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连接实验报告(南昌航空大学)
航空实习报告

航空实习报告航空实习报告6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航空实习报告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航空实习报告篇1实习任务1.使学生对实习所在单位的生产、研制和开发情况有所了解,并增加对专业范围内的学科的感性认识;2.通过接触多个生产环节,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以工程师助手的身份了解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学习并初步了解进行技术工作、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的相关实际知识;4.收集、积累有关的技术资料,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报告正文(可以续表):作为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我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基础知识以及部分专业知识,为了进一步了解所选专业,包括研究方向、具体技术等,有必要在大三学年结束后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生产实习。
学校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实习安排,为我们联系到位于江西南昌的洪都航空工业公司,让我们有了难得的实习机会。
十余天的实习生活可以说非常短暂,实习单位为我们安排了六场讲座、五天的进厂实习可以说时间虽短,但实习内容非常多,有一些部门、班组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一天,但所需的工作经验可不是我们十天半月所能掌握的。
在实习结束之余,有必要做一简短实习报告、记录十余天的实习生活,积累日后学习工作所需的知识、经验。
一、企业介绍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创建于1951年,原名为南昌飞机制造公司,前身为国营洪都机械厂,为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1998年改制组建了以洪都集团公司为核心,拥有24个成员企业和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现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拥有员工万余人,是国家重点支持的520家大型企业和国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之一。
飞机机身连接件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飞机机身连接件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飞机机身连接件是飞机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和性能。
为了确保飞机机身连接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必须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本文将探讨飞机机身连接件的性能测试方法以及评估标准,以确保飞机的安全飞行。
一、静载测试静载测试是评估飞机机身连接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在静载测试中,采用模拟实际飞行载荷的静载试验机构,对飞机机身连接件进行加载,观察其变形和破坏情况。
通过静载测试可以评估飞机机身连接件在飞行过程中承受的最大载荷,为飞机结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二、疲劳试验疲劳试验是评估飞机机身连接件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在疲劳试验中,通过反复加载飞机机身连接件,模拟实际飞行中的振动和冲击,观察其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扩展情况。
通过疲劳试验可以评估飞机机身连接件在多次飞行任务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飞机维护和更新提供依据。
三、材料性能测试飞机机身连接件的材料性能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在材料性能测试中,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连接件的材料进行分析,评估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指标。
通过材料性能测试可以确定连接件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飞机的安全飞行提供基础支撑。
四、热处理测试热处理是飞机机身连接件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工艺环节,直接影响连接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在热处理测试中,通过对连接件进行热处理,观察其组织结构的改变和性能指标的提高。
通过热处理测试可以评估连接件的热处理工艺是否合理,为飞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飞机机身连接件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包括静载测试、疲劳试验、材料性能测试和热处理测试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和评估,才能确保飞机机身连接件在飞行中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乘客的航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飞机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飞机设计的基本方法;3. 通过飞行模拟实验,提高飞行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分析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性能表现。
二、实验器材1. 飞行模拟器;2. 飞机设计软件;3. 飞行手册;4. 飞行数据记录仪;5. 实验记录本。
三、实验原理飞机是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
飞机的设计主要包括机体结构、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等方面。
本实验通过飞行模拟器和飞机设计软件,对飞机进行设计、模拟飞行和数据分析。
四、实验步骤1. 飞机设计(1)打开飞机设计软件,选择飞机类型(如客机、战斗机等);(2)根据飞机类型,设定飞机的基本参数(如翼展、机长、机高、最大起飞重量等);(3)设计飞机的机体结构,包括机身、机翼、尾翼等;(4)设计飞机的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螺旋桨等;(5)设计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操纵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6)设计飞机的导航系统,包括GPS、惯性导航等。
2. 飞行模拟实验(1)打开飞行模拟器,选择实验飞机;(2)设定飞行航线、起降机场等参数;(3)启动飞行模拟器,进行起飞、巡航、降落等飞行操作;(4)观察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性能表现,如飞行速度、高度、航向等;(5)记录飞行数据,包括飞行时间、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6)分析飞行数据,评估飞机的性能表现。
