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模糊数学基础课程,介绍了模糊数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模糊集合理论、模糊数学运算、模糊关系、模糊逻辑、模糊控制等。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糊数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具体目标包括:1.熟练掌握模糊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熟练掌握模糊关系和模糊逻辑的概念和运算方法;3.能够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能够设计模糊控制系统,实现对实际工程的控制。
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模糊集合1.模糊集合的基础概念2.模糊集合的运算3.模糊关系和模糊逻辑4.模糊数学的应用3.2 模糊系统1.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2.模糊控制方法3.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4.模糊控制系统的实现3.3 实践应用1.模糊数学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2.模糊数学在工程控制中的应用3.模糊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讲解模糊数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模糊数学的应用。
在教学中,还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课件、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工具辅助教学。
5.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作业、测试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
5.1 作业每周布置一次小作业,包括理论题和实践题。
5.2 测试开学前,进行一次课前测验,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
每学期结束前,进行一次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5.3 课程设计每位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模糊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并进行报告演示。
6. 教学资源本课程主要教材为《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第二版,同时还会提供相关文献和案例。
7. 教学时长本课程总共学时36学时,为期一个学期。
8. 适应对象本课程适合具有数学基础、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相关知识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
数据处理(模糊数学)

统计数学是将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确定性的领域扩大到了不确 定性的领域,即从必然现象到偶然现象, 定性的领域,即从必然现象到偶然现象,而模糊数学则是把数学 的应用范围从确定领域扩大到了模糊领域,即从精确现象到模糊 的应用范围从确定领域扩大到了模糊领域, 现象。 现象。
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 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 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 亦此亦彼性” 或“亦此亦彼性”。 如高个子与矮个子、年轻人与老年人、热水与凉水、 如高个子与矮个子、年轻人与老年人、热水与凉水、环境 污染严重与不严重等。在决策中,也有这种模糊的现象, 污染严重与不严重等。在决策中,也有这种模糊的现象, 如选举一个好干部,但怎样才算一个好干部? 如选举一个好干部,但怎样才算一个好干部?好干部与不 好干部之间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 好干部之间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这些现象很 难用经典的数学来描述。 难用经典的数学来描述。
第一章 模糊数学基本概念
一、经典集合与特征函数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集体。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集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A 等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 、B、C等表示。 等表示 论域:对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对象的全体。 论域:对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对象的全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U 等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 、V、X、Y等表示。 等表示 论域U中的每个对象 称为 论域 中的每个对象u称为 的元素。 中的每个对象 称为U的元素。
称为集合A的特征函数 的特征函数。 函数 χ A 称为集合 的特征函数。
二、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1、模糊子集 、 定义: 是论域, 定义:设U是论域,称映射 是论域
µA : U →[0,1],
~
模糊数学的原理及其应用

模糊数学的原理及其应用1. 模糊数学的概述•模糊数学是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描述和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模糊数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
2.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模糊集合:具有模糊性的集合,其元素的隶属度可以是一个区间或曲线。
•模糊关系:描述元素之间模糊的关联,可以用矩阵、图形或规则表示。
•模糊逻辑:基于模糊集合和模糊关系的逻辑运算,用于推理和决策。
3. 模糊数学的原理•模糊集合理论:模糊集合的定义、运算和性质。
•模糊关系理论:模糊关系的表示、合成和推理。
•模糊逻辑理论:模糊逻辑运算的定义、规则和推理机制。
4.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控制理论:在模糊环境下设计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人工智能:利用模糊推理和模糊决策技术,实现模糊推理机和模糊专家系统。
•决策分析:在不确定和模糊环境下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模式识别:用模糊集合和模糊关系描述和识别模糊模式。
•数据挖掘: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大数据中发现模糊规律和模糊模式。
•经济学:模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如模糊经济学和模糊决策理论。
