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范文-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

合集下载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从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一、国际服务贸易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依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1)过境交付: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性存在:通过一成员的法人在另一成员境内的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由一成员国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服务贸易涉及范围很广,根据IMF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以下11个部分:(1)运输:(2)旅行;(3)通讯服务;(4)建筑服务;(5)保险服务;(6)金融服务;(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8)特许权的使用和许可费用;(9)其他商业服务;(10)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11)别处未包括的政府服务。

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199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1995年上升到亿美元。

20XX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为亿美元。

20XX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

20XX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进一步增长,达到亿美元。

从1990年到20XX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其间增长了倍。

1990年~20XX年世界服务贸易平均每年增长%,我国的增速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就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而言,20XX年出口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进口仅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

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依然无足轻重。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1.贸易逆差持续增加,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自1995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出现逆差。

1995年为-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中国服务贸易论文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摘要】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以及我国服务贸易对整体贸易发展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准确的测量服务贸易的各项指数成为研究服务贸易的关键。

本文以近年我国服务贸易数据为支撑,逐一对tis指数、cai指数、rca指数等进行测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指数测量;对策分析随着全球产业支柱逐步转向服务行业,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国家间贸易利益竞争的主要领域。

后危机时代,服务贸易成为拉动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

我国国内服务贸易整体进入国际市场较晚,但发展迅速。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客观的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境况,对其进行指数测量。

一、我国服务贸易绝对量指标分析(一)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绝对规模中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表1.1显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2001年的791.34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2868亿美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19.4%。

同时,图1.1表明,中国服务贸易额不断增长,但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有待优化。

表1.1 2001-2009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及增长率单位:亿美元时间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07年08年09年出口额329.03 393.8 463.7 620.6 739.1 914.2 1216.5 1464.5 1286.0进口额390.31 460.8 548.5 716.0 831.7 1003.31292.6 1580.0 1582. 0贸易总额 719.34 854.6 1012.2 1336.6 1570.81917.5 2509.1 3044.5 2868. 0年增长率 / 18.8% 18.4% 32.1% 17.5% 22.1% 30.9% 21.3% -5.8%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

服务贸易毕业论文范文3篇

服务贸易毕业论文范文3篇

服务贸易毕业论⽂范⽂3篇服务贸易发展毕业论⽂⼀、关于服务贸易的概念西⽅学者对服务贸易概念的探讨是从“服务”本⾝的概念开始的。

早在1977年,霍尔(T.P.Hill)提出了为理论界所公认的服务概念。

霍尔指出:“服务是指⼈或⾪属于⼀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单位的活动所发⽣的变化。

……服务的⽣产和消费同时进⾏,即消费者单位的变化和⽣产者单位的变化同时发⽣,这种变化是同⼀的。

服务⼀旦⽣产出来必须由消费者获得⽽不能储存,这与其物理特性⽆关,⽽只是逻辑上的不可能……。

”80年代中期,巴格⽡蒂(J.N.Bhagwatti)(1984年)及桑普森(G.Sampson)和斯内普(R.Snape)(1985年)相继扩展了霍尔的“服务”概念,他们把服务区分为两类:⼀类为需要物理上接近的服务,另⼀类为不需要物理上接近的服务。

以此为基础,巴格⽡蒂将服务贸易的⽅式分为4种:(1)消费者和⽣产者都不移动的服务贸易;(2)消费者移动到⽣产者所在国进⾏的服务贸易;(3)⽣产者移动到消费者所在国进⾏服务贸易;(4)消费者和⽣产者移动到第三国进⾏的服务贸易。

桑普森和斯内普对服务贸易的分类同巴格⽡蒂基本相同,只是把服务消费者换成服务接收者,并且它既可以是⼈,也可以是物。

与此相类似,1987年,格鲁伯(H.G.Grubel)则直接把服务贸易定义为⼈或物的国际流动。

上述服务贸易的定义抓住了服务贸易的特征,即服务和贸易者的不可分,可以把服务贸易同传统的货物贸易清楚地区别开来。

但是,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仅仅探讨⾄此是不够的,因为它存在明显的缺陷,即⽆法把服务贸易同⽣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分开。

为了克服这⼀缺陷,巴格⽡蒂等⼈把⽣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区分为暂时流动和永久流动,认为⽣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暂时流动为服务贸易,⽽⽣产要素的永久流动则不属于服务贸易—资本在国际间的永久流动是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间的永久流动则是国际移民。

中国的学者探讨服务贸易是从90年代开始的。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论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竞争加剧、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等。

因此,深入探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逆差逐年缩小。

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金融、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服务体系。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服务贸易总量相对不足,服务贸易在整体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仍然较低;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服务贸易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仍需加强。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扩大服务贸易规模: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同时,加强与国际服务贸易伙伴的合作,共同开拓服务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动传统服务贸易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领域转型,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如数字贸易、绿色服务等。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投资等领域的融合,形成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完善服务贸易政策法规体系,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加强服务贸易监管,防范服务贸易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实施路径与具体措施为确保上述对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措施:建立服务贸易发展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服务贸易发展机构,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推动服务贸易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及竞争力提升

