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园林的特点和影响

西班牙园林的特点和影响
西班牙园林的特点和影响

西班牙园林的特点及其影响

1.1西班牙园林

西班牙园林的风格源自于西亚的造园活动,西班牙式花园在规划上多采用曲线,并多喜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另外在房屋的外立面更是喜欢用植物来装扮,犹如花边一般,同时古代西班牙园林结合了摩尔文化与罗马文化,两种文化交融形成特有的风格,并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别墅花园、英美的设计风格以及日本的禅宗园林形成世界园林的因素的四个主要走向之一。西班牙园林丰富了整个欧洲的园林符号,对现代园林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中世纪的宝贵文化遗产。特别是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西班牙建筑、西班牙园林的风格在不同地区逐步应用,对现代园林的发展影响甚大。

1.2西班牙园林特点

西班牙地处地中海的门户,面临人西洋,多山多水,气候温和。由于西班牙园林的历史非常悠久,受到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因此景观风格变化随着历史的改变有所不同,为不同的殖民地占领,他们的审美同时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造就了西班牙景观的多元化发展。如果说不同的建筑风格能成就一个迥异的地产风格,那么不同的景观风格就是建筑的衣裳,能体现楼盘的独特气质。西班牙式园林在规划上多采用曲线,布局工整严谨,气氛幽静肃静;西班牙园林分为西班牙皇家园林与西班牙自然庭院两大体系,前者服务于西班牙皇室与贵族,主要突出人气与尊贵来显耀皇室贵族地位。结合建筑,通过空间轴线设计,以主景雕塑和水轴为核心元素,结合规则式绿化设计,形成尊贵的皇家园林空间;西班牙自然庭院中多为自然绿化结合古朴的饰面材料,局部以细腻的水景雕塑作为点睛元素,形成宁静、自然、质朴的人文景观空间西班牙园林的主要元素有跌级的水景、雕塑群、细长或十字交错的水带、肌理涂料、精致的铁花、罐、彩色瓷片铺贴、台地、无边界泳池、草坪、整齐的乔木、溪流、果岭等。

地中海

青藤缠绕

开放式的草地、精修的乔灌,抑或是地上、墙上、木栏上处处可见的花草藤木组成的立体绿化,是地中海式花园最大的特点。另外,水景也是地中海风格花园非常注重的一个关键设计。

主要植物:草地、藤木

建议道具:茶桌、藤椅

适合人群:喜欢休闲风格和户外活动的人士

西班牙

灵动的曲线

西班牙式花园在规划上多采用曲线,并多喜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另外在房屋的外立面更是喜欢用植物来装扮,犹如花边一般。

主要植物:北方的小朵月季,柳树

建议道具:木制的躺椅、旱伞、秋千

适合人群:浪漫性情的主人。

关于世界造园体系,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1954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中国体系:典雅且精致

中国古代造园活动最早始见于3000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囿、圃、苑、园这样一些延用至今的园林用词,但是,稍微分析一下,便能看出,这些字的甲骨文含义,与现代又有所区别。

商朝末年,帝王和奴隶主开始圈地蓄养禽兽,种植刍秣,纯粹成为供他们狩猎游乐享用的地方,这样的场所称作“囿”。《诗经》曰:“囿,所以域养禽兽也。”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多有“田猎”的记载,可以看出,殷代的帝王、贵族都喜欢狩猎。在田野中打猎,千军万马难免践踏庄稼因而引起民愤,于是帝王和贵族开始圈地建囿。一般都是利用自然的山峦谷地围筑而成,围很大。天子的囿方圆百里,诸侯的囿方圆40里。

公元前11世纪,周灭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奴隶制王国。与此同时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营建城邑和皇家囿苑活动。周文王在今以西曾修建过规模甚大的“灵囿”,方圆70里。《诗经》有具体的描写:“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鱼跃。”可见囿中的鹿、白鸟、跃鱼等动物已成为观赏的对象。文王以后,囿的大小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地位的象征。学术界认为,囿是中国园林最初的形式,到了汉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囿的生产功能逐步消退,观赏游乐功能成为主要目的。

汉时期,专为帝王游乐的场所又有了“苑”的名称。古代的苑、囿二字本意是相通的,均指蓄养禽兽、供打猎的场所而言。从开始,直到最后一个王朝——清代,仍将皇家园林称作“国朝苑囿”。历史上,一般都将苑囿归入皇家园林,而把“園”归入文人士大夫和官僚富商的私家园林。童寯在《江南园林志》中写道:園(园)之布局,虽变幻无尽,而其最简单需要,实全含于“園”字之。今将“園”字图解之:“口”者围墙也。“土”者形似屋宇平面,可代表亭榭。“囗”字居中为池。“衣”在前似石似树。古老的汉字多么奇妙!构筑园林的几大要素山、水、建筑、花木,都蕴涵在一个字中。这个“園”字,我们可以从众多的私家园林中找到诠释。

私家园林最早出现在汉代。《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文帝第四子、梁孝王武喜好园林之乐,在自己的封地广筑园苑,其中“兔园”,园水相绕,宫观相连,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晋南北朝时期,老庄哲学得到发展,隐逸文化盛行,士大夫钟情山水,竞相营建园

林以自乐,私家园林一时勃兴。北首都出现了大量的私家园林,成为我国第一次私家造园的高潮。当时的园林虽已基本具备山水、楼榭、花木等造园要素,但园林不仅是游赏的场所,甚至作为斗富的手段,造园艺术尚处粗放阶段。西晋石崇的金谷园,是历史上著名的私家园林。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国力鼎盛的时代,园林的发展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当时的文化艺术并驾齐驱,园林创造追求诗情画意和清幽、平淡、质朴、自然的园林景观,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与辋川别业是那个时代的典型,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宋代徽宗在汴京兴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假山——艮岳。由于宋代重文轻武,官员多半文人,私家造园进一步文人化,促进了“文人园林”的兴起,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发展,已基本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明清两代,园林的发展由宋代的盛年期升华为富于创造的成熟期,特别是江南园林艺术达到了典雅精致、趋于完美的境界,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典意义的园林,皇家园林如“颐和园”、“避暑山庄”,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何园、个园、瞻园、寄畅园、豫园等等,至今,在全国围保存完好或尚好的仍有百来座。

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

西亚体系,主要是指巴比伦、埃及、古波斯的园林,它们采取方直的规划、齐正的栽植和规则的水渠,园林风貌较为严整,后来这一手法为阿拉伯人所继承,成为伊斯兰园林的主要传统。

西亚造园历史,据童寯教授考证,可推溯到公元前,基督圣经所指“天国乐园”(伊甸园)就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岸,远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花园。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始建于公元前七世纪,是历史上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传,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博得爱妃的欢心,比照宠妃故乡景物,命人在宫中矗立无数高大巨型圆柱,在圆柱之上修建花园,不仅栽植了各种花卉,奇花常开,四季飘香,还栽种了很多大树,远望恰如花园悬挂空中。支撑花园的圆柱,高达75英尺,所需浇灌花木之水,潜行于柱中,水系奴隶分班以人工抽水机械自幼发拉底河中抽来。空中花园高踞天空,绿荫浓郁,名花处处。在空中花园不远处,还有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塔,以巨石砌成,共7级,计高650英尺,上面也种有奇花异草,猛然看去,比埃及金字塔还高。据考证,这就是《圣经》中的“通天塔”。空中花园和通天塔,虽然早已荡然无存,但至今仍令人着迷。

作为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的埃及,早在公元前3700年就有金字塔墓园。那时,尼罗河谷的园艺已很发达,原本有实用意义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到公元前十六世纪演变成埃及重臣们享乐的私家花园。比较有钱的人家,住宅也均有私家花园,有些私家花园,有山有水,设计颇为精美。穷人家虽无花园,但也在住宅附近用花木点缀。