3. 数据分析(1)分析飞机在起飞、巡航、降落等不同阶段的性能表现;(2)评估飞机的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的性能;(3)分析飞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飞行稳定性、安全性等指标;(4)根据实验结果,对飞机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飞机起飞阶段实验结果显示,飞机在起飞阶段,飞行速度、高度和航向均符合设计要求。
起飞过程中,飞机的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 飞行巡航阶段在飞行巡航阶段,飞机的飞行速度、高度和航向稳定,动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运行正常。
航空实习报告

航空实习报告航空实习报告汇总五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航空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航空实习报告篇1为期四周的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在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公司的大力配合下,为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上的大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学习使我从工厂各部门师傅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学到了经验,在他们的耐心教导下我认识了自己的工作,清楚了自己的职责,在这里我们相互交流,在这里我们共同进步,同时也向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动力,认识到了国防航空事业建设的重要性,领悟到了今后的道路任重道远。
还记得走进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培训实习第一天,走进厂区,一条醒目“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横幅映入我的眼帘,进入生产现场,看到文明和谐的环境,发现周围各种安全标识、警示牌,这不仅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更是一种无声的提醒。
在公司人事部门领导带领下,介绍了公司的概况: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中国航空工业第X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企业。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持续稳定的质量;快速灵活的反映;准确及时的交货;不断创新的技术;有利竞争的成本;公平诚信的道德;文明和谐的环境。
公司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具有雄厚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职工队伍,在加大产品的开发、研制力度上非常重视,扩大了国际国内市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是现代化的航空企业。
听到公司的介绍,我对在这个公司实践充满了信心,经公司安排被分配到质检部门实习,我决心要以实际行动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随后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了解了飞机附件厂的概况,深入生产车间现场的实习。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收获颇丰,主要表现在:了解了贵州XX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各部门职责、职能,牢固树立事业的信念。
飞机铆接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飞机铆接技术作为飞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飞机铆接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7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飞机铆接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飞机铆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飞机铆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3.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飞机制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飞机铆接基础知识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飞机铆接的基本原理,包括铆接的定义、铆接方法、铆接材料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铆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零件通过铆钉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的方法。
铆接方法主要有冷铆和热铆两种,其中冷铆应用较为广泛。
2. 飞机铆接工艺流程在了解飞机铆接基本原理后,我们学习了飞机铆接的工艺流程。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铆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铆钉、铆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2)铆接:根据设计图纸和工艺要求,将铆钉固定在零件上,并调整零件位置。
(3)铆接后的处理:检查铆接质量,去除多余的铆钉头,清理铆接表面。
3. 飞机铆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飞机铆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如铆钉断裂、铆接不牢固、铆接间隙过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掌握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更换合适的铆钉、调整铆接工艺参数、加强铆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4. 实际操作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训练。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铆接工具,如铆接枪、铆接锤、铆接模具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飞机铆接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实习,我对飞机铆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铆接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铆接工具,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飞机结构与系统实训报告

飞机结构与系统实训报告注:本文为AI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一、实训内容本次飞机结构与系统实训内容包括飞机结构与组装、飞机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电气系统及仪表系统五个部分。
