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油仪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红外测油仪操作规程

红外测油仪操作规程

红外测油仪操作规程
《红外测油仪操作规程》
一、前言
红外测油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油品余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使用人员的安全,制定了以下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1)检查仪器是否完好,保证没有损坏或松动。

(2)将仪器放置在水平台上,保证仪器稳定。

(3)确认测量区域没有明火或明线,确保安全。

2. 开机操作
(1)插上电源,确保电源线接触良好。

(2)按下开关按钮,待显示屏亮起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 测量操作
(1)打开油品容器,将红外测油仪的探头轻轻放入油品中。

(2)等待数秒钟,让仪器进行测量。

(3)观察显示屏上的数字,记录下油品的余量数据。

4. 关机操作
(1)完成测量后,将探头从油品中取出。

(2)按下关闭按钮,待显示屏熄灭后断开电源。

5. 仪器维护
(1)使用完毕后,清洁仪器外部,保持整洁。

(2)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和探头,确保无松动或损坏。

(3)保持仪器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或灰尘。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油品的溅漏,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2. 操作人员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或水汽影响测量结果。

四、结语
以上是关于红外测油仪操作规程的详细介绍,希望使用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使用人员的安全。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全自动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方法

全自动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方法

全自动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方法
全自动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准备工作:将红外测油仪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并连接好电源线。

打开红外测油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其进行自检。

2. 选择合适的检测油品:红外测油仪可以用于检测各种类型的油品,但需要根据不同的油品类型来选择相应的检测模式。

将待测油品倒入红外测油仪的样品池中,并注意不要溢出。

3. 根据红外测油仪的使用说明,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并按下开始测量的按钮。

等待红外测油仪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测量时间不会太长。

4. 当红外测油仪完成测量后,读取其显示屏上的测量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记录或处理。

5. 关闭红外测油仪的电源开关,并进行清洁和维护。

使用红外测油仪时,需要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并根据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精度和稳定性。

斯派超红外测油仪使用说明书

斯派超红外测油仪使用说明书

斯派超红外测油仪使用说明书斯派超红外测油仪使用说明书一、引言斯派超红外测油仪是一种先进的油品质量监测工具。

本说明书将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使您能够轻松并正确地操作和利用该仪器,从而实现高效的油品质量管理。

二、仪器背景斯派超红外测油仪基于超红外技术,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油品中的各种参数,包括粘度、抗氧化性、污染物含量等。

采用此仪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使用斯派超红外测油仪之前,必须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良好,并确保仪器平稳放置。

2. 样品准备将待测油品样本准备好,并确保样品温度与仪器要求的温度范围相符。

同时,还需注意避免样品污染及水分的干扰。

3. 仪器操作a. 打开仪器电源,并根据仪器屏幕上的指引进行操作。

b. 选择所需的测定参数及检测类型,如粘度、抗氧化性等。

c. 将待测样品滴在仪器的测量区域,并等待仪器自动完成测试。

d. 根据仪器显示的结果进行判读,如有需要,可以保存结果供后续参考或导出数据。

4. 日常维护a.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测量区域,确保仪器精度和可靠性。

b. 定期校准仪器,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c. 注意仪器存放环境,避免潮湿和高温等有害影响。

四、使用注意事项1. 请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按要求正确操作。

2. 使用前请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故障引起的误操作。

3. 请勿将仪器暴露在潮湿或者高温环境中,以保证其寿命和准确性。

4. 使用过程中如遇到任何异常情况,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

5. 请定期进行仪器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五、总结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管理,斯派超红外测油仪将对您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帮助您提高油品质量管理水平和维护设备的效率。

希望以上使用说明能为您提供清晰、具体的操作指引,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

如需更多细节,请随时参考说明书或联系我们的售后服务团队。

使用红外测油仪测量土壤中油分的步骤及示例 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使用红外测油仪测量土壤中油分的步骤及示例 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使用红外测油仪测量土壤中油分的步骤及示例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使用红外测油仪测量土壤中油分的步骤及示例一、试验所需:1、红外测油仪2、4cm光程比色皿3、烧杯,量筒,移液管等4、四氯乙烯5、无水硫酸钠二、使用红外测油仪测量土壤油分步骤:1、取土壤样品,记录质量。