古波斯的造园活动,是由猎兽的囿逐渐演进为游乐园的。波斯是世界上名花异草发育最早的地方,以后再传播到世界各地。公元前五世纪,波斯就有了把自然与人为相隔离的园林——天堂园,四面有墙,园种植花木。在西亚这块干旱地区,水一向是庭园的生命。因此,在所有阿拉伯地区,对水的爱惜、敬仰,到了神化的地步,它也被应用到造园中。公元八世纪,西亚被回教徒征服后的阿拉伯帝国时代,他们继承波斯造园艺术,并使波斯庭园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在平面布置上把园林建成“田”字,用纵横轴线分作四区,十字林荫路交叉处设置中心水池,把水当作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具体用法是点点滴滴,蓄聚盆池,再穿地道或明沟,延伸到每条植物根系。这种造园水法后来传到意大利,更演变到神奇鬼工的地步,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演,成为欧洲园林必不可少的点缀。

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

欧洲体系,在发展演变中较多地吸收了西亚风格,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最后形成自己“规整和有序”的园林艺术特色。

公元前7世纪的意大利庞贝,每家都有庭园,园在居室围绕的中心,而不在居室一边,即所谓“廊柱园”,有些家庭后院还有果蔬园。公元前3世纪,希腊哲学家伊比鸠鲁筑园于雅典,是历史上最早的文人园。公元5世纪,希腊人通过波斯学到了西亚的造园艺术,发展成为宅院布局规整的柱廊园形式,把欧洲与西亚两种造园系统联系起来。

公元6世纪,西班牙的希腊移民把造园艺术带到那里,西班牙人吸取回教园林传统,承袭巴格达、大马士革风格,以后又效法荷兰、英国、法国造园艺术,又与文艺复兴风格结成一体,转化到巴洛克式。西班牙园林艺术影响墨西哥以及美国。古罗马继承了希腊规整的庭院艺术,并使之和西亚游乐型的林园相结合,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公元2世纪,哈德良大帝在罗马东郊始建的山庄,广袤18平方公里,由一系列馆阁庭院组成,园庭极盛,号称“小罗马”。庄园这一形式成为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规则式园林效法的典。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花园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般均耸立着主体建筑,建筑的轴线也同样是园林景物的轴线;园中的道路、水渠、花草树木均按照人的意图有序地布置,显现出强烈的理性色彩。

欧洲其他几个重要国家的园林基本上承袭了意大利的风格,但均有自己的特色。

法国在15世纪末由查理八世侵入意大利后,带回园丁,成功地把文艺复兴文化包括造园艺术引入法国,先后在巴黎南郊建枫丹白露宫园、巴黎市卢森堡宫园。路易十四世于1661年开始在巴黎西南经营凡尔赛宫,到路易十五世王朝才全部告成,历时百年,面积达1500公顷,成为闻名世界的最大宫园。

英国在公元五世纪以前,作为罗马帝国属地,萌芽的园林脱离不了罗马方式。首见载籍的是十二世纪英国修道院寺园,到十三世纪演变为装饰性园林,以后才出现贵族私家园林。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园林仍然模仿意大利风格,但其雕像喷泉的华丽、严谨的布局,不久就被本土古拙纯朴风格所冲淡。十六世纪的汉普敦宫,是意大利的中古情调,十七世纪又增添了文艺复兴布置,十八世纪再改成荷兰风格的绿化。十八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造园艺术被英国引进,趋向自然风格,由规则过渡到自然风格的园林应运而生,被西方造园界称作“英华庭园”。之后,这种“英华庭园”通过德国传到匈牙利、沙俄和瑞典,一直延续到19世纪30年代。

此处还要顺便说一下美国园林。从十七世纪初,英国移民来到新大陆,同时也把英国造园风格带到美洲大陆。美国独立后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造园体系:“园景建筑”,造园作为一项职业,在美国影响深远,并使美国今日“园景建筑”专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围,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阿拉伯人原属于阿拉伯半岛,7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的兴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斯兰园林形式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伊斯兰园林通常配有主要的总体结构,这在泰姬?玛哈尔陵园中显露无遗。伊斯兰园林比中国的道家园林和日本的禅宗园林都更加系统化,其的凉亭、树木、植物和灌木都经过认真设置。这类园林通常会将一块场地划分为四个正方形,以代表源于神力的、由四部分组成的宇宙;中世纪药草园则更具有结构性,因其对于瘟疫盛行的欧洲民众而言,原本就是临时的避难天堂。

波斯伊斯兰园林

随古希腊历史文化之后,萨拉森人在公元4~7世纪占领了波斯。关于这一时期造园模式的描述,可从当时的另一种艺术形式——地毯上找到。

波斯园林可分为两类:

1. 王室猎园。其中留有大面积的林地,供王公贵族狩猎和骑马。

2. 天堂乐园。受波斯艺术(特别是诗歌、地毯和绘画)广泛影响,它代表了波斯人对天堂的想法。波斯庭园主要采用两种自然元素,即水和树,水是生命的源泉,而树则因其顶部而更加接近天堂。

波斯伊斯兰园林的主题来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即,生命中有四条河流,它将场地分成更小的庭园。以此为基础,便产生了莫卧尔园林查尔-巴格。

随着伊斯兰教进入波斯地域,波斯文化也不加区别地被伊斯兰所吸收。杰弗里?杰利科在《人类的景观》一书中写到,波斯伊斯兰园林吸取了两个相反的构想:一个是《可兰经》中的天

堂,其中写到,伊甸园中,树荫底下,河水流淌;另一个是沉思和交谈的场所,在那里,人的身体和心灵都得以休息,思维从成见中解放。在建筑是天堂和尘世的统一物的构想影响下,便产生了一种新象征主义,在波斯伊斯兰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穹顶建筑,通过它将方与圆相联。

城市在发展,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也在进步。由国王沙赫阿拔斯规划设计的伊斯法罕是萨非王朝的首都,也是著名的园林城市。在干旱的沙漠上,它无异于一座花城,其规划布局也深受传统波斯风格的启发。金字塔般的雪松为庭园提供了荫凉,而其它树木则因其果实、花朵和芳香增添了庭园魅力。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

公元640年,阿拉伯帝国在攻占叙利亚之后,阿拉伯人向埃及进军。此后,他们便期盼着在西班牙扩展自己的势力围。公元711年,原在基督徒统治下的安大路西亚被摩尔人征服,这即是西班牙伊斯兰的开始。通过在科多巴和格兰纳达兴建大型宫殿和清真寺,摩尔人逐渐控制了南部西班牙。摩尔人对户外有深厚感情,相伴而来的便是对波斯艺术设计、希腊科学数理、先进灌溉知识的认知。

然而,到了1492年,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将摩尔人驱逐出西班牙,摩尔人的领地也随之回到基督徒的手中。虽然基督徒们仍保留了许多摩尔人的建筑辉煌,他们也常常将那些建筑物转变成大教堂和私人宫殿。

科多巴的清真寺建于公元785~987年,基址为一个带围墙的、170米×130米的矩形。矩形的三分之一为纳兰霍斯中庭或橘园,其余空间则是清真寺。如今,清真寺建筑自身即是一个奇观,而橘园中庭同样亦是一处非常迷人的空间。在开花时节,整个院落充溢芬香。成行种植的橘树具有自身的灌溉系统,每行橘树都挖设有一条水渠。大小形状均一的树木,成排重复布局的相同植物,赋予这一空间独特个性。

公元1250~1319年,摩尔人在格兰纳达建造了阿尔罕布拉宫和格拉里弗伊斯兰园林。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阿尔罕布拉庭园:桃金娘中庭、狮庭和格拉里弗的花园。

桃金娘中庭是阿尔罕布拉宫最重要的综合体,也是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该中庭的主要特征是一反射水池。长长的水池反射出宫殿倒影,给人以漂浮宫殿之感。沿水池旁侧是两列桃金娘树篱,中庭的名称即源于此。

桃金娘中庭的东侧有一扇门,可由此通达狮庭。它是丹王室家庭的中心。精雕细琢的拱廊由列柱支承,从柱间望去是狮子雕像的大喷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添加物,因为伊斯兰教是不允许使用动物作原型的。十二座石狮围成一圈,中心为一水盘,水从石狮口中喷出,再经由水渠导入围绕中庭的四条通廊。水槽位于石狮背部,为十二边形。该水系既具装饰性,又有制冷作用。

