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下面层)路基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分析

与沥青的 粘附性/ 级
必须 干燥 、 洁 , 清 矿粉 质 量 技 术 要 求 见 表 4 进 场 填 , 料按 每批 次进行 检验 。拌 和机 回收 的粉料 不能 用于
2 期
孙湘俊, 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分析 等:
2 7
表 4 沥青面层 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类 煮I 含量 亲系 塑0 < <) _.m 外 别 ll l 水/ 水数 t ・ J % 7 0 m U < 观 . m /m . b m 1 U) m U
收 稿 日期 : 0 20 -5 2 1—42 作 者 简介 :孙 湘 俊 ( 94 ) 男 , 士 , 18 一 , 硕 主要 从 事 路 基 路 面 工程 。
其中粒径小 于 水洗法 < .7 i 软石含量/ O 0 5ml l 9 5mm % . / 颗粒含量/ % %
矿粉
茬
l 9
2 5 6.
相 絮度
2. 9 65
2. 9 62
足施工技 术规范 要求 。见 表 8 。
2. 7 71
2. 8 71
3 试 验 路 的施 工
3 1 施 工前的准 备 .
1 7
7
2 62 .9
2 6 1 . 8
2. 2 73 2. 2 78
路石油沥青 ; 粗集料 为后头寨石料厂生产的石灰岩 碎石; 机制 砂 为宁道 3 1标 自己生 产 , 粉 为广 西 兴 矿
件检测物理指标 , 确定最佳油石 比为 4 1 . %。见表
5。
表 5 A 2 C沥青混凝土矿料合成级配表 C一 5
2 2 拌 和楼 生产 配合 比调试 .
冷 料 调 整正 确 后 , 加热 烘 干提 升 进 入热 料仓 经
沥青厚度检测实验报告

沥青厚度检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非破坏性检测的方法,测量沥青路面的厚度,以评估路面结构的完好程度和耐久性。
实验旨在探讨沥青路面厚度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并为道路维护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原理沥青厚度检测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技术,通过测量射频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时间差,从而推算出沥青层的厚度。
该技术不需要对路面进行破坏性采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沥青层的厚度信息。
实验设备与材料- 沥青厚度检测仪器- 沥青路面试验区域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区域: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沥青路面作为实验区域。
2. 准备仪器:打开沥青厚度检测仪器,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开始测量:将仪器置于沥青路面上,按下测量按钮,仪器将发射射频电磁波,并测量波传播的时间。
4. 记录数据:根据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记录下每个测点的沥青厚度。
5. 分析数据:根据测得的沥青厚度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多次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测点沥青厚度(cm)1 4.52 5.23 4.84 4.35 4.7平均值 4.7标准偏差0.26通过对实验测得的沥青厚度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实验测得的沥青厚度在4.3 cm到5.2 cm之间,均匀性较好。
2. 平均沥青厚度为4.7 cm,较为符合设计要求。
3. 标准偏差为0.26 cm,说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评估该段沥青路面的结构完好程度和耐久性。
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可以对不同条件下的沥青厚度变化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实验结论本实验利用沥青厚度检测仪器,通过非破坏性检测的方法,测量了沥青路面的厚度。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该段路面的平均沥青厚度为4.7 cm,且均匀性较好。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评估该段沥青路面的结构完好程度和耐久性,并为道路维护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沥青厚度检测技术的应用。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技术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技术1、路基路面的基本概念路基路面工程包括路基、基层、面层三部分。
1.1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道路设计的平面线形和设计横断面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结构层的基础。
按填筑材料路基分为填土路基、填石路基和土石混填路基。
路床是指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和下路床(0.30~0.80m)。
路堤是高于原地面的填底面以下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1.50m)。
路堑是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填石路堤是指用粒径大于37.5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土石路堤是指石料含量占总质量30%~70%的土石混合料修筑的路堤。
2.1 基层基层又可分上基层、下基层和底基层。
