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知识点归纳.ppt解析

合集下载

《劝学》ppt课件

《劝学》ppt课件

②金就砺则利
古:金属的刀类;今:金钱,黄金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④假舆马者
古:凭借;今:与“真”相对
⑤而绝江河
古:特指长江与黄河;今:泛指河流
03、古今异义
⑥下饮黄泉
古:地下的泉水;今:阴间
⑦蚓无爪牙之利
古:爪子和牙齿;
今:比喻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⑧用心一也
古:因为心思;
今:读书用功或注意力集中
用心一也
10.【2022年广东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劝学》中“___________”一句指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
了螃蟹心意浮躁的表现。
归纳梳理文言知识
01、通假字
① 以为轮
“ ”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輮以为轮
“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
輮使之然也
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
4.【2022年江苏南京高一上学期12月百校联考】儒道两家都用“行路”
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向上
向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专一 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心躁也。
表并列,和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译文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
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心思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 辙。
• 4、古文运动: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学 习先秦撇弃六朝华而不实之文。
;.
14
重点实词
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是故无贵无贱 3其皆出于此乎?
4 君子不齿
5 作《师说》以贻之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
15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Fra bibliotek也;.
16
词类活用
1 吾从而师之 2 孔子师郯子、苌弘 3 而耻学于师 4 则耻相师 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 小学而大遗
一词多义 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 却”
其身正,不令而行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 却”
;.
6
3、一词多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暴见于王 今王鼓乐于此
;.


不译

被 在
7
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9
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
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以为妙绝 4、佛印绝类弥勒 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望:1、吾尝跂而望矣 2、日夜望将军至 3.先达德隆望尊 4、适冬之望日前后

10.1《劝学》课件(共20张PPT).ppt

10.1《劝学》课件(共20张PPT).ppt

正面 设喻
反面 设喻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积累
(对比)
坚持 (对比)
专一 (对比)
小结
是什么: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为什么
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弥 补不足
积累
怎么样:学习的方法、态度 恒心 专心
比喻论证 道理明白 具体生动 深入浅出
· 假:
·1.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利用) ·2.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 ·3.乃悟前狼假寐(动词,假装)
骐骥:良 马 驽马:劣 马 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 舍:停止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刻 而:连词,表假设 镂 :雕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爪牙:爪子和牙齿 之 :定语后置标志词 上: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 上 用 :因 为 一: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专一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
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 家、文学家。他虽然属于先秦儒家学派,但 是受到各家学说的影响,成为先秦诸子流派 中的集大成者。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 性是恶的,但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 人性,所以他特别强调学习。
解题
>解题:劝学,“劝”为何意?
> 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 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 力学习的文章。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
而:表修饰 须臾:片刻 所学:所十动词(学)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 也: 句末语气词 跂 :踮起脚后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 者彰。 见者远: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也:句中停顿 疾:劲疾 而 :表转折

《劝学》知识梳理ppt课件

《劝学》知识梳理ppt课件
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过就能取直,金属制 刀斧等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 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 他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 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 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用心:古,思想意识活动;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 脑筋。
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状语,每天。 2、登高而招 高:形容词--名词,高处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动词,游水 4、积善成德 善:形容词--名词,善行。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下:名词--状语,向上,向下;一:数词--形容词, 专一
• ①递进关系,并且。 • ②递进关系,而且。 • ③表修饰。 • ⑦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 ⑧表假设,如果。 • ⑨连词,表并列。
对照译文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 还要深;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 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 烤弯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 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 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用火烤使它成 为这样的啊。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骏马跨跃一次,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 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绩在于不 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 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 刻下去,(那么)金石也是可以雕刻的。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 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荀子完整PPT课件