第三个重要庭园是格拉里弗的花园。它们是对称种植的台地园,由台地园可抵达所有花园的顶点:水渠中庭。该中庭有一条纵贯整个庭院的水渠,沿水渠两侧排列有喷泉,在满园的植

物映衬下熠熠生辉。

印度伊斯兰园林

随着穆斯林军队的东征,17世纪,印度成为莫卧尔(Mughal)帝国所在地。莫卧儿王朝自称是印度规则式园林设计的导入者。莫卧尔帝国的领导人巴布尔带来了波斯风格的园林,建于1528年阿格拉、朱木拿河东岸的拉姆巴格园即是一例。

莫卧尔园林和其它伊斯兰园林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不同植物的选择上。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伊斯兰园林通常如沙漠中的绿洲,因而具有多花的低矮植株;莫卧尔园林中则有多种较高大的植物,且较少开花植物。

莫卧尔人在印度建造了两种类型的园林:其一是陵园,它们位于印度的平原上,通常建造于国王生前。当国王死后,其中心位置作为陵墓场址并向公众开放。陵园的最佳实例即是闻名世界的泰姬?玛哈尔陵;其二是游乐园,这种庭园中的水体比陵园更多,且通常不似反射水池般呈静止状态。游乐园中的水景多采用跌水或喷泉的形式。游乐园也有阶地形式,如克什米尔的夏利马庭园即是莫卧尔游乐园的典型一例。

在印度伊斯兰园林中,也有与印度模式相混合的伊斯兰几何形。例如,叶片图案在埃及象征着生命的起源,而在印度则是宇宙的符号。斯利那加的庭园位于达尔湖的东北部,竣工于1619年。该园呈阶地状,并分为三部分,一为妇女使用,一为国王使用,还有一处供公众使用。妇女的活动通常是隐蔽的,她们的庭园处于最上层,以提供最大私密性和最好的视野。1630年,沙贾汉在妇女庭园的中心增加了一个凉亭,成为建筑趣味中心。距夏利马庭园不远处是尼夏特巴格园,该园亦为阶地状,最初十二个层次,并有一条狭长的水渠联系着不同层面。尼夏特巴格园以其场地规划著称。在台地后方,可饱览壮观的群山风景。在轴线另一端则是一个湖泊。花园的场址非常理想,既便于观景,又与园外景致完美融合。

受地域、气候条件及本土文化影响,伊斯兰园林大多呈现为独特的建筑中庭形式,也因如此,在世界园林史上,伊斯兰传统园林可谓最为沉静而敛的庭园。

美国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环保规划系教授萨菲·哈迈德曾对伊斯兰园林有过如下评价:“伊斯兰园林反射了穆斯林的信仰和思维,用具体的物质表现出人类看不到的许多象徵物,这些是真主大能的迹象。纵观各国现代的园林设计,任何背离这些根本原则的创意,必然表现空泛,平淡无奇,死气沉沉,因为失去人类价值的生命力。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园林,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敬畏独一无二的真主,这样形成的思想凝聚力和生命力,任何其他思想的园林艺术非能望其项背。”

“在整个伊斯兰历史的长河中,各地穆斯林社会都创建了环保性质的建筑物,伊斯兰园林是城市环保的一个重点项目。西从西班牙大草原起,直到许多伊斯兰王国首都,到处都有

美丽的伊斯兰式园林,如撒马尔罕、伊斯法罕、设拉子和亚格拉。”

“伊斯兰园林,有悠久的历史和天人合一的传统,园林设计独具匠心,体现了人对真主造化的大自然的热爱。各国历代的园林家们,利用石块、水域和植物为基本素材,巧妙搭配,严密布局,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与众不同的人间天堂。这个传统从来没有间断过,显而易见的伊斯兰化园林,表现了特异功能,不但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而且从中体会到真主的造化和仁慈。”

“伊斯兰园林艺术有其特别的气质,在历史上传播到东西南北许多国家,但不论在哪里,都保持著统一特徵,专家们一眼就能识别,如印度的泰姬陵和西班牙的阿罕布拉宫。”

伦敦王子传统艺术学院的高级讲师艾玛·克拉科说:“在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上,伊斯兰园林艺术一枝独秀,不得能代表伊斯兰的信仰美学,承担起世界文化大使的使命,也是当代世界文明的桥梁。”

摩尔人的园林——阿尔罕布拉宫解析

摩尔人的建筑遗产

公元711年,第一批穆斯林穿越直布罗陀海峡来到西班牙,在摩尔人的统治下,伊斯兰西班牙成为欧洲文明的中心。摩尔人将自己的建筑艺术和审美从故乡带到西班牙,为这里留下众多宝

贵的建筑遗产。

在西班牙曾经拥有的众多阿拉伯式宫殿建筑中,阿尔罕布拉宫并不是最尊贵、规模最大的,但却是保存到今天最完整的一座。它建造在格拉纳达城东南红色土壤覆盖的山地上,在阿拉伯语中,“阿尔罕布拉”就是红色的意思。摩尔诗人曾用“翡翠中的珍珠”来描述这座色彩明亮的宫

殿在周围森林衬托下的美景。

在很久以前,阿拉伯人就将伊斯兰园林的审美品位同诗歌联系起来,并建立起一个相称的级别。花园诗在9世纪的萨马拉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传播到西班牙和西西里后,这种诗歌形式达到顶峰。花园诗在发展过程中褪去了宫廷颂诗的自负,变成一种更随意和个人化的文学传统。这种普遍篇幅不长的诗歌通过描写花园带给人的感官享受来获得娱乐:植物繁茂、树荫阴凉、香气馥郁。不过,居于大端的仍然是水。诗歌作为园林在文学领域的投影,照亮了园林的形象和设计。文学也帮助人们将天堂的理想转化为现实中的园林形式。

天国花园的模本

在伊斯兰世界的园林中,“天国花园”的概念随处可见。宫廷的富丽、国家的荣耀和花园建造技术的娴熟手艺都与追求天国花园的美好梦想有关。在《古兰经》中,天堂中的永恒之园中矗立着具有双重意义的树----它既象征神圣,又象征爱人的温存。中世纪欧洲的伊斯兰园林,既包含向往天国的文学主题,又是理想化的乐园,它被设计成满足奢侈安逸和感官快乐的场所,提供佳肴、美酒、音乐、芳香以及性爱等感官上的愉悦。

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为伊斯兰园林提供了原型。早在公元前6世纪,阿喀美尼王朝的行政中心就已经出现了以水为中轴,有围墙的花园。公元五六世纪,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出现了郊

外花园和动物花园。

阿巴斯王朝836年至892年的首都萨马拉位于巴格达北60公里处,建有大量宫殿和花园,极尽规模及奢华,是整个伊斯兰宫殿花园建造史的分水岭。这时的伊斯兰宫殿都围起宽大的庭院,

花园被水道分割,点缀着喷泉和水池。

这些伊斯兰园林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那里是一个喷泉,泉水从地下引来,喷出之后沿着十字形的水渠向四方流出。十字水道将庭园分割成四部份,这四个方向的水渠代表《古兰经》中自天堂流出的水、乳、酒、蜜四条河;水有时从四个方向流回到中心源泉,象征着来自宇宙四个角隅的能量又返回这个中心。在沙漠弥足珍贵的绿洲中,有十字交叉的河流从中流过,伊斯兰庭园

正是《古兰经》中美丽而富足的天国象征。

伊斯兰园林样式在中世纪的发展受到波斯文化很大的影响,自从波斯7世纪初被阿拉伯人所灭,一种可称之为“波斯——阿拉伯式”的新样式由此产生。大量波斯文化的加入,以及其它被征服国比如叙利亚、北非的文化,使阿拉伯人迅速吸收了充足的营养,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园风格。从古波斯时代开始就流行的花园样式是花圃陷在水渠和渠边道路的平面之下,这种风尚一直被伊斯兰园林传承,在后来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尤其盛行。