基层: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作基层,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底基层: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作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路面基层、底基层的类型主要有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机结合料稳定类和粒料类,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广泛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时也使用有机结合料稳定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俗称半刚性材料)是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包括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其种类可分为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综合稳定类和工业废渣稳定类(主要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包括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水泥粉煤灰稳定土及水泥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等,其中土作为基层材料的骨架,水泥和石灰则属于基层材料的胶凝物质。
沥青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总结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路段总结在监理组工程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我项目部于2003 在9 月7 日完成了K247+800~ K247+980 段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试验路段的施工,该段是我合同段全线施工获得技术成果数据的路段,现将铺筑这段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的施工试验数据和施工工艺总结如下:一、筑路材料A、施工用水是库米什镇运来的饮用水.B、沥青a、使用的沥青材料为AH-90#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b、沥青样品及克拉玛依炼油厂的合格证和出厂试验报告,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及试验报告已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
c、每批沥青进场后按规范频率抽检,监理工程师全过程旁站。
d、沥青掺配3‰的抗剥落剂。
C、粗集料a、榆树沟碎石厂生产的(5-10)mm;(10-15)mm;(10-20)mm规格碎石。
b、集料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强度、磨耗值满足规范要求。
c、根据JTJ052-2000的试验规程要求,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不低于4级。
D、细集料细集料为自采水洗砂,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E、填料填料采用昌吉超越矿粉厂生产的憎水性矿粉,不含泥土杂质和团粒,干燥、洁净,其质量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人员、机械设备配置:1、人员组织见附表(一)2、机械设备配置全站仪、水平仪各一台,试验检测设备仪器及工具齐全,LB-2000型沥青拌和机一台,生产能力500T/H,CF18-9型戴纳派克摊铺机一台,宝马BM202AD型双钢轮压路机一台,胶轮压路机一台,8-12 m3双桥运料自卸车9辆,5-10m3罐装洒水车3辆,施工试验交通车2辆。
四、施工总结一)、施工方法1、中线组在交验合格的水稳基层上,每20米一个点打中桩,用8cm水泥钉上系红色醒目标记与基层顶面打平。
2、分别在距路中线0.5M和11.5m的位置纵向每10m打钢钎,钢钎长80cm,打入基层30cm,外露50cm,分别在距基层25cm的高度上挂钢丝绳,按1.5%的路面横坡确定高程,操平控制每断面钢丝绳高度。
沥青下面层试验方案

沥青下面层试铺方案一、概况庐江—XX高速公路地处XX省中南部,北接合安高速公路,南接规划中的沿江高速公路,是XX省“十五”重点公路建设项目XX—XX公路的一部份,路线全长78.06 公里。
本项目为庐铜高速公路路面第三合同段,全长 27.51 公里(K45+040~K72+550),为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 100Km/h,路基宽度 26m,路面宽 22.5m。
路面结构层为:上面层采用AK-13A 抗滑表层,厚4cm;中面层为AC-20I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 6cm;下面层为 AC-25I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厚 6cm;5mm 稀浆封层(下封层);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厚34cm;底基层石灰土,厚20cm。
二、编制依据: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X JTJ032-1994。
2、 XX省庐铜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
3、 XX省庐铜高速公路路面招标文件技术要求。
4、 XX省庐铜高速公路项目办及总监办下发的《沥青砼中、下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等有关的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
三、试铺试验段的目的1、通过试铺段的铺筑,检验施工方案、工艺和操作规程的适用性,制定总体符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的方式的方法,为下面层全面施工进行技术准备,提供技术依据。
2、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3、验证并确定沥青混凝土的施工生产配合比。
4、通过试拌确定韩国斯贝柯SPECO4000 型拌和楼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时间、生产能力及拌和控制温度等。
5、通过试铺,掌握DF140CS 型摊铺机在沥青混凝土铺筑过程中的工作性能,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速度、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5、完善和修正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6、确定合理的施工作业段长度,修改施工组织计划。