2、将已知质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烧杯,然后加入已知体积的四氯乙烯萃取。

3、充分萃取之后,取萃取液的上清液,记录上清液的体积。

上清液加入无水硫酸钠除水。

4、上清液倒入比色皿,放入仪器测量。

5、假如浓度过高,需要稀释测量。

6、测土壤时,萃取比设置为1:1、三、示例:1、取土壤样品10g。

(假设这10g的土壤样品中含有100mg的油)2、将10g的土壤样品放入烧杯,然后加入100ml的四氯乙烯充分萃取。

(此时100mg的油被100ml四氯乙烯萃取,油转移到了萃取液中,浓度为100mg/0.1L(即100ml)=1000mg/L)3、取萃取液的上清液50ml至新的烧杯中待用。

(上清液中油分浓度为1000mg/L)4、①直接测量,将上清液倒入比色皿中,直接测量。

(此时直接测量是测量不到结果的,由于浓度太高,超量程了,转为第二步,稀释测量)②假如超量程了,需要稀释测量,稀释的时候需要记录稀释前的上清液体积,比如取了5ml的上清液,然后又加入了95ml的四氯乙烯,相当于稀释了20倍,记录稀释倍数。

然后将稀释后的萃取液倒入比色皿测量。

(取5ml的上清液,上清液的浓度为1000mg/L,然后加入95ml的四氯乙烯稀释,5/(5+95)=20,稀释了20倍,此时萃取液中的油分浓度变为了50mg/L,倒入比色皿可以直接测量。

)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测量土壤的时候,和萃取比没有关系,所以不需要设置萃取比,萃取比应为1:1、反推一下:后稀释测量,测得了油分浓度为50mg/L,这个浓度单位是质量/体积,然后稀释了20倍,乘以20,为1000mg/L,乘以四氯乙烯的体积,计算出质量,1000mg/L*0.1L=100mg,这个就是终10g土壤里边含有的油分,即该10g的土壤中含有100mg的油分。

关于红外测油仪的使用介绍 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关于红外测油仪的使用介绍 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关于红外测油仪的使用介绍红外测油仪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红外测油仪是应用于红外光度法进行测油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疾控中心、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

红外测油仪是集光学、分析学、电子学、机械学于一体红外测油仪是应用于红外光度法进行测油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疾控中心、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

红外测油仪是集光学、分析学、电子学、机械学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因此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有着严格的条件要求和操作流程,下面就给大家认真介绍一下。

一、红外测油仪操作步骤:1、开机首先打开红外测油仪,然后打开电脑主机和显示器。

在关机时,首先关闭计算机,然后再关红外测油仪;2、打开测定的程序软件点击桌面的软件,打开程序页面,选择测量目标——测量水中油——总油3、调整满度在比色皿中放入试剂空白(一般为四氯化碳,放好比色皿(标准比色皿的侧面有一个标记,每次空白调零和测量样品时要使用同一只比色皿,并且依据比色皿侧面的标记确保每次放入比色皿槽的方向一致;比色皿放入仪器后用手在上方按一下,确保比色皿已经放到比色皿槽的底部,点击页面上方的调整满度,系统自动检测试样的透光度,调整满度在77%—80%,并且满度稳定后才可以开始下一步的操作。

4、建立平台点击页面上方的建立平台,就会显现被测样品的注册表可以编辑测试样品的信息(如样品名、编号、水样体积,萃取剂体积等、,编辑好按确定,系统就会自动对空白样品进行检测,并保存空白值。

5、测量样品在操作页面的空白处,点击一下,也同样会显现北侧样品注册表,对测试样品的编辑确定,进行样品的测量。

测量一个样品大约需要四十秒,当页面显示“请等待”时,要耐性的等候仪器的反应,然后测试结束后,页面会显示三个特征波长的吸光度和然后计算的被测样品的含油量(mg/l、。

6、关机二、红外测油仪使用时应注意事项:1、使用或存放红外测油仪时,在无腐蚀性的气体环境中,室内通风良好、无尘。

2、仪器应预热30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是怎样的

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是怎样的

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是怎样的红外测油仪的定义红外测油仪是一种利用红外传感器技术,测量润滑油中包含的有机化合物含量(或称油中挥发物含量)的设备。

