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起点和终点

合集下载

最新终点亦是起点作文8篇

最新终点亦是起点作文8篇

最新终点亦是起点作文8篇错误――儿时呱然落地,伴随飞雪的时候,上帝给予我生命,面孔及一切预定好的命运。

而茫然于命运,望着这无法知晓并且空空的箱子的东西,让人难以喘息。

错误注定了在某一时刻出现挡住我的道路,可惜上帝因为我耍小聪明,而没收走了我的脑袋里60%的智商,只好傻傻的呆坐在那里,等它随时间而融解,也许我错误的选择了逃避!呆坐了好久,望着它一点点的消失,变偷懒的睡着了。

突然轰隆声,将我惊醒出梦里,感觉自己长大了好多,变为了少年,明白那么繁杂的道理。

那个错误“逃避”与很多错误一样早已随风伴云的飘离了,只是有少数永远的被铭刻在心里!错误――年华幕然回首,看着那些铭刻着错误的标记,自己木呆的翻着那些可笑而悲伤的记忆,不知道怎么来形容那刻的面容,也许那刻的记忆被删除于脑际。

现在的自己好象以沉沦于生活的悲剧中,常常会因为学习而悲哀,金钱而苦恼,权势而惧怕。

不知道怎么理解,但我想让佛祖为我解答,我问佛祖,“敬爱的您告诉我,为什么让我来到世间。

佛祖没有直接的回答,而告诉我说“自己从人生中品位酸甜苦辣的滋味”佛祖瞬息消失于面前。

我默默的仰望着天蓝色的晴空,我感悟于时间的情感,可惜我只是无法用文字把一切描绘的那么美好而已。

这刻前方的冰山不在消融,自己总是感觉着阳光的困乏,而自己又觉的幻想的美好只是个不能成为现实的童话。

只好又一次的走会十字路口,也许我错误的选择了放弃,但是我既然又一次的回来,那么永远不会再次而后悔!错误――黄昏夕阳夕下,这随风黄昏的悲郁,让空白的脑子迟钝下来,年老的阳光之下,秋日的落叶飘落至地的美丽,让人却感伤生命的短暂。

走在街头,身旁无数的身影,瞬间消失于人海里。

等待一个人只不过于消耗为数不多的日子,而阳光渐渐弱了下来,这年老时的模样,孤孤单单的老头子的样子代替了青春年少的活力。

也许是自己错误的面对生死的关念,但逝去却是解脱错误于黄昏唯一的方法。

黄昏于生命终结早已不远,而为了生命的价值,需要珍惜在红尘人间的每天,错误不过于是人生的一块石头,拌倒了,趴起来,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一点价值,不能错误的将生命变的那么无为的可悲!错误――终点苍白的脸颊,木呆的眼睛,望着天花板,逐渐的眼睛闭上了,脑里想着这一生的经历就象一部电影,断断续续的画面停止于此。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ppt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ppt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 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部队一师 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 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红一团一 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 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 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 地杀出一条生路。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巧夺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 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 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 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 ,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 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 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 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1936-2018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目录 Content
长征的历史回顾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长征精神的意义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01
第一章:长征的历史回顾
写在前面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 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 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 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 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 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 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 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2.2起点和终点 教案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及学生分析: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而比较与准确测量的前提是公平,我们必须给每一次比较与测量确定起点和终点。

本课以纸蛙跳远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比较中的公平原则,从比赛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相同的起点是公平比较的基础,不同的终点是公平比赛的不同结果。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确定起点与终点的意识。

学生把恐龙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尾部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游戏中的跳高、跳远、跑步比赛等。

本课将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确定起点与终点,通过研讨让学生理解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确定起点后,还要标记终点来进行比较。

3.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学习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科学的比较。

科学态度: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难点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纸青蛙、起点线一条学生:每人一只纸蛙、每组一条纸带、一条起点线、铅笔、直尺五、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办运动会了,这个消息传到青蛙王国,我们都知道,小青蛙们都喜欢蹦蹦跳跳,它们都报名参加了跳远比赛,可是名额只有一个,到底该让谁去参加比赛呢,青蛙国王特别为难,它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和聪明,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咱们班,同学们愿意帮助它吗?(设计意图:从富有童趣的故事导入,引出起点和终点。

闭合水准测量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是一种通过确定起点和终点的高程,来测量两点之间的高程差的方法。

闭合水准测量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设定起点和终点:确定测量线路上的起点和终点,即测量线的起点和终点。

