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长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试题

合集下载

10年长安大学测量考研试卷点题

10年长安大学测量考研试卷点题

绪论测绘学的定义,内容,任务,作用,地位。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粗测绘学的发展现状
第一章基本概念常用坐标系参考椭球定位高斯坐标系的建立过程地图投影高斯投影原理,方法,特点高程方面的基本概念平面代替曲面的影响规律方位角的种类,概念方位角之间的关系方位角的推算
第三章基本概念误差来源,影响规律,减弱或者消除误差的方法精度评定标准(中误差,相对中误差,限差,权)各误差的相关计算等精度,非等精度平差
第四章基本概念水准测量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仪器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影响规律,减弱或者消除误差的方法
第五章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方法角度测量的原理,方法,概念距离测量的原理,方法,概念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水平角观测误差来源,影响规律,消除或减弱的方法距离测量误差来源,影响规律,消除或减弱的方法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来源,影响规律,消除或减弱的方法全站仪的特点以及功能
第六章GPS的基本概念,原理GPS测量误差来源,影响规律,消除或减弱的方法控制测量基本概念,方法,每种方法的特点,选择测量方法的依据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方法正算,反算公式导线测量基本概念,方法(布设,观测,计算)水准测高,三角高程测高,GPS测高三种种高程测量方法的特点比较地形图的概念,内容,符号,分幅以及编号的方法地形图的表现形式地形图的测绘的概念地形数字测图的概念,原理,方法数字摄影测量的概念,原理,方法
地形图的应用:1)地图数据库数据模型GIS的数据源质量问题以及数据源获取的方法2)数字高程模型的获取方法以及应用。

长安大学 数字测图考试题3

长安大学 数字测图考试题3

长安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终考试试题(A)卷课程名称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2考试日期年月日共四题学生姓名学院地测学院班级26040501~3学号一、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DEM2、地面数字测图3、地物符号4、示坡线5、地形6、地貌测绘7、矩形分幅8、地形图数据库9、等高距10、地图比例尺精度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何谓碎部测量?2、何谓地物要素编码?3、何谓地形图数据库?4、碎部测图的方法有哪些?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试述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的内容。

2、试述地形图上各要素配合表示的一般原则。

3、试述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质量要求,以及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检查验收的程序和方法。

4、试述等高线的定义、种类、特点,以及等高线自动绘制的算法步骤。

第 1 页(共 2 页)四、计算题(10分)如图1所示一水准网,各水准路线长度为S1= 2km,S2= 8km,S3= 10km,S4 = 8km,S5=5km取40km为单位权观测,且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为m km= ±3mm,试求:(1)各路线观测高差之权;(2)等权路线Z1、2的权及其路线长度;(3)相加路线Z1、2+3的权及其路线长度;(4)结点F高程最或使值的权及其中误差。

S5S4S3S2S1图1DCFEAB第 2 页(共 2 页)。

大地测量学试题

大地测量学试题

大地测量学试题 大地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重力场、大地水准面以及地球表面点的地理坐标确定等问题的学科。

它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支撑,广泛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地球物理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地测量学的试题,供学习参考。

1.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大地测量学基于地球的形状、重力场等参数来进行测量和定位。

基本原理包括地球形状的椭球体假设、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的测量等。

2. 请简述大地测量学的分类。

大地测量学可分为基准面测量、大地水准面测量、测量数据处理和大地坐标系统等几个方向。

基准面测量是以天体观测为基础,确定地球形状和尺度的测量。

大地水准面测量是测量地球表面点的高程和高差的方法,用于构建基准面和计算高程。

测量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

大地坐标系统包括地理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点的位置。

3. 请解释地球形状的椭球体假设。

在大地测量学中,通常将地球近似看作一个椭球体,即将地球假设为一个三轴不等长、两个等半径的椭球体。

这种假设可以简化测量和计算的复杂性,并能满足大多数工程和测量的需求。

4.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测量? 大地水准面测量是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点的高程和高差的方法。

这种测量方法通过多个水准站的高程观测,来确定点的高程。

水准面是连接海洋上水平面较为平稳部分的等位面。

大地水准面可以用于构建基准面、计算高程差和测量地球体积等。

5. 简述大地水准面测量的步骤。

大地水准面测量的步骤包括水准路线的选择和设计、水准测量仪器的校正和检验、水准观测和数据处理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选择水准路线并设置水准点,通过仪器进行高程观测,并将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高程差和高程的准确数值。

