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与终点

合集下载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精选篇1从一个起点开始,终究会到达一个终点;而这个终点,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清晨,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时。

在这一天的起点,我跟随着太阳,站在黄山脚下,站在这趟旅程的起点。

我仰头,瞭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巅,瞭望着我将会到达的终点。

“起程吧,”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走向山巅,走向终点,去看看,那不一样的风景。

”我踏上眼前的这条布满了青苔的石板小道,青苔上,似乎还挂着一些晶莹闪烁的露珠。

小道旁遍布着笔直的青松,那墨绿色,仿佛是毛笔蘸足了浓墨挥洒而出的,向山顶蔓延着。

晨雾渐渐散了,阳光也更足了。

越向上走,风景便越发的奇特。

奇松在这里生长,怪石在这里陈列。

石阶路不愿规规矩矩地趴在那里了,石阶立了起来,向前看,他如腾飞的巨龙一般,直冲云霄;向后看,脚下的石阶似乎是悬空立着的。

从这山腰处可以看到两旁的峭壁上,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

而松树,却弯弯曲曲的斜插在石缝中。

遒劲的根茎穿过岩石,裸露在空气中,如同老人的手,抓紧了石块,永不放松。

苍劲有力的枝干外包裹着一层灰褐色的,生满了树瘤与皲裂的树皮,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皮肤,那上面布满了褶皱与凸起的经脉,只有经历了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才能锤炼出来这样刚韧的茎干。

即使脚下的岩石缺少它们所需的土壤与水分,他们依旧在努力,努力活下来,努力生长的更加强壮。

一轮红日渐渐西垂,这一天的终点就快到来了,我也即将走上这趟旅程的终点——山巅。

踏上山巅的这一刻,我被震撼了。

这里没有什么树木、花草,甚至都没有别的杂乱的石块,只有一块巨大的、平滑的岩石。

站在这里,眼前没有别的什么,只有远至天边的云海和一轮垂在天边的夕阳。

白色的云海被映红了,淡蓝的天空也被映红了,这里除了红色,就是白色,已经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云了,空旷的似乎只剩下自己一人。

重新走到这条小路的尽头,向下看这条小路,曲曲折折,又好像没有尽头一般。

从这里再下去,这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那曾经的起点,又将会变成一个终点。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2课《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能掌握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会通过测量,科学地比较;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相互倾听他人意见,合作探究、展示自己观点。

提高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掌握通过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

【学习难点】在小组探究及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能够通过记录的方式进行比较。

【学习流程】一、导入故事导入:秋天到了,森林里动物们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小青蛙们看见了,它们也想参加。

小青蛙围在一起讨论,一只小青蛙说道:“我们青蛙弹跳能力可好了呢,要不我们先挑选一个跳得最远的去参加比赛,肯定能得冠军呢!”“派我去,派我去,我跳得可远了!”一只小青蛙急切得说道。

另一只小青蛙不服气了,说道:“哼,我跳得更远呢,应该派我去!”然后这只也想去,那只也想去,大家都想去。

小朋友们,你知道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跳得远吗?引出课题:起点和终点。

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你的纸蛙能跳多远?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探究拿出学具纸蛙,按青蛙的身体尾部,让其弹跳出去。

你的纸蛙能跳多远?自己说一说,并在学习单上表现出来。

第二步:互学讨论小组探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跳远的长度,或者通过画图、测量等方式得出结论。

完善学习单内容。

第三步:展学交互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生1:在纸蛙起跳的地方画一条线,弹跳后,在终点画一条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就是青蛙跳远的长度。

生2:纸蛙旁边放一把尺子,从1厘米处跳起。

用弹跳后的厘米数减去1厘米就是跳远长度。

教师质疑:什么是起点?什么是终点?为什么要设置起点与终点?设计意图青蛙跳远的情境能满足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和天性,在玩中实践,理解和感受到了起点和终点的意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通过测量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条远距离。

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

起点和终点
课题名称:起点和终点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掌握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3.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说出地图上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2. 让学生讨论起点和终点的含义,并导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学习探究(30分钟)
1. 讲解起点和终点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

2. 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3. 带领学生讨论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三、知识巩固(15分钟)
1. 给学生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起点和终点的故事,呈现给全班。

2. 点评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总结反思(5分钟)
1. 结合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总结起点和终点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起点和终点,并实现目标。

板书设计:起点和终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起点和终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以起点与终点为主题的作文提纲

以起点与终点为主题的作文提纲

以起点与终点为主题的作文提纲
一、引言
- 简要介绍主题,为什么选择以起点与终点为主题;
- 基本概念解释:起点与终点是什么。

二、人生与起点终点
- 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会面临起点与终点;
- 起点是从哪里开始的?是家庭背景,是教育环境,还是其他;
- 终点是哪里?是事业目标,是生活追求,还是其他。