2. 建立测量控制点:在测量线路上选取一些控制点,用来控制测量误差。

3. 进行测量:进行水准仪的水准观测,记录起点和终点的垂直视线和各个控制点的中间视线的读数。

4. 消除仪器误差:根据水准仪的仪器误差,并通过仪器校准或修正系数来消除仪器误差。

5. 消除大气折射影响:由于大气折射的影响,会使水准仪观测的读数产生偏差,需要对读数进行改正。

6. 计算平均视线:根据观测读数计算各个控制点的平均视线。

7. 计算高程差:根据起点的高程和各个控制点的平均视线,以及终点的垂直视线,计算各个控制点的真实高程差。

8. 检查闭合差:计算闭合差,即起点的高程与终点的高程之差与各个控制点的高程差之和的差值。

9. 进行调整:根据闭合差的大小,进行高程误差的调整,使得测量结果满足要求。

以上是闭合水准测量的基本计算方法,其中涉及到的具体计算公式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调整。

南通地铁最新规划图

南通地铁最新规划图

南通地铁最新规划图南通地铁最新规划图已于近日发布,总計划长度超过200公里,共设12条线路。

以下为南通地铁最新规划图及各线路相关信息。

1. 1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火车站、南通大世界、南通体育中心等主要地标,终点位于南通新区,全长约30公里,共设22个车站。

2. 2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中学、南通博物苑等重要景点,终点位于南通沿江经济开发区,全长约35公里,共设26个车站。

3. 3号线:起点位于京杭大运河南通段,经过南通城市中轴线,终点位于南通滨江新城,全长约25公里,共设20个车站。

4. 4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南站、南通环球大道等重要交通枢纽,终点位于南通嘉定新城,全长约35公里,共设27个车站。

5. 5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大学、南通汽车城等重要学府和产业园区,终点位于南通海门,全长约30公里,共设23个车站。

6. 6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市立医院、南通妇幼保健院等重要医疗场所,终点位于南通桃园新城,全长约25公里,共设19个车站。

7. 7号线:起点位于江海交汇处,经过南通火车站、南通博览中心等主要交通及展览场所,终点位于南通启东,全长约40公里,共设30个车站。

8. 8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机场、南通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终点位于南通如皋,全长约35公里,共设28个车站。

9. 9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化工园区等重要经济区域,终点位于南通海安,全长约30公里,共设24个车站。

10. 10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洪门古镇、南通风景名胜区等重要旅游景点,终点位于南通盐城,全长约40公里,共设31个车站。

11. 11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历史文化街区、南通博览城等文化旅游区域,终点位于南通如东,全长约45公里,共设35个车站。

12. S1号线:起点位于南通市中心区域,经过南通新桥区、南通海安等区域,终点位于南通如皋,全长约55公里,共设42个车站。

科学课件《起点和终点》精品PPT课件3

科学课件《起点和终点》精品PPT课件3
教科版《起点和终点》精品课件P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wǒ mēn kàn tiào yuǎn
我们看跳远
教科版《起点和终点》精品课件PPT3
1 2
zhōng dǐan
终点
qǐ dǐan
起点
1
2
jù lí 距离
qǐ dǐan hé zhōng dǐan
起点和终点
我会读
qǐ dǐan
起点
zhōng dǐan
终点
02
看着这些纸带,你知道了什 么?
你的青蛙三次跳的都一样远 么?
04
wǒ mēn qù hūo dòng 我们去活动
wán zhǐ fēi jī 玩纸飞机
谢谢大家!
1.尽力做好一件事,实乃人生之首务 。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 开,气 球会飞 走,引 导语: 玩过吗 ?请你 也来这 样玩一 玩,想 一想气 球为什 么会飞 出去。 2、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 呢?这 节课我 们就来 研究像 火箭那 样驱动 小车。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 关 5、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 力,哪 些地方 需要减 少摩擦 力。 6、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 要这样 的设计 。 7.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 较宽, 行使稳 定。 8、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 用手在 桌面拖 动,说 说你的 感受。
wǒ mēn lái tǐ yàn 我们来体验
zài huí yì
再 回 忆! zhōng dǐan 终点
qǐ dǐan
起点
1
2
jù lí 距离
dāng píng wěi
当评委
小组里面比谁跳得远!

