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影像诊断课件】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影像诊断课件】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组成。 一般只有肾外形在平片上 可见其轮廓,其他器官都 需要造影进行观察。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 肾平片
正常人肾长10~15厘米,宽5~8厘米。
肾轮廓
位置相当于第12胸椎和第3腰椎之
间,右肾因受肝脏的影响较左肾位
置略低。肾的位置及大小受不同条
件的影响而出现差异。
如呼吸、肥瘦等均可影响肾位置。
腰大肌
平片上在肾脂肪囊透明影的对比下显
第12肋
外缘
现肾脏的轮廓,有时在肾内缘显现
凹陷的肾门影。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 肾腹膜后充气造影
肾的被膜由外向内包括: 肾筋膜、脂肪囊、纤维 膜。腹膜后充气造影显 现了脂肪囊的外形,并 在上方显现三角形或半 月形的肾上腺影。
泌尿系统的X线解剖
• 双肾盂、单输尿管 • 双肾盂、双输尿管 • 双肾盂、双输尿管上段。 • 双肾盂、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
通入尿道。 • 双肾盂、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
下端盲端。 • 单肾盂、双输尿管 • 单肾盂、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
上端盲端。 •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 巨输尿管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图6-2-2 各种输尿管畸形 A.双肾盂,单输尿管 B.双肾盂和双输尿管 上段 C.双肾盂和双输尿管 D.双肾盂和 双输尿管,有一异位输尿管通入尿道 E.双 肾盂和双输尿管,有一输尿管扩大,且下端 为盲端 F.单肾盂,双输尿管 G.单肾盂, 双输尿管,其中有一管的上端为盲端
肾发育异常
• 单侧肾:肾一侧缺如
• 马蹄肾:双肾下端相连
图6-1-6 马蹄肾
• 异位肾:肾发育上移过程中受阻。
• 游离肾:肾位置不恒定。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泌尿系统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和设备,以图像的形式呈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理改变,从而帮助诊断疾病和进行治疗。

其中,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分支,主要关注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通过不同的影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和评估这些器官的形态、大小、位置和功能状态。

常用的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包括X线影像、超声波、CT扫描、MRI和核医学等。

首先,X线影像是泌尿系统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X射线的特性,医生可以获取体表和内脏器官的影像。

在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常用的X线技术包括静脉肾盂造影和尿路造影。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肾脏结石、肾盂积水、肾盂肿瘤等病变。

其次,超声波是一种无创、安全、无辐射的影像技术。

它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回声来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在泌尿系统的影像学中,超声波常被用于检测肾脏、膀胱和前列腺等器官的病变。

通过超声波的实时成像,医生可以观察肿物、囊肿、积液等病变。

此外,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高分辨率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

CT扫描可以提供器官的横断面影像,对于检测泌尿系统的结构变化和损伤非常有帮助。

MRI则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器官的详细影像,对于评估病变的程度和位置非常重要。

这两种技术常被用于泌尿系统的肿瘤检测和诊断,如肾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

最后,核医学是一种特殊的泌尿系统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来观察身体内代谢、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泌尿系统功能异常。

例如,肾功能的评估可以通过核医学的肾脏显像技术来完成。

总的来说,泌尿系统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医生可以全面地观察和评估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病变。

这些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医生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未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泌尿系统影像学将进一步发展,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好的支持。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排尿、排泄、生殖等功能的疾病,包括泌尿系统器官的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肾小球肾炎等。

下面将介绍这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细菌感染泌尿系统,包括膀胱炎、尿道炎和肾盂肾炎。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等。

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尿液细菌培养,可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

2.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是指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膀胱壁中形成的固体结晶聚集体。

常见症状包括腰痛、血尿、尿频等。

常用的诊断方法有B超、CT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包括排石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或会阴上方疼痛等。

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症状、前列腺按摩液的检查以及前列腺液培养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物理疗法和中医药治疗等。

4.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炎症和肾小球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等。

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尿液检查和肾脏活检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和改善生活方式等。

总之,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病史询问、身体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尿液分析、尿液培养、影像学检查等),而治疗方法则根据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来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

