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

合集下载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19年版)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19年版)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19年版)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2019年版)单位:克/千克(g/kg)序号辅料名称相关标准最大使用量固体制剂液体制剂1 阿拉伯胶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阿拉伯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阿拉伯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 β-阿朴-8'-胡萝卜素醛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β-阿朴-8′-胡萝卜素醛0.015 0.01 3 β-环状糊精GB 1886.1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倍他环糊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 巴西棕榈蜡GB 1886.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0.6 —5 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 GB 1886.1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GB 1886.1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1 1 6 冰乙酸GB 1886.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GB 1886.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 赤藓红及其铝色淀(以赤藓红计)GB __.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红;GB __.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红铝色淀0.1 0.1 8 赤藓糖醇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赤藓糖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 醋酸酯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醋酸酯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 D-甘露糖醇GB 1886.17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甘露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 dl-酒石酸GB 1886.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10 10 12 DL-苹果酸及DL-苹果酸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L-苹果酸;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L-苹果酸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亚麻酸) GB 1886.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 靛蓝及其铝色淀(以靛蓝计)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靛蓝;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靛蓝铝色淀0.1 0.1 15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GB 1886.12 食品添加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0.4 0.4 16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及其钠盐) 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GB 1886.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0.5 0.5 17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GB 19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0.4 0.4 18 二氧化硅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硅;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氧化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9 二氧化钛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氧化钛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0 蜂蜡GB 1886.87-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蜂蜡;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蜂蜡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1 富马酸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富马酸8 8 22 甘油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甘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甘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3 瓜尔胶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瓜尔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4 果胶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果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5 海藻酸钾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6 海藻酸钠GB 1886.2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海藻酸钠(又名褐藻酸钠)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7 黑豆红GB 1886.1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黑豆红0.8 0.8 28 红花黄GB 1886.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花黄0.5 0.5 29 红曲黄色素GB 1886.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红曲黄色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0 滑石粉GB 1886.24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滑石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滑石粉20 20 31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8 8 32 黄原胶(又名汉生胶)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3 甲基纤维素GB 1886.2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甲基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甲基纤维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4 焦磷酸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5 5 35 焦糖色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6 结冷胶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结冷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7 聚甘油脂肪酸酯GB 1886.17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8 聚葡萄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葡萄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39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10 10 40 聚乙烯醇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乙烯醇18 18 41 卡拉胶GB 1886.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42 抗坏血酸钠GB 188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钠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其余产品:0.2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小于0.2;其余产品:0.2 43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GB 1886.2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声称补充维生素C 的产品不得使用;其余产品:0.2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小于0.2(以抗坏血酸计);其余产品:0.2(以抗坏血酸计)44 可可壳色GB 1886.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可可壳色3 3 45 L-苹果酸GB 188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苹果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46 L(+)-酒石酸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酒石酸10 5 47 辣椒橙GB 1886.10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橙 1 1 48 辣椒红GB 1886.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辣椒红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49 酪蛋白酸钠GB 1886.2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酪蛋白酸钠(又名酪朊酸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50 亮蓝及其铝色淀(以亮蓝计)GB 1886.2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GB 1886.2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铝色淀0.1 0.1 51 磷酸GB 1886.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 5 5 52 磷酸二氢钾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钾5 5 53 磷酸氢二钾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钾5 5 54 磷酸氢二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钠 5 5 55 磷酸氢钙GB 188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氢钙 5 5 56 磷酸三钙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 5 5 57 六偏磷酸钠GB 188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5 5 58 硫酸钙GB 188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钙10 10 59 萝卜红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萝卜红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0 麦芽糖醇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1 麦芽糖醇液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2 玫瑰茄红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玫瑰茄红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3 迷迭香提取物GB 1886.17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迷迭香提取物0.7(仅限软胶囊)— 64 明胶GB 678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胶囊用明胶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5 木糖醇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木糖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6 柠檬黄及其铝色淀(以柠檬黄计)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48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铝色淀0.1 0.1 67 柠檬酸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T 8269 柠檬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8 柠檬酸钾GB 188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69 柠檬酸钠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0 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1 纽甜(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 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N-[N-(3,3-二甲基丁基)]-L-α-天门冬氨-L-苯丙氨酸1-甲酯(纽甜)0.33 0.05 72 普鲁兰多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普鲁兰多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3 葡萄皮红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葡萄皮红2.5 2.5 74 羟丙基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5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6羟丙基甲基纤维素GB 1886.10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羟丙甲纤维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7 氢氧化钠GB 1886.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8 琼脂GB 1886.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79 日落黄及其铝色淀(以日落黄计)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1886.2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铝色淀0.1 0.1 80 乳酸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81 乳酸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钠(溶液)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82 乳糖醇(又名4-β-D 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 GB 1886.