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睡眠养生:白天要“醒透”
老中医:白天“补觉”影响健康吗?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有时要到三四点,不过第二天一般不用早起,睡到中午也可以。
这样算下来,一天睡眠时间至少也有8小时,这样应该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吧?
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6-8小时。
但有些人对这个6-8小时存在误解,认为就算凌晨2点睡,只要睡到第二天上午10点也同样睡够了8个小时,对身体不会有影响。
其实,这样违背了人体的生物钟规律,不仅不能使身体、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反而会危害健康。
首先,白天睡的时间再长,也不如晚上睡得安稳,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醒后易疲劳,引发失眠等;其次,中医认为,23点至凌晨5点是各个脏器的排毒时间,若这个时间不休息,即便在白天补足了睡眠,但已经错过了排毒的最佳时间。
那么,是否能多“存储”一些睡眠呢?也是不行的。
中医认为,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或超过10小时,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睡眠时间过短会降低新陈代谢速度,影响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而睡眠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中老年人中风的几率。
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中医方法有哪些

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中医方法有哪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至关重要,而中医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中医认为,睡眠质量不佳常常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中医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首先,中药调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归脾汤往往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归脾汤中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而对于肝郁化火引起的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胀等,龙胆泻肝汤可能是良方。
它包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等,能够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除了中药方剂,食疗也是中医改善睡眠的常用方法。
例如,百合莲子粥就是不错的选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养心益肾,两者搭配煮粥,可作为日常的调理食品。
还有酸枣仁粥,酸枣仁能养肝、宁心、安神,对于失眠者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的按摩和推拿也能对睡眠起到改善作用。
比如,睡前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用拇指按揉这个穴位,每次约 5 分钟,可以交通心肾,促进睡眠。
另外,按摩头部的穴位,如百会穴、神庭穴、风池穴等,能够缓解头部的紧张,放松神经,有助于入睡。
按摩时,力度适中,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
艾灸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
可以艾灸神阙穴,也就是肚脐。
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睡眠。
但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在中医理论中,运动对于睡眠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像太极拳、八段锦这类传统的运动,动作舒缓,能调节呼吸,使身心得到放松。
每天坚持练习,可以增强体质,调和气血,进而改善睡眠。
再者,中医强调情志的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和压力,对于睡眠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建议。
早睡早起的中医原理是

早睡早起的中医原理是早睡早起是中医养生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指在晚上早点入睡,早上早点起床,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中医认为,早睡早起有助于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环境的阴阳变化是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
早睡早起符合自然规律,有利于与环境的阴阳相合,从而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晚上人体内阴阳气血都相对偏盛,这个时候人体处于休息和恢复的状态,所以适时地休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而早上阳气上升,人体进入活跃状态,此时适时起床可以帮助人体早日恢复活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此外,早起还与中医的“五脏六腑”有关。
根据中医的理论,早上五脏主时刻是大肠,属于阳脏,所以早上排便的时间应该以早晨起床后为宜。
如果早上长时间过度懒散,不及时起床,容易造成大肠蠕动不畅,影响排便,容易导致便秘等问题。
早睡早起还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益。
在治疗五脏六腑的病症中,早起被认为可以消除疲劳,增加体力,改善精神状态,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同时,早睡早起的习惯还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使人的神经系统更加稳定,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
另外,早睡早起的人还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更好的放松,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此外,早睡早起还有利于调整人体内的生物钟。
人体的生物钟是指人体对时间的辨识和适应能力,它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整体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早起,可以让身体调整到一种正常的生物节律,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总而言之,早睡早起是中医养生的一项重要原则。
它符合自然规律,有利于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早睡早起还可以调整人体内的生物钟,改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早睡早起的习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古人睡觉的六大养生口诀