同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适当的运动等,对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泌尿系统结石和感染的影像诊断

泌尿系统结石和感染的影像诊断
27
右输尿管下段结石
CT平扫(A-H)示双肾皮髓质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 常,右侧肾盂扩张、积水,右输尿管明显扩张,管壁增 厚,于髂骨翼水平输尿管腔内见椭圆形高密度结石影。
28
双侧输尿管盆段结石
MRI横断T2WI(A)平扫示双侧输尿管内结石呈黑影 (↑)。MRU(B)示双侧梗阻平面以上的输尿管扩张。
双肾结石
MRI平扫示双肾轮廓略不规整,右肾盂、肾盏明显扩 张,肾皮质变薄,左侧部分肾盂扩张积水;双肾盂内 可F)见均多为发低斑信点号状影结;石M影R,U(T2GW、I(H)A-示D)双及肾盂T1、W肾I(盏E、扩 张,以右侧为著,双输尿管及膀胱充显可。
18
诊断与鉴别诊断
KUB平片或超声作为初查方法; 平片诊断困难或阴性结石 IVP CT。
26
二、CT和MRI
CT平扫显示输尿管走行区内的点状或结节状高密 度钙化影。其上下径一般大于横径和前后径。上 方的输尿管常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并于高密度处 突然截断。 CT增强延迟检查,若高密度钙化影与强化输尿管 重叠,可明确为输尿管结石。
MRI很少用于检查输尿管结石。 MRU可显示结石梗阻造成的上方尿路扩张 积水,结石则表现为梗阻处的极低信号影。
19
输尿管结石
(ureteral calculus)
多自肾结石下移而来,易停留在输尿管三 个生理狭窄处。
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与髂血 管交叉处及输尿管入膀胱处。
20
临床及病理
除可引起黏膜刺激和引起出血外,还可引起积 水。 发病年龄在20-50岁,男性多见。 临床症状:突发性的胁腹部绞痛并向会阴部放 射,同时伴有血尿。
76
输尿管结核造影表现
早期见输尿管失去正常 柔软度和弹性,管腔粗 细不均,边缘不整齐; 晚期输尿管变短、僵直、 硬化,失去正常之弯曲, 形如“串珠”状。最终可 发生闭塞。

泌尿系统结核的影像诊断

泌尿系统结核的影像诊断
泰安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盛蕾
肾细胞癌renal cellcarcinoma
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 在肾实质内 多为透明细胞癌
临床表现
无痛性血尿;腰痛;腹 部包块
X线表现
肾影增大,分叶状或局部隆突。 尿路造影: 肾盏分离,颈部受压呈手握球状改变 肾盂肾盏边缘虫蚀状改变-充盈缺损 肾积水
肾结核
左肾输尿管 结核 MRU 蓝箭示 扩张肾盂肾盏 边缘不规则 上盏明显扩张 红箭示 输尿管上段 稍扩张 阻塞端 逐渐变细
右肾、输尿管、 膀胱结核
MR 8214 MRU 红箭示右肾盂肾盏 扩张狭窄形态不规整 蓝箭示输尿管 间断性狭窄 远端截断 白箭示 膀胱顶部不规则
右肾盂输尿管 积水扩张
肾癌
CT平扫
右肾盂癌
平扫,漏诊
增强,漏诊,
平扫,半年后,
增强,半年后,肾盂癌
肾盂肿瘤
MRI表现:
T2WI高信号肾盂内低信号偏心充盈缺损。 有时亦可表现为向心性壁增厚
CT 90660 MR 4050 T1WI 箭示肾盂处中等低信号 病灶
右肾盂癌
MR 4050 T2WI 箭示肾盂处低信号充盈缺损
癌灶接近等信号,杂有更高信号,下腔静脉受累 (红箭)
右肾细胞癌,下腔静脉癌栓
MR 325 T2W/SPIR
右 肾细胞癌 下腔静脉 癌栓
MR 325 T2W/SPIR 冠状位 瘤灶位于 右肾中上极 (白箭) 信号低于肾 (红箭)
双肾细胞癌
MR 8964 T1WI 瘤灶位于右肾前部,呈稍高信号
双肾细胞癌
肾结核
肾结核
右肾上部不显 影,右肾下部 肾盂破坏形成 干酪空洞。左 肾正常。
肾结核
肾结核