伊斯兰的地毯和挂毯也是园林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亚述时代的地毯就有用金线、绢等绣制并用宝石和钻石等来装饰以表现王室庭园的图案。中世纪的波斯和后世伊斯兰帝国的庭园地毯沿用了这种风格。室挂毯的效果跟古罗马的庭园壁画相当,波斯人还在挂毯上增加香味,让人们对庭园中那些真正散发出香味的奇花异草产生联想。中世纪伊斯兰地毯的图案一般也表现四分园林的图案,即十字形交叉的窄水渠将花园分为四部分,中央是喷泉。

集大成者:阿尔罕布拉宫

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的所有特点都在阿尔罕布拉宫得到体现。玫瑰、柑橘、桃金娘以及其他有摩尔人带到这里的野花野草塑造了阿尔罕布拉宫独特的自然环境。四座院(或称为中庭)周边的建筑布局精确对称,但每个中庭部却各具特色。

作为统治者,也就是丹一家的主要居住地,狮庭可以说是阿尔罕布拉宫的中心。狮庭似乎总结了此前数个世纪的艺术发展成果。这里没有美与规模大小间的矛盾,尽管长只有28.5米,宽仅15.7米,但娴熟的比例体系让人不觉局促。狮庭还采用了绕柱式走廊、放射状亭殿和水渠来统一外空间。有意下沉的花圃比水渠低80厘米,整个庭园的设计让人一瞥即留下深刻印象,尤

其是站在二楼房间观看时。

列柱支撑起雕刻精美考究的拱形回廊,从柱间向中庭看去,在建筑和美学的焦点处矗立着狮泉,12只强劲有力的白色石狮托起喷泉的水钵。由于《可兰经》禁止采用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用狮子雕像来支承喷泉的建筑手法很少见,它代表了主人的权

力,也体现了当时的水力学成就。

十字形水渠中的水在精雅的亭殿下流淌,辉映着天国的形象。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这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庭的四条走廊。走廊由124根棕榈树造型的支柱勾勒,拱门及走廊顶棚上的拼花图案相当精美。由于柱身较为纤细,所以很多地方常常由四根立柱组合为一组,既满足了支撑结构的要求,又增添了庭院建筑的层次感,使空间更为丰富、细腻。这种水景体系既有制冷作

用,又具有装饰性。

装饰在阿尔罕布拉宫和所有伊斯兰园林中都非常重要。在安达卢西亚的伊斯兰园林中,最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铺砌釉面砖的壁脚板、墙身、植物主题图案装饰的拱门,以及用拱型装饰的顶

棚。

狮庭的伟大不仅在于其创造性,还在于将各种彼此独立的审美标准融为一体的方式。这同伊斯兰西班牙的许多成就是一致的,安达卢西亚诗歌的杰出不在于它有多么惊人的原创性,而在于

诗人创造性地改述传统主题的方式。

宫殿中的“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是令一处引人注目的庭院,也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重要的社交空间,是当时外交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它由石柱合围而成,其间是一个浅而平的矩形反射水池,以及漂亮的中央喷泉。在水池旁种植着两行桃金娘树篱,这个庭院也因此

得名。

桃金娘树篱的种植则要溯源于1492年西班牙占领该地之后。在桃金娘中庭可以欣赏到40米的高塔,周边建筑投影于水池中,纤巧的立柱、优雅的拱券、以及回廊外墙上精致的传统格状图案,与静谧而清澈的池水交相辉映,使人恍如处于漂浮空灵的圣地之中。

伊斯兰园林的风格

整个中世纪,伊斯兰园林都宁愿小巧精致不愿庞大笨重。14世纪格拉纳达农艺家伊本'鲁伊恩(Ibn Luyun)说过:“花园不能大得碍眼,而应适度到让我们的目光产生最大愉悦。”当然,欣赏花园还跟制高点有关,中世纪以后的伊斯兰花园不像早先的花园坐在露台上观景,而是普遍建有高高的观景塔。建造这些高塔的用意不是警戒防卫,而是用来浏览四周美景,塔的顶层经常

宽敞得能容纳一群人在里面用餐。

伊斯兰园林将房屋、水体和花园互相贯通,所有的努力都为了强化一种感觉,那就是你是园林的一部分,用不着在里面溜达。这让人想起17世纪法国国旅行家约翰'夏尔丹的一席话:“波斯人不像我们经常在花园中走动,他们只需展望即心满意足。他们在一进花园的某个地方坐下后

再也不会挪身,直到他们又从那里起身离园。”

或许安达卢西亚的伊斯兰园林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是水的庆典。在古代近东和伊斯兰教统治地区,水象征着丰产和天堂。《古兰经》中,把天堂描述为下有水流的花园不下25次。

在有先进的灌溉体系和存水设施的地方才能建造伊斯兰花园。把水导入交错的水渠、精心建造的喷泉、急涌的斜水道和宁静的水池都能体现出国家的财力和技术成就。在穆斯林统治的安达卢西亚,园林水技工的地位相当于罗马的盔甲制造工人,每个文明都会选择一样工艺,让它最终

成为专属自己的最伟大成就。

在当时的伊斯兰世界有两种流行的汲水机械。筒车需要水作为动力,只能用在有湍急河流的叙利亚、北非局部及安达卢西亚。畜力齿轮提水器可以使用井中的水源。伊斯兰世界的学者们在中世纪一直沉湎于制造永动水机械的想象中,他们提出了大量的设计方案,这一科学分支也是阿拉伯人大脑中众多神秘科学和魔术的一部分。尽管永动机无法发明,他们还是在园林中采用了许多魔幻要素,如人造树、柱状喷泉、动物形状喷泉和其他一些人工装置。

西班牙摩尔式建筑从不追求西方建筑纪念碑式的三维空间,相反,其目的是创造虚无飘渺的气氛,用具有美感的和深奥精妙的手法使、外空间相互交织。”西班牙著名园艺爱好者卡萨'瓦尔德斯侯爵所说,阿尔罕布拉宫“不妨说是由一连串的绿化房间组成的,那里的主角是水的潺潺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的光线。”格拉里弗花园更是没有厨房和供人居住的地方,这里仅供夏天

过夜,想睡觉的人可在尺度宜人的柱廊外凉亭里找到休息用的靠垫和沙发,而食物则在室外用火

盆用来烹饪。

同时,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也得到出色的运用:没有人会从外面直接进入西班牙摩尔式庭园,而是穿过前庭或曲折的回廊,这样看到庭园美丽细致的景色时才会大大出乎意料,因而留下至深

的印象。

西班牙穆斯林对几何图形的偏爱也成为庭园建筑的特点。四道水渠在花园中形成的规则构图,亭状建筑物的八角形穹顶,细细柱廊间圆与方等几何要素简洁的交接,金箔和瓷片细密拼出的抽象图案,都为庭园造就缥缈的气质。波斯人追求单纯的几何性:方墙、穹顶、圆塔装饰图案都用精确的几何形;追求鲜艳的色彩直至把建筑物整个用琉璃贴面的处理都被伊斯兰园林完全接

受。

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

从身势语看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 [摘要]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对中、西两国身势语进行比较可以使中国的西班牙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国身势语的异同,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关键词]西班牙语身势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身势语(kinésica)也叫身体语或体态语,指交际者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行为动作来表达一定的信息。身势语是非言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65%是靠身姿、手势、表情等身势语完成的,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中国和西班牙两国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存在差异,身势语也不尽相同,同一手势在不同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差别很大,因此有必要对中、西两国的身势语作一比较,从而加深对中、西两国文化差异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时因身势语而造成的障碍。 一、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比较 身势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有些身势语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中国人