•工程优化:在多目标优化和约束优化中应用模糊数学方法。
•生物学:模糊生物学在生物信息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5. 模糊数学的优势和局限5.1 优势•能够处理和描述模糊和不确定的问题,适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
•可以通过合适的模型和规则进行推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不需要严格的数学证明。
5.2 局限•模糊数学方法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无法提供明确的结果。
•模糊数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模糊数学方法的计算复杂性较高,在大规模问题上可能不适用。
6. 总结•模糊数学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模糊数学包括模糊集合理论、模糊关系理论和模糊逻辑理论。
•模糊数学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决策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
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目录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目录摘要1.模糊集的定义2.回归方程3.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3.1 隶属函数3.2 隶属度3.3 最大隶属原则4.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5.应用案例——模糊关系方程在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5.1 研究的目的5.2 国外研究情况5.2.15.2.25.3 国内研究情况5.3.15.3.25.4 研究的意义6,小结与展望参考文献摘要:文章给出了模糊集的定义,对回归方程式做了一定的介绍并且介绍了隶属函数,隶属度,隶属度原则,以及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的联系与区别。
本文给出了一个案例,是一个关于模糊关系方程在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本文提出针对影响侵蚀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找出影响最大的一项因子进行分析应用。
关键字模糊数学回归方程隶属函数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1. 模糊集1) .模糊集的定义模糊集的基本思想是把经典集合中的绝对隶属函数关系灵活化,用特征函数的语言来讲就是: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度不再是局限于0或1,而是可以取从0到1的任一数值。
定义一如果X是对象x的集合,贝U X的模糊集合A:A={ ( X, A (x)) I X x}-A (x)称为模糊集合A的隶属函数(简写为MF X称为论域或域。
定义二设给定论域U,U在闭区间[0,1]的任一映射J A: U > [0,1]A (x) ,x U可确定U的一个模糊子集A。
模糊子集也简称为模糊集。
J A ( x)称为模糊集合A是隶属函数(简写为MF。
2).模糊集的特征一元素是否属于某集合,不能简单的用“是”或“否”来回答,这里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1]3).模糊集的论域1>离散形式(有序或无序):举例:X={上海,北京,天津,西安}为城市的集合,模糊集合C=“对城市的爱好”可以表示为:C={(上海,0.8)(北京,0.9)(天津,0.7)(西安,0.6)}又: X={0,1,2,3,4,5,6}为一个家庭可拥有自行车数目的集合,模糊集合C= “合适的可拥有的自行车数目的集合”C={(0,0.1),(1,0.3),(2,0.7),(3,1.0),(4,0.7),(5,0.3),(6,0.1)}2>连续形式令x=R为人类年龄的集合,模糊集合A= “年龄在50岁左右”则表示为:A={x,」A(X),x X }式中」A(x)2. 回归方程1>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是对变量之间统计关系进行定量描述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模糊数学是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模糊、不确定现象所研究的数学分支,它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一、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建模,运用模糊理论进行分析与决策,将模糊性质转换为可计算的数值,使经济系统成为一个非常具有条理性和准确性的分析与决策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经济决策中的一个难点是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而模糊数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模糊数学可以处理那些定量难以描述的经济决策问题,如主观评估、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多属性决策等。
因此,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优点1. 可以处理复杂问题模糊数学可以处理一些非常复杂的问题,例如主观评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经济决策中,有很多决策问题具有这些属性。
如果不使用模糊数学,这些问题将会很难处理。
2. 可以快速反应信息的变化经济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及时响应信息的变化。
模糊数学可以快速反应信息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调整经济决策的方向和策略。
3. 可以很好地处理多属性决策问题多属性决策是经济决策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通过模糊数学,可以将复杂的多属性决策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决策问题,从而提高经济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不足之处1. 对于数据质量要求较高模糊数学的应用需要数据质量较高,如果数据质量不高,则会影响决策结果的准确性。
2. 对于模糊集构建方法要求较高模糊数学中模糊集的构建方法很多,但选用的构建方法会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构建方法。
3. 对于选择性问题的解决要求较高模糊数学中的一些方法可能会给出多种决策方案,如何选择最优方案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这需要对决策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四、结论模糊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优点在于可以处理复杂问题、快速反应信息的变化和很好地处理多属性决策问题。
模糊数学例题大全

模糊数学例题大全标题:模糊数学例题大全模糊数学,又称为模糊性数学或者弗晰数学,是一个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分支。