6. 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仪器有哪些? 大地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测角仪等。

全站仪是一种多功能的测量仪器,能够完成测角、测距和测高等功能。

水准仪主要用于大地水准面测量,可以进行高程观测。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点位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

A. 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B. 确定地球表面点的位置C. 测量地球表面的地形D. 确定地球表面点的位置及其属性答案:D2. 测量工作中,测量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测量仪器的不完善B. 测量方法的不科学C.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在测量工作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测量高差B. 测量距离C. 测量角度D. 测量方位答案:A4. 测量中,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是()。

A. 测回法B. 视距法C. 交会法D. 三角测量法答案:A5. 测量中,导线测量的主要作用是()。

A. 确定点位B. 确定高程C. 确定方向D. 确定距离答案:A6. 在测量工作中,三角高程测量法适用于()。

A. 短距离测量B. 长距离测量C. 高精度测量D. 任意距离测量答案:B7. 测量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

A. 测量距离B. 测量角度C. 测量高程D. 测量距离和角度答案:D8. 测量中,GPS技术的主要应用是()。

A. 导航定位B. 地形测量C. 地籍测量D. 所有以上应用答案:D9. 在测量工作中,测量误差的分类不包括()。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D. 相对误差答案:C10. 测量中,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 建立平面控制网B. 建立高程控制网C. 建立空间控制网D. 所有以上任务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

A. 仪器误差B. 观测误差D. 环境误差答案:ABCD12. 测量工作中,测量的基本元素包括()。

A. 长度B. 角度C. 高程D. 方位答案:ABC13. 在测量工作中,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

A. 水准测量B. 角度测量C. 距离测量D. 高程测量答案:ABC14. 测量中,测量误差的分类包括()。

大地测量学2011年长安大学考试重点 (1)

大地测量学2011年长安大学考试重点 (1)

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 于地球的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

化的影响),把这个海水面伸延到大陆下面,形成一个封闭曲面,在这个面上都保持与重力方向正交的特性,则这个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n-2)×180°的差值(或答为球面三角形和180°也可)。

y =0时,把x 直接作为中央子午线弧长对应的大地纬度B,叫底点纬度。

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而且与地球体最佳密合的椭球体。

p1的大地坐标(l b ),p1至p2大地线长s 及大地方位角a,计算点p2大地坐标和大地线s 在点p2的反方位角叫大地主题正算。

方位角。

北方向的夹角。

运行轨道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发生缓慢旋转,类似于旋转陀螺,形成一个倒圆锥体,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ε=23.5°,旋转周期为26000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

变化的,使得月球引力产生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北天极在天球上绕黄极旋转的轨道不是平滑的小园,而是类似园的波浪曲线运动,即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周期为18.6年,且振幅为9.21″的短周期运动。

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移。

(IAU)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建议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ILS )站以1900~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极作为基准点,通常称为国际协议原点CIO 。

中,基准是指用以描地球形状的参考椭球的参数(如参考椭球的长短半轴),以及参考椭球在空间中的定位及定向,还有在描述这些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

(长半径 a 和扁率α),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

除满足地心定位和双平行条件外,在确定椭球参数时能使它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地体最密合的地球椭球。

——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

大地原点是人为界定的一个点。

l k 和至某一相邻点的大地方位角a为大地起始数据。

大地测量试题

大地测量试题

大地测量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子午圈2、卯酉圈3、椭圆偏心率4、大地坐标系5、空间坐标系6、法截线7、相对法截线8、大地线9、垂线偏差改正10、标高差改正11、截面差改正12、起始方位角的归算13、勒让德尔定理14、大地元素15、地图投影16、高斯投影17、平面子午线收敛角18、方向改化19、长度比20、参心坐标系21、地心坐标系二、填空题:1、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子午椭圆的个基本几何参数来决定的,它们分别是。

2、决定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只需知道个参数中的个参数就够了,但其中至少有一个。

3、传统大地测量利用天文大地测量和重力测量资料推算地球椭球的几何参数,我国1954 年北京坐标系应用是椭球,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应用的是椭球,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的是椭球。

4、两个互相垂直的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在微分几何中统称为主曲率半径,它们是指和。