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路线图详细说明(2)

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路线图详细说明(2)

红军长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路线图详细说明(2)红军长征路线图详细说明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

湘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赣苏区)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命令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

1934年8月7日,红6军团突围西移,经两个多月转战,于10月下旬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

接着,两军向湘西发起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

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

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

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见彩图)。

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21日晚,中央红军以第1军团为左路前卫,第3军团为右路前卫,第9军团掩护左翼,第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第5军团担任后卫,从江西于都县城西南的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了信丰河。

此后,中央红军继续以甬道式的队形携带大量笨重的物资器材沿山路西进,行动缓慢。

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

这时,蒋介石以16个师的兵力专事“追剿”,并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

起点和终点作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5篇)最新起点和终点作文篇1人生有两个点,一个叫做起点,一个叫做终点。

——题记。

当我们作为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时,我们的人生便已经开始了。

这一段漫长的人生,没有人可以知道未来的终点,但是人生的起点我们都经历过。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

”当我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看着远处的道路,也许会觉得很累,觉得很心酸。

但是我们大可不必去担忧,也许以自己如今的能力的确没有资格前进,可是人是会成长的,没有任何人会原地踏步,走着走着我们就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了。

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很多的记忆也都变得不复存在了,然而我们却依旧可以怀念着过去,这是我们独特的一份记忆。

过去了的得失,过去了的哭笑,都已经变为了往日的浮云,早就不在了。

与其我们还耿耿于怀,不如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些,这样也就不算退步。

我相信明日的太阳会更加明亮,也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每一个崭新的起点,总是意味着很多冒险。

创造,就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个新起点,有新困难,也有新篇章、新境界。

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看着每一段走过的日子,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些从新的起点走过的人,无疑都是勇敢的,因为他们有勇气去迈出自己的第一部。

人类历史上的进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不过这些起点已经有人去做过了,所以他们在历史的路上留在了痕迹。

那些历史名人,难道仅仅只是一个名声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曾站在一个世界的新起点上迈出了自己沉重的一步,也许如今的生活也都是因为他们才出现的,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迈出第一部的人们,他们是勇敢的。

如果把一个新的起点比作一颗小小的种子的话,那么这个种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我们此刻经历的。

多少的日夜,这颗种子会经受多少的风雨,多少的磨难,但是它依旧还是要努力地长着,不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多走走,多看看,也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在自己小小的脚印。

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处境吧,因为每一个人的起点都不同,自己要走的路,也许是别人未曾走过的。

人生是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以别再犹豫了,勇敢点,走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点和终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比赛要公平,要站在同一起点上进行比较。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确定起点后,还要标记终点来进行比较。

3.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科学探究: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学习标记起点与终点的方法;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能有序地把跳远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进行科学的比较。

科学态度:
1.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2.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小组间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的活动,知道比较和测量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纸蛙跳远比赛知道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点和终点来标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PPT(含视频资料)、大纸蛙两只、大纸带一条
学生:每人一只纸蛙、一条纸带、一支彩笔、剪刀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3分钟):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参加过跑步比赛啊。

老师想请两个小朋友来比一下(选两个小朋友,一个站在1号位,一个站在2号位,事先在地上粘两条线),其他小朋友做裁判,谁先跑到老师这儿,谁就赢。

(师发令:预备,开始!)(看学生反应)
根据孩子反应,借孩子之口说出比赛的不公平。

设问:“要怎么比才公平?”
再次比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跑步结束后,两个孩子各奖励一只小青蛙。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熟悉的跑步比赛,调动气氛,同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跑也为后面的青蛙跳远比赛的公平性奠定了基础。


(一)聚焦(5分钟)
1、故事导入
老师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

秋天到了,森林里动物们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小青蛙看见了,它好羡慕啊,自己都没参加过运动会呢,然后它赶紧把这个消息去告诉了它的伙伴们。

小青蛙围在一起讨论,一只小青蛙说道:“我们青蛙弹跳能力可好了呢,要不我们先挑选一个跳得最远的去参加比赛,肯定能得冠军呢!”“派我去,派我去,我跳得可远了!”一只小青蛙急切得说道。

另一只小青蛙不服气了,说道:“哼,我跳得更远呢,应该派我去!”然后这只也想去,那只也想去,大家都想去。

2、问题聚焦
(1)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
(2)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比出谁跳得更远呢?
(师及时作出评价:哦,你说得真棒(奖励小青蛙)。

谁再来说一说。


3、引出课题:起点和终点
师:从同一条线上开始跳,我们把这叫做起点。

蹦,跳了一跳后,它从起点跳到了这里,最后落地的地方,我们称为终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起点和终点。

(板书:起点和终点)
(设计意图:从富有童趣的故事导入,引出起点和终点。

明确共同的起跳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二)探索及研讨(33分钟)
1、确定起点、终点和比赛规则(7分钟)
(1)(出示纸带)大家看,这个就是我们青蛙跳远的赛道。

