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验光步骤
检影验光步骤

常规检影验光步骤准备:1、病人摘去眼镜2、调整病人的坐高,使病人的视线与医生的视线高度相当3、给病人戴上试镜架并使试镜架的瞳距与病人的瞳距相等,这时,病人正好从试镜架的中心看出4、告诉病人整个检影验光过程中,两眼始终是睁开的,在整个验光过程中,未被检查眼应该注视远视力表,医生不能挡住病人注视眼的视线,如果挡住了,要求病人及时告诉医生5、检影验光过程中,医生的两眼始终是睁开,用右眼检查病人右眼,用左眼检查病人的左眼6、检影验光必须在暗室中进行检影验光检查步骤1、要求病人注视或者视标,首先检查病人的右眼2、确定病人的屈光不正是球面屈光不正还是散光通过变化检影镜套管的位置,直到病人的眼底反光最强,然后360度转动检影镜光带,观察有无:1 破裂现象、2宽度现象、3剪动现象如果屈光不正是球面,瞳孔里的眼底反光将与病人外部光带一致,即无破裂现象;如果是散光,一定有破裂现象;当检影光带沿360度转动光带时,瞳孔里的眼底反光的光带厚度,在球面屈光不正时,将是不变的;在散光时,将发生厚度变化,即厚度现象;在散光眼,当检影镜光带扫描过病人的瞳孔时,只有在检影镜光带与病人眼的两个主要子午线之一一致或者重合时,瞳孔里的眼底反光的光带转动方向才能和病人外部光带转动方向一致;在检影镜光带与病人眼的两个主要子午线之一不一致或者不重合时,瞳孔里的眼底反光光带的转动方向就不能和病人面部的拦截线的转动方向一致,即剪动现象,球面屈光不正不存在剪动现象;3、如果是球面屈光不正,观察瞳孔里的眼底反光是顺动还是逆动,在试镜架上增加镜片,直到瞳孔里的眼底反光不动,使用哪一类镜片进行中和,决定于病人的屈光不正状态,检影镜套管的位置和观察到的影动方向;注意:顺动比逆动容易观察和中和,然而,如果出现顺动,病人可能调节,特别是通过增加负镜片得到的顺动;当开始看见为逆动时,可以改变检影镜套管的位置,变逆动为顺动;4、为了中和散光,首先要确认两个主要子午线,然后分别中和每一条子午线,如果使用综合验光仪,只有负柱镜时,可以一条子午线用球镜中和,另一条子午线用球镜结合柱镜中和;较低度的近视或者较高度的远视子午线首先用球镜中和;在球镜中和的基础上,较高度的近视或者较低度的远视子午线用负柱镜中和,对于新手来说,开始确认哪一条子午线是低度近视比较困难,开始时两个主要子午线可以任选其中一条子午线先予中和,然后检查另一条子午线,必要时进行球柱镜的调整,如果使用平面镜检影,为了加负柱镜中和散光,一条子午线中和以后,另一条子午线应该显示逆动;如果医生开始中和较高度近视子午线,另一条子午线必须显示顺动,那时你可以加较高度的正镜片去中和第二条子午线;这将使第一条子午线变成逆动;现在,你可以对准散光的轴,加负柱镜;5、当两条子午线都被中和以后,重新检查球镜中和的子午线,必要时调整球镜的度数,重新检查另一条子午线,必要时调整柱镜的度数;6、当达到中和以后,用检影镜套管的位置分别在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验证所有的子午线,做出必要的调整;7、这时中和用的所有镜片的总度数叫做总检影度数,总检影度数使病人的眼底与检查者的入瞳共轭,留病人右眼总检影镜度在试镜架上;重复步骤2 6,中和左眼的屈光不正,左眼屈光不正中和以后,重新检查右眼做出必要的调整;8、为了转换总检镜度数到纯屈光不正度数,在总检影镜度数上加上工作距离的负球镜;9、通过纯静态检影镜度数,分别测量每一个眼的视力;。
验光步骤

验光步骤一常规医学验光。
注意点: a度数要足矫b确定阅读距离c记录远用曈距A 完整的验光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精确阶段和终结阶段。
1、第一个阶段(初始阶段),验光师收集有关患者眼部屈光状况的基本资料。
根据这些资料,预测验光的可能结果。
具体内容有:①病史、常规眼部检查、全身一般情况;②角膜曲率计的检查;③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④镜片测度仪检测。
⑤检影验光是此阶段的关键。
2、第二个阶段(精确阶段,主觉验光),对起始阶段所获得的预测资料进行检验,该阶段主要使用综合验光仪,让患者对验光的每一微小变化做出反应,此阶段特别强调患者主观反应的作用,一般称之为主观验光。
