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看舌苔
中医看舌诊的方法

中医看舌诊的方法
中医舌诊超神奇!你知道吗?咱就先说说这看舌诊的步骤吧。
首先得找个光线好的地儿,让患者把舌头伸出来。
仔细观察舌头的颜色,是淡红、红还是紫暗呢?就像观察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一样。
接着看舌苔,厚不厚呀?是白苔还是黄苔呢?这就好比在分辨不同的土壤质地。
然后再看看舌头的形状,是胖大还是瘦小呢?哎呀,这就跟看不同形状的水果似的。
注意事项也不少呢!患者刚吃完饭可不行,那会影响舌头的状态。
还有啊,不能喝有色的饮料,不然舌头颜色都被弄乱啦。
你想想,要是刚喝完一杯浓浓的咖啡就看舌诊,那能准吗?
舌诊安全得很呢!又不用打针吃药,就是看看舌头而已。
稳定性也不错,只要操作规范,不同的医生看也能有比较一致的结果。
那舌诊都啥应用场景呢?身体不舒服去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常常会看舌诊。
平时自己也可以观察观察舌头,要是发现不对劲,赶紧去问问医生。
这多方便呀!优势也很明显,简单直观,能快速了解身体的大致情况。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人总觉得没精神,去看中医。
医生一看他的舌头,舌苔厚腻,颜色偏暗。
结合其他症状,判断是体内有湿气,还有点血瘀。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再看舌头,明显有了变化,人也精神多
了。
你说神奇不神奇?
中医舌诊真的是个超棒的诊断方法呀!它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为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寒热辨证中望舌苔应用
舌苔颜色
寒证舌苔多呈白色,热证舌苔多呈黄色或灰黑色。
舌苔润燥
寒证舌苔多润泽,热证舌苔多干燥。
舌苔厚薄
寒证舌苔多较薄,热证舌苔多较厚。
虚实辨证中望舌苔应用
证舌苔多粗糙。
舌苔分布
02
虚证舌苔多均匀分布,实证舌苔多分布不均。
舌苔剥脱
03
虚证舌苔易剥脱,实证舌苔不易剥脱。
舌苔微生物群落与口腔健康关系
舌苔微生物种类
舌苔上定植着多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一些与口腔疾病的 发生密切相关。
口腔健康与舌苔微生物平衡
正常的舌苔微生物群落对维持口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平衡被 打破,可能导致口腔疾病的发生。
舌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
研究表明,舌苔中的某些微生物与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和发展密切相关。
案例二
患者,女,30岁。因胃脘胀痛、嗳气反酸就诊。望诊见舌苔白厚腻,舌 质淡。结合其他症状,诊断为脾胃湿热证,治以健脾和胃、清热化湿之 法。
案例三
患者,男,60岁。因水肿、腹胀、尿少就诊。望诊见舌苔灰黑而润,舌 质淡胖。结合其他症状,诊断为脾肾阳虚水泛证,治以温补脾肾、利水 消肿之法。
04 望舌苔在中医辨证中作用
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提高准确率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在望舌苔的同时,结合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其他中医诊断方法,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舌苔等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如舌诊仪等现代科技手段,可辅助中医医师更准确地判断舌苔变化。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中医诊断学望舌苔
contents
目录
• 舌苔基本概念与意义 • 正常舌苔特征及其变化 • 异常舌苔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 望舌苔在中医辨证中作用 • 现代医学对舌苔认识与研究进展 • 提高望舌苔技能和实践经验分享
舌苔诊视大全

舌苔诊视大全(2011-05-06 10:08:39)转载▼标签:分类:中医学习舌苔舌诊湿气寒湿中医湿热五脏育儿舌苔病情辨别法黑苔的出现往往表示病情较重,或者是抗生素过度使用,也可能是口腔卫生不良引起。
可以用黄连10克煎汁涂在黑苔上,一日多次,如黑苔变短变软,颜色变淡或消失,则说明这种黑苔是口腔卫生不良所造成。
否则应找与病因。
舌苔菱形剥落辨病法在舌面中央出现一块菱形剥落区,很可能有糖尿病存在。
此刻如同时存在多食善饥、口渴、消瘦等症状则更应引起重视。
草莓舌辨病法患者出现舌面乳头增大、红肿,样子像红色的草莓即称作草莓舌。
此刻如伴见高热及皮肤生出猩红色密集细小疹点等症,很可能患上了猩红热病——得了这吃饭就是受罪。
花剥舌苔辨病法花剥舌苔又称地图舌苔,它表现为部分舌苔剥脱露出红色舌质。
小儿出现该苔往往是体质不佳的表现,这类儿童常常有过敏体质,容易患哮喘、奶癣等过敏疾病。
小儿偏食、不爱吃新鲜蔬菜者,或者营养不良、贫癣肠有寄生虫及经常感冒者也易见到剥苔。
成年人见到该苔则是阴虚血亏的表现;舌前端见花剥为心阴不足;舌根部见花剥为肚肾阴虚。
舌底静脉辨病法上卷舌尖可见两盆腔静脉行于舌底,正常人仅隐隐显于舌下。
如果其直径超过2.7毫米,其长度超过舌尖与舌系带终点连线的五分之三即为病态,有时还可同时见到舌边青紫斑或众多小血管丛。
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瘀阻现象。
在血液检验上常可存在血球压积、血粘度等指标异常。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1)香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
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