5、椭球面上任意一点的平均曲率半径R等于该点和的几何平均值。

6、克莱洛定理(克莱洛方程)表达式为。

7、拉普拉斯方程的表达式为。

8、若球面三角形的各角减去,即可得到一个对应边相等的平面三角形。

9、投影变形一般分为、和变形。

10、地图投影中有、和投影等。

11、高斯投影是投影,保证了投影的的不变性,图形的性,以及在某点各方向上的的同一性。

12、采用分带投影,既限制了,又保证了在不同投影带中采用相同的简便公式进行由于引起的各项改正数的计算。

13、长度比只与点的有关,而与点的无关。

14、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类中,当m o=1时,称为,当^1=时,称为。

15、写出工程测量中几种可能采用的直角坐标系名称(写出其中三种):、、。

16、所谓建立大地坐标系,就是指确定椭球的,以及。

17、参考椭球的定位和定向,就是依据一定的条件,将具有确定参数的椭球与确定下来。

18、参考椭球的定位和定向,应选择六个独立参数,即表示参考椭球定位的三个参数和表示参考椭球定向的三个参数。

19、参考椭球定位与定向的方法可分为两种,即和。

历年长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试题

历年长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试题

一、术语解释(每小题 2分,共 20分)1、数字地图2、大地水准面3、空间信息可视化4、高程5、工程测量学6、1985国家高程基准7、中误差8、间接平差9、空间关系10、3S 技术在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图形算法、地图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为通过视觉感受与形象思维而获取新知识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与显示的技术。

空间位置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度量关系、集合关系、相离关系、邻近关系、模糊与不确定空间关系等二、问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1简述GPS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与减弱(以至消除)其影响的措施。

2简述地物符号计算机自动绘制中,面状符号自动绘制的算法步骤。

3试分析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对观测高差的影响规律,以与减弱(以至消除)其影响的措施。

4简述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5简述等高线的定义、分类、特性以与计算机自动绘制等高线的算法步骤。

三、计算题(20分)1 试述高斯投影的特点?若我国某点的高斯坐标为:x = 3824211.862m ,y = 36585356.716m ,则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的?该点位于第几带?该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该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到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是多少?该点到赤道的距离是多少?2 已知某三角形的测角中误差为±6",若将其内角观测值按三角形闭合差进行调整,试计算调整后三角形内角的中误差?若其内角用J6经纬仪观测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8.5",欲使所测角的中误差达到±6",需要观测几个测回?四、推证题(10分)设),21(n ,,i L i ⋅⋅⋅=为某量的观测值,且各自独立,其权为),,2,1(n i p i ⋅⋅⋅=,中误差为),,2,1(n i m i ⋅⋅⋅=,试根据最小二乘准则证明nn n p p p L p L p L p x +⋅⋅⋅+++⋅⋅⋅++=212211~ 为该量的最或是值。

长安大学818测量学2012真题回忆版

长安大学818测量学2012真题回忆版

2012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2)
1、大地测量
2、工程测量
3、地图投影
4、遥感技术
5、地理信息系统
6、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7、信息化测绘
8、碎部测量
9、普通地图10、专题地图
二、简答(6*10)
1、测绘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
2、为什么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平差的任务是什么?平差的方法有哪些?处理数据时怎样选择合适的平差方法?用中误差作为精度标准的理由和缺陷。

3、简述光栅度盘电子测角系统。

电子测角的优越性。

4、地形图的内容?地形图的测制方法有哪些?分别简述其优缺点。

5、何为地形三维景观图?其制作过程?
6、地形图测绘对投影的要求?
三、分析(1*20)
分析全站仪三维导线(x,y,H)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减弱其影响的措施。

四、论述(六选二。

2*25)
1、述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GPS控制测量的观测内容及步骤。

3、关于矢量数据
4、解析空三坐标转换
5、几个概念的理解
6、关于DEM
那几个数字测图外的题目没记住。

还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多看课本,把课本看通了才是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术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正常高: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2 高斯坐标系:利用高斯投影,以中央子午线为纵轴,赤道投影为横轴所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3 1985国家高程系:采取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

4 垂直折光系数:视线通过上疏下密的大气层折射形成曲线的曲率半径与地球曲率半径之比。

5 世界时过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上以平子午夜作为零时开始的平太阳时。

6 天顶距空间方向线与天顶方向间的夹角,取值范围[0,180]。

7 3S技术GPS、GIS、RS的集成及其应用的技术8 微波遥感遥感器工作波段选择在微波波段范围的遥感9 数字摄影测量从数字影像中获取物体三维空间数字信息的摄影测量10 空间信息可视化在空间数据库的支持下,利用图形算法、地图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为通过视觉感受与形象思维而获取新知识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及显示的技术。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简述水平角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级减弱(以至消除)其影响的措施1 (1)仪器误差,包括水平度盘偏心误差、度盘刻划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轴误差。