(黏贴在黑板上)(2)我们先要标什么呀?(板书:画起点线。


(3)(出示两只大纸蛙)两只青蛙要准备跳远了,小红蛙先跳,在起点的位置上站好(师故意将身体压在起跳线上,看孩子的反应)。

小青蛙要准备起跳喽(看孩子反应)。

引起孩子冲突,不能踩线,要对准起跳线。

引出:为了比赛公平,头对准起点线。

(4)一只青蛙跳了一跳后(同时配音),设问:我们还要标什么?
终点怎么标呢?
板书演示:在青蛙的脚部画线作为终点,也就是离起点最近的位置处画线。

(5)板书演示:小青蛙第二次跳,这次跳得更远了,可是跳歪了,怎么办?演示:找到青蛙离起点最近的位置,画线作标记。

(6)板书演示:小青蛙第三次跳,头反方向了,怎么办?演示:同样的方法,在离起点最近处画线作标记。

(7)设问:三次跳远成绩,我们取哪次最为最终成绩啊?生:最远的那次。

师:将最远一次的线画长。

讲述:所以起点到终点的这段距离就是我们小青蛙跳远的距离。

(板贴:箭头、距离)
(设计意图:利用黑板逼真的板演,渗透公平比赛的规则,引导孩子知道如何对齐起点和确定终点。


2、热身运动(4分钟)
(1)谈话:等下我们每个朋友都扮演一只小青蛙来进行跳远比赛。

如果你是红色的,那你就是小红蛙。

你要让你的小红蛙跳起来,并且跳得远哦。

比赛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下热身运动,练习练习怎么让我们的青蛙跳起来。

(2)(出示图片:纸蛙)小朋友们看,青蛙上下有两条线,我们按的时候把手指按在上面的一条线上,按下去后小青蛙的身体是这样有点往后的,就像弹弹弓一样,往后拉,松手后,青蛙就能弹跳出去了。

我们来看个小视频,看看老师是怎么跳的。

(3)微视频:青蛙跳远。

(4)学生活动:试跳青蛙。

(组长拿出材料盒里的小青蛙,按照编号分发给对应的小朋友)
(5)示意:会跳的举手。

活动结束后,组长将青蛙放回材料盒。

(设计意图:比赛前的热身运动,让孩子尝试怎么弹跳青蛙,吸引孩子的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青蛙比赛打下基础。


3、青蛙跳远比赛(22分钟)
(1)做要求:接下去我们就要来进行比赛了。

老师给你们两人一个赛道。

起点的位置已经标注好了。

我们来比比谁的青蛙跳得远。

(2)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个视频,我们来看看小朋友是怎么跳远比赛的。

观看微视频:青蛙跳远比赛。

(3)(老师要考考大家刚才有没有认真观看)设问:小红蛙跳了几次?(师补充:不管远近每只青蛙只能跳三次,如果跳出赛道或跳到地上了,可以再来一次。


一个小朋友的青蛙跳,另一个小朋友干什么?(提醒:做标记的时候,先按住青蛙不要动,然后再做标记)
三次跳完以后,取最远的一次,还要标上什么?(板书演示:姓名写得大一点)
(4)谈话:每个小朋友跳好以后我们四人小组中再来比比谁的青蛙跳得最远,找出小组中的冠军。

演示:冠军产生后,我们将冠军最远的一次用剪刀剪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来。

(提醒: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伤到手)
想不想来比一下。

做的又快又好的小组奖励小青蛙哦。

(5)学生活动:青蛙跳远比赛。

(师巡视并适时指导学生对起点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赛道上写上姓
名,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活动结束后,要求将材料都放回材料箱里(小组长负责)。

(6)设问:大家看看,谁(第几组哪个同学)的青蛙跳得最远啊?(预设孩子可能起点没贴在一条直线上)
引导孩子说出要对齐起点,确保比赛的公平。

师总结:对齐起点,比较终点。

(7)观察起点对齐后的纸带,谁跳得最远?比出全班的跳远冠军。

拍手鼓掌。

(上台领奖:大青蛙)(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互相协作完成青蛙跳远比赛的活动,培养一年级孩子
的团结协作能力,并且进一步明确起点和终点的标识。

利用孩子间互相比较谁的青蛙跳得远,让孩子进一步意识到对齐起点是公平比较的基础。

)(三)拓展(纸蛙折叠方法)(2分钟)
1、出示大纸蛙:给表现好的小朋友(5个)和表现好的小组(前二)各奖励一只大纸蛙。

2、师:其他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羡慕啊,别着急,青蛙的折法在这里。

出示图片:纸蛙的折叠方法。

3、每人一张印有折叠方法的纸和一张手工纸,课后可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去折一折,用老师今天教的方法去和爸爸妈妈进行纸蛙跳远比赛。

(设计意图:亲子活动,让孩子在一个新的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公平测量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