3、第三个阶段(终结阶段),包括双眼平衡和试镜架测试。
B 客观验光法1、电脑验光:又称自动验光仪,它是根据眼球本身的屈光原理及人眼的视觉特性来进行屈光不正的测定。
2、操作步骤:①打开电源②令被检者头部放在颌托支架上,将外眦部对准黑线。
③嘱其注视视标,调整使被测者的右眼能在屏幕上看到。
④观察荧光屏,将虹膜与环行标志对准。
若虹膜明显,前后摆动调节操纵杆进行调焦;若未对准,可转动高度调节环调整高度,调节操纵杆调整左右。
⑤按下测量按纽,结果将被显示在屏幕上。
⑥重复上述步骤,检测左眼。
⑦重复三次,打印显示测量结果。
3、注意事项(1)被检者头必须放正,少眨眼,眼调节尽量松弛。
(2)每眼测量次数一般不小于三次。
(3)电脑验光仪给出的数据仅供参数,不宜直接用做处方。
(4)在使用前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程序进行操作,因为每个厂家生产的有差异。
(5)保持仪器的清洁、防震,现故障或错误,立刻进行维修。
(6)在测量过程中,显示屏上出现“E”或“ERROR”的字样,说明所显示的测量数据的置信度小于70%,经常由被检眼的不规则散光,白内障或眨眼造成;显示“AAA”即因被检眼移动眼位或瞳孔过小而无法测定;显示“OOO”或“OUT”则说明被检眼屈光度超出检测范围。
4、检影验光:检影是一种客观测量眼球屈光状态的方法。
验光标准流程

验光标准流程验光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测量,确定一个人的视力状况以及需要的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
在进行验光时,医生或验光师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验光的标准流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病史询问。
在进行验光之前,医生或验光师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
这包括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往的眼部疾病、手术史、用药情况,以及近期是否有视力下降或眼部不适的情况。
通过了解病史,可以帮助医生或验光师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测试和评估。
2. 视力测试。
接下来是进行视力测试。
通常使用的是视力表进行测试,患者需要分别遮住一只眼睛,然后读出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案。
通过不同大小和距离的字母或图案,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视力水平。
3. 自动验光。
自动验光是利用自动验光仪器进行的测试,通过仪器的自动调节和测量,可以得到初步的验光数据,包括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和轴位。
这一步骤可以为后续的验光提供重要参考。
4. 用眼健康检查。
在进行验光之前,医生或验光师还会对患者的眼部健康进行检查。
这包括检查眼压、眼底、结膜、角膜等部位,以排除患者是否有眼部疾病或病变的情况。
5. 主观验光。
主观验光是指通过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反馈,来确定最终的验光结果。
医生或验光师会根据自动验光的初步数据,配合患者的反馈,进行逐步调节,直至患者感觉清晰为止。
这一步骤需要医生或验光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耐心,以确保最终的验光结果准确可靠。
6. 配镜建议。
最后,根据完成的验光结果,医生或验光师会给出配镜建议。
这包括眼镜或隐形眼镜的度数、镜片的材质和设计,以及佩戴注意事项等。
患者可以根据建议选择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以改善视力问题。
总结。