7、确定沥青路面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四、准备工作1、试铺时间及施工现场(1)下面层试铺订于 2004 年 6 月 30 日在 K51+175.3~K51+500 右幅进行,全长 324.7m,宽度为 11.58 m。
(路面工程)内页组卷排序要求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综合类排序: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原材料→试验汇总评定→变更台帐→变更文件→单位、分部、分项工程评定。
按单位、分部整理,以分部工程为主体先排完全部左幅的,再排右幅的,不可左右幅交叉整理,方法同路基排水、防护工程。
路面大体排序:主线路面工程→互通路面工程主线路面工程:第一个分部的底基层下层→底基层上层→钢筋网→下基层→联结层(透层→封层→粘层)→上基层下层(ATB-25)→上基层上层(ATB-25)→下面层(AC-20)→上面层(AC-13)→路肩→路缘石→排水→纵梁、管道(如有)→下一个分部互通路面工程:主线路面工程→匝道路面工程互通主线路面工程:底基层下层→底基层上层→钢筋网→下基层→联结层(透层→封层→粘层)→上基层下层(ATB-25)→上基层上层(ATB-25)→下面层(AC-20)→上面层(AC-13)→路肩→路缘石→排水→纵梁、管道(如有)互通匝道路面工程:A匝道的底基层下层→底基层上层→钢筋网→下基层→联结层(透层→封层→粘层)→上基层下层(ATB-25)→上基层上层(ATB-25)→下面层(AC-20)→上面层(AC-13)→路肩→路缘石→排水→纵梁、管道(如有)→B匝道1、底基层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报验单→左幅底基层下层→右幅底基层下层→左幅底基层上层→右幅底基层上层→钢筋网→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1、级配碎(砾)石底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2、填隙碎石(矿渣)底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填隙砾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3、水泥稳定粒料底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4、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底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2、下基层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左幅下基层→右幅下基层→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1、级配碎(砾)石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2、填隙碎石(矿渣)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填隙砾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3、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4、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检验申请批复单→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路面(底)基层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3、上基层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左幅上基层下层→右幅上基层下层→左幅上基层上层→右幅上基层上层→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1、水泥砼面层:检验申请批复单→水泥混凝土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原始记录→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砼构件养护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2、沥青砼和沥青碎(砾)石面层:检验申请批复单→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可无)→拌合楼施工原始记录(如有)→沥青砼面层(上、中、下)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4、下面层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左幅下面层→右幅下面层→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检验申请批复单→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可无)→拌合楼施工原始记录(如有)→沥青砼面层(上、中、下)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5、上面层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左幅下面层→右幅下面层→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检验申请批复单→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可无)→拌合楼施工原始记录(如有)→沥青砼面层(上、中、下)施工原始记录→路基(路面结构层)顶面高程检验记录表→路基(路面结构层)宽度、横坡检验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中线偏位检查记录表→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6、路肩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左幅路肩→右幅路肩→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检验申请批复单→路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砼构件养护记录→试验报告→中间交工证书7、路缘石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路缘石预制(完成后)→左幅路缘石铺设→右幅路缘石铺设→人行道铺设(如有)→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1、路缘石预制:检验申请批复单→小型预制构件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砼构件养护记录→试验报告2、路缘石铺设:检验申请批复单→路缘石铺设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准测量记录表→中间交工证书3、人行道铺设:检验申请批复单→人行道铺设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准测量监理表→中间交工证书8、排水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技术交底→排水沟预制(完成后)→左幅排水沟→右幅排水沟→中央分隔带排水→排水管(如有)→中间交工证书具体表格排序:1、排水沟预制:检验申请批复单→小型预制构件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砼构件养护记录→试验报告2、排水沟安装:检验申请批复单→缝隙式排水沟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准测量记录表→中间交工证书。