均属于系统误差,可采用一定的观测措施或加改正的方法予以减弱。

(2)观测误差,包括对中误差、整平误差、照准误差(均属于系统误差)和读数误差(属于偶然误差),对于系统误差可采取提高仪器安置精度等措施予以减弱,对于偶然误差采取平差计算。

(3)外界环境的影响,可选择有利的气象条件观测。

简述等高线的特征,按三角网法简述自动绘制等高线的算法步骤?2 等高线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的高程都相等;(2)封闭曲线;(3)不相交不重合;(4)与地形线正交;(5)等高线平距与坡度成反比。

算法步骤:(1)构件三角网数字高程模型;(2)寻找等高线通过点;(3)等高线点追踪;(4)等高线光滑。

3 (1)近似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且其表面为等位面的旋转椭球;(2)与大地水准面最接近的地球椭球(3)与某区域或一个国家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地球椭球(4)确定参考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使参考椭球面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与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5)单点定位法和多点定位法4 (1)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2)防止误差积累,保证精度均匀(3)技术设计、实地选点、标石埋设、控制网观测和计算。

5 (1)将一系列相邻控制点连接成折线形,并测定各转折角和边长,再根据起算数据计算导线点坐标的一种控制测量方法。

(2)优点:布设灵活,通视要求低;缺点:图形强度差(3)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附合导线网、自由导线网(4)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高程测量(5)严密平差和近似平差(6)导线点点位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等。

三、完成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1)目的:便于地形图测绘、检索、管理、使用(2)基本方法:分幅方法:矩形分幅、梯形分幅;编号方法:行列式编号、自然序数编号、经纬度编号(3)1:100万图幅编号I49,1:1万图幅的行号44;列号15,比例尺代码G 。

其编号为:I49G044015。

2. (1)A1测段观测高差改正数的中误差:±。

(2)A1测段改正后观测高差的中误差:±。

(3)点2的高程中误差:±。

四、推证题(10分)⎭⎬⎫⋅+=⋅+=AP AP A P AP AP A P S y y S x x ααsin cos ααα-=AB AP[][]⎪⎪⎭⎪⎪⎬⎫--⋅-⋅+=-+⋅-⋅+=)(cot )(sin )(cot )(sin A B A B AB AP A P A B A B AB AP A P x x y y S S y y y y x x S S x x αααα βαβαβααβαcot cot 1)sin(sin sin sin sin sin sin +=+⋅==⋅P S S AB AP ⎪⎪⎭⎪⎪⎬⎫+--⋅+⋅=+-+⋅+⋅=βααββααβcot cot )(cot cot cot cot )(cot cot A B B AP A B B A P x x y y y y y x x x 五、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 发展概况:(1)野外数据采集手段的发展;(2)成图软件的发展;(3)GPS RTK 的发展;(4)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5)遥感的发展。

面临问题及研究方向:(1)数据采集技术方面;(2)成图软件的完善;(3)遥感方面;(4)数字摄影测量方面2.误差分析:(1)三角高程的误差分析;(2)GPS 测量的误差分析;(3)雷达测定冰雪厚度的误差分析;(4)水准测量误差分析3. 由于雷达遥感的侧向成像特点,雷达影像的分辨率因而要分成为距离向和方位向两个部分,而且二者是互不相关的。

距离向分辨率是脉冲在脉冲发射的方向上(距离向)能分辨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

方位向分辨率是在辐射波垂直的方向上(方位向)上相邻的两束脉冲之间能分辨的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

距离向分辨率:地距分辨率和斜距分辨率雷达图像是与光学摄影图像在几何特性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投影方式、观测方式、透视收缩、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像移位等几个方面上。

(1) 投影方式的不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属于斜距投影方式,而且其投影的每一个瞬间只能够构像一个点,因而,可以将雷达投影方式归类为动态传感器类型,即雷达影像在其每一个瞬间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和姿态同样是时间的函数。

(2) 透视收缩问题在雷达图像上,同一坡度的目标,目标离底点越近,透视收缩就越严重,反之亦然。

光学投影方式的影像上,透视收缩与雷达影像的透视收缩规律刚好相反,即离开底点越远的目标,其收缩的越严重。

离开底点很近的目标,其透视收缩很小。

(3) 地形起伏引起的影像移位问题在雷达像片上的影像位移随着影像点距离底点的辐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而在光学的框幅式像片上,影像位移随着影像距离底点的辐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雷达影像像片上,高出基准面的目标的影像移位的方向是向着底点方向的,而在框幅式的像片上则是刚刚相反。