还是西班牙人在快乐时都会不自觉地微笑,悲伤时也会不自觉地落泪,害羞时会脸红,生气时会蹙眉,受到惊吓时眼睛会不自觉地睁大。也有很多身势语是后天习得的:如西班牙人吃饭时会用餐刀切割食物,再用叉子将食物送到口中,中国人则用筷子夹起食物再将其送到口中。身势语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仅从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身体接触等方面对中国和西班牙身势语的异同加以比较。 (一)身姿语(postura corporal) 身姿语主要包括交际者的身体动作、坐立姿势、头部动作等等。中西两国许多身姿语具有相似性,比如点头均表示对某观点的肯定和赞同,摇头则表示否定和反对,在正式场合中伸懒腰、打哈欠都是不礼貌的。也有许多身姿语所传递的意义是不同的。跷二郎腿是两国都有的现象,但是这在西班牙是一种自我戒备的姿势,而在中国则是比较普遍的坐姿。需要指出的是不管在西班牙还是在中国腿跷得太高、脚尖指向别人,或者不停地晃动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另外在中国,小辈或者下级在长辈和上级面前最好不跷二郎腿,否则给人一种不谦恭的感觉。 中国和西班牙人在非正式的谈话或者正式的会议时采取站立还是坐着的姿势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朋友聚会时中国人喜欢请客人坐下交谈,而西班牙人将客人迎到家里后,客人便可以随意走动、站立或是坐下,也可随意拿取主人准备好的餐前小点和饮料。在比较

景观设计风格分类及代表案例

景观设计风格分类及代表案例 伴随国内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景观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开始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并已成为决定楼盘品质的最重要因素。景观设计风格随着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值得提出的是,环境景观,如同其它事物一样,备受时尚影响,它会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而变化,景观设计要做的应该是要考虑到景观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性、实用性及合理性。人来自于自然,同样回归于自然,设计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自然原本的环境和原有的特色,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现对景观风格分类及代表案例简述如下: 一、国外风格 1、泛东南亚 A泰式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且体量较大,具有显着特征,成本400-700元/平方米,适用于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代表案例:万科深圳金域蓝湾一期 B巴厘岛风情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具有显着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相对泰式来说,巴厘岛风格更显自然、朴素及轻松随意,成本400-700元/平方米,适用于南方沿海区域营造精品、中等以下面积项目。代表案例:万科广州蓝山 2、泛欧(北欧、法式地中海、美式欧陆、西班牙、新古典、古典意大利、英伦风情)

A北欧风格特征:具有北部欧洲凝炼庄重的厚实感,色调深沉,气势宏大,植被浓密丰富,成本200-300元/平方米,适用于长江以北地区以打造欧陆风情为主的大面积项目。代表案例:成都挪威森林 B法式地中海风格特征:具南部欧洲滨海风情,与北欧风格相比显得更精致秀气,色调明快响亮,点状水景多,小品雕塑丰富,宏大精致兼具自然随意,成本250-450元/平方米,适用于大中型打造欧式风情的中高档项目。代表案例:青岛百仕凯旋城 C美式欧陆风格特征:建立在欧洲大陆景观风格基础上,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与繁复冗长的传统欧洲风格相比,美式欧陆更倾向于实用主义特征,在保持一定程度欧洲古典神韵同时,形式上趋于简炼随意、现代自然,成本250-450元/平方米,适用于温带、亚热带区域力图打造欧陆风格的大中型项目。 D西班牙风格特征:与其他临地中海欧洲国家一样,西班牙风格具有浅色甚至白色立面外观、宁静的庭院、红色的屋顶,映衬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但由于西班牙先后受过罗马人、哥特人及阿拉伯人的长期统治,其景观风格是一种欧式与阿拉伯风格的混合体,庄重中透出随意,隆重中透出宁静的多元、神秘、奇异的特征,成本250-450元/平方米,适用南方尤其沿海地区大中型山地别墅项目。代表案例:招商上海海湾假日花园 E新古典风格特征:在欧式传统风格特别是古典意大利风格基础上的现代化演绎,摒弃繁复的线脚与细部塑造,省略部分过于宏大庄严的轴线、雕塑与水景,在尺度上更显得亲切与人性化,在色调上更趋于明快,在材质上更趋于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与美式欧陆较为相似,成本250-450元/平方米,适用于建筑欧式风格定位明显的项目。代表案例:华侨城波托菲诺纯水岸

欧洲近代史概述

唐婉祺|九级 如果大航海成为一种可能,那么欧洲后来的发展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历史就在按照它自己的逻辑展开。 大航海运动给欧洲人的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的植物、动物、新的人类与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它们是如此的不同于欧洲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一切,于是这刺激了欧洲人对于新的问题的探索。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欧洲人开始了他们的科学革命。 毫不奇怪,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天文学、数学与地理学领域,正是这些领域与航海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行航海活动,葡萄牙人首先开办了航海学校,虽然亨利王子本人对于学术毫无兴趣,但是他还是热情的支持这些学校,没有它们航海活动就无法开展。在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相继取得成功以后,荷兰、英国和法国也相继派出了自己的探险队,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航海学校,专门培养航海人才。为了确定在海洋中的方位,天文学具有了实用的价值,因而在航海学校中得到了认真的研究。而科学革命恰是从天文学起步的。1496年,23岁的波兰人科波尼克来到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学习,经过了6年的学习以后回到了他的祖国,在那里他一面从事医生、教士的职业,一面在业余时间从事天文学的研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对于原来的关于地球的知识提出了挑战,很多在航海中新获得的资料也无法用原来的理论进行解释,于是科波尼克利用这些资料重新进行了计算,大约在1513年初步完成了他的日心说,并写成了短文在他的朋友之间流传。然而他并没有胆量挑战教会的权威,只是在自己的古稀之年才将早已经研究的成果出版。如果我们对科波尼克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那么我们一定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那就是他的拉丁文名字哥白尼。哥白尼之后另一个对科学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意大利人伽利略。1597年,在开普勒的影响下,他开始相信日心说,后来他利用望远镜观测了星空,给予了日心说以实际证据的支持。1642年,就在伽利略去世的那一年,牛顿诞生了。对于牛顿的伟大贡献,我想每一个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然而他的发现又何尝不是在当时社会所需要的数学、力学与天文学呢?而我们所熟知的另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是在做了五年的环球航行以后,收集了大量标本,才开始考虑物种进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航海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如果没有大航海,那么科学可能仍然是处于停滞状态的。 然而尽管科学在大航海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航海依旧使用着帆船,陆地上的交通工具也依旧是步行或者牛、马拉的车,人们依旧用蜡烛照明,住的房子依旧是木头或者石头的,羊毛、亚麻与棉布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衣服原料,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一切仍然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到了18世纪晚期才开始改变,而这一切,似乎与航海的深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与科学革命在欧洲普遍展开不同,工业革命起初只是英国人的事情;与科学革命是由科学家主导的不同,工业革命中几乎见不到科学家的影子,工业革命可以说是一场由商人和工匠主导的革命。关于这场革命的起源,也自有着它的逻辑。当年最早航海的葡萄牙人是冲着亚洲的香料来的,后来荷兰人排挤了葡萄牙人垄断了亚洲的香料,当香料在欧亚贸易中衰落以后,荷兰人成功的培养了欧洲人喝咖啡的习惯,自己则依然垄断着咖啡的贸易。尽管英国人经过了两次英荷战争,成功地让荷兰人接受了《航海条例》,但是英国人在亚洲仍然没有撼动荷兰人的

中西方园林的特点及差异

东西方园林的特点及差异 一.东方园林 古代东方有悠久灿烂的文明。尼罗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诸流域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都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亚也有花园。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位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十分强盛,国王尼布甲里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伦空中花园。这座花园早已毁灭,但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博和狄奥多罗斯对它作了记载。据说,该园建有不同高度的台地,越往上的平台越小,每个台层都有石拱廊支撑,并且种植各种树木花草,顶部设有提水装置,用以浇灌植物。远处观看,它宛如空中花园,故人们称之为“架空花园”或“悬空花园”。 古代西亚园林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之一,与古希腊、中国园林相比较,西亚园林的辉煌时间较短,对后世的影响较小,今人对它的研究也不够。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有卓越贡献,园林艺术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纪,中国的玄奘到印度曾见过一些花园。 古代中国园林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东亚、南亚各国园林的影响很大,堪称东方园林的代表。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遗产中,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完全不同于西方园林的空间原则和美学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论是北方园林中的苍岩深壑、碧水浮天,还是南方园林的小桥流水、粉垣低蜿,都给人以不尽的艺术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野园林。这四种园林虽然相互交织和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其中还是以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的地位最为重要,艺术造诣也最为突出。皇家园林的地位显赫、规模巨大、气度非凡;私家园林的卜筑自然、诗情画意,构筑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史的活丹青……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一.西方园林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