以上就是验光的标准流程,通过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验光时,患者也应该配合医生或验光师的操作,如实提供病史信息,配合测试过程,以确保获得最佳的验光结果。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了解验光流程有所帮助。
标准验光流程

标准验光流程目的: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屈光参差等屈光不正疾患也称为视光疾病, 视光疾病的确诊及治疗要依据医学验光检查的结果来决定,所以验光配镜是一个复杂的医疗过程,眼镜是矫正屈光疾病的一种医疗工具,绝非通用商品,准确、持久、舒适、美观是评价配镜质量的标准。
为了加强内部验光管理,完善验光流程,将公司带入更专业的销售轨道,特制定如下规定。
验光工艺程序㈠问诊验光之前,顾客通常不知所措,验光师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引导,对顾客提出的疑问作相关的解答,以初步取得顾客的信任,包括以下内容:1、常规:姓名、性别、年龄、电话、职业等;2、屈光不正史:视远情况、视近情况、症状年限、疲劳程度等;3、眼病史:眼疾种类、治疗情况、斜视、家族眼病史等;4、配镜目的:配镜用途、生活习惯、视力矫正目标等。
5、配戴眼镜史:原镜测量、屈光性质、程度、戴镜时间、配镜更换周期等;以上内容验光师要认真、真实填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作出相应的问诊总结,同时在尊重顾客的意愿的情况下,给予仔细的验光配镜。
㈡视力检查1、视力初步检查用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
已经配戴眼镜的患者,还要戴上原来的眼镜检查矫正视力。
必要时,要检查近用视力。
2、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眼睛前部的基本情况,以及泪膜的性状,检查患者是否患有睑内翻、倒睫、结膜炎、角膜炎、干眼症、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3、眼压检查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患者眼压,筛查青光眼、视网膜脱落或视网膜色素膜炎等眼部疾病。
4、眼底检查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了解玻璃体和视网膜的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炎,是否有高度近视性、糖尿病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病变,中心注视性质等。
如果在上述几项检查中发现患者眼部出现异常,应立即转交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然后再考虑配镜。
5、角膜屈率测定测出角膜两条相交径线的曲率半径,了解角膜大致状况,对隐形眼镜选择提供依据。
验光配镜流程详细步骤

验光配镜流程详细步骤一、开始验光1.收集客户信息在验光前,要先收集客户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视力等,以便之后的验光过程中能够进行更精准的操作。
2.准备验光器材在验光前需要准备一些验光必要的器材,如屈光仪、验光架、台灯、印度验光片等。
3.设定照明条件在设定照明条件前,应先确定光源的角度,然后在环境中安置好台灯,设定出最佳的验光照明环境。
4.确定眼球角度要实现准确的验光,首先需要确定客户的眼球角度,比如表达眼球角度等,以便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找出屈光轴线。
5.检查屈光度和晶状体验光的主要内容是检查客户眼睛的屈光度和晶状体,确定额定屈光度,以及可能存在的屈光状况,如近视、远视以及astigmatism。
6.测量负载斜视和折射错在确定屈光度和晶状体后,测量客户的负载斜视及折射错,以确定验光的结果。