泌尿生殖影像诊断

泌尿生殖影像诊断
统 放 射 诊 断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泌尿系统病变基本X线表现
1、密度的改变:提示尿路结石或钙化;
•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 钙化的位置、形态有助于病变的诊断:肾
癌钙化呈散在的点状,肾结核钙化呈点状
或全肾钙化,肾囊肿钙化呈弧线状

尿 系
2、数目、大小、轮廓和位置的改变
统 放
3、破坏性改变:结核或肿瘤
2.进展期:肾外形增大或缩小,实质内见多发囊
状低密度影,围绕肾孟排列,呈“花瓣”样;相
临肾实质变薄,肾盂肾盏扩张积水;病灶边缘见
泌 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内无明显强化,边缘
尿 呈轻到中度的强化。

统 放
3.晚期:肾外形明显缩小,肾实质明显萎缩,广
射 泛钙化,即“肾自截”。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形,边缘模糊不整齐,呈鼠咬状破坏,进一步可形 成溃疡空洞。
3. 肾盂积水:由于尿路阻塞,肾盏、肾孟均可扩张成 为不规则的囊腔。
泌 尿4.肾脏不显影。 系 统 放5.输似尿串管珠狭状窄。:由于管壁呈不规则的狭窄与扩张,形 射 诊6.膀胱改变:膀胱挛缩变小,轮廓不整齐。

溃疡空洞
肾小盏破坏
泌 输尿管狭窄


• 优点:显示泌尿系统病变的形态、密度、
位置、数量、范围,病变和临近结构的关 系,有助于鉴别诊断(定性);
• 对尿路结石检出最敏感。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泌 尿 系 统 放 射 诊 断
MRI检查
• 平扫、增强、MRA、磁共振尿路造影(MRU)
• 平扫:常规用SE序列,作横断面T1WI、T2WI检 查。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肾肿瘤】1.肾恶性肿瘤: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区占位,占位不均匀强化;该患者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2.肾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特征性肾区占位,尿找抗酸杆菌可呈阳性;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3.肾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个别患者可有腰痛、高血压等表现;查体多无异常;影像学可发现肾区肿物,肿物边缘光滑,强化均匀;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4.肾囊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肾区占位,边界光滑,内部为水样密度,无明显强化;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5.肾结石:患者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可及患侧肾区叩击痛;影像学可见肾盂内高密度影;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膀胱肿瘤】1.膀胱恶性肿瘤:典型症状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内占位,充盈缺损,尿找瘤细胞检查可为阳性;该患者暂时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2.膀胱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内占位,肿物边界清晰,膀胱镜活检可确诊;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3.膀胱结石:患者可有血尿、排尿中断、下腹痛等症状;查体偶可触及下腹痛;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内高密度影;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4.膀胱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可有典型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内占位或挛缩,尿找抗酸杆菌可为阳性;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5.慢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血尿、下腹部不适等症状;查体偶可及下腹部压痛;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提示尿白细胞高,膀胱镜活检可确诊;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睾丸肿瘤】1.睾丸恶性肿瘤:患者可有睾丸肿大的症状;查体有时可触及肿大的睾丸,部分患者伴触痛感;CT可于患侧睾丸内发现不均匀强化肿块,肿瘤标志物常可见升高;该患者目前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泌尿系统CT成像_图文