古代文化中,养生一直是人们非常重视的方面,包括对睡眠的养生。
以下是一些古人睡觉的六大养生口诀:
1. 早睡早起:古人强调早睡早起,认为这有助于调整人体的生物钟,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早睡能够使人更早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能量的恢复。
2. 卧室通风:古人注重睡眠环境的清新通风。
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卧室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利于新鲜空气的流通,减少湿度。
3. 保持心情舒畅:古人认为入睡前保持心情舒畅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在入睡前过于紧张、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4. 避免熬夜:熬夜被认为是对身体的一种伤害,古人主张避免熬夜,因为夜晚是身体修复的重要时段,熬夜容易干扰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运作。
5. 清淡晚餐:古人认为晚餐应该以清淡为主,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系统,引起不适和睡眠质量下降。
6. 慎饮慎食:古人主张在睡前慎饮慎食,避免过量的水分和食物,以减少夜间频繁起夜的情况。
这些古人的睡眠养生口诀,尽管没有科学证据支持,但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合理的生活作息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现代人在追求养生的同时,也可以参考这些传统智慧,适度结合科学知识,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中医五行养生合理调节作息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五行养生合理调节作息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作息时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的作息时间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不同的时间段与五脏六腑相对应,合理调节作息时间可以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下面将从早起、午休、晚间等方面,介绍如何根据中医五行养生理论来合理调节作息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一、早起早起有“早晨六时至八时,为人氣之发,是发棄之时也。
”之称。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早起时段对应的是肺脏,它是整个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
早晨六时至八时是肺脏最旺盛的时候,需要通过呼吸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
因此,我们应该养成早起的习惯,每天早上六时至八时之间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慢跑、散步等,以增强肺部功能,提高免疫力。
二、午休午休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午休的时间段对应的是心脏。
午休可以帮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减轻心脏负担,维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每天给自己留出一个午休的时间段,午饭后进行15-30分钟的午睡,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三、晚间晚间的作息时间对于睡眠质量和养生很关键。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晚间的时间段对应的是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中医理论中有“夜卧早起积精气,气藏本元脏”之说。
晚间十一时至一时是肾脏最为充盈的时候,此时应该保证良好的睡眠,以促进肾脏的恢复和修养。
另外,晚间也是身体排毒的重要时间段,因此尽量避免熬夜,保证每晚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从早起、午休到晚间的合理调节作息时间,可以根据中医五行养生理论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时间段的调节,还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其他时间段的作息。
比如,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下午三时至五时是肝脏最旺盛的时候,可以选择进行肝脏相关的活动,比如做一些园艺工作或者进行适度的运动,以提高肝脏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五行养生合理调节作息时间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早起、午休、晚间等时间段的合理安排,可以促进五脏六腑的功能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民以睡为天——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占文教授谈睡眠

天 人合 一 ,才能 睡得香甜
睡眠 如此 重要 ,可为什 么那 么多人 老是 睡不好 、
身体 的发育 , 还是保 障身体 的健康 , 持旺盛的精力 , 保
都是 十分重要 的。有研究 发现 ,人 能忍受饥饿பைடு நூலகம்长达3 个
星期之 久 ,可是 如果一个 人连续3 个昼夜 不睡觉就会 表 现 出坐立不安 、情绪 躁动 、记忆力减退 、判断力下降 、
补”、 “ 吃人参 ,不如睡五更”之类 的谚语 。意思都是
自然 界 的 阴 阳变 化 ,具 有 日节 律 ,人 体 阴 阳消 长与其 相应 ,也有 明显 的 日节 律 。 《 问 ・ 匮真言 素 金 论 》说 : “ 旦 至 日中 ,天之 阳 ,阳 中之 阳也 ; 日中 平
至黄 昏 ,天 之 阳 ,阳 中之 阴也 ;合 夜 至 鸡 鸣 ,天 之
从本 质上 讲 ,人类并 非是夜 行 动物 。我们没 有 出
俗话说 , “ 民以食为天 ”。但刘教授指 出 , 对每个
人来说 ,睡眠和食物与水一样 ,也是不可或缺 的绝对需 要 。睡不好 ,便 食无味 ,再有营养 的食物 ,也起不 了多 大的作用 。因此 ,在 当前睡眠 问题 已经关 系到人 的生存 质量和生活质量 的情 况下 ,应该 提倡 “ 民以睡为天”。
说 : “ 的养生之道是把 睡眠放在 头等位置 ,人和动物 我 只有睡眠才能生长 ,睡眠帮助脾 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 是养生 的第一大补 ,人一 个晚上不睡觉 ,其损失一百天 也难 以恢复 。” 清代 医家李 渔 曾指 出 : “ 生之诀 ,当以 睡眠居 养 先 。 睡能还精 ,睡能养 气 ,睡能健 脾 益 胃 ,睡 能坚骨 强 筋 。” 民间也有 诸 多 “ 补不 如食 补 ,食 补不 如觉 药
中医睡觉原理

