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与终点》 作文讲评
高考语文复习“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

“前行路上的起点与终点”材料作文讲评一、作文题目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
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
2021年。
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
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
二、审题立意方法1:关键词+任务方法2:扣字眼,读材料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2020年底,“脱贫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
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
扣字眼的方法: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路”既实指“道路”,也可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圆满完成目标”,意指我们不仅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路上,而且要有实现目标、到达终点的信念与勇气,方能开创非凡的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
路是走出来的”,照应“历经万险,达到西域”“历时八年,披荆斩棘”,突出到达终点、实现目标的过程是艰辛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需要不畏艰险、勇敢卓绝的精神。
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是一种相信圆梦的信心与勇气。
指材料中的“开辟了丝绸之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十一世纪,中国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
2021年。
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
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
“每个人都在路上”,指走在“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的路上的,是每一个中国人。
“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指出“一带一路”是以“丝绸之路”为“起点”,“乡村振兴”是以“脱贫攻坚”的圆满完成为“起点”,“终点”即新的“起点”。
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
“立足当下”,是指考生在写作时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国家现状;“面向未来”,是指考生写作时要有长远眼光,放眼未来,着眼全局。
起点与终点作文809字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

起点与终点作文809字_初三优秀学生作文起点与终点人生就像一条长长的道路,起点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终点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困惑和迷茫,但只要能够明确自己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就能够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
起点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它是我们人生的开始。
在起点之前,我们是无法预料到这个世界的样子和人生的走向。
起点并不是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起点出发。
有人可能从一个平凡的出身开始,但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有人可能从一个优越的出身开始,但却因为过于安逸而迷失了自己。
无论起点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正确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并为自己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终点是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它是我们人生的结束。
终点是必然会到达的,但我们对终点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人生的价值。
有人可能对终点感到迷茫和恐惧,害怕面对生命的终结;也有人可能对终点感到释然和接受,因为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地生活过。
无论终点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坦然面对生命的意义,并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价值。
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我们会经历许多困惑和迷茫。
生活会给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努力去解决问题。
困惑和迷茫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只有通过困惑和迷茫,我们才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找到前行的动力。