泌尿系统CT成像_图文
泌尿系统CT成像_图文.ppt
常用检查方法
B超 KUB IVP CT MRI,MRU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血管造影
肾脏疾病
肾输尿管的CT检查技术 肾输尿管先天异常 结石 肾感染 泌尿系肿瘤 肾血管性病变 肾创伤 肾脏灌注CT扫描
多层螺旋CT双肾成像
肾脏疾病
肾输尿管的CT检查技术 肾输尿管先天异常 结石 肾感染 泌尿系肿瘤 肾血管性病变 肾创伤 肾脏灌注CT扫描
先天性发育异常 肾的先天性异常
数目:先天性孤立肾、重复肾、额外肾 形态位置与旋转不良:肾旋转不良、融合肾、异位肾、肾形态异常 、游走肾、肾下垂 肾结构异常:囊肿性病变、肾发育不全、肾柱肥大等
泌尿系统结石
• 结石分类(成分)
•草酸盐(最常见,密度高,多圆形) •磷酸盐(密度高,可呈鹿角形) •尿酸盐(圆形,可为混合密度,环形分 层) •胱氨酸(小圆形,低密度)
• 结石分类(部位)
• 肾结石(最常见) • 输尿管结石 • 膀胱结石 • 尿道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
过去常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和B超来显示结石 X线平片和B超对肾结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6%、84%,24%、80%*
泌尿系统结石 输尿管结石的CT表现
直接征象:输尿管腔内高密度影 含钙结石800-1000Hu 阴性结石150-500Hu,通常>100Hu 感染性结石300-900Hu
间接征象:结石缘“晕轮”征——水肿的输尿管壁 近端输尿管及集合系统扩张 肾周水肿、肾脏体积增大等
泌尿系统结石 肾盂鹿角形结石
孤立性
多发性
单侧性
常为双侧性
女性占优势
无性别差异
含有不同数量成熟的脂肪、平滑肌、血管及纤维成分 CT表现多样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壶腹型肾盂CT平扫、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CT:
平扫: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密度 均匀,CT值30-50Hu。 增强:注药后1分钟肾皮质明显强化,2分 钟肾髓质明显强化,CT值达80-120Hu,510分钟肾盏、肾盂明显强化。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磁共振尿路成像)主要用于查找尿路梗阻 的病变部位和性质,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 无需对比剂。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平片:长12-13cm,宽5-6cm,边缘光, 正常右肾稍低于左侧,左肾稍大于右侧, 一般不超过1cm。部分左肾上极外侧可
见局限突出似驼峰状为正常变异。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肾脏
IVP:注射造影剂后1-2分钟肾实质显影, 密度均匀,2-3分钟肾盏、肾盂开始显 影,15-30分钟时显影最浓。肾小盏、 肾大盏及肾盂如图。
泌尿系统影像表现及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尿 系 统 毗 邻 关 系