红外测油仪的工作原理红外测油仪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技术的设备。

该设备通过测量润滑油中有机化合物所产生的红外光谱信息,来计算出其具体含量。

具体来说,红外测油仪是将润滑油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中的有机化合物挥发到一定程度。

然后通过射入的红外光束在样品中产生的吸收谱,经过仪器内部的光谱处理、易用的界面,计算出润滑油中有机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红外测油仪的使用步骤使用红外测油仪进行测量时,需要先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步骤一:样品准备•将润滑油样品搅拌均匀;•取约50ml样品倒入洁净试管中;•在润滑油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使润滑油中的有机化合物充分溶解。

步骤二:加热操作•将润滑油样品溶液放入红外测油仪的样品位中;•调整设备的温度至指定的加热温度。

步骤三:取样•等待设备预热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取样;•点开开始按钮后,样品会被射入一束红外光,并在光谱仪中产生吸收谱;•样品浓度的计算会自动完成,并显示在电子屏幕上。

准确度和误差控制红外测油仪具有高精度、高效能、低成本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该仪器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误差,保证准确度。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误差控制方法:•样品准备及加热时,必须仔细遵循规程,避免误差的产生;•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使用的样品需要具有代表性,避免样品因为存放时间太久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质量发生变化;•样品加热过程中应避免不必要的震动抖动。

结论红外测油仪是一种非常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用仪器,具有快捷、准确、方便、易用等特点,使用非常广泛。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遵守操作规程,控制误差,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减少误差的产生,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红外测油仪作业指导书

红外测油仪作业指导书

红外分光测油仪作业指导书1.目的建立LBG-125U红外分光测油仪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实施办法。

2.适用范围适用水体、气体、固体中有机物质的测量。

测量项目有: 总油、动植物油等。

3.操作步骤3.1 萃取器使用方法取500ml水样和50ml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从上部瓶中间口倒入底部瓶中, 打开真空泵, 将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和水样通过细孔全部吸到上部瓶中。

由于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比水重, 沉积在底部, 细孔管将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从底部瓶吸到上部瓶时水样必须经过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得到部分萃取。

然后将真空泵转换成加压, 将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和水样通过细孔射流, 激烈碰撞底部出口阀玻璃壁, 可使水和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颗粒小到微米级, 增大了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与样品的接触面积, 达到了充分的萃取目的, 反复操作3次, 不能抽空, 萃取结束。

注意:萃取前如果水样有悬浮物, 需过滤后再用。

萃取器的玻璃仪器可用纯水冲洗。

3.2 操作前试剂检验3.2.1 打确认仪器电源线和电脑电源连接好, 打开仪器和电脑开关, 开机密码123, 进入主界面, 预热2小时。

3.2.2 双击《吉林北光》图标进入系统, 进入主界面点击任意处, 选择《测量样品》, 点击《*************》回车。

选择萃取剂, 密码是“吉林北光”, 后点击“知道了”, 多次点击《确定》。

3.2.3 进入测量界面点“测量目标”, 以《测量水中油》为例, 选《测量水中油》, 点《矿物油(总油)》。

3.2.4 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的检验由于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纯度波动较大, 严重的影响测量工作。

无论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的纯度级别多高, 在使用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之前, 一定要检验。

检验方法: 打开仪器电源, 将四氯化碳或四氯乙烯置入比色皿放入仪器中, 调整仪器满度在80%或95%, 点“确定”, 点空白区, 再点“建立平台”后点击“需要”等待扫描, 观察测量的图形, 与标准图形相对照(在软件中)。

简单说明红外分光测油仪的使用步骤

简单说明红外分光测油仪的使用步骤

简单说明红外分光测油仪的使用步骤红外分光测油仪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测量,经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可显示并打印样品光谱及吸收峰的波数位置,能迅速、准确地测出水体中油份浓度的全部含量。

红外分光测油仪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等各种水体及土壤中石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及总油含量的监测,同时也是烟气(饮食行业油烟)含油量监测国家标准推荐的仪器。