只有明确了起点和终点,我们才能够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行。
只有明确了起点和终点,我们才能够克服困惑和迷茫,找到前进的方向。
无论在人生的起点还是终点,我们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因为人生就是一次次的奋斗,是一次次的努力,只有不停地前行,我们才能够到达终点。
议论文的起点和终点

议论文的起点和终点议论文的起点和终点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写过论文,这是讨论一些学术问题的技巧。
你不能一直写论文?以下是边肖为大家收集的开始和结束的议论文。
欢迎分享。
起点和终点议论文1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抱负。
奋斗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胜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为了更高的目标不断奋斗;二是安于现状,享受结果。
相比之下,我觉得前者更有说服力,更令人钦佩,而后者只是令人厌恶和鄙视。
萧伯纳有句话:人生是不断变化的:第一阶段的结束是第二阶段的起点。
我以为胜利只是一瞬间,当这一刻过去,就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名誉和财富只是它的从属产品。
有时它们可以是斗争的灵感,但有时它们可以是腐败的根源。
不安于现状、志存高远的人,会吸取前人的成果,把前人的财富和名声作为基本的、持续的奋斗,把最后的归宿作为起点,以“生生不息、奋斗不息”的信心守住它——最终,他们会成为时代的开拓者、社会发展的人才。
和帕斯卡一样,虽然一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并没有放弃,勇往直前。
临终前,他只回答了一个问题:“12的平方是多少?”因此,他一生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有些人只会不劳而获,不再奋斗——他们以为自己是潮流的引领者和杰出者,但因为坐以待毙,最终被时代抛在身后,被社会抛弃。
爸爸?芬奇和雨果就是典型的例子。
因为他们在晚年停止了进步,他们最终闻名于世。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每一个小小的胜利和小小的满足,都是我们成长新阶段的开始。
因此,我们不应该被名声这个立竿见影的从属产品所迷惑。
也许里面有“不知道庐山真面目”的人,所以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把人生比作一条漫长的路,那么胜利就是爬山越岭之后的一家酒店,在这里你可以休息和感受,但你永远无法永远停留;如果你把生活比作一座山,那么胜利就是你爬墙后到达的那座山。
你可以看着光享受它,但你不能被风景迷住,拒绝挑战更高的山。
名声是萦绕人们脚步的美丽风景。
无论是酒店还是美景都阻挡不了我们,无论是成就还是名气都无法满足我们!总之,我们不应该在发展中被抛弃。
习作讲评课:是“终点”更是“起点”——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我的心儿怦怦跳”讲评课为例

习作讲评课:是“终点”更是“起点”——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我的心儿怦怦跳”讲评课为例摘要: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习作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创作与表达,但调查研究表明,重指导轻讲评的情况屡见不鲜,讲评课的重要意义以及成效未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将以“我的心儿怦怦跳”讲评课为例,阐述“大表扬课”形式的讲评课的具体操作要求以及其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语文自信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讲评课;大表扬课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习作指导以及讲评的研究俯拾皆是,但是习作仍是师生皆怕的“旧疾”,可见其教学难度之大。
通过广泛查阅以及研究相关小学习作教学资料,及对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的实地观察,发现当下习作教学存在重指导轻讲评、学生兴趣不高、素材单一以及缺乏习作自信等问题。
例如多数教师会将习作教学的重点放在指导课上,设定专门的课时用于指导习作,一方面确保学生有内容可写且不至于偏题、跑题;另一方面也为教师的习作评改减轻压力。
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是重指导轻讲评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间互相取材、相互学习,不利于教师“见缝插针” 适时反馈以肯定学生的努力成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提高其创作的兴趣以及自信。
一、习作讲评课的意义习作讲评课意义非凡,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内心非常期待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与反馈。
部分自认为“写得不错”的学生暗自期待来自老师的“肯定”以及“鼓励”。
也有一些学生反映一般情况下教师寥寥几句的评语或者简单的等级分数并不利于后续的进步和精进。
可见,上好一堂习作讲评课,其目的是给予学生需要的反馈以及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指出问题所在从而为下一次习作进步奠定基础。
简而言之,习作讲评课应是一堂人人皆有亮点的“大表扬课”。
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更应该基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侧重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