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糖醇(又名4-β-D吡喃半乳糖-D-山梨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83 三聚磷酸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5 5 84 三氯蔗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氯蔗糖1 1 85 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GB 1886.18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山梨酸、山梨酸钾0.5 0.5 86 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GB 1886.1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山梨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87 酸性红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酸性红(偶氮玉红)0.05 0.05 88 羧甲基淀粉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淀粉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羧甲淀粉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89 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羧甲纤维素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0 碳酸钙GB 1886.21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1 碳酸钠GB 188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2 碳酸氢钠GB 188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3 糖精钠GB 1886.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0.15 0.15 94 甜菜红GB 1886.1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菜红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5 甜菊糖苷GB 82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10 10 96 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 3 》阿司帕坦97 天然苋菜红GB 1886.1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然苋菜红0.25 0.25 98 微晶纤维素GB 1886.1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微晶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微晶纤维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99 维生素C 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其余产品:0.2 声称补充维生素C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小于0.2;其余产品:0.2 100 维生素E GB 1886.2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 声称补充维生素E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不允许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4-6岁”的小于0.075;其余产品:0.085 声称补充维生素E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1-3岁”的不允许使用;产品适宜人群为“4-6岁” 的小于0.05;产品适宜人群为“7-10岁”的小于0.067;其余产品0.085 101 苋菜红及其铝色淀(以苋菜红计)GB 447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GB 1886.2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铝色淀0.1 0.1 10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3 盐酸GB 188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盐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4 胭脂红及其铝色淀(以胭脂红计)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1886.2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铝色淀0.1 0.1 105 氧化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氧化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6 氧化羟丙基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氧化羟丙基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7 叶绿素铜钠盐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8 乙醇/酒精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醇;GB __ 食用酒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09 异构化乳糖液GB 1886.1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异构化乳糖液15 15 110 乙酸钠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钠1 1 111 乙酸乙酯GB 1886.1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乙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2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3 乙酰磺胺酸钾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 4 4 114 硬脂酸GB 1886.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又名十八烷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5 硬脂酸钙GB 1886.1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钙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116 硬脂酸镁GB 1886.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硬脂酸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17 诱惑红及其铝色淀(以诱惑红计)GB 1886.2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GB 1886.2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铝色淀0.1 0.1 118 蔗糖脂肪酸酯GB 1886.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10 10 119 植物炭黑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植物炭黑 5 5 120 栀子黄GB 7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栀子黄1.5 1.5 121 栀子蓝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栀子蓝1 1 122 α-环状糊精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2012年第6号)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3 γ-环状糊精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2012年第6号)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4 纯化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5 单糖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6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27 黑氧化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0.1 0.1 128 红氧化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0.1 0.1 129 糊精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0 黄氧化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0.1 0.1 131 交联聚维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2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3 聚维酮K30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4 聚乙二醇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5 可溶性淀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6 羟丙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7 甘油三乙酯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38 无水磷酸氢钙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 — 139 乙基纤维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0 预胶化淀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1 蔗糖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2 棕氧化铁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0.1 0.1 143 空心胶囊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4 共聚维酮进口药品标准JX__ 共聚维酮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5 聚乙烯吡咯烷酮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__ 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__ 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6 白砂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T 317 白砂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7 菜籽油GB/T 1536 菜籽油(含第1号修改单)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8 赤砂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QB/T 2343.1 赤砂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49 大豆油GB/T 1535 大豆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0 单晶体冰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QB/T 1173 单晶体冰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1 多晶体冰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QB/T 1174 多晶体冰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2 蜂蜜GB __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3 橄榄油GB __ 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4 果葡糖浆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 __ 果葡糖浆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5 果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 __ 结晶果糖、固体果葡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6 核桃油GB/T __-2008 核桃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7 红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QB/T 4561 红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8 花生油GB/T 1534 花生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59 可可粉GB/T __ 可可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0 可可脂GB/T __ 可可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1 葵花籽油GB/T __ 葵花籽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2 炼乳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炼乳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3 马铃薯淀粉GB/T 8884 马铃薯淀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马铃薯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4 麦芽糊精GB/T __ 麦芽糊精;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麦芽糊精;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5 麦芽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 __ 麦芽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6 绵白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糖;GB/T 1445 绵白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7 木薯淀粉GB/T __ 木薯淀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木薯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8 葡萄糖浆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 __ 葡萄糖浆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69 乳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0 乳糖GB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糖;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乳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1 食用葡萄糖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淀粉糖;GB/T __ 食用葡萄糖;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葡萄糖;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水葡萄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2 食用小麦淀粉GB/T 8883 食用小麦淀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小麦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3 食用盐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4 食用玉米淀粉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玉米淀粉;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5 饮用水GB __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6 芝麻油GB/T 8233 芝麻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7 棕榈油GB/T __ 棕榈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8 异麦芽酮糖醇QB/T 4486 异麦芽酮糖醇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79 玉米油GB/T __ 玉米油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180 薄荷脑GB 1886.19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然薄荷脑;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薄荷脑按调香剂需要适量使用181 低聚半乳糖原卫生部关于批准低聚半乳糖等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20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9号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6年第9号