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肚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夜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业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图文并茂)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图文并茂)医学交流平台 2022-06-27 12:10 发表于广东中医之声关注中医之声,传承伟大中医药事业!公众号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三大舌质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一、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
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切记要循序渐进的补血。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多为脾虚湿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二、齿痕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内盛。
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2)舌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
(3)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这类患者属于比较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早去医院就医。
三、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色淡。
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
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
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看舌苔辨疾病

看舌苔辨疾病看舌苔辨疾病2010-11-10 21:27:41 39健康浏览次数:1459 评论0条【大中小】正常舌苔:舌体应该是大小适中、舌体柔软、淡红润泽、伸缩活动自如、说话口齿清楚,而且舌面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口中没有气味。
可是一旦患了病,舌质和舌苔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对于疾病,许多人都希望做到未雨绸缪。
其实,生活中只要学会看自己的舌头,就可大致辨知身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判断出一些疾病。
临床上会通过观察舌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来判断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
中医常把舌苔称为'中医的胃镜’,把舌头变化当做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舌象一:舌苔白厚】少食寒凉节制饮食坚持锻炼显示病症: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病尚在表,还未里传,且病邪较轻,脏腑之气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
若舌苔发白变厚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痰湿较重,要引起注意。
舌苔发白表明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冰箱里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舌体胖大,舌苔白厚多见于身体肥胖、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水肿、痰湿内盛的患者。
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也常见厚白腻苔。
专家建议:白舌苔患者日常应少食寒凉之物,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此外对于白苔厚腻、身体肥胖的患者应节制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山药、薏米、山楂等都有很好的健脾化湿疗效,少食肥甘之品。
并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舌象二:黄白色舌苔黏黏厚厚】饮食清淡健胃消食显示病症:如果舌头上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同时胃口不好,大便干燥。
专家解读: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发生紊乱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专家建议:出现如上情况,要注意饮食要相对清淡些。
如果出现积食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服用一些消食的药物或食物,比如山楂、蘑菇、萝卜。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局部。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管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 无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枯槁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假设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辨舌苔,识病情

辨舌苔,识病情作者:魏长空健康状态下,年轻人舌苔薄白,舌体粉红。
舌苔不正常,西医有许多方法去判断,比如看厚度,看面积,还有一种是看颜色。