那么如何上好这堂“大表扬课”呢?笔者将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我的心儿怦怦跳”讲评课为例,截取教学过程中三个环节加以简要阐述。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从起点到终点,谱写人生华章

2025届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从起点到终点,谱写人生华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专题的小组研习活动中,大家读了以下关于“始”“终”的文句颇有感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大学之道》)“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四章》)。
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对于一件事情的“始”和“终”有什么经验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作为研习成果,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给出了关于“始与终”的文句。
这三个文句都在强调事情都有始终,坚持到最后才能够成功。
《大学之道》的文句认为,做事要知道始终,并且知其先后,这样才近乎道。
《谏太宗十思疏》所言的是自古而今,做什么事情开始时能够恪尽职守、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言必行行必果的很多,但是能够从始至终、始终如一者就很少了;而《〈老子〉四章》之语则强调如果做事能够到结尾仍然像开头一样,就不会失败。
故此,依据该材料写作时,可以思考的角度有:如何做到善始敬终,好的起点是不是意味着一定有好的终点,该如何处理好“始”和“终”的关系。
这样,这篇文章写作时,可以首先根据材料提炼文章的主旨善始善终、始终如一方能成就一番功业、达成所愿;然后围绕提出的观点结合材料进行理论的分析,不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始终如一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继之,联系生活、对接材料阐述始终如一的价值以及如何做到;最后,关联现实,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处理好始与终关系的重要性。
立意:1.始终如一方成就大美。
2.善始善终见风骨。
3.慎始敬终长精神。
【佳作赏析】:从起点到终点,谱写人生华章在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研讨中,我们小组深入探讨了“始”与“终”的哲学内涵,这些古人的智慧让我深受触动。
《起点和终点》一课教学思路与分析

《起点和终点》一课教学思路与分析作者:陈颖文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18年第06期创设情境,认识跳远比赛的概念1.跳远比赛一:没有用同一起跳线导入:小朋友体育课跳过远吗?指名两人比一比看谁跳得更远,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他们是怎么跳的?设计:女生在前,男生在后完成起跳比赛,宣布女生获胜,问学生:这样比行吗?学生可能回答:不公平,没站在同一条线上比。
2.跳远比赛二:关注落地点第2次比赛:按学生要求划定起跳线,重新比一比,提示学生仔细观察脚开始站在什么位置?落在什么位置?教学意图:人为设置比赛前后起点不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关于跳远比赛公平性的讨论,明确跳远比赛需要同一条起始线。
预设追问:先不说比赛结果,跳远的时候落地又往前跳了一下,为什么还回到第一次落地点(真正跳的距离)?回忆最初脚丫站在起始线的什么位置?在起跳点用磁扣做标记。
引导讨论:落地点怎么规定?手不小心按在身体后边了,落地点怎么算?明确要以身体落地最后部位算落地点。
在终点也用磁扣做标记。
教师指导观察:起跳点到落脚点的距离表示每个人跳了多远。
比较每个人起跳点到落地点之间的距离,现在你知道谁获胜了?引导学生反思:这次比赛公平吗?教学意图:通过真实比赛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如何用起点和终点比较距离,调动学生思维参与,达成共识。
起始线后面规定为起点,身体落地的最后部位为落地点,这几个概念的初步认知以及比较的方法,为后面学习比较与测量打下认知基础。
3.反思讨论,关注跳出距离,引出公平比较的方法教师边小结边板贴:为了比赛公平,首先我们需要有一条线,在科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起始线。
有了起始线,就能明确找到每个人的起跳点,就是起点。
在起始线前边,我们也找到了落地点的位置,叫做终点。
有了同一起始线,确定了起点和终点,比较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能判断谁获胜了。
教学意图:通过板贴讲解,让学生再次明确认识起点、终点的规范准确位置和公平比较的方法。
掌握确定起点、终点和用纸带测量距离的方法1.活动一:小青蛙跳起来学生分组活动(2人一组),让自己的玩具小青蛙跳起来。
《起点和终点》作业设计方案

《起点和终点》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小说《起点和终点》的主题和故事情节;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发展变化;3. 探讨小说中所涉及的道德与伦理问题;4. 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起点和终点》作者、背景介绍2. 小说主要情节和结构分析3. 人物形象分析及角色发展4. 道德伦理问题探讨5. 文学鉴赏与批评思维三、作业要求1. 阅读完整《起点和终点》小说,并就以下问题进行回答:- 你对作者是如何定位《起点和终点》的?- 你认为小说中哪个人物形象最令人印象深刻?为什么?- 小说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有哪些?你对这些问题有何看法?- 你觉得小说的结局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2. 撰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读后感,包括对小说的主题、结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3. 扩展阅读另一部与《起点和终点》有关的作品,撰写一篇比较分析文,探讨两部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并总结各自的特点及价值。