它不仅改变了过去精确数学的观念,而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物理学、生物学到社会科学,甚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展示模糊数学的应用。
例1:模糊逻辑门在经典的逻辑门中,我们使用AND、OR和NOT等操作符来处理布尔值(0或1)。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很多情况并不是绝对的0或1。
例如,我们可以将“温度高”定义为大于25度,但24度是否算高呢?模糊逻辑门提供了更广泛的定义方式,允许我们使用模糊集合来描述这些边界情况。
例2:模糊聚类分析在统计学中,聚类分析是一种将数据集分类成几个组的方法,其中同一组内的数据点相似度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用精确的数值来描述数据点的相似度。
这时,模糊聚类分析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使用模糊矩阵来表示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从而更准确地分类数据。
例3:模糊决策树在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算法。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用精确的规则来描述决策过程。
这时,模糊决策树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在决策节点使用模糊规则来代替传统的布尔值规则,从而更好地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
例4:模糊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需要设计一个控制器来控制系统的行为。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不是绝对的0或1。
这时,模糊控制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使用模糊集合来描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从而更准确地控制系统的行为。
例5:模糊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中,我们通常需要分类、识别或分割图像中的对象。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图像中的对象边界并不清晰。
这时,模糊图像处理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使用模糊集合来描述图像中的对象边界,从而更准确地分类、识别或分割图像中的对象。
以上只是模糊数学众多应用的一小部分。
这个领域仍在不断发展,为解决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学习模糊数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那些边界模糊、难以用传统数学方法描述的问题。
模糊数学和其应用

04
总结与展望
模糊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模糊数学是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 理论和方法,它突破了经典数学的局限 性,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复杂 问题。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控制论、信 息论、系统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模糊数学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 了数学理论体系,也促进了各学科 之间的交叉融合,为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糊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 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模糊集合
与传统集合不同,模糊集合的成员关系不再是确 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隶属度。例如,一个人的 身高属于某个身高的模糊集合,其隶属度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隶属函数
用于描述模糊集合中元素属于该集合的程度。隶 属函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实推理规则不再是一 一对应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例如,在医 疗诊断中,病人的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 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模糊逻辑可以进行更准确 的推理。
模糊运算
与传统运算不同,模糊运算的结果不再是确定的 数值,而是存在一定的隶属度。例如,两个模糊 数的加法运算结果也是一个模糊数,其隶属度取 决于两个输入的隶属度。
模糊数学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模糊数学在图像处理中主要用于图像增强和图像恢复。
详细描述
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可以对图像进行平滑、锐化、边缘检测等操作,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和识别能 力。例如,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CT、MRI等医学影像进行降噪、增强和三 维重建等处理,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
模糊控制
模糊数学ppt课件

1 2
,则有rij'
பைடு நூலகம்[0,1]
。也可以
用平移—极差变换将其压缩到[0,1]上,从而得到模糊相似矩阵
R (rij )nm
(2)绝对值指数法. 令
m
rij exp{ xik x jk }(i, j 1, 2, , n) k 1
则 R (rij )nm
(3)海明距离法. 令
rij
1
d (xi , x j )
(6)主观评分法:设有N个专家组成专家组,让每一位专家对
所研究的对象 x i 与 x j 相似程度给出评价,并对自己的自信度
作出评估。如果第k位专家 Pk 关于对象 x i与 x j 的相似度评价
为 rij (k ),对自己的自信度评估为aij (k ) (i, j 1,2,, n),则相关 系数定义为
)2
(i, j 1,2,, n)
其中E为使得所有 rij [0,1](i, j 1, 2, , n) 的确定常数.则 R (rij )nm
(5)切比雪夫距离法. 令
rij
d (xi ,
1 xj)
Q
d
m
k 1
( xi xik
,
x
j ), x jk
(i, j 1,2,, n)
其中Q为使所有 rij [0,1](i, j 1, 2, , n) 的确定常数.则 R (rij )nm
第三步. 聚类 所谓模糊聚类方法是根据模糊等价矩阵将所研究的对象进
行分类的方法。对于不同的置信水平 [0,1] ,可以得到不同 的分类结果,从而形成动态聚类图。 (一)传递闭包法
通常所建立的模糊矩阵R 只是一个模糊相似矩阵,即R 不 一定是模糊等价矩阵。为此,首先需要由R 来构造一个模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9 0 .7
1 0 .8
(2)模糊矩阵的合成 定义:设 A ( a ij ) m s , B ( b ij ) s n , 称模糊矩阵
A B ( c ij ) m n
为A与B的合成,其中 c ij max{( a ik b kj ) 1 k s } 。
常用的隶属函数有偏小型、中间型、偏大型.
