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示儿PPT6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7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7张PPT)
《示儿》
示儿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 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 嘱。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 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 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不能看到祖国统一

这首诗中作者因 作者强烈的爱国之心

而 “悲”;表达了
1、背诵、默写《示儿》。 2、课外收集有关陆游的古诗。
谢谢!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榕树因为扎根于 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 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 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 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 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而不可夺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 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 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 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身而身存。非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 之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 将救之,以慈卫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 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落叶——树叶撒下 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 和行动。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最初的梦想紧握 让一切都曾失去过。谁不曾迷茫?谁有不曾坠落呢?安逸的日子谁不想有呢?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一 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乐理知识和乐器为我的音乐梦想插上了一双希望的翅膀。长大以后,我要站在真 风采,为大家带来欢乐。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 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一个人有钱没钱不一定,但如果这个人没有了梦想,这个人穷定了。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 事实。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示儿》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示儿》课件
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三、“悲”字是诗眼,最能表达诗人当时的 心情,陆游当时悲的是失地没有收复,国家 不能统一,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国家 统一的爱国情怀。
课堂练习
死去___元__知__万__事__空______, 但悲___不__见__九__州__同_______。 ___王__师__北__定__中__原__日_______, 家祭___无__忘__告__乃__翁_______。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是

组词:乃是 乃至

播 放
造句: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
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它。
书写指导:注意先写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撇不出 头。
注意红色部分,不要写错哦

不要少写“一点”

这里是横折折钩
趣识字——祭
本义: 祭祀。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右边表示滴血的肉, 规
左边是一只手,左

右放在一起表示手

持鲜肉,进行祭祀。
主旨提炼
一、《示儿》是宋朝诗人陆游临终 前写给儿子的,相当于遗嘱。全诗写出 了诗人临终前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 达了他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 国的强烈爱国情怀。
二、诗意、 我本来就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了,
只是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家祭时千万
nǎi
乃是
减一减 奶-女=乃
我会写


nǎi

名称:横折折折钩
(祭祀)(乃翁) (公祭)(乃至)

重点字讲解
结构:上下结构 部首:示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共21张PPT)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共21张PPT)部编版
《示儿》“续篇”。
书陆放翁诗卷后 宋末 林景熙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渴望—北定中原日
这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爱国之情
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却只说“不 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却 只嘱咐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消息告诉 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 有谁不被感动?
试着背诵这首诗。
拓展延伸
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 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 愿望实现了吗?
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他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
家是由元兵统一的, 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
诉他呢?
同学们,由于南宋当权者的昏庸,使得国破家亡。 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 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来诵读他的压 卷之作——《示儿》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默写《示儿》。 2.积累陆游的古诗。
导入新知
图片中的这位老人在临终前给自己的孩子交代了 什么遗言呢?今天,我们就走近这位让人肃然起敬 的老人——陆游,学习他的绝笔诗——《示儿》。
陆游(1125—1210),(北宋宣和 七年十月十七(1125)-南宋嘉定二 年十二月廿九(1210),公元1125年 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 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 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 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 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 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 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 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 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 《老学庵笔记》等。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8张PPT)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资料
67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8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朗读七言古诗 时,一般每句的节 奏划分是二/二/三。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碰到下面的情景时,你会用什么诗句来表达呢?
当我们赞美母爱时, 我们会说......
当我们赞美友谊时, 我们会说......
当我们思念故乡时, 我们会说......
示儿 陆 游
作者的绝笔诗
写 给【 儿示 子儿
们】 看

作者介绍
资料
53岁写的《关山月》: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62岁写的《书愤》:
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 当朝廷军队收付中原失地的那一天。








南 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南 宋
《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和 陆游生活在同一朝代,下面我们 来看《题临安邸》是怎样的生活。
资料
北宋灭亡
北宋宣和六年(1124)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 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 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军 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1127),金俘获徽宗、钦 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 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
学诗秘籍
1.看注释 2.查字典理解字词 3.借助插图 4.边读边想象画面 5.联系上下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示儿》精品课件
《示儿》
示儿
【宋】陆游
《示儿》
诗人简介
陆游(1125- 1210)南宋伟大的
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 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 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 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 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65 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 居,死时年八十六岁。《示儿》 就是他的绝笔。他勤于创作, 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多首。
《示儿》
诗歌鉴赏
“死去元知万事此空”诗,创“作元于知公” 元,“12元10”年通, “原”,本八来十就五知道岁;的“陆万游事一空”病,不是起说,人此死后 万事万物都诗无为牵陆无挂游了的。绝表笔现,了诗既人是阔诗达人的的人生 观,把死看遗得嘱很,透彻也,是无诗所人畏发惧。出死的都最不后怕的了, 还有什么可抗牵战挂号的呢召?。表达诗人的无奈以
《示儿》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看 元知:本来知道。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悲:悲伤。 九州:这里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所以常用九州 指代中。
《示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公元1210年,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 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 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 抗战号召。表达诗人的无奈以 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示儿》
一起解诗题
示儿
写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写给儿子的遗嘱
《示儿》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6张PPT)语文课件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6张PPT)语文课件PPT

