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发展历程
中国的网络发展史

中国的网络发展史Internet的阶段性发展我国的INTERN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INAGBN。
发展史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也是研究试验阶段。
在此期间中国一些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InternetInternet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但这个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1996年,同样是起步阶段。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Internet,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Internet的国家。
之后,Chinanet、CERnet、CSTnet、Chinagbnet 等多个Internet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Internet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并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96年底,中国Internet用户数已达20万,利用Internet开展的业务与应用逐步增多。
第三阶段从1997年至今,是Internet在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
国内Internet用户数97年以后基本保持每半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增长到今天,上网用户已超过1000万。
据中国Internet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0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 5.3亿人。
这一数字比年初增长了890万人,与2002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2220万人。
中国目前有五家具有独立国际出入口线路的商用性Internet骨干单位,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
现在有600多家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ISP),其中跨省经营的有140家。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取得了傲人的硕果,显露出中国计算机网络巨大的发展前景。
这都起源于一封跨世纪的E-mail。
1.中国计算机发展简史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
1990年10月,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
1993年美国宣布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1994年4月20日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线,NCFC正式连入Internet,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
这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正式进入中国。
1994-1995年,中国发展教育科研网,由北京中关村地区及清华、北大组成NCFC网,后又建成了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NCFC的出现极大地避免了中国的互联网络的发展出现的滞后。
1995年以后,互联网渐渐被商业开发。
l995年5月邮电部开通了CHINANET。
l996年9月屯子部CHINAGBN开通,各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也纷纷开办,到l996年底北京就已经有了30多家。
经国家批准的可直接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有四个: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
(详见图1)图1从1994-1997年,中国的计算机数量以几何的方式向上增长,极大的带动了计算机网路的应用。
(详见图2)中国电信预测中国的INTERNET用户在2000年时将达到一千万。
图22.中国科技网络发展阶段中国科技网络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工程发展阶段,分别是NCFC,CASNET,cERNET,CSTNET。
1989年8月26日,经过国家计委组织的世界银行贷款“NCFC”项目论证评标组的论证,中国科学院被确定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
同年11月组成了“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The National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联合设计组。
四大骨干网

中国四大骨干网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四大骨干网中国四大骨干网是(CERNET,CHINAGBN,CHINANet,CSTNET) CERNET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ANET作为中国的Internet骨干网,向国内外所有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其运营者是(中国电信集团)(一)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又称邮电部互联网、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邮电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 网络技术的电子信息网,1995年初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于5月向社会提供服务。
CHINANET由骨干网、接入网组成,骨干网是其主要信息通路,由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的网络节点构成;接入网是各省(区)建设的网络接点形成的网络。
CHINANET的灵活接入方式和遍布全国各城市的接入点,可以方便地接入国际Internet, 享用Internet上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并可为国内的计算机互联,为国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方便的网络环境。
(二)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1994年启动,1995年底完成首期工程,包括北京(网络中心)、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和沈阳等高等学校集中的大城市。
有连接美国的国际专线。
全国主干网(共11条64Kbps DDN专线)于1995年10月开通。
二期工程完成后,全国主干网和国际联网的逐步升级,主干网达到2Kbps以上,国际联网达到8Kbps以上。
(三)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清华、北大共同建设。
1994年4月开通了与Internet 的专线连接。
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的设置,实现了与Internet的TCP/IP连接。
1995年底基本完成“百所联网”工程。
至1997年底,已连接100多个以太网、3000多台计算机、1万多名用户,成为中国地域广、用量大、性能好、通信量大、服务设施齐全的全国性科研教育网络。
1994年~1996年互联网大事记

1994年~1996年互联网大事记1.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2.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 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
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3.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 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
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4.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由钱天白、钱华林分别担任中国CN域名的行政联络员和技术联络员。
5. 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
6. 1994年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部委、各省市明传发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994>18号)》,"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