英文名称: 3-{1-[(3,5-dimethyl-1,2-oxazol-4-yl)methyl]-1H-pyrazol-4-yl}-1-(3-hydroxybenzyl)imidazolidine-2,4-dione
功能分类:食品用香料
(一)用量及使用范围
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GB2760-2014 表 B.1 食品类别除外),用量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质量规格要求
1 范围
本质量规格要求适用于以 N,N-二甲基甲酰胺、乙基吡唑-4-羧酸乙酯、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N, N-二异丙基乙胺、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和四氢呋喃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 3-{1-[(3,5-二甲 基-1,2-恶唑-4-基)甲基]-1H-吡唑-4-基}-1-(3-羟基苄基)咪唑啉-2,4-二酮。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分子量
2.1 化学名称 3-{1-[(3,5-二甲基-1,2-恶唑-4-基)甲基]-1H-吡唑-4-基}-1-(3-羟基苄基)咪唑啉-2,4-二酮 2.2 分子式 C19H19N5O4 2.3 结构式 2.4 相对分子质量 354.42(按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将试样置一洁净白纸上,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粉末
香气 温和香气 GB/T14454.2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6 年 7 月 22 日
附件 1: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等 3 种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一、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 英文名称:ascorbylpalmitate(enzymatic) 功能分类:抗氧化剂 (一)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添加剂系列国家标准的内容变化

食品添加剂系列国家标准的内容变化
验 方 法 的 引 用 标 准 调 整 为 最 新 发 布 的版 本 。 G B 1 8 8 6 . 2 3 0 -2 0 1 6《 食 品 安 全 国家 标 准 食 品 添 加 剂 抗 坏血酸 棕榈 酸酯》代替 G B 1 6 3 l 4 —1 9 9 6《 食 品 添 加剂 L 一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该 标 准 与 G B 1 6 3 l 4 — 1 9 9 6相 比 ,标 准 名 称 修 改 为 “ 食 品 安 全 国家 标 准 食 品
目 ;删 除 了凝 胶 强 度 项 目 ;删 除 了产 品规 格 :修 改 了铅 指 标 。该 标 准 适 用 于 以 石 花 菜 f G e l i d i u m) 、 江 蓠
添加 剂 琼脂 ” ;修 改 了鉴别 试 验 ;增加 了明胶 试 验项 求 和 检 验 方 法 ;修 改 了 鉴 别 试 验 、乳 酸 含 量 、灼 烧 残 渣 、柠檬酸 、草酸 、磷酸 、酒石 酸的检验方法 ;部分检
标准 食 品添加 剂 琼脂 ( 琼 胶) 》 。该 标准 与 G B 1 9 7 5 — 删 除 了 色 度 、醚 中溶 解 度 、 甲 醇 ( 以 C H3 OH 计 ) 、 钙 盐 、重 金 属 f 以P h计 )的 指标 要 求 ;增 加 了铅 的指 标 要
2 0 1 0相 比 ,标准名称 修改为 “ 食品安 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
剂 卡拉 胶 》 代 替 G B 1 5 0 4 4 -2 0 0 9《 食 品添 加 剂 卡 拉 磨 法从 柠 檬 的 新 鲜 全 果 中提 取 的精 油 ,再 经精 制 得 到 的
剂 苯 甲酸 》 代 替 G B 1 9 0 1 -2 0 0 5《 食 品添加剂 苯 甲
“ 食 品 安 全 国家 标 准 食 品 添 加 剂 苯 甲酸 ” ;删 除 了砷 项 目 ;增 加 了邻 苯 二 甲酸 和 联 苯 类 项 目及 试 验 方 法 :修 改