• 王师:指南宋军队。 • 定:平定,收复。 •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 家祭:祭祀祖宗。 • 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 •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乃,你
的,你们的。翁,父亲。
•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 中原的时候。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 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
• 上一联写因不能收复失地而悲愤,这 一联写死后的希望,表现了诗人对收 复失地的信心。前面写诗人死前念念 不忘祖国统一,接着又写诗人死后还 坚信有朝一日北定中原,两者形成对 比,相映生辉,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 国情怀和乐观精神。
• 《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 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表现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和胸襟开阔的乐观主义精神。
自学指导(二)
先理解下列词语然后跟同桌说说每句诗的
意思。说的不确切的同桌互相补充,纠正。4分钟,你行吗?来自元知万事空 但 悲
九州同 王师 定 无忘 乃翁
友情提醒 :理解词语的方法: ①查字典 ②对照注释联系诗文 ③联系相关资料思考 ④与同学商量
•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 本来。
•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示儿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诗人。12岁即能诗文,在生前即有 “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 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 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一 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 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 生活,风格雄浑豪放,表达热爱祖国的 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5岁 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 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五年级上册《示儿》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示儿》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虏”。
给儿子们看
本来就知 道
示儿
陆游
祖国统 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
你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 手里的地区。
对祖先的 祭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 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 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感到 悲伤。
三万里黄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
山高耸直插云霄。
金兵占领地区的百姓在敌人的统治下
受尽折磨,眼泪都哭干了,他们盼望南宋 军队收复北方失地,解救他们,盼了一年 又一年。
课外延伸
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 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 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
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 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 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 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 南宋统一了吗?
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三万里”形容它的长。
诉你呢? 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着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看出作者 ———————— 的情怀。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从诗中你看到南1宋2统一1吗?0年的除夕,86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 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_ 从诗中你看到南宋统一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示儿》教学课件PPT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感悟
示儿
陆游
你读对了吗? 再读几遍!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理解诗意
同“原”, 本来
古代中国曾分为九 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悲愤
为朝廷的无能而感到悲愤
悲伤 为自己的有心无力而感到悲伤
看不见祖国的统一
诗人 悲痛 悲愤 悲伤
全诗中哪个字可以表达诗人的心情?
“悲”
悲痛 悲愤 悲伤
为人民感到悲痛 为朝廷感到悲愤 为自己感到悲伤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看不到祖国统一的 悲伤之情
渴望祖国统一的 爱国之情
示儿
陆游
带着诗人的情感, 让我们再大声的齐 读这首爱国诗《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课后作业
1. 积 累 有 关 爱 国 的 名 言 警 句 或 诗 句 。 2.试想:这样的南宋终究灭亡了, 陆游的后人在举行祭祀的时候会怎么 告诉陆游呢?
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 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 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 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学古诗
自学提示:
1.默读诗句,找出不易理解的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详解
二、朗读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文详解 三、解题
示儿:告诉儿子。示,告诉。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诗人临
终写给儿子的遗嘱。
课文详解 四、理解
1、结合课文注释,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理解诗意。
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并不感到 恐惧和痛苦,唯独放心不下的是没能看到 祖国的统一,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祖国统 一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课文详解
2、你们现在已经了解了陆游临终 遗作的内容了,谁愿意告诉老师诗人临 终时最悲的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悲:但悲不见九州同。
课文详解
3、最盼的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盼:王师北定中原。表现了诗人 浓烈的爱国之情。
课文详解
4、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 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 可他渴望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
9.开头写大家把家属宿舍整理得井井 有条, 有了家 的味道 ,这与 后文所 写探亲 不得的 内容形 成强烈 反差, 给人沉 重之感 ,这是 欲抑先 扬。
5.春节礼俗所蕴含的“感恩、反省”等 文化精 神不仅 在上古 时代具 有重要 作用,在 今天依 然发挥 着相同 的作用 。 6.在如何看待春节礼俗这一问题上,仁 者见仁 、智者 见智,但 这一礼 俗所蕴 含的深 邃的文 化精神 却是客 观存在 的。
7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 上面写 着黑字,“ 像篝火 呼啦啦 燃烧在 黑夜”, 表现了 张芝对 敦煌的 影响。 8.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 者,盛大 也”,既 解释了 敦煌的 字面之 意,又突 出了其 气势雄 伟浩大 。
诗意:只是为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
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爱国诗句。
谢谢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 者的思 想感情 ,初步 掌握古 诗的诵 读。 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 体味作 者的思 想感情 和作品 的深层 意蕴。 3.承袭于远古的“灶神信仰、玉皇大帝 信仰、 天地水 信仰” 的“三官 信仰”, 随着桃 符、爆 竹的流 行,在民 间扎下 了根。 4.天子率领百官到郊外去祭拜天地,其 根本原 因在于 生存需 要。因 为天地 生养万 物,而万 物则是 人类的 衣食父 母。
图解结构

毕生的心事——但悲不见九州同
爱 国
儿 无限的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
之 情
概括主题
《示儿》一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 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 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 烈的爱国热情。
写法点拨
在表现一位满怀爱国之情的老者 的赤诚之心时,以“悲”和“盼”两 相对照,把爱国之情表现到极致。
没有。历宋朝廷会灭亡,国 家会衰败呢?
统治者只知道在宫廷里饮酒作乐, 不关心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苟且偷安, 不思富国强兵,这样的王朝怎么不会 灭亡呢?
课文详解
6、思考回答: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 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在于
少年。只有中国少年奋发图强,我们 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 发生。
示儿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南唐书》、 《老学庵笔记》等。
课文详解 一、导入
1、这首诗是85岁的高龄诗人陆游, 即将走完他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把 什么都丢开了,唯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 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了这首诗 篇与世长辞。诗人临终遗作写的什么内 容呢?
心灵感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示儿》 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赤诚的爱 国热情,祖国统一,人民安定,是我 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
随堂练习
1、用“/”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随堂练习
2、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本来,原来。 同: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