梯形分布:
0, x a xa ,a x b ba A 中间型: ( x ) 1, b x c d x 0, x a ,c c d d c xa 偏大型:( x ) 0, x d A ,a x b ba
•
X={1,2,3,4,5,6,7,8}
A
B
0 .3 1
0 .2 3
0 .5 2
0 .6 4
0 .8 3
0 .9 5
0 .8 3
0 .1 5
0 .4 4
0 .1 5
0 .1 7
0 .5 6
AUB
A B
0 .3 1
0 .2 3
0 .5 2
0 .4 4
0 .6 4
0 .4 例:设 A 0 .1 0 .5 0 .2 0 .1 0 .6 , B 0 .3 0 .3 0 .5 0 .1 B A 0 .3 0 .4 0 .2 0 .4 , 则 0 .6 0 .2 0 .3 0 .5 0 .2 0 .3 0 .5
模糊集的运算
相等:A = B A(x) = B(x); 包含:AB A(x)≤B(x); 并:A∪B的隶属函数为 (A∪B)(x)=A(x)∨B(x);取大运算 交:A∩B的隶属函数为 (A∩B)(x)=A(x)∧B(x);取小运算 余:Ac的隶属函数为 Ac (x) = 1- A(x).
确定了一个U上的模糊子集 A 。映射 A 称为 A 隶属函 ~ ~
~
数, A ( x ) 称为 x 对 A 的隶属程度,简称隶属度。 ~
~
模糊子集 A 由隶属函数 A 唯一确定,故认为二者
~
~
是等同的。为简单见,通常用A来表示 A 和 A 。 ~
~
例 设论域U = {x1 (140), x2 (150), x3 (160), x4 (170), x5 (180), x6 (190)}(单位:cm)表示人的身高,那么U上的一 个模糊集“高个子”(A)的隶属函数A(x)可定义为
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 或“亦此亦彼性”。 如高个子与矮个子、年轻人与老年人、热水与凉水、环境 污染严重与不严重等。在决策中,也有这种模糊的现象, 如选举一个好干部,但怎样才算一个好干部?好干部与不 好干部之间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这些现象很 难用经典的数学来描述。
1, x a b x 偏小型: ( x ) A ,a x b ba 0, x b
1, x b
分布
1, x a 偏小型: A ( x ) k( xa) e , x a(k 0)
e k(xa) , x a 中间型: A ( x ) 1, a x b ( k 0 ) k(xa) ,x b e
1 例:设 A 0 .2 1 A B 0 .3 0 A 0 .8
c
0 .1 0 .4 , B 0 .3 0 .3 0 .1 0 .3
0 ,则 0 .2 0 0 .2
0 .4 A B 0 .2 0 .6 B 0 .7
−1.0442x6−0.1649x7−0.8396x8+1.679x9+2.9379x10 x12=1.4549x1+10.6301x2+9.8035x3+6.3458x4+18.9423x5 +19.8061x6−27.0196x7+5.868x8−15.5581x9−26.9397x10 到目前为止,问题似乎已经完全解决了,可其实不然,因为如 果上述观测站的数据不是10年,而是超过12年,则此时向量的 维数大于向量组所含的向量个数,这样的向量组未必线性相关。 故上述的解法不具有一般性,下面我们考虑一般的解法,首先, 我们利用已有的12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最 后确定从哪几类中去掉几个观测站。
0, x a 偏大型:A ( x ) k( xa) , x a(k 0) 1 e
正态分布 偏小型:
1, x a A( x ) xa 2 ( ) e , x a
A( x ) e
( xa )
2
中间型:
偏大型:
0, x a A( x ) xa 2 ( ) 1 e ,x a
2. 指派方法
一种主观方法根据实践经验来确定,一般给出隶属函 数的解析表达式。
3. 借用已有的“客观”尺度
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来确定,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 中常用。如U表示产品,定义A模糊集“质量稳定”, 可用产品的“正品率”作为A的隶属度。
• 常用的隶属函数有Z函数(偏小型)、∏函数(中 间型)、S函数(偏大型). • 偏小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小,少,浅,淡,青 年”等偏小程度的模糊现象。 • 偏大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大,多,深,浓,老 年”等偏大程度的模糊现象。 • 中间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中,适中,不太多, 不太浓,暖和,中年”等处于中间状态的模糊现 象。