(4)观测方式的不同(分辨率不同)由于雷达的特性,当侧视角越小时,即俯角越大时,雷达的电磁波获取的影像离底点的距离越近,而获取的影像的分辨率越低,获取的的雷达影像的质量越差。

光学投影方式获取的影像的特性与雷达方式获取的影像的质量刚好相反。

因为光学投影方式刚好在离底点近的位置,其影像的质量最好,目标的变形最小。

(5) 叠掩问题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叠掩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其顶点位移,即山顶点与山底点的颠倒显示的问题;第二是当多个点的斜距相等时,其在雷达像片上显示为一个点。

在中心投影的框幅式像片上,有可能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地面点成像为一个点 试题代码: 试题名称: 第 4 页 共 4 页 的情况。

在陡峭的山地,当山坡的坡度方向和摄影的光线重合时,则可能出现多个目标点的像点重合的情况出现。

4.简单的线性变换是按比例扩大原始图像灰度等级的范围,通常是为了充满显示设备的动态范围,使输出图像直方图的两端达到饱和。

根据变换公式255min max min,,/g g g g g j i j i --=即可以计算出和编写计算机程序。

5. 核心功能:(1) 数据采集:将各种数据源获取的空间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组织成空间数据模型,由空间数据库存储和管理;(2)数据存储和管理:实现空间数据的更新、维护和管理(3)空间查询:按照一定的条件对空间数据进行查询;(4)空间分析:对空间数据进行各种分析运算;(5)输出和展现:采用各种可视化方式将空间数据表示成形象的、符号化的、概括的模型。

以各种设备形式输出。

发展动态:(1)组件GIS ;(2)Web GIS ;(3)多维动态GIS ;(4)移动GIS ;(5)GIS 共享与互操作6. (1)DTM :数字地面模型。

将地表的某种分布特征表示成(x,y)的函数,将这个函数离散化,得到离散的特征值,这种表示形式称为数字地面模型。

(2)DEM :数字高程(地形)模型。

将反映地面起伏的高程表示成(x,y)的函数,将这个函数离散化,得到离散的高程值,这种表示形式称为数字高程模型。

(3)DEM的主要模型:规则网格、TIN、等高线。

(4)主要的转换:规则网格与TIN的相互转换;网格与TIN、等高线的相互转换(5)可视化形式:等高线或三维表面。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不给分。

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

,把这个海水面伸延到大陆下面,形成一个封闭曲面,在这个面上都保持与重力方向正交的特性,则这个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n-2)×180°的差值(或答为球面三角形和180°也可)。

y =0时,把x直接作为中央子午线弧长对应的大地纬度B,叫底点纬度。

重合,而且与地球体最佳密合的椭球体。

p1的大地坐标(l b),p1至p2大地线长s及大地方位角a,计算点p2大地坐标和大地线s在点p2的反方位角叫大地主题正算。

由于日、月等天体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发生缓慢旋转,类似于旋转陀螺,形成一个倒圆锥体,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ε=°,旋转周期为26000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

生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北天极在天球上绕黄极旋转的轨道不是平滑的小园,而是类似园的波浪曲线运动,即地球旋转轴在岁差的基础上叠加周期为年,且振幅为″的短周期运动。

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极移。

(IAU)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 建议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ILS)站以1900~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极作为基准点,通常称为国际协议原点CIO。

形状的参考椭球的参数(如参考椭球的长短半轴),以及参考椭球在空间中的定位及定向,还有在描述这些位置时所采用的单位长度的定义。

(长半径 a和扁率α),经过局部定位和定向,同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地球椭球。

除满足地心定位和双平行条件外,在确定椭球参数时能使它在全球范围内与大地体最密合的地球椭球。

为界定的一个点。

l k 和至某一相邻点的大地方位角a为大地起始数据。

g和相应椭球面上的法线向量 n之间的夹角定义为该点的垂线偏差。

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椭圆叫子午圈,又称子午椭圆;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圆,叫平行圈;通过椭球中心的平行圈叫赤道。

线,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叫做法截面,法截面同椭球面的交线叫法截线,不包含这条法线的平面叫作斜截面,斜截面与椭球面的交线叫斜截弧。

与子午面相垂直的法截面称卯酉面,它与椭球面的截线形成的闭合的圈称为卯酉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