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一轮复习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最易错考点系列商品的基本属性与货币的基本职能

商品的基本属性与货币的基本职能★★★★○○○○○一、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2)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二、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三、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四、纸币的产生和发展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一是由国家发行的.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3、通货膨胀: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4、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五、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1、结算的方式: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2、常用信用工具:(1)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六、外汇和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本专题侧重考查汇率考点。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考点解读(2015)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6考点)一、货币1、商品的基本属性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补充: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充当此职能必须用现实中的货币。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世界货币3、纸币的流通规律1、纸币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依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甚至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经济生活

2015年高考知识点讲解——经济生活主编:宁老师主编单位:永辉学习中心第一课时:商品与货币一、商品:1、商品的概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交换是商品的核心,只有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没有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
例如:今年一个农民家庭收入3吨粮食,卖掉了2吨粮食,留下1吨粮食作为一年伙食。
这个例子中,卖掉的2吨粮食属于商品,留下的1吨因为没有和别人交换,所以不是商品,只能说是劳动产品。
2、商品和产品的关系:属于商品劳动产品交换3、商品两大基本属性:(1)、社会(本质)属性:价值。
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劳动。
(2)、基本(自然)属性: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指的是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求的属性。
4、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1)、对立: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社会角色进行分析。
商品的生产者生产产品是为了获取价值,要获取价值,就必须让渡于使用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要获取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于价值。
(2)、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关系到价值的形成和实现。
分析:生产者在生产产品的时候,付出了劳动,获得了价值,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制定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为了获取商品中的某种属性也就是使用价值,但是使用价值是否大小必须取决于这个商品的价值。
5、价值量:(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人劳动生产率没有关系。
(3)、价值总量与个人劳动成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无关。
二、货币: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注意: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职能:(1)、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只需要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其他职能:储藏手段:足值的货币;支付手段:交换钱和交换时间不同;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08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经济常识第一课1、商品是什么?商品经济是什么?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答: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附:价值的实现条件:①凝结着人的劳动;②生产该产品的劳动得到社会承认,交换成功(即:潜在价值变成为现实价值)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能否实现依赖于其使用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价值。
2、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什么?答: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它由社t决定,而不是由个t决定。
(社t不是平均的劳动时间,而是绝大多数企业所需要的时间。
)劳动生产率,分为社P和个P。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P成反比;与个P无关。
商品生产者要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个P,缩短个t。
3、商品的价值总量是什么?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又是什么?答: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社P越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低,而商品数量则越多,所以,价值总量不变;反之也一样。
个P越高,商品的数量越多,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因为它是由社t决定的,与个t无关),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反之则减少。
4、(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它的职能是什么?包括哪些?两种基本职能是什么?(金属)货币:它是特殊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主要指黄金和白银。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
(以货币自己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它是商品,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所以不具有此职能。
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叫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高三政 治经济学知识点

高三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政治经济学是高中政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系统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应对高考以及提升对经济现象的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高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梳理。
一、商品和货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其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与供求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上升。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数量实现的。
同时,价格的变动也会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上涨,生产者会扩大生产,增加供给;消费者会减少需求。
价格下降,生产者会压缩生产,减少供给;消费者会增加需求。
三、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等。
其中,居民的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
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当前的消费,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那么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消费类型按照交易方式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照消费目的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

高中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详细)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9、消费结构的含义?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0、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知识点二】货币的产生和职能☆☆☆【知识点三】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建议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2.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例如】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念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质上不同,量上无法比较。
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质上相同,量上可以比较。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如何解决?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才能为社会所承认,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被还原,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总结】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三)商品的价值量1.商品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
2.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例如】在一个简陋的工作坊里,生产者靠纯手工生产一件衣服要花3个小时。
快速记忆高中政治常识的口诀有哪些