西班牙国家简介及地理历史

西班牙国家简介 西班牙(西语:Reino de Espa?a)是一个 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国家,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 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西邻同处于伊比利亚半 岛的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 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 哥相望。境内多山,为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在 近代史上西班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并于16世纪时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西班牙拥有十分优越的旅游资源,有“旅游王国”美誉。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时成为影响世界的全球性帝国。如今全球有5亿说西班牙语的人口,为世界上使用人数第三多的母语,并且是使用国家第二多的语言。西班牙在当今世界属于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居欧洲国家前列。西班牙现有人口4606万人(截止08年1月1日),其中外国移民522万,超过人口总数的11%, 人口次于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居欧洲第五位。西班牙人口布不均匀,沿海人口稠密,在约占全国面积的2/3的内地,居民仅有1/3。

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三大语言(第一,第二 为汉语和英语),世界第二大通用语。在七大 洲中,主要是在拉丁美洲国家中,约有 352,000,000人使用。西班牙的主要民族是 占总人口70%以上的卡斯蒂利亚人。加泰罗 尼亚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是西班牙20 个少数民族中最重要的三个。加泰罗尼亚人主要居住在西班牙东北部,巴塞罗那即是加泰罗尼亚重镇。少数加泰罗尼亚人住在阿拉贡地区,在德国、意大利、安道尔以及其它国家还有约60万人;加利西亚人的聚居地在西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他们的起源同葡萄牙人有亲缘关系,文化、语言上也很接近,在国外加利西亚人主要集中在阿根廷,总共有97.5万;巴斯克人分布在比利牛斯山的西侧,沿着坎塔布连山麓和比斯开湾沿岸居住,在国外约有30万人,很多在法国。社会学家们至今未能找到巴斯克族的起源。在这三个地区,民族语言同西班牙语(卡斯蒂利亚语)一样都是官方语言。 西班牙最大的三个城市是马德里、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他们的人口都在200万人以上。 在约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的内地,人口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集中在濒临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工业繁荣地区。沿海一带的比斯开省每平方公里有263人,巴塞罗那省更达284人。在一些工业区,如阿斯图里亚斯、巴斯克、加泰罗尼亚等,甚至每平方公里超过500人。而在特鲁埃尔、索里亚和拉曼恰某些人烟稀少的地区每平方公里只有9人。在内地,唯一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只有首都所在地的马德里省,每平方公里也超过五百人。 西班牙人口严重趋向老龄化。西班牙被称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高,人口平均寿命在去年就达到81岁,在欧洲仅次于荷兰。尽管是传统天主教国家,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婚姻家庭观念的冲击,青年人趋向于晚结婚、不结婚、不要孩子。婚龄男女结婚率只有千分之五左右,也就是说同居比例巨大。八十年代初期结婚人数一度每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目前,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家庭规模缩小到每户三人左右,在欧洲属于较低水平。不过西班牙的离婚率也较低,只有千分之零点五。西班牙的儿童死亡率也是欧洲比较低的,在百分之一以下。大量海外移民也造成了西班牙人口的低增长率,这是她与其他西方国家人口低增长原因的不同之处。目前在国外居住的西班牙人总计约有336万人,其中美洲有220.7万人,欧洲为107.3万。不断的迁移是西班牙人口统计的特点,这与她曾经的殖民地统治有关。新大陆发现之后,大量的西班牙人涌向中美洲和南美洲、甚至北美洲的一部分地区寻找黄金和冒险。到1913年,西班牙美洲移民共有22 万。战后,西班牙移民方向发生了方向性的逆转。1960年以前,最多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移民的目标是大西洋对岸的美洲,后来骤降

西方艺术史简述资料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 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一、史前艺术 史前艺术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部分。 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变现形式为洞穴中的壁画和雕塑,其主题多于巫术相关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而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二、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可以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印度艺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艺术、古两河流域艺术。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提到古埃及,人们就想起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息。古埃及艺术的主要表现就体现在金字塔以及其内部的木制陪葬雕塑和壁画上,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艺术的精华。 古代印度文明的艺术起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北部。它最早的原始美术,通常称作“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到1750年之前的艺术。根据考古出土,当印度史前文明最远可以追溯到光、新石器晚期,即青铜器和铜石和年龄。印度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大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内容

风情园林之景观风格特点

1.风情园林之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即北方皇家园林,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园林。 其特点是:1、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之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 4、一池三山,多少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 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植物上用松、柏、槐等。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 2.风情园林之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 江南园林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河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时,灵活多样;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 代表元素:植物以常绿的落叶树如樟、竹、桂等为主,还有落叶树种如柳、桃、海棠等,景观中多采用亭榭廊槛,以桥坊石运用较多,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构成一致,融合为一体。 3.风情园林之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的特点:1、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事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生活;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又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代表元素:植物以木棉,棕榈为主,终年常绿,高大挺拔,五彩缤纷。兰花在布景和字花中应用广泛。建筑有碉楼、船厅、廊桥等地方建筑类型,装修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艺术。 4.风情园林之新中式景观 “新中式景观”,也常称为“现代中式景观”,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设计趋势。这种风格保留了传统文化,有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 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从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的回归。 5.风情园林之日本园林 日本园林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结合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日本所特有的山水庭院,精巧细致,在再现自然风景方面十分凝练。并讲究造园的意境,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形成了极端“写意”的艺术风格。日本园林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灯日本枯山水园林式最自然最闲散的状态,自然、不做作,在不经意中传递出大自然的灵性。 6.风情园林之巴厘岛 东南亚风情园林代表之一----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巴里人生性爱花,处处用花来装饰,因此,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巴厘岛”的建筑巧妙地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头、玻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65512518.html, 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 作者:权赫秀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03期 〔摘要〕笔者在韩国发现的蔡钧著《出洋琐记》,是1885年由王韬在上海手校并刊印,早在19世纪末就被朝鲜国王收藏并成为了解欧美社会的参考资料。蔡钧属于近代中国最早一代的外交官,《出洋琐记》是他有关1881-1884年间先后在美国与西班牙担任外交官并环球旅行的个人记录,是有关1882-1884年间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几乎唯一的中文记载,而且可能也是整个晚清时期中国人有关西班牙最详细的见闻记录,在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以及晚清中外关系史方面无疑是一部罕见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蔡钧;《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史料价值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154-09 ①蔡钧:《出使须知》自序,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藏书阁藏本。本稿所引用《出使须知》相关内容,均出自该藏本。 ②参见〔英〕费尔萨姆著,胡其安译《外交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22、31页。 〔作者简介〕权赫秀,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沈阳 110136。 2000年,笔者曾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藏书阁发现了由蔡钧撰著并由王韬刊印的《出使须知》藏本,并在2003年撰文向国内学界介绍了这一资料。〔1〕当时,笔者根据上述《出使须知》自序的相关内容,曾指出蔡钧还撰著过如下两书,一曰《舌人小录》,一曰《出洋琐记》,①只是当时还未能见到该两书,因而无法了解其“庐山真面目”。到2009年上半年赴韩国高丽大学讲学期间,笔者又在国立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奎章阁进一步发现了仍由蔡钧撰著并由王韬刊印的《出洋琐记》藏本,因撰此文以介绍这一有关近代早期对外关系史的一份罕见珍贵史料。 一、蔡钧其人及其《出洋琐记》的刊印与收藏情况 早在1881-1884年间,蔡钧就曾“随使”美国、西班牙(时称日斯巴尼亚)与秘鲁三国并曾驻扎西班牙两年有余,尽管在其级别上大体属于较驻外公使低一级别的“随员”(attache)及“参赞”(counsellor)系列②,却也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最早一代派驻国外的外交官,到1901-1903年间还曾担任过清政府驻日公使。〔2〕然而,清政府官方资料中有关蔡钧的资料却是寥寥无几,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3〕中便无他的履历资料,至于收录蔡钧人物资料的仅有的两部近代人物辞典中,居然完全没有记录他早年“随使”美国、西班牙与秘鲁三国的内容。〔4〕可见蔡钧在1880年代初期“随使”美、欧并曾留下相关记录的

