代笔,让王元去读。

无奈之下,王元只好当众读了一遍批判稿。

王元深知此事对恩师心理的冲击。

他在心里把自己做的这件事叫做“背叛”。

他愧悔于自己的屈从,一直不肯原谅自己。

此后,他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去恩师家了,即使遇到恩师,也总是想方设法躲开。

许多年后,华罗庚先生出访归来,给王元带回来国外数学界关于“华王方法”的论著,两个人才重新走到一起,继续他们的合作。

但是,两个人面对面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从不提起“批斗会”这件事———二人不约而同地保持缄默,连一个字也没有。

恩师辞世后,作为数学家的王元破天荒地费时十年为华罗庚先生写了一本传记。

在传记中,他记录了自己痛苦的内心历程,深刻忏悔了自己的过失。

在接受电视主持人的采访时,这位性情温和的老人再一次谈到了这个事件,并声明这是自己一生的遗憾。

主持人很奇怪王元用传记来消弭自己内心愧疚的方式,并问他为什么不在私下场合向自己的老师道个歉。

没想到王元先生立刻坦承自己从来没有当面向老师道歉。

当主持人又问及为什么不请求华罗庚先生的原谅时,不善言辞的王元先生有些动情了:“这种事情,我觉得一个人做错了,自己知道,改了就算了,不要去要求他人原谅。

研究报告化学名人

研究报告化学名人

化学名人门捷列夫门捷列夫:俄国化学家。

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圣彼得堡。

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1869年2月,门捷列夫编制了一份包括当时已知的全部63种元素的周期表。

同年3月,他委托N.A.缅舒特金在俄国化学会上宣读了题为《元素的属性与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阐述了元素周期律的要点: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②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

③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单质的发现,例如,预料应有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75之间的元素。

④已知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后,有时可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

1871年门捷列夫又发表了《化学元素周期性的依赖关系》论文,对化学元素周期律作了进一步阐述。

他还重新修订了化学元素周期表,把1869年竖排的表格改为横列,突出了元素族和周期的规律性;划分了主族和副族,使之基本上具备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形式。

在1869年的元素周期表中,门捷列夫为4种尚未被发现的元素留下空位。

1871年他又发表论文,对一些元素,例如,类铝、类硼和类硅的存在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原子量做了详尽的预言。

这样的空位共留下6个。

门捷列夫的这些推断为后来的化学实验所证实。

门捷列夫还曾研究气体和液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于1860年发现气体的临界温度并提出了液体热膨胀的经验式。

1865年研究了溶液的性质,提出了溶液的水合物学说,为近代溶液学说奠定了基础。

1872~1882年,他和他的学生准确地测定了数种气体的压缩系数。

门捷列夫因发现周期律而获得英国皇家学会戴维奖章。

他还曾获英国科普利奖章。

1955年科学家们为了纪念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门捷列夫,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

门捷列夫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曾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居里夫人居里夫人Marie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李白的名人卡

李白的名人卡

李白的名人卡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李白的名人卡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李白的名人卡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作家卡片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共性特色、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诞生于盛唐时期。

二十五岁就时只身出蜀,开头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会稽(绍兴),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举,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他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旧连续他那漂浮四方的流浪生活。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假如根据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由于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

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的其次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与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说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发疾病而死(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