高中政治常识的顺口溜(一)经济学部分(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记忆:十家商品统一体,十家承担家属鼠。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记忆:量大小,设时定,会生产,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鞭子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作用、分化作用)。
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记忆:调配技术,上京广线上被驴踢,在静态的资源里培优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记忆:公主多吃鸡精,是牛根生拖关系理发做出的决定,具体的是设置出国决定。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记忆:贝多芬楼主在分配制毒,把生产力锁定在发誓的客人的道观里。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记忆:瓶颈方法。
)(7)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记忆:市场肉有缺,发空调调控,平衡同伙劫化肥,经常刑罚济公。
)(8)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途径主要有两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1、人们对黄豆加工,做硬了是豆腐干, 做稀了是豆腐脑,做薄了是豆腐皮,做没了 是豆浆,放臭了是臭豆腐!这启示我们( ) • ①黄豆浑身都是宝,只要加工就会有价值 ②黄豆在市场运动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价值 • ③黄豆的多种功效,源于市场的高效配置 ④黄豆的自然属性是价值产生的物质载体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1 每年3月15日是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日,它对规
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起到积 极作用。从商品价值论看体现了( ①商品流通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质承担者 A.①② ) A ②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 ④价值量由社会必
③社会效率与公平的合理性 B.①③ C.②④
• 2、打车软件”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乘客可以便 捷地通过手机发布打车信息,并立即和抢单司机 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打车效率。通过手机打车 软件预约用车将收取一定费用.据此,以下说法正 确的有( ) • ①“打车软件”属于商品,因为其是用于交换的 劳动产品 • ②“打车软件”不是商品,因为其是“无形”的 服务 • ③“打车软件”方便了乘客,这是商家开发软件 的目的 • ④“打车软件”作为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 统一体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要劳动时间决定 D.③④
解析
③不属于商品价值论;
④与题目无关。
解析答案
•
再
见
第一单元
• [考纲传真]
生活与消费
• 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 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 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 • 考点1|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揭秘导航本考点不属于常考点,复习时重点关注货币职能 的区分、判断。全国卷5年0考
• 3、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灵魂,不仅关系到企 业声誉,还会对消费者带来影响。这从根 本上说,是因为( ) • ①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 ②质量好的商品能获得额外收益 •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 ④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向1 典例 1
• (二)、价值 • (1)价值是凝结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无差别即:都消耗体力和脑力) • (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独有属性) • 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 • 商品交换表面是物与物交换,本质是 交换人类劳动。 • (3)价值是商品特有属性,因此经济学中 的价值就是指的商品。
• (三)、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 (1)作为商品,两者缺一不可,同时具有 使用价值和价值。 • (2)作为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 • 生产者目的:价值。通过交换得到价值, 失去使用价值。 • 消费者目的:使用价值。通过交换得到 使用价值,失去了价值。
2、商品的基本属性
• (一)、使用价值:
(1)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性质)
满足
粮食、蔬菜、水果 衣服、房子、车船 阳光、空气、水 满足 文学艺术、科学知识
满足 满足
人们营养的需要 穿、住、行的需要 人们生存需要 人们精神需要
满足 商品 人的某种需要的 属性
• (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 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本身的物理、化学或 生物属性等决定的) • (3)、使用价值:俗称“产品质量”或 “有用性”。 • (4)、意义:理论依据:使用价值是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不能成为商品。 • 现实意义:使用价值影响商品价值 实现。影响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及企业生 产经营。 • (5)它是一切有用物品共有属性。
商品的基本属性 (2014· 大纲全国卷 )2013 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
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 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
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
“惊险一跃”,是因为(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1、某人赠送了本校一批中国古典书籍。中国古典书籍( ) 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B.是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 D.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2、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张家界旅游风景区 ② 公共图书馆的臧书 ③贵州 茅台商标 ④国家救灾储备的各种物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
A.是劳动产品 B.用于交换(生 产的目的)
思考: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 品也一定是商品,这种说法对吗?
思考: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
物品 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
价值
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 映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反映内 容
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 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不用于交换, 不具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商品
提醒
辨别商品的方法: (1) 定义法:既属性法: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领域法:必须在流通领域。
• (3)商品交换的本质:商品生产者交换劳 动的关系(表面是物,本质是交换劳动) • (4)商品分类: 有形商品 • 无形商品(服务性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