四、评分标准1. 对作业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和解答:20分2. 读后感文章结构清晰,立论明确:30分3. 对比分析文章论证充分,观点独到:30分4. 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20分五、参考资料1. 《起点和终点》原版小说及相关解读资料2. 中国文学理论相关书籍3. 网络资源六、作业排期1. 阅读完整《起点和终点》小说:第1周2. 回答作业问题及撰写读后感:第2周-第3周3. 撰写对比分析文:第4周七、备注说明1. 本作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和批判能力,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和批评思维。
2.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将进行评阅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反馈,以促进学生在文学领域的成长和发展。
起点与终点议论文素材

起点与终点议论文素材思路人生的奋斗没有终点终点是下一个目标的起点起点之美在于布满盼望和未知,终点之美在于满载收获与回忆人生的每一刻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到达终点要经过艰苦的跋涉无论盼望与否,终点总会到来终点也可能就是原来的起点应当使终点成为最辉煌的一刻名言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久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李素丽我每看到运动会时,经常这样想:优胜者当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生活是一辆永无终点的公共车,当你买票上车后,很难说你会遇见什么样的旅伴。
——爱默生人不管被生活的浪涛冲到什么位置,都不能看作是自己的终点,而应当把这个位置当作向更远大的目标奋进的起点。
——魏书生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接起来的人是最美好的人。
——歌德我是环围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狄更斯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意。
像爱情一样,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的追求,永久站在起跑线上。
——赵鑫珊人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惭愧,这是第一阶段,待到终点,他也要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惭愧。
——尼采我的祖国不是派我来听发令枪声的,他们是要我来冲过终点的。
——艾哈瓦里人总是要生存、要进步的,人类必将走向更宏大、更宽阔、更饱满的生活。
对于这一真理丢失信念才是真正的死亡。
要知道宏大的终点来得很慢,由于时间是漫长的。
——杜波依斯探究者从盼望开头。
盼望是探究者始终到达终点的全过程中始终不渝的阶梯。
——达宁法律的终点便是暴政的起点。
——洛克每一个终点就是一个起点,当玛雅人神奇消逝的时候,这个奇怪的玛雅在后世人心中刻下烙印。
——斯蒂芬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古训像旅人那样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
——约·德莱顿起点处有很多人,但只有少数人才能到达终点。
——佚名名牌对于愚者来说,已大功告成,是终点;对于智者来说,才刚刚开头,是临时领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弄错常识
3、林书豪在签约休斯顿火箭队之后,一直被 当做替补球员对待。终于有一天因主力球 员无法参赛,迫不得已让林书豪首发,林 书豪抓住机遇,连连进球,终于一举成名。 【点评】是纽约尼克斯队 4、相反,同是辅佐勾践的管仲,却只是贪图 这次成功的果实,不再追逐另一个目标。 【点评】是“文仲”而不是“管仲”。
★七、废话务去
3、我看了这样一篇文章“孩子问妈妈山的那 边是什么呀……”这是出自于《山的那边是 什么》。 【点评】如果你要用这个故事,直接说“有 这样一个故事:孩子问妈妈山的那边是什 么……”就行了,像“我看了这样一篇文 章”、“这是出自于《山的那边是什么》” 完全没必要啰嗦。
★八、事例陈旧,思维定势
★十三、不知所云
• 回到起点,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而是重新开始, 有了之前的积淀,有了回归原点的心态,不再依 靠别人,背着行囊,独自去远方。海子曾说过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可在我看来,远 方并不是一无所有,对于回归到原点的人来说 “远方有他们所渴望的”爱情、友情、事业和终 点,或许大家曾为自己种种过失而流泪,而如今 你早已长大,就算透漏出一股青涩,但那也只会 让你更加与众不同。 【点评】或许你自己觉得读来有几分朦胧的美感, 但你犯了议论文的大忌讳——玩朦胧!
十一、使用主观性词语
1、我认为,人们应不断地奋斗,不断地追求, 奋斗是无止境的。 • 【点评】以论文中千万不要用“我想”、 “我认为”之类的主观性词语。凭什么让 阅卷老师相信这个“我”? 2、我有一位朋友,他曾经非常擅长写作…… 【点评】给我的感觉是你编了这么个“朋友”
★十二、敢于用教材事例
一代先师孔子,在他学有所成,名扬四海之后, 仍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步入暮年, 还“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由此可见,“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而学不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 矣”,而耻学自满。(《学无止境》) 【点评】教材事例要敢用,大胆用,积极用! 很好!