本次实训主要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每个系统的结构原理,学习其操作方法,并且通过实际操控进行实践训练,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飞机结构与组装1.组装基础:我们首先进行的是组装基础,通过教授基础知识,我们了解了飞机组装的流程,了解了飞机各部分的名称,位置和作用,并且了解了一些常规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然后我们对各部分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的拼装,熟悉基础流程。
2.飞机机翼装配:当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我们对飞机机翼进行了组装,此时,我们逐步加深了解飞机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部分的局部组装方法,并且学会使用螺丝进行各部分的固定。
3.飞机尾翼装配:在机翼装配成功后,我们进行了尾翼的组装,而尾翼的组装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各部分的配合度和平衡度,以确保飞机的行驶安全。
三、飞机动力系统1.发动机基础:飞机动力系统是飞行器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
在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包括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我们特别对发动机零部件进行了深入学习,并且了解了各种检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发动机安装与检修:在基础知识学习完成后,我们开始对发动机进行安装和检修。
此时,我们需要非常小心谨慎,以免影响发动机正常使用。
然后我们总结了各种发动机故障情况,并学会了如何排除飞机故障。
四、液压系统1.液压系统概述:飞机液压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系统,其作用是为飞机不断提供压力,并为其他系统提供支援。
在实践中,我们学习了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液压系统的安装和维护:在了解了液压系统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开始对其进行安装和维护。
此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各种细节,如管道连接,进气口的安装位置等。
并且,我们学习了如何检测液压系统中的气泡。
五、燃油系统1.燃油系统概述:燃油系统是飞机的另一个重要系统,其作用是为飞机提供足够的燃料,以保证飞行。
飞机机身连接件的设计原理与工程实践

飞机机身连接件的设计原理与工程实践飞机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结构设计中的连接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连接件的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直接影响到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本文将从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两个方面对飞机机身连接件进行探讨。
一、设计原理飞机连接件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连接件需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飞机在飞行和起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受力情况,包括静载、动载和冲击载荷等。
2. 刚度:连接件的刚度对于飞机的结构稳定性和振动特性有重要影响。
连接件的设计需考虑到飞机在高速飞行时产生的气动力和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
3. 耐久性:连接件在飞机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受各种环境条件的考验,包括高温、低温、湿度等。
因此,连接件的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需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
4. 组装和维护性:连接件的设计应考虑到在飞机的组装和维护过程中的方便性和效率性,以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飞机的可靠性。
二、工程实践飞机机身连接件的工程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连接件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其承载能力、刚度和耐久性等要求。
常见的连接件材料包括铝合金、钛合金和高强度钢等。
2. 制造工艺:连接件的制造工艺包括冷挤压、锻造、铸造等多种方法。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连接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表面处理:连接件的表面处理包括防腐蚀处理、涂装和疗伤等。
表面处理的质量对连接件的耐久性和外观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4. 测试验证:连接件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各项测试验证,包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疲劳试验等。
通过测试验证可以确保连接件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飞机机身连接件的设计原理和工程实践均对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表现有重要影响。
设计者和工程师需要充分考虑连接件在飞机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确保飞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飞机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飞机配载业务综合实训周实训报告

飞机配载业务综合实训周实训报告
本次实训主要是针对飞机配载业务进行的综合性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相关的飞机配载知识,第二阶段则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飞机配载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航班计划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
3.航班旅客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4.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配载操作
在这个阶段,我们着重学习了飞机配载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包括如何根据飞机型号、航班计划和旅客信息进行精确的配载,以及如何提高配载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我们也学习了如何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配载操作,这是实现自动化和高效化的关键。
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际操作,包括:
2.根据航班计划表进行实际配载操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旅客信息,如何根据不同的计划制定不同的配载方案,如何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快速作出决策等等。
