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继电器
液位继电器

1.液位继电器介绍继电器是根据某种输入信号来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电路,实现远距离控和保护的自动控制电器。
其输入量可以是电流、电压等电量,也可以是温度、时间、速度、压力等非电量,而输出则是触头的动作或者是电路参数的变化。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按工作原理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电子继电器等。
按输出形式分为:有触点和无触点两类。
按用途分为:控制用和保护用继电器等。
液位继电器是控制液面的继电器。
这是一个继电器内部有电子线路。
利用液体的导电性。
当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继电器就会动作切断电源。
液面低于一定位置时接通电源使水泵工作。
达到自动控制的作用。
自动控制由传感器和控制执行机构组成。
液位控制器的传感器一般是导线。
利用水的导电性。
水的导电性较差,不能直接驱动继电器。
所以要有电子线路将电流放大,以推动继电器工作。
继电器就是执行机构。
本预处理系统采用的是安良AFS-1型液位继电器。
其引脚的定义如下图所示:图示:安良AFS-1液位继电器引脚定义2 、安良引脚定义如下:2脚为供电 L ; 7脚为供电 N ;3脚为液位探针高点;1脚为液位探针低点; 5脚和8脚为液位报警输出的常闭触点。
工作原理:5脚和8脚为液位报警输出的常闭触点,当外部信号输入时,通过PLC控制泵取水,通过液位判断,,当液位达到3脚时候,常闭触点打开,通过仪器分析进行取水样。
当液位没有达到3引脚的时候,5引脚和8引脚液位报警输出,仪器通过信号分析,再次启动水泵取样,当连续取三次水样后,如果还没有达到3引脚液位,液位报警输出。
即仪器会报警为预处理无样品。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接线方法: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浮子开关,另一种是使用电极式传感器。
对于使用浮子开关的液位继电器,接线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将继电器的电源线和地线接入电源,然后将浮子开关的信号线接入继电器的输入端口。
接线完成后,根据具体的控制需求,可以将继电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相应的执行机构,如泵或阀门。
对于电极式传感器,接线方法稍有不同。
电极式传感器通常包括高液位电极、低液位电极和中间电极。
在接线时,需要将这些电极分别连接到继电器的输入端口,并根据需要连接到相应的执行机构。
此外,还需要注意将继电器的电源线和地线接入电源。
工作原理: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浮子开关或电极式传感器对液位的实时监测。
当液位达到预设值时,浮子开关或电极式传感器会输出信号给继电器,继电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从而实现液位的控制。
浮子开关通过浮子的浮沉来感知液位的变化,当液位上升或下降到设定的位置时,浮子开关会输出相应的信号。
电极式传感器则通过电极与液体的接触来感知液位的变化,当液位触及电极时,传感器会输出信号给继电器。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液位继电器常常与液位显示仪、控制阀门等设备配合使用,以实现对液体的准确控制和监测。
通过合理的接线方法和清晰的工作原理,液位继电器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为工业生产提供保障。
总结: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对于工业自动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接线方法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清晰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设备的运作机制。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液位继电器时能够谨慎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的液位并控制液位变化的电器设备。
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液位的变化来触发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如下:
1. 电源接线:将电源的正极连接到液位继电器的正极脚,将电源的负极连接到液位继电器的负极脚。
2. 液位传感器接线:将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连接到液位继电器的信号脚。
3. 控制设备接线:将控制设备(如报警器或电磁阀)的电源线连接到液位继电器的继电器输出端。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液位传感器:液位继电器通常使用浸入式或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来检测液位。
浸入式传感器通过接触液体来测量液位高度。
接触式传感器则使用浮球或其他浮体来测量液位。
2. 电路:液位继电器的电路通常由一个比较器和一个继电器组成。
比较器接收来自液位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并将其与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电压信号超
过或低于阈值,则比较器会触发继电器工作。
3. 继电器:当液位传感器所测量的液位高度超过或低于预设阈值时,比较器会产生一个电信号,触发继电器的工作。
继电器通常具有一个可切换的电动触点,可以控制外部的电气设备,比如打开或关闭控制设备。
综上所述,液位继电器通过不同的接线方法和特殊的工作原理来测量液体的液位并控制液位变化。
它可以根据液位的变化来触发继电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液位的监测和控制。
液位继电器在工业领域和家庭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液位监测、报警和自动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液位继电器

液位继电器
液位继电器是根据液体液面高低使触头动作的继电器,常用于锅炉和水柜中控制水泵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如图所示,液位继电器是由浮筒及相连的磁钢、与动触头相连的磁钢、以及两个静触头组成。
浮筒置于锅炉或水柜中,当水位降低到极限时,浮筒下落使磁钢绕支点A上翘。
由于磁钢同性相斥,动触头的磁钢端被斥下落,通过支点B使触头1-1接通、触头2-2断开。
触头1-1接通控制水泵电动机的接触器线圈,电动机工作,向锅炉供水,液面上升。
反之,当水位升高到上限位置时,浮筒上浮,触头2-2接通、1-1断开,水泵电动机停止。
显然,液位的高低是由液位继电器的安装位置决定的。
液位继电器工作原理讲解