自此,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7. 1994年6月28日,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的大力协助下,北京化工大学开通了与Internet相连接的试运行专线。
8.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采用IP/x.25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运行TCP/IP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互联网是现代科技的杰出成果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当时,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计算机技术开始迅速发展。
1987年,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节点,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连接到互联网的国家。
随着互联网的引入,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开始迅猛起步。
1994年,我国首个商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成立,为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同年,深圳首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深圳投入运营。
1995年,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年5月,我国正式实现了对国际互联网的全面接入。
这一年,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也正式成立,为高校与科研单位提供互联网服务。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200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首次突破1000万,成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
2008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突破2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各种互联网应用也开始涌现。
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在线教育等一系列互联网应用在我国快速发展,并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方面,我国也不断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4年,我国自主研发了“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2013年,我国在世界领先水平上搭建了IPv6网络。
当前,我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了“5G+”时代。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互联网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起步发展到突破壮大的过程。
通过互联网,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交流、商业往来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现状与发展汪为农CERNET华东南地区网络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中心2004年1月5日CERNET建设与发展历程(1)示范工程:1994.7-1995.12建成了由我国政府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学术性计算机互联网络,主干网租用64KDDN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8个城市10所大学的地区网络中心和主节点,共有108所高校连网。
(2)升级工程:1998.3-1999.4使CERNET主干网传输速率升级到2M,及时解决了CERNET发展过程中的通信线路严重不足问题。
(3)211工程(一期):1998.11-1999.12基本建立了能连通全国36个省市的八大地区主干网,初步建成了CERNET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具备了连接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联网能力。
(4)高速主干网工程(教育振兴计划):1999.9-2001.12建成了基于DWDM/SDH技术、容量可达40G、总长约2万公里的CERNET高速传输网,主干网速率达到2.5G、地区网速率达到155M,并有近100所高校以100—1000M的速率接入CERNET高速主干网。
CERNET网络发展现状全国范围的光纤传输网SDH/DWDM传输网总长约2万公里,容量可达40G,通达160个城市;CERNET高速数据网覆盖36个中心城市;—连接9个地区/省网络中心所在城市带宽达2.5G;—建成7个155M中高速地区网,155M带宽覆盖27个城市,(除成都至拉萨2M链路);直接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国际出入口总带宽在350Mbps以上;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立了3个国内网络互联点,实现了与国内各大商业网络间的互连互通,总带宽为5.5G,其中北京3.88G,上海1G,广州465M;(电信:上海1G,广州155MX3;网通:北京155MX5;联通:北京1G;科技网:北京1G;互联中心:北京1G(2.5G接入)目前联网的大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1000余家,其中高等学校800余所,有100多所学校以100 Mbps以上的速率接入CERNET ,联网主机约120万台,网络用户约达到1000万人。
计算机网络实例

1.4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
1.4.1 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协议 2)协议的分层概念 3)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层模型 4)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
•定义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指连接在网络上的计 算机进行相互通信的规则约定。
•协议在生活中的实例 交通规则 碰撞/退让
2)协议的分层概念
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
2)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服务
•每层向上一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 •定义两层之间的接口:
•上层是服务用户 •下层是服务提供者
•协议
•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数据包交换的格式和含义的一 组规则。 •实体利用协议实现服务。
1.4.2 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
1) ISO/OSI参考模型 2) TCP/IP参考模型 3) TCP/IP与ISO/OSI的对比
•设计思想高效、简洁 •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尽力传递” •假设物理信道的传输质量可以保障,由传输层纠错 •点到点的传输
•典型协议:IP
TCP/IP的传输层
•对应于OSI的传输层
•使源主机和目标主机对等实体之间会话
•提供端到端的连接。
•典型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协议) •误差控制 •流量控制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协议)
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先进网络管理与运行技术 •网络及信息安全 •网络互连和路由技术 •网络设计和测试技术 •中文网络应用环境和网络信息发现技术 •典型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计算机协同工作CSCW •远程教育 •数字化图书馆 : Data Grid •高性能计算: computing Grid
网络体系结构的主要概念
中国四大主干网介绍