拉美殖民时期历史概况(DOC)

拉美殖民时期 一.概述 美洲殖民 欧洲各个强权对美洲殖民的热潮是在克里斯多福·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开始的,在那之后大量的欧洲殖民者来到了美洲,也开始了哥伦布交流时期(Columbia Exchange),进而改变了美洲大陆的历史。尽管是哥伦布开始了大量的美洲移民潮,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个来到美洲的欧洲人,来自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北欧人〔其中包括维京人〕才是第一个登陆美洲的欧洲人,他们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年前就在文兰建立了殖民地,但是后来这些维京人放弃了他们在美洲的殖民地。 第一个欧洲势力在美洲征服当地原住 民文化的是西班牙,其在美洲的占领地 幅员辽阔,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南美洲和 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一部分。葡萄牙人 占据了巴西,英国人、法国人、还有荷 兰人则占据了加勒比海中的大小岛屿。 除此之外,英国与法国人也分别在北美 洲的新英格兰及路易西安纳建立各自 的殖民地。 刚开始的殖民大部分都是由各个国家 所赞助,到了后来前往美洲殖民变成了 人民为了逃离欧洲的贫穷或是宗教迫 害。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转化而成的新国家基本上都继承了西班牙的语言和宗教,并成为了现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还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属地区)。

园林风格大全

建筑、园林风格 1新中式:历史、形态特点:”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的邂逅,以内敛沉稳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融入现代设计语言,为现代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它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让使用者感受到浩瀚无垠的传统文化。“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使用特点:新中式景观设计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对景、漏景、夹景、添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万科第五园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其中,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框景手法的应用加大了景深效果,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颜色选择:景观的色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即所谓的“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还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黑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中国红、琉璃黄一般用于大门廊架、景观亭、景墙等景观建筑上,突显崇高、喜庆、祥和的氛围;长城灰主要用于地面铺装、景墙贴面、景观建筑、座椅等小品上,来突显景观宁静、典雅的氛围;玉脂白主要用于景墙饰面、雕塑、地面散置石等,营造纯洁、吉祥如意的景观氛围;国槐绿主要用于植物色彩的选择,以绿色为主,点缀一些开花植物,为营造宁静、优雅的氛围做好铺垫;黑色常用于铺装、小品、廊架、亭等,营造沉稳、内敛的空间氛围;木原色是体现自然的色彩,与灰色、白色等搭配通常用铺装、临水栏杆、小品构架等,体现“新中式”景观设计沿袭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北京奥运村大门及构架上分别用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木原色营造了崇高、尊贵、祥和、喜庆的入口氛围。 案例欣赏

西班牙园林的特点和影响

西班牙园林的特点及其影响 1.1西班牙园林 西班牙园林的风格源自于西亚的造园活动,西班牙式花园在规划上多采用曲线,并多喜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另外在房屋的外立面更是喜欢用植物来装扮,犹如花边一般,同时古代西班牙园林结合了摩尔文化与罗马文化,两种文化交融形成特有的风格,并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别墅花园、英美的设计风格以及日本的禅宗园林形成世界园林的因素的四个主要走向之一。西班牙园林丰富了整个欧洲的园林符号,对现代园林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中世纪的宝贵文化遗产。特别是随着房地产的发展,西班牙建筑、西班牙园林的风格在不同地区逐步应用,对现代园林的发展影响甚大。 1.2西班牙园林特点 西班牙地处地中海的门户,面临人西洋,多山多水,气候温和。由于西班牙园林的历史非常悠久,受到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因此景观风格变化随着历史的改变有所不同,为不同的殖民地占领,他们的审美同时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造就了西班牙景观的多元化发展。如果说不同的建筑风格能成就一个迥异的地产风格,那么不同的景观风格就是建筑的衣裳,能体现楼盘的独特气质。西班牙式园林在规划上多采用曲线,布局工整严谨,气氛幽静肃静;西班牙园林分为西班牙皇家园林与西班牙自然庭院两大体系,前者服务于西班牙皇室与贵族,主要突出人气与尊贵来显耀皇室贵族地位。结合建筑,通过空间轴线设计,以主景雕塑和水轴为核心元素,结合规则式绿化设计,形成尊贵的皇家园林空间;西班牙自然庭院中多为自然绿化结合古朴的饰面材料,局部以细腻的水景雕塑作为点睛元素,形成宁静、自然、质朴的人文景观空间西班牙园林的主要元素有跌级的水景、雕塑群、细长或十字交错的水带、肌理涂料、精致的铁花、罐、彩色瓷片铺贴、台地、无边界泳池、草坪、整齐的乔木、溪流、果岭等。 地中海 青藤缠绕 开放式的草地、精修的乔灌,抑或是地上、墙上、木栏上处处可见的花草藤木组成的立体绿化,是地中海式花园最大的特点。另外,水景也是地中海风格花园非常注重的一个关键设计。 主要植物:草地、藤木 建议道具:茶桌、藤椅 适合人群:喜欢休闲风格和户外活动的人士 西班牙 灵动的曲线 西班牙式花园在规划上多采用曲线,并多喜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另外在房屋的外立面更是喜欢用植物来装扮,犹如花边一般。 主要植物:北方的小朵月季,柳树 建议道具:木制的躺椅、旱伞、秋千 适合人群:浪漫性情的主人。

德国历史简介

德国历史简介(摘自维基百科) 德意志(Deutsch)这个词大约见于公元8世纪,开始仅指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属于日尔曼语族的方言。卡尔大帝(德语:Karl der Gro?e,即法语的查理曼:Charlemagne)死后,帝国分裂,其中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界限大约相当于罗曼语族和日尔曼语族的界限。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德意志这个词的含义由语言扩展到说此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呼它们居住的地区——德意志兰(Deutschland)。公元920年后,日尔曼人的东法兰克王国依然称为东法兰克王国,但称呼国王为非加洛林家族的东法兰克国王,也称为“日耳曼王国”(拉丁文Regnum Teutonicum),开始了所谓“德国”的历史(所谓的“德意志国王”和“德意志王国”在历史中是不存在的,两者只存在于历史学概念中)。 与中国这样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对于历史上长期处于民族融合和政治分裂过程中的德意志地区来说,民族、国土、国家常常是相互分离的。因而从德意志历史整体考察,只有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后,Deutschland这个词才包含了同一的国土和国家政权的含义,因此,准确地说,只有这之后的历史才可以称为“德国史”,之前的历史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 目录 [隐藏] ? 1 日耳曼族 o 1.1 莱茵-卫塞河族群 o 1.2 北海族群 ? 2 早期历史 o 2.1 史前时期 o 2.2 德意志立国时期 o 2.3 神圣罗马帝国 ? 3 宗教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 o 3.1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o 3.2 三十年战争 o 3.3 拿破仑终结神圣罗马帝国 o 3.4 普鲁士崛起 o 3.5 1848年革命 o 3.6 德国统一 ? 4 现代德国 o 4.1 第一次世界大战 o 4.2 魏玛共和国 (1919年—1933年) o 4.3 纳粹德国 o 4.4 冷战时期 o 4.5 德国再次统一 日耳曼族 主条目:日耳曼人 德国地界, 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罗马帝国最早开始记载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动,但这些日耳曼部落与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当时所谓的日耳曼部落,是对所有居住于北欧及中欧,使用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各个部落的统称。现代的民族学家对这个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约可信的是欧洲较早的居民克尔特人(Kelten)先使用这个名称来称呼新移民。而凯撒(Julius Caesar)远征高卢时,用“日耳曼族”这个名称来称呼当时居住在莱茵河