此外,还可用于有机试剂纯度检测及含各种不同C-H键有机物总量和分量的测量。

采样: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试验室内再分样。

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作一标记,用以确定样品体积。

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在水下20~50cm处取样。

当需要报告一段时间内油类物质的平均浓度时,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而后分别测定。

样品保存:样品如不能再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盐酸酸化至pH≤2,并在2~5℃下冷藏保存。

萃取:将500mL的水样全部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四氯乙烯,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开启活塞排气。

静置分层后,将下层四氯乙烯(或四氯化碳)放至1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除水。

对于含油量较少的水样,水样可取1000mL或更多,四氯乙烯取25mL。

测定:1、输入所用水样和四氯乙烯(或四氯化碳)的体积并点击计算萃取比2、样品测定将四氯乙烯(或四氯化碳)倒入参比比色皿,点击"空白调零",待测量完成,将萃取液倒入样品比色皿,点击"测量样品",得到样品浓度值(总油)。

如果还需要进一步测量矿物油含量,倒掉此溶液,清洗比色皿后倒入经硅酸镁吸附后的滤出液,点击"测量样品",得到矿物油的含量。

总油减去矿物油含量为动植物油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外型尺寸 550cm × 380cm × 150cm
8.重量 15Kg
9.电源 (220±22)V (50±1)Hz 35VA
4
XXX 仪器有限公司
四、 工作原理
XXX 型红外测油仪说明书
当某单色光通过被测溶液时,其光能就会被吸收。光能被吸收的强弱与
被测溶液的浓度成比例,符合比尔定律
A= log (1/T)=log(I0 / I) 式中:T ---------- 透过率
脑没有 RS232 接口,可选用我公司的 USB 转 RS232 电缆。连好后,
将电缆上的固定螺丝拧紧,取出电源线连接仪器和电源插座。
USB 转 RS232 电缆需要安装驱动软件,驱动程序在随机光盘上,
安装方法参照随机光盘上的 oil_help.chm 帮助文件。
打开电源开关,则看到仪器后面有灯光闪烁,仪器开始调整光学
I0 ---------- 入射光强度 I ---------- 透射光强度 A --------- 吸光度 石油类物质浓度计算公式为:
C=X×A2930+Y×A2960+Z×(A3030-A2930/F) 式中:C 为油分浓度
A2930 A2960 A3030 为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X、Y、Z、F 为校正系数 先测总含油量 C总 ,再将萃取液通过硅酸镁吸附,分离除去极性 的动植物油类物质,以同样方法测量,得到石油类的浓度 C石油 ,那么动 植物油的含量为:
<0.002mg/L(水样,采用萃取比 100:1,5cm 石英比色皿)
2.重复性
≤1% (对 20mg/L 油样)
3.线性
R>0.999
4.波数范围
3400cm-1~2400cm-1
5.吸光度范围 0.0000~3.000AU
6.基本测量范围 0.15 mg/L~100mg/L ( 5cm 比色皿)
光谱特点要求,稳定性好,信噪比高。
2.采用电调制光源,即降低了光源发热强度,以利于系统散热,同时由于无
机械切光运动器件,从而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可靠性。
3.传感器信号处理采用锁相放大电路,提高了仪器信噪比和最低检出限。
4.独特的比色池结构设计,适用 1 到 5 厘米任何比色皿。
5.结构简单,仪器光学系统、电气系统自成一体,集成化程度高,从而提高
石油类的定义是:在标准“GB/T16488-1996”规定的条件下,用 CCl4 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 2930cm-1、2960cm-1 和 3030cm-1 全 部或部分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动植物油的定义是:在标准“GB/T16488-1996”规定的条件下,用 CCl4 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
9.1 仪器正常使用环境条件....................................................17 9.2 运输及存储........................................................................17 附录一 装箱单 .....................................................................................18
工作站基本配置是由一台 586 以上微机、WINDOWS XP 操作系 统组成(不推荐 Windows98),本软件为绿色软件,无需安装,只需 从随机光盘上将 oil.exe 文件拷贝到硬盘上,放在桌面、C 盘或 D 盘都 可以,然后双击图标运行即可。
对于使用 Windows98 的用户需安装工作站软件,在随机光盘的 oilwin98 文件夹里,双击 setup.exe,根据提示即可安装。 工作站软件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了仪器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6.操作简单,只需点按一下鼠标即可完成一次油样的测定。
7.测量速度快,测量一次样品仅需 1 分钟。
8.软件功能强大,测量数据及谱图可以保存到硬盘,随时可以查询、打印谱
图,并具有自动调零、回归方程计算等功能。
三、主要技术指标
1.检出极限
<0.12mg/L(CCl4萃取液,用5cm石英比色皿直接测量)
系统,30 秒后可听到仪器内蜂鸣器“嘟”的一声长鸣,说明仪器已准
备就绪,可以与电脑联机进行相关操作了。
7