二、不错的开头
• 1、每天早上醒来,你面对的就会是一个全 新的自己,忘掉昨日的成功,忘掉昨日的 鲜花与光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用 崭新的面貌,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 2、走到一条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潺潺地 流向远方。沿着河流继续走,在河岸尽头, 望见一片蔚蓝的大海。
二、不错的开头
• 3、花儿不满足于他的鲜艳,而要芳香四溢; 大树不满足于它的高大,而要枝繁叶茂; 雄鹰不满足于它的强劲,而要搏击长空。 而我们也应不骄傲于暂时的成功,要不断 前进,才会胜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我一直相信我师父李雪健的一句话:演戏就像爬 山,不要以为你爬上一座山就到达了终点,只 有你爬到下一座山,你才明白以前那座山只是 起点而已。 ——演员黄海波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 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 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议论文③不 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优秀作文
人生永无止境
• 人生没有终点,每一刻都只是起点。 【点评】直奔主题,精炼! 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学医,一位医学便 是他的终点,后来却因局势而弃医从文, 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文学生涯。未来不可 预料,终点不能预知,只有把每一刻都当 做起点,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评】事例选取恰当,叙述详略得当。
六、结尾要用展望式、期盼式的语句
• 看看这个美丽、不断发展的世界,想想我 们该做些什么。 【点评】需要把“该做些什么”写出来,而 不是留个疑问。 【修改】看看这个美丽、不断发展的世界, 我们要高瞻远瞩、永不满足、勇于超越, 为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勇往直前。
★七、废话务去
• 1、有目标,才能不断追求。看电视时,看 到介绍非洲狮群。非洲的狮群十分的有特 点…… 【点评】你在哪儿看到的不重要。不说还好, 说了以后倒是让这个事例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删去! • 2、在许多武侠小说中都会听到一句十分经 典的台词:“一切才刚刚开始……” 【点评】“武侠小说”给阅卷老师什么印象?
【点评】谁划分的文明类型?有何依据?“这 个社会离一类文明还差得远”那么你自己呢?
十五、小毛病
• 1、他坚信地认为(病句:重复!) • 2、他毅然决然地……(他也太坚决了吧!) • 3、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能成为皇帝呢?原因 就是他太精了。(这种说法太口语化,不宜 用在作文中!)
★十六、大问题
• 1、全文只写600字,硬性指标不达标。 • 2、一个例子写了500字,全篇就一个例子。 • 3、洋洋洒洒写了1200字,详写了五个例子。
一、【关于立意】
3、该忘的就忘了吧 •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放不下的,无论骄傲与 屈辱,无论成功与失败,无论欢乐与悲伤, 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走进现在,把握未来。 • 这世上并没有人不懂得痛苦和回忆,他们 只不过是流着泪奔跑,将过去留在过去, 人只要去未来。 • 该忘的,就忘了吧。
【点评】体现出的是是永不满足,勇于超越。
二、不错的开头
4、小溪不在树林山野中驻足,终得融入江河; 江河不在群山莽原中停留,终得汇入大海; 大海,不在现有的浩瀚中满足,展开胸襟, 容纳百川,终得包容天地,囊括宇宙。人 生没有终极目标,只有永远保持奋斗,才 能登上更高的山峰,赢得更大的收获。
二、不错的开头
• 5、起点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乐于把起 点当终点的人,是易于满足的人,那么他 终其一生也只能是碌碌无为;善于把终点 当起点的人,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他努 力拼搏,勇往直前。
• 影视明星汤唯起初只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因一首 歌一夜间红遍全国,又一夕跌落深渊。然而她并 没有放弃,她坚信人生没有终点,只要努力,任 何时候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就这样,她在低谷挣 扎了好几年,又再次看到了阳光,凭借着《晚秋》 跃至舞台巅峰。有记者问她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她坚定地回答“我是一颗不死的草,永远不知道 重点在哪里,我只知道每一刻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只要不断奋斗,中会见到阳光的!”倘使汤唯因 挫折而相信自己人生的终点是黯淡的,那么她就 不会重新见到阳光。 • 人生没有终点,把每时每刻都当做一个新的起点, 人生才会辉煌。 【点评】举例恰当,详略得当,论证有力。
一、【关于立意】
2、坚持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永远没有所谓的“完 美”,但只要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向前走,一定 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脚下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 大道。 • 人生就像连绵不绝的山峰,总有无数险峰需要征 服,当你爬上一座山头时,这才是人生奋斗历程 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只有坚持,你才能从一座 山爬到另一座山;只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看 得更广。 【点评】其实你的本意是正确的,但你想说的并 不是“坚持”,而是超越,是不满足,是奋斗不 止。
★三、弄错常识
• 1、韩信是一个难得的帅才,解释就因为说 了几句实话惹得项羽不高兴,项羽把他一 顿暴打,最后还让他从胯下钻过去。 • 【点评】项羽是冤枉的。这事是一个屠夫 干的。 • 2、中国古代有个孙膑,那个写出绝妙的 《孙子兵法》的人,却是被同门师兄庞涓 设计而剜去双膝了的可怜人。 • 【点评】《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
★三、弄错常识
• 5、李时珍是一个弱女子,却对医学如痴如 醉。 【点评】他是男的!