园林景观风格详解

园林艺术风格 一园林景观风格分类 (2) 1.1 自然式、规则式 (2) 1.2意境派的中国园林 (5) 1.2.1 造景中的园林特点 (5) 1.2.2 造景中的常用植物 (7) 1.3精致派的日本园林 (26) 1.3.1 造景中的园林特点 (26) 1.3.2 造景中的常用植物 (30) 1.4情趣派的东南亚园林 (30) 1.4.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 (30) 1.4.2造景中的常用植物 (32) 1.5古典派的欧陆园林 (32) 1.5.1造景中的园林特点 (32) 1.5.2法式宫廷遗韵的颓然复古花园 (38) 1.5.3英式风格花园 (40) 1.5.4精巧的德式庭院设计 (43) 1.5.5造景中的常用植物 (45)

一园林景观风格分类 1.1 自然式、规则式 一、自然式 自然式园林(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 第一类自然是原始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天然景观。景观的形成依赖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没有对它产生太多影响,诸如山岳、湖泊、沼泽和峡谷等地区。 第二类自然是人类生产生活改造后的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文化景观(culturelands cape)。 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施加了各种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以生产和实用而不是视觉和美学为目的,但往往是顺应并融合了第一自然而产生的,而且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第三类自然是美学的自然,这是人们按照美学的目的而建造的自然,在历史上它往往是模仿第一或第二自然而建造的,是对前两者的再现或抽象,但选择原型的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东西方各种风格的园林都属于这一范畴。 第四类自然是被损害的自然,在损害的因素消失后逐渐恢复的状态。例如,德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 三、中国自然式园林

西班牙景观风格的特点

西班牙景观风格的特点 1、台地景观。这是西班牙的主要景观设计要素之一,项目原始地形高差变 化大,这是铸造西班牙台地景观的很大优势。根据各个部位高差的不用,因地制宜,作出高差跌落不同的台地景观。立面景观丰富。参考图片如下: (1)上海绿城局部景观 (2)上海绿城局部景观,台地景观用绿化结合地势高差,处理的非常巧妙。同时解决了道路无障碍路线。

(3)用天然的石材堆砌,即解决了高差的问题,本身也形成一处景观。 2、用大片的花灌木和宿根花卉塑造出色彩艳丽的地被景观。西班牙景观的一个特色就是色彩浓郁,热情奔放,神秘而热烈。表现在景观上就是用大片的地被或宿根花卉,颜色对比强烈鲜明。引人注目。在大门入口或者各个组团的入口等醒目的位置可以用大片的色彩艳丽的地被来起引导行人路线的作用。参考图片: (1)矮牵牛和紫萼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烘托了环境气氛,并起到引导视线的左右。

(2)色彩浓郁 3、大量应用陶罐。这也是西班牙景观风格的造景元素之一。花坛里,草地上,拐角处,看似随其,实则独具匠心的陶罐摆设,令人赏心悦目,意趣盎然。参考图片: (1)陶罐里和草、卵石的结合,陶罐形态和大小各不相同。却组合自然。 (2)陶罐和水景、花卉的结合,更加趣味横生。卵石的颜色也搭配很好。显得水异常清澈。

4、多应用雕塑来提升项目的文化品味。雕塑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态度。特别是本项目有300多年文化历史的大枣园牌坊,可以用雕塑的形式来重现当年大枣园王家的良好教育氛围和传统,激励后代保持并发扬这种好学精神。 5、水景。项目中心有水主题公园。是整个项目的水的灵魂。各个组团都要有点状水景。配合雕塑,结合地势塑造各种各样的水景。如跌水,浅水游戏区,参考图片如下: 项目地势起伏大。可以做这样的跌水并结合小品景观。

世界与中国历史年代对照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玛雅的最后一个纪元开始于公元前3113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分为16个小国,最后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 耶路撒冷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 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 制共和国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 屈原(约前340-前278年) 楚国的诗人,作“楚辞”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公元前450 年米隆创作雕塑《掷铁饼者》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灭波斯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4-3世纪,玛雅人已应用了“0”这个数学概念 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14年开始筑秦长城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出生在意大利,发现杠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布匿战) 公元234年萨珊伊朗灭贵霜帝国 公元前150年亚力山德罗斯创作维纳斯

景观风格

一、泛东南亚: 主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以泰国和印尼最具代表性,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泳池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在东南亚热带园林中,绿色植物也是突显热带风情关键的一笔,尤其以热带大型的棕榈科植物及攀藤植物效果最佳。由于东南亚受多种宗教文化影响和当地文化相融合,雕塑小品较有地域特征。具有显著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开阔的沙滩和大海让人心旷神怡,休息小品布置随意丰富。 A泰式 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豪华的皇家园林风格,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自然式、规则式穿插其中,建筑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且体量较大,具有显著特征。特有的棕色、咖啡色以及实木、藤条的材质,通常会给视觉带来厚重之感。 一般元素:多层屋顶、高耸的塔尖,用木雕、金箔、瓷器、彩色玻璃、珍珠等镶嵌装饰。 宗教雕塑集中在佛教人物的表现上,用木材、金属、象牙或稀有石器和灰泥制成。 植物题材的花器、泰式凉亭、茂盛的热带植物。大型棕榈,椰子树、鸡蛋花、桂花、水景多且风格多样、马赛克铺装、大象花钵喷水、大象题材的雕塑 上木:,华棕、海枣,鱼尾葵、散尾葵、假槟榔、榕树,马蹄甲,大花 紫薇,旅人蕉,三角梅,鸡蛋花,黄间竹,合欢。 下木:苏铁,勒杜鹃,花叶榕,芭蕉,杜鹃,茶花,棕榈,桂花,变叶木,丝兰。 植被:红背桂,龟背竹,朱蕉,一叶兰,肾厥,鸭脚木,海芋,小叶女贞。 特点:由于泰国是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接轨碰撞的地区,因此泰式风格既有南方的清秀、典雅,又有北方的雄浑、简朴。既有北方民居喜欢私密的格局,又有江南宅第活泼的艺术风格,豪华的皇家园林风格,瑞象金壁与水榭曲廊相谐成趣,古木奇石同亭台楼阁常入皆景。 代表案例:万科深圳金域蓝湾一期、正荣福州润城 B巴厘岛风情 风格特征:形成于东南亚风情度假酒店基础之上,具相当高环境品质,空间富于变化、植被茂密丰富,水景穿插其中,小品精致生动,廊亭较多,具有显著热带滨海风情度假特征,相对泰式来说,巴厘岛风格更显自然、朴素及轻松随意。 一般元素:花园水景、游泳池、瀑布、喷泉,还有大大小小的百合花池、莲花池、气势宏大的无边水池。雕塑花园,种有莲花或百合的水院,或以种植花卉为主的花园、巴厘亭阁,莲花池畔的亭阁、茅草屋顶、木材、大量热带植物以椰子树为主。

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

中国政治制度与西班牙政治制度的异同西班牙采取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简而言之就是,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具体来说即为国王为国家元首与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理则是政府最高首脑,代表国家、政府负责治理国家并向议会报告工作。宪法承认并保证各民族地区的自治权。行政权由政府掌握,总理由国会多数党提名后由国王任命;立法权则由两院制的国会施行。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使立法权,审批财政预算,监督政府工作。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4年。司法领导机构是司法总委员会,由20名成员组成,最高法院院长兼任主席。司法机构分为司法法院和行政法院两大系统。最高检察机构是国家总检察院,下辖各级检察院及派驻各司法部门的检察官。西班牙的政党制度为多党制。 而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体即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统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它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我国政体的基本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班牙的政治制度存在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民主即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班牙的政治制度存在很多不同点。首先,体现的国体不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是人民民主专政,而西班牙的议会制君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