液位继电器工作原理讲解
液位继电器是一种常用于监测液体水平的传感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
统中。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液位的变化来感知液位高低,进而控制输出电路的导通与断开,实现对液位的监测和控制。
工作原理简介
液位继电器通常由浮子、浮球、中继器等组成。
当液位升高或降低时,浮子或
浮球随之上下移动,推动中继器的触点导通或断开,从而控制外部设备的开关状态。
工作原理详解
1.浮子原理:液位继电器中的浮子会随着液位的变化而上升或下降。
当液位达到预设的高度时,浮子会推动中继器的触点连接,导通输出电路;反之,当液位低于预设值时,浮子会让触点断开,切断输出电路。
2.浮球原理:类似于浮子原理,浮球也会随液位变化而上下移动,从
而实现液位继电器的控制。
3.电容液位继电器:利用电容原理来监测液位。
液位变化时,液位继
电器中的电容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判断液位高低。
应用领域
液位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介质的液位监测和控制,如水箱、油箱、化工
槽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继电器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液位,帮助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讲解,了解了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液位继电器作为
一种重要的液位监测设备,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液体水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液体的电导性。
液位继电器由两个电极组成,一个是感应电极,另一个是接地电极。
当液位低于感应电极时,感应电极处于干燥状态,没有液体与之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感应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电路是断开的,继电器中的触点保持在断开状态。
当液位上升到感应电极时,液体会接触感应电极并具有一定的电导性。
在这种情况下,液体与感应电极之间形成了导电通路,继电器中的触点会关闭。
通过连接继电器与其他电气设备,可以实现液位的监测和控制功能。
比如,当液位高于预设的上限时,继电器会触发警报或关闭泵的电路,以防止液体溢出或泵继续运行。
当液位低于预设的下限时,继电器可以触发相应的控制动作,如打开水泵进行补充。
总之,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体的电导性,在液位变化时通过感应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的导电或断电来实现液位的监测和控制。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体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其主
要作用是通过检测液位高度的变化,实现对液体的自动控制和保护。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1.液位继电器通过感应液体高度的变化,实现自动启动或停止液体运动。
2.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液位继电器将触发发出警报,并且通过控制开关来停止液体运动。
3.当液位高于设定值时,液位继电器将发出信号,来启动液体的运动。
4.液位继电器主要通过磁性作用、电阻变化或控制开关等原理感应液体高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液体的自动控制和保护。
液位继电器的特点:
1.液位继电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可靠的特点,能够在广泛的液态介质中使用。
2.液位继电器不受气体和颗粒物的影响,能够适应高温、高压等恶劣的工作环境。
3.液位继电器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能够实现自动记忆功能,并且具有长寿命、低功耗、易于安装等优点。
4.液位继电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能够有效避免液体泄漏和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总之,液位继电器是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其工作原理和特点对于液体控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及工作原理
液位继电器是一种用于监测液体水平并控制液体流动的装置。
它通常由液位传感器和继电器两部分组成。
液位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而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接线方法:
1. 连接电源:将继电器的电源线(通常为AC或DC电源线)
连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
2. 接地线:将继电器的接地线连接到接地端子上。
3. 连接液位传感器:将液位传感器的信号线连接到继电器的输入端子上。
这个信号线由液位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传输到继电器上,从而实现液位监测。
4. 连接控制设备:将继电器的输出端子连到需要控制的设备上,如电磁阀、泵、报警器等。
继电器可以根据液位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这些设备的开启和关闭。
液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位传感器感知液体的水平,并将信号传输给继电器,从而控制其他设备的运行。
它利用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来实现液位的监测,常见的液位传感器有浮球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
浮球传感器通过浮子的浮沉来感知液体的水平变化,当液体水平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浮球会触发开关,产生一个电信号,这
个信号被传输到继电器,继电器根据信号的状态来控制其他设备的运行。
电容式传感器利用液体和电容板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感知液位变化,当液体的水平改变时,电容值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被传输到继电器,继电器根据信号的大小来控制其他设备的运行。
总之,液位继电器通过液位传感器感知液体的水平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继电器,从而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
不同的液位传感器和继电器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方式和接线方法,具体应根据产品说明书或技术要求来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图中,变压器初级通入交流电压220V ,次级产生20V 和8V 的两组交流电压,其中20V 经D1~D4 整流,C1 滤波,产生约24V 的直流电压提供K1 的工作电源。
当水箱的水位低于中电极⑥探针时.交流9V 电压是断路的,因此C2 也无直流电压,Q2 无偏置而处于截止状态,此时C1 两端的电压经R1 、Q1 的b 、
e 极和R6 接地形成回路,Q1 饱和导通,K1 吸合,其两对触点K1-1 、K1-2 触点转换,其中K1-2 作为输出控制开关去控制执行机构,K1-1 的⑥、
⑦短接,⑤、⑥断开,此时即便水位超过中电极⑥探针,9V 的交流电压还是断路的,Q2 仍然截止,K1 继续吸合。
当水位慢慢上升到高电极⑤时,8V 交流电压经过水阻形成回路,C2 两端有电压,该电压经R3 、C3 、Q2 的b 、e 、R5 、R6 形成电流通路,Q2 导通,短接Q1 的b 、e 使Q1 截止,K1 释放,其两对触点恢复原位。
若水位低于高电极⑤时,8V 交流电压仍然形成回路,只有当水位低于中电极⑥时才断路,K1 吸合。
因此水位始终保持在中电极⑥和高电极⑤之间。
该液位断电器的优点是:水位探针承受的是交流微小电流,使探针不容易极化.其可靠性要比直流电好得多。
附图中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有两组数字。
其中无括号一是标称值,括号内为实际测量值。
该原理图比较明朗,但元件N( 氖泡) 的作用是什么? 还有DlO的作用是什么? 还请各位高手给予指点。
从分析原理图的角度拆除N 和短接D10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