四、总结句要从正面表述
• 秦始皇当初若只享受六国臣服,那么就不 会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孔子当初若 安于士大夫地位,不去周游列国,怎么会 创建儒家学派?怎么会成为千古圣人? • 因此,凡是满足现状,只会享受的人,不 会成就大事业。
★ 【立意角度】
• • • • • • 1、人生需要超越 2、人生没有终点 3、终点就是起点 4、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5、奋斗,永无止境 6、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总结】作文首先以立意取胜,确定一个准确的、好 的立意是作文成功的前提,否则,即使语言再优美也 是无用功。 如何确定立意?吃透材料,透过表象,找出内在道理。
马云:成功的道路千千 万万,但失败的原因就 那么几个。 我们需要做的:避开那 几个失败的原因!!!
一、【关于立意】
1、 理想与追求 • 大树有了理想,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才有了直 插云霄的苍劲枝干;小鹰有了理想,饱经风霜, 练习飞翔,才有了翱翔云天的矫健雄姿;攀山者 有了理想,坚定步伐,奋力向上,才有了“一览 众山小”的豪迈气魄。所以,坚定一个理想,并 坚定不移地追求,不满足于现状,成功,才注定 属于你。 【点评】首先,如果不是关系类议论文,不要立意 为XX与XX。否则就令主题分散、不集中。从而造 成论证过程中难以兼顾二者,很难论证成功。第二, 这则材料的中心是不是“理想”或者“追求”?
• 世界足坛一大传奇人物欧文有着恐怖的进 球记录,却因伤病宣布退役。世人都以为 他的足球生涯到了终点,却不料他又以 “足球大使”的身份重新出现在足球界, 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指导球队的年轻人。正 因如此,欧文的人生才没有因退役而黯淡, 反而因他的重回战场而倍显光辉。 • 【点评】事例叙述详略得当,夹叙夹议。 效果很好,值得学习。
★十、举例叙述不详,无细节
1、当他们一家人在北京过不下去的时候,他 没有动过回家的念头,依旧向前。继续向 前,他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点评】怎么“依旧向前”了?怎么“继续 向前”的?要写出来事例才有细节,才有 说服力,才不会假大空。
★十、举例叙述不详,无细节
• 2、在这个领域中,袁隆平在不断地学习、 研究,纵使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 仍旧有许多东西要学。 【点评】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还有多少东西 要学?要详细说,不能大而空地叙述。
★十四、消极思想
• 人类曾多少次为自己的文明沾沾自喜,曾 多少次为自己的成就不可一世!一类文明 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星球,二类文明能够 控制恒星,三类文明甚至能够控制星系。 人类,在被干旱、洪水、地震、海啸、流 感虐得每个人样的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就 准备扔原子弹的时候,还好意思说自己文 明!这个社会离一类文明还差得远,从此 便可窥到文明的一斑。不禁感叹,文明没 有终点,人生没有终点。