7.收取印度验光片在验光完成后,最后要准备印度验光片,可以用来调整和校正验光结果。
二、开始配镜1.查看验光结果根据验光的结果,确定镜片的类型,如单光、双光、多焦点镜片等。
2.选择镜框从库存镜框中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镜框。
3.测量两眼参数在选择镜框后,要测量双眼的参数,以确保配戴的镜框更加贴合客户的面部形状。
4.确定镜片材质根据客户的要求,确定镜片材质,如眼镜、隐形眼镜、抗蓝光眼镜等。
5.选择镜片颜色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镜片颜色,如灰色镜片、棕色镜片等。
6.加工镜片根据所选择的镜片类型,在镜片上加工出合适的度数,并根据客户的验光结果进行调整和调整。
7.安装镜片将镜片安装在镜框上,然后将镜框组装到完整的眼镜上,确定眼镜的尺寸和外形。
8.测试配镜效果最后,在客户尝试戴上眼镜之后,要进行最后的测试,确定眼镜的配戴效果。
标准验光流程

标准验光流程标准验光流程引言在进行眼镜配镜时,进行一次准确的验光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验光流程可以帮助眼镜店或眼科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视力情况,从而为其提供最适合的镜片。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验光流程的各个步骤。
流程步骤1.患者信息登记–验光师首先需要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这些信息将帮助验光师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个人特征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视力检查–首先进行远视力检查。
患者需戴上遮光片,逐一报读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案。
–验光师将根据患者能够准确辨认的最小字体大小来记录其远视力。
3.屈光度检查–进行屈光度检查时,验光师会使用自动屈光仪或手持屈光计来测量患者的近视度数和散光度数。
–验光师会要求患者注视远处、近处以及其他特定距离的目标,以获取准确的屈光度数据。
4.眼轴长度测量–眼轴长度对于近视患者的镜片配制非常重要。
–验光师会使用专业的眼部测量仪器来测量患者眼轴长度的数据。
5.瞳孔大小测量–验光师会使用瞳孔计测量患者的瞳孔大小。
–瞳孔大小测量可以帮助验光师确定合适的镜片直径,以获得更好的光学效果。
6.双眼调节能力检查–这一步骤主要用于评估患者双眼的调节能力,即眼睛从远距离调节到近距离的能力。
–验光师会要求患者注视远处目标后迅速转注视近处目标,并观察患者眼睛的调节过程。
7.其他额外检查–根据患者的情况,验光师可能会进行其他额外的眼部检查,如眼底检查、眼压测量等。
–这些额外检查可以帮助验光师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眼部健康状况。
结论标准验光流程是一项关键的眼镜配镜工作,它可以帮助眼镜店或眼科医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视力情况,为其提供最合适的镜片。
我们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标准验光流程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的验光流程可能根据不同机构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请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8.镜片选择–基于前面的测量结果和患者需求,验光师将根据屈光度、瞳孔大小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镜片。
标准验光流程

10I,10 个基底向内三棱镜,与 旋转棱镜配合检测远距垂直隐斜、 视近垂直隐斜视