A( x) x 140 190 140 A( x) x 100 200 100
也可用Zadeh表示法:
A
A 0.15 x1
0 x1
0.2 x2
0.4 x3
0.6 x4
0.8 x5
1 x6
0.2 x2
0.42 x3
0.6 x4
0.8 x5
0.9 x6
A (0.15, 0.2, 0.42, 0.6, 0.8, 0.9)(向量表示)
解法二(用模糊数学的方法)
例
模糊数学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方法. 众所周知, 经典数学是以精确性为特征的. 然而,与精确形相悖的模糊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没有价值 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时模糊性比精确性还要好. 例如,要你某时到某地去迎接一个“大胡子高个子长头发戴 宽边黑色眼镜的中年男人”. 尽管这里只提供了一个精确信息――男人,而其他信息―― 大胡子、高个子、长头发、宽边黑色眼镜、中年等都是模糊概念, 但是你只要将这些模糊概念经过头脑的综合分析判断,就可以接 到这个人. 模糊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及 部门,农业、林业、气象、环境、地质勘探、医学、经济管理等 方面都有模糊数学的广泛而又成功的应用.
0 .9 5
0 .5 6
0 .1 7
A
c
0 .7 1
0 .5 2
0 .2 3
0 .6 4
0 .9 5
1 6
1 7
1 8
三、 隶属函数的确定
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是隶属度思想,应用模糊数学 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是建立符合实际的隶属函数。如何 确定一个模糊集的隶属函数至法 与概率统计类似,但有区别:概率统计随机事件A是 固定不变的,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数是变动的,而模糊统 计试验中,x是固定不变的,而模糊集A*是可变的。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数学建模培训系列
数据处理
-------模糊数学
主讲人: 付玉霞
公共教学部数学教研室 2011.5
基本内容:
第一章:模糊数学基本概念
第二章:模糊聚类分析
第三章:模糊模式识别 第四章:模糊综合评判决策
例 某地区内有12 个气象观测站,10 年来各站测得的年降水量 如表3 所示。为了节省开支,想要适当减少气象观测站,试问减 少哪些观察站可以使所得到的降水量信息仍然足够大?
解法一 我们把12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看成12个向量组,由于 本题只给出了10年的观测数据,根据线性代数的理论可知,若 向量组所含向量的个数大于向量的维数,则该向量组必然线性 相关。于是只要求出该向量组的秩就可确定该向量组的最大无 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也就是需保留的气象观测站的个数。由 于向量组中的其余向量都可由极大线性无关组线性表示,因此, 可以使所得到的降水信息量足够大。
A : U {0,1}
u A ( u),
其中
1, u A A ( u) 0, u A
函数 A 称为集合A的特征函数。
二、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1、模糊子集 定义:设U是论域,称映射
A : U [0,1],
~
x A ( x ) [0,1]
~
第一章 模糊数学基本概念
一、经典集合与特征函数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集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论域:对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对象的全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U、V、X、Y等表示。
论域U中的每个对象u称为U的元素。
在论域U中任意给定一个元素u及任意给定一个 经典集合A,则必有 u A 或者u A ,用函数表示为:
0 .5 AB 0 .3
0 .6 0 .3
(3)模糊矩阵的转置
T 定义:设 A ( a ij ) m n , 称 A T ( a ij ) m n 为A的
转置矩阵,其中 a ij a ji 。 (4)模糊矩阵的 截矩阵 定义:设 A ( a ij ) m n , 对任意的 [ 0 ,1 ],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