通过这些挑战,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飞机配载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个实训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飞机配载业务,并且使我们更加自信和熟练地应对各种情况和问题。
我们相信这个实训对于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工作中的实践经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技能训练》实验
班级: 100631
学号: 10063112
姓名:林万蔚
(同组人:李力朱汉辉周炎)
专业技能训练
1、实验目的:
通过本综合实验的练习,学生应能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对专业上的某一具体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增强其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
2、实验内容:
(1)方案设计
设计铆接的产品,CATIA软件或CAD绘制零件图:1张三维立体图(同组人可一样),1张能完全表达某个零件结构尺寸和制作要求的视图(按机械制图的规定画图和标注,同组每个人不得相同,可选择不同零件画图)。
图均打印,其他内容手写!。
设计铆接的产品(飞机)具有中等复杂程度,具有立体结构。
零件结构设计经指导老师检查同意后方能进行制作。
(2)飞机装配铆接操作实验
本实验要求在飞机装配工艺课程的相关实验之后进行,通过飞机装配工艺课程的授课学习和实验,掌握飞机装配铆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工艺,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产品,并做相应的工艺分析。
3、对自己制作的结构件进行质量分析。
我们这组设计制作的是一个小型汽车,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的比较完美的,线条、部件都比较好。
但是,在这个单有铆接的实验中,很多圆滑的地方可能很难制造出来。
4、飞机铆接的特点及发展。
4.1飞机铆接具有以下特点
铆接的连接强度比较稳定可靠,铆接方法与工艺参数容易掌握和控制,铆接质量检验方法方便,故障比较容易排除,使用工具比较简单、低廉,适用于较复杂的连接。
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增大了结构质量,降低了结构强度,容易引起变形等,但到目前为止,铆接仍然是飞机装配中主要的的连接方法。
4.2飞机铆接的发展
现代飞机制造过程中,由于结构设计、工艺维修、检查的需要,机械连接不可缺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主要的连接方法。
在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战斗机以及民机生产中,都采用了大量的机械连接。
铆接结构重量轻、成本低、工艺简便,比螺接更具技术优势,因而用得比较普遍。
铆接技术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但近年来在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为满足结构设计要求,提高飞机的性能,铆接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4.2.1电磁铆接技术的发展
国外的经验表明,采用电磁铆接(也称应力波)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电磁铆接对屈强比高、应变率敏感、强度高、难成形材料的成形具有特殊的功能;能实现理想的干涉配合,延缓构件铆钉孔疲劳裂纹的扩展,显著提高结构
疲劳寿命,对于按照损伤容限准则设计的结构具有显著的节约重量的潜力;洛克希德公司认为对于复合材料结构采用电磁铆接方法是既可避免安装损伤,又能获得干涉配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手提式电磁铆接设备是铆接大直径铆钉的一种有效工具。
美国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解决普通铆接存在的问题率先开始电磁铆接技术的研究。
7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了高压电磁铆接设备,在F-14A飞机上得到应用,成功地解决了因干涉配合紧固件连接钛合金结构和厚夹层结构铆接所遇到的困难,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进入90年代后,美国为解决高压电磁铆接存在的问题,在电磁成形理论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多项成果,发明了低电压电磁铆接技术,在90年代初研制成功低压电磁铆接设备。
低电压的采用,使电磁铆接解决了高电压电磁铆接无法解决的许多问题,从而使这一技术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先后在波音747、A330/340、A320等飞机上得到应用,现已有几十个航空工厂购置了Elec-tropotactic公司的低压电磁铆接设备。
低压电磁铆接技术的采用促进了飞机结构的改进,波音公司等已采用这一技术在747飞机上铆接3,8(9.5咖)英寸的7050铆钉以代替以前所用的双件紧固件,减轻了结构重量。
俄罗斯也有了称之为磁脉冲铆接的电磁铆接设备,已应用于伊尔一86飞机的生产。
俄罗斯的产品尽管在铆接时通过脉冲变压器将电源系统的高压转换为低压,但系统仍采用脉冲电容器高压充电,所以属于高压电磁铆接设备。
4.2.2我国电磁铆接技术的研究状况
为解决我国飞机生产中TB2一l、GH2132等难成形材料铆钉铆接的技术难题,西北工业大学从8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开始研究电磁铆接技术(当时称之为应力波铆接),已研制成功固定式和手提式电磁铆接设备,通过了原航空航天部组织的鉴定,并获部科技进步奖。
从1990年开始,西工大开始研究电磁成形理论,并结合实际对高强度铆钉及复合材料结构的电磁铆接工艺进行了研究。
进入“九五”后,西工大又承担了国防科工委“九五”重点预研项目“电磁铆接技术研究”,在电磁铆接设备的研制和电磁铆接技术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研制成功中压电磁铆接设备,将用于某型号制造中钛合金铆钉的铆接。
北京卫星制造厂也购置了该设备进行卫星上复合材料承力筒制造中以铆代螺的研究。
为跟踪国外先进水平,解决高压电磁铆接质量、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西工大对低压电磁铆接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已研制成功低压电磁铆接设备。
该设备的电源系统设计为便携式结构,由两个20蚝左右的手提箱组成,可在车问方便移动,工作电压在450V以下。
设备最大存储能量为22kJ,根据铆钉的不同,可选用不同规格的铆枪。
5、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是给我的体会甚大。
让我对铆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不论是从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化,对实际操作的熟练化,对工作要求的规范化,这些方面对我来说,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让我明白了合作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的,这在以后工作中团队合作时,具有很大的帮助。
给我最大的帮助,还是实训带给我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次十天的实训操作,给了我更多的实际性感观,以后工作和学习中我会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会对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帮助。
知识是我更加的充实,能力让我更加充沛。
感谢这次实训带给我的一切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