拆除20cm素混凝土路面及下面基层

<一>拆除20cm素混凝土路面及下面基层一、施工准备机械配备为:挖掘钻机1台,PC200挖机2台,推土机1台,压路机1台,15T运输机6台,洒水车1台。
人员配备为:路基路面工程师欧阳振金全面负责,路基工程现场负责人杨祥生负责现场指导,测量员负责施工准备前测量放样工作,挖机机手蔡亮、谭福荣,铲车陈建军,车队队长邓军负责弃土运输。
二、施工步骤1、拆除老路面,均应测定好设计标高,中桩定位,由测量员计算好现有高程与设计标高拆除高差。
2、根据计算好的高差应在各桩号上标注好。
3、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正常情况下,先用风钻机队老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老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5、对老路面下能够用于填筑的土石料可取样送检,可用作填筑料,运至填方区填筑。
6、对根据设计标高形成的新路基应复测,复测后,对新路基表层30cm内应复松,采用路基分层填筑的碾压方案进行碾压并调平标高。
三、安全工作措施为保证施工路段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施工,采取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有力保障措施:1.距离施工路段两头150米、50米处设置醒目交通安全警示牌,“施工路段,车辆慢行”,场内设置“施工重地,闲人免入”;施工现场范围杜绝有围观村民或是停留的社会人员,保障现场绝对安全的施工环境。
2.施工路段前后各一名专职安全员,中间施工员负责现场安全,通讯指挥用步话机联系,前后加强沟通,对现场的弃土运输车辆及过往车辆人员进行有效引导,避免单线通行塞车情况。
3.采取压缩场地的方式,运输车辆紧跟挖掘机步骤,前挖后装,弃物一并运输到指定弃土场,路段两旁如有大块石头,应该集中堆放,不占用通车路段。
4、旧路面挖除的地段应立即恢复好地面的平整,并做好适当压实工作;有必要的地段修筑好道路两旁的排水,防止路面被冲刷影响通行安全。
5、加强半幅路面施工期的安全宣传,加强安全教育,对过往司机、人员及时提醒。
密级配沥青碎石下面层(ATB-25)施工技术研究

密级配沥青碎石下面层(ATB-25)施工技术研究马亮【摘要】根据丹通高速地处北方严寒地区,车流量大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减缓基层的反射裂缝,在路面结构沥青下面层设计中采用10 cm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25).结合丹通高速公路的施工,总结了密级配沥青碎石层技术关键、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4页(P114-116,126)【关键词】严寒地区;密级配;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作者】马亮【作者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214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在我国高速公路上大多采用的是半刚性的基层沥青路面,即在半刚性的基层上直接铺筑沥青面层。
辽宁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采用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全部都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如辽新高速公路、朝黑高速公路、庄盖高速公路等。
然而,随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大量使用,逐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1)半刚性基层很容易开裂,而且易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出反射裂缝。
(2)半刚性的沥青路面对新建路基施工以后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较差,易因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而使路面产生裂缝。
(3)路面结构排水性能较差,半刚性基层本身致密,而且不透水。
从沥青面层的裂缝、孔隙等处渗入的雨水,无法迅速排出,积存在沥青结构层中或沥青层与基层界面之间的空隙中,半刚性基层受水侵蚀后,界面接触条件发生了改变,使面层和基层长期处于半连续半滑动的状态,甚至到滑动状态,从而导致路面产生严重的水损害。
如果进入路面内部的雨水从基层裂缝渗入到路基中,会使路基软化,使高速公路产生更加严重的损坏。
在半刚性的结构层与沥青面层中加入沥青稳定碎石层,即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底基层的结构,是解决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十分经济而又有效的途径之一,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一定厚度的沥青稳定碎石结构层能明显减小半刚性基层裂缝在沥青面层底面所引起的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该检测结果仅对测点负责。
试验: 用章)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
备注: 该检测结果仅对测点负责。
试验: 用章)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BG-2020-XCJ-FF0824003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路面改造工程 工程部位/用途 K82+300~K82+500沥青混凝土路面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WT-2020-XCJ-FF0824003 YP-2020-XCJ-FF0824003 JTG E60-2008