《劝学》荀子完整PPT课件

①中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②车柔 :使··· ···弯曲。 ③规:测圆之器。 ④虽:即使。 有:通“又”。 ⑤槁暴:槁,枯。暴,通“曝”,晒。 ⑥挺:直。
.
15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 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头笔直合乎墨线,用力弄弯把它制 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合乎圆规。即使 晒干,也不再变直,(这是)用力弄 弯使它这样的。
本段旨在论述学
习的意义——学习对
人性改造的价值。
.
18
君子博学而日参①省②乎③己,则知④明而行无过⑤ 矣。
①参:参验,检验 ②省:省察 ③乎:相当于“于” ④知:通“智”,智慧 ⑤过:过错
.
19
加工
蓝 胜于
水 冷冻
寒于
青 引申

推 论

变化过程
客观事物
发展、提高
学习
提高、发展
直木 輮 木绳 金砺
.
8
读准字音
• 中(zhòng ) 輮(róu )舆(y ú ) 有( yòu)槁暴(gǎo pù ) 砺(lì) 参省(cānxǐng )须臾(yú)跂 (qì) 楫( jÍ )生(xìng ) 蛟(jiāo ) 跬( kuǐ ) 骐骥( qíjì )驽(nú ) 锲( qiè )镂(lòu ) 跪(guì) 蟮( shàn ) 螯( áo )
学习的意义还在于 ,经过了这一过
程 ,人性得到改变,不会再回到过
去的那种状态。
16
.
16
故木受绳①则直,金②就③砺④则利。
①受绳:经墨线量过。 ②金:金属制的刀剑等。 ③就:动词,靠近,接近。 ④砺:磨刀石。
.
17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知识点归纳ppt课件

《劝学》知识点归纳ppt课件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音节助词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顷之
动词 译为“到,往 ”“ 到……去”: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
3.焉:
A.神明自得语,气圣助心词备,焉“啊、呢、了”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
三、惜时 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5.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6.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7.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粒米成罗,聚沙成塔。老子说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 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正说 明了“积小成大”的哲理吗?荀况《劝学》 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证明积累的 意义。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见证着大事 是由小事构成的。
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素材
词,活用作动词。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 用在动词“食”、“饮” 前,作状语,当“向上” (指在地面上),“向下”
(指在地下)讲。
使动用法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2、加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 使…走的快)
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劝 学 诗 学
朱熹 颜真卿
少年易老学难成, ,
一寸光阴不可轻。 。
未觉池塘春草梦, ,

《劝学》PPT课件

《劝学》PPT课件

第三段文意解析
积土成山
风雨兴
分论点三
学习的方 法和态度
正面设喻 积水成渊 积累 积善成德
蛟龙生 神明得圣心备 积累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反面设喻
不积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引申
骐骥(反) 正反对比
驽马(正)
坚持 推论
锲而舍之(反) 锲而不舍(正)
蚓,用心一(正) 正反对比
蟹,用心躁(反)
专一
积累 坚持 专一
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
不足。 3.荀子《劝学》中的“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两句,
以“金石”为喻,点明了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
就的道理。
4.如果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可以引用《劝学》中的名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子在《劝学》中指出,如果“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那么就
能达到“圣心备焉”的境界。
6.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 外力的语句是:“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荀子《劝学》中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两句用眺 望远处的方式不同,那么看到的视野就不同来证明“善假于物” 的重要作用。 8的.原荀因子的在分《析劝得学出》的中结通论过是对:见“者远君、子闻生者非彰异、也致,,千善里假、于绝物江也河。。 9.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喻,从反面告诚我们不重视积 累,就不能到达高远的境界的两 是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10.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徳、オ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 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改造成为“ 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君子,就要 “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最新《劝学》ppt课件完美版