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及竞争力提升

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及竞争力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服务贸易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仍存在一些劣势。

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然后探讨如何提升我国的竞争力。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1.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其他领域的服务贸易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医疗、法律等服务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服务为主,而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相对较少。

这导致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发达国家竞争。

3.人才短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存在短板。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限制了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

4.法律、政策环境不完善:我国在法律、政策方面存在一些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

例如,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国内服务企业在境外市场开展服务受到限制等。

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1.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培训质量。

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留用力度。

2.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服务企业的合作,引进外国先进服务企业。

3.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强对外服务贸易的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增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解决服务贸易中的问题。

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贸易领域开展合作。

5.增强品牌建设:加强对服务贸易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

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

浅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摘要]当今世界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是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体现。

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逆差竞争力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8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5.79亿美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则达到1345.67亿美元.1985年~2004年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2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7.21%,进口年均增长19.30%。

1985年~2003年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速为8.59%,我国的增速要远远高于世界水平。

到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世界排名已上升到第7位,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贸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有所增长,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从总量上看,我国服务贸易及出口总额在总体的国际进出口额市场占有率上一直比较低,维持在2%~4%,仅为美国的18%,英国的38%,日本的54%。

而当今世界上发达工业化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75%以上,仍然是世界服务贸易的出口大国,因此,必须认识到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无论是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绝对数量,还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中国都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低下,贸易逆差继续加大衡量一国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般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来测算。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

贸易竞争力指数越高,说明竞争力越强。

我国服务贸易从1995年起便从顺差变成逆差,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小于0,2000年~2003年连续为-0.08,到2004年达到-0.07。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应对策略

浅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应对策略



二、 我 国 服 务 贸 易 的 瓶 颈
实 行 自由化 的政 策 。
虽然我 国的服务 贸易近年来有 了显 著的增长 , 但 是由于基础 的薄 弱和 发展时 间有限 , 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 服务贸易 管理 落后并且 服务业内部结构不 协调也妨碍 了服 务 贸易的发展 。 目 前, 中 国对 国际服务贸易 的管理 和协调主要 由商务 部 负责 ; 这种管理 体制在一段 时间里对服务 贸易的发展管理起过 积极 作用 , 但是 随着 发展 有很多的缺点 , 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 国际贸易政 策 和规章方 面的差 别性 , 服务业各 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 , 商务部管 理 多头 、 交叉且力量分散 , 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 第二 , 服务业发展严重 滞后 。服务业是 发展 服务贸易的基础 , 服务 业 的严重 滞后影 响了服务 贸易 的发展 。服务贸 易作 为重 要的 出 口领 域, 对我 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的潜力仍有待发掘。 第三 , 国内服务业生产力水平 低, 在一定程 度上 制约了服务贸易的 发展 。我 国服务业 生产力水平较低 , 我 国服务 贸易出 口部 门以劳动密 集 型为主 , 而且 这些 劳动密集型部 门本身发展层次又较低。 我国服务业 内部 结构也不合理 , 服务业 的供 给能力相对 于国民经 济 的需求 还有较大的差 距。我国 服务业 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自然和劳 动力资源上 , 其产 品大多为 劳动密集型 的, 其知识 、 科技和 资本含量都 比较 低。 第四, 服务贸易 管理落后并且 服务业 内部结构 不协调也妨碍 了服 务贸易的发展 。
中国的服务贸易近年 来有 了显著 的增 长 , 这反 映在服务贸易结 构 上 的升级上面 。最 初的时单的体力劳动 , 结构升级之后成 为了含有 高智力 附加值 的服务 了。 服务贸易是指 国际 间服务 的输入 和输 出的一种 贸易方式 。贸易一 方 向另一方提供服 务并获得收入 的过程称为服务输 m , 购买他人 服务 的一 方称为服务进 口。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也正走向高级化。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及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及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主力军,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

我国的服贸易正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

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而剖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问题措施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our country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hile constantly enhanc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world and transfer, trade in services the position and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re important. Countri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has become a typ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s the main force in the market for the world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ir gr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a new development trend. Our clothing trade is 10% of the average annual rate of about rapid growth, the country's exports of services exports gradually enhanced.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there is also a series of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ternational disadvantaged. This article is primarily an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of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 first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which in turn analyses in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blem,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our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measures, foresees China's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Key words:Service trad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 Measure目录摘要 (1)A b s t r a c t (2)1.我国服务贸易的概况 (4)1.1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4)1.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地位及作用 (4)2.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6)2.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落后,且结构不合理 (6)2.2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薄弱 (7)2.3服务贸易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7)2.4我国的相关法制不健全 (8)2.5服务贸易行业人才匮乏 (8)3.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的应对措施 (9)3.1加大对国内服务业的投资,提高服务业的水平 (9)3.2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 (9)3.3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10)3.4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10)3.5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10)4.结论 (11)参考文献 (13)1. 我国服务贸易的概况1.1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年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高于国内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对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范文-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中国服务贸易[论文关键词] 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