上图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由轻到重,1,白色,2,黄色,3,棕色,4,黑色。
这种舌苔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口腔其他地方的粘膜,表面平整光滑(下图左上),舌头背面的粘膜却是沟壑起伏容易藏污纳垢(下图左下),尤其是靠近嗓子的部位,不容易清洗,是细菌最喜欢的栖息地。
口腔问题造成的口臭,超过一半就是这个部位的细菌增生引起的。
舌头表面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周病里的细菌太多,也会随着唾液迁移到舌头背面。
无论细菌哪里来的,在舌头背面越积越多,舌苔会加厚好几倍。
时间长了,颜色也有变化,比如粘性牙霉菌多了,舌苔白色,表面有粘乎乎的东西。
拟杆菌多了,产黑色素,舌苔就是黑色的。
另外,舌苔里还有许多残渣,比如脱落的上皮细胞,食物残渣,人体的代谢产物和牙周病里跑出来的白细胞。
它们和增生或者迁移来的细菌一道组成了厚腻的舌苔。
所以,舌苔厚腻,是一种口腔细菌生态的失衡现象。
舌苔上细菌聚集增生形成堰塞湖,可以随着唾液向咫尺之遥的牙龈和扁桃体迁移,引起牙龈炎和扁桃体炎。
因此,舌苔厚腻虽然不是一个病,对特是刮舌器和氯已定漱口清洁舌苔。
1,刮舌器:最好在早晨空腹刷牙后,因为舌头后面1/3是细菌聚集的重灾区,所以,舌头要尽量往外伸,刮舌器要尽量往里伸,对着镜子看准舌苔最厚的地方,用刮舌器由后向前慢慢刮,如此循环几次,直到没有残渣可以刮下来为止。
这个过程会有作呕的感觉,位置和力度需要自己摸索一下。
如果作呕的感觉比较严重,或者找不到刮舌器,也可以用软毛的牙刷刷舌苔。
单纯的刮舌可以减少40%的舌苔,成功的关键一个是尽量往里刮,一个是尽量早点治疗。
早晨起来看到舌苔,舌头要尽量往外伸,注意舌根的位置。
如果有变白变厚的现象,而且刷牙吃饭以后还是消不掉,就需要开始清洁舌苔了,等颜色变了或者舌头前面都开始变厚,往往比较晚。
医宗金鉴舌诊口诀

医宗金鉴舌诊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医宗金鉴舌诊口诀”:1. 《看舌色》一看舌尖红又红,心肺有热在其中。
二看舌中黄又黄,胃肠积热要提防。
三看舌根白又白,肾阳不足身体弱。
四看舌边紫又紫,气血不畅瘀滞起。
舌尖红如草莓样,心火旺来脾气躁。
舌中黄厚苔如腻,消化不好胃口差。
舌根白厚阳气虚,手脚冰冷常乏力。
舌边紫暗有斑点,气血瘀阻经络乱。
正常舌头淡红色,薄白舌苔又均匀。
2. 《辨舌苔》一瞧舌苔薄又薄,身体还算挺不错。
二瞅舌苔厚又厚,湿浊内阻胃口臭。
三看舌苔白又白,寒证常见要明白。
四观舌苔黄又黄,热证来袭别慌张。
舌苔薄白如雪花,健康之象笑哈哈。
舌苔厚腻像奶酪,饮食不当要改掉。
舌苔白滑寒邪侵,保暖添衣暖身心。
舌苔黄燥火气大,多喝水来多吃瓜。
3. 《观舌形》一观舌头胖又胖,多是脾虚湿邪荡。
二察舌头瘦又瘦,阴虚火旺常守候。
三望舌头有齿痕,脾气虚弱湿缠身。
四审舌头裂纹深,阴津亏损要养神。
胖舌就像大面包,行动迟缓懒得跑。
瘦舌好似小竹条,燥热内生把水烧。
齿痕舌像锯齿样,湿气太重没商量。
裂纹舌如旱地沟,滋阴润燥不能丢。
4. 《察舌态》一查舌头伸又伸,灵活自如神气存。
二探舌头颤又颤,肝风内动要防范。
三验舌头歪又歪,中风先兆别瞎猜。
四视舌头短又短,心窍闭阻病情险。
舌头伸出像小鱼,健康活泼笑嘻嘻。
舌头颤抖似筛糠,气血不足风邪狂。
舌头歪斜不正中,脑血管病来势凶。
舌头短缩难伸展,病情危重快救援。
5. 《识舌下》一看舌下脉络清,气血通畅身安宁。
二瞧舌下脉络紫,瘀血阻滞病来欺。
三望舌下脉络粗,气血不畅堵路途。
四审舌下脉络迂,久病成瘀要去除。
舌下脉络如丝线,清晰可见很自然。
舌下紫暗像青筋,疼痛瘀阻要当心。
脉络粗大有结节,气血凝滞病难歇。
脉络迂曲如蛇行,活血化淤早进行。
6. 《诊舌面》一诊舌面光又光,阴津亏损营养伤。
二断舌面糙又糙,热盛伤津火在烧。
三判舌面滑又滑,水湿内停痰饮下。
四测舌面涩又涩,气滞血瘀循环差。
舌面光滑像镜子,口干咽干没津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怎么看舌苔中国口臭治疗网专家经过长年临床总结,总结出了以下的舌苔与人体内象的观测方法.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
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
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
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
”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
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
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
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
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
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
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
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
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
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
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
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
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14.淡红舌黄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舌苔厚、白腻、上腹饱胀,大多是消化不良的缘故。
出现消化不良,首先应调节饮食习惯,如减少食物的量,每次进食可以少吃一些,宁可多吃几次,同时饮食宜清淡,刺激性的食物、饮料要少吃或不吃,如果效果还是不好,可以服用一些抗酸药、帮助消化的药物。
另外,吸烟、精神紧张、压力大都会增加胃肠负担,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应进行纠正。