三、职业与起点终点
- 很多人以工作作为自己的起点,即职业起点;
- 职业终点是什么?是否基于个人目标、公司目标还是社会需要等因素;
- 追求职业发展的方法和策略,如创业、跳槽等。

四、学业与起点终点
- 学业是起点,那么它的终点是什么?
- 是完成学业目标、进入社会、还是其他;
- 如何实现学业终点,比如学习方法、规划、时间管理等。

五、旅游与起点终点
- 旅行也有起点与终点,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还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
- 旅游的终点是什么?是体验当地文化,是放松身心,还是其他;
- 如何规划旅游的起点和终点,如选择旅游目的地、安排行程等。

六、结论
- 总结起点与终点的概念及在人生、职业、学业、旅游等各领域的应用;
- 强调规划和执行的重要性,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七、致读者
- 另一种起点就是阅读本篇文章,而你的终点可以是获取新的思路,获得灵感,或者想到自己的起点和终点,并开始规划计划。

- 鼓励读者坚持规划,追求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科学课件《起点和终点》精品PPT课件3

科学课件《起点和终点》精品PPT课件3
教科版《起点和终点》精品课件P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wǒ mēn kàn tiào yuǎn
我们看跳远
教科版《起点和终点》精品课件PPT3
1 2
zhōng dǐan
终点
qǐ dǐan
起点
1
2
jù lí 距离
qǐ dǐan hé zhōng dǐan
起点和终点
我会读
qǐ dǐan
起点
zhōng dǐan
终点
02
看着这些纸带,你知道了什 么?
你的青蛙三次跳的都一样远 么?
04
wǒ mēn qù hūo dòng 我们去活动
wán zhǐ fēi jī 玩纸飞机
谢谢大家!
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 开,气 球会飞 走,引 导语: 玩过吗 ?请你 也来这 样玩一 玩,想 一想气 球为什 么会飞 出去。 2、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 呢?这 节课我 们就来 研究像 火箭那 样驱动 小车。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 关 5、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力,哪 些地方 需要减 少摩擦 力。 6、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 要这样 的设计 。 7.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 较宽, 行使稳 定。 8、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 用手在 桌面拖 动,说 说你的 感受。
wǒ mēn lái tǐ yàn 我们来体验
zài huí yì
再 回 忆! zhōng dǐan 终点
qǐ dǐan
起点
1
2
jù lí 距离
dāng píng wěi
当评委
小组里面比谁跳得远!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1. 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2. 爱情的起点是相遇,终点是相守。

3. 旅行的起点是出发,终点是归来。

4. 学业的起点是入学,终点是毕业。

5. 竞赛的起点是报名,终点是冠军。

6. 创业的起点是创意,终点是成功。

7. 事业的起点是选择,终点是成就。

8. 交往的起点是认识,终点是友谊。

9. 婚姻的起点是婚礼,终点是白头偕老。

10. 职业的起点是聘用,终点是退休。

起点与终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点,无论是个人的成长发展,还是事业上的追求,都离不开起点和终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而终点则代表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或目标的实现。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列举起点与终点的经典短句。

1. 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经历成长、学习、工作、婚姻、子女等不同的生活阶段,最终走向终点——死亡。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因此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2. 爱情的起点是相遇,终点是相守。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从相遇开始,经历相知、相爱,最终达到相守的终点。

爱情的起点是缘分的降临,终点是两颗心紧紧相连,共同度过一生。

3. 旅行的起点是出发,终点是归来。

旅行是人们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方式之一,它从出发的起点开始,经历探索、体验,最终回到起点的终点。

旅行不仅能让人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还能丰富人们的人生经历和见识。

4. 学业的起点是入学,终点是毕业。

学习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从入学的起点开始,经历课堂学习、考试,最终达到毕业的终点。

学业的起点是知识的积累,终点是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5. 竞赛的起点是报名,终点是冠军。