GB14881

GB14881

GB14881GB14881是中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被称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14881-2013。

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使用量、标签、标识等内容,旨在保证人们食品的安全。

下面将对该标准进行详细阐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适用范围GB14881适用于所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包括直接添加和间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但其中部分规定只适用于直接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此外,该标准还对一些特定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作了规定,比如醇、维生素、膳食纤维等。

2.使用条件GB14881规定了所有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条件,包括食品添加剂中所含的杂质限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检验等方面,以及食品添加剂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溶解性等。

此外,还规定了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条件,比如色素、甜味剂、树脂等。

3.使用量GB14881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最大使用浓度和最小使用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量和使用浓度不同,最大使用浓度是指某种食品添加剂在某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限度,而最大使用量则是指某种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无论该食品添加剂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

4.标签、标识GB14881对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名称、用途、最大使用量、适用食品、厂家信息等内容。

此外,还规定了标签、标识的字体大小、颜色、明度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GB14881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对于保障人们健康食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食品生产和销售领域,企业要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同时,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也要看清产品标签和标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使用量等信息,以此选择合适、安全的食品。

解读《关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

解读《关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

解读《关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等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公告》一、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背景资料。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分子式是C22H38O7。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日本厚生劳动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批准其作为抗氧化剂用于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超过mg/kgbw。

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抗氧化剂用于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防止油脂和含油食品的氧化。

其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二、3-{1-[(3,5-二甲基-1,2-噁唑-4-基)甲基]-1H-吡唑-4-基}-1-(3-羟基苄基)咪唑啉-2,4-二酮背景资料。

3-{1-[(3,5-二甲基-1,2-噁唑-4-基)甲基]-1H-吡唑-4-基}-1-(3-羟基苄基)咪唑啉-2,4-二酮的分子式是C9H19N5O4。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美国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等批准其作为食品用香料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改善食品的味道。

该物质的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三、4-氨基-5-[3--2,2-二甲基-3-氧代丙氧基]-2-甲基喹啉-3-羧酸硫酸盐背景资料。

4-氨基-5-[3--2,2-二甲基-3-氧代丙氧基]-2-甲基喹啉-3-羧酸硫酸盐的分子式是。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美国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等批准其作为食品用香料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各类食品,改善食品的味道。

该物质的质量规格按照公告的相关内容执行。

四、辣椒油树脂背景资料。

辣椒油树脂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用于再制干酪、腌渍的蔬菜、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复合调味料和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豆干类和经烹调或油炸的水产品。

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与对应适用标准目录

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与对应适用标准目录
24
抗氧化剂
抗坏血酸
ascorbic acid
GB 14754-1993维生素C(抗坏血酸)
GB14754-1993维生素C(抗坏血酸),GB/T 5009.74-2003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25
抗氧化剂
抗坏血酸钙
calcium ascorbate
GB 15809-1995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钙
GB15809-1995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钙
26
抗氧化剂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ascorbyl palmitate
GB 16314-1996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GB16314-1996食品添加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GB/T 5009.74-2003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22
抗结剂、酸度调节剂
磷酸三钙
tricalcium orthphosphate
HG2789-1996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
HG2789-1996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GB/T 5009.74-2003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 10619-1989食品添加剂磷酸二氢钙
15
防腐剂、助剂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GB 10621-2006食品添加剂液体二氧化碳
16
护色剂、防腐剂
硝酸钠
sodium nitrate, potassium nitrate