<br> <br> 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咽喉炎等,这些问题都应去口腔科检查、治疗。
另外,消化不良也会引起口臭,这种就要治疗消化不良。
对于疾病,许多人都希望做到未雨绸缪。
其实,生活中只要学会看自己的舌头,就可大致辨知身体的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判断出一些疾病。
临床上会通过观察舌体不同部位的变化,来判断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
中医常把舌苔称为‘中医的胃镜’,把舌头变化当做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舌象一:舌苔白厚】少食寒凉节制饮食坚持锻炼显示病症: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病尚在表,还未里传,且病邪较轻,脏腑之气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
若舌苔发白变厚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痰湿较重,要引起注意。
舌苔发白表明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冰箱里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舌体胖大,舌苔白厚多见于身体肥胖、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水肿、痰湿内盛的患者。
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也常见厚白腻苔。
专家建议:白舌苔患者日常应少食寒凉之物,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此外对于白苔厚腻、身体肥胖的患者应节制饮食,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山药、薏米、山楂等都有很好的健脾化湿疗效,少食肥甘之品。
并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舌象二:黄白色舌苔黏黏厚厚】饮食清淡健胃消食显示病症:如果舌头上看到有一层厚厚的黄白色垢物,舌苔黏黏厚厚,不易刮去,口中有一种又酸又臭的秽气味道,同时胃口不好,大便干燥。
专家解读: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平时饮食过量,或进食油腻食物过多,脾胃消化功能差或发生紊乱引起的,老百姓管它叫积食。
专家建议:出现如上情况,要注意饮食要相对清淡些。
如果出现积食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服用一些消食的药物或食物,比如山楂、蘑菇、萝卜。
大便特别干燥时,可以适当用些泻药。
【舌象三:舌苔发黑】积极治病谨遵医嘱显示病症:极热和极寒都可引起黑色的舌苔,当然,染色舌除外。
生活中,如果吃了某些药品或食物,往往也会使舌苔变色,但这些均不属于病苔。
一般来讲,染苔的色泽比较鲜艳而浮浅,而病苔不易褪去,可以利用这一点进行区别,千万不要将正常的舌苔误认为病苔而虚惊一场。
专家解读:黑苔,往往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人的舌象。
黑苔的人应重视所患疾病的治疗,以期早日康复。
专家建议: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黑苔,所以对待黑苔要谨遵医嘱,看病情进行调理。
【舌象四:舌苔剥落无舌苔】补充气血增强免疫显示病症: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称为剥(落)苔,舌苔全部脱落,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又叫‘镜面舌’;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
专家解读:剥苔表示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是全身虚弱的一种表现。
专家建议:无苔的患者,饮食宜清淡,不宜暴饮暴食及食用生冷、燥热及难消化的食物。
多食具有健脾益胃的蔬菜、水果,如山药、薏米等,可服用健脾丸、生脉散等药物。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温馨提醒刮舌苔只是去除表面现象舌苔异常是身体内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要去看中医,最好不要刮舌苔。
因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看舌象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病人的舌苔和舌质可看出身体变化。
很多老年人清晨有刮舌苔的习惯,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刮舌苔并不是科学的行为。
刮舌苔不能起到清除口腔细菌,相反这种行为还会破坏到舌头上的“舌乳头”。
每个人的舌头上都长有许多极小的“舌乳头”,舌乳头中又有很多辨别味道的味蕾,有了味蕾,才能分辨酸甜苦辣。
经常刮,容易使舌背部发木,味觉减弱。
此外,刷舌苔只是去除表面现象,内在疾病不能得到治疗。
因此,舌苔异常,应及时诊治所患疾病。
看舌苔辨疾病,清晨起床时观察2008-09-03 13:47:43 来源: 网易女人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来源:好孩子育儿网清晨起床观察孩子的舌质、舌苔,经常能看到时黄、时厚、时白、时红……医生说,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的信息,平时多多注意观其变,能起到早日防病治病的作用。
西医:舌苔若不是淡红色就有问题舌质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即舌体。
舌苔则是舌面上附着的一层薄白的苔状物。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着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