最新《劝学》ppt课件完美版
“法后王”
(主张效法当代圣明君王的 言行﹑制度,因时制宜。与 “法先王”相对 )
“性恶论”
劝 学
作者以《劝学》 为题目,勉励人们要
劝 不停止地坚持学习, 勉 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
识,发展才能,培养
学 高尚的品德。“劝” 习 这个字统领全篇,告
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 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劝 学
荀子:(约313--前238)名 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 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 素唯物主义者。 主张“人性恶” :强调后天的 环境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恶的 本性(明礼仪而化之); 主张“人定胜天” :他认为自 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 人可以靠主观努力去认识、改 造、利用它
没有不同,(可是聪明能干差异很大,这是因 为他们)善于凭借和利用外物啊。
劝 学
于:
(1)青,取之于蓝
介词,从
(2)而青于蓝
而寒于水
介词,比
(3)善假于物也
引介动作对象,不译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介词,到
(5)暴见于王
受制于人
介词,表被动,被
(6)其一犬坐于前 假:
介词,在
(1)善假于物也
凭借、借助
蟮( shàn ) 螯( áo )
舆(yú )
砺(lì ) 跂(qì ) 蛟(jiāo )
驽(nú ) 跪(guì )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原则:信、达、雅
指 导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 补、换、调、变
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 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 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动用法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 使…弯曲) 2、加舆马者,非利足也 (形容词的使动 使…走的快)
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形作名 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形作名 高处) 3、积善成德 (形作名 善行)
判断句
1)青,取之于蓝 2)冰,水为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记常识
1、荀子,名 况 , 战国末期 赵国人。荀子是
孔孟之后著名的 儒 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 思想家 ,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人性本恶 ,强调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荀子》二十卷,共32 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 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 步成熟。
劝 学 朱熹

劝学
颜真卿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代的劝学诗】
一、立志 1.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二、勤学 3.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 三、惜时 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代词
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师说》以贻之(他 輮使之然也 (它) 人非生而知之者(事理) 活用为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我) 指示代词,表近指:之二虫又何知(这,此)
作文
常见名言警句: 具有强说服力的事例: ……

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粒米成罗,聚沙成塔。老子说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 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正说 明了“积小成大”的哲理吗?荀况《劝学 》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证明积累 的意义。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见证着大 事是由小事构成的。
通假字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
“輮”通“煣”,使……弯 曲。 “有”通“又”,“暴”通 “曝”。
“知”通“智”(zhì ), 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 赋。
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ຫໍສະໝຸດ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声非加疾也 3、假舆马者 4、用心一也 5、蟹六跪而二螯 6、虽有槁暴 7、金就砺则利 8、劝学 9、而绝江河 10、輮以为轮
写作素材积累
写作素材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 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角度点拨
持之以恒
写作素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角度点拨
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 成为现实
2009、2010、2011年高考中各省市涉及的默写题: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 2.之: A.锲而舍之:代词,代朽木。 B.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代词,代青 C.青,取之于蓝 : D.蚓无爪牙之利 :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结构助词,的 F.輮使之然也 :代词,木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时间的名词,放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作游水讲。能愿动
在动词“参省”前,作状 语,当“每日”讲。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分别
词应与动词搭配,水是名 词,活用作动词。
用在动词“食”、“饮” 前,作状语,当“向上” (指在地面上),“向下” (指在地下)讲。
5.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6.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7.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清 钱泳《明日歌》) 四、体会 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助词
表示语气,情态,提顿等,或组成双音节词. “已而(后来)”“俄而(不久)”“而已(罢了)”“而后(这以后)”
代词 第二人称 (通“尔”) (你的;你) 某所, 而母立于兹 近指: (此、这样)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巩固迁移
拓展课外,活学活用
2009、2010年出现的“而”高考内容
1、故木受绳则直, 日参省乎己,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君子博学而
。(2010江苏
全国)
(2010福建 2009天津)
3、故不积跬步, (2009 山东) 4、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009 江苏) 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2009安徽卷 全国)
6、
,风雨兴焉。(2009安徽)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 山东) 8、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2011 山东)

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不译或译为“又”)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表修饰: 表承接: 连词 表递进: 表假设: 表转折: 表因果:
顺流而东 (不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不译或译为“就”、“然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译为“并且”或“而且”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如果,假如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但是)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因而) 。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状语后置
青,取之于蓝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固定句式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一词多义
生:君子生非异也
蛟龙生焉 一:骐骥一跃 用心一也 利:非利足也 金就砺则利

2、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
A.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 而青于蓝 表转折 而闻者彰 而见者远 B.顺风而呼 登高而招 吾尝跂而望矣 表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并列 C.蟹六跪而二螯 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表因果\表承接 E.而神明自得 表假设 F.锲而不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