竞赛是人们展示自己才华和实力的舞台,它从报名的起点开始,经历赛前准备、比赛,最终争取冠军的终点。

竞赛的起点是勇气和信心,终点是胜利和荣誉。

6. 创业的起点是创意,终点是成功。

创业是追求梦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它从创意的起点开始,经历计划、筹资、运营,最终实现成功的终点。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起点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起点1.2 教学内容起点定义:起点是事物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起点的作用:确定事物发展的起始位置,便于测量和比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起点的方法:以原点(0,0)为起点,其他点的坐标根据横纵坐标的数值来确定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起点的概念和作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起点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1.4.2 讲解:讲解起点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起点的方法1.4.3 实践: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起点,教师给予指导1.4.4 总结:归纳总结起点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起点的方法第二章:终点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终点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终点2.2 教学内容终点定义:终点是事物结束的地方或时间终点的作用:确定事物发展的终止位置,便于测量和比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终点的方法:根据点的坐标找到对应的横纵坐标值,确定终点位置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终点的概念和作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终点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2.4.2 讲解:讲解终点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终点的方法2.4.3 实践: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终点,教师给予指导2.4.4 总结:归纳总结终点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终点的方法第三章:起点和终点的联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3.2 教学内容起点和终点的联系:起点是事物发展的开始,终点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起点和终点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确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值,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和方向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联系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起点和终点知识3.4.2 讲解:讲解起点和终点的联系,解释如何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3.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教师给予指导3.4.4 总结:归纳总结起点和终点的联系,强调确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第四章:起点和终点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4.2 教学内容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确定物体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计算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方向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起点和终点,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距离和方向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4.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起点和终点知识4.4.2 讲解:讲解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释如何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4.4.3 实践:让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4.4.4 总结:归纳总结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第六章: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教学评价6.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工具:问卷调查、测试、观察表、反思日志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教学评价6.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6.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介绍不同的评价工具6.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教学评价,教师给予指导6.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强调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第七章: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7.2 教学内容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和反馈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和方法7.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解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7.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和反馈,教师给予指导7.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的方法,强调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第八章:教学评价的改进与提高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8.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通过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和方法8.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和方法,介绍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8.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给予指导8.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和方法,强调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第九章:教学评价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教学评价案例,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9.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通过分析教学评价案例,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评价结果、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分析教学评价案例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和方法9.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介绍分析教学评价案例的方法9.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分析教学评价案例,教师给予指导9.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强调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第十章:教学评价的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如何对教学评价进行总结和展望10.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评价进行总结和展望的方法:总结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起点和终点》的教学教案设计,共十个章节。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起点和终点的概念1.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旅程、比赛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1.2 讲解:解释起点和终点的定义,强调它们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1.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找出起点和终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起点和终点在坐标系中的应用2.1 引入:介绍坐标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坐标系中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2.2 讲解:讲解坐标系中起点和终点的表示方法,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 y)坐标。

2.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起点和终点。

第三章:起点和终点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3.1 引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

3.2 讲解:讲解几何图形中的起点和终点,如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圆的圆心等。

3.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识别几何图形中的起点和终点。

第四章:起点和终点在函数图象中的应用4.1 引入: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让学生了解起点和终点在函数图象中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函数图象中的起点和终点,如一次函数的y轴截距等。

4.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找出函数图象中的起点和终点。

第五章:起点和终点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5.1 引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路线规划、比赛计分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5.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

5.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起点和终点在运动中的应用6.1 引入:通过观察运动员跑步、赛车等运动中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了解起点和终点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6.2 讲解:讲解运动中的起点和终点的意义,如比赛中的起跑线和终点线。

6.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识别运动中的起点和终点。

第七章:起点和终点在时间管理中的应用7.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时间管理实例,如计划安排、任务分配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在时间管理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点与终点
有人问我:“起点与终点你觉得哪个重要?”欲言又止,霎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当你站在一个起点的时候,最渴望的不就是终点了吗?但是,如果你得知这个起点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起点,你还会去选择它吗?
我低下头,想想:自己每时每刻其实都在起点上,只不过有时错过了许多出发的机会;一旦有人在自己发觉前就出发了,便就觉得自己这时再去追赶没了什么意义,故就此放弃。

起点本身是公平的,决定谁先到终点的根本,就是你那份是否在乎。

有人说:“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实际上,每一个终点都又是一个起点——鲜花落下,却化为春泥滋养来年的美丽鲜花;果子从果树上落下,里面的种子随时准备入土生长;蝴蝶在生命最后产下卵,其中又会孕育新的美丽生命……
我会有一个怎样的起点?它的终点又是如何?每天懒懒散散地上完一天的课,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便就洗洗睡去,平淡的一天重复着,我貌似失去了方向。

当我在意到了:我需要一个给我动力的起点,我便要朝着那终点奔去,而这个起点就是对现在漫无目的行为作出改变,那个终点便是充实自己的现在;于是,当我接近终点后,我又会有一个新的终点。

野菊花遍地都在开,向日葵始终望向光明,芦苇丛在夕阳下随着微风轻轻飘荡。

我也希望能不择环境,明白正确,被人欣赏……记得小时候,依偎在母亲身边,温馨的手抚摸着我的头,总是那么温暖,而现在自然不会再这样,有时候遇到烦心事,也不愿告诉父母亲,只在心里暗暗忧郁。

在跑出起点时,随时随刻都是累的,但要学会享受这份苦累,那将是在你跑到终点后,看向起点时的欣慰。

一个起点只在于你的心,去吧,即使是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理由,也要去实现,也要去享受。

就算过程是苦累的,但苦累又何尝不是美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