外置辅镜---交叉圆柱镜
• 又叫JCC(jackson cross cylinders)用 于精确检测散光的轴向和焦度 • 外环,标有P和A两字母,P表示镜片轴向, A表示翻转手轮轴向. • 内环,红点表示负柱镜轴向,白点表示正 柱镜轴向. • 翻转手轮,位于外环A字母处,用于翻转内 环的轴向.
四、球镜的再次确认 (第二次的MPMVA) 五、再次红绿试验 步骤同初次红绿试验。
• 右眼完成验光后,同样步骤验左眼
六、双眼平衡检查
• 棱镜分离法 ①.双眼同时打开。 ②.在单眼验光终结的基础上,每一眼加 +0.75DS,测量双眼视力,逐步增加 +0.25DS,直到双眼视力≤0.8. ③.选择单行视标,最佳视力上一行,如 雾视视力为0.8,选择0.6行视标。 ④.用垂直棱镜将双眼所见视标进行分离, 右眼前加3△BU,左眼前加3△BD。
• 若客观验光和散光表检查都提示被测眼 无散光,则可省略JCC进一步确认散光 轴向和度数。 •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与被检者进行沟通, 提醒被检者在整个验光过程中不能眯眼。
近视的处方原则
• 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度数负镜片,同时 能用眼舒适、持久。 • 高度近视者,如不能耐受全矫,可适当 欠矫,兼顾舒适性,具体降低多少度要 根据试戴情况进行调整。 • 近视伴有外隐斜,应尽量全矫,而近视 伴有内斜者,应欠矫。
配合镜片:远矫正试片和球镜 测试方式:双眼或单眼 近距离测试 测试目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近视力及近 矫正视力
近交叉视标
配合镜片:远矫正试片,交叉圆柱镜 和球镜试片 测试方式:双眼或单眼 测试目的:定量分析被测眼调节量 及适宜的老视处方
验光的标准流程

验光的标准流程
验光是指眼科医生通过一系列测试来确定一个人的视力状况,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
验光的标准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静态视力测试:通过让患者读取标准的视力表(Snellen眼图)来测量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2. 动态视力测试:通过让患者看一些移动的物体(如铅笔)来测试患者的动态视力。
3. 眼位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眼球的位置和移动情况来确定是否有斜视等问题。
4. 眼压测定:通过使用一个装有气体的器具来测量患者眼内的压力,这可以帮助确定是否有青光眼等问题。
5. 眼底检查:通过使用一个专用仪器来观察患者的眼底情况,例如视网膜是否有病变等。
6. 隐斜视检查:通过使用特殊的测试方法检测隐藏在正常视觉背后的斜视或眼球运动异常情况。
以上是通常的验光标准流程,具体的测试内容还会依据个人情况而略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光流程
第一步问诊、瞳距测量
包括年龄,配镜历史,家族病史,生活工作环境及需求,工作性质,用眼习惯等。
问诊后测量瞳距,在测量过程前,要先将瞳距仪调制远用或近用测量状态。
测量过程中要保证顾客坐姿端正,同时自己的坐姿也要保持良好。
瞳距要测三次,以三次平均值为准。
第二步眼部检查眼外观检查眼部健康状况(用笔灯观察眼睑闭合情况),眼肌功能(用一个目标让顾客固视,观察有无眼球震颤,有无明显眼位不正),角膜曲率半径(角膜散光!隐形做!)
第三步电脑验光和验光前准备电脑验光过程中切记让顾客的坐姿正确,以保证电脑验光的参考意义。
(例如:头不要歪斜,不要悬空,双眼平视等。
)调整座椅高度以及综合验光仪高度,让顾客在验光过程中一直处于较为舒适的状态。
仪器调整,光度归零和水平调整,将顾客的瞳距调整到已测得的宽度,注意集合擎是否调整为远用。
用酒精棉签擦拭消毒额托及鈕眼附近(或用镜布擦拭),请顾客通过鈕眼看前方,额头贴靠额托,调整额托距离使镜眼距在12MM左右。
第四步裸眼视力检查
打开鈕眼,让顾客注视前方0.1视标,关闭左眼,测右眼的裸眼视力,然后打开左眼关闭右眼测试左眼的裸眼视力,同时打开双眼测试双眼裸眼视力。