泌尿系统包括: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特点: 1.均属软组织器官,无自然对比。 2.含碘造影剂几乎全经肾脏排泄。 3.疾病种类繁多,多种检查方法常 常并用。
序--肾脏解剖
位于第12胸椎至第3腰椎水平,在侧位肾 脏与脊柱重叠。
照像前一日口服缓泻剂可排除肠管气 体及粪便,提高影像质量。
一、检查方法
2、静脉肾盂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 (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VP)
原理:含碘造影剂与体内血浆蛋白结合后 通过肾脏排泄。 造影剂:目前常用的造影剂是泛影葡胺或 碘苯六醇、碘异酞醇、碘葡罗胺等。
一、检查方法
一、检查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方法: 检查前准备:首先肠道准备,造影剂过敏实验。 摄仰卧位腹部平片。 下腹部应用加压带阻断输尿管后,于静脉内诸如注入
碘造影剂,成人20ml。 分别于注药后1-2分钟、3-5分钟、7分钟、15分钟和30
分钟摄双肾区片,根据显影情况延时摄片,肾盏肾盂显 影良好后松开腹带,摄全腹片观察输尿管及膀胱情况。
一、检查方法
8.CT
CT具有较高的 密度分辨率,能 清晰显示肾脏内 部结构及与周围 组织器官的关系。 平扫:不能分辨 肾皮质及髓质。
一、检查方法
增强:注射造影剂后1分 钟和2分钟内双期扫描可 以分辨肾皮质和肾髓质, 并可观察其演变过程。 有肾积水或肾功能减低 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延迟 扫描。
注意事项:碘过敏、肾 功能不全禁用。
肾段动脉发出叶间动脉、再分为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
二、影像学正常表现
输尿管:(略)。 膀胱: 平片:正常膀胱呈软组织影,缺乏自然对 比,显影不佳。 膀胱造影:充盈良好者,表现为边缘光整、 密度均匀,横置于耻骨联合上方。 充盈不良者表现为边缘呈锯齿状。
注:药物性肾动脉造影可用于肾良恶性肿瘤鉴别或 配合做肾静脉造影。
一、检查方法
6、肾静脉造影: 对诊断肾静脉疾患,如肾静脉内血栓、
瘤栓形成及肾内外肿块压迫肾静脉等,尤 其对诊断肾病综合征的重要合并症---肾静 脉血栓有较高的特异性。
一、检查方法
7、UCG 该检查手段具有方便、价廉、无
放射性辐射等优点,在临床应用广泛。 特别是对肾脏、输尿管、膀胱检查常 可确诊。
长度:25-30cm,直径:3-7mm 三个狭窄: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 越过骨盆边缘处 膀胱入口处 三段:腹段、盆段、壁内段。
序--膀胱解剖
位置:位于盆腔前部,耻骨联合之后 毗邻:前方:为耻骨联合
后方:女性:子宫颈及阴道 男性:直肠
上方:女性:子宫 男性:肠管
形态:与膀胱充盈状态有关,膀胱壁 厚度1-3mm.
序—男性尿道解剖
前尿道:舟状窝、海绵体部、球部。 后尿道:膜部、前列腺部。 最长部分:海绵体部 最宽部分:球部 最窄部分:膜部
一、检查方法
1、普通X线平片 ( KUB ) 又 称 腹 部平片,一般上 缘包括膈肌、下 缘包括耻骨联合。
一、检查方法
包括两侧肾区、中下腹部、盆腔,以 及这些部位的骨骼及软组织,它是泌尿系 统常用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 态、位置,显示泌尿系统阳性结石和钙化。
一、检查方法
3、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 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显影不良者。 4、膀胱及尿道造影: 包括顺行性及逆行性造影。
一、检查方法
5、肾动脉造影:
诊断肾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病变 进一步明确肾脏肿瘤的性质或已确诊恶性肿瘤行
术前栓塞或永久栓塞者
肾脏创伤的确诊 肾脏移植术前、后检查及治疗
肾脏上下有一定移动度, 但不超过一个 椎体。
肾脏长轴与脊柱纵轴夹角为肾脊角,一般 15-25度。右大于左,男大于女。
序--肾脏解剖
肾动脉一般起自第2 腰椎水平。
肾门自上向下排列: 肾动脉、静脉、肾盂, 自前向后为肾静脉、 动脉和肾盂。
肾被膜自内向外为纤 维膜、脂肪囊、肾筋 膜。
序--输尿管解剖
它是泌尿系统常用 的检查方法,不仅 可观察肾盏肾盂输 尿管及膀胱内腔解 剖形态,重要的是 还可了解肾脏的排 泄功能。
一、检查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适应症: 凡疑有肾、输尿管、膀胱病变时,或不
能解释的泌尿系统症状,均可作IVP发现或 除外病变。
一、检查方法
静脉肾盂造影
禁忌症: 对碘过敏及过敏体质者。 严重心力衰竭。 早期妊娠,避免胎儿照射。 其他:多发性骨髓瘤、嗜铬细胞瘤等。
MRI:
T1WI像:皮质信号高于髓质。 T2WI 像 : 皮 髓 质 信 号 难 以 分 辨 。 肾 窦
脂肪组织在T1WI像、T2WI像上均呈高信号 或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号,肾动、静脉呈低信号。
腹主动脉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期:显示肾动脉位于L1-2椎体水平,一般分前后两支, 前支较粗,发出上段、上前段、下段、下前段,后支发出后段 动脉,各支分别供应相应肾段。
一、检查方法
9.MRI: 平扫:SE序列,特点是可以多角度进 行T1WI和T2WI,必要时应用脂肪抑制 技术。 增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马根维 显)剂量0.1-0.2mmol/Kg体重。
一、检查方法
MRU:重T2快速采集弛豫增强序列。 原理是水(尿)的T2值(300-500ms)大于
体内其它器官,也远远大于所使用的TE值,因 此腹腔内器官信号被压低,而尿液(水)仍保 留高信号,从而达到水成像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