备注: 该检测结果仅对测点负责。
试验: 用章)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BG-2020-XCJ-FF0824002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路面改造工程 工程部位/用途 K82+100~K82+300沥青混凝土路面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WT-2020-XCJ-FF0824002 YP-2020-XCJ-FF0824002 JTG E60-2008
检测点数
2
保证率(%)
95
平均值 (mm)
ta/ n
53 4.465
标准差(mm) 设计值(mm)
1.41 50
代表值(mm) 52.61
合格点数
2
合格率(%)
100
检测结论: 该检测段代表值允许偏差为-7.2mm,合格值允许偏差为-13.5mm,代表值满足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17标准要求。
检测点数
2
保证率(%)
95
平均值 (mm)
ta/ n
55 4.465
标准差(mm) 设计值(mm)
1.41 50
代表值(mm) 54.61
合格点数
2
合格率(%)
100
检测结论: 该检测段代表值允许偏差为-7.2mm,合格值允许偏差为-13.5mm,代表值满足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17标准要求。
样品描述 芯样完整
判定依据 JTG F80/1-2017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游标卡尺(30105500);钻芯机(CK00200)
检测方法
序号
1 2
桩号
K82+550 K82+650
钻芯法
位置(mm)
右3m 左2m
实测厚度(mm)
55 56
结构层次
与设计厚度 之差(mm)
5 6
路面下面层
结果判定 合格 合格
检测点数
2
保证率(%)
95
平均值 (mm)
ta/ n
53 4.465
标准差(mm) 设计值(mm)
4.24 50
代表值(mm) 51.84
合格点数
2
合格率(%)
100
检测结论: 该检测段代表值允许偏差为-7.2mm,合格值允许偏差为-13.5mm,代表值满足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17标准要求。
备注: 该检测结果仅对测点负责。
试验: 用章)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BG-2020-XCJ-FF0824005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路面改造工程 工程部位/用途 K82+700~K82+900沥青混凝土路面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WT-2020-XCJ-FF0824005 YP-2020-XCJ-FF0824005 JTG E60-2008
备注: 该检测结果仅对测点负责。
试验: 用章)
审核:
签发:
日期:
年
月
日 (专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BG-2020-XCJ-FF0824004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路面改造工程 工程部位/用途 K82+500~K82+700沥青混凝土路面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WT-2020-XCJ-FF0824004 YP-2020-XCJ-FF0824004 JTG E60-2008
样品描述 芯样完整
判定依据 JTG F80/1-2017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游标卡尺(30105500);钻芯机(CK00200)
检测方法
序号
1 2
桩号
K82+750 K82+850
钻芯法
位置(mm)
右3m 左2m
实测厚度(mm)
44 44
结构层次
与设计厚度 之差(mm)
4 4
路面下面层
结果判定 合格 合格
样品描述 芯样完整
判定依据 JTG F80/1-2017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游标卡尺(30105500);钻芯机(CK00200)
检测方法
序号
1 2
桩号
K82+350 K82+450
钻芯法
位置(m构层次
与设计厚度 之差(mm)
4 6
路面下面层
结果判定 合格 合格
检测点数
2
平均值 (mm)
44
标准差(mm)
0
保证率(%)
95
ta/ n
4.465
设计值(mm)
50
代表值(mm)
44
合格点数
2
合格率(%)
100
检测结论: 该检测段代表值允许偏差为-7.2mm,合格值允许偏差为-13.5mm,代表值满足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17标准要求。
样品描述 芯样完整
判定依据 JTG F80/1-2017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游标卡尺(30105500);钻芯机(CK00200)
检测方法
序号
1 2
桩号
K81+960 K82+040
钻芯法
位置(mm)
右3m 左2m
实测厚度(mm)
50 56
结构层次
与设计厚度 之差(mm)
0 6
路面下面层
结果判定 合格 合格
样品描述 芯样完整
判定依据 JTG F80/1-2017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游标卡尺(30105500);钻芯机(CK00200)
检测方法
序号
1 2
桩号
K82+150 K82+200
钻芯法
位置(mm)
右3m 左2m
实测厚度(mm)
54 52
结构层次
与设计厚度 之差(mm)
4 2
路面下面层
结果判定 合格 合格
路基路面厚度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 BG-2020-XCJ-FF0824001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路面改造工程 工程部位/用途 K81+900~K82+100沥青混凝土路面
任务编号 样品编号 试验依据
WT-2020-XCJ-FF0824001 YP-2020-XCJ-FF0824001 JTG E60-2008
检测点数
2
保证率(%)
95
平均值 (mm)
ta/ n
55.5 4.465
标准差(mm) 设计值(mm)
0.71 50
代表值(mm) 55.31
合格点数
2
合格率(%)
100
检测结论: 该检测段代表值允许偏差为-7.2mm,合格值允许偏差为-13.5mm,代表值满足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F80/1-2017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