添加剂的危害

添加剂的危害

老百姓,你的胃里有多少添加剂生化大国如何炼成的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原本与食品并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中国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知道多少吃什么才放心俨然成为时下中国的重要命题。

个人需要反思,而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呢为什么自己家里煮的肉熟了就会变褐色,而超市里的酱牛肉是粉红色的为什么自己家里炸的鸡腿稍微凉一点就会变软渗油,而外面卖的放了多久都还是酥酥脆脆为什么自己家里做的馒头放半天就会变硬发干,而超市的面包几天后还是松软依旧防腐剂、抗氧化剂、色素、增味剂、香料……这些读起来拗口的化学名词,是这一切的造就者。

2000多种的添加剂,被合法地印在食品包装袋的配料表里,让超市货架上堆砌着似乎天生如此的深加工食品。

有一个统计说,人类95%的食物,都含有添加剂。

就在中国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还一知半解时,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原本与食品并不相关的化学物质,却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在食品添加剂滥用和化学物质非法添加的双重背景下,“食品生化危机”正在逼近每一个中国人。

一根火腿肠可能含有多少生化成分超市货架上的食品都添加了哪些化学物质号称有机食品是否真的安全我们将目光直接对准口中的食物,一一审视。

食品安全讲究者范志红说,在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

你有“好色之心”,商家给你加色素,你有“怜香之情”,商家就给你加香精,你有“尝鲜之意”,商家就给你加防腐剂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除了商家,消费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个人需要反思,而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已经将食品安全问题摆到重要日程上来。

2月28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出台,而在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写道: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

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 (HACCPISO22000)和QS目录

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 (HACCPISO22000)和QS目录

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 (HACCP/ISO22000)
说明:标明红色的中类,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证书(以HACCP-EC-01为审核依据的)
可以带 CNAS 标志。

包装物:
1.其他可按《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Annes to CAC/RCPI—1996,Rev(1997)]、《食品卫生通则》[CAC/RCP1—1969,Rev.3(1997)]、要求做,如纸箱(不和食品直接接触),取得HACCP证书。

2.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物,一般根据QS目录必须取得QS证书。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对食品链中的任何组织的要求,可以适应于从饲料生产者、初级食物生产者、食品制造商、储运经营者、转包商到零售商和食品服务端的任何组织,再加上相关的组织,如设备、包装材料、清洁设备、添加剂和成分的生产者。

食品安全与食物被消费(即被消费者食用)时食物所承载的风险级别相关。

鉴于食品安全的风险可能在食品生产的任何一个过程产生,对整个食品链进行适当的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主要由参与食品链的各方共同努力来确保的公共责任。

由于食品安全危害可以在食品链中的任何阶段传入,对食品链的全过程的适当控制是必需的,正在开发ISO22000的ISO工作小组会议召集人评论说,“这样,食品安全就是由食品链的参与各方共同努力来确保的一个连带责任。

ISO22000详细说明了食品链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在那里一个组织需要证明其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能力,以便始终如一地提供安全的最端产品,既满足消费者又满足可采用的食品安全规则的要求。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许可目录【大中小】【打印】【关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产品为白色或黄白色粉末。

极难溶于水和植物油中。

1g能溶解在约4.5mL乙醇中。

2 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结构式
2.2 分子式
C22H38O7
2.3 相对分子质量
414.54
3 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附录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

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试样的乙醇溶液(100mg/mL)可使2,6-二氯靛酚试液褪色。

A.3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含量测定
取试样300mg,置于一250 mL锥形烧瓶中,加入50 mL乙醇溶解。

加入30 mL水,立即用0.05mol/L 碘液滴定,至出现黄色且保持30s不褪色。

每毫升0.05mol/L碘液相当于20.73m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C22H38O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