如果顾客有戴旧镜,应该在仪器未放下时测试顾客的戴镜视力,以备验光参考
第五步雾视、去雾视
雾视的根本意义在于减少睫状肌和悬韧带的调节能力,保证顾客的远用视力精确,且要双眼同时进行。
一般雾视的方案:打出0.1视标(关闭左眼)请顾客看前方0.1视标,如果看清则加正度数直到顾客不能清晰辨明0.1的方向,让顾客努力看(不要眯眼)当顾客再次看清0.1的方向后再加正度数,直到0.1视标不能辨别方向时停止,让顾客在勉强能看到0.1但是不能辨别方向的状态下保持3-5分钟。
3-5分钟后去雾视,加负度数使顾客的视力从0.1提高到0.6左右。
备注:如果顾客是单纯高散在去雾视的时候直接以电脑的轴向为准预加散光度数直到顾客能看到0.6。
如果顾客在我们通常使用的方式去雾视的时候视力不能提高到0.3以上,我们要考虑顾客是否有弱视(可在此时询问顾客的视力情况),以此做出判断
第六步散光盘检查散光盘检查目的为粗测散光轴向与度数,与顾客沟通为:下面您将看到一幅类似于钟表指针的视标,目的是测试一下您是否有散光,请注意观察这些线条里面是否有颜色较深、相对清晰一些的线条,如果有,大致在哪一个方向(像手表一样,大致是几点钟的方向)。
根据顾客的提示参考电脑验光数据预置散光轴向和度数(轴向上面与电脑数据的差异一般不超过20度)。
对于电脑打出来散光较高的可以预加电脑打印数据的1/3到1/2。
若顾客以前有戴高度散光眼镜,可以参考,适当多预置一点。
第七步第一次红绿测试打出红绿视标,告诉顾客:现在我们看一下前面的红绿视标,来调整一下度数,把视力提高一些,请先看右边绿色里面的数字,再看红色背景里面的数字,看是否有一边的数字
更清楚,红色里面清楚加负度数,绿色背景里面的数字清楚加正度数。
直到两边一样清楚或绿色里面的稍微清楚一点时停下。
备注:如果顾客对颜色不敏感,可直接参考电脑数据调整度数使顾客右眼视力达到最高视力(左眼亦可用此标准)
第八步交叉柱镜精调散光在开始测试的时候须放置交叉柱镜在钮眼精确散光要先精确轴向(转轴与轴向平行),再精确散光度数(P点与轴向平行)。
精确轴向以追红点为依据(红点在指针上方向上调,红点在指针下方向下调,向一个方向调的时候进10度,向后退时退5度)精确度数以红加白减为依据(红点在P点上加0.25散光,白点在P点时减0.25散光,每增加或减少0.50散光应以球镜0.25补偿。
精确散光完毕后把交叉柱镜拿开进入下一步操作。
第九步第二次红绿精确球镜度数,方法与第一次红绿相同,但在结束时应让红绿一样清楚或红色稍微清楚红绿测试原理:红色和绿色波长经过人眼的屈光系统正好是红色波长落在视网膜前绿色波长落在视网膜后,并且与视网膜的距离是等距的。
当顾客看到红色清晰的时候说明欠矫,相反则过矫。
(对于近视来说,远视则刚好相反)
第十步矫正视力经过以上步骤之后可以初步的判断顾客右眼的视力。
从第四步去雾视开始重复以上步骤得到左眼度数。
这时我们来看矫正后的双眼视力状况如何?
第十一步双眼平衡测试平衡测试主要是用来测量顾客的双眼矫正效果是否一致.告诉顾客我们测试的目的是让您在双眼看东西的
时候更加舒适,保持双眼良好的视力平衡测试有偏振片法和棱镜分离法。
偏正片法:双眼辅助镜打在P点,打出三排偏振视标,请顾客观察是上面一排清楚还是下面一排清楚。
根据顾客的反馈讯息,减低较清晰一边眼睛的度数0.25,直到上下两排的清晰度接近。
将辅助镜片打开(0点). 棱镜分离法:左右眼都放置外置棱镜,外置棱镜水平放置,将0为置于鼻侧,左边底朝下3个棱镜量(看到的东西在上方),右眼底朝下3个棱镜量(看到的东西在下方),打出最好视力上一排作为参考。
顾客会将这一排看成两排。
将顾客看得相对更清晰的一边减低0.25球镜。
直到接近一致清晰为止。
第十二步双眼雾视将顾客双眼同时减低1.00,打出0.6视标让顾客看,慢慢调至1.0甚至1.2视标同时双眼加度数(以0.25一跳),直到看清1.0或1.2视标,一般情况所加度数不超过1.00
第十三步试戴确定处方
适应性测试这一测试采用的方法是让顾客试戴验光后的度数,询问顾客,是否清晰,比以前的眼镜感觉起来清晰度,舒适度有上面变化?如果度数有增长可以询问顾客是否觉得光线是否更亮,清晰度是否更高了,会不会觉得有点眼胀的感觉,看东西会不会有变形的情况(散光改变),等等?当以上步骤全部进行完以后,最终确定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