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

首先,论文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提供方式和特点,然后,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一)、国际服务贸易方式特点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服务贸易作为货物贸易的辅助项目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崭露头角,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随着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多边贸易的谈判重点也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

“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of Services,简称GATS),服务贸易被正式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对各国服务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通过四种提供方式被定义:过境服务(C rossB orderS upply),即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ConsumptionA broad),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接受服务;商业存在(mercialP resence),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到另一成员方境内建立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Movemento fP ersonnel),即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其特点鲜明:第一,服务贸易是一种无形贸易,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因而导致服务出口方式多样化;第二,服务贸易的生产与消费往往同时发生,所以服务的生产和出口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服务的进口和消费过程;第三,服务贸易的对象主要是智力,如专利、版权、法律和会计等,且贸易过程中通常不涉及服务所有权的转让,仅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有关;第四,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密切相关;第五,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一般只在各国的国际收支表中显示,而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没有显示;第六;对服务贸易的监控不能通过海关监督和征收海关关税的方式进行,而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和制定行政法规来达到目的。

(二)、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入世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履行我国对WTO有关金融、通讯、旅游、教育和咨询等方面的各项承诺的过程中,我国服务贸易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各种制约因素的限制,整体竞争力较弱。

(1)、发展速度快,但整体水平低下(2)、发展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我国服务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从服务贸易进口看,已形成了以金融业、零售商业、旅游业民用航空运输业、房地产业、租赁业等为主的服务行业;从服务贸易的出口上看,已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业、国际金融业与保险业、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运输业为主的行业。

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结构很不合理,我国目前仅能提供40多种服务,其中大部分是传统的消费性服务,如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等,生产性服务很不发达,许多种类的服务尚难以提供,特别是一些资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尚属空白。

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中规模最大的三个项目仍然是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

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居主导地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企业所占比重十分低,以至于人们习惯于把服务业就业视作解决企业富余人员的渠道,其实这是我国服务业行业水平低给人们造成的误解。

(3)、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4)、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入世后,中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不断提高。

过去禁止外商进入的领域,现在逐步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贸易开放格局。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已先后在零售商业、金融保险、旅游和一些专业服务领域开放了国内市场。

国外服务业的进入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规范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带来了国际通行做法与观念,为我国服务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建议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实际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我国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政府职能,以及其他方面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策略,以应对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优化产业结构(1)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服务业的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服务贸易的扩大,尤其是服务出口的扩大,基础在于本国服务业的发展。

只有不断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并积极培育竞争优势,服务出口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我国服务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增强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实力,全面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按照《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层次和水平。

首先,国家要继续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使产业政策适度向第三产业倾斜,并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其次,要注意发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发展服务业中的作用。

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服务业门类多,层次高低悬殊,仅靠某一方面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由国家、集体、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一起上。

(2)调整服务业结构,增强竞争优势从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看,我国具备了在“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一是国内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在较快提升,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电站设备在内的一批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有望出现突破性的决速增长。

二是传统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继续提升,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可以从出口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继续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加强研发能力,有利于提升其出口商品的国内增值率。

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优势资源是劳动力资源、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因此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增加贸易的附加值,并不断挖掘其发展潜力。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

我们还应注意培养新兴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发展诸如咨询、金融、技术专利和通讯等高层次服务行业。

加快建立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的市场供给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应该建筑在高等要素的生成机制上,最终落实于人力资本要素上的竞争。

我们在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时,要注意加大对教育、科研和开发等高等要素的投入,加速建立健全服务贸易高等要素生成机制,努力提高高等要素的供给能力,这对于促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中国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是至关重要的。

(2)、调整政府职能(1)灵活运用保护政策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是一步开放服务业的,也没有一个国是毫无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的。

因此,面对国际高水平服务业的冲击,中国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服务贸易总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若干特殊的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中国应充分加以利用。

保护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有选择地、适度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

这样对未开放的国内服务市场客观上形成了保护。

第二,在对外开放的服务市场领域,实行一定的进入限制,如对服务提供者的数量限制、资格限制等。

第三,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在国内服务市场的竞争行业进行管理,如价格管理、垄断竞争行业管理等。

第四,对国内部分服务行业和领域制定产业倾斜政策,在税收、财政、信贷、人员培训及科技支持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透明度目前,我国已有限制地开放了部分服务市场,但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法规,使市场竞争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场面。

所以,为了促进服务贸易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对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尤其要制定一部我国服务贸易基本法,并加快各服务部门的立法进度,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另一方面,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生效前,做好立法的准备,也是我们争取主动的一项措施。

此外,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机密的前提下,我们应进一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对有关各项服务的政策及有关规定予以公开,以便外国服务提供者更加了解中国服务市场,寻求合作机会,同时也防止了有些国家以此为借口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3)完善服务贸易体制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对于服务业,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管制不力或缺乏管制的问题。

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关键是要迅速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首先,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畴。

其次,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

服务贸易涉及诸多部门,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

另外如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有选择的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等都是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从长远来说,提高我国服务业竞争力、改善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状况的根本举措是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深入开发人力资源。

从本质上说,现代服务贸易是以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为制高点的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