返回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始建于1994年 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 始建于1994年,由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 1994 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 承担建设和运行的全国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计算 机互联网络。 机互联网络。 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地区主结点、 分四级管理,分别是全国网络中心、地区网络中心、地区主结点、省教育 科研网和校园网。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 科研网和校园网。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 除提供全面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CERNET也支持很多国家大型教育信息化 除提供全面的互联网服务的同时,CERNET也支持很多国家大型教育信息化 工程,包括网上高招远程录取、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 工程,包括网上高招远程录取、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教育和科研 网格项目等,及时为教育系统提供了视频会议、VOIP电话服务等。 网格项目等,及时为教育系统提供了视频会议、VOIP电话服务等。 电话服务等 是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试验基地。 是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试验基地。 网址:. 网址:/
中国四大主干网
INTERNET
CERNET CHINANET
CSTNET CHINAGBN
来源于CNNIC 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CSTNet
始建于1989年 并于1994年 始建于1989年,并于1994年4月首次实现了我国与国际互联网络的直接连 1989 1994 同时在国内开始管理和运行中国顶级域名.CN .CN。 接,同时在国内开始管理和运行中国顶级域名.CN。 在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建设和 发展起来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型计算机网络。 发展起来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型计算机网络。 非盈利、公益性的网络,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基础设施。主要为科技界、 非盈利、公益性的网络,是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基础设施。主要为科技界、 科技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科技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和高新技术企业服务。 服务主要包括网络通信服务、 域名注册服务、 服务主要包括网络通信服务、 域名注册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和超级计算 服务。 服务。 科技信息资源包括科学数据库、中国科普博览、科技成果、科技管理、 科技信息资源包括科学数据库、中国科普博览、科技成果、科技管理、技 术资料、农业资源和文献情报等,总数据量达725GB 725GB, 术资料、农业资源和文献情报等,总数据量达725GB,可以向国内外用户 提供各种科技信息服务。 提供各种科技信息服务。 网址 /gb/index.ht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2000: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CERNET八大地区主干网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 CERNET 示范工程
–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计划
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4.5G,上海2.5G 3G 1G 3G 1G 100M
CERNET国内互联总带宽:22.495G
目前6个互联方向上达不到工信部网件间通信质量标准:
– 电信—网通、电信—教育、网通—联通、网通—教育、移动—铁通、铁通— 教育
– 2008年国家电信改革:
新格局:移动、铁通合并,联通、网通合并,电信购入C网
先进网络管理与运行技术 网络及其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互连和路由技术:高性能安全路由器 网络设计和测试技术 中文网络应用环境和网络信息发现技术 典型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 远程教育、电子化图书馆、 协同工作、 远程高性能计算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干网拓扑结构 1997年12月 沈阳 北京 西安 512K 成都 64K 广州 武汉 南京 2M 美国 128K
– 最高可用率:100% 最低可用率:99.90% 平均可用率:99.97%
100% 传输线路故障 用户机房停电故障 路由器设备故障 用户机房调整故障 其它原因故障 0%
CERNET主要发展策略
作为实现“ 科教兴国”战略的信息基础设施 运行靠自己,建设靠国家 主干网继续采用路由器+专线技术 开发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大力开发教育和科研的信息资源
– 建设连接CRENET八大地区网络中心的 CERNET高速 计算机主干网,速率为 622M-2.5G
建设 CERNET 中高速计算机地区网
– 连接 21个城市,速率为155M以上
建设 CERNET 高速城市接入网
– 大城市高校的接入速率为10M-100M或1G
建设 CERNET 高速网络服务平台
– 认证服务、目录服务、安全服务、QoS、时间服务
上海
国家“ 九五” 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
CERNET主干网升级工程
1998年-1999年 主要项目内容
– 在CERNET网络中心建设一个卫星主站 – 在地区网络中心建设八个卫星二级站 – 在地区网主节点建设10个卫星三级站 – 建设一个移动卫星小站 – 主干网路由器设备升级、扩容
主干网和部分地区网使用卫星信道
具有连接全国所有高等学校入网的能力 建成 CERNET 的基本体系和构架
德国64K 2MX7...
英国 512K 沈阳 北京
2M+2M 2M Internet 主干网 2M
2M-4M
西安
2M
上海 武汉
64K
南京
256K
成都
广州
香港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干网拓扑结构 1998年12月
跨越发展
CERNET拓扑
CERNET高速网: SDH传输系统由3个2.5G SDH环和7条链路组成
北京 沈阳 石家庄 太原 大连 西安 郑州 济南 青岛 天津 长春 哈尔滨
成都
上海 重庆 武汉 合肥 南京
长沙 昆明 桂林
南昌
杭州
福州 南宁 海口 湛江 广州 深圳
地区中心 地区主节点 2.5G 干 线 网管系统
– 主干网:2M X 7 – 部分地区网:256K-512K
扩大规模
国家 211 工程CERNET地区网络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体系
1998年-2001年 主要项目内容
– 八大地区网络中心升级、扩容 – 建设 24-26个地区网络主节点 – 建设一个大型中国教育信息搜索系统 – 建设 10-20 个重点学科信息服务系统
CERNET的一些科技成果
1994年7月
建成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计算机互联试验网络 1995年1月 中国大陆第一个电子刊物《神州学人》在CERNET上出版 1995年8月 中国大陆第一个BBS站点水木清华在CERNET上开通 1995年12月 中国第一个全国互联网主干网 1995年12月 建成第一批中国网络信息服务资源和站点 1996年3月 提出中国大陆的第一个Internet标准RFC1922 1996年11月 开通中国第一个连接欧洲的互联网线路 1996年12月 开通中国大陆第一个与香港互联网连接的线路 1998年 3月 CERNET主页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LYCOS TOP5%的优秀网站 1998年4月 建成采用遂道技术的中国第一个IPv6试验网 1999年5月 建成中国第一个接入国际IPv6生产网CERNET-6Ren 1999年9月 建成中国第一个提供安全服务的互联网络紧急响应小组CCERT 2000年9月 建成中国第一个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连接的交换中心DRAGONTAP 2001年7月 建成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络NSFCNET 2001年11月 中国第一次参加全球大规模网络视频学术会议SC2001 2003年 建成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基于网络的视频组播技术服务系统。 2004年3月 建成中国第一个IPv6主干网CERNET2 “可信任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研究” 、“IPv4 over IPv6网状 体系结构过渡技术” 提交9项RFC proposal
启动工程 (1994-1995)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
从零开始的起步!