XXX 仪器有限公司
XXX 型红外测油仪说明书
工作站软件会自动查找通信接口,自动判断是否已连接测油仪。 每次开机需先开测油仪,待听到一声长鸣声后再打开工作站软件。
注意!严禁在仪器和电脑通电的情况下连接通信电缆,否则极易 损坏设备。 6.2 工作站软件结构及安装
5
XXX 仪பைடு நூலகம்有限公司
XXX 型红外测油仪说明书
P -------- 姥鲛烷(或异辛烷) T --------- 甲苯(或苯) A --------- 各波数处的吸光度 以四氯化碳为溶剂配置苯、异辛烷、正十六烷溶液,浓度分别为 80 mg/L、20 mg/L、20mg/L,用 4cm 比色皿测定红外光谱的吸收值,对正十六烷 溶液,由于其芳香烃含量为零,即:
2 XXX 仪器有限公司
XXX 型红外测油仪说明书
一、 概述
传统的成分分析先取样再以定性方式量测,时间长且无法及时得到测 量数据。而大多数物质的分子官能基能吸收红外光,利用光谱能量的吸收与 转换很容易进行内部成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红外测油仪正是以此为 基本原理,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测量,经对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可显示并打印 样品光谱及吸收峰的波数位置,能迅速、准确地测出水体中油份浓度的全部 含量。
A3030-A2930/F=0 将正十六烷(H)及异辛烷(P)及苯(T)溶液在波数 2930cm-1、 2960 cm-1、3030 cm-1 处测得吸光度,带入上述公式可求得 X、Y、Z、F 值。
五、仪器结构
仪器由光学系统、电气系统、微机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光学系统由光源、准直物镜,反射镜、比色皿池、光栅、成像物镜、滤 光片,热释电探测器等组成。 主机电气系统包括调制光源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波长定位电路、 信号放大处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单片微机系统等。 微机控制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控制软件、测量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文件 管理、打印报表等部分。
图1
整机框图
6
XXX 仪器有限公司
XXX 型红外测油仪说明书
图2
光学原理图
六、使用方法
6.1 仪器安装
打开包装纸箱,将仪器取出,放置在工作台上,有条件的实验室
可放于通风橱内,或在仪器上方装一吸排油烟机。
取出比色皿盒,放置在安全位置。用随机带的通信电缆将仪器后
面的通信接口和电脑连接,电脑端是连在 9 针的 RS232 接口上,如电
C动植物 = C总 - C石油
校正系数计算公式:
F=A2930(H)/A3030(H)
C(H)=X×A2930(H)+Y×A2960(H)
C(P)=X×A2930(P)+Y×A2960(P)
C(T)=X×A2930(T)+Y×A2960(T)
+Z×[A3030(T)-A2930(T)/F]
式中: H -------- 正十六烷
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推荐方法,制定并颁布了以红外 光度法为基础的“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国家标准。该标准包括两种方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 红外光度法,但在我国目前大多数都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
主要应用领域: 红外测油仪不仅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
6.1 仪器安装………………......................................................7 6.2 工作站软件结构及安装........................................................8 6.3 波长零点设置.......................................................................9 6.4 芳烃阀值..............................................................................10 6.5 清屏......................................................................................11 6.6 调零点选项..........................................................................11 6.7 测标样选项..........................................................................11 6.8 测样品选项..........................................................................11 6.9 扫描参比 ............................................................................12 6.10 测量样品............................................................................11 6.11 文件管理............................................................................11 6.12 计算回归方程....................................................................13 6.13 四氯化碳纯度检验............................................................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