中医睡觉原理
中医对于睡眠的原理主要基于其独特的阴阳五行理论和脏腑经络学说。
以下是中医关于睡眠的一些基本观点:
1. 阴阳平衡: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昼夜更替相呼应。
白天阳气旺盛,人清醒活跃;夜晚阴气上升,人进入休息状态。
当阴阳失衡时,可能导致失眠或其他睡眠障碍。
2. 脏腑调节:中医认为心脏(心藏神)与睡眠关系最为密切。
心的功能正常,人的精神状态就会稳定,从而有助于睡眠。
此外,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也与睡眠有关。
3. 经络流通: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通道。
气血在经络中流通,维持生命活动。
当经络畅通,气血调和,人的睡眠质量就会好。
反之,经络受阻或气血不和可能导致睡眠问题。
4. 情志影响:中医强调情志(如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健康的影响。
过度的情绪刺激或长时间的压抑都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影响睡眠。
5. 饮食调养:中医还注重饮食与睡眠的关系。
适量的饮食有助于睡眠,而不当的饮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影响睡眠。
6. 环境因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中医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如遵循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总的来说,中医对于睡眠的原理是一个整体观念,强调身体、心灵、环境之间的和谐平衡。
当这三者达到平衡状态时,人的睡眠质量就会得到保障。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通过调理身体解决凌晨三到五点早醒的问题

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通过调理身体解决凌晨三到五点早醒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早上三到五点自动醒来的问题,导致了大家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进而影响了白天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中医养生之道提供了一些方法来调理身体,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之道如何通过调理身体解决凌晨三到五点早醒的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经验和建议。
一、呼吸调节法在中医养生中,呼吸调节被视为重要的调理方式之一。
中医认为,通过调整呼吸可以平稳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针对凌晨早醒的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深呼吸:在床上平躺,放松身体,用鼻子缓慢地吸气,吸到最大限度,然后通过嘴巴缓慢地呼气,重复数次。
2. 腹式呼吸:坐或卧下,将手放在腹部,深吸一口气,使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腹部逐渐恢复平缓。
以上呼吸调节法有助于放松身体和心灵,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入睡质量,从而减少早醒的发生。
二、饮食调理法中医强调饮食对身体和健康的影响,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也可以有助于解决凌晨早醒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建议:1. 避免晚餐过晚:晚餐时间最好在晚上七点左右,避免过晚进食。
太晚的晚餐会导致胃肠道工作负荷加重,影响睡眠。
2.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使身体过于兴奋,增加醒来的可能性。
在晚餐时尽量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
3. 适量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对于良好的睡眠很重要,但在睡前过量饮水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夜间尿意,影响睡眠。
因此,在睡前避免过量的饮水是有必要的。
三、精神调节法精神状态对于睡眠质量和早醒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睡前放松:在睡前半小时,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轻柔的音乐、泡温水澡、读一本书或进行舒缓的伸展运动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放松身体和心灵,提高入睡质量。
2. 避免过度兴奋:在睡前避免看刺激性的电影、电视剧和玩手机等会导致大脑兴奋的活动。
过度兴奋会影响睡眠,增加早醒的可能性。
四、中医调理法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中医还有一些调理身体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解决凌晨早醒的问题:1. 穴位按摩:中医经络理论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进而改善睡眠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谈睡眠养生:白天要“醒透”
晚上才好睡
睡眠大多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嗜睡,另一个就是在内科临床上最多见的失眠。
许良医生指出,睡眠问题原本集中在中老年群体特别多,尤其是失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青年失眠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白天要“醒透”晚上才好睡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的自然觉醒和自然界的觉醒是同步的,不宜超过12点睡觉,如果长期违背了自然规律,会产生各种睡眠问题,思想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进而百病丛生。
临床诊治时经常发现,很多老年人白天在家里,基本就是做家务、看电视、带小孩,中青年在单位上班,久坐不动又不出门,一年四季在恒温状态下,缺乏中医所讲的七血流畅的环境,缺乏“觉醒”的环境。
许良医生告诫道:“老年人也好,中青年也好,晚上尽量不要多看电视剧。
光波辐射会对大脑脑神经刺激产生一种亢奋作用。
”许多中青年临睡前喜欢翻阅手机,玩微信,就算是最后睡着了,也是很疲劳地睡着,睡眠程度并不深。
因此,睡觉前30分钟到1小时尽量少用有光波辐射的电子产品,尤其是睡眠不好的群体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