– – – – – 1994年初,向国家计委递交项目建议书 1994年7月,开通 CERNET 试验网 1994年8月,国家计委批复项目建议书 1994年9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199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网主机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CERNET的联网用户发展
Kbps
20000000 18000000 16000000 14000000 12000000 10000000 8000000 6000000 4000000 2000000 0
联网用户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CERNET的国际联网带宽增长
Mbps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5 2007 2008 国际联网
CERNET国内互联情况
截止至2008年9月
电信 网通 联通 移动 铁通 科技网 长城网
上海1G+广州7x155M, 高招:上海310M,广州155M上海、广州各2.5G
德国64K 2MX7...
英国 512K 沈阳
2M-4M 西安 2M
256K-512K
北京
2M×3 45M Internet 10M 主干网 2M 上海
155M
武汉
南京
256K
成都 64K+2M 广州 香港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干网拓扑结构 2000年4月
目前情况
- CERNET主干网传输速率达到2.5Gbps10Gbps - 覆盖全国31个省市近200多座城市 - 自有光缆20000多公里 - 国际带宽近6G,国际互联包括美国、日本 、英国、台湾、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建设连接八大城市的全国主干网和国际联网 建设CERNET全国网络中心 建设CERNET八大地区网络中心和二个主节点 建设较为完善的CERNET网络管理和运行体系 建设一批网络资源和应用系统
– 1995年12月,项目通过国家鉴定验收
CERNET的网络结构(1995 )
国家主干网 地区主干网 ... 地区主干网 ...
全面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远程教育与数字资源
CERNET参与并支持了国家教育信息化领域许多重大工程 及应用项目。
教育部批准的67所网络教育学院以CERNET为依托运行。CERNET组织建设 了一个大型的中国教育信息搜索系统,,建成了总容量达800GB的全世 界主要大学和著名国际学术组织的10个信息资源镜像系统,12个重点 学科的信息资源镜像系统,以及一批国内知名的学术网站。此外, CERNET还建成了容量为150万页、涵盖100万个文件的中英文全文检索 系统。配合211工程,CERNET支持了全国152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参与的 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以及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 共享系统。CERNET还与美国最大的远程教育平台公司BB公司合作建设 了CERNET网上学习中心,拥有4000余门各种课程资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发 展历程
网络中心 有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网络发展连接未来
简介
CERNET 国家投资建设,教育部负责管理。 清华大学等高等学校承担建设和运行。 全国最大的公益性学术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术网。 始建于1994年,是全国第一个IPv4主干网。 CERNET主干网传输速率:2.5Gbps-10Gbps, 覆盖全国31个省市近200多座城市 自有光缆20000多公里 建立了与美国、日本、英国、台湾、韩国、香 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互联线路。
简介
CERNET 还是我国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研 究的试验基地。 2000 年,中国下一代高 速 互 联 网 交 换 中 心 DRAGONTAP 在 CERNET 网络中心建成,第一次实现了 我国与国际下一代互联网的互联。 2004 年 3 月, CERNET2 试验网开通,这是中 国第一个 IPv6 主干网,也是世界上规模 最大的纯IPv6网。
……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主干网拓扑结构 1995年12月 沈阳 北京 西安 武汉 成都 64K 广州 南京 美国 1
1996年:加强管理,巩固、提高、发展 1997年开始实行“ 分担通信运行费用”的运行模式 1996年-1998年完成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1998-1999: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